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热
健康评估 第二章问诊 常见症状问诊--发热,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所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为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一般恶心后随之呕吐,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有呕吐而无恶心。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二者均为复杂的反射动作。
健康评估第二章问诊常见症状问诊 --发绀:对患者的影响: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疲乏、焦虑或恐惧。神经系统对缺氧的反应最敏感,急性缺氧患者多先有兴奋、欣快感、定向力下降,继而出现运动不协调、头痛、乏力;慢性缺氧患者易疲劳、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缺氧者可致烦躁不安、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健康评估第二章问诊心悸思维导图:常见于健康人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妊娠,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碱、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问诊
常见症状问诊
发热
概念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所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发生机制
致热原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原
体外的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以及某些体内产物(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
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内源性致热原
内源性致热原
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升
非致热原性发热
原因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存在引起产热过多
散热减少
病因
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抗原-抗体反应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皮肤散热障碍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发热的分度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口腔温度
热程
急性发热
发热病程少于2周,起病急
见于各种急性感染
长期发热
发热持续2周以上
见于伤寒、结核、结缔组织疾病、淋巴结
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
体温上升期
表现
皮肤苍白、无汗、畏寒或寒战
特点
产热>散热,使体温上升
体温上升方式
骤升型
体温在数小时内达到39~40℃或以上,常伴寒战,小儿多伴有惊厥
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
缓升型
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到高峰,多不伴有寒战
见于伤寒、结核病
高热期
皮肤潮红、灼热、皮肤和口唇干燥、呼吸深快,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产热=散热(在较高水平)
疟疾可持续数小时,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可持续数周
体温下降期
出汗多、皮肤潮湿
散热>产热
体温下降的方式
骤降型
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降至正常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
缓降型
体温在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
见于伤寒、风湿热
热型
稽留伤大叶 弛张败风化 间歇疟肾盂
常见热型
稽留热
体温高达39~40℃,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
弛张热
体温常高达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最低时也在正常水平以上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感染
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回归热
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1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波状热(反复发热)
体温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渐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体温又逐渐升高,如此多次反复
常见于布鲁氏菌病
不规则热
无一定规律
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对患者的影响
问诊要点
发热的特点
起病急缓、发热程度、热程和热型;有无伴随症状
病因与诱因
有无与发热相关的疾病
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有无受凉、环境温度过高
发热对患者的影响
急性发热者
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高热者
有无谵妄或幻觉等意识障碍
小儿有无惊厥
大量出汗者有无脱水
长期发热者
有无体重减轻等营养失调的表现
有无心理情绪改变
诊疗与护理经过
相关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
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体液不足
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有关;与液体量摄入不足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发热所致机体物质消耗增加有关;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
有电解质失衡的危险
与长期发热所致体液丢失有关
口腔黏膜完整性受损
与发热所致口腔黏膜干燥有关
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不良、长期发热不愈有关
潜在并发症: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