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呼吸系统思维导图
呼吸系统
正常影像表现
X线
胸廓
骨骼
肋骨常见的先天变异:颈肋,叉状肋,肋骨联合
肩胛骨在发育过程中其下角可出现二次骨化中心,易误为骨折
软组织
气管
气管起于喉部环状软骨下缘相当于第6~7颈椎平面,在第5~6胸椎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气管宽度一般为1.5~2厘米
肺
肺野
在胸片两侧肺脏表现为透明的区域
第2第4肋骨前端下缘水平分为上,中,下野,纵行分为内,中,外带
肺叶
肺段
肺门
肺纹理
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
主要由肺动脉,肺静脉组成,还有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
纵隔
多采用三分区法:在侧位片上,将纵隔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前纵隔:位于胸骨后,心脏、升主动脉、气管前的狭长三角区域
中纵隔:心脏、主动脉弓、气管、肺门所占区域
后纵隔:食管、胸椎旁区域
胸膜
分脏胸膜、壁胸膜
分斜裂,水平裂
横膈
通常右膈比左膈高1~2cm
心膈角——膈内侧与心脏形成的角,肋膈角——与胸壁间形成的尖锐角
局限性膈膨升:部分膈较薄弱者,可在膈穹窿上缘局部呈半圆形凸起,右侧较常见,深吸气时明显
波浪膈:在深吸气状态下,横膈成波浪状
CT
胸壁
胸壁的软组织和骨骼需在纵隔窗显示,使用骨窗可观察骨骼病变
气管与支气管
肺窗上可见低密度管道影像,支气管走向与肺纹理一致
肺叶和肺段
判断位置方法:依据相应支气管及伴随血管的分布及一般解剖位置进行判断
肺支气管及其伴随的肺段动脉位于肺叶和肺段中心
叶间裂和肺段静脉构成肺叶,肺段的边缘
HRCT可观察肺小叶(小叶核心,小叶实质,小叶间隔), 成不规则的多边形或截头锥体形,底朝胸膜,尖指向肺门
肺门
纵隔
主要通过软组织窗(纵隔窗)观察
淋巴结,常人一般小于等于1cm
CT显示的5个间隙
胸膜
横膈
MRI
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X线
气管,主支气管病变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不张
肺部病变
肺泡实变
增殖性病变
肺的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组织,(如炎性假瘤,肺结核,矽肺)
X线征象
纤维性病变
肺部的慢性炎症/增殖性病变在恢复愈合的过程中,纤维成分形成瘢痕
X线征象
局限性纤维化
弥漫性纤维化
结节与肿块
空洞与空腔
钙化
肺门改变
大小改变
密度改变
位置改变
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
游离性积液
局限性积液
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内
X线征象
液气胸
胸膜腔内液体与气体同时存在,为液气胸
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发生炎症性纤维素渗出,肉芽组织增生,外伤性出血机化引起
X线征象
胸膜肿瘤
纵隔改变
横膈改变
CT
气管,主支气管
阻塞性肺不张
阻塞性肺气肿
肺部病变
肺泡实变
增殖性病变
纤维化病变
结节与肿块
空泡征
分叶征
胸膜凹陷症
磨玻璃结节(GGN)
肺内小结节
树枝征
空洞与空腔
钙化
肺门改变
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
少量积液
中量积液
大量积液
包裹性积液
气胸与液气胸
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胸膜肿瘤
纵隔改变
MRI
应用价值和限度
X线
CT明显优于x线
MRI对钙化灶的显示不敏感,很少用于胸部外伤
综合经济,简便实用,安全的原则
胸部外伤
气管及支气管裂伤
隆突附近多见,常在隆凸下1~2cm,左侧多于右侧
肺挫裂伤与肺撕裂伤
肋骨骨折
可单发多发单一肋骨可发生双骨折或多处骨折,3~10肋多见
临床病理:主要症状是胸痛,呼吸及活动时加重,持续时间长,多处肋骨多处骨折,引起胸壁呼吸反常运动
影像学
膈肌病变
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 四个隔孔:两前:前下肋胸骨间隙,两后:胸腹裂孔,为膈疝的好发部位
膈疝
食管裂孔疝
胸骨旁疝
胸腹裂孔疝
外伤性膈疝
膈膨升
膈麻痹
膈肌肿瘤
纵隔病变
纵隔肿瘤和瘤样病变
胸内甲状腺肿
胸腺瘤
畸胎瘤
纵隔其他非肿瘤性病变
淋巴瘤(恶性)
神经源性肿瘤
纵隔其他少见肿瘤及囊肿
胸膜及胸壁病变
胸膜炎
影像学
气胸与液气胸
脏胸膜或胸膜壁破裂
胸膜增厚,粘连与钙化
胸膜肿瘤
原发性胸膜肿瘤
胸膜转移瘤
胸壁病变
肺部病变
肺先天性病变
肺部炎症
大叶性肺炎
致病菌:肺炎链球菌
临床病理
青壮年,突然高热,胸痛,咳铁锈色痰
充血期:12~24h
红色肝样变期:2~3天,大量纤维蛋白及红细胞渗出物
灰色肝样变期:4~5天,大量纤维蛋白和白细胞
消散期:发病一周后
部位:肺叶,肺段
影像
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临床病理
老弱病幼;高热,咳嗽,咳泡沫黏痰/脓痰,伴呼吸困难,发绀及胸痛,可出现肺气肿,肺不张
影像
支原体肺炎
间质性肺炎
感染:主要为支原体,多见小儿
临床病理:气急,发绀,咳嗽,鼻翼煽动 细支气管壁及肺泡壁的浆液渗出及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可有轻度渗出
影像
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
SARS冠状病毒引起,磨玻璃样密度影
肺脓肿
临床病理
急性: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大量脓痰咳出,有腥臭味,放置后分三层,痰中带血中毒,症状明显,wbc上升
慢性:咳嗽,脓痰/脓血痰,胸痛,消瘦为主, Wbc减少
大片渗出,实变,中心坏死,液化有空洞脓肿,周围纤维增生
影像
肺结核
致病菌
结核分枝杆菌
临床病理
症状:咳嗽,咯血,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明显消瘦
诊断:痰检找到结核菌,痰培养阳性,纤支镜发现结核病变
病理:渗出,增殖,变质为主
分类
原发性肺结核(I型)
初次感染,常见于儿童,少数可见青年
原发综合症
胸内淋巴结结核
血型播散型肺结核(II型)
通过淋巴管经胸导管进入血流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三均匀)
亚急性/慢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三不均匀)
继发性肺结核(III型) (最常见)
多在肺尖,锁骨下区,下叶肺段
影像学
X线
渗出浸润型为主型
干酪为主型
空洞为主型(纤维化)
CT
结核性胸膜炎(IV型)
多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分为干性和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
干性
渗出性
影像学
其他肺外结核(V型)
肺真菌病
肺曲菌病(最常见的真菌病)
肺隐球菌病
肺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
肺吸虫病
肺棘球蚴病/包虫病
肺肿瘤
肺部恶性肿瘤
中央型肺癌
发生段及段以上支气管,多见于鳞癌
生长方式:管内型,管外型,管壁型
X线
CT
周围性肺癌
早期:小于2cm孤立性小结节病灶,小片状磨玻璃影
X线
CT
可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泡征,空气支气管征
肺内肿块分叶征,毛刺征
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
肿瘤强化
弥漫性肺癌
CT
增强:空气支气管征,征血管造影征
其他恶性肿瘤
肺转移瘤(血行转移最常见)
绒癌>乳癌>肝癌>胃癌>骨肉瘤>甲状腺瘤
CT
血行转移:多发或单发结节灶,边缘清楚光滑,出血时晕圈征
淋巴转移:串珠状改变或不规则增粗,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邻近器官直接蔓延
空气支气管征,不规则狭窄,扭曲及僵硬感,细小分支消失截段断, 增强血管造影征
肺良性肿瘤
错构瘤
内胚层与间胚层发育异常
临床病理
中央型错构瘤:压迫气管,出现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可伴有肺不张
中央型错构瘤:软骨,纤维组织,平滑肌,脂肪
影像
X线
中央型: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等表现
周围型:孤立性结节,边缘清晰光滑,呈分叶状,可有爆米花样钙化
CT
周围型:圆形/类圆形,边缘清晰光滑,有分叶,无毛刺征,斑点状爆米花状钙化
肺尘埃沉着病(尘肺)
影像
小阴影小于等于10mm
类圆形:硅沉着病
不规则:石棉肺,非典型硅沉着肺
大阴影大于10mm
多发:两肺上叶
长条型/八字型,典型硅沉着病
小阴影聚集
胸膜斑
多见于石棉肺
肺纹理改变
肺门
蛋壳样钙化
硅沉着肺/矽肺
临床:早期无症状/咳嗽;晚期呼吸困难,发绀,咯血
X线
肺纹理
矽结节及融合
肺门
肺气肿
胸膜
合并结核
特发性肺纤维病
结节病
韦格纳肉芽肿病
气管和支气管病变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支气管扩张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老年人
临床及病理
4(咳,痰,喘,炎)+3(每年至少三个月)+2(连续两年以上)
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