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
是中国1984到1937的历史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7-31 14:34:041840—1937
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南京条约》
影响:使中国也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家,严重冲击了中国的经济体系,使中国开始进入了反封建反侵略社会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起因:虎门销烟
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1951-1864)
主要文献: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目的:推翻清政府,驱逐帝国主义,建立“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暧”的理想社会,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洋务运动(十九世纪60年代-90年代)
性质: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意义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外国资本输出的侵略的作用。
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诞生了民族资产阶级
背景: 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巨大危机
指导思想: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奕訢,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背景: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影响
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急剧下降。
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
主要战役
平壤之战
黄海海战
威海卫之战
辽东战役
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
性质: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康仁广,刘光第,林旭
目的:救亡图存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起因:义和团运动
影响: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结果:八国联军胜利,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
惩办“首祸诸臣
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意义
武昌起义的意义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
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
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得到来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为中华名国成立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性质: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地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口号:外争主权,内诛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力争"、"保我主权"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日)
意义: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方式、方法、理论,为中国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初二(2)班 唐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