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球之美
生命的伟大奇迹在于它驯服了光——一部地球生命诞生发展的历史
编辑于2020-08-16 19:51:16地球之美
作者
[法]帕特里克•德韦弗著
[法]让- 弗朗索瓦•布翁克里斯蒂亚尼
冥古宙
40 亿年前
随着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块引力坍缩,太阳诞生
45.67 亿年前,太阳周围分布的星盘中的尘埃微粒聚集,形成地球
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由岩石与金属构成,称为类地行星:地球,水星,金星,火星
金星温度:460°C ,大气中的水完全被光解
火星温度:-63°C ,内部只有冰
天王星和海王星等稍小行星,周围气体逃逸,只留下岩石,冰,少量氢和氮构成的内核
离太阳远到一定程度,形成气态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45.1 亿年前,地球与一星坯猛烈撞击,形成月球
地球越转越慢,45 亿年前,一天6 个多小时,一年1434 天,4 亿年前,一天22 小时
月球的运动也在放缓,以每年3.8 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
年轻的地球是一片岩浆海洋,无比炙热,地球内部分地核和地幔
密度小的硅酸盐,停留在浅层,形成地幔
地核分两部分
液态的外核
80% 的铁,少量镍及一些降低金属熔点的元素(硅,硫)
外核的对流现象产生地磁场,地磁场阻挡了宇宙射线,使我们免遭太阳和银河系高能粒子的侵扰
温度高于居里点(550 ~ 650 度之间),矿物失去磁性,当温度降下来,磁性又恢复了
固态的内核
几乎都是铁
太古宙
25 亿~40 亿年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现在地球的十多倍,所以当时地表温度有60°C ,几乎没有氧气
单细胞原核生物(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开始出现
晚期重大撞击事件(40 亿年前)
生命最初的痕迹(38 亿年前)
间接观察到的最早生命活动——38亿年前(格陵兰岛西南部的沉积岩)
直接观察到生命最早的痕迹——35亿年前(澳大利亚西部叠层岩)
非常明确可确认的是生命出现至少在28 亿年前
氧气有毒(对当时的厌氧微生物来说有毒) (35 亿年前)
氧气作为当时生物产生的废气,渐渐地改变了环境。它迫使生命适应这种改变,最终将这种有害气体加入到它们新陈代谢中
元古宙
5.4 亿~25 亿年前
出现最原始多细胞生命形态,最原始的动物
大氧化事件,氧的灾难,氧气被大量释放到海洋及陆地上空
雪球地球(24 亿年前-21 亿年前)
休伦冰河时期,二氧化碳的减少导致温度降低,地表平均温度-10°C
真核生物出现(21亿年前)
推测原核细胞之间的捕获与融合导致真核细胞结构形成
线粒体在细胞中安家(20 亿年前)
用环境中氧气进行放热的氧化反应,将能量存储在磷化物中,根据需要释放出来,是细胞的呼吸中心和能量中心
真核细胞驯服了光(15 亿年前)
叶绿体出现,蓝藻为代表的微生物因体内含有色素而能够捕获光,进而合成有机物,尤其是单糖和多糖
有性生殖出现(15 亿年前)
基因的重组形成个体多样性,有利于新物种的出现
罗迪尼亚超大陆(11 亿年前)
美国东海岸当时与南美西海岸比邻,而澳大利亚则连着美国西海岸
臭氧层(6 亿年前)
显生宙
5.41 亿~2.52 亿年前,生命可以被看见的时期
古生代
5.41 亿~2.52 亿年前
著名的三叶虫的出现
始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分裂,终结于泛古陆的形成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硬质组织的增长,拥有矿化的骨骼
金(5.15 亿年前)
稳定,可塑性
目前金矿储量大约为5.1 万吨,年产量2200 吨左右
中国是黄金第一产国,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在巴布亚(印度尼西亚)
陆生植物的出现(4.8 亿年前)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4.45 亿年前)
奥陶纪的海洋温度骤降,上演了生物物种的第一次大危机
中生代
2.52 亿~6600 万年前
新生代
第三世纪与第四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