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6.泡沫干粉灭火系统
哒哒出品必为精品,全网最全注册消防工程师思维导图资料!消防不是轻轻松松说考就能考过的,消防考试还是比较难的。首先是教材三本,A4纸1000多页,知识量大且比较分散,需要理解记忆的量都很大。在篇章上有轻重之分,但是在知识点上没有绝对的重点。
编辑于2021-06-06 23:34:3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本图主要介绍了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管道布置、消防、电气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本图主要介绍了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管道布置、消防、电气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6.泡沫灭火系统(5分)
1. 系统的灭火机理
隔氧窒息
辐射热阻隔
吸热冷却
2. 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泡沫液分类
蛋白泡沫液
动植物蛋白水解而成
氟蛋白泡沫液
在蛋白泡沫液内加入氟碳表面活性剂,液下喷射时可减少对可燃液体的携带量
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在氟蛋白泡沫液的基础上加入碳氢表面活性剂和成膜助剂,可以在烃类液体表面形成一层水膜
水成膜泡沫液
采用化工原料制备,可以在烃类液体表面形成一层水膜
组成
泡沫液储罐、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产生装置、探测器与启动控制装置、管道及阀门等系统组件组成
按喷射方式分
液上喷射
液下喷射
半液下喷射
按系统结构划分
固定式
固定消防水池 (罐) 、消防水泵、消防给水管网、固定泡沫产生器等链接组成灭火系统。
半固定式
指由固定的泡沫产生器与部分连接管道,泡沫消防车或机动泵,用水带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
移动式
指由消防车、机动消防泵或有压水源、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枪、泡沫炮或移动式泡沫产生器,用水带等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
按发泡倍数划分
低倍数
发泡倍数<20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及石油化工装置区等场所的首选灭火系统
中倍数
发泡倍数:20~200
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且多用作辅助灭火设施。
高倍数
发泡倍数>200
固定式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半液下喷射系统
【J2015-29】
29.泡沫灭火系统按系统结构可分为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半固定泡沫灭火系统、移动泡沫灭火系统。半固定灭火系统是指( )。 A.采用泡沫枪、固定泡沫装置和固定消防水泵供应泡沫混合液的灭火系统 B.泡沫产生器和部分连接管道固定,采用泡沫消防车或机动消防泵,用水带供应泡沫混合液的灭火系统 C.泡沫产生器与部分连接管道连接,固定消防水泵供应泡沫混合液的灭火系统 D.采用泡沫枪,泡沫液由消防车供应,水由固定消防水泵供应的灭火系统
答案
【答案】B 【解析】泡沫灭火系统按系统结构可分为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半固定泡沫灭火系统、移动泡沫灭火系统。半固定灭火系统是指泡沫产生器和部分连接管道固定,采用泡沫消防车或机动消防泵,用水带供应泡沫混合液的灭火系统,本题答案为B。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J2016-53】
53.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泡沫从储罐底部注入,并通过软管浮升到燃烧液体表面进行喷放的灭火系统是( )。 A.固定式系统 B.半固定式系统 C.液下喷射系统 D.半液下喷射系统
答案
【答案】D 【解析】半液下喷射系统是指泡沫从储罐底部注人,并通过软管浮升到液体燃料表面进行灭火的灭火系统。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3. 系统形式的选择
泡沫液的选择
1.水溶性液体火灾:必须选用抗溶性泡沫液,采用液上喷射或半液下喷射泡沫。
2.非水溶性液体: 当采用液上喷射泡沫灭火时,选用蛋白、氟蛋白、成膜氟蛋白或水成膜泡沫液均可; 当采用液下喷射泡沫灭火时,必须选用氟蛋白、成膜氟蛋白或水成膜泡沫液。
3.保护非水溶性液体的泡沫—水喷淋系统、泡沫炮系统泡沫液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吸气型泡沫产生装置时,可选用蛋白、氟蛋白、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2)当采用非吸气型泡沫产生装置时,应选用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J2017-12】
2017技术实务真题 12.采用泡沫灭火系统保护酒精储罐,应选用( )。 A.抗溶泡沫液 B.水成膜泡沫液 C.氟蛋白泡沫液 D.蛋白泡沫液
答案
【答案】A 【解析】水溶性液体火灾必须选用抗溶性泡沫液。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J2017-24】
24.采用非吸气型喷射装置的泡沫喷淋保护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时,应选用( )。 A.水成膜泡沫液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B.蛋白泡沫液 C.氟蛋白泡沫液 D.抗溶性泡沫液
答案
【答案】A 【解析】《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3.2.2保护非水溶性液体的泡沫—水喷淋系统、泡沫炮系统泡沫液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采用吸气型泡沫产生装置时,可选用蛋白、氟蛋白、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当采用非吸气型泡沫产生装置时,应选用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系统选择基本要求
1. 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宜选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2)油罐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宜为固定式。
2. 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
液上喷射系统
3. 油罐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液上喷射系统
4. 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
液上喷射或半液下喷射系统
5. 烃类液体固定顶储罐
液上喷射、液下喷射或半液下喷射系统
6. 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
液上喷射、液下喷射或半液下喷射系统
7. 非水溶性液体外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直径大于18m的固定顶储罐及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立式储罐
不得选用泡沫炮作为主要灭火设施
8. 高度大于7m、直径大于9m的固定顶储罐
不得选用泡沫枪作为主要灭火设施
《建规》8.3.10-甲、 乙、丙类液体储罐的灭火系统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罐容量>1000m³的固定顶罐应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2.罐壁高度<7m 或容量≤200m³的储罐可采用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3.其他储罐直采用半固定式灭火系统系统。
【J2016-52】
52.某石油库储罐区共有14个储存原油的外浮顶储罐,单罐容量均为100000m³,该储罐区应选用的泡沫灭火系统是( )。 A.液上喷射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B.液下喷射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C.液上喷射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D.液下喷射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答案
【答案】C 【解析】《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 8.7.1 可能发生可燃液体火灾的场所宜采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4.1.2 储罐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3 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系统;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J2017-99】
99.某高15m、直径15m的非水溶性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拟采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保护,可选择的型式有( )。 A.液上喷射系统 B.液下喷射系统 C.半固定式泡沫系统 D.移动式低倍数泡沫系统 E.半液下喷射系统
答案
【答案】ABE 【解析】《建规》8.3.10-甲、 乙、丙类液体储罐的灭火系统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罐容量大于1000m³的固定顶罐应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2.罐壁高度小于 7m 或容量不大于 200m³的储罐可采用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3.其他储罐直采用半固定式灭火系统系统。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J2018-90】
90.某固定顶储罐,储存5000m³航空煤油。该储罐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可选用(---)。 A.固定式液上喷射系统 B.固定式半液下喷射系统 C.半固定式液下喷射系统 D.固定式液下喷射系统 E.半固定式液上喷射系统
答案
【答案】:ABD 【解析】:8.3.10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灭火系统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罐容量大于1000m³的固定顶罐应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2 罐壁高度小于7m或容量不大于200m³的储罐可采用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3 其他储罐宜采用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4 石油库、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气工程中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灭火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等标准的规定。 由于该题目中并未提及是石油库不能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8.7.2下列场所应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1. 甲、乙类和闪点等于或小于90°C的丙类可燃液体的固定顶罐及浮盘为易熔材料的内 浮顶罐:1)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10000m³的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 2)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500m³的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 2. 甲、乙类和闪点等于或小于90°C的丙类可燃液体的浮顶罐及浮盘为非易熔材料的内 浮顶罐: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50000m³的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3.移动消防设施不能进 行有效保护的可燃液体储罐。 8.7.3下列场所可采用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1.罐壁高度小于7m或容积等于或小于 200m³的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2.润滑油储罐;3.可燃液体地面流淌火灾、油池火灾。 8.7.4除本规范第8.7.2条及第8.7.3条规定外的可燃液体罐宜采用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4. 系统的设计要求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基本要求
设计用量
罐内用量+辅助泡沫枪用量+管道剩余量三者之和最大的储罐
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每只泡沫枪流量
流量≥240L/min(4L/s)
宜沿防火堤外均匀布置泡沫消火栓
沿防火堤外均匀布置+间距≤60m
当泡沫混合液流量≥100L/s
泵、比例混合装置及其管道上的控制阀、干管控制阀宜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动作时间
泵启动到混合液输送到保护对象时间≤5min
固定顶储罐
固定顶储罐的保护面积,应按储罐横截面面积计算。 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及连续供给时间: 非水溶性液体储罐液下或半液下喷射系统,其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5.0L/(min·㎡),连续供给时间≥40min。
【J2015-59】
59.某储罐区有4个固定顶柴油储罐,单罐容积2000m3,设置了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该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保护面积应按( )确定。 A.储罐罐壁与泡沫堰板间的环形面积 B.储罐表面积 C.储罐横截面积 D.防火堤内的地面面积
答案
【答案】C 【解析】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2010,4.2.1固定顶储罐的保护面积,应按储罐横截面面积计算。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J2018-69】
69.某储罐区中共有6个储存闪点为65℃的柴油固定顶储罐,储罐直径均为35m。均设置固定式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保护,并配备辅助泡沫枪,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关于该储罐区泡沫灭火系统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支辅助泡沫枪的泡沫合液流量不应小于200L/min,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30min B.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5.0L/(min·㎡),连续供给时间不应于40min。 C.泡沫混合液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输送到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应大于10min D.储罐区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应按1个储罐内用量、辅助泡沫枪用量之和计算
答案
【答案】:B 【解析】:参《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4.1.4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储罐区,应配置用于扑救液体流散火灾的辅助泡沫枪, 泡沫枪的数量及其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表4. 1. 4的规定。每支辅助泡沫枪的 泡沐混合液流量不应小于240L/min。 4.1.10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泡沫消防水泵或泡沫混合液泵启动后,将泡 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保护对像的时间不大于5min。 4.1.3储罐区泡沫灭火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应按罐内用量、该罐 辅助泡沫枪用量、管道剩余量三者之和最大的储罐确定。 4.2.2非水溶性液体储罐液下或半液下喷射系统,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 5L/(miir㎡),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40min。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J2019-84】
84.某储罐区共有7个直径32m的非水溶性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均设置固定式液上喷射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关于该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泡沫灭火系统应具备半固定式系统功能 B.每个储罐的泡沫产生器不应少于3个 C.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4L/(min·㎡) D.泡沫混合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输送到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应不大于5min E.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30min
答案
【答案】ADE 【解析】《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4.1.9 储罐区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应具备半固定式系统功能。选项A正确。 4.1.10 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泡沫消防水泵或泡沫混合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大于5min。选项D正确。 选项B不应少于4个,选项B错误  4.2.2 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及连续供给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水溶性液体储罐液上喷射系统,其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表4.2.2-1的规定;  选项C错误,选项E正确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外浮顶储罐
1.钢制单盘式与双盘式外浮顶储罐的保护面积,应按罐壁与泡沫堰板间的环形面积确定。 2.非水溶性液体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12.5L/(min·㎡),连续供给时间≥30min。
内浮顶储罐
钢制单盘式、双盘式与敞口隔舱式内浮顶储罐的保护面积,应按罐壁与泡沫堰板间的环形面积确定;其他内浮顶储罐应按固定顶储罐对待。 1)钢制单盘式、双盘式与敞口隔舱式内浮顶储罐的泡沫堰板与罐壁的距离≥0.55m,其高度≥0.5m; 2)单个泡沫产生器保护周长≤24m; 3)非水溶性液体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12.5L/(min·㎡); 4)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30min。
【J2016-9】
2016技术实务真题 9.某储存汽油、轻石脑油的储罐区,采用内浮顶罐,储罐上所设置的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12.5L/(min·㎡),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 )min。 A.25 B.30 C.40 D.45
答案
【答案】B 【解析】《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4.4.2 非水溶性液体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12.5L/(min·m2);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30min。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全淹没系统
全淹没系统,泡沫淹没深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用于扑救A类火灾时,泡沫淹没深度≥最高保护对象高度的1.1倍,且应高于最高保护对象最高点0.6m; 2.当用于扑救B类火灾时,汽油、煤油、柴油或苯火灾的泡沫淹没深度应高于起火部位2m;其他B类火灾的泡沫淹没深度应由试验确定。
系统自接到火灾信号至开始喷放泡沫的延时≤1min。 泡沫液和水的连续供给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用于扑救A类火灾时,≥25min; 2.当用子扑救B类火灾时,≥15min。
油罐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丙类固定顶与内浮顶油罐,单罐容量<10000m³的甲、乙类固定顶与内浮顶油罐,当选用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时,宜为固定式。
油罐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应采用液上喷射形式,且保护面积应按油罐的横截面积确定。
系统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4L/(min·㎡ ),连续供给时间≥30min。
泡沫产生器应沿罐周均匀布置,当泡沫产生器数量≥3个时,可每两个产生器共用一根管道引至防火堤外。
【J2015-26】
2015技术实务真题 26.新建一个内浮顶原油储罐,容量为600m³,采用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时,宜选用( )泡沫灭火系统。 A.固定 B.移动 C.半固定 D.半移动
答案
【答案】A 【解析】丙类固定顶与内浮顶油罐,单罐容量小于10000m³的甲、乙类固定顶与内浮顶油罐,当选用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时,宜为固定式。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泡沫-水喷淋系统
基本要求
泡沫-水喷淋系统泡沫混合液与水的连续供给时间 1.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10min; 2.泡沫混合液与水的连续供给时间之和≥60min。
泡沫-水雨淋系统
1.保护面积应按保护场所内的水平面面积或水平面投影面积确定。 2.应设置雨淋阀、水力警铃,并应在每个雨淋阀出口管路上设置压力开关,但喷头数<10个的单区系统可不设雨淋阀和压力开关。 3.设计时应进行管道水力计算,自雨淋阀开启至系统备喷头达到设计喷洒流量的时间不得超过60s。
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
作用面积应为465 ㎡,当防护区面积<465 ㎡时,可接防护区实际面积确定,另外也可采用试验值。 系统的供给强度≥6.5L/(min.㎡) 系统输送的泡沫混合液应在8L/s至最大设计流量范围内达到额定的混合比。
【J2017-67】
67.闭式泡沫一水喷淋系统的供给强度不应小于( )L/(min.m2)。 A.4.5 B.6.5 C.5.0 D.6.0
答案
【答案】B 【解析】泡沫一水喷淋系统的供给强度不应小于6.5L/(min.m2)。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5. 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泡沫消防泵
应能耐受≥10min的空载运转。
泡沫比例混合器
环泵式
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有独立泡沫消防泵站的场所,尤其适用于储罐规格较单一的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设置要求
(1)水池相对水位不宜过高,以保证泡沫比例混合器出口压力(背压)为零或负压。
(2)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液入口不应高于泡沫液储罐最低液面1m。
(3)比例混合器的出口压力大于零时,其吸液管上应设有防止水倒流入泡沫液储罐的措施。
(4)为防止泡沫比例混合器被异物堵塞或其他故障对系统安全性造成影响,要求并联安装一个备用泡沫比例混合器。
【J2015-72】
72.某乙类可燃液体储罐设置固定液上喷射低倍数泡沫灭火器系统,当采用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时,泡沫液的投加点应在( )。 A.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 B.消防给水管道临近储罐处 C.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 D.在消防水泵房外的给水管道上
答案
【答案】C 【解析】采用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时,泡沫液的投加点应在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本题答案为C。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压力式
适用范围
全厂统一采用高压或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石油化工企业 ,尤其适用于分散设置独立泡沫站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区。
设置要求
是工厂生产的由比例混合器和泡沫液储罐组成一体的独立装置,安装时不需要再调整其混合比等。
平衡式
适用范围
目前工程中采用较多。尤其设置若干个独立泡沫站的大型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多采用水力驱动式平衡式泡沫比例混合器。
管线式
适用范围
由于管线式比例混合器的混合比精度通常不高,因此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中很少使用,其主要用于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与泡沫炮、泡沫枪、泡沫产生器装配为一体使用。
设置要求
管线式泡沫比例混合器直接安装在主管线上,泡沫液与水直接混合形成混合液,系统压力损失较大,混合比精度通常不高,因此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中很少使用,其主要用于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与泡沫炮、泡沫枪、泡沫产生器装配为一体使用。
泡沫产生装置
低倍数泡沫产生器
1)固定顶储罐、按固定顶储罐对待的内浮顶储罐,宜选用立式泡沫产生器。
2)进口的工作压力应为其额定值±0.1MPa。
3)空气吸入口及露天的泡沫喷射口应设置防止异物进入的金属网。
4)横式泡沫产生器的出口应设置长度≥1m的泡沫管。
5)外浮顶储罐上的泡沫产生器不应设置密封玻璃。
高背压泡沫产生器
1)进口工作压力应在标定的工作压力范围内。
2)出口工作压力应大于泡沫管道的阻力和罐内液体静压力之和。
3)发泡倍数2-4
4.2.4 液下喷射系统应选用高背压泡沫产生器。
中倍数泡沫产生器
1)发泡网应采用不锈钢材料。
2)安装于油罐上的中倍数泡沫产生器,其进空气口应高出罐壁顶。
高倍数泡沫产生器
1)在防护区内设置并利用热烟气发泡时,应选用水力驱动式泡沫发生器。
2)在防护区内固定设置泡沫发生器时,应采用不锈钢材料的发泡网。
【J2018-34】
2018技术实务真题 34.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油罐采用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时,泡沫产生器应选用(---)。 A.横式泡沫产生器 B.高背压泡沫产生器 C.立式泡沫产生器 D.高倍数泡沫产生器
答案
【答案】:B 【解析】: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4.2.4 液下喷射系统应选用高背压泡沫产生器。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J2019-46】
2019技术实务 46.关于泡沫灭火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混合液泵是为采用环泵式比例混合器的泡沫灭火系统供给泡沫混合液的水泵 B.泡沫消防水泵是为采用压力式等比混合装置的泡沫灭火系统供水的水泵 C.当采用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时,泡沫储存罐的单罐容积不应大于10m³ D.半固定系统是由移动式泡沫生产器,固定的泡沫消防水泵或泡沫混合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用管线或水带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
答案
【答案】D 【解析】《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 2.1.21 泡沫混合液泵 为采用环泵式比例混合器的泡沫灭火系统供给泡沫混合液的水泵。选项A正确 2.1.20 泡沫消防水泵 为采用平衡式、计量注入式、压力式等比例混合装置的泡沫灭火系统供水的水泵。选项B正确 3.4.4 当采用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泡沫液储罐的单罐容积不应大于10m³;选项C正确 2.1.11 半固定式系统 由固定的泡沫产生器与部分连接管道,泡沫消防车或机动消防泵,用水带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来源】第三篇第七章。
泡沫—水喷头、泡沫—水雾喷头
工作压力应在标定的工作压力范围内,且≥其额定压力的0.8倍。
泡沫混合液+空气=泡沫
泡沫液+水=泡沫混合液
8.干粉灭火系统(1分)
1. 系统灭火机理
干粉灭火剂
类型
普通干粉灭火剂 (BC干粉灭火剂)
多用途干粉灭火剂 (ABC干粉灭火剂)
专用干粉灭火剂 (D类火灾)
注意事项
灭火机理
化学抑制作用
隔离作用
冷却与窒息作用
2. 系统组成和分类
组成
分类
应用方式
设计情况
系统保护情况
驱动气体储存方式
3. 系统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工作原理
自动控制方式
手动控制方式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
4. 系統设计参数
一般规定
全淹没灭火系统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预制灭火装置
【J2016-16】
16.某大型钢铁企业设置了预制干粉灭火装置。下列关于该装置设置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4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4s B.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8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 C.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8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4s D.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4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
答案
【答案】D 【解析】《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 3.4.3 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4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 【来源】第三篇第八章。
5. 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系统组件
储存装置
选择阀和喷头
管道及附件
系统设置要求
6. 控制与操作
7. 安全要求
8. 总结
6.泡沫灭火系统(5分)
1. 系统的灭火机理
隔氧窒息
辐射热阻隔
吸热冷却
2. 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按喷射方式分
液上喷射
液下喷射
半液下喷射
按系统结构划分
固定式
半固定式
移动式
按发泡倍数划分
低倍数
中倍数
高倍数
泡沫液分类
蛋白泡沫液
氟蛋白泡沫液
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水成膜泡沫液
3. 系统形式的选择
泡沫液的选择
系统选择基本要求
4. 系统的设计要求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基本要求
设计用量
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固定顶储罐
外浮顶储罐
内浮顶储罐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全淹没系统
油罐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水喷淋系统
基本要求
泡沫-水雨淋系统
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
5. 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泡沫消防泵
泡沫比例混合器
环泵式
压力式
平衡式
管线式
泡沫产生装置
低倍数泡沫产生器
高背压泡沫产生器
中倍数泡沫产生器
高倍数泡沫产生器
泡沫—水喷头、泡沫—水雾喷头
8.干粉灭火系统(1分)
1. 系统灭火机理
干粉灭火剂
由灭火基料(小苏打、磷酸铵盐等)和适量的流动助剂(硬脂酸镁、云母粉、滑石粉等)以及防潮剂(硅油)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研磨、混配制成的固体粉末灭火剂。
类型
普通干粉灭火剂 (BC干粉灭火剂)
钠盐干粉灭火剂(小苏打干粉)
碳酸氢钠
紫钾干粉灭火剂
碳酸氢钾
超级钾盐干粉灭火剂
氯化钾
钾盐干粉灭火剂
硫酸钾
混合型干粉灭火剂
碳酸氢钠和钾盐
氨基干粉灭火剂
尿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钾)
多用途干粉灭火剂 (ABC干粉灭火剂)
磷酸盐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
磷酸铵和硫酸铵混合物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
聚磷酸铵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
可扑救A类、B类、C类、E类火灾
专用干粉灭火剂 (D类火灾)
石墨类
石墨内添加流动促进剂
氯化钠类
D类干粉灭火剂,选择不同的添加剂用于不同的灭火对象
碳酸氢钠类
BC干粉灭火剂的主要原料,添加某些结壳物料也可制作D类干粉灭火剂
注意事项
BC类干粉与ABC干粉不能兼容
BC类干粉与蛋白泡沫或者化学泡沫不兼容,因为干粉对蛋白泡沫盒一般合成泡沫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对于一些扩散性很强的气体,如氢气、乙炔气体,干粉喷射后难以稀释整个空间的气体,对于精密仪器仪表会留下残渣,用干粉灭火不适宜。
【J2017-62】
2017技术实务真题 62.下列火灾中,不应采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的是( )。 A.可燃气体火灾 B.易燃、可燃液体火灾 C.可溶化固体火灾 D.可燃固体表面火灾
答案
【答案】D 【解析】碳酸氢钠干粉不能灭A类火灾。 【来源】第三篇第八章。
灭火机理
化学抑制作用
当大量的粉末以雾状形式喷向火焰时,火焰中的自由基被大量吸附和转化,使自由基数量急剧减少,致使燃烧反应链中断,最终使火焰熄灭。
隔离作用
特别当粉末覆盖达到一定厚度时,还可以起到防止复燃的作用。
冷却与窒息作用
干粉灭火剂的基料在火焰高温作用下,将会发生一系列分解反应,钠盐和钾盐干粉在燃烧区吸收部分热量,并放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起到冷却和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磷酸盐等化合物还具有导致炭化的作用,它附着于着火固体表面可炭化,碳化物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使燃烧过程变得缓慢,使火焰的温度降低。
【J2016-15】
2016技术实务真题 15.下列灭火器中,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为化学抑制作用的是( )。 A.泡沫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水基型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答案
【答案】D 【解析】 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窒息,其次是冷却 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隔氧窒息、辐射热阻隔、吸热冷却 干粉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化学抑制、隔离、冷却与室息 【来源】第三篇第十三章。
【2015-81】
2015年多选真题 81.下列灭火剂中,在灭火过程中含有窒息灭火机理的有( )。 A.二氧化碳 B.泡沫 C.直流水 D.水喷雾 E.氮气
答案
【答案】ABDE
2. 系统组成和分类
组成
同气体灭火系统
分类
应用方式
全淹没
局部应用
设计情况
设计型
预制型
系统保护情况
组合分配
单元独立
驱动气体储存方式
储气式
储压式
燃气式
3. 系统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工作原理
自动控制方式
手动控制方式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1.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2.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火灾。
3.可燃固体表面火灾。
4.带电设备火灾。
不适用范围
1.硝化纤维、炸药等无空气仍能迅速氧化的化学物质与强氧化剂。
2.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及其氢化物。
4. 系統设计参数
一般规定
1. 干粉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扑救封闭空间内的火灾应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 扑救具体保护对象的火灾应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2. 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喷放干粉时不能自动关闭的防护区开口,其总面积≤该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15%(二氧化碳为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②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0.25h; 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力≥1200Pa。
3. 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2m/s(二氧化碳为3)。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②在喷头和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③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150mm。
4. 当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有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供应源时,启动干粉灭火系统之前或同时,必须切断气体、液体的供应源。
5. 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火灾宜采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可燃固体表面火灾应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6. 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所需储存量最多的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
7. 组合分配系统保护的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8个。 当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5个时,或者在喷放后48h内不能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时,灭火剂应有备用量。备用量≥系统设计的储存量。 备用干粉储存容器应与系统管网相连,并能与主用干粉储存容器切换使用。
全淹没灭火系统
1. 灭火剂设计浓度≥0.65kg/m³。
2. 干粉喷射时间≥30s。
3. 喷头布置,应使防护区内灭火剂分布均匀。
4. 防护区应设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防护区净高的2/3。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1.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设计可采用面积法或体积法。 当保护对象的着火部位是平面时,宜采用面积法; 当采用面积法不能做到使所有表面被完全覆盖时,应采用体积法。
2. 室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30s; 室外或有复燃危险的室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60s。
预制灭火装置
1. 预制灭火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灭火剂储存量≤150kg。
2.管道长度≤20m。
3.工作压力≤2.5MPa。
2. 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宜用一套预制灭火装置保护。
3. 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4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2s。
【J2016-16】
16.某大型钢铁企业设置了预制干粉灭火装置。下列关于该装置设置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4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4s B.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8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 C.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8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4s D.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4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
答案
【答案】D 【解析】《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 3.4.3 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4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 【来源】第三篇第八章。
5. 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系统组件
储存装置
1. 干粉储存容器设计压力可取1.6MPa或2.5MPa压力级;其干粉灭火剂的装量系数≤0.85;其增压时间≤30s。
2. 驱动气体应选用惰性气体,宜选用氮气; 二氧化碳含水率≤0.015% (m/m),其他气体含水率≤0.006%(m/m); 驱动压力≤干粉储存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3. 储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查和维护,并宜避免阳光直射。其环境温度应为-20~50℃。
4. 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存装置间内。专用储存装置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靠近防护区,出口应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通道。 ②耐火等级≥二级。 ③宜保持干燥和良好通风,并应设应急照明。
5. 当采取防湿、防冻、防火等措施后,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可设置在固定的安全围栏内。
6. 【J2019-15】
2019技术实务 15.关于干粉灭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粉储存容器设计压力可取2.5MPa或4.2MPa压力级 B.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不应设置任何开口和装置 C.管道分支不应使用四通管件 D.干粉储存容器的装量系数不应大于0.75
答案
【答案】C 【解析】根据《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47-2004》 选项A、D:5.1.1储存装置宜由干粉储存容器、容器阀、安全泄压装置、驱动气体储瓶、瓶头阀、集流管、减压阀、压力报警及控制装置等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干粉储存容器设计压力可取1.6 MPa或2.5MPa压力级;其干粉灭火剂的装量系数不应大于0.85;其增压时间不应大于30s。A、D错误。 选项C:5.3.1管道及附件应能承受最高环境温度下工作压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7管道分支不应使用四通管件。C正确。 选项B:5.3.3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应设置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取工作压力的(115±5)%。B错误。 【来源】第三篇第八章。
选择阀和喷头
1. 在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应设一个选择阀。选择阀的位置宜靠近干粉储存容器,并便于手动操作,方便检查和维护。选择阀上应设有标明防护区的永久性铭牌。
2. 选择阀应采用快开型阀门,其公称直径应与连接管道的公称直径相等。
3. 选择阀可采用电动、气动或液动驱动方式,并应有机械应急操作方式。 阀的公称压力≥干粉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
4. 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输出容器阀动作之前打开。
5. 喷头应有防止灰尘或异物堵塞喷孔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在灭火剂喷放时应能被自动吹掉或打开。
6. 喷头的单孔直径≥6mm。
管道及附件
1. 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沟槽(卡箍)连接、法兰连接或焊接。 公称直径≤80mm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 公称直径>80mm的管道,宜采用沟槽(卡箍)或法兰连接。
2. 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应设置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取工作压力的(115±5)% 。(110%~120%)
3. 在通向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置压力信号器或流量信号器。
系统设置要求
喷头的工作压力应符合产品性能要求,一般为(0.5~7)×10^4Pa
全淹没系统喷头应均匀分布, 喷头间距≤2.25m,喷头与墙的距离≤1m, 每个喷头的保护容积≤14m³
【J2015-43】
2015技术实务真题 43.下列关于干粉灭火系统组件及其设置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储存装置的驱动气体应选用压缩空气 B.储存装置可设在耐火等级为三级的房间内 C.干粉储存容器设计压力可取1.6MPa或2.5MPa压力级 D.驱动压力应大于储存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答案
【答案】C 【解析】根据《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 5.1.2,驱动气体应选用惰性气体,宜选用氮气;二氧化碳含水率不应大于0.015%(m/m),其他气体含水率不得大于0.006%(m/m);驱动压力不得大于干粉储存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AD选项错误;根据5.1.4-2,专用储存装置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B选项错误;根据5.1.1-2,干粉储存容器设计压力可取或压力级,C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 【来源】第三篇第八章。
6. 控制与操作
1. 干粉灭火系统应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当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用于经常有人的保护场所时可不设自动控制启动方式。
2.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应在收到两个独立火灾探测信号后才能启动,并应延迟喷放,延迟时间≤30s,且≥干粉储存容器的增压时间。
3. 全淹没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装置应设置在防护区外邻近出口或疏散通道便于操作的地方;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装置应设在保护对象附近的安全位置。 手动启动装置的安装高度宜使其中心位置距地面1.5m。 所有手动启动装置都应明显地标示出其对应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名称。
4. 在紧靠手动启动装置的部位应设置手动紧急停止装置,其安装高度应与手动启动装置相同。 手动紧急停止装置应确保灭火系统能在启动后和喷放灭火剂前的延迟阶段中止。 在使用手动紧急停止装置后,应保证手动启动装置可以再次启动。
5. 干粉灭火系统的电源与自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有关规定。当采用气动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与控制所需要的气体压力和用气量。
6. 预制灭火装置可不设机械应急操作启动方式。
7. 安全要求
1. 防护区内及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警报器,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置干粉灭火剂喷放指示门灯及干粉灭火系统永久性标志牌。
2. 防护区的走道和出口,必须保证人员能在30s内安全疏散。
3.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能自动关闭,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能在防护区内打开。
4. 防护区入口处应装设自动、手动转换开关。转换开关安装高度宜使中心位置距地面1.5m。
5. 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通向室外。
6.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
7. 当系统管道设置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时,管网等金属件应设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8. Z17-48
Z17-48. 某消防检测机构对一单位设置的局部应用干粉灭火系统进行检测,关于保护对象环境及系统功能检查的下列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A.喷射的干粉覆盖保护对象垂直投影面积的120% B.可燃液体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为155mm C.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最大为3m/s D.干粉喷射时间为60s
答案
【答案】C 【解析】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47-2004 3.3.3 当采用面积法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护对象计算面积应取被保护表面的垂直投影面积。A正确。 3.1.3 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应大于2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C错误 2在喷头和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B正确 3.3.2 室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小于30s,室外或有复燃危险的室内局部应用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应小于60s。D正确。
8. 总结
9. 作业
1.画本节课的知识脑图
2.做相关的APP题库题目10道
4.区分各个系统的不同,并记忆重要数据
5.预习水喷雾和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