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6.建筑电气防火
哒哒出品必为精品,全网最全注册消防工程师思维导图资料!消防不是轻轻松松说考就能考过的,消防考试还是比较难的。首先是教材三本,A4纸1000多页,知识量大且比较分散,需要理解记忆的量都很大。在篇章上有轻重之分,但是在知识点上没有绝对的重点。
编辑于2021-06-06 23:53:4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本图主要介绍了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管道布置、消防、电气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本图主要介绍了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管道布置、消防、电气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6.建筑电气防火
电气线路防火
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漏电
I. 电线电缆的选择
(一)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留有裕量
根据使用场所的湿度、化学腐蚀性、温度等环境因素及额定电压要求,选择适宜的电线电缆。同时根据系统的载荷情况,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面积,在经计算所需导线截面面积基础上留出适当增加负荷的裕量。
导体材料(铜芯和铝芯)
绝缘材料及护套
电缆电线的横截面积
(二)导体材料的选择
固定敷设的供电线路宜选用铜芯线缆。 重要电源、重要的操作回路及二次回路、电机的励磁回路等 需要确保长期运行在连接可靠的回路, 移动设备的线路及震动场所的线路, 对铝有腐蚀的环境,高温环境、潮湿环境、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应选择铜芯电线电缆。
非熟练人员容易接触的线路(如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 线芯截面面积为6mm²及以下的电线电缆不宜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工业及市政工程等场所不应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氨压缩机房等场所应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三)绝缘材料及护套的选择
1.普通电线电缆
(1)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PVC):散放有毒烟气,适用温度范围-15-60℃,超出范围,用特种聚氯乙烯电线电缆。 不适用地下客运设施,地下商业区、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
(2)交联聚乙烯(XLPE):不具备阻燃性能,不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有清洁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3)橡胶电线电缆:弯曲性能好,能够在严寒气候下敷设,适用于水平高差大和垂直敷设的场所;适用于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线路。
2.阻燃电线电缆(ZR)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被燃烧,能使火焰仅在限定范围内蔓延,撤去火源后,残焰和残灼能在限定时间内自行熄灭的电缆。
性能主要用氧指数和发烟性两个指标
阻燃和非阻燃电缆不宜在同一通道内敷设。
3.耐火电线电缆
耐火电线电缆是指规定试验条件下,在火焰中被燃烧一定时间内能保持正常运行特性的电缆。
性能:燃烧一定时间能保持正常运行特性 分类:有机型(云母带) 无机型(矿物绝缘电缆Mg)
有机型
主要是采用耐800℃高温的云母带以50%的重叠搭盖率包覆两层作为耐火层;外部采用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为绝缘。 有机型耐火电缆加入隔氧层后,可以耐受950℃高温。
无机型
矿物绝缘电缆,它是采用氧化镁作为绝缘材料、铜管作为护套的电缆,国际上称为矿物绝缘电缆,简称MI电缆。
了解
PVC(V)
聚氯乙烯
XLPE
交联聚乙烯
ZR
阻燃
D
低烟
W
无卤
N (NH)
耐火
WDZN
低烟无卤阻燃耐火
【J2015-49】
54.在火焰中被燃烧,一定时间内仍能正常运行的电缆是( )。 A.一般阻燃电缆 B.低烟低卤阻燃电缆 C.无卤阻燃电缆 D.耐火电缆
答案
【答案】D 【解析】建筑电气防火 阻燃电缆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被燃烧,能使火焰蔓延仅在限定范围内,撤去火源后,残焰和残灼能在限定时间内自行熄灭的电缆。 耐火电线电缆是指规定试验条件下,在火焰中被燃烧一定时间内能保持正常运行特性的电缆。 【来源】第二篇第七章。
【J2016-70】
2016技术实务真题 70.下列因素中,不易引起电气线路火灾的是( )。 A.线路短路 B.线路绝缘损坏 C.线路接触不良 D.电压损失
答案
【答案】D 【解析】电气线路是用于传输电能、传递信息和宏观电磁能量转换的载体,电气线路火灾除了由外部的火源或火种直接引燃外,主要是由于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以及漏电等故障产生电弧、电火花或电线、电缆过热,引燃电线、电缆及其周围的可燃物而引发的火灾。 【来源】第二篇第七章。
【Z17-29】
Z17-29.下列甲醇生产车间内电线、导线的选型及数设的做法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 A.低压电力线路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等于工作电压 B.在1区内的供电线路采用铝芯电线 C.接线箱内的供配电线路采用无护套的电线 D.电气线路在较高处敷设
答案
【答案】B 【解析】B项应采用铜芯电缆。
【Z19-66偏】
Z19-66.对某乙炔站的供配电系统进行防火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绝缘导线的允许载流量是熔断器额定电流的1.2倍 B.导线选用了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导线 C.电气线路采用电缆桥架架空敷设 D.电缆内部的导线为绞线,终端采用定型端子连接
答案
答案:A 解析:2019版综合教材P92 为避免过载,防止短路把电线烧坏或过热形成火源,除特殊情形外,绝缘导线和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不得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1.25倍和断路器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A选项错误); 选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时,铜芯导线或电缆的截面1区应为2.5m㎡反以上,2区应力1.5m㎡及以上。(B选项正确): 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时,电气线路应敷设在高处或埋入地下。架空敷设时选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填充沙并设置有效的排水挡施。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时,电气线路应敷设在较低处或用电缆沟敷设。由于乙炔气体与空气的密度非常接近,因此,C选项属于有争议的选项。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程》A3009-2007 6.1.1.1.1如果使用多股纹线尤其是细的绞合导线,应保护绞线终端,防止绞线分散,可用电缆套管或芯线端套,或用定型端子的方法,但不能单独使用焊接方法。D选项正确。
II. 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
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接地故障保护
用电设备防火
照明器具防火
(一)电气照明灯具的选型
(1)火灾危险场所应选用闭合型、封闭型、密闭型灯具。
灯具类型: ①开启型: 光源裸露在外,灯具是敞口的或无灯罩的。 ②闭合型:透光罩将光源包围起来,空气能自由流通。 ③封闭型:透光罩固定处加一般封闭,空气仍能流通。 ④密闭型:透光罩固定处严格封闭,内外空气不能流通。
火灾危险环境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危险程度和物质状态的不同,分为下列三类区域: A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且其数量和配置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H-1级场所); B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H-2级场所); C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其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H-3级场所)。
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卤钨灯和额定功率≥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额定功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感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体上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
可燃材料仓库内宜使用低温照明灯具,并应对灯具的发热部件采取隔热等防火措施,不应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配电箱及开关应设置在仓库外。
【J2016-78】
78.下列关于电气装置设置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处采取隔热防火措施 B.额定功率为150W的吸顶白炽灯的引入线采用陶瓷管保护 C.额定功率为60W的白炽灯之间安装在木梁上 D.可燃材料仓库内使用密闭型荧光灯具
答案
【答案】C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10.2.4 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不小于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额定功率不小于60W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感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体上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
(2)爆炸危险环境应选用防爆型、隔爆型灯具。
(3)有腐蚀性气体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采用密闭型灯具,灯具的各种部件还应进行防腐处理。
(4)潮湿的厂房内和户外可采用封闭型灯具,也可采用有防水灯座的开启型灯具。
(5)可能直接受外来机械损伤的场所以及移动式和携带式灯具,应采用有保护网(罩)的灯具
(6)人防工程内的潮湿场所应采用防潮型灯具; 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蓄电池室等房间应采用密闭型灯具; 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选用冷光源)
(7)有火灾危险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照明开关、接线盒、配电盘等,其防护等级也不应低于对灯具的要求。
【J2015-49】
2015技术实务真题 49.燃煤发电厂的碎煤机房设置照明灯具时,应选择( )灯具。 A.外壳保护型 B.隔爆型 C.增安型 D.充砂型
答案
【答案】B 【解析】 爆炸危险场所照明装置的选型,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选用任意一级隔爆型。 【来源】第二篇第七章。
(二)照明灯具的设置要求
(1)照明电压一般采用220V,携带式照明灯具的供电电压不应超过36V;在金属容器内及特别潮湿场所作业,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36V以下照明供电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2)36V以下和220V以上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区别,低压插头应无法插入较高电压的插座内。
(3)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25个; 连接建筑组合灯具时,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光源数不宜过超过60个; 连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应超过30A。
(4)插座不宜和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上。
(5)明装吸顶灯具采用木制底台时,应在灯具与底台中间铺垫石板或石棉布。附带镇流器的各式荧光吸顶灯,应在灯具与可燃材料之间加垫瓷夹板隔热,禁止直接安装在可燃吊顶上。
(6)可燃吊顶上所有暗装、明装灯具、舞台暗装彩灯、舞池脚灯的电源导线,均应穿钢管敷设。
【J2017-84】
2017技术实务真题 84. 下列照明灯具的防火措施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 A.燃气锅炉房内固定安装任意一种防爆类型的照明灯具 B.照明线路接头采用钎焊焊接并用绝缘布包好,配电盘后线路接头数量不限 C.潮湿的厂房内外采用封闭型灯具或有防水型灯座的开启型灯具 D.木质吊顶上安装附带镇流器的荧光灯局 E.舞池脚灯的电源导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2阻燃电缆明敷
答案
【答案】AC 【解析】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固定安装照明灯具,可采用任意一种防爆类型灯具。故A正确; 选项B, “配电盘盘后接线要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应采用锡铅焊焊接并应用绝缘布包好,金属盘面还应有良好接地”,故B错误; 选项C, “潮湿的厂房内和户外可采用封闭型灯具,亦可采用有防水灯座的开启型灯具”,故C正确; 选项D,“明装吸顶灯具采用木质底台时,应在灯具与底台中间铺垫石板或石棉布。附带镇流器的各式荧光吸顶灯,应在灯具与可燃材料之间加垫瓷夹板隔热,禁止直接安装在可燃吊顶上”,故D错误; 选项E, “舞台暗装彩灯泡、舞池脚灯彩灯泡的功率均宜在40W以下,最大不应超过60W,彩灯之间导线应焊接,所有导线不应与可燃材料直接接触”,明数会导致与可燃材料直接接触,故E错误。 【来源】第二篇第七章。
【J2015-3】
3.下列建筑电气防爆基本措施中,错误的是( )。 A.选用与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和范围相适应的防爆电气设备 B.在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和粉尘的区域,按照爆炸性气体的防爆要求选用电器设备 C.设置防爆型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报警系统和紧急断电装置 D.将在正常运行时会产生火花、电弧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小或没有爆炸性的环境内
答案
【答案】B 【解析】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的危险性相适应;当区域存在两种以上爆炸危险物质时,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满足危险程度较高的物质要求。 【来源】第二篇第八章。
【Z19-79】
Z19-79.对某服装厂的仓库进行电气防火检查,下列检查结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仓库采用卤钨灯照明 B.额定功率为1000W的照明灯的引入线采用阻燃材料做隔热保护 C.照明配电箱设置在仓库门口外墙上 D.仓库门口内墙上设置照明开关
答案
答案:C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10.2.4 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不小于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所以B错误。 10.2.5 可燃材料仓库内宜使用低温照明灯具,并应对灯具的发热部件采取隔热等防火措施,不应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所以A错误。 配电箱及开关应设置在仓库外。所以D错误。C正确。
【Z15-13】
Z15-13.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电气防爆检查的是( )。 A.可燃粉尘干式除尘器是否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B.导线材料 C.电气线路敷设方式 D.带电部件的接地
答案
【答案】A 解析: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导线材料和允许载流量、线路的敷设和联接、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带电部件的接地等进行检查;A属于设备防爆检查
浮动主题
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与电气防火防爆
Z16-50
Z16-50. 对建筑物进行防火检查时,应注意检查建筑物的消防用电负荷设置的合理性。下列建筑中,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的是( )。 A.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 B.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丙厂房和丙类库房 C.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 D.省级电信和财贸金融建筑
答案
【答案】B (技术实务)下列建筑物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1.建筑高度大于50米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Z19-31
Z19-3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下列消防配电线路的敷设方式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阻燃电线穿封闭式金属线槽敷设 B.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直接敷设在电线井内 C.耐火电缆直接敷设在电缆井内 D.阻燃电缆在吊顶内穿涂刷防火涂料保护的金属管敷设
答案
答案:A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10.1.10 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A选项未体现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可不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2 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Z17-28
Z17-28.某省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建筑高度为31.8m,大楼地下一层设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市政供电中断时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市政供电中断时,自备发电机最迟应在( )s内正常供电。 A.30 B.10 C.20 D.60
答案
【答案】A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10.1.4 消防用电按一、二级负荷供电的建筑,当采用自备发电设备作备用电源时,自备发电设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当采用自动启动方式时,应能保证在30s内供电。
Z16-75
Z16-75.为防止电气火灾发生,与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电气线路过载,下列预防电气线路过载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根据负载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线 B.安装电气火灾监控器 C.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D.安装测温式电气水灾监控探测器
答案
【答案】A 解析:预防电气线路过载的措施有:根据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线;严禁滥用铜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不准乱拉电线和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严禁随意增加用电设备,尤其是大功率用电设备;应根据线路负载的变化及时更换适宜容量的导线;可根据生产程序和需要,来取排列先后控制使用的方法,把用电时间调开,以使线路不超过负载。
Z15-93
Z15-93.用电设施安装或使用不规范是引发电气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用电设施的安装方案中,正确的有( )。 A.采用A级材料将配电箱箱体与墙面装饰布隔离 B.开关和插座直接安装在墙体的木饰面板上 C.白炽灯直接安装在木纹人造吊顶上 D.设在吊顶内的配电线路穿金属管保护 E.吊灯安装在塑料贴面装饰板下
答案
【答案】AD解析:BCE都不允许直接装在可燃物品上。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0.2.3条规定:“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通风管道内腔或直接敷设在通风管道外壁上,穿金属导管保护的配电线路可紧贴通风管道外壁敷设。配电线路敷设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吊顶内时,应采取穿金属导管、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第10.2.4条规定:“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不小于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额定功率不小于60W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感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体上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
Z15-64
Z15-64.下列关于电气防火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供配电线路上加装过流保护装置保障该线路不会引发大火 B.在供配电线路上加装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可有效降低电器火灾发生的概率 C.采用矿物绝缘电缆可保证该线路本身不会着火 D.在供配电线路上加装过过流保护装置可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答案
【答案】A
Z15-46
Z15-46.下列接线方式中,符合电气防火要求的是( )。 A.将2根不同线径的单芯铜导线直接压接在同一个端子上 B.将铜导线和铝导线直接绞结后用胶布缠绕 C.将铜导线和铝导线搪锡后接到接线端子上 D.将单芯导线搪锡后绞结,再用防水胶布缠绕
答案
【答案】C解析: A-错误,“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应多于两根,且两根导线线径相同” B-错误,不同材质,直接绞结肯定是不对的 D-错误,工程中的线路是不允许绞接的,只能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C-正确,不同材质,先搪锡,再接到端子上。
Z15-42
Z15-42.下列关于消防供配电线路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消防设备供电线路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穿孔处应做防火封堵 B.消防供电线路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穿孔处所用封堵材料,均应为无机材料 C.消防设备供电线路应采用阻燃电缆和耐火电缆 D.消防供电线路进入配电柜、控制器等电器柜的穿孔处应做防火封堵
答案
【答案】B解析: A-正确;B-正确;D-正确 C-消防设备供电线路根据敷设方式不同,可选用普通铜芯、阻燃或耐火电缆。
8.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采暖系统防火防爆
I. 选用采暖装置的原则
II. 采暖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爆
I. 原则
II. 措施
设置要求
通风要求
电力变压器防火防爆
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设置
7.建筑防爆
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
I. 防爆原则
II. 防爆措施
(一)预防性技术措施
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2.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采取泄压措施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
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
I.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范围
(一)爆炸性危险区域的划分
爆炸危险环境
爆炸性气体环境
0区
1区
2区
爆炸性粉尘环境
20区
21区
22区
释放源
1.连续级释放源
2.一级释放源
3.二级释放源
(二)根据通风条件调整爆炸危险区域划分,遵循以下原则:
II. 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
(一)总平面布局
(二)平面和空间布置
1. 甲乙(厂房仓库)
2. 中间仓库
3.办公室、休息室
4.变、配电站
5.总控制室与分控制室
6.有爆炸危险的部位
7.其他平面和空间布置
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
I. 泄压
(一)泄压面积计算
(二)泄压设施
II. 抗爆
(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爆能力强,整体性能好,但是工程造价高,通常用于抗爆能力要求高的防爆厂房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爆能力不如现浇式框架结构
(3)钢框架结构
耐爆强度较高,但耐火极限低,能承受的极限温度仅为400℃,超过该温度便会在高温作用下变形倒塌。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
分类
I类:矿井甲烷
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
III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
II类分级和分组
III类的分级
6.建筑电气防火
电气线路防火
I. 电线电缆的选择
(一)一般要求
导体材料(铜芯和铝芯)
绝缘材料及护套
电缆电线的横截面积
(二)导体材料的选择
对铝有腐蚀的环境,高温环境、潮湿环境、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应选择铜芯电线电缆。
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氨压缩机房等场所应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三)绝缘材料及护套的选择
1.普通电线电缆
2.阻燃电线电缆(ZR)
3.耐火电线电缆
有机型
无机型
II. 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
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接地故障保护
用电设备防火
照明器具防火
(一)电气照明灯具的选型
(1)火灾危险场所应选用闭合型、封闭型、密闭型灯具。
特殊規定
(二)照明灯具的设置要求
8.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采暖系统防火防爆
I. 选用采暖装置的原则
1.甲、乙类厂房和甲、乙类库房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
2.散发可燃粉尘、可燃纤维的生产厂房
(1)为防止纤维或粉尘积集在管道和散热器上受热自燃,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相当于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但输煤廊的采暖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130℃。
(2)散发物(包括可燃气体、蒸气、粉尘)与采暖管道和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时,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且不应在这些房间穿过采暖管道,如必须穿过时,应用不燃烧材料隔热。
(3)不应使用肋形散热器,以防积聚粉尘。
3.在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可燃纤维(CS2气体、黄磷蒸气及其粉尘等)与采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的粉尘(如生产和加工钾、钠、钙等物质)或产生爆炸性气体(如电石、碳化铝、氢化钾、氢化钠、硼氢化钠等遇水反应释放出的可燃气体)的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以防止此类场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J2016-25】
2016技术实务真题 25.下列关于建筑供暖系统防火防爆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生产过程中散发二硫化碳气体的厂房,冬季采用热风供暖,回风经净化除尘在加热后配部分新风送入送风系统 B.甲醇合成厂房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90℃ C.面粉加工厂的碾磨车间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最高温度为82.5℃ D.铝合金汽车轮胎毂的抛光车间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80℃
答案
【答案】A 【解析】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类库房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 为防止纤维或粉尘积集在管道和散热器上受热自燃,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 5℃ (相当于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 【来源】第二篇第九章。
【J2017-6】
2017技术实务真题 6.下列设置在公共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的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 A.采用轻柴油作为柴油发电机燃料 B.燃料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前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 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感温探测器 D.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答案
【答案】A 【解析】GB 252一2000《轻柴油》规定,10号、5号、0号、一10号和一20号等5个牌号的轻柴油闪点指标为55℃,比原标准闪点指标降低了10℃。柴油机燃油分轻柴油和重柴油两类。轻柴油主要用于柴油机车、拖拉机和各种高速柴油机的燃料。重柴油主要作船舶、发电等各种柴油机的燃料,故A错误。 《建规》5.4.13条文说明: 需要设置在建筑内的柴油设备或柴油储罐,柴油的闪点不应低于60° 【来源】第二篇第九章。
II. 采暖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
1. 采暖管道要与建筑物的可燃构件保持一定的距离
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
供暖管道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
>100℃
≥100mm
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100℃
≥50mm
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2. 加热送风采暖设备的防火设计
(1)电加热设备与送风设备的电气开关应有联锁装置,以防风机停转时,电加热设备仍单独继续加热,导致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
(2)在重要部位,应设置感温自动报警器,必要时加设自动防火阀,以控制取暖温度,防止过热起火。
(3)装有电加热设备的送风管道应用不燃材料制成。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爆
I. 原则
1.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2.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J2015-6】
2015技术实务真题 6.某棉纺织厂的纺织联合厂房,在回风机的前端设置滤尘器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如需将过滤后的空气循环使用,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 )。 A.15% B.25% C.50% D.100%
答案
【答案】B 【解析】1 )甲、乙类生产厂房中排出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以防止排出的含有可燃物质的空气重新进入厂房,增加火灾危险性。丙类生产厂房中排出的空气,如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如棉、毛、麻等) ,易造成火灾的迅速蔓延,应在通风机前设滤尘器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之后,再循环使用。 【来源】第二篇第九章。
【J2018-74】
2018技术实务真题 74.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下列车间中,空气调节系统可直接循环使用室内空气的是(---)。 A.纺织车间 B.白兰地蒸馏车间 C.植物油加工厂精炼车间 D.甲酚车间
答案
【答案】:C 【解析】: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1.2.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維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 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条文说明:丙类厂房中有的工段存在可燃纤维(如纺织厂、亚麻厂)和粉尘,易造成的蔓延,除及时清扫外,若要循环使用空气,要在通风机前设滤尘器对空气进行净化后才能 循环使用。某些火灾危险性相对较低的场所,正常条件下不具有火灾与爆炸危险,但只要条件适宜仍可能发生火灾。因此,规定空气的含尘浓度要求低于含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爆炸下限的25%。 【来源】:第二篇第九章
II. 措施
设置要求
1. 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和不会产生火花的材料(如可采用有色金属制造的风机叶片和防爆电动机)。当送风机布置在单独分隔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时,可采用普通型通风设备。
2. 对于遇湿可能爆炸的粉尘(如电石、锌粉、铝镁合金粉等),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3. 排除、输送有燃烧、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并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其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以防止有爆炸危险的蒸气和粉尘等物质的积聚。
4. 排除、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或其他气体以及容易起火的碎屑的管道,与可燃或难燃物体之间应保持≥150mm的间隙,或采用厚度≥50mm的不燃材料隔热。当管道互为上下布置时,表面温度较高者应布置在上面。
5. 燃油、燃气锅炉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逸漏或挥发的可燃性气体,要在燃油、燃气锅炉房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使逸漏或挥发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气体的浓度能很快稀释到爆炸下限值的25%以下。
通风要求
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当设置机械通风设施时,该机械通风设备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燃油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按换气次数≥3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6次/h确定。 2)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按换气次数≥6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12次/h确定。
【J2019-55】
55.某高层建筑内设置有常压燃气锅炉房,建筑体积为1000m³,燃气为天然气,建筑顶层未布置人员密集场所,该锅炉房的下列防火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 A.排风机正常通风量为5600m³/h B.锅炉设置在屋顶上,距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5m C.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的燃气管道上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 D.排风机事故通风量为10800m³/h
答案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1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或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 设置在屋顶上的常(负)压燃气锅炉,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6m。B错误 9.3.16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应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当采取机械通风时,机械通风设施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燃油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A错误。 2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确定。D错误。 【来源】第二篇第九章。
【J2019-31】
2019技术实务 31.某面粉加工厂,加工车间设在地上一至三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每层划分两个防火分区。车间内设有通风系统,该通风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 A.风管采用难燃性管道并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带 B.竖向风管设置在管道井中,井壁耐火极限为1.0h C.在风管穿越通风机房的隔墙处设置排烟防火阀 D.风机设置在地下一层
答案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9.3.9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D选项不正确。 3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A选项采用难燃性管道不正确。 6.2.9-2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B选项方案正确。 9.3.11-2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C选项不正确。 【来源】第二篇第五章。
【J2017-92】
92.关于锅炉房防火防爆设计的做法,正确的有( ) A.燃气锅炉房选用防爆型事故排风机 B.锅炉房设置在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上一层为西餐厅,下一层为汽车库 C.设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D.总储存量为3m3的储油间与锅炉房之间用3h的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E.电力线路采用绝缘线明敷
答案
【答案】AC。 【解析】B锅炉房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上一层、下一层或贴临。E锅炉房电力线路不宜采用裸线或绝缘线明敷,应采用金属管或电缆布线。 【来源】第二篇第九章。
【J2016-83】
83.下列关于锅炉房防火防爆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燃油锅炉房布置在综合楼的地下三层,该层的其余区域设置空调和水泵房等设备房 B.独立建造的蒸发量为20t/h的燃煤锅炉房,按照丁类厂房设计,耐火等级为二级 C.煤化工厂所在区域的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将锅炉房布置在甲醇合成厂房的西南侧 D.单独建造的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燃气锅炉房,与相邻一类高层宾馆裙房的防火间距为11m E.附设在主体建筑内的燃油锅炉房,其储油间内用钢制密闭储罐储存0.9m3的柴油,通向室外的通气管上设置安全阀,油灌下部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围堰
答案
【答案】BCD 【解析】A错误,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0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 B正确,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丁类生产厂房,但根据锅炉的燃料不同,锅炉房建筑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要求,燃油和燃煤锅炉房分别为一级和二级。 D正确,燃油或燃气锅炉房、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大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的燃煤锅炉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有关丁类厂房的规定,即不小于10米。 E错误,通气管应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 【来源】第二篇第九章。
【Z19-47】
Z19-47.对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进行防火检查,下列对通风系统检查的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送风机采用普通型的通风设备,布置在单独分隔的通风机房内,送风干管上设置了防止回流设施 B.排风系统设置了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C.排风机采用防爆型设施 D.排风管道穿过防火墙时两侧均设置防火阀
答案
答案: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9.3.2 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9.3.4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当送风机布置在单独分隔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时,可采用普通型的通风设备。A符合要求。
【Z17-9】
Z17-9.某氯酸钾厂房通风、空调系统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通风设施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B.排风系统采用防爆型通风设备 C.厂房内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经过净化处理,并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D.厂房内选用不发生火花的除尘器
答案
【答案】C 【解析】氯酸钾厂房属于甲类厂房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9.1.2 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
【Z15-61】
Z15-61.地上5层,建筑面积5800㎡,燃气锅炉房采用机械通风,应检查该风机的事故排风量是否不少于( )次/h。 A.6 B.10 C.12 D.15
答案
【答案】C
电力变压器防火防爆
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设置
10kv级以下的预装变电站与民用建筑防火间距≥3m
作业
1.尝试用A4纸画本节脑图
2.预习下次课程建筑装修与保温材料防火的内容
3.章节app练习做题目10道题
预计花费时间1h
7.建筑防爆
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
I. 防爆原则
(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
(2)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点火源
(3)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大
II. 防爆措施
(一)预防性技术措施
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 (2)生产设备应尽可能保持密闭状态,防止“跑 冒 滴 漏” (3)加强通风除尘 (4)预防燃气泄漏,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
2.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
(1)防止日光照射 (2)防止电气火灾 (3)防止明火 (4)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5)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 (6)防雷电火花 (7)消除静电火花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采取泄压措施
在建筑维护构件设计中设置一些薄弱构件,及泄压构件(泄压面),当爆炸发生时,这些泄压构件首先被破坏,使高温高压气体得以泄放,从而降低爆炸压力,使主体结构不发生破坏。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
强化建筑结构主体的刚度和强度,使其在爆炸中足以抵抗爆炸冲击而不倒塌。
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生产、储存的爆炸危险性,在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合理设计,尽量减少爆炸的影响范围,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
【J2016-10】
2016技术实务真题 10.下列关于建筑防爆的基本措施中,不属于减轻性技术措施的是( )。 A.设置防爆墙 B.设置泄压面积 C.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D.采用合理的平面布置
答案
【答案】C 【解析】考查防爆措施 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采取泄压措施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 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来源】第二篇第八章。
【J2017-18】
2017技术实务真题 18.下列建筑防爆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性措施的是( )。 A.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具有爆炸性危险的可燃物质 B.消除静电火花 C.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D.设置泄压构件
答案
【答案】D 【解析】D属于减轻性措施。 【来源】第二篇第八章。
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
I.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范围
(一)爆炸性危险区域的划分
爆炸危险环境
根据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
爆炸性气体环境
0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连续级释放源)
1区
正常运行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一级释放源)
2区
正常运行不可能出现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二级释放源)
爆炸性粉尘环境
20区
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持续地或长期地或频繁地出现
21区
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很可能偶尔出现
22区
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一般不可能出现或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是短暂
释放源
可释放出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所在的部位或地点
释放源应按可燃物质的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为连续级释放源、一级释放源、二级释放源,释放源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续级释放源应为连续释放或预计长期释放的释放源。
1)没有用惰性气体覆盖的固定顶盖贮罐中的可燃液体的表面;
2)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间接触的可燃液体的表面;
3)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的排气孔和其他孔口。
2.一级释放源应为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1)在正常运行时,会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 2)贮有可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口处,在正常运行中,当水排掉时,该处可能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 3)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 4)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泄压阀、排气口和其他孔口。
3.二级释放源应为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可能释放,当出现释放时,仅是偶尔和短期释放的释放源。
1)正常运行时,不能出现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 2)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可燃物质的法兰、连接件和管道接头; 3)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安全阀、排气孔和其他孔口处; 4)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
(二)根据通风条件调整爆炸危险区域划分,遵循以下原则:
设置要求
1.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通风良好:空气流量使可燃物质很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 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2.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
3.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4.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当爆炸危险区域内通风的空气流量能使可燃物质很快稀释到爆炸下限值的25%以下时,可定为通风良好
1.下列场所可定为通风良好场所:
1)露天场所;
2)敞开式建筑物,在建筑物的壁、屋顶开口,其尺寸和位置保证建筑物内部通风效果等效于露天场所;
3)非敞开建筑物,建有永久性的开口,使其具有自然通风的条件;
4)对于封闭区域,每平方米地板面积每分钟至少提供0.3m³的空气或至少1h换气6次。
2.当采用机械通风时,下列情况可不计机械通风故障的影响:
1)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建筑物设置备用的独立通风系统;
2)当通风设备发生故障时,设置自动报警或停止工艺流程等确保能阻止可燃物质释放的预防措施,或使设备断电的预防措施。
【Z17-58】
Z17-58.某金属原件抛光车间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做配线 B.导线的链接采用压接方式 C.带电部件的接地干线有两处与接地体相连 D.电气设备按潮湿环境选用
答案
【答案】D 【解析】《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5.4.1 爆炸危险环境电缆和导线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3 敷设在爆炸性粉尘环境20区、21区以及在22区内有剧烈振动区域的回路,均应采用铜饼绝缘导线或电缆。A正确。 5.4.3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7 当电缆或导线的终端连接时,电缆内部的导线如果为绞线,其终端应采用定型端子或接线鼻子进行连接,铝芯绝缘导线或电缆的连接与封端应采用压接、熔焊或钎焊,当与设备(照明灯具除外)连接时,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B正确。 5.5.3 爆炸危险环境内设备的保护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3 在爆炸危险区域不同方向,接地干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连接。C正确。 D项应按爆炸性(粉尘)环境选用。
II. 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
(一)总平面布局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
(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应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以有效利用 穿堂风吹散爆炸性气体,在山区宜布置在迎风山坡一面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3)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库房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4)防爆厂房宜单独设置,如必须与非防爆厂房贴邻时,只能一面贴邻,并在两者之间用防火墙或防爆墙隔开。相邻两个厂房之间不应直接有门相通,以避免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二)平面和空间布置
1. 甲乙(厂房仓库)不下地(地下、半地下室)
2. 中间仓库
甲、乙类中间仓库靠外墙布置,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 甲、乙、丙类中间仓库 : 防火墙+≥1.50h的不燃性楼板 丁、戊类中间仓库:≥2h的防火隔墙+≥1h的楼板
3.办公室、休息室
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 确需贴邻:耐火等级≥二级+≥3.00h的防爆墙+独立安全出口 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不应贴邻
4.变、配电站
(1)如果生产上确有需要,允许在厂房的一面外墙贴邻建造专为甲类或乙类厂房服务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并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
(2)对乙类厂房的配电所,如氨压缩机房的配电站,为观察设备、仪表运转情况,需要设观察窗,故作了适当放宽,允许在配电站的防火墙上设置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不能开启的甲级防火窗。
5.总控制室与分控制室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分控制室在受条件限制时可与厂房贴邻建造,但必须靠外墙设置,并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分隔开。
【J2015-100】
100.某食用油加工厂,拟新建一单层大豆油浸出车间厂房,其耐火等级为一级,车间需设置与生产配套的浸出溶剂中间仓库、分控制室、办公室和专用10KV变电所。对该厂房进行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时,正确的措施有( )。 A.车间专用10KV变电所贴邻厂房建造,并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与厂房分隔 B.中间仓库在厂房内靠外墙布置,并用防火墙与其他部位分隔 C.分控制室贴邻厂房外墙设置,并采用耐火极限为4.00h的防火墙与厂房分隔 D.厂房平面采用矩形布置 E.办公室设置在厂房内,并与其他区域之间设耐火极限为2.00h隔墙分隔
答案
【答案】ABCD 【解析】大豆油浸出车间属于乙类厂房。 B-防火墙、1.5h不燃烧体楼板 C-不低于3.0h不燃烧体墙体 E-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 【来源】第二篇第八章。
【J2016-66】
66.下列关于建筑的总平面布局中,错误的是( )。 A.桶装乙醇仓库与相邻高层仓库的防火间距为15m B.电解食盐水厂房与相邻多层厂区办公楼的防火间距为27m C.发生炉煤气净化车间的总控制室与车间贴邻,并采用钢筋混凝土防爆墙分隔 D.空分厂房专用10KV变配电站采用设置甲级防火窗的防火墙与空分厂房一面贴邻
答案
【答案】C 【解析】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C) 如果生产上确有需要,允许在厂房的一面外墙贴邻建造专为甲类或乙类厂房服务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并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D) 甲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B),与高层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来源】第二篇第八章。
【Z19-72】
Z19-72.某松节油生产厂房专用的10KV变电站贴邻厂房设置,该厂房的下列防火防爆做法中,不符合现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生产厂房贴邻电站的墙体为防火墙 B.厂房与变电站连通开口处设置的甲级防火门 C.贴邻的防火墙上设置了一扇不可开启的甲级防火窗 D.厂房的所有电器均采用防爆电器
答案
答案:B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年版) 3.3.8 变、配电站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时,可一面贴邻,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等标准的规定。 乙类厂房的配电站确需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窗。 C选项有点争议,按照规范要求配电站和乙类厂房防火墙上才可以设置常闭的甲级防火窗。
6.有爆炸危险的部位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 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易产生爆炸的设备应尽量放在靠近外墙靠窗的位置或设置在露天,以减弱其破坏力。
(2)单层厂房中如某一部分用于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要求甲、乙类生产部位靠外墙设置。防爆房间尽量靠外墙布置。 多层厂房中某一部分或某一层为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时,将其设置在最上一层靠外墙的部位。
(3)在厂房中,危险性大的车间和危险性小的车间之间,应用坚固的防火墙隔开。为了车间之间的联系,宜在外墙上开门,利用外廊或阳台联系; 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在防火墙上设置双门斗,门斗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应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用门斗来减弱爆炸冲击波的威力,缩小爆炸影响范围。此外门斗还可以限制爆炸性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混合物的扩散。
(4)生产、使用或储存相同爆炸物品的房间应尽量集中在一个区域。性质不同的危险物品的生产应分开,如乙炔与氧气必须分开。
7.其他平面和空间布置
(1)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必须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及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与相邻厂房连通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2)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的管、沟不应和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该厂房的下水道应设置隔油设施。但是,对于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采用常规的隔油设施不能有效防止可燃液体蔓延与流散,而应根据具体生产情况采取相应的排放处理措施。
(3)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设置防止水浸渍的措施。防止液体流散的基本做法有两种: 一是在桶装仓库门洞处修筑漫坡,一般高为150~300mm; 二是在仓库门口砌筑高度为150~300mm的门坎,再在门槛两边填沙土形成漫坡,便于装卸。金属钾、钠、锂、钙、锶及化合物氢化锂等遇水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的仓库要求设置防止水浸渍的设施,如使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仓库屋面严密遮盖,防止渗漏雨水,装卸这类物品的仓库栈台有防雨水的遮挡等。
【J2015-2】
2015技术实务真题 2.某金属部件加工厂的滤芯抛光车间厂房内设有一地沟,对该厂房采取的下列防爆措施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用盖板将车间内的地沟严密封闭 B.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C.设置除尘设施 D.采用粗糙的防滑地面
答案
【答案】D 【解析】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来源】第二篇第八章。
【Z19-96】
Z19-96.对某活性炭制造厂房进行防火防爆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有()。 A.厂房采用水泥地面. B.在厂房内设置了排污地沟,盖板严密 C.地沟中积聚的粉尘未清理 D.墙面采取了防静电措施 E.采暖设施采用肋片式散热器
答案
答案:BD 解析: 活性炭制造厂房为乙类六项。 3.6.6 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水泥地面属于发火花地面,所以A错误,D正确。 3 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确需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采用防火材料密封。B正确,C错误。 9.2.2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E错误。
【Z16-70】
Z16-70.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下列门斗的做法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 )。 A.门斗隔墙的耐火极限为2.0h,门采用甲级防火门且与楼梯间门错位 B.门斗隔墙的耐火极限为1.5h,门采用甲级防火门且与楼梯间门正对 C.门斗隔墙的耐火极限为2.0h,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与楼梯间门正对 D.门斗隔墙的耐火极限为2.5h,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与楼梯间门错位
答案
【答案】A 解析: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门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
【Z15-84】
Z15-84.某汽车轮毂打磨厂房,地上2层,建筑高度12m,建筑面积5600m2。在防火检查时获取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有( )。 A.屋顶钢承重构件涂刷防火涂料保护,耐火极限达到1.0h B.除尘管道避开厂房的梁、柱、沿外墙布置 C.一层设置办公室,并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D.厂房设封闭楼梯间,并采用乙级防火门 E.排风除尘设备集中布置在室外独立的建筑内,该建筑外墙与厂房的防火间距为10m
答案
【答案】ABDE解析:轮毂打磨厂房应归为乙类火灾危险性。多层厂房 A-正确,屋顶承重结构耐火极限为1.0h,耐火等级为二级,二级耐火等级的乙类厂房最高可为6层。 B-正确,出于防爆要求; C-错误,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 D-正确,见1P95,《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E正确,“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且建筑外墙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10m”。
【J2018-85】
2018技术实务真题 85.某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地上3层,建筑物高度为15m,浸出车间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有(---)。 A.车间地面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B.浸出车间与工厂总控制室贴邻设置 C.车间管、沟采取保护措施后与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 D.浸出工段内的封闭楼梯间设置门斗 E.泄压设施采用安全玻璃
答案
【答案】:ADE 【解析】: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6.6. 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維爆炸危险的乙类 厂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2) 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其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3) 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确需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 可燃蒸气和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3.6.9. 有爆炸危险的曱,乙类厂房的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 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 3.6.10. 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 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 3.6.3.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安全玻璃等 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 【来源】:第二篇第八章
【Z17-99】
Z17-99.某设计院对有爆炸危险的甲类厂房进行设计。下列防爆设计方案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 A.厂房承重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B.厂房的总控制室独立设置 C.厂房的地面采用不发火花地面 D.厂房的分控制室贴邻厂房外墙设置,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 E.厂房利用门窗作为泄压设施,窗玻璃采用普通玻璃
答案
【答案】ABC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6.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A正确。 3.6.3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E错误。 3.6.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C正确。 3.6.8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B正确。 3.6.9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OO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D正确。
【Z17-82】
Z17-82.对某动物饲料加工厂的谷物碾磨车间进行防火检查,查阅资料得知,该车间耐火等级为一级,防火分区划分符合规范要求。该车间的下列做法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有() A.配电站设于厂内的一层,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分隔,墙上的门为甲级防火门 B.位于厂房三层的运行调度监控室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h的楼板与其他部分分隔,且设有独立使用的防烟楼梯间 C.车间办公室贴邻厂房外墙设置,采用耐火极限4.00h的防火墙与厂房分隔,并设有独立的安全出口 D.设置在一层的产品临时存放仓库单独划分防火分区 E.位于二层的饲料添加剂仓库(丙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为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墙上的门为甲级防火门
答案
【答案】DE 【解析】谷物碾磨车间为有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3.8变、配电站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时,可一面贴邻,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等标准的规定。 乙类厂房的配电站确需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窗。A错误。 3.6.8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 3.6.9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B错误。 3.3.5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C错误。 3.3.6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E正确。
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
I. 泄压
(一)泄压面积计算
泄压面积宜按下式计算,但当厂房的长径比>3时,宜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3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A=10CV2/3 式中:A——泄压面积(㎡) V——厂房的容积(m³) C——泄压比(㎡/m³),其值可按表2-8-1选取。
不用记忆,考试会给数据
注:1 长径比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尺寸中的最长尺寸与其横截面周长的积和4.0倍的建筑横截面积之比。 2 K尘是指粉尘爆炸指数。
(二)泄压设施
(1)泄压设施可为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但宜优先采用轻质屋面板,不应采用普通玻璃(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用于泄压的门窗可采用楔形木块固定,门窗上用的金属百页、插销等可选用断面小一些的,门窗的开启方向选择向外开。
(2)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质量不宜大于60kg/m2。
(3) 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库房)宜采用全部或局部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厂房上部空间应通风良好。
(4)泄压面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
(5)当采用活动板、窗户、门或其他铰链装置作为泄压设施时,必须注意防止打开的泄压孔由于在爆炸正压冲击波之后出现负压而关闭。
(6)爆炸泄压孔不能受到其他物体的阻碍,也不允许冰、雪妨碍泄压孔和泄压窗的开启,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泄压孔应设在距起爆点尽可能近的地方。
(7)爆炸时易形成尖锐碎片四散的材料,不应布置在公共走道或贵重设备的正面或附近。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仓库)爆炸后,用于泄压的门窗、轻质墙体、轻质屋盖就被摧毁,爆炸泄压面应避开人员集中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
(8)对于北方和西北寒冷地区,由于冰冻期长,积雪易增加屋面上泄压面的单位荷载,使其产生较大重力,从而使泄压受到影响,所以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积雪(坡屋面)
(9)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J2017-35】
35.某地上4层乙类厂房,其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部位宜设置在第( )层靠外墙浸压设施附近。 A.三 B.四 C.二 D.一
答案
【答案】B 【解析】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 【来源】第二篇第八章。
【Z16-71】
Z16-71. 根据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下列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设施上,不需要设置泄压装置的是( )。 A.除尘器 B.过滤器 C.管道 D.风机
答案
【答案】D 技术实务解析:参见建规9.3.8“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和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
【Z18-68】
Z18-68.对某煤粉生产车间进行防火防爆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车间排风系统设置了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B.排风管采用明敷的金属管道,并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点 C.送风系统采用了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D.净化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布置在系统的正压段上,且设置了泄压装置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 9.3.4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当送风机布置在单独分隔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时,可采用普通型的通风设备。 C正确 9.3.8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 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D错误 9.3.9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A正确 2 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3 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B正确
【Z18-99】
Z18-99.对某桶装煤油仓库开展防火检查,查阅资料得知,该仓库屋而板设计为泄压面,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有()。 A.在仓库门洞处修筑了高位200mm的漫坡 B.仓库照明设备采用了普通LED灯 C.采用55kg/m²的材料作为屋面板 D.屋面板采取了防冰雪积聚措施 E.外墙窗户采用钢化玻璃
答案
【参考答案】ACD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 3.6.3 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 E 错误 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 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墙体的质量不宜大于 60kg/m²。C正确 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 D正确 3.6.12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采取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3.6.12 条文解释: 防止液体流散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是在桶装仓库门洞处修筑漫坡,一般高为150mm~300mm;二是在仓库门口砌筑高度为150mm~300mm的门坎,再在门坎两边填沙土形成漫坡,便于装卸。A正确 10.2.5 可燃材料仓库内宜使用低温照明灯具,并应对灯具的发热部件采取隔热等防火措施,不应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B错误
II. 抗爆
(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爆能力强,整体性能好,但是工程造价高,通常用于抗爆能力要求高的防爆厂房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爆能力不如现浇式框架结构
(3)钢框架结构
耐爆强度较高,但耐火极限低,能承受的极限温度仅为400℃,超过该温度便会在高温作用下变形倒塌。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
分类
I类:矿井甲烷
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
III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
II类分级和分组
(1)安全间隙的大小反映了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间隙越小,其传爆能力就越强,危险性越大。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同隙的大小分为IIA、IIB、IIC三级。IIA安全间隙最大,危险性最小;IIC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
(2)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照最小点燃电流的大小分为IIA、IIB、IIC三级,最小点燃电流越小,危险性就越大。IIA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大,最小点燃电流最大,危险性最小;反之,IIC危险性最大。
(3)按引燃温度分组。爆炸性混合物不需要用明火即能引燃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燃温度。引燃温度越低的物质,越容易引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高低,分为T1、T2、T3、T4、T5、T6六组。T6引燃温度最低,危险性相对较高;T1引燃温度最高,危险性相对较低。
III类的分级
爆炸性粉尘的分级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根据粉尘特性(导电或非导电等)分为IIIA、IIIB、IIIC三级。 IIIA是可燃性飞絮,IIIB是非导电性粉尘,IIIC是导电性粉尘。 A级危险性最小,C级危险性最大。
【Z16-90】
Z16-90.在对易燃易爆危险环境进行防火检查时,应注意检查电气设备和电缆电线的选型及其安装情况,下列做法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有( )。 A,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级别为IIA级的爆炸性气体环境,选用IIB级别的防爆电器设备 B.在爆炸危险区域为I区的爆炸性环境采用截面积为2.0m㎡的铜芯照明电缆 C.安装的正压型电器设备与通风系统连锁 D.电气设备房间与爆炸性环境相通,采取对爆炸性环境保持相对正压的措施 E.在爆炸危险区域不同的方向,接地干线有1处与接地体连接
答案
【答案】ACD A. ⅡA的爆炸性气体环境采用ⅡB级别防爆电器,满足规范要求。A对。 B. Ⅰ区的爆炸性环境采用截面积为2.0mm2的铜芯照明电缆,铜芯电缆满足规范,截面积小于规范要求的2.5mm2。B错。 C.GB50058-2014中5.2.4当选用正压型电气设备及通风系统时,电气设备应与通风系统联锁。C对。 D. GB50058-2014中5.3.2当安装设备的房间必须与爆炸性环境相通时,应对爆炸性环境保持相对的正压。D对。E. GB50058-2014中5.5.3在爆炸危险区域不同方向,接地干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连接。E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