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0天津外研版初中中考英语考点
针对天津地区中考英语考点,包括评分标准。
编辑于2020-08-05 01:44:53天津外研版中考英语必备考点
10 情态动词考点分析
第一节 情态动词基本用法考点
情态动词考察范围:
1. 情态动词:
本身有一定的词义,但要与(行为动词)一起使用,增添情态色彩,表示说话人对有关行为或事物的态度和看法,认为其可能、应该或必要等。
2. 情态动词的语法特征:
1)情态动词+实义动词原型
2)情态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3)情态动词只有——现在式和过去式两种形式
4)情态动词不能和其他的助动词或情态动词连用
3. 情态动词有三类:
1)只做情态动词:
cancould / maymight / must->mustn’t / willwould / shallshould
2)可做情态动词又可做实义动词:
(need)和(*dare)
3)具有情态动词特征(半情态动词)
havehas to/be ableunable to/be going to/had better
考点设置分析:
1. 情态动词基本语境情态色彩考察
1) can (表示“能力”或“允许、请求”,也可以表示“推测”)
2) could (表示过去具有某种能力,或表示“请求、允许”语气更加客气委婉,也可以表示“推测”)
3) may (表示“允许、请求”,也可以表示“可能性”的“推测”)
4) might (表示“请求或许可”,也可以表示“可能性”的“推测”)
5) must (表示“责任、义务”的强制性——必须,应该;也可以表示“可能性”的“推测”)
6) mustn’t(而mustn’t则表示“强烈的禁止、不允许”)
*7)will ( would ) ; shall ( should ) (will表示主语人物的一种“意志行为,决心”或现在的习惯、倾向性;shall表示说话者给对方的承诺,决心,警告;would ; should 则代表语气上的谦逊,客气或委婉)
8) need (表示“必要性”的实际需求,而needn’t则表示否定的必要性。)
9) have (has) to (表示客观条件限制的强制性,必须性。)
10) be able/unable to (表示具有某种能力,有多种时态形式,还可以位于助动词之后。)
11) had better (表示建议性语境。)
2. 重点考察:
情态动词表猜测:
一肯、一否、三不定
must:一般用在肯定句里表示(“有根据的肯定猜测或推测”)must be肯定是,一定是
can:一般用在否定句里表示(“有根据的否定猜测或推测”)can’t be不可能是 用在疑问句里可以表示(“肯定的推测或猜测”)
may ; might ; could:用于肯定句里表示(“毫无根据的猜测或推测”)。并且语气依次逐渐减弱。
第二节 情态动词句式的考点
1. 重点考察:以情态动词开头的一般疑问句的回答形式
1)以Must开头的一般疑问句,肯定回答用(Yes, you must); 否定回答用(No, you needn’t /don’t have to)
2)以May开头的一般疑问句,肯定回答用(Yes, you can/may.); 否定回答用(No, you mustn’t/can’t)
3) 以Need开头的一般疑问句,肯定回答用(Yes, you must.); 否定回答用(No, you needn’t /don’t have to.)
2.重点考察:半情态动词need用法
1)用作情态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
a).Need I ……? Yes, you must / No, you needn’t.
b).need + do sth. 变否定句:needn’t do ssth ;变疑问句:Need sb do sth ?
2)用作实义动词“有人称、数和时态”的变化。
a).need + to do sth . We need to buy (buy) some school things . 变否定句:don’t /doesn’t /didn’t +need to do sth . 变疑问句:— Do / Does /Did sb + need to sth ? — Yes , …… do/ does / did No, sb don’t / doesn’t /didn’t .
b).need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结构,当主语时物时,可以主动表被动: Sth + need + doing sth = Sth +need to be done. The table needs painting. =The table needs (to be done)
3. 半情态动词had better用法
1)had better + 动词原形 = It’s best to do sth. You had better ( stay ) (stay )at home . = ( It’s best to ) stay at home.
2)had better not +动词原形 We had better ( not play ) (not play ) the computer games .
4. must 与have to
1)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互换。 must = have to
2)must “必须,应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看法,即说话人认为必须干某事。(内在原因) have to “必须,不得不”强调客观需要,即外界因素迫使某人不得不干某事。(外界原因)
11 并列连词及并列句考点分析
第一节 并列连词代表的逻辑关系考点
考点设置分析:
考点一:并列连词代表的不同关系考察
1. 表示平行或承接关系的并列连词
(and ; both……and……; not only……but also……; neither……nor……; not just……but……)
2. 表示转折关系的并列连词
(but ; ye ; while)重点考察(or否则代表的转折)
3. 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连词
(or ; either……or……;not……but……)
4. 表示因果关系的并列连词(so)
5. 高频率考点:and 和or区分选择(带*标记的为低频率考点):
1)祈使句+and +一般将来时的简单句 = (祈使句+or+一般将来时简单句“此时or为否则意思)
例如:Study hard, you will get good grades. = Study hard, or you won’t get good grades.
2)and用于(肯定句),or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
例如:Tom has a brother and a sister. --- Tom doesn’t have a brother or a sister.
3)在否定单词前面连接并列两个主语用(and);在否定单词之后连接并列成分用(or)
例如:Tom and his parents don’t live with his grandparents. Tom can’t play basketball or play football.
*4)在否定句中连接并列两部分都有否定词时用(and)。
例如:Tom has no brothers and no sisters.
*5)在否定句中without后面的并列成分用(and);但在肯定句中without后面并列成分要用(or)。
例如:Animals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and air. I can finish the hard work without any help or money.
第二节 并列连词的语法考点
1. 连接结构连接两个名词作主语与句中谓语动词形式的对应选择:
1)这些并列连词短语可以连接句子中任意两个并列成分,但要求连接的这两部分在(单词性质)和(单词形式)上要一致。
2)连接结构连接两个名词作主语与句中谓语动词形式对应选择适用的“三大原则”:
A:谓语动词形式的“就近原则”:指谓语动词形式是由距离动词最近处的名词单复数形式来决定。 适用于Not only……but also…… ; Either……or…… ; Neither……nor…… ; Not……but……连接结构
B:谓语动词形式的“就远原则”:指谓语动词形式是由距离动词最远处的名词单复数形式来决定。 适用于介词连接结构:……as well as…… ; ……with…… ; ……besides…… ; ……except……
C:谓语动词形式的“附属原则”:指谓语动词形式永远使用复数形式。 适用于并列连词结构:Both……and……
2. 不能两个同时在一个句子中使用,表示前后两句关系的连词有:
(because与so;although/though与but)
12 从属连词及宾语从句考点分析
第一节 宾语从句选择的三个标准
1.宾语从句的位置(宾语从句位于“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结构中“宾语”的位置,即在谓语动词之后充当行为动作的内容)
2. 宾语从句要注意的三个方面是
1.语序
2.时态
3.连词
3. 宾语从句的语序
1)宾语从句的语序必须是(陈述句)语序,即:主语名词+谓语动词+其他成分。
2)判断陈述语序的方法是:(主语名词前面不允许有任何动词,包括“助动词、系动词或情态动词)
4. 宾语从句的时态 宾语从句的时态受(主句时态)的限制.
即:主句是一般现在时态,宾语从句(视自己实际情况)而定。
主句是一般过去时态,宾语从句(也要使用相应的过去的时态)。
*(如果从句的动作发生在主句之前,则从句要用过去完成时。)
5. 如果宾语从句(说的是客观真理、自然现象或事实时),这时宾语从句永远用一般现在时态。
例:The teacher said that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Could you tell me…是用来征询对方的意见,语气委婉,并不表示过去。
例:Could you tell me when we will visit the History Museum?
第二节 宾语从句的从属连词考察
1.(that)它用来引导(陈述句充当)的宾语从句,只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不做句子的成分,也无词汇意义,在口语中常被省略。
2. 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经常移到句子的后面,而用it做形式宾语。
例:We think it wrong that he told a lie to everyone (我认为他向每一个人撒谎是错误的)
3.(if)/(whether)引岛(一般疑问句转化陈述语序“是否……”语气)的宾语从句。一般情况下,可以替换。
例:I don’t know(if / whether) he will come tomorrow.
4. 连词whether 和if不能互换的几种情况
1)后边连接or或or not时,只用whether.
例:I don’t know whether the movie star will come or not.
2)介词后边的宾语从句,只用whether. ( depend on ; be interested in )
例:Everything depends on whether we have enough money。
3)虽引导宾语从句,为了强调宾语部分,把从句放在句首,此时只用whether不用if
例:Whether he often comes to see me, I will tell you.(宾语从句“是否”)
If he often comes to see me, I will tell you.(可能是宾语从句“是否”,也可能是条件状语从句)
4)放在动词不定式前面,用whether,不用if
例:Whether to go there or not hasn’t been decided.
5. (特殊疑问词),在句中即有连接宾语从句的作用,又在宾语从句句中充当句子的成分。
例:Do you know which film (哪一部电影) they are talking about?
I don’t know where(哪里) he lives.
注意重要考点:当特殊疑问句作为宾语从句时,特殊疑问词又是提问代替原句主语,此时预先即是疑问句也是陈述句,因此不用再改语序。
例:I want to know what’s wrong with you. Can you tell me who has a mobile phone in your class?
13 从属连词及状语从句考点分析
状语从句简介:
1.状语从句一般位于(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的结构之后状语的位置),修饰(谓语动词的动作或全句的语境)。
2. 状语从句也是根据“语序+时态+连词”三点判断
3. 状语从句与主句的时态搭配通常考察:
1)(主句+状语从句:主从句时态一致性原则)
2)(主句+状语从句:主将、主情、主祈+从现)
状语从句逻辑关系及从属连词:
1. 时间状语从句的引导词常用的有(when ; while ;* as* ; till <until> ; since ; as soon as ; before ; after)
2.地点状语从句: 由(where wherever) 引导。
3.原因状语从句: 表示理由或原因的状语从句,常用连词(because 、since 、as)这三个词所表达的语气逐渐减弱.
4.目的状语从句:
引导目的状语从句的词或词组有(so that 、in order that),目的状语
从句中谓语动词前面常含may, might, can, could , will, would 等情态动词。
5.结果状语从句:引导结果状语从句的短语有(so……that……、such……that……、so that)
6.条件状语从句:引导条件状语从句的词有(if、unless、as long as)
7.让步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表示与主句相反的条件或情况, 但从句所表示的这些不利因素并不能阻止主句动作的发生, 在相反的条件下, 主句的情况依然存在。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的连词有(though、although、even though、even if) (特殊疑问词+ever = no matter +特殊疑问词->无论、不管……)
8.比较状语从句的引导词通常有(than、as……as……、not so <as>……as……)
状语从句连词及时态易错点考点设置:
1. 时间状语从句不同连词对应的时态特点考察:
1)在有when /while引导的“主句+时间状语从句中”,短暂动词用(一般现在或过去)时态,延续性动词用(现在或过去进行时)时态;并且while只引导(现在或过去进行时)时态的时间状语从句,when即可以引导(一般现在或过去)时态,也可以引导(现在或过去进行时)时态。
2)若“主句+是将状语从句”都是延续性动词,都使用了“进行时”时态,中间通常用(while / as)引导,(while)表示两个人在后一个动作发生期间,另一个动作也正在发生;(as)表示一个人在同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正在做着的两件事“一边……一边……”。
3)until/till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一般有两种用法:
主句的谓语动词是延续性时:(主句延续性动词的肯定句+until时间状语从句 表示这一动作或状态一直延续到某时为止)。
主句的谓语动词是非延续性动词:(主句短暂动词否定句+until时间状语从句表示这一动作动作直到某时才发生。 构成句式not … until, 有时不用not, 用其他如never, nothing 等表示否定的词)。
4)since通常引导(过去的时间点或过去时的时间状语从句);作为(现在完成时持续)时态标志。
5)as soon as通常引导(一般现在时)的时间状语从句,和主句构成(主将从现)的时态搭配。
2. 结果状语从句so……that与such……that辨别选择:
1)so……that结果状语从句:中间通常连接“形容词或副词”原形。
2)such……that结果状语从句:中间通常连接名词性短语。
3)重点易错在于:如果中间连接的是“修饰数量多少的many/much/(a) few/(a) little修饰的名词短语”,选择so……that从句连接,不再选择such……that从句连接。
4)重点易错在于:如果中间连接的是“单数名词短语发生了形容词前移现象即:形容词+a/an+名词”,此时也选择so……that从句连接,不再选择such……that连接。
5)重点易错在于:too……to……/adj.+enough to +动词原形——属于结果状语不是从句。
3. 目的状语从句易错点在于:in order that+目的状语从句;in order to + do sth组成目的状语
4. 条件状语从句易错点在于:unless<除非> = if……not<否定句>
例如:You’ll be late unless you start at once. = You’ll be late if you don’t start at once.
14 从属连词及定语从句考点分析
定语从句简介:
1. 定语从句位于复合句中(主语、宾语、表语等名词之后起修饰名词特点特征作用)位置。
2. 定语从句必须要注意(先行词<被修饰的名词>、关联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时态)三点内容,并且关联词在定语从句中必须(承担句子的某一个组成成分“主语或宾语或定语或状语”)
3. 定语从句的时态(不受主句的任何约束,完全视实际情况决定)
定语从句从属连词考点设置:
1. 定语从句的关联词分为关系代词(必考考点)和关系副词(非必考考点)两部分:
1)先行词是“人物”时,用关系代词(who、whom、that、whose)代替,并且在定语从句中充当(who代替主语、whom代替宾语、that代替主语或宾语、whose代替定语)成分。
2)先行词是“事、物”时,用关系代词(which 、that)代替,并且在定语从句中充当的成分作用(which代替主语或宾语、that代替主语或宾语)成分。
3)关系代词代替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宾语作用)时,关系代词可省略,充当(主语作用)时,不可以省略。
4)定语从句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应与(先行词的单复数形式)保持一致。
*5)当关联词代替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放在句尾表示“动作发生所在的时间或地点或原因”的状语,叫作“关系副词”有(when 、where 、why)
2. 关系代词中that一般可以和who、whom、which互换,注意不能互换的考察:
(1)只能用that的情况考察:
a.先行词被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所修饰,或本身是序数词、基数词、形容词最高级时,只能用that,而不用which
b.被修饰的先行词为all, any, much, many, few, little, everything, anything, none, the one等不定代词时,只能用that,而不用which.
c.先行词被the only, the very, the same, the last, 等词修饰时,只能用that,而不用which.
d. 先行词里同时含有人或物时,只能用that, 而不用which
e.主句是there be 结构,修饰主语的定语从句用that,而不用which.
*f.以who或which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为避免重复,只能用that.
*h.有两个定语从句时,其中一个宜用which,另外一个宜用that。
(2)关系词只能用which,而不用that 的情况:
a.先行词为that, those时,用which, 而不用that.
b.关系代词前有介词时,一般用which,而不用that.
c.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用which, 而不用that.
*3. 关系副词的用法(非必考考点)
当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时,要用关系副词。
其中when=表示间的介词(如:in,at,on, during等)+which;
where=表地点的介词(如:in, at, on, under等)+which;
why=表原因的介词(如:for)+which.
15 句型、句式考点分析
第一节 感叹句和倒装句考察
考点设置分析:
1. 感叹句的句型结构属于一种倒装句,其倒装规律为:
【主语+谓语动词】+【宾语或表语】:宾表词汇为了强调而倒装到主谓之前而形成的句型——What/How+宾表词汇+主语+谓语!
2. 感叹句结构类型选择题
【速记口诀】:感叹句,并不难,what和how放句前;强调名词用what,其余用how很简单。
1)What用于感叹句的几种句型:
What + (a / an +形容词+单数可数名词)+【主语+谓语】!
What + (形容词+复数名词)+【主语+谓语】!
What + (形容词+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
2)How用于感叹句的几种句型:
How + (形容词/副词)+【主语+谓语】!
How + (形容词+ a/an +单数可数名词)+【主语+谓语】!
How +【主语+谓语】!
3. 以“so 和neither /nor”开头的倒装句的结构选择考察
1)以So开头的倒装句为“肯定句类型”的倒装句两种结构考点:(必考考点)
⑴ 完全倒装:“So + 系/情/助+主语.”—译成“某人也是如此,某人也是一样。”相当于Me, too.
表示:上文提到某人做了一件事或是处于某种状态(肯定句),这时要表达另一个人也做了同一件事或处于同一种状态。特征是描述两个人,上下句人称不同。
⑵ 半倒装:“So + 主语 + 系/情/助。”—译成“某人的确如此,某人确实这样。”
表示:上文提到某人做了一件事或是处于某种状态(肯定句),这时要表达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肯定。特征是描述同一个人,上下句的人称相同。
*2)以Neither或Nor开头的倒装句为“否定句类型”的倒装句两种结构考点:(非必考考点)
⑴ 全倒装:Neither / Nor +系/情/助 + 主语。—译成:某人也不是如此,某人也不是这样。
表示:上文提到某人没有做某事或是没有处于某种状态(否定句),这时要表达另一个人也没有做同一件事或处于同一种状态时。特征是描述两个人,上下句人称不同。
⑵ 半倒装:Neither / Nor + 主语+系/情/助。—译成:某人的确不是这样。
表示:上文提到某人没有做某事或是没有处于某种状态(否定句),这时要表达得到别人的确认,认可。特征是描述同一个人,上下句人称相同。
第二节 There be句型和反义疑问句的考察
考点设置分析:
1. There be句型考点设置:
1)There be句型是用来表示(客观存在:在某地有某人或某物) have / has / had是用来表示(个人拥有:某人拥有某物)
重点考察:There be句型里不能与have (has)连用。
2)There be句型的各种时态形式选择
一般现在时(There is / There are)
现在进行时(There is /are +sb +doing sth)
现在完成时(There have<has> been)
一般过去时(There was / There were)
过去进行时(There was / were + sb + doing sth)
一般将来是(There will /is going to + be)
3)There be句型中系动词be与后边的名词保持一致,后边的名词是可数名词单数,系动词be用is/was,如果后边名词是可数名词复数或不可数名词,系动词be则用are/were。若句中出现多个名词,(系动词be则与第一个名词保持一致。(即“就近原则”)
4)There be句型的反意疑问句用 (be there?)或(be not there?)
2. 反义疑问句考点设置:
1)反义疑问句是【陈述句 + 由同一个陈述句变为的一般疑问句?】组成的句型结构。
2)反义疑问句的基本搭配结构选择
1)前半句(肯定句)+(否定形式的一般疑问句?)
2)前半句(否定句)+(肯定形式的一般疑问句?)
3)反义疑问句重点考点:
1)反意疑问句的陈述部分带有little, few, never, hardly, seldom,nobody, nothing, 等否定意义的词时,问句部分用肯定式。否定前缀不能视为否定词,其反意疑问句仍用否定形式。
2)陈述部分的主语为不定代词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everything时,问句部分的主语用it。
3)陈述部分的主语为不定代词somebody (someone), anybody (anyone), nobody (no one), everybody (everyone)时,问句部分的主语用he或 they,这时问句动词的数应和he或 they一致。
4)陈述部分为祈使句
a)若为let’s引导,反问句用shall we?
b)若为let us引导和其余的任何一般的否定祈使句,都用will you?
c)一般的否定祈使句,后面要用肯定形式的will you?(祈使句前否后要肯) 一般的肯定祈使句则用will you? 或won’t you? 都行(前肯后可否也可肯)
*5)含有宾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反义疑问句:
含有think; believe; suppose; imagine; expect等主观意愿的动词后接宾语从句时,构成反义疑问句:
a)当主句主语为 “I / We”第一人称时,其后的反义疑问句部分应与从句相一致。
b)当主句的主语为第二、三人称时,其后的简短问句则应与主句相一致(此时,否定只看主句,与从句无关...)。
6)前否后肯类型的反义疑问句的回答形势的选择:Yes /No代表意义相反
16 完形填空题型方法分析
一:题型分析:
总体分析
选择型完形填空
填词型的综合填空
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分析技巧和语法分析技巧的综合能力。选择型完形填空逐渐出现了“情景推理多,语法分析少”的趋势。而填词型完形填空则更加突出语法分析确定答案词形。
能力目标
1. 选取的文章题材范围:多以记叙文为主(故事类和人物传记);其次是议论文;最后是说明文题材。
2. 出题要求:选取的短文生词比例不得超过5%,重点生词要有汉译标记,所设置的每一小题都必须在文章中留有一定的推测依据。
3. 考察的六种能力:
(1)对文章语境的把握能力
(2)对特定情景的推测能力
(3)对中心思想的总结能力
(4)对常用词汇的理解能力
(5)对词汇短语的运用能力
(6)对语法知识的分析能力
4. 给分标准:选择性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填词型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形式变化错误扣除0.5分)
二:解题策略及方法(五推+三定分析法):
1. 五推:
指五种推测性阅读技巧——把短文情景复原顺利解决所缺单词的句意以及所缺单词的词意。
五种推测阅读直接体现
(1)对文章语境的把握能力
(2)对特定情景的推测能力
(3)对中心思想的总结能力。
具体要求
1)抓住开篇主旨句,找到文章六要素[ when; where; who ; what; why; how ],弄清全篇大意。
2)利用上下文语境中的各种线索对细节内容进行推测性阅读:
①构成段落语境的上下文句子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我们把这种联系称之为“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可以体现在“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目的;假设条件;让步;时间”等方面。
②语境上下文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对应词”,对细节内容的理解起到提示作用,这些对应词可能会以“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关联词;短语搭配提示词;短语修饰关系词;情景提示词”等形式出现。
③语境上下文中可能还会出现“定义;解释;举例说明”,通过这些也能对一些细节内容进行推测阅读。
④根据读懂的细节内容按照一定的发展顺序进行合理的推理阅读。
⑤结合自身的生活常识和一定的文化背景进行推理。
2. 三定:
语法分析对答案的三个确定:
定词性
定词形
定词义
具体要求
1)对所缺单词的句子进行时态和语态的分析,可以确定“动词的正确形式填写”。
2)对所缺单词的句子进行结构成分分析,可以确定“名词;代词;数词;连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正确形式使用。(这相对于考生而言难度最大)
3)对所缺单词句子进行短语搭配机构分析,可以确定“介词;动名词;过去分词和to do动词不定式”等正确形式的使用。
4)对相同首字母的同意词要进行语法意义上的分析,确定正确答案。
3. 句子结构成分分析:
一般会涉及到简单句——(主+谓+宾)与(主+系+表)及相关的修饰成分分析以及 与此相对应的“词性和词性”;复合句——逻辑关系连词
1、主语句子主要描述的“人、物、事”名词、代词、动名词Doing sth 、To do sth
2、谓语句中主要描述的“行为动作”行为动词(有不同的时态形式变化)
3、宾语句中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或接收者”名词、代词宾格、动名词doing sth 、to do sth
4、表语说明主语“身份特征、性质状况”名词、形容词、
5、定语修饰句中任何成分名词的特点、特征
前置定语(单数名词、形容词、单一不定代词、数词、单一动名词doing<修饰用途>)
后置定语(to do sth 、介词短语、doing短语、done短语)
6、状语修饰句中“行为动词”单一副词或to do sth 、介词短语、doing短语、done短语
7、 主语——————————谓语动词—————————宾语 前置定语 后置定语 状语 状语 前置定语 后置定语
主语————————————系动词“是”———————————表语 前置定语 后置定语 状语或定语 状语
4. 做完形填空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完形填空的短文通常没有标题并且文章的首句和尾句,一般不设空,要特别注重对首、尾句的理解,因为它们往往提示或点明文章的主题,对理解全文有较大帮助。
2)第一遍通读带有空缺单词的短文时可能一时把握不住短文内容,弄不清头绪,这是很正常的。此时要注意克服畏难情绪和急躁心理,应稳定情绪,再将短文读一、二遍,直到明确大意为止。
3)做题时切勿一看到一个空格就急着选出一个答案,这样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由于缺乏全局观念,极易导致连续选错。因为完形填空不同于单个句子的选词填空,其空白处是位于一篇文章之中,因此必须纵观全文、通篇考虑。
4)填词型完形填空:所给的首字母也是一种提升,推辞猜词时,应靠拢与所给首字母涉及的词汇。
17 阅读理解短文题型方法分析
命题特点分析:
1. 选取三篇短文分A、B、C,阅读难度依次递增,题材一般有:记叙文、幽默故事、人物传记、科普文、历史文化、说明文、广告、新闻报道和议论文等,词数同此300——400左右,生词比例一般不超过5%。贴近生活和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和信息量。
2. 每篇短文设置5个问题选择型的题目,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3. 问题设置的难度比例为7:2:1
命题原则和题型分析:
1. 命题原则:
A篇短文:4小题细节理解题+1小题主旨大意题;
B篇短文:3小题细节理解题+1小题主旨大意题+1小题词意猜测题
C篇短文:2小题细节理解题+1小题主旨大意题+1小题词意猜测题+1小题推理题
2.题型分析:
1)细节理解题(细节描述题)
⑴ 细节题的设问方式:
此类题型的问题以what, who, which, when, where, how或why等词引导,针对文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或结果”设问;或就文中某句、某段或某一细节设问并要求考生回答。
具体要求
A. 细节要素题——特殊疑问词提问类型What/who/when/where/how/why /How many……?
B. 细节排序题——Which of the orders is correc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C. 细节判断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D. 细节数据题——How many years……?
⑵ 细节题解题方法:
第一步——就是读懂题目内容,划出关键信息关键词。
第二步——就是根据题目关键词,运用略读、速度准确定位文章中的细节描述内容。
第三步——就是根据文章中的细节描述信息,仔细对照四个供选答案。
2)主旨大意题(归纳总结题)
⑴ 主旨题的设问方式:
考查主旨和大意的题大多数针对段落(或短文)的主题、主题思想、标题或中心思想。
具体要求
A. 标题题目设问——Which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B. 主题思想设问
In this passage the writer tries to tell us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⑵ 主旨题解题方法:
第一步
找出全篇段落的主旨句——概括的、抽象的、与中心思想核心名词沾边的是正确选项。
第二步
主旨句通常位于段首或段尾总结
首段出现疑问句时,对该问题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
段落中出现转折时,该句很可能是主题句。
作者有意识的反复重复的观点通常是主旨
3)词意猜测题
⑴ 猜测题的设问方式:
阅读理解中猜测词义的考查内容既可以是文中的生词,也可以是熟词新义、短语或句子。但都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线索(即具体语境)猜测其汉译、同意词或其英文解释。
具体要求
A. 词意猜测设问
The underlined word / phrase / sentence means __________________.
What’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 mean?
B. 同意词猜测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earest/closest in meaning to"……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replace the underlined “……”?
⑵ 推理题解题方法:
1. 根据上下文情景对应“词汇、短语、限制情景的句子”——猜测词义。
2. 根据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猜测词义。
3. 根据定义解释说明——猜测词义 通过定义、定语从句/词组或同位语从句/词组等来确定词义.
4. 根据上下文之间出现的举例说明——猜测词义
5. 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4)推理题
⑴ 推理题的设问方式:
理解文章表面文字,依据文字信息,上下文逻辑关系及事情的发展变化,做出合理分析推理。
具体要求
A. 推理作者的目的意图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目的) of the passage?
What’s the attitude (态度) of the author?
What does the writer write the passage for?
B. 推理作者的观点结论
What can we infer (推断)/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us that __________________.
C. 推理隐含的深层寓意
From the last sentence of Paragraph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
What’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D. 推理文章的来源出处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taken from ________________.
Where would this passage most probably come from?
⑵ 推理题解题方法:
A. 目的意图推理
定位段落首句/末句;段落之前/之后的一句话;定位文章首段/末段归纳总结。
B. 观点结论推理
定位文中断尾的总结的主旨句,通常含有委婉语气的词汇,如may, might, 等。
C. 深层寓意推理
定位文中作者提出的疑问句或举例方式,有时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副 词带有深层含义的暗示作用。
D. 来源出处推理
定位文章题材、内容,一般会涉及到报纸、宣传广告、说明书或杂志等。
18 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题型特点:
总体概括
任务型阅读理解短文通常是与选择型阅读短文相对应的一种新题型,选择型阅读短文是根据短文的信息内容,对短文后所设置的5道问题在所给的四个供选答案中进行选择,而任务型阅读短信则是根据短文的信息内容,对短文后所设置的5到小题,进行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和信息转换,重点考察学生的 语言应用能力,因此任务型阅读理解考察内容广发,题型多样,自由开放,但是基本也是涉及:细节理解题、主旨大意题、词意猜测题以及推理题。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信息匹配型
表格填词型
阅读答题型
多元混合型
题型解法
一、信息匹配型
这类任务阅读多属于细节理解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够根据短文提供的文本和图片等信息找出与题目要求相匹配的信息内容,考察学生对信息的有效捕捉能力和词汇的运用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是否能准确的确定信息关键词,准确定位短文中关于题目内容的细节描述,并把题目要求与材料信息一一对应起来。
二、表格填词型
这类任务型阅读通常是先给出一段材料,然后根据材料的内容设计出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完成表格中所缺少的信息。此类题目有的属于信息一一对应,有的需要把信息词汇需要进行形式转换,有的需要根据某些细节、线索进行适当的推理、归纳才能制定出答案。
三、阅读答题型
这类任务阅读,根据所给的短文、表格或图片等信息材料,回答材料后面所设置的5道问题。此类题要求答案所需的内容要简洁明了,语法正确,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四、多元混合型
这类任务阅读是难度较大的一种任务型阅读,包括填词、回答问题、选择答案、改写句子、翻译句子和归纳标题、题目等形式。
解题方法规律:
信息查找—细节题的解答技巧
1.从问题中找到关键词;
2.以此关键词为线索,运用略读和 查读等技巧在文中迅速寻找和这一细节有关的 信息;
3.找到信息源后再把这一 部分内容仔细阅读一遍,仔细推敲答案;
4.在准确理解细节的前提下,最后确定答案
信息转化—同义转化题的解答策略
1.认真阅读原句,弄清转换部分与原句的对应部分,对原句所表达的含义及句子结构、时态、语态、表达形式等要认真加以分析,弄清其言下之意,做到心中有数。
2. 根据所给的空格,确定同义的句式和恰当的同义词语。解题时应把原句与要改写的句子联系起来,抓住关键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3. 认真检查改写后的句子,注意检查所用的表达方式、时态、语态、词汇、结构等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任务型阅读题型评分标准:
1. 信息内容完全不对称,扣除1分。
2. 信息词汇不完整,丢失部分信息词汇,扣除0.5分。
3. 信息词汇转换形式不满足题目句子结构要求,扣除0.5分。
4. 大小写形式不区分,扣除0.5分。
5. 超出要求词数的扣除0.5分。
6. 人称、谓语动词数形式不一致的扣除0.5分。
19 书面表达规范要求
第一节 英语中考书面表达的评价标准
1. 定档评分标准
第一档(13-15分)
① 能写明全部要点
② 文章中语法无误 (或只有个别的小错)
③ 字迹清晰工整且行文连贯通顺(作文结构划分合理,正确使用过渡语言)
④ 表达清楚且丰富(能正确地使用时态,词汇、句型等丰富,单词拼写错误不超过4个)
第二档(10-12分)
① 能写明全部或大部分内容要点
② 文章中有少量语法错误
③ 字迹清晰工整且行文基本连贯
④ 表达基本清楚(单词拼写错误不超过6个)
12分:写明全部要点;分段明确;时态、词汇、句型的丰富性较第一档稍差一些
第三档(07-09分)
① 能写明部分内容要点
② 文章中有较多语法错误
③ 尚能达意(单词拼写错误不超过10个)
④ 字迹略有潦草或有多长修改涂抹痕迹。
第四档(04-06分)
① 只能写出少部分内容要点
② 文章中有很多语法错误
③ 只有个别句子可读(单词拼写错误10个以上)
④ 字迹非常潦草,修改涂抹痕迹严重
第五档(01-03分)
① 只能写出与所要求内容有关的一些单词或01-02个要点
② 正确抄些全部参考词汇给01分;写出相关要点的词组酌情给02-03分
中考英语作文五项要求:“结构+要点+逻辑+语法+亮点”
结构:中考最流行的结构就是三段式,“总述——要点分述——总结”让人一目了然。
要点:要点要齐全(隐藏要点和明面列出的要点)
逻辑:这里的逻辑实际指的就是逻辑关系连词或者过渡语,体现文章的连贯性和行文的流畅性。
语法:指句型、句子结构、时态、词汇短语错误。
亮点:短文要有体现突出色彩的句型并与从句、状语从句、固定句型(至少3个)
2. 英语书面作为常见的降档扣分现象
(1)审题不清:
若文章内容不切题,或信息要点丢失,则不管语言如何规范、用词如何准确,都会被严重减分,通常每个信息要点扣除1分。
(2)拼写错误:
拼写是考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功,但在考生的作文中却经常能发现很多拼写错误,有拼写错误的作文肯定会被酌情扣分,通常每3处单词拼写错误扣除0.5分,不足3处扣除0.2-0.3,而且有大量拼写错误存在的作文不仅体现出语言基本功差,同时也直接影响内容的表达,通常会降低作文的档次。
(3)名词单复数问题:
名词单复数不区分,名词前面缺少限定词造成泛指现象。通常也是每3处名词错误 扣除0.5分。
(4)缺少动词:
在汉语中没有动词的句子是允许的,但英语中每个完整的句子都必须有动词来构成。缺少动词的句子按照严重的语法错误每处扣除0.5分。
(5)时态、人称和数的搭配错误:
汉语动词无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对英语来说,这是严重的语法错误, 没处扣除0.5分。
(6)代词的误用:
英语中代词的形式很多,包括主格、宾格、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而汉语中没有主格和宾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次性物主代词之分;此外汉语中很多时候不用物主代词,而英语中要体现人与物的关系必须用物主代词。每3处扣除0.5分,3处以下扣除0.2-0.3.
(7)形容词与副词混淆:
英语中形容词与副词起到的修饰作用不同,位置也不同,每3处扣除0.5分, 3处以下扣除0.2-0.3.
(8)中国式英语的排列:
按照汉语表述顺寻罗列单词组句。没处扣除0.5分。
(9)综合性错误:
综合性错误是指单词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的错误等,连词代表的逻辑关系不恰当等等。 每3处扣除0.5,不累计扣除。
(10)句子不完整:
因为对句子结构认识模糊,出现只写半句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之一。 尤其 体现在(及物动词 / 不及物动词运用),每处扣除0.5分。
第二节 中考英语作文构思方法
构思方法
(一)审:
审就是审题——确定体裁、人称、时态等。
(二)列:
列就是抓要点——信息要点通常包括两部分:要求描述中隐藏的要点和明确要求的要点。除此之外还要列出每个信息要点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列出要写的句子主体组成结构。
(三)扩:
扩就是扩展成句——将所列好的主体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动词+宾语;主语+系动词“是”+表语,在其相对应的修饰位置添加上相对应的修饰词汇,扩张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句子。
(四)连:
连就是连句成篇。使用适当的连词和过渡语将表达要点的句子连接成文。
(五)改:
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修改:
1.内容是否完整。
2.时态是否正确。
3.拼写和标点是否正确。
4.主谓是否一致。
5.格式和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6.层次是否清楚。
英语书面表达的注意事项
(一)、扩句、造句
1、主语
句子主要描述的“人、物、事”名词、代词、动名词Doing sth 、To do sth
2、谓语
句中主要描述的“行为动作”行为动词(有不同的时态形式变化)
3、宾语
句中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或接收者”名词、代词宾格、动名词doing sth 、to do sth
4、表语
说明主语“身份特征、性质状况”名词、形容词、
5、定语
修饰句中任何成分名词的特点、特征
前置定语(单数名词、形容词、单一不定代词、数词、单一动名词doing<修饰用途>)
后置定语(to do sth 、介词短语、doing短语、done短语)
6、状语
修饰句中“行为动词”单一副词或to do sth 、介词短语、doing短语、done短语
7、造句、扩句规律:
(1)先把信息点进行“缩句”找出句子的主体成分搭建句子结构主体 主语 + 谓语动词 + 宾语 / 主语 + 系动词“是”+ 表语
(2)再把搭建好的句子在固定的位置添加相应的“修饰成分”定语和状语的添加

(二)、连句成文时,表述正确,文字流畅
连句成段,连句成文——强调要运用恰当的连词或过渡语将信息点句子连接成具有逻辑联系的段落,使文章逻辑结构清晰流畅。
具体要求
1.表文章结构顺序:
First of all=at first Second==And then/nextFinally=In the end==At last
2.表并列补充关系的:
First of allWhat is more, Besides, Moreover, Furthermore, Above all,
3.表转折对比关系的:
However/butAlthough ( 从句) + 主句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4.表因果关系的:
Because + 句子So + 句子/As a result , + 句子
5.表目的关系:
主句 + in order that / so that + 目的状语从句
6.表条件关系:
主句 + if / unless / as long as + 条件状语从句
7.表换一种方式表达:
In other words, +句子That means + 句子This is to say+ 句子
8.表进行举例说明:
For example,句子;such as+n/doing
9.表陈述事实:
In fact
10.表达自己观点:
As far as I know / In my opinion ,+句子
11.表总结:
In short,In a word,General speaking, + 句子
中考英语作文常用万能句型
1. It's important (necessary) for sb. +to do sth.做某事对某人来说……
2. It's no use/no good doing sth .做某事没有用处/没有好处。
3. There is no need to do sth.没必要做某事。
4. There is no point in doing sth.做某事毫无意义
5. What about + doing sth?How about + doing sth?……怎么样?
6. The reason why +(表示结果句子) is that + (表示原因句子)。……的原因是……
7. That is why + (表示结果句子)。那就是……的原因。
8. That is because + (表示原因句子)。那是因为……
9. It is said/reported that +(事件陈述句子)。据说/据报道……
10. There is no doubt that +(事件陈述句子)。毫无疑问……
11.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 (事件陈述句子)。不言而喻,/毫无疑问……
12. As is known to all,+(事件陈述句子)。众所周知,……
13. It is generally/publicly known/considered that…众所周知……
14. As we all know, +(事件陈述句子)。据我们所知,……
15. It's time to do sth./It's time for sth.是该做某事的时候了。
16. It's better/best to do sth.最好做某事。
17.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某人话多少时间做某事。
18. sth. costs. some mony.某物花了某人多少钱。
19. sb. spends some time/mony(in)doing sth.某人花多少时间/金钱。
20. sb. pays some money for sth.某人为某物付了多少钱。
21. Among various kinds of …, +(陈述句子)。 /= Of all the …, +(陈述句子)。在各种……之中,……
22. In my opinion, +(观点陈述句子)。=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观点陈述句子)。就我的看法……;我认为…… In my opinion, playing video games not only takes much time but also is harmful to health. 就我的看法打电动玩具既花费时间也有害健康。
23. With the increase/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问题陈述句子)。随着人口的增加……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问题陈述句子)。随着科技的进步……
24. 状语从句
A)如果你不……,你就会…… If you don't …, you'll …
例︰If you don't keep working hard, you'll lose the chance. 如果你不坚持努力工作,你就会失去这次机会。
B)如此 ……,以至于…… so … that …
例:At that moment, I was so upset that I wanted to give up. 当时,我非常伤心,最后都想放弃了。
C)每当……就……
每当我听到……我就忍不住感到兴奋。 Whenever I hear …, I cannot but feel excited.
每当我做……我就忍不住感到悲伤。 Whenever I do …, I cannot but feel sad.
每当我想到……我就忍不住感到紧张。 Whenever I think of …, I cannot but feel nervous.
每当我遭遇……我就忍不住感到害怕。 Whenever I meet with …, I cannot but feel frightened.
每当我看到……我就忍不住感到惊讶。 Whenever I see …, I cannot but feel surprised.
25. 宾语从句
我认为,…… / 我认为……不 I think / I don't think that +(事件陈述句)。
我想知道是否…… I wonder whether +(事件陈述句)。
中考英语作文常用功能短语
1. 提建议
had better (not) do 最好(不)做
how about / what about doing …怎么样?
I think you should do 我认为你应该…
I suggest that you should do 我建议你做…
If I were you, I would do…我要是你的话,我会做…
It’s best to do 最好做…
Why not do / why don’t you do…? 为什么不…
2. 表示喜欢和感兴趣
like / love doing / enjoy doing
be fond of doing 喜欢做… / be keen on doing 喜欢做…
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宁愿做A也不愿做B
be interested in doing = show/ take a great interest in doing 感兴趣
3. .努力做…
try to do努力做…
try one’s best to do= do one’s best to do 竭尽全力做…
make efforts to do = make every effort to do 尽力做…
do what sb can (do ) to do 尽力做… spare no effort to do 不遗余力的做…
4. 打算做… / 计划做…
intend / plan to do 打算做…
be going to do 打算/计划做…
decide to do 决定做…
determine to do决定做…
be determined to do决定做…
make up one’s mind to do下定决心做…
5. 表示想/希望
want to do = would like to do 想做…
hope to do 希望做…
expect to do 期待着做…
wish to do 希望做…
consider doing 考虑做…
6. 只加doing 作宾语的动词
finish 完成practice 练习 suggest建议 consider 考虑 mind 介意 enjoy 喜欢doing
固定搭配
look forward to doing 盼望做…
keep on doing 坚持做…
dream of doing 梦想做…
can’t help doing 情不自禁地做…
keep / stop / prevent sb. from doing 阻止某人做…
be busy (in ) doing be busy with + 名词 忙于做…
spend time / money (in )doing spend time / money on + 名词 花费时间做…
have fun / have a good time / enjoy oneself doing 玩得开心
have trouble / have problem / 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做…有困难
中考英语书面作文常用句型
(一)、开头句型
1)引子
1. 关于……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mong people as to +名词或动名词。Some people suggest that+从句。
2. 俗话说(常言道)……,它是我们前辈的经历,但是,即使在今天,它在许多场合仍然适用。
There is an old saying+从句。 It’s the experience of our forefathers,however,it is correct in many caseseven today.
3.现在,……,它们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危害。首先,……;其次,……。更为糟糕的是……。
Today, 现象描述的自造句, which have brought a lot of harms in our daily life. First, 观点一(句型造句)。 Second, 观点二(句型造句)。 What makes things worse is that+观点三(句型造句)。
4.现在,……很普遍,许多人喜欢……,因为……,另外(而且)……。
Nowadays,it is common to do sth。 Many people like +doing sth because +原因状语从句。 Besides,原因自造句。
5.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也不例外。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and doing sth is not an exception,it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6.关于……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说)……,在他们看来,……
People’s opinions about “名词/doing sth”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people say that +宾语从句。To them,事实陈述句。
7.人类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Man is now facing a big problem “名词/doing sth”,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8.……已成为人的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年青人当中,将引发激烈的辩论。
名词/Doing sth +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mong people,especially among the young and heated debates are right on their way.
9.……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引发一些严重的问题。
名词/Doing sth +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y-to-day life. It has brought us a lot of benefits but has caused some serious problems as well.
10、最近,…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Recently, the problem of “名词/doing sth” +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2)承上启下
1.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不言而喻,…
2. I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that… 可以肯定地说……
3.As the proverb says, 正如谚语所说的,
4. It has to be noticed that… 它必须注意到,…
5. It'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它普遍认为…
6.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act that… 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是…
7. what's far more important is that… 更重要的是…
3)衔接句型
1. A case in point is +事实陈述句。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2. As is often the case+事实陈述句。 由于通常情况下…
3. But the problem is not so simple. Therefore,+事实陈述句。 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所以……
4. But it's a pity that +事实陈述句。 但遗憾的是…
5. Further, we hold the opinion that+表达观点陈述句。 此外,我们坚持认为,…
6. However , the difficulty lies in+名词/doing sth。 然而,困难在于…
7. Similarl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名词/doing sth。 同样,我们要注意…
(二)、中间段落万能句子
1.相反,有一些人赞成……,他们相信……,而且,他们认为……
On the contrary, there are some people in favor of +名词/doing sth. At the same time, they say+宾语从句。
2.但是,我认为这不是解决……的好方法,比如……最糟糕的是……
But I don’t think it is a very good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For example,+自造句。Worst of all,+自造句。
3.…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
名词/Doing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First,+自造句。What’s more,+自造句。Most important of all,+自造句。
4.有几个可供我们采纳的方法。首先,我们可以……
There are several measures for us to adopt. First, we can______
5.早就应该拿出行动了。比如说……,另外……所有这些方法肯定会……
It is high time that something was done about it. For example, _____. In addition, _____. All these measures will certainly______。
6.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个方面一样,……也有它的不利的一面,像……
However, just like everything has both its good and bad sides, 名词/doing + also has its own disadvantages, such as +名词/doing。
7.尽管如此,我相信……更有利。
Nonetheless, I believe that 名词/doing +is more advantageous。
8.完全同意……这种观点(陈述),主要理由如下:
I fully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that +陈述句+ because+原因状语从句。
(三)、结尾万能句子
1.至于我,在某种程度上我同意后面的观点,我认为……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agree with the latter opinion to some degree. I think that ____。
2.总而言之,整个社会应该密切关注……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
In a word,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______.Only in this way we can ______in the future。
3.就我个人而言,我相信……,因此,我坚信美好的未来正等着我们。因为……
Personally, I believe that_____. Consequently, I'm confident that a bright future is waiting us because______。
4.随着社会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如果每个人都愿为社会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这个社会将要变得越来越好。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自造句(现象描述).So it’s urgent and necessary to 建议动词短语. If every member is willing to contribute himself to the society, it will be better and better。
5.至于我(对我来说,就我而言),我认为……更合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For my part, I think it reasonable to 建议动词短语. Only in this way we can 预期达到的效果。
中考英语书面作文常用体裁模板
模板一:主题阐述型
要求从一句话或一个主题出发,按照提纲的要求进行论述. 1. 阐述名言或主题所蕴涵的意义. 2. 分析并举例使其更充实. The good old proverb (名言或主题)reminds us that (释义). In need, we can learn many things form it. First of all,(理由一). For example, (举例说明).Secondly , (理由二)。Another case is that (举例说明)。Furthermore,(理由三)。(举例说明) In my opinion,(“我”的观点)。In short, whatever you do , please remember the saying(名言或谚语). If you understand it and apply it to your study or work , you'll necessarily benefit a lot from it.
模板二:方法解决型
要求考生列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1. 问题现状 2. 怎样解决(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In recent days ,we have to face a problem(问题A),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First,(说明A的现状)。Second,(举例进一步说明现状)。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we should tak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For one thing,(解决方法一),For another,(解决方法二). Finally,(解决方法三).Personally, I believe that (“我”的解决方法)。 What’s more , I’m confident that a bright future is coming to us because (带来的好处)。
模板三:说明利弊型
这种题型往往要求先说明一下现状,再对比事物本身的利弊,有时也会单从一个角度(利或弊)出发,最后往往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对事物前景提出预测) 1. 说明事物现状 2. 事物本身的优缺点(或一方面) 3. 你对现状(或前景)的看法 Nowadays many people prefer A because 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Generally, its advantages can be seen as follows. First ----------------(A的优点之一). Besides -------------------(A的优点之二). Bu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In another word, it also has its disadvantage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advantages is that ----------------(A的第一个缺点).To make matters worse,------------------(A的第二个缺点). Through the above statements, I believe that we should take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我的看法).Only by this way, ---------------(对前景的预测).)
09 非谓语动词考点分析
第一节 动词不定式(to do )
1. 动词不定式(to do sth)作宾语
1)在动词want ,hope, would like, decide, wish, choose, try ,need等后常用动词不定式作宾语。
2)think/find /feel /make 后边连接it + adj + to do sth 构成“形式宾语+真实宾语”的用法。
2. 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
1)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的动词有:ask / like /would like /teach /tell /want /help +sb +to do sth
2)省掉to的不定式作宾补的动词有:let /make / hear /see /notice /have/watch+sb +do sth 注:省掉to的不定式的句子变被动语态时,需要还原to .
3. 动词不定式作主语
1)动词不定式常可用作句子的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To do sth +谓语动词+adj /n
2)常用it作形式主语,而将不定式放在句子后面:It +谓语动词+adj / n + to do sth
4. 动词不定式作定语
1)及物动词不定式作定语放在被修饰词之后:名词或代词+to do
2)若构成的不定式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时,其后加上相应的介词:名词或代词+to do(介词)
5. 动词不定式与疑问词连用
在宾语从句中,若主从句的主语一致时,宾语从句可简化为“疑问词+to do sth”
6. 动词不定式可作状语
1)在谓语动词或谓语动词短语之后连接动词不定式可作目的状语
2)在 “主+系+表语形容词”(sorry/sad/happy/ glad /afraid/ pleased)+ to do sth不定式作原因状语
3)在too…to …, not …enough to …句型中的动词不定式作结果状语。
7. 动词不定式作表语
动词不定式作表语可以和主语的位置互换,且常表将来:主语+be +to do sth.
8. 动词不定式的否定形式:
在动词不定式的前面加not .
9.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定式并列时,第一个不定式符号不能省略,其余的省掉to .但两者有对比选择关系时,to都不能省略。
第二节 动名词(doing)
1. 动名词相当于一个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2. 现在分词常放在see, hear ,watch ,notice 等之后作宾补。
3. 现在分词作定语常放在被修饰词之前,现在分词短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相当于定语从句。
4. 现在分词表伴随情况,作伴随状语。
第三节 过去分词(非必考考点)
1. 作宾补(使役动词+sth + done)
2. 作定语
单一的过去分词作定语,要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要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相当于一个被动语态定语从句。
3. 作表语过去分词作表语已经形容词化
08 动词的语态考点分析
第一节 动词被动语态时态形式
1)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被动语态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被动语态是实义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只有需有动作对象的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
及物动词:(指动词本身只表达一个动作而不能表达出一件完整的事情,需后接名词才可表达出)
不及物动词:(指动词本身不仅可表达一个动作,也能单独表达出一件完整的事情,不需后接名词)
被动语态的动词原形:(be done(过去分词)
2)实义动词的被动语态的各种常见的时态形式(带*标记的为非必考考点)
一般现在时:(am / is / are + done(过去分词)
一般过去式:(was / were + done(过去分词)
现在进行时:(am / is / are + being done)
过去进行时:(was / were + being done)
一般将来时:(will + be done)
*过去将来是:(would + be done)
现在完成时:(have <has>+ been done)
*过去完成时:(had + been done)
第二节 被动语态的重难点考察议题
1)能够把事物名词直接放句首作主语,用来主动表被动的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语态形式变化。
如happen, last, rise,fall, appear, come out, take place等
2)双含义动词:
如“sell ; write ; read ; wash ; drive, draw”等行为动词,表示“及物动词动作”含义,有直接承受者宾语,就有被动语态形式变化;作为“不及物动词”表示状态存在,就没有承受者作宾语,事物名词直接作主语,用作主动表被动,没有被动语态形式变化。
3)情态动词+be done
4)将短语动词作为整体看待,变为被动语态时要保持其完整性
如talk about, hand in, use up, pay attention to, take care of, make use of, make fun of等短语动词在变为被动语态时,其中的介词或副词不可漏掉。
5)主动语态中作宾语补足语的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短语)在变为被动语态时,需要补出动词不定式符号 to,我们把这种用法称之为:主动省略to,被动还原to
如:使役动词和感官动词
see sb + do sth ------> sb + be seen + to do sth
hear sb + do sth -----> sb + be heard + to do sth
make sb + do sth ------> sb + be made + to do sth
6)后接双宾语的动词变被动语态,即可把间接宾语也可把直接宾语转化为被动语态的主语,但是直接宾语转化为被动语态主语,间接宾语前面通常加上介词“to / for”
give sb sth = give sth to sb
send sb sth = send sth to sb
pass sb sth = pass sth to sb
buy sb sth = buy sth for sb
make sb sth = make sth for sb
7)当表示“需要”含义的动词如:
want / need / require等作谓语,其后有宾语承受者是,直接改为被动形式:want / need / require + sb/sthSb /Sth + be wanted / be needed / be required;
如果没有宾语承受者,而是want / need / require + to do sth Sth + want / need / want + to be done (或doing)
07 动词的时态考点分析
第一节 动词必考六大时态和两大了解时态
1. 动词简介:
1). 动词分为(实义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助动词)
2). 实义动词又称(行为动词)动词,在句子中作(谓语动词)成分。
3). 实义动词的使用主要是以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形式体现。
2. 实义动词时态考点设置:
(一)一般现在时
1). 一般现在时简介
⑴一般现在时表达意义:
a.(经常性、习惯性、反复性动作)
b. (现在存在的状态或特征)
⑵实义动词在主动语态句中的结构:
(主语名词+ do / does( 动词原形或单三)
⑶实义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变化规则:
a.一般动词直接在词尾加s;
b. 以s / x / sh / ch或o结尾的加es;
c. 以辅音字母+y为词尾的,需变y为i,再加es;
⑷时间状语标志有
every day /year , on Sundays , at weekdays , always ,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seldom, never等频率副词或表示日常的时间状语)
2). 考点设置:
a. 时间、条件、让步状语从句中的“主将+从现”的时态搭配。
b.科学事实、客观真理、格言警句永远搭配一般现在时。
(二)现在进行时
1). 现在进行时简介
⑴现在进行时表达意义:
a.现在某时某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b.现在一段期间内一直从事进行的事情。
⑵实义动词在主动语态句中的结构:
(主语名词+am / is / are doing(动词现在分词)
⑶实义动词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
a.一般动词直接在词尾加ing;
b.以元音字母e为结尾的动词,需去掉e,再加ing;
c.重读闭音节动词,需双写结尾的辅音字母再加ing;
⑷时间状语标志有
now ; at the moment ; these days ; look ; listen ; hurry up ; at this time等
2). 考点设置:
a.表示感觉、愿望、状态的一些动词,如 hear ; like ; want ; have一般不用进行时;
b.位置转移动词的现在进行时可以表达“短暂的将来时”意义。
(三)现在完成时
1). 现在完成时简介
⑴现在完成时表达意义:
a.在过去发生并已经结束完成的动作事情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和造成的结果表结果;
b.描述从过去到现在并包含现在在内所经历过的事情表经历;
c.在过去发生的动作事情并没有完成一直持续延续到现在,以后仍有可能延续表持续;
⑵实义动词在主动语态句中的结构:
(主语名词+ have (has) done(动词过去分词)
⑶实义动词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
a.一般动词直接在词尾加ed;以元音字母e为词尾的直接加d;
b.以辅音字母+y为词尾的,需变y为i,再加ed;
c.重读闭音节的动词,多数不规则,少数需双写词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
⑷时间状语标志有:
表结果already ; just ; yet ;
表经历ever / never……before
表持续for+时间段
since+过去时间点(或一般过去时时间状语从句)
so far (迄今为止)
in the past……(时间段)
2). 考点设置:
a. 句型
= It has been + some time + since (过去时间点) / (一般过去时时间状语从句).
= 时间段+has passed + since (过去时间点) / (一般过去时时间状语从句).
It is + some time + since (过去时间点) / (一般过去时时间状语从句).
b.主语+have (has) +延续动词的过去分词+for (时间段) / since (一般过去时时间状语从句).
(若是非延续性动词、瞬间动词、点动词需要转化为“可延续性存在的状态”)
常考的需要转化的短暂性动词有:
comebe here/at / in
gobe there
leavebe away from
diebe dead
openbe open
closebe closed
borrow / lend keep
start / begin be on ;
becomebe
get upbe up
joinbe in / be a member of
fall asleep be asleep
catch a cold have a cole
reach / arrive at/in / get to stay /be in
C. have gone to / have been to / have been in区分:
have gone to +地点表示人已去了某地,人还未返回。(where is sb ?)
have been to +地点表示曾经去过某地,现人已返回。(once ,twice ….)
have been in +地点表示在某地呆多长时间。(for…../ since …..)
(四)一般过去时
1). 一般过去时简介
⑴一般过去时表达意义:
a.(过去某时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b.(过去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⑵实义动词在主动语态句中的结构:
(主语名词+ did (动词过去式)
⑶实义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a.一般动词直接在词尾加ed;
b.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动词,需变y为i,再加ed;
c.重读闭音节的动词,需双写结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
⑷时间状语标志有:
yesterday
in 1967
a moment ago
last week
in the past
at the age of
once upon a time
just now
then
2). 考点设置:
a.考察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辨析选择。
b.情态动词一般过去时,在交际用语中可以表达一般现在时的客气委婉语气。
c.考察used t + to do sth与be used + to do sth / be used + to doing辨析。
(五)过去进行时
1). 过去进行时简介
⑴一般过去时表达意义:
a.过去某一具体时刻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
b.过去某一时段内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
⑵实义动词在主动语态句中的结构:
(主语名词+ was/were + doing(现在分词)
⑶时间状语标志有:
at that time
at that moment
at four yesterday afternoon
those days
from two to six yesterday afternoon
2). 考点设置:
a.一般过去时与过去进行时的辨析选择。
b.在有when与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时态搭配选择。
(六)一般将来时
1). 一般将来时简介
⑴一般将来时表达意义:
a.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b.将来的计划或打算;
⑵实义动词在主动语态句中的结构:
主语名词 + will / am; is ; are going to + do(动词原形)
⑶时间状语标志:
tomorrow
next year
next……
in +时间段
in the future
soon
immediately
2). 考点设置
a.宾语从句的时态搭配:
主现+宾从随便(由实际决定是否用一般将来时)。
b.状语从句的时态搭配:
主将+从现(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
c.一般将来时结构和意义的辨析选择
will + do sth:
表示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属于顺其自然发生。
be going to + do sth:
表示认为的计划、安排发生。还表示由明显迹象暗示要发生的事。
*be + to do sth 与 be about + to do sth辨析
be + to do 表示“事先商定、安排或准备”要做的事;也可表达可能性、必要、责任或义务、禁止等含义。
be about + to do 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指时间上最近的将来,不与时间状语连用。
(七)过去将来时(非必考时态)
1)过去将来时表达意义:
在过去某个时间看来,将要发生的动过或存在的状态。
2)实义动词在主动语态句中的结构:
主语名词 + would / was, were going to + do (动词原形)
3)重点题型考察:
a.在宾语从句:主过+从也过(过去将来时)时态搭配考察。
b.在状语从句中也常用一般过去时代替过去将来时:主过将+从过。
(八)过去完成时(非必考时态)
1)过去完成时表达意义:
在过去某一时刻或动作发生之前就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
2)实义动词在主动语态句中的结构:
主语名词 + had +done(过去分词)
3)时间状语标志有:
by the end of +过去的某一时间点
before +过去的时间点或过去时的从句。
4)重点题型考察:
a.主句(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的宾语从句
b.主句(过去完成时) +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从句
第二节 实义动词时态易混题型
1.时态在状语从句中的考察。(主要是时态的搭配使用)
1)“主将从现”原则
2)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一般过去时与过去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将来时搭配
3)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区别
4)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的区别
5)一般过去时与过去进行时的区别
6)延续性动词在时态中与时间状语的搭配使用(主要是在完成时中的使用)
第三节 牢记以下易混动词用法区别
1. say ; speak ; talk ; tell的辨别
say:说,讲<及物动词>通常后面接所说的内容,称作“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
speak:说,讲<及物动词>+某种语言;<不及物动词>说话,讲话+副词或介词短语。(举例)
talk:谈话、交谈<不及物动词>+副词或介词短语,强调双方人物之间的活动(举例)
tell:告诉、讲述<及物动词>+sb +sth(后面接双宾语)tell sth to sb
2. look ; see ; watch ; read的辨别
look:看<不及物动词>强调“看”的动作,常与at / to / for / after / up /across等介词连用
see:看见<及物动词>强调“看”的结果,后面直接+名词作宾语
watch:观看<及物动词>强调“作为观众角色”观看,后面接影视、娱乐、比赛和竞赛等名词
read:看<及物动词>强调“文字、资料”之类的内容的边看边读
3. borrow ; lend ; keep的辨别
borrow:(针对于主语人物)借入、借来非延续性及物动词常与from搭配短语borrow sth from sb
lend:(针对于主语人物)借出、借给非延续性及物动词常与to搭配短语lend sth to sb
keep:(针对于主语人物)借入、借来之后的保留或保存延续性的及物动词常与for+时间段搭配
4. bring ; take ; carry ; fetch的辨别
bring:拿来、带来有方向感,指“物由远及近”常用表达bring sth to……
take:拿走、带走有方向感,指“物由近及远”常用表达take sth away
carry:搬运、携带无方向感常用表达carry sth to……或carry sth away
fetch:取来、弄来有方向感,指“往返过程”,去把……东西拿来fetch sb sth / fetch sth from
5. wear ; put on ; dress ; have on ; be in的辨别
wear:强调“穿上之后的状态”后接“物”的名词作宾语。
put on:强调“穿上之前的动作过程”后接“物”的名词作宾语
have on:强调“穿上之后的状态”后接“物”的名词作宾语,不能用于进行时时态和被动语态
be in:强调“穿上之后的状态”后接“物”或“颜色”名词作宾语
dress:强调“状态或动作”均可后接“人物”作宾语dress sb / oneself + in……
6. take ; spend ; pay ; cost的辨别
take:花费强调“时间”主语为“事物”或用于It + take + sb + some time + to do sth.
spend:花费强调“时间或金钱”主语为“人物”Sb + spend (time / money) + on sth/doing sth.
pay:花费强调“金钱”主语为“人物”Sb + pay (some money) + for sth.
cost:花费强调“金钱”主语为“事物” Sth + cost sb (some money).
7. find ; look for ; find out的辨别
find:发现、找到强调“找”的结果
look for:寻找、搜寻强调“找”的动作过程
find out:找出,查明,弄清楚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弄清“事情真相”
8. win ; beat ; lose的辨别
win:获胜,胜利,赢得后接“战争,游戏,比赛,竞赛,奖品,奖项”之类的名词。
beat:打败,战胜后接“作为对手的个人,队伍或团体”之类的名词同义词defeat.
lose:失败;输后接“战争,游戏,比赛,竞赛”之类名词 to sb.
9. forget ; leave的辨别
forget:忘记后接名词或doing sth / to do sth,不与表示地点的词或短语连用。
leave:遗留、忘记后接名词+地点的词或短语:表示把某物忘记在某地。
10. hear ; listen to的辨别
hear:听见强调“听”的结果
listen to:听强调“听”的动作
06 形容词与副词考点分析
第一节 形容词与副词的基本语法作用考察
1. 形容词基本语法作用考点:
⑴形容词放在(系动词“是”)之后作表语;放在(名词)之前作定语;修饰(合成不定代词)要放在后面作后置定语。
⑵与keep ; leave ; make这些使役动词连用作宾语补足语【keep ; leave ; make + sb/ sh + adj】表示“使得某人/某物变成或保持某种状态”
2. 副词基本语法作用考点:
副词在句子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修饰(全句的语境)。
⑴时间和地点副词一般位于(句尾),修饰(句中行为动词)发生所在的时间和地点。
⑵频率副词位于(系动词“是”;情态动词;助动词之后,行为动词之前),修饰(句中行为动词动作发生的频率词数)。
⑶程度副词是修饰(形容词或副词),位于(所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之前,但enough要放在所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之后)。
⑷方式副词位于(所修饰的行为动词之后或句尾),修饰(行为动作发生的某种方式或状态)。
如多个状语同时出现,一般顺序是:(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3. 形容词与副词的转化形式考点
⑴形容词的变化形式主要考察一下8中变化
①名词+ful <wonderful>
②名词+less <homeless>
③名词+ly <friendly>
④名词+ous <dangerous>
⑤名词+able <comfortable>
⑥名词+y <healthy>
⑦动词+ing <exciting>
⑧动词+ed <excited>
⑵副词的变化形式主要考察一种:(形容词词尾+ly)
变化规律为:
1.一般情况在词尾直接+ly
2. 以辅音字母+y为结尾且发音为[ i ],变y为i+ly;
3.以辅音字母+y为结尾且发音为[ai],直接+ly;
4.以辅音字母+le结尾的,先去掉e,再+y;
5.直接以元音字母e为结尾的,多数直接+ly,个别的去掉e,再+ly
6.以ll为结尾的,只需+y即可。
第二节 形容词与副词级别变化形式及语法句型考察
1. 单音节形容词及副词级别形式考察(重点以考察不规则变化的单音节词)
good--->better best
well--->better best
bad --->worse worst
ill --->worse worst
little --->less least
old --->older / elder oldest / eldest
far --->farther / further farthest / furthest many / much --->more most
注意有些不规则变化的形容词和副词的级别形式在用法含义上不同:
①
older / oldest:
通常用在比较级和最高级句式中,可用于人或物,来比较双方的年龄或历史或新旧程度,作表语、定语均可;
elder / eldest:
通常用于家人之间表明长幼关系,只用于人而不用于物,只用作修饰名词的定语,不单独与系动词连用作表语。
②
farther / farthest:
通常用于可测量的具体距离的遥远比较;
further / furthest
即可用于具体距离遥远的比较,还可用于“时间、程度、数量”抽象的“更进一步;更进一层”。
2. 单音节的形容词和副词等级的变化规律:
⑴一般的形容词或副词直接在词尾加er /est.
⑵辅音字母+y结尾的形容词或副词,要把词尾的y变为i , 再加er /est.
⑶重读闭音节的形容词或副词,要双写词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r /est.
3. 多音节形容词和副词等级变化规律:
⑴多音节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变化规律:
more+多音节形容词或副词和less+多音节形容词或副词
⑵多音节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变化规律:
the most+多音节形容词和the least+多音节形容词
⑶形容词和副词的同级比较级表达方式为:
as <形容词或副词原形> as……;not as……as……
4. 形容词和副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句型用法考察
1). 形容词比较级+ than…..(than是比较级的标志词)
2). 数词+名词+形容词比较级+than +<单独比较的人或物>:
表示“比较出具体的结果”,常用于“比……大 了几岁”“比……高了多少米或厘米”
3). 形容词比较级的前面可以使用程度副词
(much或a lot)表示“相差程度大”;
(a little或a bit)表示“相差程度小”;
表示递进关系比较用(even);
表示意义程度深远用(far)
4). 形容词比较级可以表达一种变相的最高级,用法为:
a. (否定意义代词) + 动词 +形/副词比较级+ than + <单独比较的人或物>= the+最高级
b. 形/副词比较级+ than +(the other+名词复数<the others>) = the + 形/副词最高级 (any other+名词单数<any other one>) (any +名词单数<any one>)
5). 同级比较级短语:
as……as……与not so <as>……as……
No one + be + as…<形容词原型>…as……<单独比较的人或物>
相当于:No one + be +形容词比较级+than + <单独比较的人或物>
6). the +形容词比较级……,the +形容词比较级……:表示“越……,越……”
(重点题型:若比较级句尾是“of the two……”的结构,比较级形式前要加the.)
7). “形容词比较级+and+形容词比较级”或“more and more +形容词原型”,这种用法叫“比较级重叠使用”表示“越来越……”
8). one of + the +形容词最高级+复数名词:<三单形式>表示“最……的之一”
9). the +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表示“第几最……”
10).形容词最高级前面有(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词修饰,最高级前面不加 “the”;副词最高级前面的the可以(可有可无)。
第三节 常见的易混淆副词选择辨别
1. also, too, either , as well的辨别:
also:位于(系动词、都动词或情态动词之后,行为动词之前);
too:位于(句尾,并用,隔开)
either:位于(否定句的句尾)
as well:位于(肯定句的句尾)
2. already, yet, still的辨别:
already:用于(现在完成时肯定句中)
yet:用于(现在完成时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still:用于(其他时态的肯定句或疑问句均可)
3. fast, quickly, soon的辨别:
fast:表示(速度快);
quickly:表示(动作快,侧重与迅速的发生或完成)
soon:表示(时间快,侧重于两件事先后发生,中间间隔时间短)
4. just, just now的辨别:
just:意为(刚刚,恰好);用于(现在完成时表结果)的句子中
just now:意为(刚才=a moment ago);用于(一般过去时时态)的句子中
*5. almost, nearly的辨别:
almost:用来修饰no, none, never, any以及no和any的合成词,修饰表示感觉和心境的动词。
nearly:被very, not pretty所修饰,表示快要做某件事但后来没有做或避开不做。
6. much too, too much的辨别:
much too:副词性质,修饰(其他的形容词或副词),作状语。
too much:形容词性质,修饰(不可数名词),也可单独使用作不定代词,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7. how often, how long, how soon, how far的辨别:
how often:意为(多长时间一次;多久一次), 询问(动作发生的频率)
how long:意为(多长时间,指自始至终时间),询问(for/since引导的时间段)
how soon:意为(多久,指从现在起之后),询问(in +时间段表示现在起之后时间)
how far:意为(多远距离), 询问(距离、路程)
8. sometime, sometimes, some time, some times的辨别:
sometime:意为(某时;某个时间)
sometimes:意为(偶尔;有时候) = at times
some time:意为(一些时间)
some times:意为(几次;多次)
9. before long, long before的辨别:
before long:意为(不久;很快), 相当于soon;用于(一般将来时)句子。
long before:意为(很久以前), 用于(一般过去时时态)句子。
10. 注意下列两种形式的副词含义的区别:
hard <adv.>努力地,剧烈地----------> hardly <adv.>几乎不
close <adv.>接近地----------> closely <adv.>密切地,严密地
most <adv.>很,非常----------> mostly <adv.>主要地
late <adv.>晚----------> lately <adv.>近来,最近
05 数词考点分析
第一节 基数词
1. 表示“几点钟,几点过几分或差几分到几点”(三种表达结构):
at +基数词(小时)+基数词(分钟)
at + 基数词(分钟) past 基数词(小时)
at + 基数词(分钟) to 基数词(小时)
2. 表示“年、月、日”等日期的时候用基数词。英语的表达习惯是“月、日、年”;
年份用(基数词),日子要用(序数词)。
3. 表示倍数和百分数的时候用基数词:
<基数词> + times / <基数词> + percent of……
4. 与another,more连用时,表示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一批,再增加一部分。
如:another three hours或three more hours。
5. 组成合成形容词作定语:
(基数词—(连词符)单数名词)
6. 基数词的复数形式可以构成以下介词短语:
a. in one’s +整十数基数词复数:“在某人大约……岁的时候”
b. in + the +整十数年份复数:“在……世纪……年代”
7. hundred ; thousand ; million ; billion有三种表达用法:
①表达确数,其结构为:
数字+hundred; thousand; million; billion +名词复数
②表达“数以……计”约数概念时,其结构为:
hundreds (thousands; millions ; billions) + of +名词复数
③若hundred等词后面连接的是“the+名词复数”,其结构:
数词(确数或约数)+ of + the 名词复数
8. 用基数词表达序数词的含义结构为:
单数名词+基数词首字母大写的结构
9. 基数词与every连用表示:
每隔……;每……这样的频率;
every +基数词+名词复数= every +序数词+单数名词
第二节 序数词用法
1.序数词的构成口诀:
第一,第二、第三,特殊记,结尾字母t 、d 、d。 八去t;九去e;ve要用f替;再加th为标记。 整十变化需注意,把y变成i和e;再加th为标记。 如果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其他不用去牢记,记住th是标记。
重点考察:
fivefifth
twelvetwelfth
nineninth
twentytwentieth
twenty—one twenty—first
2. 序数词前面要加定冠词the;在句中重点考察(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最高级的用法)。
3. 序数词前面如出现了a / an,则表示(又一次;再一次)
4. 序数词可以用来表达分数:
【基数词+序数词】,分子(大于)1时,序数词要加s;
1/2要写成(a half = one second);
1/4可以写成(a quarter = one fourth)
3/4可以写成(three quarters = three fourth)
5. a half与基数词修饰名词复数时,a half位置(既可以放所修饰名词之前,也可以放名词之后)
6. 由分数或百分数of +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数的形式由(of后边的名词单复数形式)决定。
04 介词考点分析
第一节 表示时间区别的介词
1. on / in / at表示时间的辨析:
on:
表示在(节日、生日、星期几或日期等)某一天或某一天中的上、下午或晚上某个时段。
(例如:on +节日Day;生日birthday;星期几;日期date) (例如:on the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 night of 某一天;on a ……morning / afternoon…)
in:
表示在(某年、某月、某个季节或某个星期;在日常一天中的上、下午或晚上三个时段;也表示在人生的某个时期)
at:
表示在(具体的某一时刻,几点钟或某人具体的年龄)
(例如:at +……o’clock / time / moment)
2. since / for表达时间的辨析:
since:
表示(自从……时候起到现在),后接(过去时间点或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从句)时间特征,用于(现在完成时的可持续)的时间状语。
for:
表示(有……长的时间了),后接(时间段)时间特征,用于(现在完成时可持续)的时间状语。
3. by / during / until表示时间的辨析:
by:
表示(到……时为止),后接(将来或过去的时间点)时间特征,用于(一般将来时或过去完成时)时间状语。
during:
表示(在……期间),后接(任何时间段)时间特征,用于(时间段特征决定的)时态的时间状语。
until:
表示(直到……的时候),后接(任何时间点)时间特征,用于(时间点特征决定的)时态的时间状语。
4. ago / before表示时间的辨析:
ago:
表示(在……以前),前接(时间段)时间特征,用于(一般过去时)时态的时间状语。
before:
表示(在……之前),后接(过去的某一时间点)时间特征,用于(过去完成时)时态。
5. in / after表示“在……时间之后”
in + 时间段:
表示(从现在起之后的时间段);用于(一般将来时)时态。
after+时间段:
表示(从过去的某一时间点之后的时间);用于(一般过去时)时态。
第二节 表示地点的介词
1. 表示“方位”的介词in / to / on的辨析:
in +方位名词+of……:
表示(在某一地域范围之内的某个方向)
to +方位名词+of……:
表示(在某一地域范围之外的某个方向)
on +方位名词+of……:
表示(两个独立的地域接壤相连)
2. 表示“在……之上,上面”over / above / on的辨析:
over:
指(垂直的正上方);除此之外还有(数量的超过、多余或横跨、跨越或覆盖)之意。
above:
指(不一定垂直正上方);出席之外还有(温度、高度以及有纵向标准可比较的超过)
on:
指“在……的上面”,表示两物体表面的接触。
3. 表示“在……之下,下面” under / below 辨析:
under:
指(垂直正下方);出席之外还有(数量上的不足,少于)之意。
below:
指(不一定垂直的下方);除此之外还有(温度、高度以及有纵向标准可比较的之下)
4. 表示 “在……的前面”的介词:
in front of……:
指(在……外部空间位置的前面),相当于before
in the front of……:
指(在……内部空间位置的前面)
5. 表示“在……的后面”的介词 behind / at the back of……
behind:
指(在……外部空间位置的后面),反义词是in front of……
at the back of……:
指(在某一事物内部的后面),反义词是 in the front of……
6. 表示“在……之间”的介词:between / among的辨析:
between:
表示(在……和……两者之间),常用作短语(between……and ……)
among:
表示(在三者及以上的事物之间)
7. across / through/ over / past表示:“穿过……”
across:
表示(在……的平面、表面横穿而过,如:路面、地面、桥面、水面、操场和广场)
through:
表示(从……立体空间穿透而过,如:门窗、隧道、洞孔、树林、森林和沙漠)
over :
表示(有障碍物存在的翻越、跨越而过,如:小河、山脉、墙和篱笆)
past :
表示(从旁边经过,双方不会产生交集)
第三节 表示“方法,手段”或“工具”的介词
1. by:
表示(利用、通过某种方法、方式或手段;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名词前面不加冠词)
2. in:
表示(用某种语言、讲话方式或途径. 或书写/绘画所用的材料. 也可表交通方式)
3. with:
表示(用有形的工具 / 手段 / 人体器官)
4. on :
表示(利用、通过电子媒体设备进行信息的传送)
5. through :
表示(强调通过起到“中介作用”的某种途径)
第四节 易混的介词/短语区分选择
1. besides / except / except for / but都表示“除了……”
besides强调(先减后加的关系除了……之外还有;前后通常连接同类事物单词)
except强调(减法关系除了……之外;前后通常连接同类事物单词)
except for强调(减法关系除了……的方面之外;后面单词往往代表前面事物的某一方面或细节)
but强调(减法关系除了……之外;通常用于否定句或与否定意义单词连用)
2.介词搭配
in :
表示(静态介词)
into :
表示(动态介词)
on
(out; outside)
onto
( out of )
用法特征:
(静态介词通常与静态动词搭配;动态介词通常与动态动词搭配)
例如:(stand outside the room ; rush into the room ; lie on the ground ; jump onto the table)
3.介词短语:
介词+(名词性质词类或短语)组成介词to的短语搭配有两种:to + (do sth )和 to + (doing sth )
重点:
(stop + to do sth ; remember + to do sth ; forget + to do sth ; continue + to do sth)
(look forward to + doing sth ; according to + doing sth ; pay attention to + doing sth)
(be used to + doing sth ; prefer doing sth to doing sth)
4. 形式主语+真是主语句型中的 “of sb / for sb”
of sb:
要求其前面的(形容词是描述人物的性格,品质),表示主观感情或态度。
for sb:
要求其前面的(形容词是描述事物的特征或特点),表示客观形势。
5. in the tree / on the tree与in the wall / on the wall 与made of / made from区分选择
in the tree / on the tree :
(in the tree表示长在树上;on the tree表示落在树上)
in the wall / on the wall :
(in the wall表示镶嵌在墙里;on the wall表示挂着墙面上)
be made of :
(be made of表示还能由产品看出原料);
be made from :
(be made from表示不能由产品看出原料)
03 冠词考点分析
第一节 不定冠词a ; an
1.以元音读音开头的单数可数名词前用(an);元音字母 “U”开头的单词分两种发音情况:如发本身读音[ju:],开头是辅音读音[j]:a + university ; a + useful book和如发[ʌ],是元音读音开头,an + umbrella / uncle / un+形容词……
以辅音读音开头的单数可数名词前用(a);但是有时辅音字母开头却不发音的情况注意单词有:an + hour ; an + honest boy;元音字母开头不发音的单词有:a + European country
2. 泛指某一类人或某一类事物;泛指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相当于any任何一个。
3. 用于第一次提到的表示人或事物的单数可数名词之前,表示数量一个。但没有数词one的概念强烈。
4. 用于序数词之前,表示“又一、再一”。
5. 用于表示“时间、价格、速度”等意义的单数可数名词前表示“频率:每一……”,相当于every
第二节 定冠词the
6. 表示特指或用于上文已提到过双方都知道的人或事物之前。
7. 用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之前。
8. 用于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之前。
9. 用于乐器名词前面。
10. 用于姓氏的复数之前,表示夫妇俩人或一家人;也用于形容词之前表示一类人。
11. 用于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这一类人。
12. 用于The+比较级……,the+比较级……的句型中。
第三节 零冠词
13. 节日、季节、月份、星期、三餐、球类、棋类、学科名词前面用零冠词。
14. 物主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或名词所有格修饰的名词、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前面用零冠词。
15. 与by连用的表示交通工具的名词前面用零冠词。
16. 表示称呼或头衔的名词前面用零冠词。
第四节 含有冠词与不含有冠词短语不同意义辨别选择
in hospital住院
in the hospital在医院里
in front of在…(外部的)前面
in the front of在…(内部的)前面
at table进餐
at the table在桌子旁
by sea乘船
by the sea在海边
in class 在课堂上,在上课
in the class 在班里
go to bed就寝
go to the bed 走到床前
in hospital 住院
in the hospital 在医院里
at school 在上学
at the school 在学校里
in future 今后
in the future 在未来
next year 明年
the next year 第二年
on earth 究竟
on the earth 在地球上
go to school(church…)上学(做礼拜…)
go to the school(church…)到学校(教堂…)去
two of us我们当中的两人
the two of us我们两人(共计两人)
next year明年
the next year 第二年
a teacher and writer一位教师兼作家(一个人)
a teacher and a writer一位教师和一位作家(两个人)
02 代词考点分析
第一节 人称代词
1. 人称代词并列使用顺序考察(偶尔考察):
单数并列顺序为(你—他—我)
复数并列顺序为(我们—你们—他们)
若表示两性并列(男前女后he + she)
若表示承担责任(第一人称最当先)
2. it的用法考察(高频考点):
①可代替前面提到过的同一个事物,也可代替可数名词单数或不可数名词。
②可代替动词不定式作句中的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也可用于某些固定句式中。
It is + 形容词 +for sb (of sb) + to do sth.(it作形式主语)
Sb + make/think/feel/find + it + 形容词(名词)+ to do sth.(it作形式宾语)
第二节 物主代词
1.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辨别选择:

2.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在用法上相当于形容词,必须后接(名词)使用。
3. 名词性物主代词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 名词
可以看成是为了避免重复而使用的缩写形式,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和表语)成份。
4.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own连用时,后边可以接名词也可以不接名词使用。
第三节 反身代词用法
1. 反身代词词形的辨别选择:

2. 反身代词可以放在(谓语动词)、(介词)的后面作宾语。
3. 反身代词可以放在主语或宾语之后做同位语,起强调作用。
4. 反身代词常用于一些固定搭配中:
①enjoy oneself 玩得高兴;过得愉快
②hurt oneself 伤着自己
③teach oneself =learn by oneself 自学
④all by oneself (完全)独立地;靠某人自己
⑤help oneself to 请自便;随便吃…
⑥look after oneself 自理;照顾自己
⑦leave sb by oneself 把……单独留下
⑧lose oneself in 陶醉于……;沉浸于…
⑨dress oneself 自己穿衣打扮
⑩say to oneself 自言自语
第四节 不定代词用法
不定代词
普通的单一不定代词
<some ; any><few ; little><many ; much><either ; neither><both ; all><none ; one><other ; the other><another ; the other>
单一不定代词在句中通过对(其表达的数量范围“两者或三者及以上”)和(肯定与否定含义)和(词形本身是单数/复数)三方面分析选择。
2. 复合不定代词:
由(some ; any ; every ; no)+ (one ; body ; thing ; where)构成的合成词
3. 复合不定代词的用法:
①复合不定代词在句中需要区分代表个体事物或代表全体事物:
(some ; any+one ; body ; thing ; where构成的不定代词表达“个体事物”)
(every ; no+one ; body ; thing ; where构成的不定代词表达“全体事物”)
②在客气,委婉的请求,提建议的语气的问句里,不定代词(some不变为any)
③在用(形容词、enough、else)修饰不定代词时,定语要后置。
第五节 常见的不定代词用法的辨别
1. few / a few 与 little / a little 的辨别:
few意为(没有几个)代表(否定句);
a few意为(有几个)代表(肯定句)
few; a few都用来修饰(可数名词复数)
little意为(没有一点)代表(否定句)
a little意为(有一点)代表(肯定句)
little; a little都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
2. some与any
①二者均表示“一些”,既可以修饰(可数名词),也可以修饰(不可数名词)名词。 some一般用于(肯定句),any一般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和(条件状语从句)。
②在(客气委婉的邀请、请求或提建议)语气的句型中用some,不用any。
3. the other / other 的辨别:
the other意为(其余的全部;剩余的所有)
the other+名词复数=<缩写>(the others)
other意为(其余、剩余的当中的一部分)
other +名词复数=<缩写>(others)并且other常用于与(some……others……)搭配的句型中。
4. another / the other的辨别:
another意为(“三者及以上当中”另一个)
another +单数名词(但 another +数字+ 复数名词= 数字+ more +复数名词表示“另外几个……”)
the other意为(“两者当中”另一个)
常用于(One……the other one……)句型中
5. each / every / all的辨别:
each:强调(个体概念),指两个以上的人或物(含两个)
every:强调(全体概念),相当于all,指三个以上的人或物(含三个)
all:强调(全体概念),相当于everyone,指三个及以上人或物
6. all / both / either / neither的辨别:
all:
表示(三者及以上都……);常用短语 all of +名词复数,后接动词(原形代表的复数形式)
both:
表示(两者都……),常用短语(both of……和both……and……)连接两个主语,谓语动词形式采用(并列复数原则)。
either:
表示(两者当中任何一个都……);常用短语(either……or……)连接两个主语,谓语动词形式采用(就近形式原则)。
neither:
表示(两者当中任何一个都不……),代表否定句;常用短语(neither…nor……)连接两个主语,谓语动词形式采用(就近形式原则)。
7. no one / none的辨别:
no one:
没有一个人,专指人不指物,不和(of)连用,强调(人物);可用(who)来提问。
none:
即指人也指物,可以和of来连用,强调(数量);可以(how many)来提问。
8. this / that / one / it的辨别:
this / these:
指时间或空间较近的人或物,也指下文将要提到的事。重点代替“电话对话中I am“
that / those:
指时间或空间较远的人或物,也指刚刚提到过的事,重点经常用于比较级结构中,代 替前面提到的单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也用了代替“电话对话中Are you / You are”
one:
代替前面提到过的同类事物中的一个,同类不同物。
it:
代替前面提到过的用一个事物,同类且同物。
01 名词考点分析
第一节 可数名词
1.可数名词复数规则变化重点三点:
(1) 以s ; x ; sh ; ch为结尾的可数名词,复数在结尾加“es ”。
(2) 以“辅音字母+y ”为结尾的可数名词,复数要变y为i,再加上“es ”。
(3) 以f或fe为结尾的可数名词,复数变f或fe为v,再加上“es”。
2. 可数名词不规则变化的几种情况:
(1)通过元音字母变化而形成复数
如manmen ; womanwomen ; toothteeth ; goosegeese footfeet ; mousemice ; childchildren
(2)单复数同形的名词复数有
sheepsheep ; deerdeer ; fishfish ; ChineseChinese ; JapaneseJapanese
(3)以元音字母O为结尾的名词复数变化规律
①一般以O为结尾表示“有生命”的事物, 复数在结尾+es
例:heroheroes ; negronegroes ; tomatotomatoes ;potatopotatoes mangomangoes;
②一般以O为结尾表示“无生命”事物,复数在结尾+s
例:radioradios photophotos ; kilokilos
(4)表示“某个国家人”的单词复数变化规律
口诀:中日不变;英法变;其他s加后边。中日不变指的是“单复数同形不用变”;
英法变指的是变“个体标志词”,English ; French代表的是全体或国籍,Englishman/womanEnglishmen/women ; Frenchman/womenFrenchmen/womenF;
其他国家人一般都是结尾+s变为复数。
(5)合成名词复数变化规律
①一般由“名词+名词”的合成词,前边名词七修饰作用叫定语,后边名词才代表事物主体,通常只把后边的名词变为复数。
apple treeapple trees
②由 “man/woman+名词”,需要前后两个名词都变为复数
man doctormen doctors
woman teacherwomen teachers
③由个别词“sport”构成的合成词,通常都是用作“复数+名词”构成
sports meeting
sports shoes ; sports shop
由个别词shoe构成的合成词要改变使用习惯<shoe +名词>
如 shoe shop ; shoe factory
第二节 不可数名词
1. 不可数名词一般包括
物质名词
抽象名词
语法特征:
1).不能直接用数字表数量
2).不能直接加a或an
3).没有复数形式
4).可用some/any /lots of/plenty of /much 修饰
5).可用“量词短语”修饰
2. 不可数名词在句首作主语看作(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句中谓语动词搭配(单三)形式。
3.不可数名词本身没有单复数的变化,要表达其数量形式可以通过(量词短语)来表示。
常见的这种形式有
a piece of……
a kilo of……
a cup of……
a glass of……
a box of……
4. 既可数又不可数的名词意义不同,这类名词通常在选择题中名词可数性和不可数性辨析考察:
chicken—鸡(可数); 鸡肉(不可数)
fish—鱼(可数); 鱼肉(不可数)
paper—试卷,报纸(可数); 纸张(不可数)
work—作品(可数); 工作(不可数)
orange—橘子(可数);橙汁(不可数)
room—房间(可数); 空间(不可数)
glass—玻璃杯(可数); 玻璃(不可数)
time—倍数,次数(可数); 时间(不可数)
experience—经历(可数); 经验(不可数)
5. 必须熟悉的不可数名词——多出现在“感叹句“考察中。
液体类:
water,milk,juice,orange,coffee,tea,coke, rain, wine
食物类:
meat,fish,chicken,beef,pork,rice, salt, sugar, bread
语言类:
Chinese,Japanese,English,French,German, Russian
材料类:
metal,paper,glass,grass,bamboo,cotton, silk, wool, wood, hair, plastic
其他类:
snow,ice,wind,sunshine,news,music,weather,money,knowledge,homework,housework, teamwork, help, information, rubbish(waste), light, medicine
第三节 名词的语法功能
1. 表示有生命的人或动物和无生命的人和动物
表示有生命的人或动物的名词所有格形式为:
单数名词+’s
Tom’s ; his brother’s ; my teacher’s
规则复数+s’
our parents’ ; the students’
不规则复数+’s
women’s ; children’s
表示无生命事物名词的所有格形式为:
名词 + of +名词
the photo of the book
2. 表示“时间、距离、国家、城市”等无生命名词所有格为:
也可以使用“名词+’s/s’”的形式
today’s newspaper ; twenty minutes’ walk ; two kilometers’ walk ; the world’s people
其中表示时间与路程关系的所有格形式也可以转化为“连词符构成的形容词
twenty minutes’ walk = twenty—minute walk
3.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有某物或分别拥有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有某物,所有格形式为
人名+人名’s +单数名词;只在后一个人名+’s
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拥有各自的事物,所有格形式为
人名’s+人名’s+复数名词
4. 由不定代词构成的复合词与else连用时,所有格形式为
somebody else’s ; anyone else’s
5. 双重所有格形式为
名词 + of + 名词’s所有格形式;名词 + of + 名词性物主代词
第四节 名词作主语
1. 表示“时间、金钱、距离”的名词作主语时
通常以复数形式出现,应该将其看作整体单位“1”的单数含义,其后的谓语动词应搭配“单三”形式。
2. 由[名词+介词<with , beside , except …>+名词]作主语时
介词前面的名词才是主语,不要把介词误认为并列连词,谓语动词形式应与介词前边的主语名词形式保持一致。
3. 由量词短语【a pair/piece/kind/of+名词】作主语时
量词才是真正的主语名词,谓语动词应与量词数的形式一致。
4. 集体名词单复数含义辨别与动词形式搭配
①如集体名词代表集体名称,表示一个完整集体单位“1”时,为单数形式单数含义,其后的谓语动词也要搭配“单三”形式;
②如集体名词代表集体中的成员人物时,为单数形式复数含义,其后的谓语动词要搭配“复数”形式;
③people与police则永远代表复数含义,其后谓语动词也只能搭配“复数”形式,并且peoples代表“民族”的意思
5. 短语“neither…nor…、either…or…、not only…but also …”连接主语时,谓语动词采用:(就近原则)
第五节 名词作定语
1. 由“名词+名词”组成的合成词,前边的名词表示(修饰作用的定语)后边的名词表示(事物主体)变复数时,前边作定语的名词(不变用单数);后边的名词(变为复数形式)。
2. 个别的名词“sport”作定语的合成词,形式为:(sports +名词)
3. 【数词+连词符+名词】作定语时:连词符只连接单数名词,构成的合成形容词只能用来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单独与“是”系动词连用作表语,表示“存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