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四 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宣传
内容包括: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角。新闻报道体裁也日益增多。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报纸评论的形式逐渐多起来,有“社论”、“时论”、“时评”、“编者按”等。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的新闻传播思想,开始自办报刊。随着维新运动的开展,近代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国人办报热潮。维新派先后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乘着维新运动的东风,自19世纪70年代始,国人自办报刊蔚然成风。
世界报业开始向商业报刊阶段迈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全球扩张行为,西方殖民者不仅携带本国报纸进入殖民国家,还在所到之处创办具有宗主国色彩的报纸。 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处于睡狮状态,停而不前,中国的古代报纸在清前中期已到达顶峰,但却没有直接演进为近代报纸。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网校视频制作
新闻史第五章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表彰大会思维导图
新闻:叙述事实
后期剪辑
photoshop平面设计基础思维导图
文件管理方法的思维导图
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宣传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兴中会的革命宣传和《中国日报》的创办
1894年11月兴中会,孙中山
《中国日报》兴中会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内容5个方面
留日学生的革命宣传活动
《开智录》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1900年11月在横滨,宗旨“开通民智”
《译书汇编》1900年12月东京创刊。我国第一个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成员创办的,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国民报》1901年5月批判封建制度,是革命派正面批驳保皇派的第一篇文章
沪杭地区的革命报刊和“苏报案”
《大陆》革命派在上海出版的第一个报刊,1902年创刊
《中国白话报》1903年上海,辛亥革命时期影响最大的白话报刊
《苏报》1896年6月创刊与上海,1902《苏报》由保皇转为支持革命,1903年6月连发40篇强烈革命色彩文章,引发“苏报案”
《革命军》1903年邹容,被称为国民第一教科书
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
《清译报》与《新民丛报》
1898年12月横滨创刊,梁启超主编,康梁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后成为保皇派的第一个机关报
《新民丛报》1902年2月梁启超,宗旨“开民智”、“造新民”,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1903年前后变化巨大
改良派在海外办的报刊
改良派在国内办的报刊
《时报》1904年6月上海,折中公允,为我国报业做出的贡献
《大公报》1902年6月创刊于天津,宣传维新变法,四个阶段,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京话日报》1904年8月创刊于北京,反帝爱国
《东方杂志》1904年3月在上海创刊,“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主张联日抗俄,提倡君主立宪,教育救国
立宪运动中的保皇派报刊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和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
《民报》的创刊
1905年11月创刊于东京
宣传的主要内容:1.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
2.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
3.宣传以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为中心的民生主义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围绕四个问题进行争论
《民报》获胜,《新民丛报》失败的三个原因
这次论战的性质和意义8个
革命派报刊在国内外的发展
上海的革命报刊
《中国女报》
《神州日报》
《民呼日报》
《民吁日报》
港穗地区的革命报刊
《时事画报》
武汉地区的革命报刊
《楚报》
《大江报》
《中华民国公报》
其他地方的革命报刊
清政府加强对报业的控制
迫害报刊和报人
制定报刊法规
1906年《大清印刷物专律》
1908年《大清报律》
出版官报
1901年后
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6点
报刊宣传的特点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