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言语理解文段分析题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编辑于2020-09-06 18:28:49言语理解片段阅读题
中心理解题
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主要 / 旨在 /重在 / 意在 / 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 这段文字的主旨 / 主题 /观点是……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解题思路
通过重点词语寻找中心句,结合行文脉络选择答案。
重点词语
关联词
转折关系
典型标志词
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 ……;不过…… ;……然而…… ;……却…… ;其实 /事实上 /实际上 …
典型标志词
殊不知;截然相反;截然不同;全新的研究;一种误读;相对而言
理论要点
转折之后是重点
错误选项特征 逆向思维
1.转折前的内容 2.围绕例子的表述 3.围绕原因的表述 4.无中生有
略读句子特征 补充说明的方面都略读
例子:比如、例如、诸如、譬如等
原因:因为、由于、:、—等
背景:近年来、随着、在…背景下等
因果关系
标志词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1.所以、因此、因而、故而、于是、可见、看来(为什么、为何) 2.导致、致使、使得、造成
理论要点
结论是重点
文段特征
结论在结尾,多为文段中心句
结论在开头/中间 1.之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解释说明,此时中心句仍为结论句 2.之后又出现并列、因果、转折、对策等,需结合多种关联词共同分析
必要条件关系 典型格式:只有…才…
标志词
常考对策: 1.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须、亟待 + 做法 2.通过 / 采取……手段 / 途径 / 措施 /方式 / 方法 / 渠道,才能…… 3.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 + 做法 4.前提、基础、保障 、关键
行文脉络
1.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2.提出问题 + 解决问题 + 解释说明(意义效果) 3.对策 + 正反论证 / 原因论证
理论要点
必要条件是重点(必要条件即“只有”和“才”之间的部分)
反面论证
典型格式:如果 / 倘若 /一旦……+ 不好的结果
具体应用: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
注
1. 当文段中只有“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的部分时,“解决问题”通常会作为正确答 案出现在选项里。 2. 对策不万能,要看对策是否包含主题词。
主题词
特征
文段围绕其展开
一般高频出现 注意:高频词不等于主题词
多为名词
前有引入或后有解释说明
理论要点
正确选项中需要包含文段主题词
干扰选项
范围扩大/缩小/偷换
注:
中心句中找主题词,中心句不明显再找高频词
程度词
标志词
更、尤其、正是、特别是、真正、根本、最(核心、突出)、深为…倾倒等
理论要点
程度词所在的语句通常为重点
并列关系
文段特征
1.包含并列关联词及标点,如此外、另外、同时、以及、“ ;” 2.句式相同或相近 3.无明显其他关联词语
选项特征
1.两方面情况:和、及、与、同 2.更多种情况:许多、一些、不同、各种、一系列
理论要点
概括全面完整,表述片面要排除
补充对比
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
至少三个方面:且无其他关联词引导
如:夏朝…;商朝;秦朝;东汉… 早起…此后…如今…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古今对比
两个方面,且有转折/程度词表强调
如:过去…现在则是 以往…但是今天
这类对比的重点在于被强调的部分
行文脉络
中心句特征
观点(对策、结论、评价)
分述句特征
1.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 2.调查报告、数据资料等 3.正反论证 4.原因解释 5.并列分述
分—总
文段特征
1.结论、对策 2.代词(“这”“此”)引导的尾句需关注 3.标志词之后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
常考标志词
对此/有鉴于此/尽管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等
标志词
换言之,简而言之,换句话说等
错误选项
非重点,迷你眼 无中生有不能选
细节分析题
典型细节题
提问方式
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 / 不正确的是…… 符合 / 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从文段中可以得知 / 推出的是……
错误选项
1. 无中生有 2. 偷换概念(替换、混搭) 3. 偷换时态 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 完成时(已、已经、了、完成) 进行时(正在、在……中、着) 4. 偷换逻辑
快速解题技巧
1.对比项 标志词:A 比 B更…… A高于/优于B 利大于弊 2.相对绝对项 绝对表述:一定、必定、都…… 相对表述:可能、也许、往往…… 不完全;并非绝对 3.表述与实际不符项
上述三项用法:选项要求选择错误,优先验证;选项要求选择正确,不验证
细节主旨题
理论要点
优选契合主旨的选项(优先主旨,其次细节)
10题
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