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导读部分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读部分介绍了包括相互关系、基本理论、个体生命发展周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在内的五个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三、个体生命发展周期
1、胎儿期
从受孕到出生
2、婴儿期
从出生到3岁
3、幼儿期
3岁到6.7岁
4、儿童期
6.7岁到11.12岁
5、青少年期
13岁-21岁
6、青年期
22岁-34岁
7、中年期
35岁-60岁
8、老年期
60岁-死亡
四、人类行为
概念
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特点
适应性、
多样性、
可变性、
可控性、
关联性、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通过遗传基因影响人类的行为。
生物基础
2、心理因素:心理的需要和动机、情感影响人类行行为
动机动力
3、社会因素:家庭、群体、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社会事件与文化等
决定因素
五、社会环境
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单位或组织,朋辈群体、社区、大众传媒、文化、政策法律、风俗习惯等。
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理论
1、生物学理论
2、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3、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皮亚杰的发生认识理论
5、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6、生命历程理论
7、人在环境中理论
8、社会学中相关理论
一、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关系
导读
学习内容
第二章 人类行为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人类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章 孕期发展与出生
第五章 婴幼儿期
第六章 童年早期
第七章 学龄期
第八章 青春期
第九章 成年早期
第十章 成年中期
第十一章 成年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