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脑图导图社区 病理-炎症
炎症
慢性炎症
一般特点
炎症灶内浸润的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激活是慢性炎症的重要特征
组织破坏:主要由炎症细胞的产物引起
修复反应:常有较明显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等实质细胞的增生
肉芽肿性炎(特殊的慢性炎症)
以炎症局部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肉芽肿)
感染性肉芽肿
1.细菌感染: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引起结核病和麻风,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猫抓病 2.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梅毒 3.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组织胞浆菌、新型隐球菌和血吸虫感染
异物性肉芽肿
手术缝线、石棉、隆乳术的填充物、移植的人工血管等引起的肉芽肿
原因不明的肉芽肿
如结节病肉芽肿
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是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上皮样细胞的胞质丰富,胞质呈淡粉色,略呈颗粒状,胞质界限不清,细胞核呈圆形或长圆形,有时核膜折叠,染色浅淡,核内可有1~2个小核仁。因这种细胞形态与上皮细胞相似,故称上皮样细胞。
多核巨细胞:巨噬细胞包绕(异物、结核杆菌等)而成
急性炎症
浆液性炎(卡他性炎)
以浆液渗出为特征,渗出的液体主要来自血浆,也可由浆膜的间皮细胞分泌,混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 浆液性渗出物弥漫浸润疏松结缔组织,局部可出现炎性水肿
纤维素性炎
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素(红染,网状、条状或颗粒状,混有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细胞碎片),易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组织。
化脓性炎
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多由化脓菌感染所致,亦可由组织坏死继发感染产生。
表面化脓和积脓:发生在黏膜和浆膜表面的化脓性炎
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
脓肿:器官或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脓腔
出血性炎
炎症病灶的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
概念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性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