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流行病学 —狂犬病
医学流行病学,简易笔记之狂犬病篇。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药理学第九版--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思维导图,从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及其分布、常见休克的药物选用、传出神经药物总结等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下图梳理了药理学第一版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内容,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有需要的收藏下图了解吧!
临床医学药理学第九版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您熟悉医学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狂犬病
病原学
棒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形似子弹
抵抗力:病毒易为紫外线、新洁尔灭、碘酒、高锰酸钾、酒精 、甲醛等灭活 不耐热、加热100℃2min可灭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为病犬 其次为猫、牛等无人传人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咬伤,宰杀病犬、剥皮等可感染、病犬的唾液经伤口侵入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率与伤口处理和是否接种疫苗有关
发病机理
咬伤→病毒在伤口周围横纹肌繁殖→侵入周围神经(至少72小时)→以5cm/d 的速度向中枢神经扩散→形成急性弥散性脑脊髓炎→死亡
主要病理变化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 特征病变:嗜酸性包涵体(内基小体)
临床表现
潜伏期
多为1-3个月,超过半年者占4%~10%,超过1年以上者约1%
前驱期
本期持续1~2天对刺激敏感、轻度兴奋已愈合的伤口部位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等感觉异常
兴奋期
持续1~3天
神经系统 高度兴奋
中枢神经:恐慌、兴奋、不眠
周围神经:痉挛、抽搐、声嘶
自主神经:流涎、多汗
四恐(特征):恐水、恐风、恐光、恐声
麻痹期
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安静,昏迷 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诊断
有无被犬或病兽咬伤或抓伤史,结合临床表现较易做出诊断
治疗
死亡率高达100% 基于隔离,对症治疗 避免各种刺激因素 故咬伤后及时性预防
预防
伤口处理
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两者不能同用)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剪除有狗涎的衣裤
冲洗后用75%酒精或碘酊消毒伤口
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
抗生素预防感染、接种破伤风抗毒素、接种狂犬病疫苗
预防接种
在24小时内接种,越快越好
一般咬伤
共接种5次,每次2ml,肌注,于0、3、7、14和30日完成。
严重咬伤
连续6天,每天一次10,14,30,90日各一次
全程预防接种后
半年内再次被狗咬伤可不必再接种疫苗
半年~一年再次被狗咬伤,加强两针
一年后再次被狗咬伤,全程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