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哲学政治经济常识
公基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哲学、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点。
编辑于2021-04-15 16:13:29哲学政治经济
哲学
基本含义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和世界观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基本派别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提出)
标准:何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先有物质后有意义
唯心主义: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标准:有无同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同一性:思维可以和客观事物发生某种联系
基本派别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人的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
人之外的精神
意识、思维、精神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看到什么就认为世界本原是什么。判断依据:是否含具体实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有了简单概括和总结,但是观点是片面的
马哲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结构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方法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最彻底、最科学
扩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又称半截子唯物主义
"形而上"最早出现在《易经》
不彻底性: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
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的一些共性而来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意识
本质: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作用:能动作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促进
错误:阻碍
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联系
含义
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特征
普遍性
客观性
系统性
整体和部分
整体对部分起支配作用
关键部分在特殊情况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条件性
多样性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
含义
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方法论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对立与统一规律
矛盾同性/斗争性
同一性: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关系: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
普遍性:时时处处有矛盾
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
矛盾的不平衡性
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单: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内因和外因
内因:根据、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
事物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是必然结果
方法论
重视量的积累
重视质飞跃
坚持适度原则
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的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
规律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方法论
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的统一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观点
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真理:客观性、条件性
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
来源
动力
目的
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科学:促进
错误:阻碍
经济
微观经济
供求法则
需求法则
价格VS需求~反比
供求法则
价格VS供给~正比
替代品和互补品
替代品
A或B
互补品
A加B
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富有弹性
奢侈品
缺乏弹性
必需品
需求收入弹性
正常品
收入增加,需求增加幅度大----奢侈品
收入增加,需求增加幅度小----必需品
劣等品
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称为劣等品
边际
边际效用
概念:消费者新增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收益)递减规律
如:连续增加生产要素(化肥)刚开始:产量递增;稍后:边际产量递减增加
成本
机会成本
放弃的潜在收益
沉没成本
已经付出,不可收回的成本
固定成本
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
随着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如原材料;工人工资
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
最理想的市场类型
厂商数量很多
产品同质无差别
没有交易成本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几个厂商垄断整个行业
完全垄断
一家独大
宏观经济指标
GDP
国内生产总值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国人+外国人
GNP
国民生产总值
范围: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中国人+在国外的中国籍人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数值:CPI>3%通货膨胀
基尼系数
衡量收分配差异
结论:基尼系数越小该国收差距越小
警戒线:0.4
恩格尔系数
衡量人们生活水平
结论:恩格尔系数和生活水平成反比
标准
40%至50% 小康
30%至40% 富裕
30%以下 最富裕
经济热词
黑天鹅事件
难以预测
负面反映大
灰犀牛
习以为常
没有重视的潜在危机
三大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
新崛起大国~挑战~现存大国
现存大国~回应威胁~战争不可避免
塔西佗陷阱
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颁布什么政策,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
要提高政府公信力
中等收入陷阱
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如果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出现经济停滞
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比较大的困扰
人均GDP由3000美元向12000美元跨越的过程,由于出现各种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2006年世界银行提出
宏观调控
特点
宏观+间接
原因
公共产品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垄断
资源无法实惠最优配置
政府:反垄断
外部性
正外部性
负外部性
非对称信息
买卖双方信息不一致,导致劣币驱逐良币(逆向选择)
手段
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计划手段
行政手段
行政强制力
法律手段
经济立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制定者:国家
工具
国家预算(支出计划)
通胀:减少
税收(收入)
通胀:增加
政府转移性支付
国债
目的:搞建设
通胀:减少
目的:减少货币流通
通胀:增加
货币政策
制定者:央行
工具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央行买、卖有价债劵
通胀:卖出
存款准备金率
放在央行的钱
通胀:提高
再贴现率
给央行的钱
通胀:提高
利率
存、贷款利息率
通胀:提高利率
货币
概念
货币VS纸币
纸币国家强制使用货币符号
本质:一般等价物
特殊商品
商品
用于交换
劳动产品
职能
价值尺度
标价
流通手段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几乎同时进行
支付手段
钱货分离;提前支付或延期支付
贮藏手段
退出流通领域后加以贮藏
世界货币
用于国际贸易结算
通货膨胀
含义
原因
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
表现
物价上涨(全面持续)
纸币贬值
原因
货币数量论
货币供给增长
需求拉动论
社会总需求 > 社会总供给
成本推动论
供给成本增加:价格上涨
后果
适度: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消极: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
汇率
概念
两国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汇率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
外币为标准
间接标价法
本身为标准
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影响
人民币贬值
进出口
促进出口
抑制进口
物价
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
短期资本流动(热钱)
热钱流出中国
毛中特
毛泽东思想
萌芽
1921 年—1927 年,从共产党的创立到大革命的失败
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著作即《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形成
1927 年—1935 年,土地革命战争前期
著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反对本本主义》,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重要事件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三湾改编、遵义会议
成熟
1935 年—1945 年,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
著作
《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
《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重要事件
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七大
发展
1945 年—1956 年,解放战争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
著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科学含义
1945 年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
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
现实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回答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共同富裕是目的
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出了系统概括。
“三步走”战略
1987年4月首次提出
1981-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1991-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
坚持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核心,始发站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首次实践:香港、澳门问题
一国两制是为台湾问题提出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心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
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概述
理论主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核心内容
八个明确
1. 总任务: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主要矛盾: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 布局理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 改革目标: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法治目标: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 强军目标: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 大国外交: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 党的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当下不平衡的问题已经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十四个坚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理念
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绿色解决人和自然
开放解决内外联动的问题
共享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围绕革命和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思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习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习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
着力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主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ᨀ升、畅通
战略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需求侧是要将蛋糕从数量上做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意质量
三农工作
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总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推行三治
自治、法治和德治,核心是自治
2020中央一号文件
总体要求
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
具体部署
脱贫攻坚
1. 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
2. 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
3. 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4. 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5. 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
基础设施
1. 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
2. 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
3. 地级市域范围内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
4. 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农村治理
1. 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
2. 持续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驻村第一书记
3. 县级是"一线指挥部"
4. "枫桥经验"矛盾就地解决,不上交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六个精准
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基本内容
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工作机制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基本标准
“两不愁”
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
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攻坚克难
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健康中国战略
提出时间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战略主题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三步走
1. 2020 年,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2. 2030 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
3. 2050 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总体战略
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
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发展道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三条控制线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永久基本农田(生产)、城镇开发边界(生活)
党的建设
性质与宗旨
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危险与考验
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个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学习教育
两个维护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主题教育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建设与监督
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党的监督: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
小康
1982 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正式提出了“小康”的概念,并将其定为经济建设的目标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和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题
常见效应
蝴蝶效应
亚马逊雨林中的一只小蝴蝶,偶尔煽动翅膀,在两周后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从小蝴蝶到龙卷风的形成,在哲学中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是连锁反应,一个小的事件引起了大的变化
鳄鱼法则
当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的时候,正确做法是及时舍弃那只脚,及时止损,如果用手去掰鳄鱼的嘴,只会让它把你的手一起咬掉。在生活中要及时止损,不能过于贪婪
鲶鱼效应
过于渔民在运输沙丁鱼的过程中,沙丁鱼很懒,不游动,故渔民在沙丁鱼中放入它的天敌鲶鱼,此时沙丁鱼纷纷游动,不会缺氧,成活率大大提高。指要有竞争意识,不能像一潭死水一样,要让员工感受到危机
羊群效应
领头羊走在前面,无论走到哪,后面羊都跟着走,盲目跟风
刺猬法则
两只小刺猬到了冬天拥抱到一起取暖,但它们有刺,故要找到合适距离。在管理下属时要找到合适距离,既不能过于高高在上,也不能和下属身份混淆
手表定律
当一个人只有一块手表时,可以很清楚知道时间,但如果有很多块手表时,就不知道看哪块了。在管理学要遵循一个上级的原则,避免多头领导
破窗理论
当一栋大楼里面有一扇窗户被打破了,如果人们都不管不顾,长此以往,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人们都对一件小事情秉持着放任的态度,坏人就会变本加厉。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为之
门槛效应
也是得寸进尺效应,一个人一旦接受了别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维持前后一样的形象,后面就会接受别人更大的要求,最终导致别人进一步得寸进尺。一开始就无限度满足别人需求,别人就会更加得寸进尺
马太效应
。来源于《圣经》中的马太福音,在这个社会上,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会越来越穷,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两极分化。
鸟笼逻辑
在家里特别显眼的位置挂了一个鸟笼,但是鸟笼里没有放鸟,两周后要么会扔掉鸟笼,要么会买一只鸟,因为来家里的人都会问,为什么挂一个空鸟笼,为什么不放鸟进去。大多数人都会存在一种惯性思维,认为鸟笼里必须要放鸟
晕轮效应
也叫光环效应,一好百好、一白遮百丑,如甲喜欢美女,认为长得好看的人,人肯定也善良、人品也好、学习也好,方方面面都好。如在追星的过程中喜欢一个明星,就会认为他方方面面都好,会产生光环,一方面的优点会放大,指爱屋及乌,喜欢这个人连带着喜欢他们家屋顶的乌鸦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如第一次见甲的时候甲在吐痰,我就认为他没有素质
习得性无助效应
一个笼子里面装了一个警铃和一只狗,每次警铃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狗便会倒地呻吟,长此以往,只要警铃一响,即使笼门未关,没有电击,狗也会倒地呻吟,因为重复性的失败,最终导致任凭摆布。大家在生活中不要产生这种习得性无助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是一个实验,罗森塔尔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去了一所学校,做了一个实验,给了班主任一份名单,说名单上的人都是班里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人,实际上名单是他随机写的,但八个月之后奇迹发生了,名单上的所有人成绩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人也变得乐观开朗。体现了心理暗示的重要性,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是科学家认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人,一定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