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修精华
思修考专所有重点考试的内容,难点和考点。
编辑于2020-08-06 15:22:44思修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一、成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新使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单、简)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篇
一、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一、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单/简)
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的含义(单/简)
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是人生观的核心。
作用(简):
1、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2、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确定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单/简/论}
1、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2、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3、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影响的有力武器
简述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3、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的含义【单】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他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积极人生态度的意义【简/论】
1、有助于人生目的的达到。
2、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3、有助于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4、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价值的含义【单】
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人生价值基本内容【单/简/论】
1、人生价值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他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
2、两者的关系: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的实现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协调人生道路上的若干关系
2、个人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3、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单】
1、平等原则
2、诚信原则
3、宽容原则
4、互助原则
二、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理想的含义【单/简】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既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和空想、臆想有根本的区别。
信念【选/简】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信念还是稳定的,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单/简】

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单】
1、生活领域:物质生活方面,文化生活
2、职业领域:理想的职业,取得理想的职业成绩
3、道德领域:具备什么样的道德品质、人格形象
4、社会领域:对理想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信念的作用【简】
(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向机制,为 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和方向,不仅可能一事无 成,而且可能使人生陷入迷途,进而导致对人生的意义产生疑问。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 们需要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外部阻碍,而且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和弱 点,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我。
(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人的精神世界犹如一座大厦,缺 少支柱就会倒塌,而理想信念就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第二节 科学的理想信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内容【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怎样实现:
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3、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联系【简】
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
1、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未来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二、把理想信念化为实际行动
把理想信念化为实际行动【单】
1、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在实际行动上。
2、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注意的问题(怎样做)【简】
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追求理想必须艰苦奋斗(为什么)【论】
1、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
2、艰苦奋斗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的过程。
3、艰苦奋斗不是一种孤立的自我奋斗,而是相互配合、共同奋斗的过程。
三、倾注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爱国主义的科内涵
1、科学内涵【单/简】
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
2、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1、热爱祖国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
2、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3、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4、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基本政治要求。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单】
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抗金,内部)
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抗日,外部)
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四大发明)
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袁隆平)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意义【简】
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民族)
2、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历史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社会)
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个人)
第二节 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简/论】


5、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新时代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选】

2、树立爱国思想,增进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选】

3、履行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简】

四、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选/简】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单】

第二节 继承和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单】

2、弘扬中国革命道德

3、借鉴人类道德文明优秀成果【单】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五、培养优良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遵守社会公德
1、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


2、社会公德及其主要内容

3、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第二节 遵守职业道德
2、职业道德规范


第三节 遵守家庭美德
1、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2、婚姻和家庭美德

第四节 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及其形成意义


2、个人品德的形成与修养方法


法律篇
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第一节 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
法治思维
含义
人治是一种依靠领导人或统治者的意志和能力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处理 社会公共事务的治国方式。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
与人治的区别
人治思维 是以人治的固有特性和对当权者的信仰为基础,以个人的理念判断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 是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 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基本内容【单/简】
1.法律至上:法治思维是法本位思维,法律至上是最直观的题中之义。
2.权力制约:法治思维强调法大于权,权受制于法。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法治思维的价值追求。
4.权利保障:权利保障是法治思维的目的所在。
公平正义法治理念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简、论】
1、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
2、正确处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
3、正确处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和提出的重要意义【简、论】
(1)标志着党和政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了更为全面而系统 的认识和把握,对执政规律、治国方略有了更为深刻而成熟的认识和把握。
(2)既是我国实行法治的必要步骤,也是我国法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3)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地走上法治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为人类法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法治权威
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单】
1、信奉法律 2、遵守法律 3、服从法律 4、维护法律
第二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与原则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简】
1.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事关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
总目标【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实现的目标【单】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前提)
(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五)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单、简、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根本要求)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主体)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基本属性)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手段)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基本国情)
第三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单/论】

七、学好法律基础理论
第一节 法学基本知识
法的概念和作用【选】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八、熟悉我们基本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我国的宪法法律制度
宪法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国家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
民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社会法
刑法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
诉讼程序法



非诉讼程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