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数的整除
主要包含整数与整除、分解素因数,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学生在复习考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复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历史2的思维导图,精心梳理自唐至清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文化成就,展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与深刻变迁。
超详细的思维导图,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减少在海量资料中搜索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帮助学习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需要自取。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航行中,乘坐的大船意外沉没,他孤身一人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为了生存,他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独自建造住所和船只,打猎、捕鱼、圈养动物,甚至救出了一个被其他部落追赶的俘虏“星期五”,最终获救并返回英国的故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数的整除
整数与整除
整数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自然数和负整数也统称整数)
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除
1. 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而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a大b小,所以a能背b);或者说b能整除a。
整除的条件: 1.除数,被除数都是整数,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整数而且余数为寒。
2. 除尽
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任何数)且商是整数/有限小数/分数(只要不是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没有余数,我们说他们可以除尽。
3. 易错
判断:5能被2.5整除。❌
a能被b整除,一定是a➗b,a大b小。
判断:17能被34整除。❌
整除一定除尽,除尽不一定整除
因数与倍数
整数a能被整数b 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也称为约数)。
一个整数的因数中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有最小的倍数(本身)。
说的时候一定要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易错
判断:因为4➗2=2,所以4是倍数,2是因数。❌
一个数没有最小的倍数。❌
16的因数有:1、16、2、8、4、4.❌
能被2,5整除的数
能被2整除的数
个位上是0,2,4,5,8的整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整数都能被5整除。
个位上是0的整数都能被2,5整除。
分解素因数
素数、合数
一个正整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素数,也叫做质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这样,正整数又可以 分为 1、素数和合数三类。
100以内素数表:
所有的奇数都是素数。❌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在正整数中,除了素数就是合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方法
短除法
口算法
机算法
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两个连续的整数一定互素。
互素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 。❌
格式:a=b✖️c✖️d,a需写在左边,b、c、d为素数
判断:42分解素因数:2✖️21=42❌
A=2✖️3✖️5✖️B,B一定是素因数。❌
利用素因数找因数: 16= 2×2×2×2 4 4+1=5 5个因数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_几个整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整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短除法:36和84:2×2×3×3×7等于252 最小公倍数为252
分解素因数:36和84: 36等于2×2×3×3 84等于2×2×3×7 2×2×3×3×7等于252 最小公倍数为252
公因数与最小公因数
几个整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整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整数中,如果某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这两个数互素,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短除法:18和30 2✖️3=6 最大公因数1 最大公因数是6
分解素因数: 18和30:18=2✖️3✖️3 30=2✖️3✖️5 2×3=6最大公 数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