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物流
物流学概述第六版2024(崔介何),国民经济物流是宏观物流,强调的是从国家的角度高屋建领地来规划、组织关机国计民生的重大物流活动。
物流学概论第六版2024(崔介何),包含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与物流业务流程等。
物流学概论第六版2024(崔介何),绿色物流:通过充分利用物流资源、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合理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供应链类型
供应链管理平台
2018营销五现象
双十一活动实行思维导图
天猫双十一策划
项目流程图
售后部工作流程思维导图
万人团队涨粉丝培育转化技巧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物流
第一节 国民经济物流概述
概念
国民经济物流是指在已过范围内由国家统一计划、组织或指导下的物流
国民经济物流是宏观物流,强调的是从国家的角度高屋建瓴地来规划、组织关机国计民生的重大物流活动。
一、我国关于国民经济物流的重大举措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二、物流政策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一)物流政策的概念
物流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全社会物流的高效运行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公共政策,以及政府对全社会物流活动的干预行为。具体包括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规划、计划、措施(对策),以及政府对全社会物流活动直接指导等。
(二)物流政策主体
1、立法机构
2、司法机构
3、行政机构
(三)我国物流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与政策重点
1、物流产业化政策
2、物流环境政策
3、物流效率化政策
4、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网点政策
5、物流设备与工具政策
6、物流国际化政策
(四)构建我国物流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
1、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2、充分体现现代物流的特点,提升物流政策的系统性与综合调整能力
3、兼顾效率、社会与环境目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4、合理借鉴国内外经验
5、符合国情与区情
三、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内容
(三)重大意义
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我国物流业发展进行的总体情况,与货运量、快递业务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物流相关指标,以及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货币投放等相关经济指标具有较高的关联性。
50%经济强弱分界点
高于50%经济扩张阶段
低于50%经济收缩阶段
中国除了2020年初受疫情低于50%,反映出近年来的我国物流业总体处在平稳较快发展的周期。
四、国民经济物流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为发展物流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制定与世界接轨的物流标准,消除物流业发展的标准瓶颈
(三)大力宣传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培育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
(四)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五)充分认识物流业的重要性,制定明确的物流业发展战略
(六)合理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物流业提供硬件保证
(七)建立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使物流业管理由分权转为相对集权
(八)促进物流行业协会的联合,为物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节 应急物流(新增)
应急物流: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应急生产物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的物流活动。
一、应急物流的特点
(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
(二)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
(三)时间约束的紧迫性
(四)高专业性
(五)高敏感性
(六)主体性
(七)弱经济性
二、建立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路径
(一)建立原则
1、整体规划,逐步完善
2、厉行节约,平战结合
3、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4、统一管理,统筹全局
(二)具体路径
1、加大应急物流体系理论与政策研究
2、完善应急物流法律体系建设
3、逐步健全应急物流法规标准
4、建立应急联动响应机制
5、加快推动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三、应急物流信息平台
(一)推进应急物资编目编码
(二)规范物资数据录入
(三)建立应急物资数据核查机制
(四)评估平台运行
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应急物资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托和物质基础。
(一)储备目录常态更新
(二)建立物资储备精准规模
(三)规划应急物资储备布局
(四)集约应急物资储存方式
(五)逐步加强专业化应急物流力量
实现快速、高效救援
首先,依托现有物流体系,构建专业化应急物流力量体系
着次,着眼保障场景研发专用装备
最后,强化应急物流专业人才队伍
第三节 战争时期物流的组织
(一)战时物流系统的特点
1、临时准备时间段,快速反应要求高
2、作战方向和地区可以预测,可预先进行战略军事装备储备
3、军事战备消耗大,保障任务繁重,补给困难
4、指挥与保障结合紧密,战时物流管理机构组织指挥复杂
(二)战时物流系统的组织原则
1、统一规划、建立储备
2、分级管理,合理分布
3、区分主次,及时供应
4、军民结合,广开源路
5、统一调度,及时输送
6、妥善管理,保证安全
(三)国民经济动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未来战争消耗巨大,军队自身的物流保障力量有限
2、民间物流资源丰富,为战时地方物流资源动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3、外军成功经验为战时地方物流资源动员提供了借鉴
国民经济动员应把握:
第一,国家是实施国民经济动员的主体。宣布国民经济动员与宣布战争一样,其权威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第二,国民经济动员的对象是国民经济领域中的一切要素,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及部门中的企业、单位等。
第三,国民经济动员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国民经济动员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转变国民经济的体质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为战争前线提供尽可能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第五,国民经济动员的直接结果是国民经济处于紧急状态。它既包括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战争状态,也包括对强大自然灾害的非战争状态。
(四)战略物资储备
物资储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对备用物资进行较长时间的储存和保管的活动。
战略物资是指对国防和国计民生有重要作用的物资。加强战略物资的储备,科学而合理地进行战略物资管理是物流准备的核心。
1、国家物资储备
储备对象划分:国防物资储备、重要民用物资储备、外贸物资储备 储备目的划分: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国家短期物资储备
2、动员物资储备
3、军队物资储备
(五)交通运输动员准备
1、提高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
2、增强交通运输配置的合理性
3、提升战时交通运输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