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学段目标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学段目标,总结了识字与写、 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等。
编辑于2024-02-19 18:51:51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 学段目标
第—学段(1 ~2年级)
【识字与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写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 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2.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 准声母、 韵母、 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 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端正、 整洁。
4. 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 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阅读与鉴赏】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 问号、 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 阅读浅近的童话、 寓言、 故事,向往美好的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诵读儿歌、 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清感 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5.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是不少千5万字。
【表达与交流】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听故事、 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敢千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 句号、 问号、 感叹号。
【梳理与探究】
1.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学段(3 ~4年级)
【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累计认识 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词典。
2. 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 正楷字,做到规范、 端正、 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 能感知常用汉字形、 音、 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 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 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旬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 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 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 引号的一般用法。
3.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圈点、 批注等阅读方法。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 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 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
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1.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 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 音、 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 写字。
2. 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 图像、 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三学段(5 ~6年级)
【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左右,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
2.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阅读与鉴赏】
1.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5.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尝试使用多种媒介阅读。
6.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
7. 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表达与交流】
1.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乐于表达,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2.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观点。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3.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4.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梳理与探究】
1,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
2.感受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初步运用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信息。
3.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4.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影视作品中的故事和形象,通过调查访问、讨论演讲等方式,开展专题探究活动,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