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5.安全疏散
哒哒出品必为精品,全网最全注册消防工程师思维导图资料!消防不是轻轻松松说考就能考过的,消防考试还是比较难的。首先是教材三本,A4纸1000多页,知识量大且比较分散,需要理解记忆的量都很大。在篇章上有轻重之分,但是在知识点上没有绝对的重点。
编辑于2021-06-06 23:52:3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本图主要介绍了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管道布置、消防、电气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本图主要介绍了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管道布置、消防、电气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5.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I. 人员密度计算
①办公建筑
功能区域
人员密度
(使用面积)
普通办公室
6㎡/人
单间办公室
10㎡/人
专用办公室
设计绘图室
6㎡/人
研究工作室
7㎡/人
中小会议室
有会议桌
2㎡/人
无会议桌
1㎡/人
②商场
③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④餐饮场所中设有固定座位的场所
疏散人数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⑤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
疏散人数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⑥展览厅的疏散人数
人员密度不宜<0.75人/㎡
II. 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指标【含义】
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百人宽度指标=b×N/(A×t)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 b—单股人流宽度,0.55~0.60m N—100(疏散人数) t—一般,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时间控制为2min,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时间控制为1.5min
①厂房
百人宽度指标
厂房的总层数
1~2层
3层
≥4层
百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0.6
0.8
1
厂房最小净宽度
疏散出口不宜小于0.9m
疏散走道不宜小于1.4m
疏散楼梯不宜小于1.1m
首层疏散外门≥1.2m
【J2019-90】
2019技术实务真题 90.某一级耐火等级的服装厂,共7层,建筑高度为32m,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各层使用人数为:第二层300人,第三层260人,第四层280人,第五层至第七层每层290人,关于该厂房疏散楼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四层至三层的疏散楼梯总净宽度不应小于2.90m B.二层至一层的疏散楼梯总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 C.五层至四层的疏散楼梯总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 D.三层至二层的疏散楼梯总净宽度不应小于2.40m E.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式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答案
【答案】ABE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7.5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290×1÷100=2.9m,选项C错误 290×1÷100=2.9m,选项D错误 290×1÷100=2.9m,选项A正确 300×1÷100=3.0m,选项B正确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选项E正确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②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公共建筑(最小净宽)
【Z16-67】
Z16-67. 高层医疗建筑采用双面布房的疏散走道,其净宽度根据疏散人数通过计算确定,应满足不小于( )m的要求。 A.1.1 B.1.2 C.1.5 D.1.4
答案
【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5.18,高层医疗建筑采用双面布房时,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J2018-19】
19.某耐火极限为二级的会议中心,地上5层,建筑高度为30m,第二层采用敞开式外廊作为疏散走道。该外廊的最小净宽度应为(---)。 A.1.3m B.1.1m C.1.2m D.1.4m
答案
【答案】:A 【解析】: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走道。单面布置房间时,最小净宽度为1.3m,该敞开式外廊可参考一侧布置房间的疏散走道要求。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③其他建筑
单、多公共(最小净宽)
疏散门、安全出口≥0.9m
疏散走道≥1.1m
疏散楼梯≥1.1m
首层疏散外门≥1.2m
住宅建筑(最小净宽)
疏散门和安全出口
≥0.9m
疏散走道
≥1.1m
疏散楼梯
≥1.1m
首层疏散外门
≥1.1m
④剧场、电影院、礼堂
百人宽度指标
最小净宽度
疏散走道 百人宽度指标 0.6m/百人
疏散走道≥1m
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
不宜超过20排
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
剧场、电影院、礼堂
每排不宜超22个
体育馆
每排不宜超26个
前后排排距≥0.9m
座位数可增加1倍,不得超过50个
仅一侧有纵走道
座位数减半
边走道≥0.8m
⑤体育馆
百人宽度指标
观众厅座位数范围(座)
3000~5000
5001~10000
10001~20000
疏散部位
门和走道
平坡地面
0.43
0.37
0.32
阶梯地面
0.50
0.43
0.37
楼梯
0.50
0.43
0.37
m/百人
⑤木结构
百人疏散宽度
地上1~2层
0.75m/百人
地上3层
1.00m/百人
⑥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
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地下或半地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 百人宽度指标=1m/百人
注意:考虑到各层人流到达某一出口的时间差,各层人数不需叠加。 疏散宽度应按本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J2017-36】
36.某7层商业综合体建筑,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裙房地上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35000m2,耐火等级为一级,商业业态包括商业营业厅及餐厅等。裙房第三层的百人疏散宽度指标应为( )。m/百人。 A.0.65 B.1.00 C.0.75 D.0.85
答案
【答案】B 【解析】一级耐火等级,楼层数为1-2层时为取0.65m/百人,3层时为0.75m/百人,4层及以上为1m/百人。《建规》5.5.12 当裙房建筑和主体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时,裙房的安全疏散可按照单多层建筑确定。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III. 疏散距离指标
理解: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部分
①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L1
②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L2
①厂方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
【J2018-35】
35.某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印刷厂房,地上5层建筑高度30m,厂房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该厂房首层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应为(---)。 A.40m B.45m C.50m D.60m
答案
【答案】:A 【解析】:该建筑是耐火等级为二级的高层丙类厂房;参考《建规》3.4.7条丙类高层厂房室内任一点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40m,设自喷不能增加。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②民用建筑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
③一、二级+疏散门或安全出口≥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
①室内任意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L1≤30m
②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10m的疏散走道
③设置自喷,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分别增加25%,分别满足要求)
※疏散距离调整
适用范围
条件
疏散距离调整
所有民用建筑(前三条也适用住宅)
1. 设置自喷(有利)
可增加25%
2. 敞开式外廊(有利)
可增加5m
3. 敞开楼梯间
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应减少5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应减少2m
4. 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
① 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
②层数≤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5. 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上表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特殊要求
所有民用建筑
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
≤
上表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
【J2016-12】
2016技术实务真题 12.某二级耐火等级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旅馆,建筑高度为23.2m。“一”字形疏散内走道的东、西两端外墙上均设置采光、通风窗,在走道的两端各设置了一座疏散楼梯间,其中一座紧靠东侧外墙,另一座与西侧外墙有一定距离。建筑在该走道西侧尽端的房间门与最近一座疏散楼梯间入口门的允许最大直线距离为( )m。 A.15 B.20 C.22 D.27.5
答案
【答案】D 【解析】考查疏散距离,22*1.25=27.5  注:当建筑的外廊敞开时,其通风排烟、采光、降温等方面情况较好,对安全疏散有利;建筑内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性能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全疏散距离。当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增加25%。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④木结构
民用建筑疏散距同民用疏散表格
特殊: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6m
医院和疗养院建筑、教学建筑 12m
工业建筑
厂房类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
丁类
50m
戊类
60m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I. 概念理解
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疏散门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或室外的门,是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出口
II. 安全出口
基础:安全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
相邻疏散门最近边缘水平距离≥5m
1.公共建筑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托儿所、幼儿园儿童用房
任何情况下都至少设置2个安全出口
除幼儿园、托儿所
单多层
首(单)层≤200㎡
首(单)层人数≤50m
除: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可设一部疏散楼梯)
(半)地下层
设备间
一级
防火分区面积≤200㎡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
一级
防火分区面积≤50㎡
人数≤15人
2.住宅建筑安全出口
建筑高度
2个安全出口
1个安全出口
H≤27m
设1个安全出口需满足的2个条件中,任何1个条件不满足时
需同时满足下列2个条件
①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650㎡
②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15m
27m<H≤54m
设1个安全出口需满足的5个条件中,任何1个条件不满足时
需同时满足下列5个条件
①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650㎡
②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10m
③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能通至屋面
④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能通过屋面连通
⑤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H>54m
任何情况都应设2个安全出口
不存在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情况
3.厂房仓库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特殊
甲乙类洁净厂房
每层最大面积≤100㎡,同时作业人数≤5人
地上每座粮食筒仓上层
建筑面积≤1000㎡
同时作业人数≤2人
注:地下、半地下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由于地下建筑设置较多的地上出口有困难,因此当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Z15-97】
Z15-97消防技术人员对某工业区进行安全检查。下列仅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生产场所中,符合安全出口设置要求的场所有( )。 A.某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12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3人 B.某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30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24人 C.某丁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35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20人 D.某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18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8人 E.某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26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18人
答案
【答案】BC
【J2015-31】
31.某集成电路工厂新建一个化学清洗间,建筑面积为100㎡,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清洗作业使用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易燃液体,该清洗间同一时间内清洗操作人员不应超过( )人。 A.10 B.5 C.15 D.20
答案
【答案】B 【解析】P94 甲:100平米,5人 乙:150平米,10人 丙:250平米,20人 丁戊:400平米,30人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8-100】
100.下列厂房中,可设1个安全出口的有(---)。 A.每层建筑面积80㎡,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4人的赤磷制备厂房 B.每房建筑面枳160㎡,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8人的木工厂房 C.每层建统面积240㎡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12人的空分厂房 D.每层建筑面积400㎡,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32人的制砖年间 E.每层建筑面积320㎡,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16人的热处理厂房
答案
【答案】:ABE 【解析】: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7.2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 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1) 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00㎡,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5人; (2) 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0人; (3) 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50㎡,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20人; (4) 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400㎡,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30人; (5) 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 ㎡且同一 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4.安全出口特殊设置情况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
一二级
>1000㎡
1.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直通室外安全出口≥2个
≤1000㎡
2.利用净宽度≤疏散总净宽度的30%
直通室外安全出口≥1个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需设2个安全出口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
一级
埋深≤10m
≤500㎡
≤30人
除人员密集场所外
多层主体顶层局部升高部分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一二级
局部升高≤2层
高出部分每层≤200
高出部分人数之和≤50人
①多层主体每层≥2部疏散楼梯
②至少应另外设置1个直通建筑主体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且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III. 疏散出口
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
直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
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
室外的门
不包括套间的隔间门、住宅套内的房间门
疏散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
(1)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并应符合双向疏散的要求。
(2)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2个,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5m。
(3)可设置1个疏散门(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
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
≤50㎡
医疗建筑、教学建筑
≤75㎡
其他建筑或场所
≤120㎡
走道尽端的房间
面积<50㎡+疏散门的净宽度≥0.9m
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15m+建筑面积≤200㎡+疏散门的净宽度≥1.4m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建筑面积≤50㎡+经常停留人数≤15人的厅、室
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
建筑面积≤200㎡
地下或半地下房间
建筑面积≤50㎡+经常停留人数≤15人
人员密集场所疏散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
剧场、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
每个疏散出口平均疏散人数≤250人
当容纳人数>2000人,超过2000人的部分 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400人
体育馆的观众厅
疏散出口不少于2个
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高层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250人。
IV. 疏散门要求
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1.除甲、乙类生产车间,人数≤60+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30人,开启方向不限
2.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
3.完全开启时,不应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
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疏散出口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不应设置门槛,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
应设置挑出宽度≥1.0m的防护挑檐
避难层(间)
I. 避难层
设置条件
>100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
面积指标
净面积应满足避难人数的要求,并宜按5人/m2计算
设置数量
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用3h防火隔墙+2h楼板+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防火构造要求
1. 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排烟管道和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2. 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3. 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开向避难区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4. 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
安全疏散
1. 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2. 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3. 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
4. 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5. 避难层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6. 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J2015-77】
77.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60m B.封闭的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 C.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使人员需经过避难层方能上下 D.避难层可兼做设备层
答案
【答案】A 【解析】 5.5.23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2 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4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9 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II. 避难间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
1.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25m2
2.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3.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4.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特殊
5.5.24A 3层及3层以上总建筑面积>3000m²(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三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在二层及以上各层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每座疏散楼梯间的相邻部位设置 1 间避难间;当老年人照料设施设置与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直接连通的开敞式外廊、与疏散走道直接连通且符合人员避难要求的室外平台等时,可不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内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12m²,避难间可利用疏散楼梯间的前室或消防电梯的前室,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5.5.24 条的规定。 供失能老年人使用且层数大于2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按核定使用人数配备简易防毒面具。
5.5.24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25.0m²确定。
2 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3 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4 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
5 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6 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高层病房楼避难间
【Z19-26】
Z19-26.某12层病房楼,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建筑每层有3个护理单元,洁净手术部设置在第十二层,在二层以上的楼层设置了避难间。对该病房楼的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每层设置了2个避难间 B.在走道及避难间均设置了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C.每个避难间均设有可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D.每层避难间的总净面积为50㎡
答案
答案: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5.5.24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确定。D不符合要求。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I. 疏散走道设置要求
1. 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2. 1.8m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 尽量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4. 宽度应符合要求
办公建筑
走道长度
走道净宽 (单面布房)
走道净宽 (双面布房)
≤40m
1.3m
1.5m
≤40m
1.3m
1.8m
5.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6.
II. 避难走道设置要求
1. ≥3.00h防火隔墙+≥1.50h楼板
2. 直通地面的出口≥2个,应设置在不同方向。
3. 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4. 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60m
5. 净宽度≥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6. 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7.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面积≥6.0m2,开向前室的门为甲级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8. 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9.
10. 【J2017-30】
30.避难走道楼板及防火隔墙的最低耐火极限分别为( ) A.1.00h、2.00h B.1.50h、3.00h C.1.50h、2.00h D.1.00h、3.00h
答案
【答案】B 【解析】避难走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分隔。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逃生疏散辅助设施
I. 应急照明
设置场所
1.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2.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
3.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200m2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4. 建筑面积>1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5. 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设置要求
场合
地面最低水平照度
疏散走道
≥1.0lx
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
≥3.0lx
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
≥10.0lx
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
≥5.0lx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
10.0lx
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
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消防照明灯具宜设置在墙面的上部、顶棚上或出口的顶部
II. 疏散指示标志
设置场所
公共建筑、建筑高度>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应在其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设置要求
1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
2 )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20m;对于袋形走道,≤10m;在走道转角区,≤1.0m。
III.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共同要求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 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避难层不应少于1.5h; 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100000㎡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 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I. 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
1. 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 不应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 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设可燃气体管道, 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7. 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其净宽度≥0.90m,倾斜角度≥45°
8. 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9. 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首层应采用≥2.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10. 【Z15-24】
Z15-24.楼梯间是重要的竖向安全疏散设施。下列建筑设置的楼梯间,不符合相关防火规范要求的是( )。 A.建筑高度30m的写字楼,设置封闭楼梯间 B.地上10层的医院病房楼,设置防烟楼梯间 C.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裙房,设置封闭楼梯间 D.地上2层的内廊式老年人公寓,设置敞开楼梯间
答案
【答案】D 解析:用封闭
II. 敞开楼梯间
1. 特征
楼梯与走廊或大厅都是敞开在建筑物内,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气进入,而且可能成为向其他楼层蔓延的主要通道
2. 适用范围
低、多层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3. 具体设置场合
①≤21m的住宅建筑
②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或封闭楼梯间
③21m<建筑高度≤33m的住宅建筑,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封闭楼梯间
III. 封闭楼梯间
1. 适用范围
厂房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或室外楼梯
仓库
高层仓库的疏散楼梯
多层公共建筑
医疗建筑、旅馆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裙房和≤32m的二类高层
住宅建筑
≤21m的住宅建筑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
21m<建筑高度≤33m的住宅建筑
地下建筑
地坪高差≤10m或3层以下地下、半地下建筑疏散楼梯
2. 设置要求
1. 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 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面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 扩大的封闭楼梯间,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3. 特殊规定
5.5.13A 老年人照料设施的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宜与敞开式外廊直接连通,不能与敞开式外廊直接连通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大于 24m 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建筑高度大于 32m 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宜在 32m 以上部分增设能连通老年人居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连廊,各层连廊应直接与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或室外避难场地连通。
5.5.14 公共建筑内的客、货电梯宜设置电梯候梯厅,不宜直接设置在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内。老年人照料设施内的非消防电梯应采取防烟措施,当火灾情况下需用于辅助人员疏散时,该电梯及其设置应符合本规范有关消防电梯及其设置要求。
IV. 防烟楼梯间
1. 类型
带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带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I. 利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
II. 采用机械防烟的楼梯间
2. 适用范围
公共建筑
一类高层和>32m的二类高层
住宅建筑
>33m的住宅
厂房
>32m且任一层人数>10人的厂房
地下、半地下建筑
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
汽车库
>32m的高层或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
3. 设置要求
应设置防烟设施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前室的使用面积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6.0m2
住宅建筑≥4.5m2
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10m2
住宅建筑≥6.0m2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扩大的前室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V. 剪刀楼梯
1. 设置条件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 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
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10m
2. 设置要求
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梯段之间设置耐火极限≥1.00h的防火隔墙
前室应分别设置
住宅单元
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6.0㎡
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使用面积≥12.0㎡,且短边≥2.4m
VI. 室外疏散楼梯
1. 适用范围
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
2.建筑高度>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
3.辅助防烟楼梯间
高度>10米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不应面老虎窗,宽度≥0.6m,且宜从距地3m高出设置。
2. 构造要求
1. 栏杆扶手的高度≥1.10m,楼梯的净宽度≥0.90m
2. 倾斜角度≥45°
3. 梯段和平台均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1.00h,梯段的耐火极限≥0.25h
4. 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
5. 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梯段
作业
1.尝试用A4纸画本节脑图
2.预习下次课程建筑电气防火的内容
3.章节app练习做题目10道题
预计花费时间1.5h
【Z19-67】
Z19-67.某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白酒联合厂房,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该厂房进行防火检查时发现: 1.灌装车间与勾兑车间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隔墙分隔 2.容量为20立方米的成品酒灌装罐设置在灌装车间内靠外墙部位 3.最大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7000平方米 4.最大疏散距离为30米 上述防火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共有()。 A.4项 B.1项 C.2项 D.3项
答案
答案:D 解析:《酒厂设计防火规范》GB50694-2011 4.1.7 白酒、白兰地灌装车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勾兑车间、洗瓶车间、包装车间隔开。(因此,1正确。) 3 每条生产线设置的成品酒灌装罐,其容量不大于3m³。 4 当每条生产线的成品酒灌装罐的单罐容量大于3m³但小于或等于20m³,且总容量小于或等于100m³时,其灌装罐可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层靠外墙部位,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灌装车间、勾兑车间、包装车间、洗瓶车间等隔开,且设置灌装罐的尊位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所以,2正确。) 5 当每条生产线的成品酒灌装罐的单罐容量大于20m³或者总容量大于100m³时,其灌装罐应在建筑物外独立设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灌装车间和勾兑车间为甲类厂房。 二级耐火等级的甲类单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000㎡,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大为6000㎡,(3错误); 甲类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所以,4正确) 综上所述,D选项正确。
【Z16-30】
Z16-30.对高层医院病房楼进行防火检查时,应注意检查避难间的设置情况,下列对某医院病房楼避难间的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每个避难间为3个护理单元服务 B.利用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做避难间 C.避难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D.在二层及以上的每个病房楼层设置避难间
答案
【答案】D 解析: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位置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得超过2个。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房间,无须另外增加面积,如避难间可以利用每层的监护室,也可以利用电梯前室,但合用前室不适合用作避难间,以防病床影响人员通过楼梯疏散。
【Z17-22】
Z17-22.下列避难走道的防火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A.避难走道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2.50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进行分隔 B.最远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为39m C.使用人数最多的防火分区通向与其连接的避难走道的2个门净宽度均为1.6 m,避难走道的净宽度均为3.50 m D.防火分区开向避难走道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答案
【答案】D 【解析】防火分区开向避难走道前室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Z19-78】
Z19-78.某病房楼,共六层,建筑高度为28m,每层建筑面积为3000㎡,划分为2个护理单元,对该病房楼的下列防火检测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每层设一个避难间 B.疏散楼梯间为封闭楼梯间 C.4层为单面布房,走道净宽度为1.3m D.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病房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为18m
答案
答案:A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5.5.24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m²确定。A正确。 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所以B错误。 高层病房楼单面布房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所以C错误。 高层病房楼内走道尽端的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12*1.25=15m,所以,D错误。
【Z18-22】
Z18-22.某6层建筑,建筑高度23m,每层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一、二层为商业店面,三层至五层为老年人照料设施,其中三层设有与疏散楼梯间直接连接的开敞式外廊,六层为办公区,对该建筑的避难间进行防火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A.避难间仅设于四、五层每座疏散楼梯间的相邻部位 B.避难间内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为12平方米 C.避难间内共设有消防应急广播和灭火器2种消防设施和器材 D.避难间采用耐火极限为2.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 5.5.24A 3层及3层以上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²(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三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在二层及以上各层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每座疏散楼梯间的相邻部位设置1间避难间;当老年人照料设施设置与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直接连通的开敞式外廊、与疏散走道直接连通且符合人员避难要求的室外平台等时,可不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内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应小于 12m², 避难间可利用疏散楼梯间的前室或消防电梯的前室,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5.5.24条的规定。 AB符合要求; 供失能老年人使用且层数大于2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按核定使用人数配备简易防毒面具。 5.5.23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4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 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D正确; 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 6 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 7 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C不符合要求;
【Z17-32】
Z17-32.对某医院的高层病房楼进行防火检查时,发现下列关于避难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设置避难间 B.避难间靠近楼梯间设置,采用耐火极限为2.5h的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 C.每个避难间为2个护理单元服务 D.每个避难间的建筑面积为25㎡
答案
【答案】D 【解析】净面积不小于25m2
【Z16-40】
Z16-40. 对某建筑高度为140m的住宅建筑进行防火检查,下列关于避难的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设置了可直接对外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B.在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C.在避难层设置的设备用房与避难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 D.在避难层设置消火栓,机械排烟系统和消防专用电话
答案
【答案】D 解析:避难层(间)设置消防电梯出口、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消火栓和消防卷盘、防烟设施。在 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不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故D错误。
【Z15-26】
Z15-26.某超高层办公建筑,建筑总高度为180m,共设置有3个避难层。投入使用前对避难层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正确的是( )。 A.设置了独立的机械排烟设施 B.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与灭火救援场地面的高差55m C.避难层兼作设备层,避难区域与设备管道采用耐火极限1.0h的防火隔墙分隔 D.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在避难层进行了分隔
答案
【答案】D 解析:A-机械防烟设施;B-50米;C-2.0h;D-正确,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Z19-95】
Z19-95.某建筑商场,地下3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为30m,地上每层建筑面积为8000㎡,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对该商场单位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有()。 A.空调通风管道穿越楼梯间,采用金属风管 B.因搬运大件货物需要,有1部疏散楼梯入口采用防火卷帘分隔 C.第四层营业厅的最大疏散距离为35m D.水暖管道井的检修门,门开向楼梯间,采用甲级防火门 E.地上第三层人员密度为0.13人/㎡该层疏散楼梯总净宽度为11m
答案
答案:B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由于A选项没有明确的条文不允许设置,所以,不选A选项。 6.4.1-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B不符合要求。 5.5.17-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该建筑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此,第四层营业厅的最大疏散距离可以放宽至37.5m 。C符合要求。 6.4.3-5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D不符合要求。 地上第三层疏散人数为0.13×8000=1040人,根据表5.6.21-1可知此商场每百人最小疏散净宽度为1.00,所以该层疏散楼梯总净宽度最小为(1040÷100)×1.0=10.4m。E符合要求。
【Z19-81】
Z19-81.某二级耐火等级的服装加工厂房,地上5层,建筑高度为30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该厂房首层、二层的人数均为500人,三层至五层的人数均为300人。对该厂房的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有( )。 A.疏散楼梯采用封楼梯间 B.第四层最大的疏散距离为60m C.楼梯间的门用常开乙级防火门 D.办公室与车间连通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E.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为3.6m
答案
答案:BCE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故A正确。 高层丙类厂房,安全疏散距离不应大于40m,故B错误。 6.4.2-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6.5.2-2 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识。故C错误。 3.3.5 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故D正确。 3.7.5 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3.7.5的规定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0m。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500/100*1=5m,故E错误。
【Z19-32】
Z19-32.某建筑高度为30m的写字楼,标准层建筑面积为800㎡,人均使用面积为6㎡,采用剪刀楼梯间。对该写字楼的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楼梯间共用一套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B.梯段之间隔墙的耐火极限为2.00h C.其中一间办公室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为15m D.梯段的净宽度为1.1m
答案
答案:B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3.1.5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 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Z18-98】
Z18-98.某建筑高度为36m的高层住宅楼,疏散楼梯采用剪刀楼梯间,设有消防电梯,剪刀楼梯间共用前室,且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该住它楼的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有()。 A.每户的入户门为净宽1.0m的乙级防火门 B.消防电梯轿厢内设有专用消防对讲电话 C.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为10m²,短边长度为2.4m D.消防电梯内名牌显示其载重量为1200kg E.消防电梯轿厢内采用阻燃木饰面装修
答案
【参考答案】AB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 5.5.30 住宅建筑的户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经计算确定,且户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A正确; 7.3.8 消防电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7 电梯轿厢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B正确; 5.5.28 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2 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D正确; 6 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E错误; 4 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m²,且短边不应小于 2.4m。C错误;
【Z17-92】
Z17-92.关于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的说法,符合现行国家技术标准的有( ) A.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多层公共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 B.汽车库的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C.高层病房楼的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1.3m D.高层办公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m E.人防工程中商场的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答案
【答案】BC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5.18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A错误。 高层医疗建筑的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小于1.3m;其他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小于1.2m,C正确,D错误。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6.0.3.3 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B正确。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 5.1.6条及表5.1.6,商场的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1.5m,E错误。
【Z17-15】
Z17-15.关于高层办公楼疏散楼梯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疏散楼梯间内不得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存室、垃圾道 B.疏散楼梯间内不得设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C.疏散楼梯间必须靠外墙设置并开设外窗 D.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不得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答案
【答案】C 【解析】该疏散楼梯为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若为封闭楼梯间, 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也即若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则可以不靠外墙;若为防烟搂梯间,则设置满足要求的防烟设施也可不靠外墙。
【Z16-91】
Z16-91.对建筑的疏散楼梯进行工程验收时,下列关于疏散楼梯间检查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A.检查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是否改变 B.检测疏散楼梯的净宽度,每步楼梯的测量点不少于3处 C.检查地下与地上共用的楼梯间在首层地下室的出入口处是否设置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完全隔开 D.测量疏散楼梯间的门完全开启时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E.检查通向建筑屋面的疏散楼梯间的门的开启方向是否正确
答案
【答案】ACDE 解析:检测疏散楼梯的净宽度,每步楼梯的测量点不少于5处。
【Z16-68】
Z16-68. 对建筑进行防火检查时,应注意检查建筑的疏散楼梯的形式,下列建筑中,应采用防烟楼梯间的是( ) A.建筑高度为32m的高层丙类仓库 B.建筑高度为36m的住宅建筑 C.建筑高度为23m的医院建筑 D.建筑高度为30m的学校办公楼
答案
【答案】B 解析:下列情况下应设置防烟楼梯间: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Z15-99】
Z15-99.某纺织厂房,地上3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高度为18m,建筑面积16800㎡,设置4部疏散楼梯间。下列关于疏散楼梯间的做法,正确的有( )。 A.厂房的3部疏散楼梯间靠外墙布置,并具备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设置为封闭楼梯间 B.厂房的1部疏散楼梯间不能自然通风采光,因厂房的建筑高度小于32m,防烟楼梯间可不设置前室 C.厂房的1部疏散楼梯间不能自然通风采光,将其改为防烟楼梯间 D.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不燃烧材料 E.其中1部封闭楼梯间开设防火门确有困难,采用防火卷帘代替
答案
【答案】ACD
【Z15-78】
Z15-78.某地下商场,地下1层,建筑面积近40000㎡,通过设置避难走道划分为建筑面积小于20000㎡的两个区域。下列关于避难走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商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设防烟前室,商场开向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B.避难走道在2个不同疏散方向上分别设置1个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口 C.避难走道入口处防爆前室的使用面积为6.0㎡ D.避难走道的吊顶,墙壁和地面采用不燃烧材料装修
答案
【答案】A解析:商场开向前室-甲级;前室开向避难走道-乙级
【Z19-74】
Z19-74.某电子元件生产厂房首层2个防火分区有疏散门通向避难走道,其中,防火分区一设置1个门通向该避难走道,门的净宽为1.20m,防火分区二有2个净宽均为1.20m的门通向避难走道。对该厂房的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避难走道设1个直通室外的出口 B.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为2.40m C.避难走道入口处前室的使用面积为6.0㎡ D.进入避难走道前室的门为甲级防火门
答案
答案:A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8年版) 6.4.14 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m。A选项错误。 3 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5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²,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Z17-83】
Z17-83.下列安全出口的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有( ) A.防烟楼梯间在首层直接对外的出口门采用向外开启的安全玻璃门 B.服装厂房设置的封闭楼梯间各层均采用常闭式乙级防火门,并向楼梯间开启 C.多层办公楼封闭楼梯间的入口门采用常开的乙级防火门,并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 D.室外地坪标高-0.15m,室内地坪标高-10.00m的地下2层建筑,其疏散楼梯采用封闭楼梯 E.高层宾馆中连接“一”字型内走道的2个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入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60m
答案
【答案】ADE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4.10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6.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规范未对首层直接对外的出口防火门有规定,故A可以选。 6.4.2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B项如果是地上楼层的防火门开向楼梯间方向是正确的,但如果是首层直接对外的疏散门,应向外开启,故B最好不选。 6.5.1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2 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识。C项应该是在火时自行关闭,描述不严谨。 6.4.4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10-0.15=9.85m,故D正确。 根据规范5.5.17及表5.5.17,高层宾馆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30*1.25=37.5m,E项中连接“一”字型内走道的2个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入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60m,则房间疏散门至前室的的距离为30m,小于37.5m,符合要求。
【Z17-37】
Z17-37.下列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容纳4500人的单层体育馆,其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为3.50m B.一座2层老年人公寓中,位于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的直线距离为18m C.单元式住宅中公共疏散走道净宽度为1.05m D.采用敞开式外廊的多层办公楼中,从袋形走道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封闭楼梯间的直线距离为27m
答案
【答案】C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5.5.19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现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 ,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 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 ,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A正确 根据规范表5.5.17,二级耐火等级的老年人建筑,位于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20m,B正确。 5.5.30 住宅建筑的户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经计算确定,且户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和首层疏散外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C错误。 根据规范表5.5.17,二耐火等级的多层办公建筑从袋形走道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22m。注1: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规定增加5m。即22+5=27m,D正确。
【Z16-73】
Z16-73. 某大型人防工程内的避难走道,与4个防火分区相连,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为2000m2。对该避难走道进行防火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台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避难走道的两端各设置了1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B.每个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设置了防烟前室,其使用面积为6m2 C.避难走道内部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做吊顶 D.其中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为65m
答案
【答案】D 解析:任意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m
【Z19-90】
Z19-90.某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为37m,一至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三至十二层为住宅,对该建筑的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要求有( )。 A.楼梯间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1.00h的隔墙分隔 B.商业服务网点采用敞开楼梯间 C.商业服务网点内疏散楼梯净宽度为1.1m D.商业服务网点内的最大疏距离为22m E.住宅的疏散楼梯采用封闭楼梯间
答案
答案:BC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6.4.4-3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用楼梯间,确需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A错误。 商业服务网点上下层布置时,一般采用室内的楼梯连通,所以,B正确。 5.5.18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C正确。 5.4.11商业服务网点每个分隔单元内任一点至最近直通室外的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本规范表5.5.17中有关多层其他建筑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高。查表为22米。D正确。 5.5.27-3建筑高度大于33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E错误。
【Z19-54】
Z19-54.某博物馆附属的地下2层丙类仓库,每层建筑面积为900㎡,每层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该仓库的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地下二层建筑面积为300㎡的防火分区,设一个安全出口 B.仓库通向疏散走道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C.仓库通向疏楼梯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D.地下二层1个防火分区的两个安全出口中的1个安全出口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
答案
答案:A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3.8.2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不大于300㎡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仓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时,可设置1个出口。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Z19-44】
Z19-44.某造纸厂干燥车间,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上2层,每层划分4个防火分区,地下局部1层,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该车间采用自动化生产工艺,平时只有巡检人员。对该车间的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首层的最大疏散距离为60m B.地下一层1个防火分区的其中1个安全出口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 C.首层外门的净宽度为1.2m D.地上二层1个防火分区的其中1个安全出口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
答案
答案:D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7.3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独立安全出口。所以B正确,D错误,选择D。 3.7.4 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3.7.4的规定。所以A正确。 
【Z19-24】
Z19-24.某建筑高度为39m住宅,共2个单元,地上一至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对该住宅楼的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每个单元设1部疏散楼梯并通过屋面连通 B.消防电梯在商业服务网点不开口 C.户门的净宽度均为0.9m D.户门为乙级防火门,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答案
答案: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5.5.27-3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设置应符合的规定: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D选项不符合要求。
【Z18-92】
Z18-92.某住宅小区,均为10层住宅楼,建筑高度31m。每栋设有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标准层建筑面积为 600m²,户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且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12m,下列防火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有()。 A.抽查一层住宅的外窗,与楼梯间外墙上的窗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为1.5m B.疏散楼梯采用敞开楼梯间 C.敞开楼梯间内局部敷设的天然气管道采用钢套管保护并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 D.每栋楼每个单元设置一部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可通过屋面连通 E.敞开楼梯间内设置垃圾道,拉圾道开口采用甲级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
答案
【参考答案】ABC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 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A正确;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E错误; 5.5.27 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B正确; 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C正确; 5.5.25 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²,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D错误。
【Z18-90】
Z18-90.某老年人照料设施,地上10层,建筑高度为33m,设有2部防烟楼梯间,1部消防电梯及1部客梯,防烟楼梯间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分开设置,标准层面积为1200m²,中间设有疏散走道,走道两侧双面布房,对该老年人照料设施进行防火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 A.在建筑首层设置了厨房和餐厅 B.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为0.90m C.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为1.40m D.第四层设有建筑面积为150m²的阅览室,最大容纳人数为20人 E.每层利用消防电梯的前室作为避难间,前室的建筑面积为12m²
答案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 该老年人照料设施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5.5.18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B正确;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 5.5.18的规定。C正确。  5.4.4B 当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康复与医疗用房设置在地下、半地下时,应设置在地下一层,每间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² 且使用人数不应大于30 人。 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康复与医疗用房设置在地上四层及以上时,每间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²,且使用人数不应大于30人。D正确; 5.5.24A 3层及3层以上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²(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三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在二层及以上各层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每座疏散楼梯间的相邻部位设置 1 间避难间;当老年人照料设施设置与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直接连通的开敞式外廊、与疏散走道直接连通且符合人员避难要求的室外平台等时,可不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内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2m²,避难间可利用疏散楼梯间的前室或消防电梯的前室,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5.5.24条的规定。E项建筑面积错误。
【Z18-85】
Z18-85.下列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防火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有()。 A.单层的谷物仓库在外墙上设置净宽为5m的金属推拉门作为疏散门 B.多层老年人照料设施中位于走道尽端的康复用房,建筑面积45m,设置一个疏散门 C.多层办公楼封闭楼梯间的门采用双向弹簧门 D.防烟楼梯间首层直接对外的门采用与楼梯段等宽的向外开启的安全玻璃门 E.多层建筑内建筑面积 300m²的歌舞厅室内最远点至疏散门距离为12m
答案
【参考答案】BE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 6.4.11 建筑内的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2 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A正确; 5.5.15 公共建筑内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2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m²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²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B错误; 6.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C正确 规范中对外开门没有防火要求。D正确。  E错误。
【Z18-71】
Z18-71.某7层病房大楼,建筑高度27m,每层划分2个防火分区,走道两侧双面布局,每层设计容纳人数为110人。下列对该病房大楼安全疏散设施的防火检查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楼层水平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为1.60m B.疏散楼梯及首层疏散外门的净宽度均为1.30m C.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设置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的常开甲级防火门 D.疏散走道与合用前室之间设置耐火极限 3.00h 且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 5.5.18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10m。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5.5.18的规定。  A 选项正确;B 选项正确; 6.5.1 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C 选项正确; 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D 选项错误。
【Z18-24】
Z18-24.某鳗鱼饲料加工厂,其饲料加工车间,地上6层,建筑高度36m,每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同时工作人数8人;饲料仓库,地上3层,建筑高度20m,每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同时工作3人。对该厂的安全疏散设施进行防火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A.饲料仓库室外疏散楼梯周围1.50m处的外墙面上设置一个通风高窗 B.饲料加工车间疏散楼梯采用封闭楼梯间 C.饲料仓库仅设置一部室外疏散楼梯 D.饲料加工车间疏散楼梯净宽度为1.10m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 鳗鱼饲料加工厂属于丙类厂房,饲料仓库属于丙类仓库。 6.4.5 室外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5 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梯段。A错误 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3.7.5 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3.7.5的规定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D正确;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B正确; 3.8.2 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不大于300m²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C正确
【Z18-16】
Z18-16.对某三层影院进行的防火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的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标准要求的是( )。 A.建筑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为3.5m B.首层疏散门净宽度 1.30m C.首层疏散门外1.50m处设置踏步 D.楼梯间在首层通过 15m 的疏散走道通至室外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 5.5.19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选项B错误,C正确;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A正确; 5.5.17 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该建筑为三层,D正确。
【Z16-44】
Z16-44.下列关于建筑中疏散门宽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影院观众厅的疏散门,其净宽度应不小于1.2m B.多层办公建筑内疏散门,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地下歌舞娱乐场所疏散门,其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m计算 D.住宅建筑的户门,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答案
【答案】A 解析:对于公共建筑内的疏散门和住宅建筑户门,其净宽度不小于0.9m;对于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其净宽度不得小于1.4m。
【Z17-36】
Z17-36.下列疏散出口的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A.容纳200人的观众厅,其2个外开疏散门的净宽度均为1.20m B.教学楼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建筑面积55㎡,使用人数45人的教室设有1个净宽1.00m的外开门 C.单层的棉花储备仓库在外墙上设置净宽4.00m的金属卷帘门作为疏散门 D.建筑面积为200 ㎡的房间,其相邻2个疏散门洞净宽为1.5m,疏散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6.5m
答案
【答案】A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5.5.19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现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 ,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 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A错误。 5.5.15公共建筑内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m2;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2。 5.5.18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B正确; 6.4.11建筑内的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2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C正确。 5.5.2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6.5-1.5=5m,符合要求。D正确。
【Z15-51】
Z15-51.设置剪刀楼梯是当相邻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难以满足不应小于5m时的变通措施。对底部楼层为商场和步行购物街、上部为塔楼的建筑进行防火检查时,检查人员应注意核对设置剪刀楼梯的合理性,任一户口或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m。 A.5 B.10 C.7 D.12
答案
【答案】B
【Z16-97】
Z16-97.安全疏散距离是安全疏散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安全疏散距离的设置,下列说法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有( )。 A.商场营业厅内任意点至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B.设置自动喷水系统的场所,室内任意点至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在规范规定值的基础上增加25% C.高层建筑在首层未采用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D.采用敞开式外廊的建筑,安全疏散距离可在规范规定值的基础上增加5m E.位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卡拉OK厅,厅内任一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9m
答案
【答案】DE 解析:根据技术实务A错误,此规定的前提是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B错误,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C错误,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Z15-34】
Z15-34.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对某高层公共建筑进行的下列防火检查项目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疏散走道通向防烟楼梯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B.位于内走道的卡拉OK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间门的距离为14.9m C.首层疏散外门宽度为1.1m D.位于内走道尽端的网吧房间门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为12m
答案
【答案】A 解析: A-正确 B-错误,9米,见《建筑防火设计规范》5.5.17 5.5.18 C-错误,最小1.2m。 D-最小9m,见表5.5.17
【J2019-100】
100.某体育馆,耐火等级二级,可容纳8600人,若疏散门净宽为2.2m,则下列设计参数中,适用于该体育馆疏散门设计的有( ) 。 A.允许疏散时间不大于3.0min B.允许疏散时间不大于3.5min C.疏散门的设置数量为17个 D.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为0.43m E.通向疏散门的纵向走道的通行人流股数为5股
答案
【答案】ABCD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5.20条文解释:体育馆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观众厅内人员的疏散时间依据不同容量按3min~4min控制,AB正确。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要求一般不能大于400人~700人。如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容量为8600人的体育馆,如果观众厅设计14个疏散门,则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为8600/14≈614(人)。假设每个疏散门的宽度为2.2m(即4股人流所需宽度,E错误),则通过每个疏散门需要的疏散时间为614/(4×37)≈4.15(min),大于3.5min,不符合规范要求。因此,应考虑增加疏散门的数量或加大疏散门的宽度。如果采取增加出口的数量的办法,将疏散门增加到18个,则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为8600/18≈478(人)。通过每个疏散门需要的疏散时间则缩短为478/(4×37)≈3.22(min),不大于3.5min,符合要求。当疏散门为为17个,则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为8600/17≈506(人)。通过每个疏散门需要的疏散时间则缩短为506/(4×37)≈3.42(min),不大于3.5min,C符合要求。  D选项正确。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8-96】
96.下列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户门的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有(---)。 A.建筑高度为27m的住宅,各单元每层的建筑面积为700㎡,每层设1个安全出口 B.建筑高度为36m的住宅,采用封闭楼梯间 C.建筑高度为18m的住宅,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D.建筑高度为30m的住宅,采用敞开楼梯间,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E.建筑高度为56m的住宅,每个单元设置1个安全出口,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答案
【答案】:CD 【解析】: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5.25.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或任一 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 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 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3)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5.5.27.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 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仍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2) 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8-93】
93.某公共建筑,共4层,建筑高度22m,其中一至三层为商店,四层为电影院;电影院的独立疏散楼梯采用室外疏散楼梯。该室外疏散楼梯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有(---)。 A.室外楼梯平台的耐火极限为0.50h B.室外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为1.10m C.室外楼梯倾斜角度为45° D.室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设置门、窗、洞口 E.建筑二、三、四层通向该室外楼梯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答案
【答案】:BCE 【解析】: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4.5.室外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故C正确。 (2) 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故D正确。 (3) 梯段和平台均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OOh,梯段的耐火 极限不应低于0.25h;故A错误。 (4) 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 (5) 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梯 段;故E错误。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8-71】
71.下列民用建筑房间中,可设一个疏散门的是(---)。 A.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内位于走道尽端,建筑面积为50㎡的房间 B.托儿所内位于袋形走道一侧,建筑面积为60㎡的房间 C.教学楼内位于袋形走道一侧,建筑面积为70㎡的教室 D.病房楼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建筑面积为80㎡的病房
答案
【答案】:C 【解析】: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 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1)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 不大于50㎡;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 于 120㎡。 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 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或房间。 4)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8-15】
2018技术实务真题 15.某建筑高度为36m的病房楼,共9层,每层建筑面积3000㎡,划分为3个护理单元。该病房楼避难间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A.将满足避难要求的监护室兼作避难间 B.在二至九层每层设置1个避难间 C.避难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D.不靠外墙的避难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烟
答案
【答案】:A 【解析】: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房间,如每层的监护室,也可以利用电梯前室。病 房楼按最少3部病床梯对面布置,其电梯前室面积一般为24㎡〜30㎡。但合用前室不适合 用作避难间,以防止病床影响人员通过楼梯疏散。 参《防排烟规范》3.3.12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避难层(间),尚应在外墙设置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1%。有效面积的计算应符合本标准第4.3.5条的规定。D选项中避难间设置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为独立设置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7-51】
51.下列多层厂房中,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的是( )。 A.服装加工厂房 B.机械修理厂 C.汽车厂总装厂房 D.金属冶炼厂房
答案
【答案】A 【解析】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面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来源】第三篇第六章。
【J2016-97】
97.下列关于建筑中疏散门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建筑高度为31.5m的办公楼,封闭楼梯间在每层均设罝甲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防火门完全开启时不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B.宾馆首层大堂480m2,在南北两面均设置1个净宽1.8m并双向开启的普通玻璃外门和1个直径3m的转门 C.建筑面积为360m2的单层制氧机房,设置2个净宽1.4m的外开门 D.位于走道两侧的教室,每间教室的建筑面积为120m2,核定人数70人,设罝两个净宽为1.2m并向教室内开启的门 E.建筑面积为1500m2的单层轮胎仓库,在墙的外侧设置2个净宽4m的推拉门
答案
【答案】ACE 【解析】双向开启的普通玻璃外门错误,应采用向疏散开启的平开门。;C正确,首层外门不小于1.2米;D错误,超过了60人,应向疏散方向开启;E正确,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6-80】
80.下列关于建筑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位于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1000㎡的卡拉OK厅和舞厅,设置了3个净宽度均为2m的安全出口 B.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且每层使用人数不超过180人的多层制衣厂,设置了2座梯段净宽度均为1.2m的封闭楼梯间 C.每层办公楼的每层使用人数为60人,设置了2座防烟疏散楼梯间,楼梯间的净宽度及楼梯间在首层的门的净宽度均为1.2m D.单层二级耐火等级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电影院,其中一个1000座的观众厅设置了4个净宽度均为1.50m的安全出口
答案
【答案】D 【解析】A-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人员密度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出口宽度按每百人不小于1.00米确定。故:(1000*0.5/100)*1=5米,正确;B-厂房百人宽度指标:一二层0.6人,三层0.8人,四层1.0人,按四层(180/100)*1.0=1.8米,正确;C- 公共建筑内疏散走道和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9m。假设4层以上:(60/100)*1=0.6米,正确;D-百人宽度指标:平坡地面0.65米,阶梯地面0.75米,则按平坡计算:1000/100*0.65=6.5m>6m,不符合要求。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6-77】
77.下列关于建筑内疏散楼梯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设置敞开式外廊的4层教学楼,每层核定人数500人,设置3部梯段净宽度均为2.00m的敞开式疏散楼梯间 B.建筑高度为15m的3层商用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400㎡,一、二层为美术教室和体形训练室,三层为卡拉OK厅和舞厅,设置2座梯段净宽度均为2.00m的敞开式疏散楼梯间 C.电子厂综合装配大楼,建筑高度为31.95m,每层作业人数100人,设置2座净宽度均为1.2m的防烟楼梯间 D.建筑高度为31.9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的建筑面积为500㎡,户门至楼梯间的最大水平距离为2m,每个单元设置一座梯段净宽度为1.10m的封闭楼梯间
答案
【答案】B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5.5.13 下列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1 医疗建筑、旅馆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2 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 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4 6 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A选项采用了敞开式外廊,所以可以选用敞开楼梯间。每层500人,所需总疏散宽度=500×1/100=5m,故A正确。 B选项三层为歌舞娱乐场所,且未采用敞开式外廊,故应采用封闭楼梯间,B错误。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C选项采用防烟楼梯间符合规范要求,所需总疏散宽度=100×1/100=1m,故C正确。 5.5.27 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5.5.25 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²,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 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²,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3 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5.5.30 住宅建筑的户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经计算确定,且户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和首层疏散外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D选项符合只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条件,每个楼梯1.1m满足规范要求。故D正确。
【J2016-21】
21.某建筑高度为300m的办公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m,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地面标高为-0.600m,首层层高为6.0m,地上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4.8m。下列关于该建筑避难层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第二个避难层与第一个避难层相距10 层设置 B.第一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担负的避难人数乘以0.25m2/人计算确定 C.将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第十二层 D.第二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负担的避难人数乘以0.2m2/人计算确定
答案
【答案】C 【解析】避难层( 间 )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可按5人/m2计算。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5-95】
95.下列无敞开式外廊的建筑中,可设置封闭楼梯间的有( )。 A.4层且建筑高度为21m医院门诊楼 B.3层且建筑高度为12m、每层建筑面积为500 m2 的小型商店 C.3层且建筑高度为19.8m纺织厂房 D.6层且建筑高度为21.6m办公楼 E.宾馆建筑下部设置的3层地下设备房和汽车库
答案
【答案】ABCD 【解析】安全疏散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5-71】
71.某多功能建筑,建筑高度为54.8m,2座楼梯间分别位于“一”字形内走廊的尽端,楼梯间形式和疏散宽度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2600m2,用途为餐厅、设备房;地上共14层,建筑面积为24000m2,用途为歌舞娱乐、宾馆、办公。该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建筑消防设施。下列关于该建筑房间疏散门的设置中,错误的是( )。 A.九至十四层每层的会议室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m B.位于地下一层的一个建筑面积为50m2、使用人数为10人的小餐厅,设置1个向内开启的疏散门 C.位于三层的一个建筑面积为80m2,使用人数为50人的会议室,设置2个向内开启的疏散门 D.位于一层的一个建筑面积为60m2,使用人数为16人的录像厅,设置1个向外开启的疏散门
答案
【答案】D 【解析】 A-不小于5m; B-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 C-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人数不超过 60 人的房间且每橙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30 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 D-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或房间。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5-44】
44.某商业建筑,地上4层、地下2层,耐火等级一级,建筑高度为20.6m。地上各层为百货、小商品和餐饮,地下一层为超市,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地下一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500人,地上一至三层每层设计疏散人数为2000人,四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800人。地上一至三层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应是( )m。 A.13 B.15 C.20 D.18
答案
【答案】C 【解析】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J2015-25】
2015技术实务真题 25.某建筑高度为98.9m的大楼,使用功能为办公、宾馆、商业和娱乐。一至四层的裙房设有营业厅和办公室;地下一层夜总会疏散走道两侧和尽端设有五个卡拉OK小包间;营业厅的2个疏散门需要通过疏散走道至疏散楼梯间。该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下列建筑内疏散走道的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办公区域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耐火极限为1.50h B.宾馆区域疏散走道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耐火极限为0.3h C.夜总会疏散走道尽端房间房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为15m D.裙房内营业厅的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为15m
答案
【答案】C 【解析】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不低于一级。A-P60,1.0小时。B-P60,0.25小时。C-P91,9米。D-P91,40米。  【来源】第二篇第六章。
5.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I. 人员密度计算
①办公建筑
②商场
③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④餐饮场所中设有固定座位的场所
⑤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
⑥展览厅的疏散人数
II. 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指标【含义】
①厂房
百人宽度指标
厂房的总层数
厂房最小净宽度
②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公共建筑(最小净宽)
③其他建筑
单、多公共(最小净宽)
住宅建筑(最小净宽)
④剧场、电影院、礼堂
百人宽度指标
最小净宽度
⑤体育馆
百人宽度指标
⑤木结构
百人疏散宽度
⑥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
III. 疏散距离指标
理解: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部分
①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L1
②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L2
①厂方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
②民用建筑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
③一、二级+疏散门或安全出口≥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
※疏散距离调整
适用范围
条件
疏散距离调整
所有民用建筑(前三条也适用住宅)
1. 设置自喷(有利)
2. 敞开式外廊(有利)
3. 敞开楼梯间
4. 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
5. 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上表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特殊要求
所有民用建筑
④木结构
民用建筑疏散距同民用疏散表格
工业建筑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I. 概念理解
安全出口
疏散门
II. 安全出口
基础:安全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
相邻疏散门最近边缘水平距离≥5m
1.公共建筑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托儿所、幼儿园儿童用房
除幼儿园、托儿所
除: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可设一部疏散楼梯)
(半)地下层
2.住宅建筑安全出口
建筑高度
H≤27m
27m<H≤54m
H>54m
3.厂房仓库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4.安全出口特殊设置情况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
需设2个安全出口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
多层主体顶层局部升高部分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III. 疏散出口
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
直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
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
室外的门
不包括套间的隔间门、住宅套内的房间门
疏散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
(1)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并应符合双向疏散的要求。
(2)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2个,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5m。
(3)可设置1个疏散门(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
走道尽端的房间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
地下或半地下房间
人员密集场所疏散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
剧场、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
体育馆的观众厅
疏散出口不少于2个
IV. 疏散门要求
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
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疏散出口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
避难层(间)
I. 避难层
设置条件
面积指标
设置数量
防火构造要求
安全疏散
II. 避难间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I. 疏散走道设置要求
II. 避难走道设置要求
逃生疏散辅助设施
I. 应急照明
设置场所
设置要求
II. 疏散指示标志
设置场所
设置要求
III.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共同要求
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I. 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
II. 敞开楼梯间
1. 特征
2. 适用范围
3. 具体设置场合
III. 封闭楼梯间
1. 适用范围
厂房
仓库
多层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
住宅建筑
地下建筑
2. 设置要求
IV. 防烟楼梯间
1. 类型
带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带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2. 适用范围
公共建筑
住宅建筑
厂房
地下、半地下建筑
汽车库
3. 设置要求
应设置防烟设施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前室的使用面积
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
V. 剪刀楼梯
1. 设置条件
2. 设置要求
VI. 室外疏散楼梯
1. 适用范围
2. 构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