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的思维导图,包括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中国古代为人熟知的帝王将相,与其对应的历史事件,典故,成语。
这是一篇关于地球上的大气和水的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气候类型的思维导图,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天气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态,时间跨度相对比较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
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1840)
历史背景
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倾销鸦片
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成功点燃鸦片战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英国驶来坚船利炮,清政府战败
结果
1840年战败,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一鸦,《南京条约》——香港岛 1860二鸦,《北京条约》——九龙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强租99年
割地
割让香港岛
赔款
开口岸
意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大清的万园之园
《天津条约》
英法、俄美,增加通商口岸
《瑷珲条约》
俄国,中国损失领土最多的条约
沙俄在近代史上,总共侵占150万多平方公里,以《瑷珲条约》为最
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中法战争(1883)
战争双方
刘永福
黑旗军
冯子才
镇南关大捷
军事胜利,实质失败——《中法新约》
刘铭传
督办台湾军务,后来成为台湾首任巡抚
《中法新约》,丧失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在中国的西南开口岸
法国实现了据越侵华的图谋 侵略势力深入云南、广西 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甲午战争(1894)
日本明治维新后,全面西化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进而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清政府在侵华战争总是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落后 洋务运动单纯学习技术,其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没有改变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则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日本的“大陆政策”:通过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最终称霸世界。二战时期开始实施
过程
旅顺大屠杀
黄海海战,邓世昌撞日本军舰
威海卫海战,最后一艘主力舰“靖远号”被击沉,丁汝昌自杀殉国
至此,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宣告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马关条约》
割让辽东
俄、法、德三国干涉,清政府花3kw赎回辽东
割让台湾
直到抗战胜利
赔偿白银两亿两
日本用来军国主义扩张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
八国联军侵华(1900)
义和团运动
代表人物赵三多 口号“扶清灭洋”
战争对象
英法俄美、德日意奥
《辛丑条约》
4.5亿两,39年,连本带息9亿两
庚子赔款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山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之前,中山就已经领导过很多起义,最著名的是黄花岗起义——黄花岗72烈士
背景
保路运动,清政府从武昌调兵入川,进而武昌空虚,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起义
时间
原定1911.10.10,但10.9炸弹爆炸,吴兆麟任临时总指挥
标志
武昌起义
性质
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原因一:清朝调兵入川,武昌空虚
原因二:袁世凯的军事力量
袁世凯经过小战练兵,其军队才当时是最强大的,因此在他的逼迫下,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后期虽然有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但都迅速失败,就是因为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列宁称之为“亚洲的决醒”
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社会性质
1840-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至今
二次革命
原因
反对袁世凯
复杂的社会背景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为了遏制袁世凯,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但袁世凯上台后,直接解散国会,废止约法。 后来,宋教仁遇刺事件,孙中山决定发动二次革命 此时孙中山手下纷纷脱离中央独立,双方开战 袁世凯获胜,孙中山亡命海外,二次革命失败告终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日渐膨胀,一是清政府被自己逼迫退位,二是取得二次革命胜利,妄图恢复帝制,成立了中华帝国
护国运动
1915.12袁世凯称帝
与此同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频频受挫,南方各省之后纷纷宣布独立。
蔡锷与小凤仙的爱情故事,帮助蔡锷成功逃脱,最后逃到云南宣布独立。
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护国运动胜利
称帝时间只有83天
护法运动
1917.7-1918.5,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的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
西南军阀表面支持,实际为了抢夺地盘,勾心斗角 最终护法运动以失败告终
护国运动后,权力几经周转,最后到了段祺瑞手中,段祺瑞进行了“三不要政策”:不要临时约法、不要国会、不要旧总统(黎元洪)
孙中山决定继续革命,进行“护法运动” 因为段祺瑞不要临时约法,而孙中山要护临时约法 所以称为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1922,孙中山重组军政府,并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由广东进入江西,但陈炯明叛变,并炮轰总统府致使永丰舰(中山舰),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一生最惨重的失败
蒋介石跟随孙中山登上永丰舰,守护孙中山40多天,取得孙中山的信任。
第二次护法运动的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1919.5.4,五四运功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921.7.23,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同参与到革命 孙中山发现之前都是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忽视了无产阶级的作用
因此,1924,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但是,1925,孙中山病逝,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