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常见,肿瘤细胞呈胃分化,胞浆丰富透明或淡染嗜酸性,胞浆边界明显,核浆比一般较低,核位于基底部。核分裂象和细胞凋亡存在但不明显,低中倍镜下不易观察到。
与普通型腺癌(拉长、假复层、深染的核)相比,胃型腺癌的特征是位于基底部的分化良好的圆形核。核染色质清晰、细腻,有时有明显的核仁,与普通型腺癌深染的核相比,核淡染很多。肿瘤形成腺体或实性区域,但也可表现为乳头状、小梁状或单细胞状。腺体的大小和形状各异,可呈囊状扩张,轮廓不规则,有时管腔内可见乳头状内折。腺体浸润间质,引起促纤维反应,脉管浸润常见。
形态和免疫组化特征与胰腺导管癌和胆管癌相似,PAX8阳性有助于原发性宫颈腺癌的诊断
胃型腺癌产生中性粘液(幽门型),在PAS/阿新兰染色时染为品红色,而正常的宫颈黏液呈酸性并染成深蓝色
ER、 PR、vimentin、p63、p40和AR通常阴性,PAX8在68%-80%的胃型腺癌中呈阳性,SATB2通常阴性,偶尔呈弱阳性。PAX2通常阴性。胃型粘蛋白标记物,如MUC6和HIK1083,在60%-80%的胃型腺癌中阳性。此外,胃型腺癌TFF2、 CK7、CEA和CAIX 阳性,HNF1β在高达90%的病例中呈阳性,Napsin A在更小比例的病例中呈阳性;
微偏腺癌(恶性腺瘤),即高分化胃型腺癌,低级别形态,分化良好的腺体呈“爪状”形态,内衬富含胞浆内黏液的细胞,细胞核极少有异型性。腺体随意分布于间质中,有时很少或没有促纤维反应。这有助于区分胃型宫颈腺癌和宫颈内膜腺体小叶状增生(LEGH),后者的小叶结构保留,细胞异型性极小。胃型腺癌ER/PR阴性,大多数良性腺体病变,ER/PR呈阳性(LEGH和中肾残留ER/PR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