导图社区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新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编辑于2020-07-30 15:42:06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
组成
干结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作用
氧气
生命所需(呼吸作用)
氮
生命体基本元素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原料
吸收地面辐射使温度升高
温室气体
臭氧
吸收紫外线
水汽
天气现象
云
雨
雾
雪
固体杂质
凝结核
成云致雨
对人类的影响(大气污染)
二氧化碳增多
人为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
释放二氧化碳
毁林
减少吸收量
大气的垂直分层
依据
温度
运动状况
密度
对流层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高度
低纬度
17~18km
中纬度
10~12km
高纬度
8~9km
特点
i.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
近地面为热源
ii. 对流运动明显
对流运动
热气上升,冷气下沉
iii. 天气现象发生于对流层
水汽、杂质
平流层
高度
50~55km
特点
i. 随海拔增加、气温升高
ii.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iii. 有“臭氧”
iv. 飞机于平流层中飞行
高层大气
高度
30000km
特点
i.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ii. 大气密度小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吸收
臭氧(平流层)
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对流层)
红外线
反射
云层
举例
白天阴天——气温低
散射
尘埃
举例
蓝天(蓝色光最容易背散射)
黎明/黄昏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图例
大气的运动方式
热力环流
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根本原因
冷热不均
图例
实例
城市热岛
海陆风
白天
晚上
山谷风
白天
晚上
风——大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画风向
1. 垂直于等压线
2. 由高压指向低压
3. 偏转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不偏
原因
地转偏向力
风速的判断
等压线密集
气压梯度大
风速大
等压线稀疏
气压梯度小
风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