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变迁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变迁*^o^*
编辑于2020-08-10 02:44:54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变迁
同时期东西主流思想的对比
中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科技、文学、艺术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高峰,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西方(古希腊、罗马):古希腊出现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是近代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
14世纪至18世纪60年代的中西对比
中国(明清时期):厉行文化专制;理学占统治地位;突出强调民本思想,传统儒学受到质疑和批判;文学艺术繁盛
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主流思想的深远影响
1、儒家思想对法治的影响
西周:礼治:周公制礼作乐,儒家推崇并损益周礼
战国到秦:法治:法家思想盛行,秦“以法为教”
汉以后:以礼入法,指定律令
中国法律儒学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1.利于社会伦理秩序的强化 2.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3.利于国家的稳定与统一
消极作用:1.主观性强,强调人治、不稳定 2.强调等级差别,具有特权性 3.忽视个人,压抑人性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地主阶级: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
农民阶级: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继续受冲击
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否定儒家思想,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
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精髓,赋予时代的内涵,发扬中华文化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中国统一和安定团结
3.教育思想――有利于发展今天的教育事业
4.和为贵思想――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的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除此之外,儒家思想对东亚等世界各地的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