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肺癌
肺癌,或称原发性支气管癌或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呼吸上皮细胞(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恶性肿瘤(最常见恶性肿瘤)。
编辑于2021-06-10 16:12:56肺癌
一、掌握临床表现 二、掌握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三、熟悉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四、熟悉病理和分类、分期 五、了解病因、发病机制
一、概述及流行病学
肺癌,或称原发性支气管癌或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呼吸上皮细胞(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恶性肿瘤(最常见恶性肿瘤)
男多于女,多见于55-65岁
二、病因、发病机制
一、吸烟 二、职业致病因子 三、环境污染 四、电离幅射 五、其他因素

三、病理、分类、临床分期
按解剖部位分类 (一)中央型肺癌 支气管段以上 (二)周围型肺癌 支气管段以下
病理分类 1.小细胞肺癌: (15-20%) 包括: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 复合燕麦细胞型 2.非小细胞肺癌: (80-85%) 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腺鳞癌 其它
小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SCLC) a,恶性程度最高 b.多在40-50岁左右 c.多有吸烟史 d.肺门附近的大支气管 e.易侵犯肺门、纵隔淋巴结 F.生长快,远处转移早 g.化疗放疗均敏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a.较常见 b.老年男性 c.吸烟 d.中央型,管 腔内生长。 e.易变性、坏死, 空洞 f.生长缓慢, 转移晚 g.手术机会多 h.化疗放疗不 敏感。
腺癌 a.最多,女性多, 不吸烟 b.多呈周围型 c.肺边缘部形成直径 2-4cm的肿块。 d.浸润和血行转移早。 易转移至肝、脑和骨,易引起胸腔积液。
细支气管-肺泡癌(简称肺泡癌) 是腺癌的--个亚型 结节型与弥漫型
大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癌) (Large cell carcinoma) a.肺门或肺边缘的支气管 b.转移较小细胞未分化癌晚 c.手术机会多
sclc与nsclc对比
SCLC NSCLC 发病情况 占肺癌20-25% 75-80% 分化程度 极差 低~高 类型 燕麦细胞型 鳞癌 中间细胞型 腺癌 复合燕麦细胞型 肺泡细胞癌 大细胞癌 混合癌 倍增时间 75.9天 92天~168天 转移 早 较晚 手术切除率 低 较高 放化疗敏感性 高 低
腺癌 0.35-0.40 鳞癌 0.30-0.35 大细胞癌 0.10 小细胞癌 0.20-0.25
四、临床表现
一、原发肿瘤引起的
一)咳嗽
早期症状,肿瘤引起支气管狭窄加重
(二)咯血 持续痰中带血
多见于中央型肺癌
(三)喘鸣
肿瘤压迫气管
(四)胸闷、气急
(五)体重下降
(六)发热
肿瘤组织坏死
二、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
(一)胸痛 侵犯胸膜、肋骨和胸壁 (二)呼吸困难 (三)咽下困难 癌肿侵犯或压迫食管 (四)声音嘶哑 肿瘤、纵隔淋巴结肿 大压迫喉返神经
(五)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癌肿压迫上腔静脉。 (六)Horner综合征 肺上沟癌 (Pancoast carcinoma)压迫颈部交感神经 (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干燥无汗)。
三、由癌肿远处转移引起的
一)肺癌转移至脑、中枢神经系统,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共济失调 (二)转移至骨骼 骨头压痛 (三)转移至腹部 食欲减退,肝区疼痛或腹痛 (四)肺癌转移至淋巴结 锁骨上窝淋巴结多见
四、癌肿作用引起的肺外表现
1.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杵状指 (趾) 2.男性乳房发育 促性腺激素 3.Cushing综合征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 4·稀释性低钠血症 抗利尿激素 5·神经肌肉综合征 (周围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 6·高血钙症 a.骨转移而致骨骼破坏 b.异源性甲状旁腺样激素
五、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一、胸部X线检查 二、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 发现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解剖结构 三、磁共振 (MRI) 四、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 显像(PET/CT) 五、痰脱落细胞检查 六、支气管镜 胸腔镜、纵膈镜
七、开胸手术探查 八、转移灶活检 a.淋巴结、骨骼或骨髓活检 b.胸腔穿刺、胸膜活检
九、其他检查 癌胚抗原(CEA) 神经特异烯醇酶(NSE) 十、胸水化验 胸水中查到癌细胞可确诊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肺癌的治疗效果取决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对40岁以上男性,长期重度吸烟有下列情况: 1、刺激性咳嗽;有慢性肺疾病,咳嗽性质改变者。 2、持续痰中带血 3、同一部位的反复肺炎,段性肺炎。
4、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治疗效果不好者。 5、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及杵状指(趾) 6、X线上的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孤立性圆形病灶和单侧性肺门阴影增大者; 7、肺结核病灶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者; 8、胸腔积液,血性、量大、增长快、抗痨治疗无效。
诊断
ct确定部位
组织病理学诊断
分子病理学诊断
鉴别诊断
肺结核
肺结核球
见于年轻病人多无症状,可有钙化点,边界清楚
肺门淋巴结结核
与中央型肺癌鉴别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与腺癌鉴别
肺炎
抗生素治疗有效
肺脓肿
结核性胸膜炎
肺隐球菌病
其他
肺良性肿瘤,淋巴瘤等
七、治疗、预防、预后
原则 Ⅰ期和Ⅱ期 手术切除 Ⅲ期 应行原发病灶及受累淋巴结手术切除 用力肺活量(FVC)>2L,FEV1>50%,MVV>50%, 手术效果: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
化疗
指征: 1.SCLC 2.NSCLC失去手术放疗机会 3. 手术后的或播散性NSCLC的联合化疗
SCLC包括局限期和广泛期,前者联合放、化疗,后者主要为化疗 NSCLC(1)新辅助化疗,IIIa期 (2)术后辅助化疗,II-III期 (3)姑息化疗,IIIb-IV期 腔内注射: 顺铂 支气管动脉插管化疗 :吉西他滨
sclc 一线用药:足叶乙甙(依托泊苷,vp-16)VP-16加铂类 疗效较好,副反应少些 二线用药:伊立替康、拓扑替康 三线治疗:吉西他滨、诺维本、紫杉醇等等
nsclc 一线用药: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紫杉醇 三代药加铂类 疗效较好,副反应少 二线用药:多西紫杉醇 三线或维持治疗:培美曲塞
放疗
放射治疗(放疗) 1. 根治性放疗: 病灶局限因解剖原因不 便、不愿手术者;可加化疗. 2. 姑息性放疗: a.抑制肿瘤发展 b.延迟肿瘤扩散 c.缓解症状, 疗效肯定
靶向治疗
以肿瘤组织或细胞的驱动基因变异以及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特异性分子为靶点,利用分子靶向药物特异性阻断该靶点的生物学功能,选择性 的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行为,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至肿瘤消退的目的。
针对的是非小细胞肺癌 主要针对腺癌 主要应用的药物:EGFR-TKI VEGF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可替尼)
预防
避免接触高危因素
预后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