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判断推理【思维导图】
国考省考选调公务员考试均适用,包含图形推理、 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等。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01-17 20:49:54判断推理 (35/30)
(一)图形推理【6/7/10道】
1.定性定量位置分析
(1)定性:屈臣氏整风
(2)定量:点线面角素
(3)位置:直接想位移
2.三大类六提示
(1)三大类
①背景图类
有背景的人就会有大哥小弟
三大哥:移动叠加部分数
六小弟:笔面连报是对滴
②分割图类
与男朋友分手就要连续打三遍
连打三遍对象
③对称图类
三大哥:性质数量方向
四小弟:过点过线过面位置
(2)六提示:4数2shi
数量加减
笔画数
平行组数
直角数
圆提示
连接方式
3.立体展开图
第一步:还原母图
第二走:三板斧判断
对立面排除
平移4格不变
平移两格
中心对称不变
非中心对称
上下颠倒,左右互换
ps:擅用三面交点, 5为选项正面时跳过该选项, 相邻两面图形是线交还是点交,长边相交还是短边相交
特殊展开图:盯选项,看公共边等长
4.立体截面图
1。切面为多个面时注意入刀角度是否一致
2.先把不规整的图形还原成常见的立体图形再判断
(二)定义判断【5/10道】
1.思路:重点理解,联系实际
2.知识点
(1)关键信息:被定义词
(2)重点信息:O、B、特殊信息、中心语
(3)不要掉坑:注意属于、不属于
(4)注意多定义的一一对应关系
(四)逻辑判断【8/9/10道】
1.论证类
(1)归因类
①题干:既成事实+原因分析
②题型
a.对比实验
题型:题目独立构成对比试验,根据结论分析原因
思路:
支持
另有他因:分组正确+把水搅浑
否定此因:有理由地否定此因
因果倒置:注意时间顺序
反对
排除他因
力度:否定词因=因果倒置>另有他因
b.一般归因
省略了对比试验直接得出结论,做题思路同对比试验
c.直接根本原因
题目:原观点+反对者观点+结论
提问:质疑反对者观点
思路:原观点→反对者观点→结论
d.构成对比试验
题型:选项单独构成对比试验/选项和题目共同构成对比试验
思路
支持
四圈支持
异因异果
反对
三圈反对
异因同果
同果异因
③错误选项:分组错误、实验瑕疵(样本量不足)、特例/一些
④对比:
归因类是既成事实(完成时)
因果关系是条件分析(客观规律)
(2)一般质疑
①形式:论据+结论
②题型
a.无论据+有结论
形式:背景+结论、分析+结论
思路:有原因地质疑结论,特别是质疑论证漏洞
b.有论据+有结论
形式:大量论据+结论
思路:
质疑论据(极少)
质疑结论
论证方式
存在断点
范围不一致
c.严谨逻辑关系
形式:逻辑关联词
思路:
只要……就……
A→B
只有……才……
B→A
除非……否则……
¬A→B
质疑:A∧¬B
③正确选项
主体一致、话题一致、贴合题干
(3)支持/假设
①支持类
解释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论
补充(增加)论据:
增加实时数据
补充论据的漏洞
断点搭桥:结论中出现新事物
举例论证:较弱
必要条件:较弱(断点大桥>必要条件)没他不行
类比论证:极弱,甚至是错误选项
②前提假设
形式:说出结论潜在的前提条件
思路:
断点搭桥
补充漏洞
必要条件
只能查补缺漏, 不能另起炉灶。 【选没他不行】 【不选有他更好】 【论据+选项→结论】
(4)比例/解释
①比例类:
找到分母【eg:同样的比例,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的量可能算出来更多】
②解释说明类
Q:以下哪一项为真,最能说明结论
思路:命题者故意省略易忽略的合理条件
技巧:论据中有比较,选项中带比较
(5)易错选项
①无关项【话题/主体不一致、副作用】
②不明确:
a诉诸权威:专家说……
b诉诸无知:无数据/意识/证据
c诉诸大众:妄图同果一些人的行为观点来增强/削弱结论
③对策:不选
④类比:慎选
2.分析类
(1)真假分析
①题目:命题真假不定,不能使用推出关系
②一般思路:
矛盾法
A与¬A
A→B与A∧¬B
或且互换+“¬”符号
“所有是”与“有些不”
同真同假
上反对必有一假
下反对必有一真
代入法
③两真两假
先找矛盾,再假设
④命题真假
A→B
只有A∧¬B时命题为假
还有三种情况命题为真
要么A要么B
¬A→B、A→¬B时命题为真
A∧B、¬A∧¬B时命题为假
(2)范畴分析
三角关系【所有、有些、特例】
有些A是B 推出有些B是A
有些A是B推不出有些A不是B
一分为二画图法
所有A都是B,利用B与¬B画图
(3)日常分析
①代入法
②大小比较-赋值法
③最大信息法
④图表法
3.推出类
(1)等价推出
①识别:题目命题+选项命题
②知识点:一个符号两个关系,五种命题
③原则:
A→B→C→D
¬D→¬C→¬B→¬A
④正确选项:A/¬D开头的都是对的
(2)正推逆推
①正推:题目命题+已知事实→结论
②逆推:题目命题+结论→潜在前提
(3)两难推理
①识别:题目命题+选项事实
②思路:
A→B+A→¬B则可知A为真
A→B+¬A→B则可知B为真
A、B均为事实要件
(4)范畴推理
①矛盾:
A与¬A
A→B与A∧¬B
或且互换+“¬”符号
“所有是”与“有些不”
②推出关系
③三角关系
(5)推理方式
①推理方式判断
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
不完全归纳
演绎推理
②推理方式一致
形式一致就行
③三段论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三)类比推理【5道】
思维:大众思维、内在逻辑
三难点
种属关系、组成关系
A是B为种属关系
A是B的一部分,组成关系
矛盾关系、对立关系
有小三是对立
特质、泛指
特质是唯一性的
泛指是一类东西
1.语义
近义
反义
引申义
南冠:囚犯
青衿:读书人
2.语法
词性
n./a./ad.
结构
主谓【sv】
动宾【vo】
偏正
3.逻辑
(1)圈圈关系
①交叉:有些A是B
②包含:
a.种属
b.组成
③并列
a.矛盾
b.反对
④全同
(2)对应关系
必要
因果
原料
功能
目的
时序
造句
4.拆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