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当代文学思维导图
发轫于1917年文学革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至今不足百年,但却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翻天覆地的新时代,是文学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所以“现当代”不仅是时间概念,更指向思维、情感的现代性。干货满满,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编辑于2021-05-18 23:23:45现当代文学
第一个十年(启蒙文学)
二十年代小说创作
小说从街谈巷议到文学正宗
小说界革命(梁启超《小说与群治的关系》)
文学革命运动(鲁迅《狂人日记》)
20年代小说概述
鲁迅《彷徨》《呐喊》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人生写实小说
问题小说
冰心《斯人独憔悴》”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卢隐《海滨故人》,与冰心并称为”文坛双星“
王统照《沉思》、《微笑》
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
叶绍钧《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
乡土小说
鲁彦《柚子》、许钦文《故乡》、蹇先艾《朝雾》、台静农《地之子》
浪漫抒情小说
张资平《冲击期化石》,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成立创作社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银灰色的死》、《迟桂花》
二十年代诗歌创作
郭沫若《女神》
湖畔诗人:王静之、冯雪峰、潘漠年,应修人合集出版《湖畔》、《春的歌集》
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水》
冯志《十四行集》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闻一多《红烛》、《死水》
徐志摩《志摩的诗》、《翡翠冷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穆天木提出”纯粹的诗歌“
李金发被誉为”东方的波德莱尔“(象征派)
邓中夏把诗歌作为”革命工具“
无产阶级诗歌的起点:蒋光慈《新梦》
二十年代散文创作
《新青年》随感作家群(鲁迅)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周作人宣扬”人的文学“《苦雨》、《喝茶》、《乌篷船》
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散文
冰心《寄小读者》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许地山《空山灵雨》、《落花生》
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郁达夫《还乡记》
郭沫若《小品六章》
梁遇春”怀疑、彷徨、追求“是其散文复杂的主题
”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语丝派”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意味“
新月派:徐志摩《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现代评论派:陈西滢《西滢闲话》
二十年代戏剧创作
新剧建设
”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
国剧运动
郭沫若、田汉、丁西林的创作
郭沫若《湘累》、《三个叛逆的女性》
田汉《梵峨嶙与蔷薇》《获虎之夜》
丁西林《一只马蜂》
第二个十年(革命文学)
人文主义思潮
梁实秋”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至于人性“
朱光潜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太阳社:1921年成立于上海
后期创造社:开始标志为1928年1月《文化批评》创刊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成立于上海,简称”左联“
文学争论
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矛盾的批判
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关于”大众语文论争“(文学语言问题)
30年代小说概述
左联青年作家
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东北作家群
萧军、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端木蕻良、舒群、白朗、罗烽、李辉英
新感觉派(海派)
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徐霞村、黑婴、叶灵凤
京派
周作人、废名、沈从文《长城》《边城》、李建吾、林徽因、萧乾、汪曾祺
其他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日记》;矛盾《子夜》、《春蚕》;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巴金《家》、《春》、《秋》
30年代新诗概述
”向外转“(面向社会)
”向内转“(回到自身)
新月后期诗人《诗刊》:徐志摩、孙大雨、叶公超、梁岱宗、卞之琳、陈梦家、林徽因等
现代派诗人《现代》: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李白凤、金克木
重要作家
戴望舒《雨巷》、《我底记忆》、《望舒草》
30年代散文戏剧概述
话剧发展的转折期
无产阶级喜剧运动(1930年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国防戏剧
”好一计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夏衍《赛金花》:国防戏剧力作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第三个十年(抗战文学)
40年代文学思潮
国统区
解放区
孤岛文学(上海租界)
国统区文学思潮
风格:深沉悲郁
现实的参与:民族与民主两大主题
人道主义文学的深化
巴金《寒夜》、老舍《四世同堂》、路翎《财主底儿女们》、萧红《呼兰河传》、师驼《果园城记》、“七月派”、艾青
智性审美因素的成长
钱钟书《围城》、冯至《伍子胥》、西南联大诗人群
雅俗互动
张爱玲(都市女性)
文学论争与批判
胡风及其文艺理论
“为人生”的现实主义
解放区文学思潮
延安文艺整风(1942年)与《讲话》
文艺服务于政治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
风格:明朗朴素
40年代小说概述
抗战小说
邱东平《第七连》《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姚雪垠《差半车麦秸》
社会与文化的反思小说
老舍《四世同堂》、巴金《憩圆》、《寒夜》
干预现实的讽喻、剖析小说
张天翼《华威先生》
以都市或乡土为背景的体验小说
萧红《呼兰河传》
与流徙经验相联系的漂泊者小说
路翎、冯至、钱钟书
契合大众趣味的都市浪漫传奇小说
40年代新诗概述
抗战胜利前夕到新中国成立的诗歌
郭沫若《进步赞》《猫哭老鼠》、臧克家《宝贝儿》《生命的零度》、邹荻帆《幽默的人》
七月诗派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田间、绿野、阿垅、曾卓、鲁黎、牛汉
九叶诗派
穆旦《赞美诗》、《控诉》、《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40年代散文和戏剧的概述
报告文学
邱东平《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阿垅《闸北打了起来》、曹白《呼吸》
40年代杂文
鲁迅《野草》
叙事、抒情散文不算发达
戏剧代表作:郭沫若《屈原》
80-90年代文学(新时期文学)
80年代文学思潮
文艺界的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
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对于所谓错误作品的批评和“清除精神污染”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鸣
文学方法论和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有关重写文学史
90年代文学思潮
人文精神的寻思
“后现代”思潮
80年代诗歌
一个序幕
天安门诗歌运动
三个诗歌群体
“归来“诗人群
绿原、牛汉、曾卓《崖边上的树》、艾青《在浪尖上》公刘、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邵燕祥
朦胧诗(今天派诗歌)
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食指等等
新生代诗歌(后朦胧诗)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亚洲》《麦地》、韩东《我们的朋友》《有关大雁塔》、于坚、骆一禾、欧阳江河、西川《体验》、李亚伟
90年代诗歌
诗歌创作队伍的分化与分流
“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不同诗歌立场的对峙
西川《致敬》,王家新《帕斯捷尔纳》
80-90年代小说创作
80年代前期小说
伤痕文学
开端: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小说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宗璞《弦上的梦》、卢新华《伤痕》、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反思文学
起步标志:茹志鹃1979年2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了的故事》
代表作: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李顺大造物》、古华《芙蓉镇》、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王蒙《布礼》、《蝴蝶》、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方之《内奸》
改革文学
发轫之作:1979年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代表作:张锲《改革者》、柯云路《新星》、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蒋子龙《燕赵悲歌》、张炜《古船》、贾平凹《浮躁》、路遥《平凡的世界》
80年代中期小说
多元探索(大自然)
《黑骏马》、《北方的河》
寻根小说
韩少功《归去来》《爸爸爸》、阿城《棋王》、贾平凹《古堡》、王安忆《小鲍装》
先锋小说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山上的小屋》、马原《拉萨河女神》
新写实小说
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池莉《但男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的《风景》、《桃花灿烂》
重要作家作品
王蒙《活动变人形》
陆文夫《美食家》“糖醋现实主义”
高晓生《人到中年》
张贤亮《绿化树》
汪曾祺《受戒》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90年代小说
新写实小说
池莉《来来往往》、《云破处》、《生活秀》、《口红》
方方《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落日》、《桃花灿烂》、《乌泥湖年谱》
新历史小说
莫言《红高粱》、《丰乳肥臀》,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温故一九四二》,苏童《罂粟之家》、《妻妾成群》、《红粉》、《我的帝王生涯》,陈忠实《白鹿原》、龙凤伟《石门夜话》,余华《活着》、格非《迷舟》、《故人》,王安忆《纪实与虚构》,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枣树的故事》,李锐《旧址》
新生代小说
朱文、鲁羊、韩东、徐坤、毕飞宇等
女性小说
《方舟》、《在同一地平线上》、铁凝《棉花垛》
80-90年代戏剧创作概述
话剧发展三个阶段
复苏重振
戏剧探索
《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商鞅》
小剧场戏剧运动
复兴:1982年北京人民艺术学院《绝对信号》
艺术探索
重要作家作品
沙叶新《陈毅市长》《假如我是真的》
高行健《绝对信号》
50-70年代文学(17年文学与文革文学)
1950-1970年代文学运动与思潮
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清理传统与厘定方向
文学运动:文学规范与秩序的构造
关于《武训传》的讨论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青查胡风“反革命集团”案
“双百”方针与文艺界反右运动
抓意识形态里的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建构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逻辑核心:理想(浪漫主义)和现实(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两个关键:题材(现实的反映并寄托理想)和典型(联系现实体现理想)
文学题材的政治等级
批判人道主义、人性论
干预生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改选》、《田野落霞》、《爬在旗杆上的人》、《本报内部消息》
人性人情:《在悬崖上》、《美丽》、《小巷深处》、《红豆》、《布谷鸟又叫了》
“文化革命”十年文学思潮
“文革”的策动与过程
序幕: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发表
“文艺黑线专政”论
革命样板戏运动
八大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
三突出选择: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文革”时期主流文学思潮
文化专制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文学与文学界的浩劫
地下文艺思潮运动
手抄本小说
“地下”诗歌:作者有穆旦、唐湜、牛汉、绿原、曾卓、郭小川、流沙河、公刘、蔡其矫、郭路生《相信未来》、《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白洋淀诗群”
1950-1970年代小说
主流小说
革命历史的讲述
革命史诗小说《红旗谱》、《红日》、《青春之歌》
革命传奇小说《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
茹志鹃《百合花》、《静静的产院》
社会主义新农村书写
构成: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胡正;陕西作家群柳青、王汶石
代表作品:赵树理《三里湾》、《锻炼锻炼》、《登记》;杨沫《青春之歌》;周立波《山乡巨变》;李准《不能走那条路》
探索生活边缘的小说
直面生活的矛盾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对人情人性的书写
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丰村《美丽》、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另一种历史体验和叙述
陈翔鹤《广陵散》、黄秋耘《杜子美还家》
1950-1970年代诗歌
诗人处境与诗坛的重组
政治抒情诗
郭沫若《新华颂》、胡风《时间开始了》、何其芳《我们伟大的节日》、艾青《国旗》、冯至《我的感谢》、贺敬之《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等
新生活的歌唱(叙事诗)
西南边疆诗群:公刘、顾工、周良沛等新疆:闻捷《天山牧歌》
“战士世人”郭小川
《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
1950-1970年代戏剧
独幕剧与“第四种剧本”
独幕剧《妇女代表》、《李连英》第四种剧本《布谷鸟又叫了》、《同甘共苦》
历史剧
田汉《关汉卿》为民请命
郭沫若《蔡文姬》爱国精神、民族大义
曹禺《胆剑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当代话剧经典《茶馆》
社会主义教育剧
1950-1970年代散文
风格:模糊、迟疑、谨慎
散文的两度活跃:“双百方针”前后和60年代初
批判时弊的杂文
“干预生活”、揭露社会问题的特写、报告文学创作
抒情散文
当代散文的模式:知识性与诗化
秦牧、刘白羽、杨朔
随笔和小品的余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