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文学
该图详尽地梳理了中世纪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特征,并对但丁的生平及其创作、《神曲》的情节结构和思想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
编辑于2021-05-05 18:30:19外国文学
古代文学
古希腊
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荷马时代”:神话和史诗
氏族公社到奴隶制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大移民时代:抒情诗和寓言
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
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 古典时期:戏剧 散文 文艺理论
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
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2世纪 “希腊化”时期:新喜剧和田园诗
希腊被马其顿征夫
古罗马
a. 共和时期(前240-前30)
b. 黄金时期(前100-17)
“西塞罗时期”
“奥古斯都时期”
c. 白银时期 (17-130)
中世纪文学
教会文学
史传类著作
都尔教会 格雷戈里(6世纪)
诗歌
盎格鲁-撒克逊诗人 凯德蒙(7世纪)
戏剧(9-11世纪)
神迹剧
神秘剧
道德剧
罗丝维萨(约935-1000)
书信体(12世纪)
全面成熟(13世纪)
世俗文学
神话传说
北欧神话:埃达
阿斯神族
莞讷神族
冰岛手稿:萨迦
史诗和谣曲
中世纪史诗
早期
盎格鲁-撒克逊《贝奥武甫》
芬兰《卡勒瓦拉》
中期(12-13世纪)
法国《罗兰之歌》
拜占庭《瓦西里•狄吉尼斯•阿克里特》
古代罗斯《伊戈尔远征记》
谣曲
罗宾汉谣曲
骑士文学
抒情诗:普罗旺斯“破晓歌”
骑士传奇
不列颠系统
拜占庭系统
子主题
古代系统
城市文学
韵文故事
《列那狐传奇》
《玫瑰传奇》
市民抒情诗
吕特勃夫
维庸
市民戏剧
道德剧
笑剧
傻子剧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
意大利文学
弗洛伦萨“三杰”
但丁
彼得拉克
温柔的新体
《歌集》
薄伽丘(1313-1375)
传奇小说
《菲洛柯洛》
叙事长诗
《菲洛斯特拉托》
《苔塞伊达》
《十日谈》
批判教廷和宗教教义
抨击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
《大鸦》
思想的倒退
法国文学
贵族
龙沙等七人“七星诗社”
平民
拉伯雷
《巨人传》
蒙田
《随笔集》
西班牙文学
流浪汉小说
《小癞子》
骑士文学
戏剧家:维加
《羊泉村》
塞万提斯(1547-1616)
《堂吉柯德》
反骑士小说
《训诫小说集》
浪漫主义风格
现实主义风格
英国文学
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集》
莫尔
《乌托邦》
斯宾塞
《仙后》
戏剧:“大才子学派”
马洛
《帖木尔》
《马耳他岛的犹太人》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莎士比亚
第一时期(1590-1600)
历史剧10部
《亨利四世》
喜剧10部
诗歌
第二时期(1601-1607)
悲剧10部
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
《李尔王》
《麦克白》
《奥赛罗》
悲喜剧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战争与奸淫
《一报还一报》
强权与苛政
《终成眷属》
门第与爱情
第三时期(1608-1612)
传奇剧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法国
唯理主义
笛卡尔(1596-1650)《方法论》
开创者
马莱布《劝慰杜佩里埃先生》
悲剧
高乃依(1606-1684)《熙徳》
拉辛(1639-1699)《安德洛玛克》
喜剧
莫里哀
第一阶段(1645-1658)
外省漂泊
第二阶段(1659-1663)
古典主义戏剧开创期
《多情的医生》
《可笑的才女子》
《太太学堂》
第三阶段(1664-1668)
成熟期
《伪君子》
《堂璜》
《恨世者》
《吝啬鬼》
第四阶段(1669-1673)
《贵人迷》
寓言
拉封丹(1621-1695)《寓言诗》
理论家
布瓦洛(1636-1711)《诗的艺术》
散文创作
帕斯卡尔等
巴罗克文学
意大利
马里诺
《阿多尼斯》
西班牙
阿尔戈特
叙事诗和寓言诗
卡尔德隆
戏剧家和诗人
德国
克里斯托弗
《痴儿西木传》
法国
小说
于尔菲
《阿斯特蕾》
诗歌
多比涅
《惨景集》
马莱布
《圣彼得的眼泪》
清教徒思想文学
弥尔顿
《失乐园》
《复乐园》
《力士参孙》
班扬
《天路历程》
18世纪文学
英国文学
18世纪初期
古典主义 蒲柏
《批评短论》
《夺发记》
启蒙主义
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辛格顿船长》
斯威夫特
《格列弗游记》
18世纪30年代-中期 现实主义小说
理查逊
斯摩莱特
菲尔丁
18世纪中叶 感伤主义
斯泰恩
《感伤的旅行》
哥尔德斯密斯
《威克菲尔德的牧师》
《荒村》
格雷
《墓园挽歌》
法国文学
开端
勒萨日
《瘸腿魔鬼》
《吉尔•布拉斯》
18世纪上半期
孟德斯鸠
《法的精神》
《波斯人信札》
伏尔泰
《天真汉》
《老实人》
18世纪中期
狄德罗
《百科全书》
卢梭
《新爱洛伊斯》
《忏悔录》
最后一位
皮埃尔
德国文学
20-40年代
高特舍德
莱辛
《拉奥孔》
70-80年代“狂飙突进”
席勒
《美育书简》
赫尔德
《论德国现代文学片段》
歌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
《浮士德》
“古典文学时期”
歌德
《埃格蒙特》
《赫尔曼与窦绿苔》
19世纪文学
浪漫主义
背景
1. 法国大革命
2.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3. 历史的发展过程
思想特点
1. 强调绝对自由反对清规戒律
2. 从民主主义或留恋旧制度立场,评级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
3. 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历史
4. 偏重描写自然风光
艺术特点
1. 强调个人感情自由抒发,主观性
2. 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3. 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提倡想象
4. 犹豫感伤的情调
欧美各国
英国 愤世嫉俗。向往自然
湖畔派
华兹华斯
早期创作阶段
1795年前
中期创作阶段
1795与柯勒律治会面
晚期创作阶段
1807年之后 创作灵感枯竭
柯勒律治
骚塞
雪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云》《致云雀》
拜伦
济慈
《夜莺颂》《希腊古瓮颂》《艾凡赫》
德国 唯心主义,宗教色彩
耶拿派
海德堡浪漫派
法国 政治色彩
早期
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
雨果
《〈克伦威尔〉序言》——“对照”
诗歌艺术
1. 开拓诗歌的领域
2. 富有激情
3. 对照原则
4. 同位语隐喻
5. 想象力丰富
6. 语言丰富
浪漫手法
1. 对照手法
2. 塑造下层人物
3. 以史诗的气魄和规模再现社会和历史
4. 情节合理
5. 注重心理描写
6. 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地如同有生命
乔治桑
《魔沼》
缪塞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奈瓦尔
俄国 诗歌为主,战斗精神
茹科夫斯基
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
雷列耶夫
普希金
莱蒙托夫
果戈理
东欧 民族独立
密茨凯维奇
裴多菲
美国 争取个性自由,精神解放
超验主义理论家
爱默生
梭罗
前期
欧文、库柏、爱伦坡
后期
霍桑 惠特曼 麦尔维尔
古希腊戏剧
悲剧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
喜剧
旧喜剧
阿里斯托芬
中喜剧
新喜剧
但丁(1265-1321)
温柔的新体
《新生》——贝雅特里斯
理论著作
《论俗语》(1304-1305)
《飨宴》(1304-1307)
《帝制论》(1310-1312)
《神曲》(1207-1313)
《地狱》
第一圈:侯判所
第二圈:好色之徒
第三圈:饕餮者
第四圈:吝啬者和浪费者
第五圈:动辄发怒的人
第六圈:邪教徒和伊壁鸠鲁主义者
第七圈:暴虐罪
自杀
杀他
对自然艺术犯罪
男同
第八圈:污浊丑恶实力
奥德修斯
教皇尼古拉三世
第九圈:残害亲人
暗害耶稣的犹大
暗杀凯撒的凶手
《炼狱》
第一层:傲慢者
第二层:嫉妒者
第三层:怠惰者
。。。。。。
《天堂》
托勒密天文系统
1. 月球天:正人君子
2. 水星天:力行善事
3. 金星天:博爱者
4. 太阳天:先知
5. 火星天:修道士
6. 木星天:英明君主
7. 土星天:修道士
8. 恒星天:耶稣和众弟子
9. 原动天:贝雅特里斯
抒情歌谣集
作者
华兹华斯 绝大多数
柯勒律治 三首
《序言》
诗歌题材
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专心山乡湖畔
诗歌语言
采用农村下层人民使用的语言
《坎伯兰的老乞丐》
题材突破:以乞丐入诗
《我们共七个》
语言革新:英语口语
《艾丽丝•菲尔》
以仁爱和欢乐结束贫困主题的诗歌
《写于早春的诗句》
强烈表达诗人对自然界一草一木的感受与爱怜
《丁登寺赋》
对污浊社会风尚的不满
唐璜
地位:浪漫主义时代欧洲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表现手法
以兼叙兼议——第三人称中插入第一人称的对话
语言
明白晓畅
8行3韵
大仲马
戏剧家
小说家
《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玛戈王后》
政治:共和派
《基督山伯爵》
1. 情节曲折,安排合理
2. 光怪陆离,熔于一炉
3. 结构完整,一气呵成
4. 善写对话,戏剧性强
5. 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海涅
早期(1819-1830)
施莱格尔
黑格尔
康德
中期(1830-1848)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论浪漫派》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地位
德国浪漫主义的新发展,预示德国现实主义即将登台和里程碑著作
内容
1. 对德国检查制度的讽刺
2. 对德国封建制度的憎恨
3. 对基督教会的批判
4. 对社会革命的预言
艺术特点
1. 游记形式
2. 抒情和叙事结合
3. 多处采用对话的方式
4. 犀利的讽刺语言
晚期(1848以后》
子主题
诗歌创作
早期
“浪漫主义嘲讽”
中期和晚期
政治诗
讽刺诗
普通讽刺诗歌
小市民的庸俗生活
政治讽刺诗歌
政界要人和德国政府昏庸
普希金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浪漫主义的代表、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诗歌艺术
1. 真诚
2. 自然朴素而优雅
3. 简洁和独特的音韵美
4. 社会性的忧郁
《叶甫盖尼 奥涅金》
19世纪“聪明的废物”“多余人”
“诗体长篇小说”
惠特曼
美国民族诗人
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
《草叶集》
主题:自我、创造、民主
自由体的新新式
目录诗和平行句
影响了20世纪垮掉的一代
麦尔维尔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
《白鲸》
司汤达
《拉辛与莎士比亚》
一、 论悲剧
二、 论笑
三、 论浪漫主义
福楼拜
艺术主张
1. 追求真实性
2. 追求客观的态度
3. 追求艺术美
包法利夫人
勃朗特姐妹
夏洛蒂 勃朗特
《简爱》
艾米莉 勃朗特
《呼啸山庄》
安妮 勃朗特
《艾格尼丝 格雷》
托马斯 哈代
19世纪 小说创作
《绿荫下》
《远离尘嚣》 成熟的标志
《还乡》 凝重残酷的文字表现社会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
20世纪 诗歌创作
抒情诗
《深思的少女》
诗剧
《列王》
《康沃尔皇后的悲剧》
农村题材
资本主义因素侵入英国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和风俗等方面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