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学流派与思潮思维导图笔记
《文学流派与思潮》中主要讲了文学的思潮的特征有这弥漫性和兼容性,文学风格的特征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文学流派的形成与社会身份、社会阶层、现代教育等有关。
《第七章:文学接受》文学接受的含义一是读者对作品的阅读、理解和欣赏的活动,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实践性的阅读活动,是文学作品审美具体化过程,是由读者、作品、作者等构成的复杂的结构关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文学风格,流派,思潮
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特征: ①独创性,作家独一无二的艺术个性和创作性 人和人独创性,是形成和理解文学风格关键因素 ②稳定性,指作家风格从形成时起会在一定时间里 保持基本稳定和延续,一脉相承,内在联系,作家 性格,和创作个性 ③多样性,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形成总体上的风格 差异性和丰富性,是一个时代文学发展与繁荣的重 要标志(盛唐气象) 也体现在探索不止的优秀作家上, (杜甫)
文学风格形成:
风格构成要素: ①作家主体要素,在生活和创作实践所养成 的相对稳定的个人气质,审美趣味,艺术才 华,写作习惯 ②文学作品客体要素:体裁,情节,结构
风格形成过程: ①始于作家感知世界方式独特性,作家创作动 机,创作激情,心理气质,天赋才能,审美心 ②关键在于作家自觉寻找一种与创作个性相匹 配的言语基调,风格是在言语创造性的改变所 形成的深层结构中具体实现的 ③成熟源于作家认识力度
1.风格创造功能: ①创作角度,作家独特风格追求可以激发艺术 创造力 ②读者欣赏角度,色泽,语调,是引起读者审 美兴趣 2.风格历史功能:风格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 到多样化的发展,促进文学创作成熟,标志文 学发展的历史趋向
文学风格分类 ①二分法,阳刚与阴柔,豪放与婉约,崇高与美 ②八分法,③九分法,高,古,深,远,长,雄浑,漂逸, 悲壮,凄婉
文学流派
形成原因:①②③④⑤相近的社会身份,社会阶层,文学 观念主张,题材,艺术风格,相应文体,艺术方法与技巧 自觉文学社团,大众传媒,现代教育
流派影响
文学思潮
形成
特征:①弥漫性,②兼容性
多样性
西方
1浪漫主义:18世纪末兴起欧洲的崇尚想象,自然 象征和神话的文学思潮 ①崇尚想象张扬主体想象,幻想,伴随的情感,主 体意识,主观性 ②主张回到自然,回到田园牧歌 ③常用象征与神话 2现实主义:19世纪兴盛于欧洲注重客观性,典型 性和批判性的文学思潮 ①客观性,主张按照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再 现客观事物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②典型性,创造典型,文学形象系统中显出特征 富于魅力的性格,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③批判性
3现代主义: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多 种文学思潮和流派统称,包括后期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意象派,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 ,荒诞派 ①追求形式和文体创新,探究隐晦主题,以支离破碎 话语,追求暗示效果 ②着力刻画个体心理现实,意识流 超现实, ③揭露个体生存的荒诞性 ④抽象化 不连贯性和剧烈震荡等新型写作模式显现先 锋性,曲折传达对西方社会危机和拯救意图,深度模 式,和意义呈现 4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密切相关 ①平面化,传统作品意义消失,深度模式削平 ②断裂感,割裂传统,去历史化, ③零散态,人被描写为非中心化,非身体化的主体 ④复制性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关系
联系:二者都通过作品作家 产生影响力,并从文学 界延展到社会和历史中,二者出现重叠交叉,多有 混同现象 区别: 文学思潮 ①体现出特定历史时空中整体性倾向,透露理念支 配性,传达出某种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东西 ②强调文学活动某种整体性和系统性取向 文学流派 ①只追踪创作领域中特定作家群体, ②总体上强调作家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