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读书笔记-《被讨厌的勇气》
暂无相关模板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
哲人与青年的对话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如何解读过去
原因论
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
因为过去,所以现在
弗洛伊德,心理创伤
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目的论
人不受过去支配,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解读过去的某个经历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说
经历本身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而是我们从中发现了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重要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如何利用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在人际关系中不可能不受伤
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的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孤独
不是因为只有一个人
而是感觉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共同体疏远才会孤独
共同体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幸福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幸福就是贡献感
他者贡献
自卑感
自我价值判断
价值是什么?
建立社会在社会意义上的一种常识(共通感觉)
不是客观性事实,而是主观性解释
主观的优点,可以自己选择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我们活在主观的世界中
18度的井水
自卑感人人都有
人为什么会有自卑感?
追求优越性,希望进步,追求理想状态
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
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
人生不是竞争
无法达成理想,会产生自卑感
意识到竞争或胜负,势必会产生自卑感
自卑感不是坏事
自卑感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
如何去弥补自己的欠缺?
不健全的自卑感
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
自卑情结
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
外部因果律
害怕向前,不想真正地努力
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
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
优越情结
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进行补偿
表现的自己很优秀,虚假的优越感
源于强烈的自卑情结
自大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
夸耀不幸
借助不幸显示自己的“特别”,以不幸支配别人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婴儿因为弱势不受任何人支配
人生课题
目标
行为方面
自立
与社会和谐共处
心理方面
“我有能力”的意识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三大课题
工作课题
共同目标:成果
必须合作,工作结束,关系结束
门槛最低
交友课题
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
爱的课题
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
人生谎言
为了逃避人生课题而设立种种借口
人际关系有距离和深度。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包括国家、人类的一切存在,从过去到未来,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
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
我和你
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课题分离,一味追求认可
世界的中心
地球仪,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又都不是中心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我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积极参与共同体获得归属感
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生课题
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自我接纳
不是自我肯定,接纳自己的每一面,好或者坏,并且相信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好。
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他者信赖
在相信他人时不附加任何条件
无条件相信
建立深厚的关系是信赖的重要目标
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来自自我接纳
背叛是他人的课题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
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怀疑,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朋友
视他人为伙伴
他者贡献
不是自我牺牲
为了自己
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自由
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陀思妥耶夫斯基
羁绊
满足别人的期待
回报思想
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人为什么要寻求认可?
消除自卑,增加自信
赏罚教育的影响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会得到表扬
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分离课题
分清界限,丢开别人的课题
究竟是谁的课题?
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要谁来承担。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还是父母的课题?
为你着想,为你好
信任别人是你的课题,如何对待你的信任,是对方的课题。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不去干涉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受“回报”思想束缚
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面推的态度
对抗本能和冲动
被某人讨厌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
自由的代价的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
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及其错误的想法
分离课题如何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
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横向关系
援助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鼓励
用谢谢,我很高兴,表达感谢和喜悦
纵向关系
表扬他人的时候多少有些操纵他人的意思
人会因为表扬而形成“自己没有能力”的信念。
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
干涉他人的课题
人怎样才能获得勇气?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只有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是才能够感到自己的价值
对别人给予关心
建立横向关系
使用鼓励法
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
人可以改变
人人都能改变,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
改变什么?
生活方式,思考或者行为的倾向
赋予意义的方式
性格
世界观
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继续原来的选择
不断地下定“不改变”的决心
保持“现在的我”
结果可根据经验推测
重新选择
一切未知,难以预测
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勇气
鼓励
聚焦此时此刻
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