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网络工程师 广域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
关于 广域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思维导图,最早的广域通信是基于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实现的,用户只需将数据终端或计算机连接到电话网上就可以进行通信。
编辑于2023-11-10 16:39:58广域通信网及下一代互联网
广域网通信基础
一、DTE与DCE 最早的广域通信是基于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实现的,用户只 需将数据终端或计算机连接到电话网上就可以进行通信。 用户的数据终端或计算机叫DTE(数据终端设备);而将DTE与通 信网络连接的设备称为DCE(数据电路设备),典型的DCE包括调 制解调器、数传机、基带传输器、信号变换器、自动呼叫和应答 设备等
二、流量与差错控制技术 流量控制是协调发送站和接收站工作步调的技术,主要目的是避 免发送速度过快导致接收站来不及处理而丢失数据。是工作在数 据链路层上的技术,通常结合一些差错控制技术来提高流控效果。 常见的流控技术包括停等协议、滑动窗口协议两种。
流控通常结合的差错控制技术包括: ● 肯定应答(收到正确数据后发送肯定应答ACK) ● 否定应答重发(检测到所接收的帧是错误的时发送否定应答NAK,发送器必须重新发送出错帧) ●超时重发(发送器在一定时间间隔没有收到该帧的应答信号,重发该帧)
通常采用差错检测技术自动地对丢失帧、错误帧进行重发(称为ARQ-自动重发技术)。 将ARQ与停等协议结合就产生了停等ARQ协议,将滑动窗口协议与ARQ技术结合产生了选择重发ARQ协议、后退N帧ARQ协议。
(1)停等协议(单工通信):发送站每传送一帧,就停止发送,等收到应答信号后再发送下一帧。在局城网中效率较高,对广城网雨言效率太低
E=1/(20+1) a= (Rd/v)L
(2)滑动窗口协议(双工通信) 允许连续发送多个帧面无须等待应答,所允许的帧个数是固定值,也称为窗口,当成功收到一个确认包,窗口就向前滑动1位
E=W/(2a+1)
(3)停等ARQ协议(有噪声环境的单工通信) 它是停等协议和自动请求重发技术的结合,发送站每传送一帧,就停止发送,等收到肯定应答信号(ACK)后再发送下一帧,如果收到否定应答(NAK)后重发该帧,在一定时间时隔内未收到ACK,也重发
E=(1-P)/(2a+1) P:帧出错概率
(4)选择重发 ARQ协议(有噪声环境的双工) 它是滑动窗口协议与自动请求重发技术的结合,当收到否定应答(NAK)时,只重发出错的帧。为了避免异常,其最大值就小于帧编号总数的一半,即Wx=W≤2*-1
若窗口值>20+1,则E=1-P: 若窗口值≤2a+1,则E=W(1-P)/(2a+1) W:留口值
(5)后退NAR协议(有噪声环境的双工) 也是滑动窗口协议与自动请求重发技术的结合,只是当收到否定应答(NAK)时,将从出错处重发已发出过的N个帧。为了逆免异常,必须限制发送留口的大小W≤2*-1(K为领编号的位数)
若窗口值>2a+1,则E=(1-P)/(1-P+NP) 若窗口值≤2a+1,则E=W(1-P)/(2a+1)(1-P+NP)
R为数据速率,L为帧长(比特数),d/v 为传播延迟。后退N帧ARP协议中的链路利用率计算公式中的 N,是重发的帧数,当窗口值>2a+1时,N近似于2a+1;当窗口值≤2a+1时,
[2021上半年]21. 22.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B ),TCP头中与之相关的字段是(C)。 A. 停等应答 B. 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c. 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D. 选择重发ARQ协议 A. 端口号 B. 偏移 C窗口 D. 紧急指针
常用广域网技术
一、广域网链路层串口封装协议
一、 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个在同步网上传输数据、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IBM公司的协议扩展开发而来的
1、HDLC的基本配置 HDLC定义了三种类型的站: 主站:对链路进行控制,发出的帧叫命令帧 从站:在主站控制下进行操作,发出的帧叫响应帧 复合站:具有主站和从站双重功能
2、HDLC的帧结构的关键字段 ●帧标志F:HDLC使用01111110作为帧的边界标志。 ●地址字段A:用于标识从站的地址,在点对多点的链路中使用, 地址长度为8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倍数扩充。 ●控制字段C:用来区分帧的类别。 信息帧I帧,承载用户数据 管理帧S帧,用于流量和差错控制 无编号帧U帧,用于链路控制 ● 帧校验字段FCS:是对标志字段之外的其他 字段的校验和,常使用CRC16,也用CRC32 。
标志字段(F) 标志字段为01111110的比特模式,用以标志帧的开始与结束,也可以作为帧与帧之间的填充字符。
地址段(A) 当地址字段的首位为1时表示地址字段为8位;当首位为0时表示地址字段为16位。
控制字段(C) 控制字段用于构成各种命令及响应,以便对链路进行监视与控制。发送方主节点或组合节点利用控制字段来通知被寻址的从节点或组合节点执行约定的操作;相反,从节点用该字段作为对命令的响应,报告已经完成的操作或状态的变化。 该字段是HDLC的关键。控制字段中的第一位或第一位、第二位表示传送帧的类型即信息帧(I帧)、监控帧(S帧)和无编号帧(U帧)3种不同类型的帧。控制字段的第五位是P/F位,即轮询/终止位(POLL/Final)位。
监控帧(S帧) 监控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通常称为S帧。S帧以控制字段第一位、二位为“10”来标志。S帧不带信息字段,只有6个字节即48个比特。S帧的控制字段的第三、四位为S帧类型编码,共有4种不同的编码,分别是: n 00--接受就绪(RR),由主节点或从节点发送。主节点可以使用RR型S帧来轮询从节点,即希望从节点传输编号为N(R)的I帧,若存在这样的帧,便可以进行传输,从节点也可以用RR型S帧来作响应,表示从节点希望从主节点那里接收的下一个I帧的编号是N(R)。 n 01--拒绝(REJ),由主节点或从节点发送,用以要求发送方从编号为N(R)开始的帧及其后所有的帧进行重发,着也暗示N(R)以前的I帧以被正确接收。 n 10--接收未就绪(RNR), 表示编号小于N(R)的I帧已被收到,但目前正处于忙状态,尚未准备好接受编号为N(R)的I帧,这可用来对链路进行流量控制。 n 11--选择拒绝(SREJ), 它要求发送方发送编号为N(R)的单个I帧,并暗示其他编号的I帧已经全部确认。
2021下半年(上午) 18.HDLC 协议中,帧的编号和应答号存放在(C)字段中。 A.标志 B.地址 C.控制 D.数据
PPP
PPP协议HDLC协议在控制字段中提供了可靠的确认机制,因此可以实现可靠传输,而PPP协议不提供可靠传输,要靠上层实现保证其正确性。因此,在误码率比较高的链路中,HDLC 协议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数据链路层出现差错的概率不大,因此现在全世界使用得较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PPP协议。PPP帧格式和HDLC帧格式相似,二者主要区别在于PPP帧是面向字符的,而HDLC帧是面向比特的。PPP 协议是一种点对点链路上传输、封装网络层数据包的数据链路层协议。PPP 协议提供了一整套方案来解决链路建立、维护、拆除、上层协议协商、验证等问题。PPP 协议具体包括链路控制协议(LCP)、验证协议和网络层控制协议(NCP).(1)LCP阶段:LCP阶段主要管理PPP数据链路,包括进行数据链路层参数的协商、建立、拆除,以及监控数据链路等。(2)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客户端会将自己的身份验证请求发送给远端的接入服务器寻求验证。 验证协议包括PAP和CHAP.
二、X.25 X.25是一个面向连接的接口,采用虚拟电路传递各个数据分组至 网络上的适当终点处。X.25协议可以描述为三层结构。 在X.25的网络中,用户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将与分组装/拆设备 ( PAD)连接,负责完成分割分组、寻址、重组装分组的工作,而 不同的X.25网络之间则使用X.75协议进行互联。 X.25是一个基于分组交换技术构建的网络,分组交换本身是适于 无连接的业务,要想为用户提供面向连接的接口服务,则必须借 助虚拟电路(VC)技术。
(1)永久虚电路(PVC):预先定义的,像专线一样,无需建立和清 除连接,可直接传送数据。
(2)交换虚电路(SVC):用户需要时临时建立虚电路,在数据传输 会话结束时拆除。
X.25所采用的流控和差错控制协议是后退N帧ARQ协议,其编码顺 序号有3位、7位两种,默认窗口值是2,当编码顺序号是3位时, 默认窗口值可达7(允许在未收到确认前发送8帧)。
三、帧中继(FR) 帧中继源于X.25分组交换技术,它是对X.25进行简化和改进后形 成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帧中继在第二层提供虚电路的管理, 带宽管理和防止阻塞等功能。与传统的电路交换相比,可以对物 理电路实行统计时分复用,即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以复用多个逻 辑连接,实现了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有利于多用户、多速率 数据的传输,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帧中继网络的主要特点:
(1) 帧中继提供的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 在两个用户传输数据之前,就通过网络建立逻辑上的通路,这个 通路称为虚电路。用户传输的数据将按照顺序通过网络到达终点, 在网络终点不需要对数据重新排序。
(2)虚电路分为永久虚电路(PVC)和交换虚电路(SVC)两种
(3) 帧中继具有拥塞控制能力:只检错,不再重传,没有滑动窗口 式的流控
(4)不适于对延迟敏感的应用(音、视频), 无法保证可靠的提交。
(5)数据链路连接标识(DLCI):由高、低两部分共10bit,用于唯一 标识一条虚电路。
(6) 向前拥塞位(FECN):值为1时表示帧的传送方向出现拥塞,接 收方可据此调整发送方的数据速率。
(7)向后拥塞位(BECN):值为1时表示帧传送的反方向出现拥塞, 发送方可据此调整发送数据速率。
(8)优先丢弃位(DE):当网络发生拥塞时,值为1的帧被优先丢弃。
四、 ISDN ISDN (综合业务数据网)可以分为窄带ISDN (N-ISDN)和宽带ISDN (B-ISDN)两种。其中N-ISDN是将数据、声音、视频信号集成进一 根电话线路的技术。
传送数据的信道(B信道,每个信道64Kbps) 处理管理信号及调用控制信令信道(D信道,每个信道16Kbps或64Kbps)
将这两类信道组合,形成两种不同的ISDN服务:基本速率接口(ISDN BRI)、主速率接口(ISDN PRI)
1、基本速率接口(ISDN BRI) 一般由2B+D组成,常用于小型办公室与家庭,用户可以用1B作数 据通信,另外1B保留为语音通信,但无法使用D通道(速率为 16Kbps)进行数据传输。如果需要,也可以同时使用2B通道(合计 128Kbps)作数据通信,最大数据速率为144kbps。 注意:如果不说明,通常N-ISDN就是指ISDN BRI。
2、主速率接口(ISDN PRI) PRI包括两种: 美国标准的23B+D(64Kbps的D信道),达到与T1相同的 1.533Mbps的DS1速度。 欧洲标准的30B+D(B和D信道的速率都是64Kbps),达到与E1相同的2.048Mbps的速度
N-ISDN缺点是数据速率低,不适合视频信息等高带宽应用,而且 它仍然是基于电路交换网技术的。 B-ISDN的关键技术是异步传输模式(ATM),采用5类双绞线或光纤, 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55Mbps,可以传输无压缩的高清晰度电视(HTV)。它定义了物理层、ATM层、ATM适配层和高层4层体系结构
五、ATM ATM是一种可以将局域网功能、广域网功能、语音、视频和数据 集成进一个统一的协议的设计。ATM标准最早是作为B-ISDN标准 的一部分而出现的,它在QoS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1)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电路交换网络都是按照时分多路复用的原理将信息从一个结点送 到另一个结点的。根据工作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1)同步传输模式STM:根据要求的数据速率,将一个逻辑信道分 配为1到多个时槽,在连接存在期时,时槽是固定分配的,即 采用的是同步时分复用模式。
(2)异步传输模式ATM:把用户数据组成为53B的信元,信元随机 到达,中间可以有间隙,信元准备好就可以进入信道,即采用 的是统计时分复用模式。
在ATM中,信元不仅是传输的基本单位,也是交换的信息单位。 它是虚电路式分组交换的一个特例。与分组相比,由于信元是固 定长度的,因此可以进行高速的处理和交换。 ATM的典型数据速率为150Mbps,也就是每秒可以有约36万 (150M/8/53)个信元。 ATM是面向连接的
(2) ATM的分层体系结构
1. ATM物理层 物理介质子层(PMD):规定了传输介质、信号电平、比特定时等。不过ATM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规则,而是列出了一些可用的传输标准。例如,基于5类双绞线或光纤可达到155.52Mbps622.08Mbps,2488.32 Mbps(SONET标准);在T3信道上可达44.736Mbps,在FDDI上达到100Mbps。 传输会聚子层(TC):提供了与ATM层的统一接口,该层完成类似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 ATM层 ATM层相当于网络层的功能,它通过虚电路技术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在ATM中,虚电路有两级:虚通路(VP)和虚信道(VC)。虚信道与X.25的虚电路相当,而虚通道则是由多条虚信道捆绑在一起形成的。由于ATM通常是在光纤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它是不提供应答的,将少量的错误交给高层处理。另外,ATM的目的是实现实时通信,因此对于偶然的信元错误是不重传的,对于要重传的通信由高层处理
53个字节的ATM的信元,是由5个字节的信元头和48个字节的数据组成的。在信元头中,重要的字段如下。 虚通路标识符(VPI):8位或12位,常用是8位,因此一个主机上的虚通路数通常是256个。虚信道标识符(VCI): 16位,因此理论上一个虚通路可以包含65536个虚信道,不过部分信道是用于控制的,并不传送用户数据。 8位头校验和,它只对信元头进行校验,采用的是X8+X2+X+1的 8位CRC校验
3.ATM适配层(AAL) ATM适配层负责处理高层来的信息,发送方把高层来的数据切成 48字节长的ATM负载,接收方把ATM信元的有效负载重新组装成 为用户数据包。AAL支持四种业务,有五种AAL层协议分别满足这 些业务
4.ATM高层 ATM的高层主要规定了4类、5种业务类型,以满足不同的ATM客 户需求。
下一代互联网
根据考试大纲中相应的考核要求,在“下一代互联网”知识模块上,要求考生掌握以下方面的内容。 (1)IPv6:IPv6分组格式、IPv6地址格式前缀、IPv6地址分类、IPv6协议。(2)移动IP:移动IP的通信过程,移动IPv6的工作机制。(3)从IPv4向IPv6的过渡:隧道技术、双协议栈技术、翻译技术。
1、IPv6地址表示 128位的IPv6地址,以16位为一段,共分为8段,每段的16位二进制用4位十六进制数表示,段之间用冒号(:)分开。2001: 0da8: d001: 0001: 0000: 0000: 0000: 0001压缩表示:2001: da8: d001:1:0:0:0:12001: da8: d001:1: :1
2、内嵌IPv4地址的IPv6地址 在IPv6地址中使用内嵌的IPv4地址 地址的第一部分使用十六进制表示,而IPv4部分采用十进制。这 是过渡机制所用的IPv6地址特有的表示法。如fe80::200: 5efe: 58.20.27.60,这个IPv6地址的后半部分是一个IPv4地址。
IPv6提供了两类嵌有IPv4地址的特殊地址: 0000:0000:0000:0000:0000:FFFF:xxxx:xxxx 或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xxxx:xxxx
例:下面的4个IPv6地址中,无效地址是(B )。 A.::192:168:0:1 B.:2001:3452:4955:2367:: C.2002:c0a8:101::43 D.2003:dead:beef:4dad:23:34:bb:101
1、IPv6协议,全称是“互联网协议第6版”,即下一代的网际协议。 相对于IPv4来说,其变化主要有: ● 扩展的地址,将IPv4的32位IP地址,扩大到128位。 ● 简化的包头:IPv6的包头共有8个字段,总长为40字节;而IPv4 的包头包含至少12个字段,长度在没有选项时为20字节,有选 项时60字节。IPv6头减少了字段的数量,提高选路效率。 ● 流标志:IPv4对所有的包同等对待,路由器并不跟踪两台主机 间发送的包。而IPv6引入流概念,对流中的包进行高效处理。 ● 身份验证和保密:IPv6使用了两种安全性扩展,即IP身份验证 头和IP封装安全性净荷。
试题2(2017年上半年试题60和试题61)可聚集全球单播地址的前缀为(1111111010 ) IPv6链路本地单播地址的前缀为(001)
试题1(2014年下半年试题59和试题60) IPv6的可聚合全球单播地址前缀为(59)任意播地址的组成是(60) . (59) A. 010 B. 011 C. 001 D. 100 (60)A.子网前缀+全0 B.子网前缀+全1 C.链路本地地址前缀+全0 D.链路本地地址前缀+全1
59 .C 60. A
4、IPv6地址类型 IPv6仍有三种地址类型,分别是单播、多播(也称作组播)、泛播(也称作任意播)。在IPv6里广播不再使用 。
3、格式前缀 IPv6格式前缀FP(Format Prefix)用于表示地址类型或子网地址,采 用类似于IPv4地址中的CIDR的方法,表示为“IPv6地址/前缀长 度”,例如60位的地址前缀12AB00000000CD30有以下几种合法 的表示形式: ● 12AB:0000:0000:CD30:0000:0000:0000:0000/60 ● 12AB:0:0:CD30::/60 ● 12AB::CD30:0:0:0:0/60
试题4(2015年下半年试题60和试题61) IPv6地址的格式前缀(FP)用于表示(60).为实现IP地址的自动配置,IPv6主机将(61)附加在地址前缀1111111010之后,产生一个链路本地地址,如果通过了邻居发现协议的验证,则表明自我配置的链路本地地址是有效的。 (60)A.地区号 B. 地址类型或子网地址 C. 网络类型 D. 播送方式或子网号 (61)A.32位二进制随机数 B. 主机名字 C. 网卡MAC地址 D.IPv4地址
上题参考答案:(60)B;(61)C.要点解析:地址的格式前缀(FP)用于表示地址类型或子网地址,用类似于IPv4的CIDR表示方法表示。链路本地地址:前缀为1111111010,用于同一链路的相邻节点间的通信,相当于IPv4的自动专用IP地址。为实现IP地址的自动配置,IPv6主机将MAC地址附加在地址前缀1111111010之后,产生一个链路本地地址。
(1)单播IPv6地址 唯一标识一个网络接口。单播地址有两种特殊地址: ● 不确定地址:地址0:0:0:0:0:0:0:0称为不确定地址, 不能分配给任何节点。不能用途目标地址与IPv6路由头中。 ● 回环地址:地址0:0:0:0:0:0:0:1称为回环地址,不 能分配给任何物理接口。
IPv6单播地址包括: ● 可聚合全球单播地址 ● 链路本地地址 设备自动生成,在本地网络中使用。 ● 站点本地地址 相当于IPv4网络中的私网地址 ● 其他特殊单播地址
单播
链路本地地址
站点本地地址
(2)多播IPv6地址 多播地址也称为组播地址,是一组接口的标识符(一般属于不同 节点),发往多播放地址的分组被传送给该地址的所有接口。 ● IPv6中没有广播地址,被多播地址取代。 ● IPv6多播地址的格式前缀为1111 1111
例:IPv6 地址的格式前缀(FP)用于表示( )。 为实现 IP 地址的 自动配置, IPv6 主机将 ( )附加在地址前缀 1111 1110 10 之后, 产生一个链路本地地址,如果通过了邻居发现协议的验证,则表 明自我配置的链路本地地址是有效的。 A. 地区号 B. 地址类型或子网地址 C. 网络类型 D. 播送方式或子网号 A. 32 位二进制随机数 B. 主机名字 C. 网卡MAC地址 D. IPv4地址
(3)泛播IPv6地址 泛播地址(任意播地址)指派给多个节点的接口。送往泛播地址 的数据包只会传递给其中的一个接口(隔得最近的一个接口)。 ● 任意播地址不能指定给IPv6主机,而只能指定给IPv6路由器 ● 任意播不能用于源地址,只能做目的地址 ● 子网前缀必须固定,其余位置全0
子主题试题1(2017年下半年试题58) 以下关于在IPv6中任意播地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58)A.只能指定给IPv6 路由器B. 可以用作目标地址D. 代表一组接口的标识符(58)C. 可以用作源地址参考答案:(58)C.要点解析:任意播地址是一个标识符对应多个接口的情况。如果一个数据报文要求被传送到一个任意点地址,则将被传送到最近一个接口(路由器决定)。IPv6任意播地址只能作目标地址而不能作源地址,也不能指定给IPv6主机而只能指定给IPv6路由器。
例:IPv6新增加了一种任意播地址,这种地址()。 A.可以用作源地址,也可以用作目标地址 B.只可以作为源地址,不能作为目标地址 C.代表一组接口的标识符 D.可以用作路由器或主机的地址
5、IPv4向IPv6过渡 目前解决过渡问题基本技术主要有三种: ● 双协议栈 ● 隧道技术 ● NAT-PT
(1) 双协议栈 (Dual Stack) 采用该技术的节点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这是使IPv6 节点保持与纯IPv4节点兼容最直接的方式,针对的对象是通信端 节点(包括主机、路由器)。 这种方式对IPv4和IPv6提供了完全的兼容,但是对于IP地址耗尽的 问题却没有任何帮助。由于需要双路由基础设施,这种方式反而 增加了网络的复杂度。
(2) 隧道技术 (Tunnel) 隧道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现有IPv4路由体系来传递IPv6数据的方法。 将IPv6的分组作为无结构意义的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被 IPv4网络传输。 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使 IPv6的节点之间能够在过渡期间通信 的方法,但并不能解决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
1、隧道中介技术:式要求隧道端点必须运行双协议栈,两个端点之间不能使用NAT技术,
2、自动隧道
3、6to4隧道
4、 6over4隧道
5、ISATAP
试题6(2015年上半年试题58) IPv6站点通过IPv4网络通信需要使用隧道技术,常用的3种自动隧道技术是(58)。 (58)A.VPN隧道、PPTP隧道和IPSec 隧道 B.6to4 隧道、6over4 隧道和ISATAP 隧道 C. VPN隧道、PPP隧道和ISATAP 隧道 D.IPSec 隧道、6over4 隧道和PPTP隧道
参考答案:(58)B.要点解析:自动隧道就是隧道接口中的目的地址可以不用配置,直接从IPv6地址中提
(3) NAT-PT(附带协议转换器的网络地址转换器) 转换网关除了要进行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还要包括协议的 翻译。转换网关作为通信的中间设备,可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 头的地址,同时根据协议不同对分组做相应的语义翻译,从而使 纯IPv4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
例:在IPv4和IPv6混合的网络中,协议翻译技术用于()。 A.两个IPv6主机通过IPv4网络通信 B.两个IPv4主机通过IPv6网络通信 C.纯IPv4主机和纯IPv6主机之间的通信 D.两个双协议栈主机之间的通信
移动IP
能否在新的联网地点自动重新建立连接,从依赖于固定地点的连接过渡到灵活的移动连接? IETF给出的解决方案是RFC 3344(IP Mobility Support for IPv4)和RFC 3775(MobilitySupport in IPv6) .
移动IP通信工程
移动 IP 提供了两种获取转交地址的方式
一种是外地代理转交地址(Foreign AgentCare-of Address),这种转交地址是外地代理在它的代理公告报文中提供的地址,也就是外地代理的IP地址
另一种获取模式是配置转交地址(Collocated Care-of Address),是暂时分配给移动节点的某个端口的IP地址,其网络前缀必须与移动节点当前所连接的外地链路的网络前缀相同。一个配置转交地址只能被一个移动节点使用,可以是通过DHCP服务器动态分配的地址,或是在地址缓冲池中选取的私网地址。
移动IPV6
1.移动IPV6的工作机制
移动节点与对端节点之间的通信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双向隧道,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移动IPv6的支持,即使移动节点没有在对端节点上注册,它当前的绑定也可以进行通信。第二种方式是路由优化,要求移动节点把它当前的绑定信息注册到对端节点上,对端节点发出的分组就可以直接路由到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
2.路由扩展头
RFC3775中定义了一种新的2型路由头,其中提供的路由地址只具有一个-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
试题5(2014年上半年试题58和试题59) 所谓移动IP是指(58;实现移动IP的关键技术是(58);实现移动IP的关键技术是( 60)。 (58)A.通过地址翻译技术改变主机的IP地址 B. 一个主机IP地址可以转移给另一个主机 C. 移动主机通过在无线通信网中漫游来保持网络连接 D. 移动主机在离开家乡网络的远程站点可以连接工作 (59)A.移动主机具有一个可以接入任何网络的通用IP地址 B. 移动主机具有一个家乡网络地址并获取一个外地转交地址 C. 移动主机通过控制全网的管理中心申请网络接入服务 D. 移动主机总是通过家乡网络地址获取接入服务
【试题5】答案:(58)D;(59)B.解析:Mobile IP是为了满足移动节点在移动中保持其连接性而设计的。Mobile IP现在有两个版本,分别为 Mobile IPv4(RFC 3344,取代了 RFC 3220、RFC 2002)和 MobileIPv6(RFC 3775).目前广泛使用的仍然是Mobile IPv4. 简单地说,移动IP技术就是让计算机在互联网及局域网中不受任何限制地即时漫游,也称移动计算机技术。 专业来说,移动IP技术是移动节点(计算机/服务器/网段等)以固定的网络IP地址,实现跨越不同网段的漫游功能,并保证了基于网络IP的网络权限在漫游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改变。 移动IP的关键技术有代理搜索、转交地址、登录、隧道。(1)代理搜索:是计算节点用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漫游状态。(2)转交地址:是移动节点移动到外网时从外网代理处得到的临时地址。(3)登录:是移动节点到达外网时进行一系列认证、注册、建立隧道的过程。(4)隧道:是本地代理与外部代理之间临时建立的双向数据通道。
试题
课件试题
1、例:下面关于帧中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第三层建立虚电路 B.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C.是一种高效率的数据链路技术 D.充分利用了光纤通信和数字网络技术的优势
2、电信运营商提供的ISDN服务有两种不同的接口,其中供小型 企业和家庭使用的基本速率接口(BRI)可提供的最大数据速率 为()。供大型企业使用的主速率接口(PRI)可提供的最大数据 速率为( )。 A.128Kb/s B.144Kb/s C.1024Kb/s D.2048Kb/s 2B+D=2*64+16 A.128Kb/s B.144Kb/s C.1024Kb/s D.2048Kb/ 30B+D=
同步辅导试题
试题1 (2017年下半年试题18) 下列分组交换网络中,采用的交换技术与其他3个不同的是(18 )网。(18) A. IP B. X. 25 C. 帧中继 D. ATM
试题2(2017年上半年试题17和试题18) 路由器与计算机串行接口连接,利用虚拟终端对路由器进行本地配置的接口是(17)路由器通过光纤连接广域网的接口是(18). (17)A.Console 口 B. 同步串行口 C. SFP 端口 D. AUX端口
参考答案:路由器Console端口使用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的串口,对路由器进行本地设置。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小型机架可插拔设备)端口用于安装SFP模块,该模块能够将电、光信号进行转换,可用于连接光纤通道。
试题3(2016年下半年试题12) 点对点协议PPP中LCP的作用是(12 ) A.包装各种上层协议 B. 封装承载的网络层协议C. 把分组转变成 D. 建立和配置数据链路
信元参考答案:(12)D.要点解析:PPP协议是工作于数据链路层的点到点协议,其包含LCP和NCP协议,其中ICP负责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终止:NCP负责网络层协议的协商。
试题4(2016年下半年试题50) 由于内网 P2P、视频流媒体、网络游戏等流量占用过大,影响网络性能,可以(50)来保障正常的Web及邮件流量需求。 (50 )A.使用网闸 B. 升级核心交换机 C. 部署流量控制设备 D. 部署网络安全审计设备
试题5(2016年上半年试题18) 在xDSL技术中,能提供上下行信道非对称传输的技术是(18) . (18) A. HDSL B. ADSL C. SDSL D. ISDNDSL
参考答案:(18)B.要点解析: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允许用户在传统的电话线上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用户计算机借助于DSL调制解调器连接到电话线上,通过DSL连接访问因特网络或者企业网络。DSL 采用尖端的数字调制技术,可以提供比 ISDN 快得多的速率,其实际速率取决于DSL的业务类型和很多物理层因素,例如电话线的长度、线径、串扰和噪音等。DSL 技术存在多种类型,以下是常见的技术类型。ADSL:非对称DSL,上下行流量不对称,一般具有三个信道,分别为1. 544~9Mb/s的高速下行信道,16~640Kb/s的双工信道,64Kb/s的语音信道。SDSL:对称DSL,用户的上下行流量对称,最高可以达到1. 544Mb/s.ISDNDSL:介于ISDN和DSL之间,可以提供最远距离为4600~5500m的128Kb/s双向对称传输。HDSL:高比特率 DSL,是在两个线对上提供 1. 544Mb/s 或在三个线对上提供2. 048Mb/s对称通信的技术,其最大特点是可以运行在低质量线路上,最大距离为3700~4600m.VDSL:甚高比特率DSL,一种快速非对称DSL业务,可以在一对电话线上提供数据和语音业务。
试题6(2016年上半年试题67) 使用ADSL拨号上网,需要在用户端安装 (67) A. PPPC B. SLIP协议 C.PPTP D. PPPoE
参考答案:(67)D.要点解析:PPPoE是利用以太网发送PPP并且支持在同一以太网上建立多个PPP连接的接入技术,它结合了以太网和PPP连接的综合属性,在ADSL拨号中经常应用。PPPoE一般面向广大普通用户提供认证、计费服务,也可用于固定用户申请独用的一个公网IP地址。PPPoE 认证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应用广泛、成熟,而且标准性、互通性好,与现有主流的PC操作系统可以良好地兼容,不存在兼容性问题。
试题7 (2015年下字年试题18和试題19)(18 )找术把PSTN线路划分为适者。上行和下行三个独立的信道,同时提供电话和上网服务。采用ADSL联网,计算机需要通过(19 )和分离器连接到电话入户接线盒。 (18) A.对分复用 B. 频分复用 C. 空分复用 D. 码分多址 (19)A.ADSL 交换机 B.Caltile Modem C.ADSL Modem D. 无线路由器
参考答案:(18)B、(19)C.要点解折:ADSL找术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的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和下行三个相对独立的信道,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用户可以地打电话动上网,不用担心上网速率和通话质量下降的情况。理论上,ADSL 可在5m的范围内,在一对铜缆双纹线上提供最高1Mbs的上行速率和最高利s的下行速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带宽),能同时提供话者和数据业务。在用户端,用户需要使用一个 ADSL 终端即 ADSL Modem 来连接电话线路。ADSLModm的作用是完成数据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使数字信号能在模拟信道上传输。
试题8(2015年下半年试题68和试题69) 通过 HFC 网络实现宽带接入,用户端需要的设备是(68),局端用于控制和管理用 户的设备是(69). (68) A. Cable Modem B. ADSL Modem C. OLTD CMTS
参考答案:(68)A;(69)D.要点解析:HFC是将光缆敷设到小区,然后通过光电转换节点,利用有线电视CATV的总线式同轴电缆连接到用户,提供综合电信业务的技术。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CATV原有的网络,建网快、造价低,逐渐成为最佳的接入方式之一。HFC 是由光纤干线网和同轴电缆分配网通过光节点站结合而成的,一般光纤干线网采用星型拓扑,同轴电缆分配网采用树型结构。在同轴电缆的技术方案中,用户端需要使用一个称为 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的设备,它不单纯是一个调制解调器,还集成了调谐器、加/解密设备、桥接器、网络接口卡、虚拟专网代理和以太网集线器的功能于一身,无须拨号,可提供随时在线的永久连接。其上行速率已达10Mb/s以上,下行速率更高。CMTS(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CMTS是管理控制Cable Modem的设备,其配置可通过Console接口或以太网接口完成。其配置内容主要有:下行频率、下行调制方式、下行电平等。
试题9(2015年上半年试题12) Cisco 路由器高速同步串口默认的封装协议是(12) A. PPPC B.LAPB C.HDLC D.AIM-DXI
(12)C.要点解析:在路由器的广域网连接中,应用最多的端口还要算“高速同步串口”(SERIAL),这种端口主要是用于连接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DDN、帧中继(Frame Relay)、X.25、PSTN(模拟电话线路)等网络连接模式,SERIAL 接口支持HDLC、PPP和Frame Relay的广域网封装协议。HDLC是CISCO路由器使用的缺省协议,一台新路由器在未指定封装协议时默认使用HDLC封装。
试题10(2015年上半年试题33) 以下叙述中,不属于无源光网络优势的是(33) A.设备简单,安装维护费用低,投资相对较小 B. 组网灵活,支持多种拓扑结构 C. 安装方便,不用另外租用或建造机房 D. 无源光网络适用于点对点通信
参考答案:(33)D.要点解析:无光源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光纤传输和接入技术,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时分多址方式,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在光分支点只需要安装一个简单的光分支器即可,因此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带宽资源共享、节省机房投资、建网速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无源光网络包括ATM-PON 和 Ethernet-PON 两种。
综合知识试题
试题1 (2014年下半年试题13) 下面的广域网络中属于电路交换网络的是(13) (13) A. ADSL B. X. 25 C. FRN D. ATM
【试题1】答 案:(13)A.解析:广域网的通信方式有三种:点到点连接、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现有的电话网络主要是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ADSL 属于DSL技术的一种,全称为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亦可称作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ADSL 技术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的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和下行三个相对独立的信道,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X.25的正式名称是“工作在公用数据网上以分组方式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端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使用的是分组交换,因此它也常常被称为“X.25分组换网”。FRN 中继技术是分组交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在数据链路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 交换数据的一种技术。ATM是一项数据传输技术,是实现B-ISDN业务的核心技术之一。ATM是以信元为基础的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它是一种为了多种业务设计的通用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式。它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率,并支持许多种类型如声音、数据、传真、实时视频、CD质量音频和图像的通信。
试题2(2014年下半年试题17和试题18)电信运营商提供的ISDN服务有两种不同的接口,其中供小型企业和家庭使用的基本速率接口(BRI)可提供的最大数据速率为(17),供大型企业使用的主速率接口(PRI)可提供的最大数据速率为(18) A. 128Kb/s B. 144Kb/s C. 1024Kb/s D. 2048Kb/s
【试题2】答 案:(17)B;(18)D.解析:ISDN 分为窄带ISDN(Narrowband ISDN,N-ISDN)和宽带 ISDN(BroadbandISDN,B-ISDN).N-ISDN的目的是以数字系统代模拟电话系统,把音频、视频和数据业务在一个网络上统一传输。ISDN 系统提供两种用户接口:即基本速率 2B+D 和基群速率30B+D.所谓B信道是64Kb/s的话音或数据信道,而D信道是16Kb/s或64Kb/s的信令信道。对于家庭用户,通信公司在用户住所安装一个第一类网络终接设备 NT1.用户可以在连接NT1的总线上最多挂接8台设备,共享2B+D的144Kb/s信道。大型商业用户则要通过第二类网络终接设备NT2连接ISDN,这种接入方式可以提供30B+D(2. 048Mb/s)的接口速率。
试题3(2014年下半年试题19) PPP是连接广域网的一种封装协议,下面关于PP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9)A.能够控制数据链路的建立B. 能够分配和管理广域网的IP地址C. 只能采用IP作为网络层协议D. 能够有效地进行错误检测
【试题3】答 案:(19)C.解析:点对点协议(PPP)为在点对点连接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PPP 最初设计是为两个对等节点之间的 IP 流量传输提供一种封装协议。在TCP/IP 协议集中它是一种用来同步调制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OSI模型中的第二层),替代了原来非标准的第二层协议,即 SLIP.除了IP以外,PPP还可以携带其他协议,包括DECnet和 Novell的 Internet网包交换(IPX).
试题4(2014年下半年试题20和试题21) 下面关于帧中继的描述错误的是(20),思科路由器支持的帧中继本地管理接口类型(Lmi-type)不包括(21). (20)A.在第三层建立虚电路B.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C. 是一种高效率的数据链路技术D. 充分利用了光纤通信和数字网络技术的优 (21)A. Cisco B. OCE C. ANSID. Q933A
【试题4】答 案:(20)A;(21)B.解析:帧中继在第二层建立虚电路,用帧方式承载数据业务。本地管理接口(LMI)是在 DTE 设备和FR之间的一种信令标准,它负责管理链路连接和保持设备间的状态。Cisco路由器支持的LMI标准有Cisco、ANSI T1. 617 ANNEX D、ITU-TQ.933 ANNEX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