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OSI模型和TCPIP模型(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简要说明了osi的七层模型自己tcp的四层模型。OSI:开放互联模型。规定了很多网络标准,目的是为了促进各个厂商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设计模式的思维导图,学习中不断的总结。包括常见的,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等等。
操作系统的东西,文件,进程等。需要可以下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OSI模型和TCP/IP模型
为什么是OSI模型
早期ISO组织提出了OSI参考模型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OSI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ISO是组织
OSI是模型
什么是协议栈
定义
1、协议是一整套标准化的允许两个电子设备互相连接和交换信息的规则
2、协议栈是完整的一整套网络协议层次,提供网络互联能力
协议栈被设置成等级层次结构,每一层都能支持上层通讯使用下层通讯
协议例子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互联协议)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5层
OSI(开放系统互联)
表示层
会话层
7层
OSI模型
OSI主要处理事项
1、网络中的设备如何发送信息,以及该设备如何知道该在何时将数据传往何处
2、网络中的设备如何接受数据,以及该设备如何知道该在何处搜寻数据
3、使用不同的语言的设备应如何互相通讯
4、在网络中的设备如何在物理上互联
5、协议如何与网络中的设备协同工作以安排数据
分层表示
7、应用层
最高层
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提供了真正的程序运行的框架
网络进程到应用程序
封装单元:数据
6、表示层
表示层将应用层提供的数据转换为其他下层能理解的标准格式
保证数据能够被接收系统所读取
规定数据的格式
协商应用层的数据传输语法
数据表示
5、会话层
负责建立、维持和最终终止与远端主机的会话
主机间通信
4、传输层
负责维持流控制
负责提供错误检查和在必要时进行数据恢复
负责确保所有数据都能够从传输端主机发送到接受端主机
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
提供可靠性,建立虚电路
检测/恢复错误和提供控流控制
进程到进程的整个消息的传递
端到端连接
封装单元:报文段
3、网络层
负责决定数据如何到达接收者
提供两个终端系统之间的连接和路径选择,逻辑寻址
例子:路由器在这一层工作
决定地址和最佳路径
封装单元:数据包
2、数据链路层
细分
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MAC地址是在硬件层面给网络适配器分配的地址,是最终在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时使用的地址
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 LLC)
控制帧同步,提供一定成都的错误检查机制
提供跨媒介的数据可靠传输
负责物理寻址、网络拓扑、错误通知和流控制
访问介质
封装单元:帧
1、物理层
真实硬件的规范
定义了什么是用于传输和接受数据的
使用信号来传输比特(0和1)
二进制传输
封装单元:位
OSI模型如何工作(协议栈之间的通讯)
过程
发送端节点通过对数据、每一次的协议头进行封装,直到封装到物理层
通过物理层,传输到接收端节点
接收端节点通过对包的解封装,直到应用层
1、在发送端节点将数据自上向下通过OSI协议栈转换的过程称为封装
2、一个节点将接收的原始数据自下而上通过OSI模型协议栈转换的过程称为解封装
3、每一次的协议头和数据被称为数据包
使用OSI分层模型包含但不限于的优点
1、OSI把网络通信过程分成更小更简单的组件,从而有助于组件的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
2、OSI允许通过网络组件的标准化进行多供应商开发
3、OSI通过定义发生在模型的每一层的功能从而来鼓励行业标准化
4、OSI允许不同类型网络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通信
TCP/IP模型
是一个拥有一套用于互联网和相似网络的通信协议的网络模型
分为四层或者五层
四层
四层中的最高层
定义了TCP/IP应用协议以及传输层服务交界的主机程序接口如何使用网络
这一层对应OSI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的组合
包含所有高级协议
DNS
HTTP
Telnet
FTP
SNMP
SMTP
DHCP
RDP
其他
第三层
也叫主机协议
充当应用层的传输服务
负责确保数据到达它的目标主机上的应用程序
使用校验总和、应答和超时设定去控制传输和端到端的验证
互联网层
第二层
与OSI模型中的网络层相同
目的是将数据包通过独立的路径选择传输到目的地
负责数据的路由和传输
包含的主要协议有
IP
ICMP
ARP
RARP
IGMP
网络接口层
第一层
定义了数据从网络传输的物理细节
包含的协议
以太网
令牌环网
FDDI
X.25
帧中继
是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的结合,由实际硬件组成
五层
独立被创建的,表示着当今世界的现状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不同
是一个参考模型
通用的独立于具体协议的标准
仅仅作为一个指导工具
由7个等级层次组成
层级
是OSI模型的具体实现
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标准
将OSI中的表示层和会话层合并到它的应用层
将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到网络接口层中
表现为更简单的模型
更值得信赖的模型、更加可靠
只有4层或者5层
1、网络连接层
2、互联网层
3、传输层
4、应用层
TCP/IP模型(因特网)如何工作
工作
通过交换数据包进行通信
网络互联协议数据包
IP将信息包括在IP数据包中进行传递
IP数据包会用特别的路由算法从源路由到目的地
使用一个IP或者多个IP验证地址身份
域名系统(DNS)
域名和IP地址对应由域名服务器系统进行维护
TCP和UDP
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为需要可靠通信的应用提供了一个点对点的信道
TCP是一个基于连接的协议,能够提供两个计算机之间的可靠数据流
面向连接的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不以连接为基础
UDP是将成为数据报的独立的数据包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另一台计算但并不保证数据送达的协议
协议中没有设置送达保证或错误探测和错误纠正机制
使用UDP是因为传输的速度比端到端的可靠性更重要
无连接的传输协议
端口
一台计算机与网络见有一条唯一的物理连接
TCP和UDP协议使用端口来将输入的数据映射到计算机上运行的特定进程
端口数字 0-65535
端口用16b数字表示
常见端口
21端口 文件传输协议
23 Telnet协议
25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80 超文本传输协议
0-1023被禁用
公认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