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探究正字法深度
正字法深度是指单词的形态结构与音位结构之间的一致程度, 亦即见形知音的程度。汉字是表意文字,其正字法深度无疑是深的,然而在汉字词中,不同种类的字词其正字法深度也是不同的。
编辑于2021-04-19 07:41:01探究正字法深度
什么是正字法深度
广义概念
书面—语音对应的可靠性
正字法深度的意义
1||| 阅读行为中跨语言正字法差异的根源
2||| 正字法深度与广泛的问题相关, 包括阅读发展、发展性和获得 性阅读障碍,以及阅读的理论描述
语音意识似乎是深正字法阅读能力的更强预测因子
快速自动命名对浅正字法的阅读能力有更强的预测作用
行为研究表明,与发育性阅读障碍相关的症状随正字法深度的不同而不同;成像数据显示,阅读困难者在阅读过程中大脑激活模式具有跨语言差异
了解正字法深度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影响阅读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语言和行为水平上,驱动这些跨语言正字法的差异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提出本文讨论的三个主要问题
目前的定义
正字法深度的现有定义
1||| 最初,正字法深度是在形态透明和语音透明之间妥协的基础上提出的
2||| 术语“Depth”的来源
3||| 定义正字法深度的必要性
正字法和语音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又在变化
不同的正字法深度概念是如何运行的,它们是否可以相互区分,以及每个概念如何被量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正字法深度之外,正字法在许多方面都不同,例如音节复杂性、形态复杂性、正字法密度或语言中单音节单词与多音节单词的比例。除非正式定义了正字法深度的概念,否则很容易陷入循环推理
4||| 设计一种有意义的量化方法面临的挑战
需要了解正字法深度背后的构造,以及这些构造在理论上是否重要
对于特定的语言结构,需有足够的跨正字法的可变性,才能使跨语言研究变得有义
在行为层面上,需要能够表现出与研究概念直接相关的显著效果
阅读理论与阅读模式中的正字法深度
1||| 与正字法深度相关的跨语言阅读理论
正字法深度假说(ODH)
粒度理论(PGST)
用PGST解释跨语言正字法阅读差异的机制
PGST似乎关注复杂性问题,但还有不一致和不完整性问题需要关注
2||| 三个基本正字法深度概念
复杂性
复杂的多字母规则的存在延长了单词和非词的朗读潜伏期
一致性
亚词汇信息不足以确定发音,必须查阅正字法心理词典以 确定如何发出包含不一致的对应关系的单词
不完整性
例子:异音同形词
亚词汇信息是不完整的,因为需要句子上下文来激活 单词的正确语音和正确的语义表征
区别
复杂性可能会引发 阅读过程中的量变, 不一致和不完整可能 迫使对词汇策略的依赖
分离不一致和复杂性
1||| 一致性的两个层面
语素层面
整体层面
通常与联结主义模型相关
使用术语不可预测性来指代这种非词汇阅读路线
2||| 在英语中,语言层面上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之间的分离不是直截了当的
3||| 在欧洲正字法的背景下,正字法深度是两个独立概念的集合体,即亚词汇对应的复杂性和给定这些对应的单词发音的不可预测性
定义书面到语音的对应关系
1||| 几个阅读模型
双路径眼跳(DRC)阅读模型
语素-音位对应(GPC)
三角模型对大于语素的单位具有敏感性
Connectionist Dual Process (CDP)+ - type models 是DRC和三角形模型的折中
对三角形模型中大于语素的字母簇的依赖模糊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之间的区别
依靠较大的语素亚词汇(即复杂)单位来解决书面到语音的歧义,和依靠全词单位(对于不可预测的单词)来解决歧义是本质上不同的策略
采用DRC框架下的复杂性和 不可预测性
2||| DRC框架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定义
复杂性
所涉及的正字法元素由一个以上的字母组成,或对应关系是上下文相关的,或两者都正确,称正字法和语音之间的对应是复杂的
不可预测性
不可预测词指亚词汇路径提供错误发音的单词,在DRC中实现GPC集合的不规则单词,是那些与拼写类似单词发音不同的单词
正字法深度的量化
现有的正字法深度度量, 以及它们与复杂性和 不可预测性的关系
1||| 证明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分离的方法
计算模型驱动方法
语言语料库分析方法
2||| 两种正字法深度度量方法
专家的主观共识
使用DRC中的GPC规则度量
复杂规则的数量是对复杂性的度量
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在一个正字法中不是完全相关的
局限
仅以单音节词为基础
DRC的跨语言版本是彼此独立执行的,目的并不是直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DRC中实施的GPC规则是否完全符合心理现实,这一点并不确定
Van den Bosch et al. (1994)认为正字法深度可以分为两个独立的衡量标准
将字母串解析成语素的难度
书面-语音对应的冗余
一般性能
都表明正字法深度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 而是可以分解为书面—语音对应的 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起始熵度量
熵值指单词的首字母平均可以发音的方式的数量, 每个正字法的平均起始熵反映其正字法的相对度
优点
只关注第一个字母,这消除了DRC和其他一些方法中存在的对单音节单词的偏差
增加了正字法之间的可比性
缺点
忽略单词中的其他信息会带来其他问题
混淆正字法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局限性和有待进一步 研究的问题
1||| 对正字法深度的定义不能涵盖跨语言可变性的所有来源
例如,未涵盖的方面
不完整性
与词汇重音分配相关的不规则性
未来要研究的问题
重音分配可以被预测到什么程度
不同正字法的重音分配有何不同
可用认知机制解决潜在的重音分配歧义
2||| 未考虑非字母正字法
未来要研究的问题
跨语言比较
语言内研究
对阅读理论新正字法深度框架的预测
新框架内的一些重点研究
1||| 存在的问题
以前关于正字法深度的研究没有考虑到复杂性和可预测性的区别
可以通过将复杂性匹配但可预测性不同的正字法进行比较来解决这个问题
2||| 未来研究重点
进行行为研究,确定这两个维度对阅读过程的影响程度
对于成人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预测
1||| ODH提出复杂性会减慢亚词汇形成过程,这给词汇路径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来获取相关的单词信息
2||| 在包含复杂对应关系的单词中,词汇和语义标记应该比只包含简单对应关系的单词强
3||| 关于一致性和完整性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使用语言内或跨语言设计来探索
有助于理解跨正字法差异的精确认知机制
阅读习得理论与正字法深度
1||| 复杂性
在具有复杂对应关系的正字法中,熟练使用亚词汇解码应该比在具有简单对应关系的正字法中花费更长的时间
高复杂性不仅会延迟亚词汇技能的获得,还会推迟正字法词条的建立
单纯从亚词汇解码技能的发展来看,预计复杂性会减慢阅读习得的速度
量的差异
2||| 不可预测性
在不可预测性的情况下,用于自学的机制可能会有一些质的不同
单纯从亚词汇解码技能的发展来看,不可预测性会降低解码的准确性
如果儿童经常面对不可预测的单词,可能需要制定补偿策略实现高阅读准确性和理力
假设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两个概念 以不同的方式影响阅读学习的认知过程
结论
正字法深度对阅读的作用
影响成人阅读的认知过程
影响阅读习得速度
影响发育型阅读障碍的发病率和症状
影响大脑激活
影响阅读能力的认知预测强度
正字法深度需要更精确的定义,以
设计一种理论上有意义的正字法语言特征的量化方法
将这种量化方法用于未来的跨语言研究,以分离出受语言结构影响的具体认知机制
总结
正字法深度是两个独立概念的集合体,即在给定的正字法中书面到语音对应的复杂程度和不可预测性
Schmalz, X., Marinus, E., Coltheart, M., & Castles, A. (2015, Dec). Getting to the bottom of orthographic depth. Psychon Bull Rev, 22(6), 1614-1629. https:doi.org10.3758s13423-015-08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