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脑的情绪生活
只有对大脑有充分的认识,才能真正学会运用我们的大脑!大脑具有一种被称为“神经可塑性”的性质-大脑的结构与活动模式无论是在童年(那不足为奇)还是在成年以后的整个人生中都可以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某种人生经验的结果,也可以由纯粹的内心活动(我们的思想)所引发。
编辑于2021-01-19 09:40:13大脑的情绪生活
情绪调整能力维度
情绪调整能力极强的人可能缺乏克服困难的动力,他们永远怀着一种“没问题,放轻松”的心态,对任何挫折都无所谓,似乎只会耸耸肩,一笑了之。另一方面,“缓慢恢复”则会让你纠结于一个挫折之中,对一件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念念不忘。
生活态度维度
持续的积极感受会对你的总体生活态度(所以才叫做“生活态度维度”)产生强烈的延滞效应(carryovereffect):经常保持积极心境的人往往是乐观的,而快乐情绪转瞬即逝的人则是悲观的,会长期陷入情绪低迷。
社交直觉维度
“社交直觉敏锐”的人,他们具有神奇的能力,能够破译别人语言之外的细微信号,从肢体语言、语音语调和面部表情就可以读懂对方的心思。
对这些信号不敏感的人,他们难以读懂别人的面部表情等社交线索。
专注力维度
这样的注意力集中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方面,我们增加了我们所关注“频道”(就此刻来说,就是你正在读的这句话)的输入;另一方面,我们抑制了那些我们希望忽视的“频道”(比如,你的臀部现在感受到的触觉,等等)的输入。
情境敏感性维度
对周遭的社交环境非常留意的人处于情境敏感性维度的“情境敏感”一端。而对社交环境不在意的人处于“情境迟钝”的一极
自我觉察能力维度
对一些人来说,要“感觉”到自己的感受,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可能需要好几天才能意识到自己在生气、悲伤、嫉妒或者害怕。处于自我觉察能力维度这一端的是“自我觉察能力迟钝”的人。
“自我觉察能力敏锐”的人,他们能够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对自己身体发出的讯息非常敏感。
练习
正念减压疗法
所谓“在每一个当下”是指当每一个感觉或者念头出现的时候,你要立即予以觉察。最后,“不予评判”是这里的关键
这些念头一旦出现,你就客观地对其进行观察,就仿佛自己是一个无动于衷的第三者,不受情绪和成见的左右。这些念头不过是你的大脑突触和动作电位的有趣分泌物。
正念呼吸要求你关注自己的呼吸:感觉空气的吸入和呼出,感觉空气在鼻腔的通道中流过,或快或慢……接下来,卡巴金会转向身体的正念:面朝上仰卧,然后缓慢地、平静地留意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感觉地面压迫自己的肩胛和肘部;感觉自己的双脚放松地向前伸开;感觉脚踝处的刺痛感……随后,卡巴金会让每位志愿者吃一粒葡萄干,不过这一粒葡萄干要吃足五分钟,他们要留意吃的过程中的所有感觉:咀嚼、品咂,以及最后的吞咽。卡巴金还会教他们正念瑜伽——练习者需要把一套各不相同的姿势[比如所谓的“下犬式”(downward dog)就要你把双手前伸至地面,臀部向上,用身体摆出一个上下颠倒过来的“V”形]逐一做一遍,以增强对自己身体感觉的觉察。在更往后的课程里,卡巴金还会为学员们念诗。这些诗是精心选择的,抓住了正念最重要的一些心灵品质[比如13世纪的波斯诗人、苏菲派神秘主义者鲁米(Rumi),为学员吟诵他的诗作就非常合适]。在第六堂课之后的一个星期六,我们安排了一个禅修营,时间会持续一整天。卡巴金可以利用这个禅修营来指导志愿者完成高强度的禅修阶段,以及长时间静默的正念禅修。
正念减压疗法提高了左脑前额区激活水平——这是在情绪调整能力维度上处于“迅速恢复”一端的人的特征——从而提高了我们在面对困难局面时的情绪调整能力。
生活态度练习
创造某种情景,让自己面对某种要求你立刻满足的诱惑,再设法抵制这种诱惑。
即便你偶尔没能抗拒诱惑,也不要苛责自己——偶尔放纵自己一下是可以的。重要的是,通过锻炼自己对未来做出考虑和计划的能力,你增强了自己的前额皮质及其与腹侧纹状体之间的联系。
每天不妨花去15分钟来做这个小练习,用足一刻钟的时间来想象未来的奖赏和回报。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让自己的大脑学着相信:想象中的那个未来的奖励最后真的会出现。
每天做一遍下面三个练习,坚持一周:1.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一个优点,以及一个你经常接触的人的优点。每天重复三次。你每次写下的优点最好不要有重复,但如果关于同事你反复写下的都是“乐于助人”,那也没什么问题。2.经常表达对他人的谢意。留意自己说了多少句“谢谢”。当你在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眼睛要直视对方的眼睛,表情和语气要尽可能诚恳和真挚。建立一份日志:在表达谢意的时候,如果你感到与对方有了真诚(哪怕短暂)的交流,那么你就要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把当时的具体时间记下来。3.经常表达对他人的赞美。特地留心别人身上的值得赞美之处,比如单位里同事的出色工作、邻居漂亮的花园,以及陌生人身上那件有型的外套。在表达赞美的时候要直视对方的眼睛。如果你感到与自己的赞美对象有了真诚的交流,就把当时的具体时间记下来。
自我觉察能力练习
正念呼吸:1.挑一个一天当中你最清醒、感觉最敏锐的时间,在地板或者椅子上笔直地坐着。在放松的同时保持脊椎直立,这样你就不会打瞌睡。2.现在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留意呼吸在你的整个身体中产生的感觉。注意你在每次呼气和吸气时,腹部出现的运动。3.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尖上,留意每次呼吸时出现的不同感觉。4.如果发现自己走神,有了其他不相关的念头或者感受,只要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呼吸上就好。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眼睛睁开还是闭上都无所谓,只要你自己感觉最自然就好。我建议各位在每次静坐的时候花5—10分钟做一次这个练习,以每天两次为宜。随着你对这个练习的逐渐熟悉,可以延长每次练习的时间。
“身体扫描”的练习:1.在地板或者椅子上笔直地坐着。在放松的同时保持脊椎直立,这样你就不会打瞌睡。2.将你的注意力有规律地在身体各处移动——脚趾、脚部、脚踝、膝盖,一个接一个。留意身体每个部位的具体感觉,可以是刺痛感、压迫感,或者冷暖的感觉。不要去想这些身体部位,而仅仅去感觉。这样,在不予评判地觉察的过程中,你就能够培养对自己身体的觉察能力。3.如果你在一系列的念头或者感受中逐渐迷失了,你可以通过呼吸重新静下心来。我建议每次身体扫描练习的时间为5—10分钟,以每天两次为宜。几周之后你会发现,你与自己内在的思想、感受和感觉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现在你在体会它们的时候,心中的评判、惊慌和执念已经变少。在对它们保持觉察的同时,你不会陷入它们往往会产生的漩涡。增强了不予评判的觉察能力,你的心灵就不会被思想和感受所绑架。
专注力练习
1.在一间安静的、不被干扰的房间里坐下,睁开眼睛。找到一个小物体,可以是一枚硬币、你衬衫上的一枚纽扣,或者你鞋子上的一个孔眼。这里的关注对象必须是能够看得到的东西,而不能是你的呼吸、你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bodyimage,又译“身体意象”),或其他的心理对象。2.将你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个物体上。眼睛一直盯着它。3.如果你走神了,不要着急,只要设法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这个物体上就好。每天做一遍这个练习,最开始的时候每次要持续大约10分钟。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大多数的时候都能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就可以每个月将每次练习的时间延长10分钟左右。每次练习的时间增加到1小时之后,就不用再加了。
1.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保持背部挺直,但身体其他部位放松。只要你觉得舒服,眼睛睁开或者闭上都可以。如果你的眼睛是睁着的,就一直低头往下看,但视线不要过于专注。2.对周遭环境保持开放、清楚的觉察。心灵始终处于平静和放松的状态,不专注于任何具体的事物,心灵保持全然的清晰、澄明和鲜活,没有丝毫的心不在焉。3.对任何进入你显意识的对象,都略微对其给予关注,但不要抓住不放。尝试去观察思考过程本身,不妨对自己这样说:“哦,我发现当我坐下禅修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4.在当下你的显意识中最显著的对象上,投入你全部的注意力——仅仅专注于这一个对象,而忽略其他任何事情,但不要对其展开思考。换言之,你只是觉察到了这个对象的存在,对其进行尽可能客观的观察,而不要展开任何智识的探索。将关注的对象当作一幅裱在博物馆画框中的图画,或者电影中的一帧画面,与你本人关系不大。
情绪调整能力练习
施受法对于培养同理心效果非常明显。各位可以从下面这个练习开始,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周4—5次:1.想象一个人正在受苦的形象,越生动越好。这个人可以是一位生病的亲友,或者是一位工作不顺心的同事,也可以是一位婚姻即将破裂的邻居。这个人与你的关系越亲近,这样一个想象出来的视觉形象就会越鲜明,越清晰。(如果你是如此幸运,你身边居然连一个受苦的人都没有,那就尝试想象某一类人,比如印度德里的一个捡垃圾的人、苏丹的一个饿肚子的儿童,或者临终病人收容医院的一个癌症患者。)2.每次吸气的时候,想象自己在吸气的同时将这个人的苦难也吸纳到了自己这里。用自己的五脏六腑去体会:吸气的时候,想象她的疼痛和苦恼从鼻孔向上进入了自己的鼻腔,再往下进入肺部。如果想象自己用身体纳入了她的苦难对你来说太困难,也可以想象苦难随着自己的每一次吸气而远离了她。在吸气的同时,想象苦痛离开了她的身体,宛如在艳阳下散去的晨雾。3.在每次呼气的时候,想象她的苦痛转化为了你的悲心。将这种悲心导向她:在呼气的同时,想象自己呼出的气息向她流去——这是一份由同理心和爱做成的礼物,会将她环绕,并走进她的内心,抚平她的伤痛。
大脑可塑性
大脑具有一种被称为“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的性质——大脑的结构与活动模式无论是在童年(那不足为奇)还是在成年以后的整个人生中都可以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某种人生经验的结果,也可以由纯粹的内心活动(我们的思想)所引发。
举个例子,如果运动员经常构建心理意象(mental imagery),想象自己完成,比方说,向前翻腾两周半屈体所包括的一系列动作,那么他们运动皮质中控制相应肌肉的区域就会发生扩张。
正念:“对来自五种感官或者来自心灵的任一个知觉,仅仅关注其客观事实……而不用语言或者行动对其做出回应,也不在内心做出任何评价。”
健康
在各种形式的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中,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情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