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的重点难点,大家也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与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如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届三中全会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军阀割据,政局动荡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文官出任长官知州
设转运使
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定期更换驻地
分散机构权力
枢密院、三司
分散 宰相权力
彼此制约
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崇文抑武”方针
提倡文治
扩大科举规模
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意义: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英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边防压力
签订协议,岁币
燕云十六州
西夏称臣,岁赐
财政危机
军队扩编,军费直线上升
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
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王安石变法
富国强兵
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兵农合一 ”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
南宋的偏安
1127年北宋被金攻灭
岳家军
世为侄国
维持南北对峙
辽宋金元的统治
辽与西夏
辽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宝几建立契丹国
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管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皇帝和宫廷仍然保持草原习俗
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西夏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
制度基本模仿北宋
封建化
金朝入主中原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
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
金朝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
大定之治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1260年忽必烈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
1279年元军完成统一
巩固统一
修筑驿道
设立驿站
实行行省制度
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元朝的民族关系
回回
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四等人制
民族矛盾逐渐减弱
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
农民起义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儒学的复兴
文学艺术
科技
少数民族文字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
一年两熟的稻麦
经济作物
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
棉花
手工业
制瓷技术
棉纺织业
矿治业
印刷业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榷场
纸币-交子
海外贸易
临安、东京
人口
市场活跃
交易频繁
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清明上河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定型
苏湖熟,天下足
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开辟长途海运航线
社会的变化
阶层流动
科举制
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
强调公平竞争
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
门第观念淡化
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贱民阶层数量逐渐减少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