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交换机
这是一篇关于交换机的思维导图,包含MAC地址、 实现功能、 工作原理、 通讯模式、端口工作模式及通讯速率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交换机
MAC地址
概念:MAC地址是网卡的物理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上的设备身份
MAC地址组成:由48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用六段十六进制表示,如00-D0-09-A1-D7-B7,前24位是生产厂商向IEEE 申请的厂商编号,后24位是网络接口卡序列号
实现功能
局域网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用于局域网连接终端设备,如个人电脑和网络打印机。
广域网交换机:广域网交换机主要用于电信领域,为通信提供基础平台。
工作原理
交换机初始状态
交换机MAC地址学习(源端学习)
由于交换机MAC地址条目是动态的,所以它不会永远存在MAC地址表中,而是在300s(老化时间)后会自动消失。但是如果在此期间,交换机又收到对应该条目MAC地址的数据帧,老化时间将重新开始计时(重置为300s)
广播未知数据帧
接收方回应
交换机实现单播通信
通讯模式
单播:发送方式为一对一,即一台主机发送的数据只发送给另一台主机
组播:组播方式介于单播和广播之间,也是一对多,但接收者不是网段上的全体成员,而是一个特定的组的成员
广播:广播方式为一对多,即一台主机发送一个数据,在这个网段的所有主机都能收到
端口工作模式及通讯速率
单工:两个数据站之间只能沿单一方向传输数据
半双工:两个数据站之间可以双向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全双工:两个数据站之间可双向且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通信速率:接口连接时进行协商,协商速率由通信双方中较低速率的一方决定,,协商失败则无法正常通信
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是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技术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交换机式以太网
IEEE 的802.3标准
1983年6月,IEEE标准委员会通过了第一个802.3标准
1990年9月,通过了使用双绞线介质的以太网(10Base-T)标准,该标准很快成为办公自动化应用中首选的以太网技术
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
1991~1992年,Grand Junction开发了快速以太网标准,运行速率可达到100Mb/s
1998年,IEEE 802.3 完成并通过了千兆以太网标准,运行速率可达1000Mb/s
万兆以太网
万兆以太网(10 Gigabit Ethernet,10GE)又称为10吉比特以太网,是继千兆以太网之后产生的高速以太网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网络中相邻节点之间可靠的数据通信,并进行有效的流量控制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包括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与拆除,帧包装,帧传输,帧同步,帧的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等
制作人:北大青鸟(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