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论述题解析
这是一篇关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1.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10.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阐述真理标准的?,9.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8.《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是什么?,7.论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6.“人应该在实践中证
编辑于2024-08-27 10:35:22这是一篇关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1.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10.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阐述真理标准的?,9.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8.《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是什么?,7.论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6.“人应该在实践中证
这是一篇关于《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顾海良的思维导图,包含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域等。
哥达纲领批判的思维导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做了深刻阐述,它对于我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1.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10.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阐述真理标准的?,9.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8.《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是什么?,7.论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6.“人应该在实践中证
这是一篇关于《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顾海良的思维导图,包含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域等。
哥达纲领批判的思维导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做了深刻阐述,它对于我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如何理解马克思《提纲》中所作出的论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这里,马克思以其特有的宏大眼光,把实践观引入了社会历史领域,并着重指出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首先,马克思指出了环境与人是相互统一的。
其次,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相互统一的基础,只能是“革命的实践”,这就在坚持辩证法方面,批判了庸俗唯物主义尤其是费尔巴哈的缺欠。
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马克思曾在《手稿》中进行过初步探索,提出了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两个概念。他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才产生出来的”,“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并说:通过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它的现实性”,亦即现实的、人的本质”之中,在他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具体地体现在各个人身上,而是抽象地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共同性,统一性之中;并说这种人人都有的、人的统一本质就是“理智、意识和心”,也就是说,在费尔巴哈看来,不管哪个时代、哪个社会、哪个阶级的哪个个人,只要他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就有理智、意识和感情,这就是人区别于万事万物的永恒的也是唯一的本质。实际上,马克思并没有否认“理智、意识、感情”是人类共有的特点,但马克思从其刚刚确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出发,不满足于这种泛泛的一般性的概括;这种永恒的抽象的人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更说明不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在不同的实践中的不同的理智、意识和感情。因此,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智情感等“抽象物”的观点,实质上同黑格尔“人类自身具备目的,就是因为他自身中具有神圣的东西——那便是……称做理性,的东西”,和“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等等的论述一样,都是从精神属性去理解人性,都是唯心主义的空中楼阁,缺乏现实的客观基础。这是因为,人的精神活动是一种能动性的属性,而不是本原性的实体y;精神本身只不过是人类活动的结果,绝不是全部人类行为的本原。那么,人的本质究竟何在呢?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倾向的同时,通过实践这一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表现形式,把人的本质建立在“其现实性”的基础之上,指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成为人化的自然。可见,这的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理解已基本发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即自然”的直观性和机械性,但“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两个概念,却仍然带有青年时期马克思的思辩色彩,而且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到了《提纲》当中,马克思才科学地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这种“一致””只能看作是革命的实践,即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自身也得到改造,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共同的基础。
2.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句后来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名言是整个《提纲》的总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对整个哲学史变革意义的实质性宣言:它不仅要认识和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首先,马克思从认识的目的和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革命的实践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批判了旧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其次,马克思本着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对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理解,指出了刚刚诞生于科学实践观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史的变革意义的实质和新哲学的任务就是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原则和建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书斋中的教条,而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革命哲学,它是无产阶级推翻旧世界的革命实践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斗争实践看成是紧密相联的一个整体,才不至于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实践和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性体系。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提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著名论断,③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里,马克思通过对实践观的进一步探讨,从对人的本质的考察进入了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坦途,提出了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萌芽。
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现实的、物质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文化等其他一切活动的决定因素;离开了客观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其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不仅是客观的、物质的,同时也是人们在一定的目的和意识的支配下,通过“革命的实践”,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能动的活动过程。
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最后,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各种社会实践的人,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一切社会现象包括社会意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说明。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的答案
4.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怎样理解人的本质的问题的?
马克思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命题体现出思考问题的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原则,看到了现实社会对人的本质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又坚持了辩证法的原则,看到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入理解这一命题:
第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这句话,是针对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的错误所说的。其具体含义是指,马克思主义并不反对在一般意义上说人具有自然属件.承认由具有自然属性的人构成了社会,但必须指出人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根本属性,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二,人的根本属性,是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性。
第四,人的本质也是历史的和具体的。社会生活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发展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发展着。因此,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也不可能凝固不变,而总要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而变化着、发展着,有历史性。人的本质的历史性,表现为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的本质有变化、有差别。
第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通过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来确定人的本质。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把关于人的理论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繁杂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找到了制约和决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就是把人们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分成两大类: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物质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这里,马克思通过科学实践观的建立而得出了政治立场上的必然结论,宣告了与旧唯物主义在社会阶级根源上的根本决裂。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其中几个概念的基本涵义。第一这里的“人类社会”和马克思后来所采用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义语。“人类社会”在字面上就有不再是分化为阶级而是统一的人类的社会的意思,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彻底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才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没有阶级差别、阶级压迫的理想社会制度y人们才掌握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自然和社会的奴隶变成了自然和社会的主人,从必然王国飞跃到理想王国。因此,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算是真正的“人类社会”。第二,这里的“社会化了的人类”,指为了消灭阶级差别和阶级压迫,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现代无产阶级。从以上几个概念的涵义中,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在建立科学实践观的同时,已初步地为自己的哲学提出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并为描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蓝图设计出了初稿。
其次,通过对几个概念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政治立场的转变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在阶级属性上的根本决裂。
6.“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这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第一次明确地把实践确立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实践做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正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诞生的标志。
首先,马克思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一一实践的观点。“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句话,包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两个重要原理。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以往的一切哲学派别,都没有真正解决人类认识的来源问题,不是认为认识是天生的,就是认为它是从上帝或绝对精神那里“恩赐”的,因此也就根本不可能找到认识的源泉。
其次,马克思在这里还表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真理特征的界说,是“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总之,科学的实践观的引入,使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真理的标准和目的,这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整个体系的基本的却是极其重要的框架,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
7.论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于布鲁塞尔写在他的1844年—1847年笔记中的笔记。恩格斯称其味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888年恩格斯首次予以发表。
《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提纲》中么克斯不仅彻底同唯物主义,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创立了立足于人类现实生活,从实践出发来理解各种问题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可以说《提纲》是制定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标志中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新质阶段。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式一块结束旧质开创新质的界碑。它第一次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第一次在人类学史上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规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以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
( 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观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坚持从人的主体的能动性、从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对象世界,认为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不仅是自然的,更重要的是人的主体实践活动的产物。
2.实践是革命的、批判的活动。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实践是人们能动地变革世界的活动,同时,实践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从而带来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归根到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舍此别无其他途径。真理是人们的主观认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而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就是实践,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 二) 以实践为基础,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几个基本观点
1.实践是人与环境统一的基础。人的改变首先是人自身能动的实践的产物,人在实践中既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自身。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2.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宗教产生的根源只能从社会现实的矛盾中来解释,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科学的不发达,由于“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才产生了人对自然的恐惧和对神的依赖。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实践的革命改造,才能逐步消灭人与人的对立、人与神的对立。
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一,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来看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第二,人的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以生产关系为主的物质关系,以及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关系等。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变化的,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不存在适应于一切时代和一切个人的永恒的人的普遍本质。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既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包括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文化、教育、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等精神生活。其中,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精神生活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它根源于实践。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
(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社会化的人类。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2.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新唯物主义的功能不仅在于正确的解释世界,即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而且在于改造世界,即指导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世界,改变不合理的旧制度,建设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它既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改变世界。
理论价值(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而且同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为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实践特征。正是这种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超越了以往一切旧哲学。
《提纲》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立足于实践,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8.《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作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标,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伟大作用,提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还用实践的观点阐明新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就是改造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一条主线。
第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武器。
9.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
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错误理解,从而第一次深刻地揭示了实践概念的科学含义,并表明了他本人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是根本不同的。其不同表现在。
第一,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修,是“客观的活动’’,(第50页)是可以感知和理解的。旧唯物主义者不是把实践看作改造世界的客观的活动。例如,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
第二,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们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的方面修,(第50页)即没有看到人们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主动的方面。
第三,马克思认为,实践是引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实践",是“改变世界”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把实践歪曲地理解为“卑污的犹太人活动”,即个人利已主义的活动.
第四,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括动,具有社会性,而不糖单个人孤立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脱离社会关系去孤立地观察人,当然,也就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也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总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活动。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有本质的不同,是唯一科学的实践观,它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牢固基础。
10.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阐述真理标准的?
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二条中,着重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首先,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因此,不应该到理论认识领域中去寻找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属于认识的范畴,如果把认识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等于让认识自己检验自己,这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以前的一些哲学家,从理论认识领域中去寻找真理标准,因此,都没有科学解决真理的标准问题。
其次,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问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第50页)这就是说马克思在排除了理性标准之后,接着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科学论断,从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再次,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标准。如果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的真理性",就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烦琐无聊的,毫无结果的争论。
11.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
实践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体系核心,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种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才能把握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功能。
参考马哲课本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试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概括。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概括
马克思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我在研究政治经济学过程中,“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
(一)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基本原理
首先,马克思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有两层含义:(1)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建立的生产关系,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
其次,马克思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基本原理。他说:“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有三层含义:(1)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2)上层建筑是由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式构成;(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式都是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
再次,马克思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基本原理。他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有两层含义:(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决定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的增长及其密度;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二)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一般规律
马克思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他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有两层含义:
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具有绝对的变动性的特点;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的特点。生产力的不断变动性与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当生产关系成为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腐朽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总要千方百计地反对其变革,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革命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必然起来进行斗争。这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因此,社会变革是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革命阶级推翻代表腐朽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的方式实现的。
二是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也会发生变革。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首先,“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都是人参与的,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着的。因此,社会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是紧密相联的。当我们研究社会发展变化时,首先必须时刻区分两种变革:一种是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变革,另一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不能混淆。
其次,“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最后,“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经典阐释。
(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演进过程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即原始社会(亚细亚的)一一奴隶社会(古希腊罗马的)一一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
(五)阐明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2.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段话?
马克思在这里不仅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且还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之间的关系作了科学的规定,即: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往往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所在。
3.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段话?
这段精辟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过程,阐明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第一,马克思的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会革命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运动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和决定的。
第二,马克思的论述还告诉我们,社会革命首先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和开始,接着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发生变革后,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随着它所借以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的变革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建立起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的上层建筑。
总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经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革命,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得到基本解决,接着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即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又从基本适应到不适应,再经过社会革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矛盾基本解决,然后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川流不息,推动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波浪式的发展,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上述马克思所阐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的原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不仅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决定力量,而且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会革命发生的最终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革命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在现阶段,要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4.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是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发生矛盾,就会发生社会革命?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命题。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其要点是:
(1)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一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现实基础。
(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3)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相矛盾。而一旦这些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将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将相应地发生变革。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中,蕴含着这样一个命题: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取决于物质条件。对这一命题的深刻理解,至少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决定一定的社会形态。
第二,生产力在质的方面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因此,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也是有阶段性的。
第三,无论是新的经济制度的产生,还是旧的经济制度的灭亡,都取决于物质条件是否充分。
第四,导致旧的经济制度灭亡的革命的性质和新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完全取决于生产力的性质。在具有质的区别的生产力条件下,革命的性质和新的经济制度的性质也有质的区别。
5.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即两个“决不会”)。如何理解这两个“决不会”?
这就是说,新的生产关系以及新的上层建筑的出现都必须以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和根本动力,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归根到底,旧社会形态的灭亡,新社会形态的出现,都要以生产力状况为转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参考马哲课本
6.“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马克思的这段话阐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它说明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内在的矛盾运动的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说过。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所谓自然历史过程,大体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其一是说,人类社会同自然一样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它同自然界一样有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
第二,这段话还说明社会形态(主要指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首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规律表明,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其基础的,即有一定的生产力才会有一定的生产关系。比如说,在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使用石器工具进行生产的条件下,只能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生产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便建立了同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由于金属工具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冶金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就决定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从手工工具生产过渡到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生产,又决定了封建制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
7.“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马克思的这段话明确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变革时,把社会变革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变革,即意识形态的变革。在做了这样的区分以后,马克思指出了它们在社会变革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物质方面的变革即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而意识形态形式方面的变革是由物质方面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决定的,只不过是物质方圆变苹的反映。所以,我们判断一个时代的变革,要以物质方面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根据,而不能以意识形态形式方面的变化为根据。
同理,就象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凭他自己怎样说,而应该看他是如何做,如何生活的一样,我们看一个社会,也不能以它的社会意识为根据,而应该看它是如何生存的,如何运动的,即它的生产方式是怎样的,这个生产方式对全部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怎样的。
那么生产方式为什么能够成为我们判断一个变革时代的根据呢?这是因为: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决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
第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依次更替,决定着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生产方式的变革又是怎样实现的呢?它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即马克思所讲的“物质生活的矛盾”,在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生产力是处在常地、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起积股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作用,变成生产力的桎楷。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尖锐化的程度就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时社会革命的客观条件就成熟了,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班,上层建筑也必然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面变化,这样社会便由一种形态进入高一级形态,使整个社会前进。
8.论述《序言》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序言》第一次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作了经典的表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无产阶级及其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世界观,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方法。
《序言》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总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除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社会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仍然是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序言》告诉我们,物质生活同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一起,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
在《序言》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著名论断。这是对《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两个必然”强调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9.“两个决不会”的论断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一)“两个决不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二)“两个决不会”理论的现实意义
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理论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两个决不会”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性的一面,也还有相适应和协调的一面。
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理论之间的关系
1.“两个决不会”理论是“两个必然”理论的深化和理论基础,“两个必然”理论是“两个决不会”理论的必然结论“两个必然”思想和“两个决不会”思想是统一的。
2.“两个必然”理论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问题,“两个决不会” 理论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问题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定是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胜利。 这
10.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是指什么意思?
马克思这个原理告诉我们,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经济矛盾。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才能要求变革生产关系,而且必须变革生产关系,这时就要爆发社会革命,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这个原理进一步揭示,只有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才能变革生产关系,实现社会革命。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不会自发实现的,只有通过人民群众参加的社会革命才能完成。
马克思这一原理还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其他社会矛盾运动的根源和基础。
11.怎样理解“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的总和”,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就是根据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的论述,提出生产关系总和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相互关系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形式这三者的“总和”。
第二种观点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四个方面的总和。
在我们看来,马克思和斯大林对“生产关系总和"的概括是不矛盾的。可以把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三个方面"和“四个环节"的有机的统一。。
12.如何理解“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明确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正如前面讲到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指生产关系“三个方面"和“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那么作为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它应不包括生产力在内的。这一点,马克思在《序言》中是讲得十分清楚和明确的。
为什么经济基础中不包括生产力?
第一,马克思在这里讲得很肯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它是上层建筑竖立其上的现实基础。紧接着这句话之后,马克思又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里所讲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才包括有生产力的内容。
第二,生产力状况是不能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恰恰相反,上层建筑是先进还是落后、是进步还是反动的,这是由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性质直接决定的。
第三,如果把生产力包括在经济基础之中,势必引起历史唯物主义一些基本概念的混乱。
13.《序言》的伟大意义
第一,以严密的逻辑,对唯物史观作了科学的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下了经典性定义。
马克思一生中,有许许多多重大的理论科学贡献,概括起来说,有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其中一个就是在《序言》中精辟概括的唯物史观。
第二,《序言》阐明的原理,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使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如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都是历史性的、暂时性的,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这就科学地回答了实践向人们提出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了正在斗争的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认识了本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大大鼓舞和推动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第三,《序言》所阐明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彻底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在《序言》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全面概括和表述,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使人们拨开了历史的迷雾,看清了它的本质和真实的面貌。这样,就从根本上清除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所独霸的地盘,把人们从历史唯心主义的束缚和影响下解放出来,循着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社会历史及其规律。
14.“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在一个社会中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生产关系、民族关系、阶级关系等等,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关系。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才能找到社会关系演化发展的核心。
经济基础不是指一个社会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而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状况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列宁的“两个归结”的思想反映了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着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三个层次构成的两对矛盾,而且也表明了这两对矛盾的内在联系。弄懂这两个归结,抓住这两对矛盾,就能够认清规定社会本质的内在根据,明确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把握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一个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
马克思发现生产关系是社会的经济基础,于是他能够说明整个社会大厦,能够揭示社会大厦的结构,能够揭示构成社会大厦的各种不同成分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物质关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其他的关系如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关系等,都是由生产关系派生的,所以马克思把生产关系看做是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关系,并以生产关系为标准把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种不同的社会类型就叫做社会经济形态,或经济的社会形态)。
列宁进一步指出,为了说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而且应当进一步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这是因为,仅仅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那还只是揭示了生产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决定作用,只是揭示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经济基础,还不能说明生产关系本身是由什么决定的,它的变化和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因此,只有实现了“两个归结”,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才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从而看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
1.如何理解:“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
这句话是说明经济状况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对历史斗争进程发生作用的。
“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是指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它们之间又都互相作用,并且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
同时,这句话还阐明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性是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定如此的趋向,但它是由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
2.如何理解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是马克思在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
第一,一定社会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所决定的。
马克思认为,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及其结构形式,虽然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但却不是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决定的,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所以由它决定的社会关系一形成就具有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
第二,任何社会形式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决定了相应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一定的社会绝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所以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总之,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内容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3.“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
这是马克思在致安年柯夫的信中提出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
生产力的客观性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的第一个原因。生产力的客观性,不仅表现在它是由诸种物质要素构成的,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得力量。
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的第二个重要原因。生产力的客观性是同连续性密切联系着的。生产力的客观性本身就体现着它的连续性。
社会要存在,要发展,就不能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一天也不能停止。体现着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生产力并不专属于某个阶级,某一时代,而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阐明了生产力具有连续性的观点:“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增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4.“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这是马克思在致安年柯夫信中针对蒲鲁东的所谓“历史是普遍理性的自我表现”以及历史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毫不相干”的谬论而提出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通过关于生产力是人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的论述,再一次阐明了生产力归根到底决定了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思想,有力地论证了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物质力量对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
第一,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活动。
第二,人又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体都体现着复杂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他们的历史发展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关于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的论断科学地阐明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说明了历史发展是与人的活动分不开的,而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以物质关系即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历史的联系是客观的物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
5.如何理解马克思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新贡献”?
马克思在1852年致约·魏德近的信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间题上的独特贡献。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彻底克服了以往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根本缺陷,并为这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三点新贡献。
第一点新贡献;“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这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1.物质资料生产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也是阶级存在的物质根源。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归根到底是由人类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只有当生产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阶级的划分。原始社会是没有阶级的,只有当产品有了一定剩余,又出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才由可能变成现实。
第二点新贡献:“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揭示了阶级斗争发展的客观规律,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要进行革命,自然要遇到资产阶级顽固的反抗,因此就必须打碎和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要靠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解决。否则无产阶级使命就不能实现。
2,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发展的总的历史趋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都是个别的。一般采取经济斗争的形式后来发展为整个阶级对阶级的斗争。斗争形式也由经济斗争升华为政治斗争。
第三点新贡献,“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这里马克思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根本手段。
首先,资本主义制度决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而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只有依靠无产阶级的政权力量,才能逐步地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其次,要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对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为即使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有敌对分子存在,有阶级斗争存在。
再有,为了完全消灭阶级,不仅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还要消灭工农之间的阶级差别,以及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6.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是原始的起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条件起作用”
这段话出自恩格斯1890年8月5日致康·施米特的信。恩格斯的这段话主要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这样两个基本思想:
第一,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活条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地制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时首次提出的。“物质生活条件”又是一个内容广泛的范畴,它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等物质因素。
第二,“思想领域”对“物质生活条件”有反作用。“思想领域”是同“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恩格斯这句话中提到的“思想领域”也是一个内容广泛的范畴,它不仅包括社会意识及其形式,而且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即包括在一定物质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各种思想关系。
恩格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承认“物质生活条件”和思想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又要正确区分这两种作用的不同地位和性质。
7.“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
这是1890年9月21-22H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一封信中讲的一段话。
布洛赫当时是柏林大学的学生,后来成为《社会主义月刊》的编辑。他在1890年9月3日写信给恩格斯,信中问道:“根据唯物史观,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我们知道,“现实生活的生产”总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物质的力量。生产关系表示的是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物质关系。生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理解恩格斯的这段话,关键要注意“归根到底”这四个字,也就是说恩格斯说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是在“最终”或“归根到底”这个意义上说的,这四个字具有很深的寓意和丰富的内容。第一,它表明经济因素的作用具有根源性和最终性。第二,“归根到底”的提法表明:经济的作用虽然具有最终性和决定性,然面却不具有唯性。“归根到底”的提法还表明:经济因素对所有其他因素的决定作用不一定都是直接的,允许从“根”到枝节之间,从“底”到上部建筑之间具有中介和其他别的环节。因此,唯物史观并不要求对于任何细微的社会变化或随便什么社会现象,都必须从经济上得到直接的说明。
8.如何理解历史进程是“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的?
恩格斯的这段话也是在1890年9月21-22日给约·布洛赫的复信中谈到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认为,恩格斯的这段话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历史是“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和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各种因素不是彼此孤立地发生作用,而是在一切因素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
其次,在历史上诸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归根结底经济运动是必然的东西。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经济运动对社会历史进程具有决定的意义。第二,经济运动是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人们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斗争,不论他们打着什么样的旗号,提出什么样的口号,他们最终都不过是为了他们本身或他们所代表的阶级的经济利益,并受其制约,或者说他们的种种壮举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决定的。
再次,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要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我们知道,必然性是指事物不可避免的,一定如此的联系和发展的趋势,它反映了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9.“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这是恩格斯在1890年10月27日写给康·施米特的信中所阐述的一个著名观点。所谓“演奏第一提”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既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走在世界前列。恩格斯在这里以哲学为例,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相对独立性,驳斥了巴尔特之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歪曲。
首先,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可是,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不是一个被动的、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的过程。并且这种反映还要遵循它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
其次,哲学与经济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所表现的社会意识的独立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不论是在当时的法国还是德国,之所以其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发展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又是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化造成的,因而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涨的必然结果。
10.“我们所研究的领域愈是远离经济领域……在它的发展中看到的偶然性就愈多,它的曲线就愈是曲折。如果您划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觉,研究的时期愈长,研究的范围愈广,这个轴线就愈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
这是恩格斯给德国大学生符·博尔吉乌斯信中的一段话。这是恩格斯运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以曲线和中轴线为形象比喻,阐明了经济发展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远离经济的领域是指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恩格斯告诉我们,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同一切事物一样,也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因而研究历史时,必须正确认识和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恩格斯把社会现象偶然性比作曲线,把经济必然性比作中轴线,强调曲线在中轴线上下摆动,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所支配。
恩格斯在信中没有一一分析历史上的偶然现象,而是着重分析了诸种社会意识形态,尤其是远离经济领域的各种意识形态,象哲学、宗教。对于哲学、宗教这些社会意识形态,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本身具有的相对独立。由于它们远离经济,因而对经济的反映往往要经过多重的折光。由于这有种反映可能或者被加强,或者被削弱,或者被歪曲,因此就有了更多的偶然性,它们的曲线就愈曲折,所以就不易看到经济发展对它的决定作用。但是,如果把这些偶然现象联系起来,从这一串曲线中间找出一条中轴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研究的时间愈长、研究的范围愈广,这根中轴线就越和经济发展的轴线接近平行子。恩格斯实际在这里是讲了两条轴线:一条是贯穿在意识形态曲折发展中的轴线,一条是贯穿在经济发展中的轴线。这两条轴线为什么会“平行”呢?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反映。
11.如何理解“……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
1890年9月3日,柏林大学学生约瑟夫·布洛赫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关于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的原理应当如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经济关系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在答布洛赫的信中明确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具体说,它蕴含了如下思想:
第一,重申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生活中经济的决定作用具有根源性和最终意义的基本原则。
第二,表明了在历史发展的复杂的实际过程中,经济并非历史的唯一决定性的因素。
第三,表明了经济因素对政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这种决定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由于社会历史是在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各种因素相互交错作用着,所以历史发展是不能把偶然因素排除在外的。经济必然性是通过许许多多偶然的形式来实现的。
恩格斯关于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在历史过程中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论断,一方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在社会历史领域里彻底贯彻了辩证法,充分估计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2.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思想及现实意义
恩格斯在1886年初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首次使用“合力”概念,并论述了历史发展“合力论”思想。他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这一精辟论述,内涵深邃隽永,至少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思想:
第一,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总是符合历史规律的选择,总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本来面目,总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志,体现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伟大过程。
第二,这一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的形成,是社会形态内部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历史合力造就的结果。
第三,人们在此期问绝不是无所作为的,这一最终历史结果是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个人意志与历史合力的辩证发展、有机结合的产物。
1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思想的科学内涵
在长期观察、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上,恩格斯在晚年时期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历史合力论”思想。特别是在1890 年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对促成社会历史发展前进的各种动力因素、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处于何种地位、起到何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和阐释,提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合力作用的结果。
首先,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是诸多因素交互影响、交互制约而起合力作用的结果
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是诸多因素交互影响、交互制约而起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第一位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但是除了经济发展因素外,政治、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因素亦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产生不可低估的能动反作用。
第一,经济发展状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第一位因素,起第一位作用。
第二,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对历史发展前进也能起到能动作用。
其次,历史发展是由千千万万个个人意志相互碰撞、汇聚融合而产生最大合力的结果
晚年恩格斯善于用“力的平行四边形”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论述千千万万个个人意志对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
最后,历史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合力结果
恩格斯在论述历史合力论的基本内涵时,还进一步深刻地阐释了尊重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及其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 “历史合力论”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意义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思想提出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时代条件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有着极大的差异,然而,时至今日,“历史合力论”思想的科学原理仍然对于促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恩格斯在晚年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合力论”思想,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产生合力作用的结果,既承认了经济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位因素,又肯定了政治、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各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促进作用;既承认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同时又高度肯定了历史主体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总而言之,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是一系列合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1.论述《致约·布洛赫》阐述的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深刻含义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相对于经济基础而言的。它虽然根源于经济基础,但它一经产生就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经济基础。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意识形态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这也是其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第四,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还突出表现在它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12.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已叙述和分析过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这话怎么理解?
马克思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马克思说的历史学家,是指法国的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等人。他们曾叙述过法国第三等级和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论述了应当由资产阶级来掌握政权的问题。
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是指法国重农主义者魁奈、杜尔哥,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
13.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中指出:“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是原始的起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条件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恩格斯的这一段极其重要的论述,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谓“物质生活条件”,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存在,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等。
第二,社会意识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所谓社会意识就是指反映社会存在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
14.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是怎样论述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的?
恩格斯在1890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着重阐明了国家、法、宗教、哲学等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反作用。关于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恩格斯概括地指出了如下几点:
第一,上层建筑具有自己运动发展的历史和特殊规律。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上产生,为经济必然性所支配和决定。但是它一经形成,便离开经济本身而相对独立起来,循着自己本身的运动方向运动,有自己的本性所决定的特殊的规律。
第二,上层建筑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是原因,上层建筑是结果,但是不能把原因和结果绝对分割开来,原因和结果“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
第三,上层建筑具有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历史上有这种情况,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却相对落后,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却比较先进。
第四,上层建筑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既然上层建筑的发展会有自己的方向,自己的阶段,自己的特殊的规律,因而也就必然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第五,上层建筑各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以上所述说明,上层建筑一经形成便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它的独立性的种种表现,都要受经济条件所制约,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因而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15.如何理解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等著作中,阐明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第一,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客观必然性的制约,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已的历史,但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的。人们创造历史,必须依赖和借助于一定的前提和条件,并且受到一定的前提和条件的限制。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这就是说,人们只能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创造自己的历史。
第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而实现的,或者说,客观规律的必然性总是通过无数单个人的活动这些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要通过这些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具有能动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们思想、意志的作用,肯定个人尤其是杰出人物、伟大人物的作用,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观点?
用阶级斗争的金钥匙,打开社会发展奥秘这扇窗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阶级斗争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点。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掌握了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人则完全丧失了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受剥削和压迫。
人类社会为什么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进行不断的变换和更替?重要原因就是阶级斗争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决定社会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通过反映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来实现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发生矛盾。这种矛盾的反映,表现为新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代表旧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想尽亦法保持现存的旧的生产关系和旧的上层建筑,并运用国家机器,镇压被统治阶级。而被统治阶级则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向统治阶级进行反抗和斗争,直至推翻过时的生产关系和旧的上层建筑,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建立和成长,从而推动社会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级是以等级制形式表现的,它构成塔式的阶梯。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欧洲社会的历史,发现在奴隶社会“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在封建社会“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那时的阶级对立和斗争往往为这些“等级’’的外衣所掩盖,似乎这些等级是天经地义的,穷人受压迫和剥削是天生“命不好”,统治阶级的权利是神仙给的,叫做“君权神授”、“真命天子”。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则消除了封建等级制。为了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打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旗号,但是,资产阶级从来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平等,照样压迫剥削工人阶级。
2.《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产生的主要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第一次对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完整、系统的阐述。
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理论
二、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理论
首先,共产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质。
其次,共产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论述对于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永远保持其阶级性和先进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应始终代表和维护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共产党应加强其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其先进性,这是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
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
《宣言》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阐述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对于加强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最近目的和最终奋斗目标的理论
《宣言》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和最终奋斗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道路。
《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的论述启示我我们,要处理好最近目的和最终目标的关系,并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首先,党的最近目的和最终目标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互为促进。
《宣言》的党建思想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启示
( 一) 以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为旨归,确保党的性质不改变。
( 二) 以增进与净化共产主义信仰为重点,确保党的目标不变更。
( 三) 以夯实与巩固民心建设为抓手,确保党的根基不动摇。
《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自1848 年发表以来始终闪烁着科学与真理的光芒。其蕴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原理,在160 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科学地指导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发展。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我们既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代潮流创新党的建设新方式,又要不忘初心回归党的理论本源,从《宣言》中汲取科学理论之伟力,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进一步砥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共产党宣言》的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一、《宣言》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基本观点
《宣言》中关于社会意识、时代精神、法律、道德、宗教、思想观念、统治思想、精神产品等方面的论述,构成了《宣言》中意识形态基本观点。
1、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意识形态的内容及其变化。
2、《宣言》阐明了共产党的意识形态。
3、明确提出了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的论断。
4、提出了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深刻观点。
5、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性对“精神产品”的影响。
三、《宣言》中阐述的意识形态思想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价值
《宣言》中阐述的意识形态思想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现实价值,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启示。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3、正确认识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加强对当前社会思潮的具体研究。
三、《宣言》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
他们在《宣言》中对影响工人阶级思想的社会主义思潮逐一进行剖析和批判,揭示了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实质和批判社会思潮的方法论原则。
其一,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来考察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整个世界的重要方法。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要求在逻辑认识中要以历史发展事实为基础, 排除了历史中随意的和偶然性的东西, 从而实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反映。任何历史事件和思想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都是对当时历史发展的具体反映。坚持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 可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轨迹, 从而进一步预测其发展趋势,掌握事物的本质。
其二,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宣言》是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斗争学说的成熟而完整的理论形式,阶级分析法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是怀着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和立场, 依据人类社会发展历史, 来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和建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在对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批判时, 马克思、恩格斯成功地运用这种分析方法, 有力地揭示了各种思潮的本质, 大大增强了理论批判的效果。任何社会思潮或思想理论都不仅仅是理论创立者个人的思想观念, 而它在很大层面上总是代表着一定阶级或阶层、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4.《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及其当代启示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之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经典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方法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探索,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路径,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重温《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对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及探索方法
自古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社会的构想。
在19世纪40年代,还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的概念,但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开始用全球化的眼光来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
立足于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写道:“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在批判中发现新世界。世界万物纷繁复杂,马克思说:“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
未来社会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占有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客观事实,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结构,预示了它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策略四条路径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经济上—“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这些思想,提出未来社会要消灭私有制。
政治上—“共产党人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宣言》指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当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在1871年完成的《法兰西内战》中进一步论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法兰西内战》总结了巴黎公社最重要的经验: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认为坚持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一是坚持公职人员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撤换的原则;二是坚持公职人员的工资相当于普通工人工资的原则。
文化上—“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在分析共产主义社会的两大特征—经济上实行公有制、政治上共产党人要保持先进性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文化路径
对外策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研究,还对处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外交政策进行探究,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实质,也构想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的外交策略。
启示
有助于从理论上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有助于正确剖析私有化思潮的错误观点。
有助于顺利推进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
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外交策略。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构想,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用《宣言》中阐明的基本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5.《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思想探析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以惊人的洞察力观察到“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趋势并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了人类历史的走向。“世界历史”思想首次系统表达于1845 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从现代生产力高度发展、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世界化的现实历史角度对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趋势作了初步的概括。而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则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考察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问题,过去对《宣言》中的世界史观重视不够,只把唯物史观、阶级斗争视为《宣言》的基本思想,实则其还蕴含着丰富的世界历史思想资源。
一、《共产党宣言》中世界历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任何时代的思想理论都是该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考察《宣言》中的世界历史思想,理应对《宣言》产生的世界历史背景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出《宣言》中世界历史思想产生的内在动因。《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性纲领,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运用世界历史眼光,站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背景之下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走向。
(一)《宣言》中的世界历史思想产生于资本主义占统治的历史时代
(二)《宣言》中的世界历史思想还诞生于资本主义弊病暴露、矛盾尖锐的历史时代
二、《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思想
(一)《宣言》阐明了世界历史的起点以及世界历史的开创主体
(二)深刻剖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动力因素
1.资产阶级的内在需求。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资产阶级的内在需要是促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首要动因。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人们在争取满足自己的需要当中创造他们的历史。
2.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基本动力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矛盾的激化也是资产阶级为缓和国内危机而开创世界历史的基本动力。
(三)对世界历史发展走向的蓝图进行深刻描绘
世界历史中的世界是把世界开始联系到一起的世界,这个世界自开始形成就进入到了人们的观念中。《共产党宣言》的中心思想是论证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在此观察的世界无疑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世界,这个世界也是阶级斗争历史组成的世界,“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而,从这一方面来看,世界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世界历史的未来走向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在《宣言》中描绘了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的具体内容:第一,生产力的因素是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根本因素。第二,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了人的解放。第三,在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更加普遍和密切。
三、《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中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以资本主义所开创的世界历史时代为背景,对世界历史的起点、开创主体、动力以及未来趋向进行阐明,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在其中所揭示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深刻描述,对于今天走向“世界历史”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意义。
(一)把握世界历史潮流,主动融入世界
(二)始终不渝地坚持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地位
(三)坚持以人为本,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6.《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的论述及启示
黑格尔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目的在于对人的绝对精神即人的自在自由的实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在缺陷,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无法真正完成人的自由平等事业。《共产党宣言》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阐述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垄断者-资产阶级的形成、作用及其局限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资产阶级的历史形成
资产阶级产生的起点是封建行会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此做出了生动的描述:“联合起来反对成群搭伙的掠夺成性的贵族的必要性,在实业家同时又是商人的时期对公共商场的需要,流入当时繁华城市逃亡农奴的竞争的加剧,全国的封建结构,所有这一切产生了行会”。
行会容纳不下的资本和不断涌入城市的剩余劳动力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工场手工业,传统封建行会制逐渐衰落。
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必然带来政治的进步。
二.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一)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瓦解了封建制度,破除了封建等级关系。
(二)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不断发展中,人和人的劳动对象“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步被“中介化”,人不再单纯的属于土地。
(三)开辟了世界市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要求资产阶级必须为资本增值寻找空间,与各个国家和民族建立联系,开拓世界市场。
三、资产阶级的内在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逻辑来分析在当前正在焕发着巨大生命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现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无限度的解放要求改变现存的生产关系。但是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的改造仅在私有制范围展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在实际的社会内部难以落到实处,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瘟疫。
四、启示
(一)资本主义发展必须开辟空间。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建立了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生产体系。
(二)共享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矛盾在于无限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7.论人民主体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
一、人民的构成
马克思、恩格斯赞扬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是先进的阶级。但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成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当资产阶级维护这种所有制关系而不是炸毁它时自己便沦为反动阶级了。可见,资产阶级不属于人民范围。
《宣言》对资产者进行了分析后接着对无产阶级的形成及社会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就社会性质而言,《宣言》指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而“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
鉴于人口众多的无产阶级的形成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进性质,《宣言》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即包括大部分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这句话是《宣言》中人民主体思想的集中表述,明确表明了人民是社会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
二、人民主体的主要内涵
(一)人民是实践主体
《宣言》强调了人民是社会实践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宣言》第三章即“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的第三部分对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了批判,就是因为这些体系的发明者认识不到人民是社会实践主体。
(二)人民是价值主体
首先,序言即表明人民是价值主体。
其次,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各派别进行深刻批判以揭示人民是价值主体。
再次,对人民为价值主体的终极目标进行设定。
三、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
《宣言》第二章即“无产者和共产党人”阐明了全体无产者同共产党人的关系,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宣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它公开阐明了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性质和任务,明确地提出了共产党人从事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社会制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依靠最大多数人并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过程,表明了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人民主体,永远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对《宣言》全文的考察,可以发现人民主体思想是贯穿其中的红线,其特点是符合唯物史观,是合历史规律性与合人民目的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根本思想。
8.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 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是指马克思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理论品质,它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而彻底的科学性尤为重要。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 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 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9.如何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是根据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第一,反映在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这就使买与卖不相适应,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生产过剩。
第二,反映在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就使生产与消费之闻不相适应,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必然引起生产过剩,出现生产与消费间的严重失调,爆发经济危机。
第三.反映在阶级关系上,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对无产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而无产阶级丧失了生产资料,被迫出卖劳动力,受资本家的剥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不可避免地引起阶级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3页)历史已经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个科学论断的正确性。尽管今后斗争的进程还可能会出现一些曲折,但我们必须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最终必将在全世界获得胜利。
10.论述“两个必然”理论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发展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以敏锐的眼光和博大的气魄,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这“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总结论,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追求的总目标。
一、“两个必然”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产生的是自己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即“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得出的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结论,是《共产党宣言》最重要的观点之一。
“两个必然”是指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资产阶级的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
“两个必然”实质上是一个“必然”,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党宣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线,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特别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二、“两个必然”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而且对这一论断做了科学的论证。一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运动中,揭示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趋势;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运动,特别是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进程中,揭示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的必然趋势。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推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社会有两对矛盾: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二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旧社会形态的交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这一矛盾则是始终存在并发挥着作用的。
(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推动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但是,历史必然趋势的实现离不开人们的主观努力,特别是离不开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三、“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
历史必然性的实现必定有其相应的实现条件,不能离开实现条件来抽象地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特别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依然很有势头,而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在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优势尚未以强势呈现,这往往使人们产生“两个必然”能否实现的疑问,考察一下它的实现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一)“两个决不会”是“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④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三个道理:
(1)人类社会每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社会中孕育成功的,它产生的现实基础就是它将要取代的那个社会。同样,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凭空产生,它的物质条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胎胞里产生并成熟的,而在其日益壮大的过程中,吸收的也正是旧社会为它提供的各种养料,包括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和日益全球化的生产过程,等等。
(2)衡量新的生产关系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越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存在条件也就越趋于成熟;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一旦发挥殆尽,它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就是必然的了。
(3)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社会主义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关系和私有制度,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高度繁荣、民主、文明的新社会,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和公正,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经过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是不可想象的。
(二)“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在层次上是并不完全一样的。“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命题,讲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特定制度的关系;“两个决不会”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命题,讲的是所有新旧制度替代的问题。可以说,前者是特殊,后者是一般,它们是在不同的理论层次和轨道上各自运行。从理论层次和概括范围来说,“两个必然”的命题小,而“两个决不会”的命题大。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表面看来似乎矛盾,但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具有辩证统一关系。从社会形态的更替规律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反映了“两个决不会”。
四、“两个必然”实现是一个渐进过程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实现的,而社会主义革命本身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它集中表现了这一历史性替代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有着不同步骤和阶段的过程。
拓展:如何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论述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一致性?
(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含义
①“两个必然”是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②“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在找59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足决不会山现的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联系
①“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 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②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 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 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3) 自从社会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世界上出现,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 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 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
(4) 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西方国家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这些财 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将导致资本 主义的灭亡。
(5) 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 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 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11.当前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发展,是否意味着“两个必然”的结论已经过时?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结论。这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原理,通常称之为“两个必然”。有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结论仅仅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直接得出来的,不再适合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所以,“两个必然”的原理已经过时了。这种看法是根本错误的。掌握这个原理必须明确以下三个观点:
第一,“两个必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凭一时冲动臆想出来的,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深入考察得出的科学结论,其科学依据就是社会化生产的社会本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第二,“两个必然”讲的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历史趋势,它本身并不回答这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何时灭亡或那个国家的无产阶级何时胜利,而只是说资产阶级灭亡、无产阶级胜利的不可避免性。
第三,“两个必然”的实现,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无产阶级革命能否取得胜利,何时取得胜利,则取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客观条件以及整个国际环境。这一过程将是长期的、曲折的和复杂的。
1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在分析资本主义阶级对立状况以后,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这句话的含义是,在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每个人都成为社会的主人,每个人的才能、智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宣言》所说的“联合体”就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以区别于国家。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生产力,挣脱旧式分工和私有制的桎梏和异己力量的束缚,从而达到人的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具体来说,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观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不仅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尺度,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整个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
第二,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就不可能脱离一定社会历史条件而独立发展,必须投入到整个社会历史的实践中来,只有人的方方面面的具体发展才能够构成真正的全面发展。
第三,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丰富的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各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以及知情意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人的能力是表现和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是主客体对象关系得以建立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1845年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曾经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无可争辩的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因此,发展人必须发展人的各种能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具有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能力,还具有从事科学,艺术及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恩格斯认为,人的能力除了劳动能力以外,还包括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及艺术创造能力等等,也就是一个人创造物质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人的价值的能力,即体现于人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需要社会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体力和脑力能力的机会。因为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它一切特性而单方面的发展某一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这一特性的材料和空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因此,就必须进行社会制度变革,把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另一方面还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和社会的系统教育,因为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人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才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方法。因此必须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把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最后,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指人的个性即人的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特性等在各个方面最大限度的发展,即在发展过程中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和社会的需要相对的发展自己,而不受任何强制,并能相对自由的发挥其独特个性和创造性活动,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和最高标准。
13.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正确理解“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以及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奋斗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目标,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价值指向。这一思想的提出,并不是马克思心血来潮的偶然之作。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人本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西方国家发展的现实,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首次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概念是在《莱茵报》时期,他指出: “应当把国家了解为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理性国家是最高自由的实现形式。很显然,他对“自由人联合体”的认识停留在抽象的、形式的国家观层面。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基于其创立的唯物史观,深入到现实的、具体的社会观层面,开展了政治经济学的初步研究,成熟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开始形成。不过,这一时期在马克思更多使用的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一概念,而不是“自由人联合体”的概念。
1848 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表述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即: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不难看出,这时的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揭示了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和谐统一。“自由人联合体”不再是国家的内容和目标,而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对“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最为成熟的表述。
之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简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称为“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界定,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它主要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关于“自由人”问题; 第二,关于“联合体”问题; 第三,关于“自由人”和“联合体”的关系问题。
( 一) 关于“自由人”
“自由人”是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类共同体的目标,其核心是劳动者在劳动中的自由。即: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和阶级对立以及旧的分工的消灭,每个人得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包括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活动以及人的个性,人终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是对资本主义自由观的历史超越。首先,从“自由人”的数量上看?,马克思追求“每个人”、共同体的“全部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其次,从自由度上看,马克思追求的是彻底自由,是摆脱了自然的困扰、阶级的压迫和自我束缚的自由,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的自由”; 再次,从个体活动的空间上看,马克思追求的是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个人的个体局限、职业局限、地域局限和民族局限被彻底摆脱和超越的,具有全面社会关系的自由。
( 二) 关于“联合体”
马克思认为“联合体”就是团结互助、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的社会。他在社会基本矛盾统一体运动变化的现实中考察人,强调“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实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一个核心的内容: 人的自由和解放必须建立在社会有机整体的健康、和谐发展上。所以,联合体必然是和谐的、健康的、平等的。
( 三) 关于“自由人”和“联合体”的关系
所谓“自由人联合体”,就是既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又是联合起来的“自由人”,他们互为条件,相互协调,形成“自由人联合体”的本质特征。一方面,“自由人”的发展是“联合体”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联合体”是实现个人自由发展的形式和条件。二者的统一,实际上是个人自由和社会制度的统一。
三、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未来社会设想,没有直接用到“和谐”一词,但是他所论述的未来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首先,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是和谐的。我们应当承认,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物质文明呈现空前的繁荣。但其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物”对人的统治,人成了被机器支配、被资本占有的、会说话的、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和工具。马克思在吸取西方人本思想合理因素的同时,打破其历史局限性,批驳了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强调人的实践性和能动性,期望建立每个人得到自由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必然是和谐的。同时,马恩认为这样社会的建成必须具备必要的前提条件,即: 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只有这样的社会,人们的需求才会不断得到满足,人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开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显然,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是对未来社会最经典的诠释,体现价值理性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其次,未来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未来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的社会。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是一个由“狭窄”、“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过程。要促进人与自然的__协调发展,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共产主义。”显而易见,马克思的论述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实质也是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再次,未来社会也将实现人自身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人自身的和谐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是一种“人自体”意义上的自我和谐。如果人达到了自我和谐的境界,那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也就必然和谐了。同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反过来影响并促进人的自身和谐,即: 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总之,马克思从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角度,得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和谐共生的,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 二)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既然“自由人联合体”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那么追求“每个人的发展”,就必须尊重个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维护平等反对特权,建立保障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制度; 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就要创造条件,使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不受阻碍地发展”;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努力促进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同时保障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这就决定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体现“人民性”。而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以保障人民社会主人翁地位为前提的、以维护人民权利为根本的价值观。它不仅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人民的国家主权地位,而且成为支配全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人,以人为本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归宿,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整体,“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理念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理解人、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这正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__的个人的存在,而“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当前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创造了世界奇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过上了小康的生活。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不平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还存在着矛盾,不仅贫富差距大,而且还有2000 多万贫困人口。要解决这些不和谐因素只有靠发展生产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实现了共同富裕,社会才能和谐。反过来,社会和谐则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14.如何理解“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资产阶级是依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来打破封建的生产关系,从而取得统治地位。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宣言》发表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已很尖锐,经济危机的爆发,证明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以前被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生产力的发展,现在又对准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正如《宣言》写道:“几十年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的客观规律,无论对封建贵族,或是对资产阶级都一样起作用的。这就宣告了资产阶级的必然灭亡。
15.如何理解“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过去”是指已经蓄积的(物化)劳动,即工厂、机器等生产手段而言,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表现为“资本”。“现在”是指正在进行的活劳动而言,其物质担当者为工人,故亦即指“工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的劳动生产物也就为资本家占有。工人由于自己不占有生产资料,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变成实现资本增殖的一个要素。工人失去独立性,变成了机器的附属物,单纯为了资本的增殖而存在。所以,过去已经蓄积的物化劳动——资本,支配着现在的活的劳动——工人。
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消灭了资本家,已蓄积的(物化)劳动不再是归资本家所有,而是归包括工人自己在内的社会所公有。工人劳动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资本的增殖,而只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包括工人自己在内的整个社会的需要。工人不再是机器的附属物,而成为机器的主人。所以,过去的、蓄积的、活的劳动——工人用来发展生产,为满足社会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服务。
16.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①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l: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内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曾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巾的作用问题。它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在物质生产力推动下生产方式变更的历史,闪而历史也首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变更生产方式的基本力量——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正如《国际歌》中所写的:“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马克思主义在开始创立时就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即为争取和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离开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共产党就不成其为共产党;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会落窄,而且会变得毫无意义。当巴黎公社的诞生使无产阶级执掌政权成为现实的时候,他们就提出要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正是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使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A己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始终坚持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⑧决定历史前进方向的是“行动着的群众”。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的。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号召全体党员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为人民的利益英勇斗争,领导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我们党为中国最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光辉业绩和历史证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代表人民要求改变旧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牛活水平大大提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沉着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战胜了政治、经济和自然领域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才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爱戴,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必须具体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具体体现在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具体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帮助解决,切实把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只要行动具体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就能得到落实,人民群众就能得到实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就会更加鲜明。
17.《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绝大多数”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把这句话概括为“两个绝大多数”思想。这个思想有其自身的理论逻辑,深刻地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主旨,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于这个思想,论者涉及甚少。我认为“两个绝大多数”思想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展示了历史主体性和揭示了共产党的先进性,深入研究“两个绝大多数”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绝大多数”思想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它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包括认识和改造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两个原则是相互关联,辩证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两个绝大多数”思想实质上体现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阶级被压迫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表明,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自觉独立运动才能获得自身的解放,这实际上是绝大多数劳动阶级的命运之途。故而,“无产阶级只有消灭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消灭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这深刻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充分表明了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民的历史活动,是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历史活动。只有绝大多数被剥削被压迫人民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或者社会化的人类。这是从真理原则来看的。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价值原则。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私有制的消灭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联合共同体的出现。它实际上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普遍实现。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消除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关系,恢复“活动着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使得“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绝大多数人”的历史活动,就是要消灭阶级差别,使得全部生产集中到联合起来的个人手中,这种活动其实也就是在消灭阶级对立本身和阶级本身存在的条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人类解放的最高价值原则,它是绝大多数人价值的最终显现。所以,“两个绝大多数”思想是对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真理性认识,但是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解放的价值性追求。然而,“两个绝大多数”并非是历史地平衡地发展,而是有差异的。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两个绝大多数”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一个历史运动的过程。
第二,它是历史主体性的展现。历史是社会的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是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承认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承认人的活动受着历史过程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那么,我们也就必然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贡献者,也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决定力量。列宁说:“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不能够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时期,人民能够作出从市侩的渐进主义的狭小尺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的发挥,才使得社会历史获得发展进步。《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实际上是通过历史活动主体所展示的。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在广大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中实现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两个彻底决裂”只有在社会历史活动中通过历史主体性的自觉独立的活动才能实现,社会才能真正达到“自由的联合体”。所以,“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群众的事业”可以说是“两个绝大多数”思想的历史主体性原则的一个注脚。
第三,既然历史活动是“绝大多数人”的活动,那么也就逻辑地导出“绝大多数人”活动的领导者即共产党的先进性。“绝大多数人”的活动离开了无产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先进性领导将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所以,其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团结性。由于其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以也最有远见和前途。无产阶级是一无所有的,它没有什么东西需要保护。它大公无私,而且最富有革命的彻底性;因为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下层,只有“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才能使自己得到解放。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指出,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也不提任何特殊的原则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仅仅是根据“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和在斗争的各个发展阶段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在无产阶级运动中的先进性和领导作用是蕴涵在“两个绝大多数”思想之中的,也是“两个绝大多数”思想必然的逻辑结论。
二、“两个绝大多数”思想对我国有什么样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共产党宣言》自1848 年发表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 世纪是社会主义的勃兴也是社会主义的暂时衰落时期。勃兴是指20 世纪初以苏联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暂时衰落是指20 世纪末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仅存的硕果不多。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理解《共产党宣言》在20 世纪所掀起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历史命运呢?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时期,“两个绝大多数”思想对我国有什么样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呢?中国共产党该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两个绝大多数”思想?
第一,“两个绝大多数”思想所揭示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并没有过时,而且愈益显示其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虽然有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暂时的倒退的现象,但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依然挺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必然进入社会主义,这是不可易移的。但是,每一个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变化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演进的。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下,世界越来越趋向于“地球村”,如马克思所言的“世界历史”状态。“欧盟”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曙光的显现。在俄罗斯出现了重新评价斯大林的现象。近几年新出版的《大元帅斯大林》等书,对斯大林的基本方面给予了肯定;普京政府决定重新出版《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是一本由斯大林审定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这些都表明“两个绝大多数”思想所揭示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真理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密切结合,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三大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在内,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了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可局限于本本和教条。这实际上也就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离开了具体的历史的环境来空谈马克思列宁主义,则必然是失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时刻注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看也是如此,相结合比较好的时候,则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相结合不好的时候,则社会主义是衰落的。故此,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第二,必须时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质,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忽视或者轻视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官僚主义盛行,新权贵和特权等级的大量出现。不善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求。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则十分注意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政策、方针、路线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邓小平首倡的改革开放实际上也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江泽民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这些都昭示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民群众而发展,不是为了其他什么人而发展;发展只能是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依靠人民群众来发展,而不是依靠个别人的发展。所以,这样的发展必然是科学发展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也表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只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时,才是前途远大光明的;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改革开放事业才能取得辉煌成就。
第三,保持无产阶级运动中的先锋队即共产党的先进性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先进性是因为其代表着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引领着时代的精神。这是党的性质决定的。如果忽视或者轻视党的先进性,那么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遭遇挫折。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倒退,不能不说是党丧失了先进性的必然结果。苏共成为执政党后,蜕化变质了,脱离群众了,理想信仰淡薄了,专权不民主了,思想意识自由化了,理论不与时俱进了,基本原理不与实际相结合了,所有这些都是苏共落后于时代的表现,故而,苏共的败退也就是情理中之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时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取得了新中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失误,但是,我党却深刻把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时代的脉搏,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进行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正如胡锦涛所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党的实践历史充分表明,党的先进与否,是社会进步快慢的表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够使党、民族和国家充满生机活力。
18.如何理解“共产党人,应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消灭私有制”思想是《宣言》的核心论断之一,也是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宣言》中明确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③可见,“消灭私有制”这一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体现了所有制关系运行的规律和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正确理解马恩的这一理论,对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思想,在当代理论斗争中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指导我国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消灭私有制的内涵、为什么要消灭私有制、如何消灭私有制以及消灭私有制理论的当代意义这四个问题展开了论述。
一、消灭私有制的内涵
正确理解《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思想,首先必须搞清楚要消灭的私有制到底指什么。因为关于这一问题,好多国内学者因为我国现在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取得一定的成效而片面、教条地理解了马克思的消灭私有制的思想,认为其不够科学,对其进行怀疑、否定以及责难。事实上,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并没有错,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他的其它著作,从整体上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内涵。正如《宣言》中指出的“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④。《宣言》中要消灭的私有制不是指一般形式的私有制,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一) 消灭私有制,就是要消灭剥削型私有制
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包括剥削型和非剥削型的,非剥削型的就是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就是一般的所有制,不是消灭的对象,剥削型私有制才是消灭对象。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政治经济学在原则上把两种极不相同的私有制混同起来了。其中一种是以生产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另一种是以剥削别人的劳动为基础,它忘记了,后者不仅与前者直接对立,而且只是在前者的坟墓上成长起来的”⑤,“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但是私有制的性质,却依这些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而有所不同。私有制在最初看来表现出的无数阶层,只不过反映了这两极间的各种中间状态”⑥。可见, 《宣言》中所说的在资产阶级私有制之前的“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私有制,就是属于一般所有制,它“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⑦。
(二) 消灭私有制,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这里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指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剥削、不平等、两级分化的根源,是私有制“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必须得消灭。但是,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马克思所说的消灭私有制,只是消灭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占统治地位的私有制。而且,这一思想是以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建立起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前提的,后来,马恩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也认识到了所有制的变化规律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对于像中国这样在经济文化极其落后、并经过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起的较低水平的社会主义的国家,私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并不占统治地位,因此不可能消灭,反而要有所发展。可见,我们现在包含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之内的私有制并不是马克思所要消灭的私有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反而是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二、为什么要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消灭私有制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在《宣言》中曾客观评价了资产阶级私有制的进步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⑨然而,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在促进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产生了埋葬其自身的物质力量。因为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和支配,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完全由资本家私人占有,社会产品也归他们所有。这样,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就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便失去了之前的进步性,甚至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如《宣言》中指出:“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⑩。因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代之以公有制,便成为了历史必然。
(二)消灭私有制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
在《宣言》发表前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高速发展,科学和技术进一步紧密结合,发展到了历史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站在其自身立场上、以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认为,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现象都是自然的存在,是确定不变的事实,资本主义不但使个人的最大幸福成为了可能,还使得生产率持续发展。从而大力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当作亘古不变的真理。与此同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并且登上了政治舞台,特别需要科学革命纲领的指导。于是, 《宣言》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要求,系统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性以及共产主义必定战胜资本主义、消灭私有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从而使得无产阶级明确了自己的斗争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由政治斗争转向全面斗争并成为了自为阶级。可见,消灭私有制这一理论满足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是其必须遵循的科学理论。
(三)消灭私有制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
《宣言》中指出:“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所说的生产关系,主要是指与共产主义格格不入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因为私有制的存在,使得所有阶级和阶级对立有了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如果私有制被消灭,那么阶级和阶级对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经济基础,所有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源,只有这样,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才能实现。所以,要实现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私有制必须被消灭。
三、如何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具有渐进性
在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更替进程中,一种所有制消灭并取代另一种所有制,不可能一步到位,总有一个渐进式发展的过程。针对如何消灭私有制, 《宣言》中明确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见,消灭私有制并不能一下子完成,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来说,这种渐进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无产阶级先夺取政权成为统治阶级是消灭私有制的前提
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成为统治阶级,是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特别重要的一步。只有拥有了这一前提,利用自身的政治权力,逐渐取得资产阶级的所有资本并为自己控制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才有了可能。只有通过这样,才能逐渐消除阶级以及阶级对立,从而使共产主义社会成为现实。正如《宣言》中所说:“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如果不掌握政权,无产阶级根本谈不上废除私有制。
(二)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消灭私有制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一般情况下,生产力发展的越充分,整个社会的公有化水平就会越高,这样对消灭私有制,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就更有利。在《宣言》发表不久之前,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明废除私有制问题时就指出:“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而且,在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也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四、《宣言》中消灭私有制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有利于我们继续坚持正确的经济制度
共产主义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历史经验表明,所有制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物质条件的成熟才是真正建立新的更高的所有制关系的前提,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建国初期,我国领导人教条地理解了消灭私有制的思想,认为私有制等同于资本主义,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从而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目标,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公有制,使得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挫折。后来,经过不断地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明确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私有制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私有制,而且,私有制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方面有很大作用。从而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践证明,这一经济制度是正确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这一制度。
(二)有利于我们认识到我国改革的艰巨性
《宣言》中指出,私有制的消灭不是一步到位的,具有渐进性。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国际与国内的双重压力,在国际上,当今世界是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其经济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如果与世界孤立,则只能导致落后,如果与其交往,则只能受制于对方制定的不平等规则;在国内,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底子薄,基础差,这就决定了改革的艰巨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完善我国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改革。
(三)有利于我们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增强共产主义信念
现在的资本主义实现了更大的发展,远远超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比如,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科学技术更加发达,人均GDP 高于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显著优势……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于是,很多人认为资本主义生命力更加旺盛,根本不会灭亡,从而质疑马克思主义思想。实际上,在社会发展中,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尽管当代资本主义取得了很大发展,它仍然没有办法改变其私有制必然被消灭的命运。因为,其固有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矛盾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摆脱的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我们应该清醒、辩证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共产主义信念。坚信“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19.如何理解两个彻底决裂思想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里的两个“彻底的决裂”理解如下:
一、两个彻底决裂的内涵
首先,对于第一个“彻底的决裂”,即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一点还好理解。所谓“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就是指以往流传下来的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同这种所有制关系的决裂意即同以往的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决裂不仅是划清界限,而且是指消灭私有制,建立完全的公有制,以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以往私有制发展的最高形式,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也就是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是这个“决裂”的最主要的内容和任务。但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决裂并不是容忍其他私有制的存在,比如小资产阶级私有制等,而是要消灭一切形式的私有制。
“决裂”是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并不是要完全抛弃以往所有制形式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成果,而是要将这些成果进行改造,批判地继承下来。让它变成为新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有的财富,共同享用,并作为新社会的创造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指反映传统所有制即私有制的那些观念,或者说。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并为之服务的那些社会意识。这在<宣言>中是讲得非常清楚的,“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对于这些社会意识,不能简单地照搬过来。它在私有制被公有制取代以后,由于私有制的最终消灭,即产生它的那些基础已不复存在而必将逐渐消亡无存,在公有制的条件下,这些社会意识也毫无用处。这是“决裂”的第一个层含义。“决裂”的另一个含义是“扬弃”的意思,决不是把以前阶级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哲学、道德等统统抛弃。对于以往包括哲学等在内的意识形式,马克思、恩格斯的态度和实践,从来就是既批判又继承,是批判和继承的辩证的统一。这是有史可考的。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就不赞成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所采取的简单否定的态度,这是人所共知的。他们对黑格尔哲学就是既批判又继承。
这里特别要指出:同传统的观念彻底决裂不可理解为同传统文化彻底决裂。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它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既有物质形态的东西,也有观念形态的东西。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不过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文化不存在彻底决裂的问题,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必须加以认真地保护和发扬。
二、科学认识两个“彻底决裂”的历史条件
,我认为“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就是“两个规律”。首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规律。“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首先而且应当以这个规律为条件。什么时候生产力搞上来了,什么时候建立了完善的与生产力相适应相匹配的生产关系,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两个决裂”。
其次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规律。因此,“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其次应当以这个规律为条件,什么时候认清了这个规律,什么时候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上彻底摒除了私有观念(在同时吸收、继承了既往的优秀文化),什么时候建立了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意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两个决裂”。
三、全面把握“两个决裂”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也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在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犯的错误就是离开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错以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蹴而就的,错以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同时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而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就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出发,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这是我们在今后应当而且继续坚持的。
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批判各种剥削阶级思想意识。“两个决裂”思想在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取代私有制的同时,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一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意识逐步取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私有观念为核心的旧的传统观念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对西方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引进西方文化的糟粕也随之影响和泛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中的糟粕性内容相互结合,就构成了今天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因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批判各种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只批判、反对,没有提倡,这种批判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我们的“一些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困境在于“提出了什么却不坚持,提不出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提不出更为明确的‘共产主义价值”、。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这些持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以后要努力之处。
20.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答:这是就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的结局而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长期以来,这句话被解释为阶级斗争的结局有二种:第一种是以社会的革命改造为终结。例如,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的斗争,结局是推翻了封建贵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第二种结局是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古代奴隶社会中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结果是奴隶同奴隶主同归于尽。并且经常举出罗马帝国的灭亡为例来说明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予尽。
最近几年,有的同志对这种解释提出了异议,认为整个社会得到革命改造与阶级同归于尽是同一过程,而不是两者必居其一的单一过程,是一种结局的两个侧面,而不是互不相容的两种结局。这种新的见解,颇有道理。
第一,《宣言》通过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分析,指出在阶级社会中,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对立的地位,矛盾不能调和,斗争不会停止,而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推动了历史前进。这是因为,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在阶级社会中,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相互对立和斗争。特别是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阶级斗争就更加激烈。反动统治阶级总是竭力维护现存的生产关系和他们的统治,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反映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被压迫阶级的斗争,才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比如说,在封建社会,领主与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的斗争也从未间断过,直到把封建社会改造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说,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替了旧的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
与此同时,作为代表旧的生产方式的两个相互对立的阶级,被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两个对立的阶级所代替。例如,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被封建社会均封建主和农奴所代替,封建社会的封建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被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代替。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新的生产方式下面就没有旧阶级的残余了。封建社会仍然有残余的奴隶主,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有残余的封建地主。这只是说,他们不再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代表了。正是就这个意义上来讲,旧社会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两个主要阶级同时被淘汰,同归于尽了。 总之,不论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结局,既是社会受到革命改造,又是原有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第二,为什么过去被解释为互不相容的两种斗争结局呢?大概是由于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对立的阶级到封建社会后都不存在了,尤其是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因外族入侵而加速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同归于尽;同时封建社会比之奴隶社会的生产工具虽有改进,但都还是手工业劳动,生产力并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奴隶社会斗争的结局是两个阶级同归予尽,而社会并没有得到改造。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还继续存在相当一段时间,同时资本主义的机器生产使生产力发生了空前未有的大革命。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结局是社会得到革命改造,而两个阶级并没有同归于尽。 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和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它们之间生产力提高的多少虽有差别,新旧阶级兴衰的方式和速度又各有特点,可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旧阶级的没落、新阶级的出现则是共同的。因此,社会得到改造与阶级同归于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那么,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结局怎样呢?当然同样也是社会得到革命改造,但是,又不完全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原来斗争着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并不是同归于尽,而是根本改变了统治和被统治的地位。无产阶级起来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步消灭资产阶级。但是,工人阶级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继续存在,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还远远没有发展到能够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水平,历史赋予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所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它们可以在同一个早上产生,在同一个早上灭亡。工人阶级在它的历史进程没有完结之前,它作为一个阶级是不会从政治和社会舞台上消失的。
21.《共产党宣言》中矛盾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的运用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分析、研究客观事物的现象,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在《共产党宣言》特别是第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的同时,也多处使用了这种方法,以第一章为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阐述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过程时,一方面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的革命作用;另一方面又从资产阶级所取得的成就中看到了它的危机及其灭亡的必然性。
第二,在论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时,把它们看作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
第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过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创造的生产力越来越巨大。
矛盾分析方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方法,对认识客观事物的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相统一,二是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相统一。
第一,在论述阶级斗争问题时,他们考察了全部阶级社会的历史,概括出一切阶级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结论。
第二,在论述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及其灭亡的必然性时,他们考察了资产阶级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发现“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第三,在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时,他们研究了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第四,在论述经济危机问题时,他们考察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发现这些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其集中表现就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危机的根源则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2.为什么说《宣言》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第一篇序言中指出,《宣言》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它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首先,《宣言》是一篇阐明了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指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地观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发展和斗争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就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其次,《宣言》是一篇阐明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学说,指出了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是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党的基本纲领就是要领导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观念,消灭阶级和压迫,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此外,《宣言》还为党制定了为实现基本纲领而采取的策略原则。
从上述三点可以说《宣言》是一个周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共产党党纲,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的文件。
23.《共产党宣言》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共产党宣言》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第二、《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最高成就,是国际工人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新纪元的开始。
第三、《共产党宣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百多年来,《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已被实践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4.《共产党宣言》是否还具有当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自发表至今已经160多年了,它当年锐利的锋芒是否因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而被削减了呢?哪些思想仍然光芒四射?其当代价值何在?我们今天阅读《宣言》必然会思考这一问题。
(1)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闪耀于《宣言》之中的内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智慧之光、关于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历史的分析方法、关于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思想,恩格斯所概括的《宣言》的三点基本思想没有过时,仍然是当代共产主义政党的基本观点,只不过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阐释而已。
(2)《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思想具有当代价值。《宣言》提出了人的自由发展的命题:“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命题从根本上把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的社会制度区别开来。
(3)“两个必然”的思想没有过时。《共产党宣言》初步对“两个必然”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全面的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指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两个必然”是共产主义学说的最重要原理,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最重要理论根据。重新探讨《宣言》及其前后对“两个必然”理论的论证,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4)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理论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到超前反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向联合的现实运动过程。
(5)《宣言》关于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论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
(6)理论联系实际,思想与叶俱进。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都在发展和完善《共产党宣言》的原理和精神,他们对自己的理论从不保守,从不僵化,始终以实践为依据,严格地审视《宣言》作出的各种论断,通过序言和其他著作不断对其加以修正。
25.怎样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伟大和历史使命?
第一、《共产党宣言》分析了无产阶级的特性,以此为依据,说明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①无产阶级的特点: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是一无所有的阶级,他们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只有消灭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是最下层、最受压迫的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按其本性来说是国际的,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国际上互为同盟军。
②指出其他阶级,如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其社会地位和阶级特性决定了他们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是劳动者,能参加革命,成为阶级的同盟军;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私有者,具有动摇性。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怎样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的暴力,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第三、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再也不能统治下去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6.《共产党宣言》是怎样批判资产阶级维护私有制的谬论的?
第一、批判资产阶级所谓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个人挣得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的谬论。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并不消灭自己劳动挣得、不剥削他人的财产;共产党人主张对资产阶级的财产进行剥夺;共产党人决不会消灭工人的生活资料。
第二、批判了资产阶级所谓消灭私有制,就消灭了“独立性”和“个性”的谬论。指出独立性、个性是有阶级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具有独立性、个性和自由。而工人在资本家的奴役下,却完全丧失了自由、独立和个性。在共产主义社会,工人成了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指出资产阶级的所谓自由,就是贸易自由买卖、自由掩盖下的对剩余劳动的自由占有。共产党人要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必然消灭资本主义的这种自由;
第三、批判了资产阶级所谓“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的谬论。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很自然地得出了这个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共产党人主张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并逐步在条件具备时实行“按需分配”。当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人时,是会激起他们更大的劳动热情。
27.《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途径的?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无产阶级必须利用自己的政权,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包含三层意思: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后,逐步剥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镇压已被推翻的剥削者的反抗;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之后,党和国家必须及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提出了十条具体措施。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将自行消亡,代替它的将是简单的社会自治的管理机关。国家消亡以后,代替它的组织形式将是共产主义社会“联合体”。
28.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错误表现在哪些方面?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错误表现在:第一、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不懂得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力量。第二、不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三、不承认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反对阶级斗争,特别是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29.《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无产阶级形成发展及其从自发阶级转变为自觉阶级的?
无产阶级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阶级,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无产阶级从自发阶级转变为自觉阶级:
首先,资产阶级在最初的斗争中,不得不求助于无产阶级,以壮大自己的力量,这样就把无产阶级卷进了政治运动,从而把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
其次,工业的发展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了无产阶级队伍里,不仅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同时扩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日益增长的力量;
再次,在阶级斗争接近决战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瓦解过程达到了非常强烈与尖锐的程度,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特别是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转到了无产阶级方面来了,并在运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0.简述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1.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悲惨地位。
第一,工人是一种商品,可以由资本家任意买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是一无所有的阶级,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
第二,工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成为机器的奴隶。
第三,工人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没有人身自由。
第四,女工和童工成为廉价劳动力,成为受剥削受奴役的对象。
第五,在工厂以外,工人受到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一——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的剥削。
2.无产阶级的发展过程。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悲惨地位,决定了他们必然要反抗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自发的斗争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末,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斗争的形式上是自发的、分散的、局部的、个别的;在斗争的对象上,是单个的工人或某一工厂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本家的斗争,“他们不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第二阶段:有组织的经济斗争阶段。19世纪头30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斗争的形式上,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日益联合起来,开始成立反对资产阶级的同盟。
第三阶段:有目的的政治斗争阶段。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新的阶段。在斗争的形式上,已经“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的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爆发了三次大的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斗争的对象上,把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
3.促进无产阶级发展的因素。“旧社会内部的所有冲突在许多方面都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资产阶级把“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贵族和外国的资产阶级时,由于力量不足,不得不求助于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参加这些政治运动的过程中,学会了政治斗争的策略和方法,使无产阶级逐步成熟起来。(2)在竞争中破产的资本家“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3)资产阶级中的一小部分思想家归附于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接近决战时期,资产阶级中的一小部分思想家脱离了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的阶级,即掌握着未来的阶级。由于他们思想敏锐、知识丰富,能洞察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对无产阶级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成熟起了促进作用。
4.无产阶级的特点。“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之所以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是由于无产阶级的特点决定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第二,无产阶级在经济上一无所有,在政治上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第三,“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5.无产阶级的革命方式。“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中,“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然后逐步扩大到世界范围,使全世界无产者获得彻底解放。
31.简述共产党的政治斗争策略原则。
第一,共产党人要联合其它工人政党,组成统一的阶级力量。
第二,共产党人要坚持最近目的和最终目的相统一的原则。
第三,共产党要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其他重点
1.“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段话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研究和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所使用的科学方法的概括。这一科学的方法就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恩格斯指出:“对经济学的批判,即使按照已经得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按照历史或者按照逻辑。”这里所讲的历史,指的是“历史的东西”或“历史的顺序、程序”,它包括两方面:既包括客观实在(自然和社会)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包括作为对客观实在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的过程(科学史、经济学史等)。这里所讲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东西”或“思维的顺序、程序”,即用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对历史的东西的概括,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研究方式实际上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是一致的,是辩证的统一关系。
首先,历史是逻辑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其次,逻辑(思想)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思想进程“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也就是说,人的认识中的逻辑应该是客观现实历史的反映。这首先是因为主观的东酉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的东西决定的。同时,由于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从最简单、最单纯的东西开始的,因而它常常成为我们思想的起点,逻辑运动的起点。
最后,逻辑(思想)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这种差别表现在,逻辑(思想)反映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2.如何理解“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这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一句名言。文中,马克思针对鲍威尔用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的做法,提出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的很经典的、几乎被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背得滚瓜烂熟的思想观点,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马克思阐明了理论的作用和理论不能代替实际斗争的思想。
这里说的“批判的武器”是指口头上、理论上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旧哲学中,有的人曾经从哲学上揭露和批判旧的反动统治的“不台理性”。例如德国的青年黑格尔派就曾批判过德国的腐败现象。但他们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到头来反动统治依然如故。当然,这是由旧哲学的特点,即哲学只是“解释世界”决定的。因为一切旧哲学最高也只是一种“批判的武器”。所以,旧的哲学在“改造世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一件“批判的武器”.而且还要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武器的批判”。所谓“武器的批判”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作指导,发动无产阶级向旧世界开展一场殊死的战斗,以便彻底推翻整个旧世界。
“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在推动历史发展上,有各自的进步作用。但“武器的批判”却带有根本性的、和彻底革命的作用。这种作用,“批判的武器”是绝对起不到的。因此,“批判的武器”自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社会是一种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社会的前进,或者后退,都表现出一种力量,反动统治阶级动用它的一切国家机器拼命阻挡社会的前进,也是表现了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如何才能制止社会的倒退,并消除阻止社会前进的各种“物质力量”?“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希望“只要君子动动嘴反动派就会垮掉。旧世界就会被改造”,这是痴心妄想。只有无产阶级拿起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面武器,与旧世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斗,维护旧世界的各种物质力量,才能被“手持利刃的无产阶级”这种物质力量翻底摧毁。
这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一句话。“批判的武器”指革命的理论, “武器的批判”指革命的实践,前一个“物质力量"指客观物质世界,后一个“物质力量”指革命实践的物质活动。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的理论不能代替革命的实践,客观世界只能通过革命实践活动来改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革命的理论对于革命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理论必须能掌握群众,必须变为群众的实践活动。所以,马克思接下去说: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如果片面夸大理论的作用,把它看成可以代替实践,甚至超过实践,那就是唯心主义。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说的是人们无论是对自然界的改造,还是对社会的改造,都必须通过物质力量来实现。实现的程度和范围,又依赖于我们拥有的物质力量的大小。例如,要使荒地变良田,秃岭成果园,只有靠人们去开垦种植,要变得快一点好一点,还得拥有雄厚的人力和物力(技术、化肥,机械等等)。同样,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不仅要有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正确的方针、政策、计划、设想,还比须通过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干四化的实践活动。没有这些活动,四个现代化也只能是纸上的东西。
3.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名言“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的这段名言写于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之中。马克思的这句名言从总的说来,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血肉关系,阐明了哲学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辩证关系。具体讲来,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一切旧哲学根本不同的哲学。
第二,革命理论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无产阶级的关系.物质武器同精神武器的关系,正如人体和头脑的关系一样血肉不可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精神武器,就是无产阶级的头脑,而无产阶级这一物质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载体。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这是列宁关于意识的本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正确观点。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的“内容”(头脑中的映象)并不是意识的“对象”本身(自在的客体),而是“移人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对象。这表明:
其一,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意识的存在(观念的东西)必须以物质对象的存在为前提,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没有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关于对象的映象。
其二,对外在对象的把握,离不开人的认识活动与认识“形式”。所谓“移人人脑”,就是通过人的感觉和思维反映外部物质世界,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的观念的东西,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离开这些“主观形式”就谈不上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但是,人脑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外部世界,不是简单地照映外物,而是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对反映进头脑的物质现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掌握外部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以,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识虽然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与“共同胜利论”的关系?
(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几个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于大体相同的时间内发生并相互呼应和支持,才能够取得胜利。在他们逝世以后,列宁又提出社会主义不可能同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只能首先在经济不很发达,但矛盾尖锐又具备了一定主观条件的国家取得胜利。
(2)“一国胜利论”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需要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工人的联合努力的思想,与“共同胜利论”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则上是完全相同的。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之间,不存在什么原则性的差别和对立,两者不同之处只是由于各自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第一,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时代的产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共同胜利”的理论,是他们立足于对当时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实际情况的理论分析作出的结论。而后来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则是根据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情况提出来的。第二,无论是列宁还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发展变化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具有内在的创新机制,它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与变换其内容的,新的时代会给它带来崭新的形式。历史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列宁就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论。所以“一国胜利论”是对“共同胜利论”的坚持、发展和理论创新,而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
6.如何理解列宁说的“实践高于认识”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178
列宁说的“实践高于认识”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两句话并不矛盾。
首先应当弄清楚这两句话的含意。“实践高于认识”,这句话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讲的,原话是:“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列宁的这句话,深刻地概括了实践与理论认识相比,实践所具有的独特的优点。一方面,实践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即任何一种具体实践活动都有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只要具备共同的条件,按同样的办法去做,其实践结果都是相同的。理论也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只要是从实践中得出的并经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理论,都可以普遍地运用。不过,理论所具有的这种普遍性,正是实践的普遍性的反映和概话。没有实践的普遍性,也就没有理论的普遍性。不仅如此,另一方面,唯独实践还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是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提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的理论一经产生,就能起反作用,可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革命的实践中成为“极伟大的力量”。
理解了这两句话的含意,就可以看出,“实践高于认识”这句话是从实践和认识相比较的角度来说的,唯独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因而它高于认识,实践应占据第一的位置。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是从认识论的辩证法来讲的,强调理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如果把这两句话对立起来,用一句话去否认另一句话,那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只讲“实践高于认识”,不讲“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在理论上就要犯机械唯物论的错误;在实践中就可能成为盲目乱撞乱冲的鲁荞家。
7.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恩格斯的这个论断是最早论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样一个重要论断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恩格斯是在论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经济改造时讲这句话的。他说,社会主义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应当“逐步地实行"。他设想,大工业和大庄园的公有化可能快,其余的可能快,也可能慢。很显然,恩格斯是指过渡时期的情况。但是他所讲的“经常变化"和“改革”,却具有普遍意义,可以从原理的角度加以理解。
第一,社会主义是从旧社会脱胎而来的,它在经济上、道德上和精神上必然或多或少地带着旧社会的痕迹。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其它社会一样,仍然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必须坚持开放的方针。
8.怎样理解“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重要命题是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来的。这一科学论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文明时代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概念。美国学者摩尔根在他的《古代社会》一书中,提出了文明时代这个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恩格斯吸收了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广泛利用了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提出的有关论点,以及摩尔根在探讨过程中使用的实际材料,经过深入研究,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赋予文明时代以特定的含义。恩格斯指出,作为人类社会一个发展阶段的文阴时代,专指包括奴隶制,农奴制和雇佣劳动制在内的特定的历史对期。资本主义社会是文明时代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历史时期。
第二,文明时代有着它特殊的社会本质。文明时代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以它特有的社会本质,将这个时代同它“先前的一切社会发展阶段”和人类’“社会的下一个更高阶段,,区别开来。文明时代的社会本质就是“一个阶级对男一个阶级的剥削扫,由此构成整个文明时代的社会基础。
第三,文明时代的存在是暂时的,其发展趋势必然是更高阶段的文明。人类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已经先后瓦解了,而今尚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迟早也要走向灭亡。
9.如何理解“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知识的所有其他部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过进步的”?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针对杜林的永恒道德论而讲的。杜林认为存在着一种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永恒道德。恩格斯在这里用道德的发展变化,驳斥了杜林的永恒道德论。
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出现过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道德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盼阶级道德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在阶级社会里,除了有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道德,还有与之相适应的被剥削阶级的道德。所有这些道德,都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
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反映的道德,也随之不断进步。总之,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杜林宣扬的那种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永恒道德是根本不存在的。
在原始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体氏族成员公有,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形成了团结互助、维护公共利益的道德准则。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还处在蒙昧和野蛮时代,所以,在某一个时期实行血缘群婚,杀死战俘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所有这些在当时都被看作是道德上允许的事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代替了原始公有制,出现了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现象。与此相适应,社会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把人和人的关系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所以,极端利己主义、金钱万能等就成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准则。资产阶级道德,是为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道德,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它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等口号都无情地批判了中世纪的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也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它是人类道德进步中的一个必然的历史阶段。
由此可见,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对立的道德体系。一方面是剥削阶级的道德体系,另一方面是劳动人民的道德体系。尽管在历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中,都没有根本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人剥削入的制度,但是,适应新生产力的要求而出现的新的私有制度都或多或少地暂时满足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愿望。
当然,人类道德的发展,从总的趋势来讲是上升的,前进的,但这并不排斥在道德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停滞和倒退的情况。
总之,道德是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有力地批判了杜林的道德永恒不变的谬论,也有力地驳斥了那种认为社会越进步、道德越堕落的反动观点。
10.如何理解恩格斯的“93个字”论述
恩格斯的“93个字”论述,究竟有没有改变他先前的思想、有没有否定共产主义学说、是否表明恩格斯晚年蜕变成为一个民主社会主义者,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关系到中国前途与命运的重大是非问题,是一个必须要搞清楚的历史细节。
所谓“93个字”论述出自恩格斯写于1886年2月25日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美国版附录》(以下简称《美国版附录》)一文。这是恩格斯为准备在美国出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而写的序言。
需要指出的是,恩格斯的这段论述并没有结束,他接着上面的“93个字”,还有一段更长的280多个字论述:“既然有产阶级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全力反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所以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革命。
细读恩格斯的“93个字”论述不难发现,他是针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强调的一个观点而引发出来的议论。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确实有抽象谈论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的论述。
可以看出:恩格斯主要从全人类的利益、无产阶级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员、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等角度,谈论和肯定英国工人运动的价值和意义;把英国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笼统地包含在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之中,并以此名义号召和推动英国的工人运动。
在论及共产主义时,恩格斯写道:“在原则上,共产主义是超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敌对的;共产主义只承认这种敌对在目前的历史意义,但是否认它在将来还有存在的必要;共产主义正是以消除这种敌对为目的的。
这里,恩格斯显然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一个消灭了阶级对立与阶级对抗的社会,并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进行反抗资产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指出共产主义不仅是工人的事业,而且是全人类的事业。这些观点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以上观点对尚处在世界观形成阶段的恩格斯来说,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因为,人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从不正确到相对正确、直至形成正确世界观的渐进过程。作为伟人的恩格斯也不例外,他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只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他怀着对英国工人阶级的极大同情和革命热情,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研究,深刻描绘了英国工人难以忍受的生活状况和劳动条件,指出英国无产阶级所处的这种地位必然会推动它去为自身的解放、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斗争。恩格斯还揭示了引起工厂无产阶级出现的产业革命的全部奥秘,强调指出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是不可调和的,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批判了英国欧文派社会主义者鼓吹博爱、宣扬友好的做法。列宁高度评价《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最优秀的著作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极严厉的控诉”,“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最好描述”。
作为严谨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家,恩格斯在重新审读自己早年的作品时,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新的情况,对尚不成熟的观点进行必要的说明、补充和完善,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严肃的思想家们常有的做法,于是就有了上文列出的280多个字的解释。把恩格斯后面的280多个字与前面的“93个字”联系起来读,并结合恩格斯一贯的思想,不难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恩格斯反对脱离工人阶级解放而抽象地谈论全人类的解放;第二,恩格斯坚决反对鼓吹所谓超阶级的社会主义观;第三,恩格斯晚年并没有放弃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和共产主义理想。总之,完整阅读恩格斯的论述,结合恩格斯晚年的思想,根本得不出“93个字”论述否定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及整个共产主义理论体系的结论,把它看成恩格斯在晚年主张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事实”并且说“93个字”否定了“三大名篇”是荒谬的。
11.“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
列宁十分注意黑格尔关于认识论中的实践的论述,并对摘记的内容作了唯物主义的发挥。黑格尔说:“这种包含在概念中、和概念相等并且自身包括着对个别外部现实性的要求的规定性,就是善。善是带着绝对东西的优点出现的,因为善是概念自己内部的整体性,是客观的东西,这种客观的东西同时具有自由统一和主观性的形式。这种观念比上述认识的观念更高级,因为这种观念不仅具有普遍东西的优点,而且具有单纯现实东西的优点。”列宁摘记了黑格尔的这段话,意在说明什么是善,并把善规定为人的实践。同时说明善的观念高于理论的认识。
什么是善?在黑格尔看来,善是概念中的一个逻辑范畴,它包括在概念中,是与概念相等的一种规定性。这一方面说明了善是一种主观的规定性,同时又说明这种主观的规定性要求外在化自身,要求把自身变成现实的实在。黑格尔把善看作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列宁抓住了黑格尔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认为黑格尔关于善的思想的实质是,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把善规定为人的实践。列宁说:善被理解为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包含两个因素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实践首先是人的主观要求,它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可是,单有主观的要求还不是实践,它还要面向外部,取得外部的现实性。要求即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主观规定性要求外在化自身,把自身转化为现实的东西,变成直接变革现实的实际力量因此,所谓“善”,就是解决主客观矛盾,达到主客观统二的社会实践。这就是果格尔思想中的合理内核。
列宁对黑格尔关于善的论述的合理因素加以唯物主义的改造,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列宁的这句话,是把实践和理论作了比较,深刻地概括了实践所独有的特点和优点。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这一点,我们必须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方面来理解。实践作为哲学认识论范畴,是主体有目的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现实活动。人的正确思想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来自实践,列宁说:“为了要理解,必须从经验上开始理解、研究,从经验升到一般。为了学会游泳,必须钻到水中。”人的动机和目的也是在客观世界中产生的。列宁说:“事实上,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一认定它是现存的,实有的。但是人却以为他的目的是从世界以外拿来的,是不以世界为转移的(“自由”)。”对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就强调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在《哲学笔记》中又强调指出:“理论的认识应当提供在必然性中、在全面关系中、在自在自为的矛盾运动中的客体。但是,只有当概念成为在实践意义上的“自为存在的时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终地’把握、抓住、通晓认识的这个客观真理。也就是说,人的和人类的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性的验证、准绳。”这些都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以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
实践“有普遍性的优点”,是说任何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都有共同的、普遍性的东西,只要在同样的条件下,按着同样的办法去实践,就会获得相同的实践结果,因而产生同样的认识。当然理论也具有普遍性,只要是从实践中得到的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地适用,不过,理论所具有的这种普遍性,正是实践的普遍性的反映,没有实践的普遍性,就没有理论的普遍性,因此,实践同理论相比,实践更具有普遍性的优点。
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现实性活动,比之理论来说,它不用经过任何“中介”直接同物质现实相联系,它本身就是一种在意识的支配下的现实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现实的物质的东四,就是说,实践能够把理论变成直接现实的东四,它能够给人们带来活生生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实践活动的这种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任何理论和客观事物本身所不具备的。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理论认识在自己的概念、抽象和规律中概括了个别的现象,揭示出统一性和相互依存性以及事物所固有的规律性,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等。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当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如果它是正确的,它就不是离开真理,而是接近真理,“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及其他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尽管如此,但是,理论本身并不能引起客观现实的变化,不能提供现实的成果,即使是正确的理论,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变成物质力量,才能得出现实 成果,理论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列宁把实践摆在优先的地位,“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
列宁的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树立实践第的观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开拓。把握住了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和相对稳定的方面。所以就概念的抽象性、隔离性来说是主观的,因为它把客观世界本来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抛开了一个方面,把据和抽象了另个方面。这种情况只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但这绝不是说概念是主观自生的。因为经过科学抽象产生出来的概念,它“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不是远离了事物,而是更接近于客观事物。因此,从概念的“整体、过程、总和、趋势、泉源来说却是客观的”。
1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害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列宁的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的原理。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即认识世界,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观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即改造世界,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更重要方面。当然这两个方面都是离不开实践的。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是“照镜子”式的直观反映,也不是仅仅局限于对个别的、孤立的事物的反映,而是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大量客观事物的观察,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从而深入到客观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性。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的实现,是实践的结果。离开实践,人的意识不可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要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人的最终目的,因为客观世界本身是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要的。这就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意识的能动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它能够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人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并不是说意识可以从虚无中再造出个物质世界之外的世界来而是指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就能据此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目的,首先在观念中创造性地改变具体的客观对象,然后指导其实践活动使之变成现实的东西,从而使客观世界进一步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
理解人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应注意两点:第一,人在观念中的创造决不是随意想象;第二,在人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额遵循物质世界自身固有的规律性。总之,人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离不开其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这一前提;而人的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目的,又是为了“创造客观世界”。
13.“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
列宁的这句话出自《哲学笔记》中《黑格尔“逻辑学”书摘要》的最后一篇摘要,它表达了列宁关于真理是具体的和全面的这一深刻思想。
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最后一篇的标题是“理念”,其内容讲到了真理问题。列宁在读这一篇时,摘录了黑格尔的下面一段话:“理念就是真理;因为真理即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但是一切现实的事物,只要它们是真的,也就是理念。……个体的存在只是理念的某一方面,因此,它还需要别的现实性,面这些现实性,同样也好象特别地有它们的独立存在似的。只有在现实事物的总和中和在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概念才会实现。那孤立的个体事物是不符合它自己的概念的,它的特定存在的这种局限性构成它的有限性并且导向它的毁灭”。黑格尔的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它的真理观的唯心主义性质,因为他不把真理看作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把“一切现实的事物,只要它们 真的”就看成是“理念”。其间被列宁副去的一句话说的更为明白:“一切现实事物之所以具有真理性,都只是通过理念并依据理念的力量。”另一方面,列宁摘录的黑格尔的上述那一大段话,其中也包含着合理因素。列宁在摘录黑格尔的这段话的旁边,用自己的话解说了其中所蕴含的合理因素:“单个的存在(对象、现象等等)(仅仅)是观念(真理)的一个方面。真理还需要现实的其他方面,这些方面也只是好象独立的和单个的(独自存在着的)。真理只是在它们的总和中以及在它们的关系中才会实现”列宁对此评说:“黑格尔在概念的辩证法中天才地猜测到了事物(现象、世界、自然界)的辩证法”。同时,列宁就此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也即是本条目中所引的那段话:“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
列宁的这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真理是具体的和全面的。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真理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而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具体的客观事物又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切具体事物内部都有许多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规定性;不同方面之间又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同时该事物的周国诸种事物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与作用。总之,一切事物都是由许多方面及其关系构成的总休,而且这些方面和关系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只有全面地正确反映上述情况,才能达到对具体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即才能构成真理。其次,既然真理要对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具体的全面的反映,因此任何真理都要表现为一定的概念系统。真理作为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一定概念系统,其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我们对又待任何真理,就都要注意,完整、准确地予以理解和应用,决不能抓住只言片语到处照搬照抄,否则就会使真理变成谬误,并给实践带来危害。
《谈谈辩证法问题》
1.如何理解“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 ”
这是列宁在《谈谈辩证法的问题》这篇论文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它创造性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处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学习和研究辩证法.首先必须理解它的实质,抓住它的核心。
列宁对辩证法实质的表述,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说的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通俗地说,就是一分为二。这说明任何统一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事物就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第二层意思,“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就是说,只承认事物都存在着矛盾还不够.还要对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加以认识。“矛盾着的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既对立又统一的。只有正确认识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才能真正把握辩证法的实质。
列宁的这个论断.是在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并且总结了哲学史上已有的辩证法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结论。列宁直接提到的有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人,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重要地位。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的问题》中,深刻地揭示了辩证法的本质特征,系统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其基本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
列宁以科学发展史为依据,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他列举了在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中存在着的矛盾,说明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过是以某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作为研究对象。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认识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列宁特别强调对立统一不仅是客观物质越界的规律,而且也是“认识的规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对待事物发展源泉上的不同立场,区分了辩证法与形丽上学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列宁说:“要认识世界上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自生的发展和蓬勃的生活,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这也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它把事物的发展源泉,主要归之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它主张矛盾方面之间的统一和斗争,共同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的钥匙。
列宁指出,只有把发展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这段话,进一步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四)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矛盾的基本属性。只有把握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才能真正抓住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明确地指出,二者的关系,就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刀也就是说,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关系,即相对的统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相对的统一性中存在着绝对的斗争性,绝对的斗争性又只能是在统一中的斗争,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因此,不能离开同一性来谈斗争性,也不能离开斗争性来谈同一性。怀疑论、诡辩论的错误,就在于割裂了相对和绝对之间的关系,夸大相对性,排斥绝对性,把相对绝对化。
真正地理解辩证法的实质、核心是极端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常犯矗顾此失彼秒的错误?为什么在研究工作中往往“固执一面”难以摆脱思维的片面性?从根本上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辩证地思考,不懂得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它的每一个方面。事情往往是这样,当提倡一个方面的时候,就把它强调得过头,而忘记了既同它对立又同它统一的另一方面;碰了壁之后,又转而去强调原先被忽视的方面,同样,又过了头,结果还是失误。而辩证思维的实质,是要求我们对“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矛盾着”这个定语十分重要,它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认识和把握事物矛盾的每一个方面。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是怎样说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的?
列宁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第711页)。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这是因为:第一,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辩证法是讲联系和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界限。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则把事物发展的源泉归结到外部力量的推动,这种观点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懂得事物发展是由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结果,才能理解事物的“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第712页)。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等范畴都是一对对的矛盾。所以,只有掌握了对立统一的观点,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说明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
第四,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科学认识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和认识的普遍规律。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也就是认识的根本规律。辩证法主要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2.列宁指出:“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应如何理解?
列宁在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这两种基本的发展观的对立时,在论述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之后,紧接着论述了相对和绝对的关系问题。对于列宁关于相对和绝对的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相对和绝对是有差别的。所谓相对,指的是有条件的、特殊的、有限的意思。如事物的暂时静止、平衡的状态,矛盾的特殊性、同一性等,就是事物相对性方面。所谓绝对,指的是无条件的、普遍的、无限的意思。
第二,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这就是说,相对和绝对的差别和区分不是绝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它们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过渡的。
第三,相对和绝对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相对中有绝对”。任何事物,都包含了相对和绝对这两个方面,绝对不能脱离相对而孤立存在,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相对也不能脱离绝对而孤立存在,相对总是包含着绝对的相对。
列宁关于相对和绝对辩证关系的论述,对于进一步深刻理解对立面的统一的相对性和对立面的斗争的绝对性原理以及两种发展观的对立,使人们全面理解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3.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是怎样说明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
首先,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从上述“伊万是人’’等命题的分析中看到,在认识中的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发现辩证法的因素。任何客观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现象和本质、偶然和必然的对立统一。人类认识所固有的辩证法因素就是对客观辩证法的正确反映。人们的认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在认识的命题中就一定包含有个别和一般等辩证法的因素。
其次,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都具有辩证法的性质。列宁指出:“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揭明个别向一般的转变,偶然向必然的转变,对立面的转化、转换、相互联系。"(第714页)就是说,辩证法不仅可以从社会的“细胞"和人类认识的最简单的命题中看到,而且可以在自然现象中看到。例如,在生物生长过程中,会出现某些个别的偶然的变异现象,当这种变异性相对稳定下来,形成为新物种后,个别就转化为一般,偶然就转化为必然了。
最后,从上述得出结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客观世界是按照辩证法的规律运动的,而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辩证法的要求去认识和研究客观事物,这样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实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按照客观辩证法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是一致的。列宁还指出,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是认识论。黑格尔把认识看作是辩证发展的过程,他把辩证法和认识论统一起来,这是正确的。但是,黑格尔否定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为认识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认识,是人们(也是绝对观念的体现)对绝对观念辩证发展过程的认识。这种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同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总之,正确理解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要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关系。认识的辩证法不仅仅表现在人类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永恒发展的过程,而且表现在认识的概念、范畴、命题及其逻辑推演中,认识论和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本质存在和现象形态上是完全统一的。
列宁关于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是对马克思哲学的重大贡献。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 认识事物必须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也就是要看到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复杂的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 因此, 看问题就必须通过矛盾分析法。矛盾即是事物, 矛盾即是过程, 矛盾即是发展。
第二, 认识事物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矛盾分析法, 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也就是说,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 必须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 看到矛盾的特点、个性、看到事物的复杂性。
第三, 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只承认一般而否定个别,不懂得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拒绝研究具体事物的个性, 把一般理论当成可以不顾具体条件到处乱套的僵化公式。
4.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如何说明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
我们认识中的任何一个命题,都是个别和一般的对立统一体。列宁列举了三个最简单的命题,即“树叶是绿的,伊万是人,哈巴狗是狗"(第713页)的命题,说明了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根据列宁的论述,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个别和一般是有差别的,不能划上等号。个别就是指具体事物的个性,一般就是指同类具体事物的共性。“伊万是人”的命题,伊万就是个别,而人就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即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一部分,而不是个别的总和。作为一般的人,只包括伊万作为人的共同的本质,并没有包括伊万的形状、爱好、性格等特点。
第二,个别和一般又是互相联结、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个别总是归类的,个别就是一般,即个别包含着一般的东西,所以,没有离开一般而孤立存在的个别。另一方面,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所以,也没有离开个别而独立存在的一般。
第三,个别和一般的联系,体现了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在客观事物中,个别不仅同一般相联系,而且,个别和个别也相互联系着,“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转化而与另一类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相联系修(第718页)。
第四,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中,包含有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列宁指出,在“伊万是人"等简单命题中,不仅包含有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的关系,而且也包含有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等辩证法因素。
5.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和阶级根源解读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一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地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一、人的认识的直线性是错误的
认识的直线性之所以是错误的,就在于它违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必然滑向唯心主义。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无限反复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辩证运动。因为人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不能不受到诸如生产条件、科学条件、技术条件和实验性条件等等历史条件的限制。从客观事物运动的本身来说,它们的本质有一个发展和暴露的过程,当客观事物的本质尚未充分发展和暴露之前,人们的认识必然受到限制。同时,人们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文化结构、经验积累、价值取向等等主观条件对认识也起着限制作用。所以说,人们的认识不是直线,不可能完全正确,一帆风顺,而是曲折的。
二、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是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揭示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时所作的一个比喻。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充满矛盾、无限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充满矛盾、无限发展的过程。哲学唯心主义是把人类的复杂认识过程中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片面夸大和绝对化的结果。例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总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如果片面地夸大主观能动作用,认为人们可以不受物质条件的制约,随心所欲地创造一切,决定一切,那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这种情况表明,唯心主义:是生长于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但是,却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因而它不能正确地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所以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总之,列宁在这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露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科学地说明了对唯心主义不能采取简单抛弃的态度和在认识过程中彻底克服唯心主义是一项长期的战斗任务。
6.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从哪些方面说明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用了整整五个段落论述了两种发展观。主要是阐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以及它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对于立,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首先,列宁指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同形而上学的发展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的一切现象和发展过程都是对立面的统一。
列宁对此分四个层次进行了论述。
第一个层次,说明对立统一规律就是承认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是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过程.
第二个层次,列宁指出要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切现象和过程,就必须把它们当做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
第三个层次,列宁肯定和强调了对立面的“斗争”。
第四个层次,列宁在概括上述论述之后,提出了两种基本的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是单纯的数量上的减少和增长,是简单的重复,不承认事物的发展。而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精辟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重大发展,对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进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唯物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7.《谈谈辩证法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
首先,这篇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篇短文中,列宁扼要而深刻地概括了唯物辩证法的最本质的东西。
其次,认真学好这篇著作,对我们弄懂唯物辩证法有着重要意义。这篇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极为重要的经典文献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1.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学习导读 16
(一)全书基本内容
1.提出科学的物质概念,阐明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批判马赫主义的不可知论,提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
3.批判马赫主义的主观真理论,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4.批判马赫主义的中立论,明确提出哲学的党性原则
二、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唯批》把实践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将物质观、辩证法和认识论统一起来,肯定了哲学的党性原则,批判了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唯批》告诉我们,在哲学发展史上,历来有两条认识路线,一条是唯物主义的,一条是唯心主义的。
《唯批》鲜明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唯批》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2.试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1
定义
(1)列宁在20世纪初,在驳斥马赫主义者、唯心主义者关于什么是物质的错误论断时给物质下了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的物质定义说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列宁的物质定义还划清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
(4)对宁的物质定义还使我们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界限。
(5)从“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给哲学上广泛已极的物质概念下定义,只能从物质和意识二者的关系上来下这一点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辩证思维的逻辑方法。
意义:
(1)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一,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给物质下定义,指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这就贯彻了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主张,同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还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2)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这就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唯一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区别开来,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还告诉我们,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不能以主观的“想当然”代替客观现实。因此,它也是我们实际工作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3.试述列宁的认识论三点结论及其意义。 23
这三点结论,是根据恩格斯的认识论原理作出的,是列宁在与马赫主义作斗争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进一步的概括和发挥。
(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这就是说,外界事物是客观存在着的。这个结论是根据暂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的。
(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予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这就是说,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已被认识和未被认识之分,而决没有什么不可认识之物。已经认识到的东西和尚未认识到的东西之间也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
(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一句话,在认识论上也必须运用辩证法,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列宁提出的认识论的三个结论,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这三个结论都以实践为基础,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
第一个结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如果不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去掉这个基本前提,就不能同唯心主义认识论划清界限,也就不能正确解决第二、三个问题。
第二个结论是第一个结论的必然结果。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就必然要承认物质可以被意识所反映,承认世界的可知性。第二个结论又是第三个结论的前提,因为只有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才能谈到认识的辩证发展。如果去掉了这个结论,就不能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个结论以前两个结论为基础,又有助于前两个结论的证.明。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彻底战胜唯心主义。
列宁提出的三个结论系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它确定了认识的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认识的实质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运动。连同本书其他章节讲到的,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实践,认识的作用或目的是指导实践等等,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因而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列宁提出的三个结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它要求我们坚持认识对象的客观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其,本来面目反映事物,要坚信世界的可知性,要深刻理解认识发展的辩证性,破除思维的片面性、直线性和封闭性。
列宁的这三个结论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发展。三个重要的结论在理论上划清了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界限,是批判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在实践上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指南,只有承认物质世界是客观蠢在的,才能在一切工作中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只有坚信世界是可知的,才能积极地去认识世界并进而去改造世界;也只有承认认识是一个过程,并且是瘩无止境的过程,才能在任何时候,取得任何成就都不自满,不停顿,勇于进行新的探索。
4.简述列宁是怎样论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以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的。 25
(1)列宁依据恩格斯关于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错误的关系等思想,全面沦述了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以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韵问题。
(2)列宁认为,绝对真理是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相对真理是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体的相对正确的反映;这些反映日趋正确;每一科学真理尽管有相对性,但其中都含有绝对真理的成份。
(3)列宁指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绝对真理和栩对真理之问,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既互相包含、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
(4)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所谓“确定”,就是说,要承认客观真理具有绝对的意义,不能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混同,“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所谓“不确定”,就是说不能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截然分别开,把某一客观真理视为纯粹的绝对,“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
(5)列宁说:“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这个真理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列宁所阐述的这一真理的辩证法,也已为科学的发展所证明。
5.如何理解列宁说的“否定人的某些表象中的相对性因素,可以不否定客现真理,但是否定绝对真理,就不可能不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 26
应当从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方面去理解。
(1)否定真理的相对性,可以不否定客观真理。这是因为。
第一,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典规律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第二,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懂得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认为真理都是绝对的,否认真理具有相对性,认为真理一经发现就永远不变。不过应当指出,这种不懂得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形而上学观点,虽然阻塞了人们认识的发展,但它并没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它在认识论上仍然坚持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路线。因此,列宁说:“否定人的某些表象中的相对性因素,可以,不否定客观真理。”
(2)否定绝对真理,就一定要否定客观真理。这是因为:绝对真理有两层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包含于入.们认识中的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任何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第一,如果否定绝对真理的第一层含义,否认真理是包含于人们认识中的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就必然要否定客观真理。无论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都否定绝对真理的第一层含义,因而它们都否定客观真理。
第二,如果否定绝对真理的第二层含义,否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必然否定客观真理,因为不可知论者除了感觉什么都不相信,他们否认感觉之外的物的存在,从而否定客观真理。所以列宁说: “否定绝对真理,就不可能不否定客观真理”。
6.如何理解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7
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①实践的观点之所以“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就在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人的认识活动及其发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不仅为认识提供了可能,而且还通过实际作用于对象,使人的认识不断地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而人们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须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具有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
7.简述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贡献。 28
(1)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莺大变革。
(2)“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揭示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高度概括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
(3)提出了实践标准的确定与“不确定”即绝对与相对的科学论断。列宁说。“当然,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酌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第144页)
(4)列宁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同时,强调必须辩证地理解这个标准,这就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为科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8.列宁是怎样论述真理的? 28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四节中,在考察并批判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的主观真理论的过程中,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论。
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论述,是从区别波格丹诺夫所混淆的真理观中的两个问题入手的。波格丹诺夫认为不存在绝对真理,他说:“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否定任何真理的绝对客观性,否定任何永恒[真理。”而在他看来,“永恒真理”就是“有绝对意义的客观真理”,因此,他只能同意承认“ 仅在某一时代范围内的客观真理”。
列宁指出,波格丹诺夫的上述观点混淆了真理观中的两个问题:“(一)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二)如果有客观真理,那末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表象能否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表现它,或者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表现它?”第一个问题是有没有客观真理的问题,而第二个问题则是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问题。波格丹诺夫的观点直接地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他根本否认存在着绝对真理。关于第一个问题,他虽然没有直接谈到,但他的回答实质上也是否定的,因为波格丹诺夫否定绝对真理,就不可能不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
否定绝对真理的存在,就不可能不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这是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一个重要论述。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的第五节中,曾用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了他关于否定绝对真理的存在必然导致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的观点。
列宁提出“有没有客观真理”的问题,主要的目的在于批评波格丹诺夫的主观主义的真理论。波格丹诺夫关于真理的定义是:“真理是思想的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列宁认为,波格丹诺夫关于真理的定义完全否定了客观真理。
列宇指出,如果真理只是思想形式,那就是说,不能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真理了,因面也就不能有客观真理了。如果真理只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那就是说在人类认识中不能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这也就必然否定了客观真理。
列宁又从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从唯物主义与科学的一致性的角度论证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列宁不仅强调从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出发必然导致承认客观真理,而且强调背定容观真理必然导致否定一切信仰主义。
10.列宁是怎样阐发恩格斯关于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观点的? 31
为了批判波格丹诺夫的相对主义的真理观,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第二章第五节中,深刻地阐发了格扇关于思维的至上性和非五上性的观点。
恩格期为了反对杜林的形而上学的“终极真理”,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论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秦。
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对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的关系作了精彩的论述。恩格斯明确认为,人的思维是具有至上性的。所谓思维的至上性,一方面是指按照人的思维的本性和使命来说,人的思维必然被看作是至上的、绝对的。因为思维的使命就是认识存在,而思维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存在的,认识是能够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的。换言之,没有任何东西是思维不能够认识的。另一方面,思维的至上性又是指按照思维的可能和历史终极目的来说,思维是能够认识一切的,它能够在整个人类认识无限延续的过程中认识一切存在,与存在的本性相符合的。
所谓思维的非至上性,一方面是指人类的思维是通过一个个完全有限地思维着个人实现的,并且只能通过它来实现。因此,就思维的具体实现来说,它是有限的、非至上的,另一方面是指,人的认识与认识对象的相符合总是近似的。因为任何个人的思维总是在一定时代条件下的思维,它总要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因而,它所达到的认识水平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只能近似地相一致、相符合。
恩格斯还认为,人类思维的至上性和个人思维的非至上性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整个人类思维的至上性只能通过每一个人的非至上性思维来实现,至上性存在于非至上性之中并且只能通过非至上性表现出来。从历史进程来说,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矛盾又只有在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根据恩格斯的上述观点,列宁阐述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并着重论证了真理的绝对性。
列宁根据恩格斯关于思维的至上性的观点首先指出,由于人类思维的至上性,人类是能够认识绝对真理的。
列宁根据恩格斯关于思维的非至上性的观点指出,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列宁根据恩格斯关于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观点指出,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尽管恩格斯与列宁关于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关系的论述重点有所不同,一个着重于思维非至上性、真理的相对性,一个着重于思维的至上性、真理的绝对性,但是,他们的根本思想是一致的,这就是,在认识论问题上,我们必须学会唯物地、辩证地思考。
11.列宁是怎样论述实践标准的“确定”和“不确定”的? 33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六章第六节中,针对马赫主义者把实践标准排除在认识论之外的唯心主义观点,考察了在实践标准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根本对立,提出应当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的重要论点,并论述了实践标准的“确定”和“不确定”,丰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标准的理论。
列宁认为,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坚持的基本论点,自1845年马克思写下《关手费尔巴哈的提纲》以来,恩格斯在1888年,1892年的著作中,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够确定某一具体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对象。离开实践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对象的《客观的>真理性”的问题,乃是经院哲学。
经验批判主义者从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前提出发,把实践标准完全排斥在认识论的界限之外,认为实践是一回事,而认识论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可以把实践同认识论并列在一起,不用实践来制约认识论,强调“只有成功才能把认识和谬误区别开来”。
列宁对马赫把个人区别错觉和现实的实践标准置于科学和认识论之外的评论进行了批判。列宁指出,马赫的观点是唯心主义,因为人类的实践证明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性。如果在认识论中排除了实践标准,那么,就无法解决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问题,就无法区别错觉与现实。
列宁通过考察哲学史指出,马赫否定实践标准的观点不过是唯心主义的陈旧货色而已,他说:“这些把实践作为在认识论上不值得研究的东西而加以排除从而为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扫清地盘的努力,不是什么新东西。”仅以德国古典哲学史为例,舒尔兹和费希特这些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者早就公开主张过类似的观点,而马赫的最新实证论也并不比他们高明多少。
列宁在阐述实践标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的观点的过程中,针对马赫关于“只有成功才能把认识和谬误区别开来”的观点,阐述了实践“成功”的意义。
列宁在论述应当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的观点之后,着重论述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宁指出:“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天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列宁的这段论述是说,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不仅是确定的、绝对的,而且它还是不确定的,即相对的。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呢?所谓实践标准的相对性首先是指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总之,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确定的,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绝对性表明了真理与谬误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原则界限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则表明了真理与谬误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12.列宁是怎样阐发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观点的? 35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三章第六节中,考察了在自由和必然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根本对立,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在自由和必然问题上的蒙味主义和唯意志论,阐发了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论述在认识论上的意义。
列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问题的论述是以哪些认识论的前提为根据的,在阐述中,列宁发挥了恩格斯的思想。
第一,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论述是承认自然规律外部世界的规律、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这是恩格斯整个论述的出发点。
第二,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论述没有给自由和必然下任何定义,而只是说“自然界的必然性是第一性的,而人的意志和意识是第二性的。
第三,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论述阐明了“盲目的必然性”或“自在的必然性”的存在和它向“为我的必然性”的不断的转化。
第四,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论述强调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跳跃,从认识自然规律到支配自然规律的跳跃。
最后,列宁总结说,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论述,完全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基础上的,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论点都从正面打击了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
13.从感觉出发,可以速循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我论(……),也可以遵循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 38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四节中,列于在批判波格丹诸夫的主观真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了这个著名论断。
列宁在这个论断中,对欧哲学史上存在的经验论或感觉论作了高度地概括,指出其中存在着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之间的差别,唯物主义的经验论或感觉论与唯心主义的经验论或感觉论在感觉的来源这一认识论的重大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
列宁又指出,仅仅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泉源,并不能区别从感觉论的前提中产生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倾向。
列宁认为,主观唯心主义的感觉论或经验论必然导致否认客观真理。
列宁强调,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或感觉论必然走向唯我论或不可知论,根据马赫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上存在的只是感觉,物体是感觉的复合或组合。
退一步说,如果我并不断言一切都是我的感觉,我只是宣告我不知道在我感觉之外存在的是什么?或者宣告,即使在感觉之外存在着客观实在它也是不可能为人的感觉所了解的,那么,这只能导致不可知论。总之,不论马赫主义如何辨解,他们都不能不遵循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我论、不可知论。
总之,列宁的这个论断的最重要的理论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在感觉的来源这个重大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条哲学路线、两大基本哲学派别的根本对立
14.“认为我们的惑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 40
这个论断是列宁通过驳斥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否认客观真理的观点而得出的结论,见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四节。
为了把握列宁的这个论断的内容,我们必须把它放在整个第二章中去理解。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一节中,列宁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 :第一,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或感觉而在我们的意识、感觉之外存在的第二,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第三,在认识论上我们应当辩证地思考。这三个结论可以看作是列宁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的重要阐述。列宁在第六节中提出过另外一个重 结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 观点,这种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正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其次,我们还应认识到,认为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与承认客观真理实质上也是一回事
最后,我们还应看到,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与竖持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的观点,与承认客观真理是分不开的,因为虽然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中包含了众多的观点,但是无论什么观点,都必须以承认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的观点为基础。
15.“每一科学原理的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登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时而缩小。” 42
这段话是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五节中说的。它主要是为了批评马赫主义者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刚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列宁是在承认存在着绝对真理的前提下论述真理的相对性的。
他指出,“人类思维按其本性是能够给我们提供并且正在提供由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绝对真理的。科学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在给这个绝对真理的总和增添新的一粟,可是每科学原理的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着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时而缩小”。这就是说,存在着绝对真理。我们谈论相对真理,不是为了否定绝对真理,而是为了说明人类所获得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在给这个绝对真理的总和增加新的一粟。
列宁的论断表明,任何一个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的真理,因而它自有其界限所在。
在承认真理自有其界限的基础上,列宁强调,真理的界限又都是相对的、可变化的,它随着认识的深化时而扩张,时而缩小。真理界限的扩张与缩小,从表层来看,标志着真理适用的范围的量的增减、变化,一个科学原理,有时从被认为是适用于某类特定事物的规律,变成为在更大范围内适用的更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真理界限的扩张与缩小,从深层来看,它标志着真理自身内容的质的深化。
列宁关于真理界限相对性的原理,是与他关于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区别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思想密不可分的。
任何一个真理,都有其特定的界限,这就是该真理所具有的绝对性任何一个真理的界限都是可变的,这就是该真理所具有的相对性。因此,我们在理解真理的界限是相对的原理时,必须肯定真理自身具有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这两重属性,与绝对主义,特别是相对主义划清界限,这就是我们理解列宁论述时所要抓住的中心思想。
16.“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地包含踏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 44
这段话是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五节中,针对着马赫主义者宜称他们都是相对主义者的错误,分析了唯物辩证法与相对主义关系而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
马赫、阿芬那留斯以及俄国的马赫主义者都自称是相对主义者。列宁指出,“你们的错误正在这里。因为,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就必然使自己不是陷入绝对怀疑论,不可知论和诡辩,就是主观主义。”
为什么说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就必然陷入不可知论知论或主观主义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握相对主义的基本观点。
由于相对主义否定了真理与谬误的原则界限,认为人的认识不包含任何不依赖于人的确定的客观内容,这就连“拿破仑死于1821年5月5日”这件事的确定性也是难以确定的。
唯物辩证法也承认认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
唯物辩证法与相对主义一样,都承认人的知识的相对性、承认相对真理。这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中包含了相对主义的确切含义。
唯物辩证法包含着怀疑论的因素,是指它对于事物或认识都在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找出它的内部矛盾,通过解决矛盾从而推动事物或认识向前发展,这是一种积极的怀疑,是作为认识深化的一个环节和出发点的怀疑。而相对主义的怀疑则是消极的怀疑。它怀疑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进而怀疑世界的客观存在以及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总之,唯物辩证法虽然包含着相对主义,但是,它从来就不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因此,不能把唯物辩证法归结为相对主义。
17.“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天才正是在于;他们在很长的差不多有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发展了唯物主义,向前推进了哲学上的一个基本派别。” 46
这段话出自列宁著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的第六章第四节。
列宁的这段话,主要为了批评饿国的马赫主义者们抹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吹捧马赫主义哲学并以此做为“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依据的错误观点。列宁所说的差不多有半个世纪的时期,是指从1844年起马克思恩格斯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彻底转变的完成至马克思恩格斯逝世止。
从古至今,各派哲学家对客观世界作了种种不同的解释,彼此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哲学虽然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有关。
马克思恩格斯在由唯心主义转变成唯物主义时,虽然通过了费尔巴哈,但他们并没有停留在18世纪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水平上,而是使唯物主义向上发展。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世界统一于物质,但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是运动、联系和发展的统一,不是静止的、孤立的统一,而且这种运动、联系和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运动和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其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发展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从总体上看,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
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地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把唯心主义从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清除出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停留在18世纪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水平之上。
18.“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自始至终都是有党性的,他们普于发现一切“最新’流派背弃唯物主义以及纵容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倾向。” 49
列宁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马赫主义者混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批判马赫主义者所标榜的无党性的虚伪和反动,闸述哲学的党性原则和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哲学党性原则的传统而写的。
所谓哲学的党性原则或哲学的派别性、党派性,是指在哲学上由于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面形成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在阶级社会里,一般说来,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是一致的。
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之间的联系,表明它们有一致性但这种一致性不能做形而上学的理解,更不能在它们之间划等号。
列宁的这段话,深刻闸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自始至终都是坚持党性原则的,十分坚定地坚持唯物主义,善于揭露一切背弃唯物主义以及纵容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倾向的所谓“新的哲学”。
同马克思一样,恩格斯在自己的哲学著作中,在一切问题上都十分明确地把唯物主义路线同唯心主义路线对立起来,坚决批判各种混浴两条哲学路线的企图。
列宁的这段话,深刻地反映了管学的党性原则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错综复杂的哲学流派提供了正确的认识原则和方法。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1.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是怎样阐述领袖、政党、阶级、群众问的相互关系的?
列宁写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在1920年出版。列宁当时为什么要论证领袖、政党、阶级、群众间的相互关系这个问题呢?主要是为了批评德国“左派”共产党人的错误。他们把党和阶级、群众和领袖对立起来,提出是领袖的党还是群众的党,喊出“打倒领袖”的口号。“左派”这种观点从理论和实践上看都是错误的。否认政党的必要性,就是要从资本主义社会跃进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种典型的“极左”思潮。德国“左派”反对政党,并不是不要党,他们反对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党,主张建立一种“不是传统意义的党”,他们害怕纪律、统一,实际上是向无政府主义退让,这正适应了资产阶级的需要,解除了无产阶级的武装。德国“左派”这种错误观点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危害性极大。
列宁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批判了德国“左派”的错误观点,论证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党和领袖的领导作用。
第一,“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阶级社会里,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这里指的群众从广义上说是指阶级社会中社会上的一切人,既包括革命的主力军、同盟军,也包括反动阶级。所以说,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从狭义上来说,“人民群众”也是划分为阶级的,因为“人民"这一概念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它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既包括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阶级,也包括剥削阶级。
第二,“在大多数情况下,至少在现代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都由政党来领导的"。阶级是政党产生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政党是由本阶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组成的。一定阶级的政党代表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每个阶级都有其自己利益的代表者。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斗争的产物,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无产阶级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决定无产阶级必须由自己的司令部——共产党来领导。共产党与无产阶级的关系,犹如司令部与广大士兵的关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体来主持的”,这是讲党与领袖的关系。有三层意思:第一,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应该是在全党中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说明了作为全党领袖的条件,是否坚持这些条件,关系到党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党凿否实现领导作用,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第二,说明了党的组织原则,党的领袖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的,而不是自封的或被某些领导人指定的,是在革命斗争中成长和经受革命锻炼,被全党推选出来的;第三,说明了党的团结和统一,领袖是比较稳定的集团,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应该是一批人,一个稳定的集团,而不是一个人。是指整个集团的稳定,不是指某个领袖的稳定,更不是指某个领袖的“终身制”。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实行领袖的“终身制”,必然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因为“终身制”助长了个人崇拜,破坏了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必然造成领袖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严重错误,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看,是有着深刻的教训的。
列宁当时主要是批评德国“左派”反对政党和反对领袖的谬论,而第一次对领袖、政党、阶级、群众间的相互关系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论证,强调了政党和领袖在领导革命中的作用。由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才执政三年,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取得更多的经验,因此,列宁没有进一步论证执政党如何防止对领袖的个人崇拜问题。
2.《幼稚病》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思想?
马克思主义战略与策略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观素。它是解决如何确定革命对象、如何组织和使用革命力量、如何开展革命斗争问题的。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题想,它的手稿副标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通俗讲话之尝试)》
列宁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根据本国实际制定革命策略的条原则。
第一,依据阶级力量和革命经验制定革命策略。列宁说,“革命策略决不能只根据革命情绪来制定。制定策略时,必须清醒而极为客观地估计到本国的(和邻国的以及切国家的,即世界范围内的)一切阶级力量,并且要估计到许多革命运动的经验”。①
第二,制定革命策略要考虑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发展的特点和习惯。列宁说,“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差别和国家差别还存在(这些差别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也还要保持很久很久),各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国际策略的统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灭民族差别(这在目前是荒唐的幻想),而是要求运用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时,把这些原则在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和运用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
第三,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时还必须正确估计群众的觉悟程度和行动决心。列宁指出,“必须清醒地注意到正是整个阶级的(而不仅是它的共产主义先锋队的)、正是全体劳动群众的(而不仅是他们的先进分子的)觉悟和推的实际状况”。①只有以群众觉悟水平和行动决心出发,才能动员群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列宁在书中还充分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具体策略。
首先,在坚持战略目标的前提下,要把各种斗争形式结合起求。列宁认为,革命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任务,必须善于掌据社会活动的一切形式或方面,并准备最迅速地用一种形式米代替另一种形式。一支军队要准备掌握敌人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的一切武器,一切斗争手段和方法,政治上很难预先知道将来在这种或那种条件下哪种手段对我们是适用和有利的。“倘若我们不掌握一切斗争手段,当其他阶级的状况发生了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把我们特别没有把握的一种活动形式提到日程上来的时候,我们就会遭到极大的失败,有时甚至会遭到决定性的失败。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切斗争手段,哪伯当时情况不容许我们使用对于敌人最危险的、能极迅速地给予致命打击的武器,我们也一定能够胜利,因为,我们代表着真正先进、真正革命的阶级的利益”。(④我们应该把不合法的斗争形式和一切合法的斗争形式结合起来,才能掌握革命斗争的主动权。
其次,利用矛盾,争取广泛的同盟者。这是列宁阐明的另一条重要斗争策略。“要战胜更强大的敌人,只有尽最大的力量,同时必须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利用各国资产阶级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内资产阶级各集团或各派别之间的一切利益对立,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谁不懂这一点,谁就是丝毫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丝毫不懂得一般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①
再次,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列宁认为,为了更有信心地、更坚定地向胜利前进,“必须使自己的策略具有最大的灵活性”。②无产阶级政党要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无产阶级战略目标,不能丧失革命原则,这是原则的坚定性。但缺乏策略灵活性也是不行的。“当应战显然对敌人有利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却去应战,那就是犯罪;革命阶级的政治家不善于实行“机动、通融、妥协’,以避免显然不利的战役,那就是毫无用处的人”这“很象一万名兵士跟五万名敌兵交战,在应当停顿’、“转折’、甚至实行“妥协’以等待不能立即出动的十万援兵的情况下,却要去同敌人硬拚。这是知识分子的孩子气,而不是革命阶级的郑重的策略”。③马克思主义者既要反对“可作任何妥协”的右倾机会主义,也要反对“不作任何妥协”的左倾机会主义。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原则的论述,是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经验的总结,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战略、策略思想,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战略与策略思想,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必读书目。
3.《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在批判“左”倾思潮中是怎样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原则的?
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列宁于1920年4—5月间写成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针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共产党人的错误,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俄国三次革命的经验教训,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原则。列宁这本著作的手稿上有一个副标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通俗讲话的尝试》。
列宁在批判“左派”共产党人在对待议会、工会和妥协等问题上的错误时阐述了马列主义的战略策略原则。
第一,必须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制定战略策略的根本原则。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给革命造成损失。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根本不能指导革命,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而“左派”共产党人就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第二,必须把革命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善于运用机动、通融、妥协的策略。
第三,必须善于利用敌人矛盾,争取更多同盟军。无产阶级革命有两种后备军,一种是直接后备军,主要是广大劳动群众;另一种是间接后备军,就是利用非劳动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敌人内部的矛盾,争取更多的群众。无产阶级革命主要依靠广大劳动群众,但是,还要利用敌人矛盾,并激化敌人矛盾,从而达到削弱敌人,壮大革命力量,最后消灭敌人,夺取革命胜利的目的。
第四,必须善于争取群众,团结群众大多数,壮大革命力量。“左派”共产党人借口工会的“反动性”,拒绝在反动工会里工作。借口议会制度“在政治上已经过时了”,反对参加资产阶级议会。列宁批判了这种“左”倾错误,指出,“左派”共产党人“不善于作为阶级的党,作为群众的党来判断事理?处理事情”。①他们以主观愿望代替现实,使自己和群众隔离开来,最终把自己变成宗派小集团,这样的党根本不能带领群众去夺取革命的胜利。
4.如何理解“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的思想
哪里有群众,就一定要到哪里去工作”,这是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对各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要求,它促进了当时共产国际各国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于今天我们加强工人阶级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具有现实意义。
密切联系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任务所要求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除了谋求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以及人民群众是一个整体,列宁在论述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关系时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这四者结成不可分离的整体,就是提出了无产 阶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要性。无产阶级政党联系群众才 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列宁说,“单靠先锋队是不能胜利的。当整个阶级,当广大群众还没有采取直接支持先锋队的立场,或者还没有对先锋队采取至少是善意的中立态度并且完全不会去支持先锋队的敌人时,单叫先锋队去进行决战,那就不仅是愚蠢,而且是犯罪”。①无产阶级政党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那就会不可战胜。
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也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的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直接损害,我们 的事业道受撞折。我们党执政后,有了更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亲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并执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广大群众基本是满意的,我们党同群众的关系总的说是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也要着到,这些年来一些党员平部忘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忘记了“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的历史经验,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倾向滋长,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严重脱离群众,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针对这一情况,中共中央1990年3月通过《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把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到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盛衰兴亡的高度,号召全党同志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经受住执政和政革开放的考验,努力保持和发展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密切联系群众,哪里有群众就到哪里去工作,这在革命时期就要参加到反动工会和资产阶级议会中去,以教育群众,争取群众。列宁说,“共产党人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善于说服落后分子,善于在他们中间进行工作,而不是臆想出些幼稚的“左’的口号同他们隔离”。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必须在党内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都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使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当前我国还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克服腐败现象,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和完善党内与党外的各种监督制度,以改善党群关系。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①社会建是一项伟大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工程,需要全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密切联系群众,哪里有群众,共产党就到哪里去工作,这就是我们事业力量之所在,成功之所在
《论我国革命》
1. 列宁:《论我国革命》学习导读
列宁的《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以下简称《论我国革命》)总结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批驳了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代表人物苏汉诺夫、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以俄国缺乏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为借口,来否定俄国十月革命的错误论调,是一篇运用唯物辩证法系统论证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重要文献。
一、写作背景
十月革命后,俄国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十分严峻。革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俄国还处在帝国主义包围的强大压力下。此时俄国革命力量仍然十分弱小,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又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如何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既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早在十月革命前,普列汉诺夫等人就提出,俄国生产力落后,无产阶级不成熟,在总人口中只占少数,不具备搞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十月革命以后,苏汉诺夫于1918至1921年撰写了7卷《革命札记》,记述了俄国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历史,批判十月革命。他一再重述俄国根本不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谬论,指责列宁“缺乏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认为“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考茨基认为,社会主义的俄国是一个“早产儿”。他把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革命比喻为一个怀孕的妇女,想通过“疯狂万分地猛跳”,“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且引起早产”,断言“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
1922年12月24日,列宁在病中阅读了苏汉诺夫的《革命札记》第3卷和第4卷。这时,列宁的病情已非常严重,右臂和右腿不能活动。列宁清楚地意识到病情的危险,但还是决定把他认为“最重要的”想法和考虑说出来。他以“完全拒绝治疗”的“最后通牒”迫使医生允许他每天口授5—10分钟。于是从1922年12月至1923年2月,他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精神口授完成了5篇论文和3封信,这些历史文献被称作“列宁的遗嘱”。《论我国革命》是这些口授遗嘱中的一篇,是列宁为了回击苏汉诺夫等修正主义者的挑战,在1923年1月16日和17日两次口授完成的。文章由列宁夫人娜·康·克鲁普斯卡娅转交《真理报》编辑部,标题是发表时由报纸编辑部加的。
二、内容介绍
《论我国革命》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指出世界历史发展中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分析俄国革命的特殊形式,肯定俄国先革命再建设的道路。第二部分进一步阐述通过革命创造社会发展的前提的观点,强调东方社会具有更多的特殊性。
1.社会发展过程中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
苏汉诺夫等人机械、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及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只有在它的物质条件成熟时才会出现的观点,借以反对十月革命。列宁认为,“他们都自称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却迂腐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39页)。他强调,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会以“纯粹的一般”表现出来,历史发展也不是机械的单线条的进化,它总是在复杂的多样性的现实中展开。苏汉诺夫等人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更不懂得社会发展过程中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个别包含着一般,必然具有一般的特性;一般作为共性,是个别的抽象,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和体现出来。对具体的社会发展,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40页)。俄国是介于欧洲文明国家和东方各国之间的国家,它势必表现出不同于两者的某些特殊性,但特殊性并不偏离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俄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但也是在具备了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这不仅没有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充分显示了世界历史发展中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这是《论我国革命》的核心思想。
2.俄国革命具有的新特征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市场已经开创了世界历史,一国内部的经济成为世界经济链条的一环,国内革命也已经是一个世界问题。因此,不能局限于一国内部,而应该在世界革命背景中分析俄国革命的形势。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俄国是帝国主义体系最薄弱的环节,俄国工农群众革命热情高涨。据此,他得出结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由于和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相联系而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列宁进一步指出,这些新的特征以及特殊的环境使俄国能够实现“农民战争”同工人运动的联合。毫无出路的处境能够增强工农的斗争意志、从而大大地增强工农的力量,使他们能够用与西欧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既然这样,我们就应当不失时机地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而不应当坐失历史机遇,待到俄国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之后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3.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特殊道路
列宁辩证地理解社会发展过程,强调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有些具体发展过程具有跳跃性,往往表现为社会发展过程的特殊性。西欧国家首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提高文化水平,然后进行革命。而像俄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具备一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发展顺序。他指出,社会主义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主要指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文化水平”是什么样的,在西欧各国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完全可以首先进行革命创造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前提,在此基础上走向社会主义。
列宁认为,就社会发展的一般逻辑看,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经济文化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提,但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单纯的经济过程,而是历史发展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把经济因素看成唯一的决定因素是“庸俗化了的生产力论”。影响革命的因素除了一定的经济文化条件外,还应该考察国际背景,应分析无产阶级受逼迫的状况而产生的革命意志以及阶级力量的对比,即占人口少数的无产阶级能不能得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支持。因此,俄国选择了和西欧不同的革命道路。
4.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方式具有典范意义
列宁认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特殊性,但它并不是社会革命和发展的特殊方式的个案,其他国家的革命也会有自己更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和革命方式。他预言:“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页)。不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辩证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对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丢掉那种认为教科书规定了今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切形式的想法,依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决定革命的方式和道路。
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我国革命》是运用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哲学思考和总结,深刻阐明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个别发展阶段和不同国家表现出的特殊性,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辩证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学习《论我国革命》,对我们今天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列宁在这部著作中分析了当时俄国所处的国内外形势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力量,提出“先革命再发展”的理论,认为可以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为建设社会主义创造前提,然后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和文化。这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代以来,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它不可能像西欧国家那样,首先使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起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资本主义不能拯救中国,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必须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准备必要前提,然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为前提的,东方国家将比俄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他曾在《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中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页)。这对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要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指出,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革命胜利后,必须充分发挥无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一思想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生产力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权性质、历史传统、时代环境、发展条件决定了我们不能以其他的方式来发展,只能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来发展。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在特殊条件下取得胜利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否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相矛盾呢?或者说,是否违反了或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呢?
当然没有。“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苏汉诺夫之流之所以把二者对立起来,其原因就在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作了彻头彻尾的机械论的和形而上的曲解。正如列宁所说,他们只看到过西欧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发展的这条固定道路,即只看到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是从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开始,渐次向其他国家扩展:先是16世纪尼德兰革命,接着是17世纪英国革命,随后是18世纪法国革命,最后是1848年风暴中其他国家革命,于是就以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一定比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先革命,否则就是改变了或违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路线。上述列宁的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和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性相统的论点,彻底驳倒了苏汉诺夫的曲解。
的确,仅就俄国的情况来看,其生产力确实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但是,第一,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性能不能仅从单独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来考察呢?第二,生产力发展到多高的水平,它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才能达到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有没有一个统一的世界标准呢?苏汉诺夫之流,以及今天那些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同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对立起来的人,正是在这两个问题上陷入泥潭的。
首先,如果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性只能从单独一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去考察,那么,象俄国和中国这样的原来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确实是难以理解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革命的原理,从来不包含这种孤立的形而上学的理解。
第二,如果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何时达到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必须采取外部冲突的程度,即发生革命,有一个统一的世界性的标准,那么,同样可以作出把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对立起来的结论,即或者认为象俄国和中国这样的原来生产力水平明显低于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是缺乏理论根据的;或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原理缺乏事实上根据。但是,这样来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是错误的。历史唯物主义只是指出,革命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它从来没有主张,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要达到怎样的高度,才会和原来的生产关系发生外部冲突,即发生革命。
综上所说,苏汉诺夫之流之所以在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这个事实面前,得出把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相对立的结论,原因就在于把历史唯物主义本来所没有的东西强加进去了,从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不能容忍的曲解。即第一,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只能从单独一个国家孤立地去考察;第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比另一个国家高,这个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一定比另一个国家尖锐,因而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也一定要早。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理解是完全不正确的。弄清了这两点,所谓历史唯物主义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矛盾,也就基本上解决了。剩下需要说明的还有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迟迟不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它的调节机制究竟在哪里?一个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为什么都有那么多的曲折,现在为什么又都要进行改革?历史唯物主义能对这些回题作出说明吗?当然可以。不过这需要另文讨论。
最后,我认为,对于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这样的问题,决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态度,而必须要有一个广阔的视野,既要有同时性的眼光,更要有历时性的眼光。只有在大跨度的时空范围内才能看清它的真谛。因为它是高度概括的原理,抽象程度很高。没有广阔的视野,简单地把它和个别的、局部的事实对照,往往容易出错。这正如自然科学上的许多原理不能企求它在单个的事实上直接表现出来一样。基本原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想把握它们,必须从大量的现象背后去分析。对此,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他说,如果本质和现象是直接同一的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东西子。我觉得每一个决心做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都应很好地领会这句话的精神。
《怎么办》
1.如何理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70
经济派崇拜自发性,无视当时俄国革命运动理论水平下降的情况,重复马克思说的“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句话,如同在别人送葬时高喊“恭喜恭喜”一样不合时宜。其实马克思的这句话的本意是强调不能拿原则做交易不要作理论上的让步。可经济派却假借马克思的名义竭力减弱理论的意义。经济派否认革命理论作用的论调是完全错误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在醉心于最狭隘的实际活动的偏向同机会主义的时髦宣传密切融合的情况下,必须始终坚持这种思想。”
革命的运动要有革命的理论武装和指导。“社会主义意识是保障我们获得胜利的唯一基础”。工人运动本身只能产生工联主义,即只能产生必须结成工会、同厂主斗争、向政府争取颁布工人所必需的某些法律等信念,不可能产生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意识。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不把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工人运动就不可能从工联主义的经济斗争发展到争取社会主义的政治斗争,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革命的运动需要革命的理论,还因为革命运动需要革命的政党领导,而革命政党正是革命理论与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先进性表现在理论上就是比一般群众更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能指出斗争方向,提出正确的斗争策略。无产阶级政党能起领导作用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先锋队与后卫队的区别就在这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政党,否认革命理论的意义,必然否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使党变成群众自发运动的尾巴。“只有以的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才能领导和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俄国革命的实际则决定了革命理论对俄国革命运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党还刚刚形成起来,同各种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还远没有结東,清算经济派使俄国革命运动离正确道路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第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动刚刚开始,在现代工人运动已有巨大发展的情况下,要俄国社会主义运动顺利发展就需要有丰富的理论力量和政经验,第三、俄国社会民主党担负的民族任务特别繁重,特别需要用革命理论来武装。
2.如何理解《怎么办?》中社会主义意识必须从外面灌输? 71
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必须从外面灌输这种意识。这是因为:
1、“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已术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料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对无产阶级运动的规律性的认识,获得这种认识既要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又要有一定的文化条针。一般工人受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文化条件的限制,难以掌握系统广博的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不可能参加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工作。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初创人是有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现代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思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滚说,也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无产阶级要形成主义意识,需要有自已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马恩作为无产阶级思想家反映无产阶级的要求,表达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才创造出社会主义意识。
2、工人运动需要社会主义意识指导。自发的工一般只局限于经济斗争,难以提高为无产阶级政治斗争,仅靠经济斗争是不可能争得无产阶级解放的。要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就要使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上升为自阶级,要使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自发斗争上升为自觉斗争,而这就必须从外面灌输社会主义。“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只有从一切阶级和阶层同国家和政府的关系方面,只有从一切阶级的相互关系方面,才能汲取到这种知识。”
3、工人阶级自发地倾向于社会主义。这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就是社会主义理论比其他一切理论都更深刻更正确地确定工人阶级受苦受难的原因,因此工人也就容易领会这个理论。”但要使工人领会社会主义意识,就必须从外部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当工人还没有根据各种具体而且确实现实的(当前的)政治事实和事件学会观察现社会中其他各个阶级在其思想、精神和政治生活中的一切表现时,当工人还没有学会在实践中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估计一切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活动和生活中一切方面的表现时,工人群众的意识是不能成为真正的阶级意识的。”工人不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和领会社会主义意识,而是需要传播、灌输、宣铁社会主义意识,才能使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占领工人群众的思想阵地。
3.《怎么办?》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 72
《怎么办?》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著作,它所阐述的思想建党和组织建党的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
列宁根据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蜕变的教训和俄国建党的实际经验,明确提出首先从思想上建党的三条原则: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2、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起来;3、必须同机会主义作坚决斗争,保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和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在思想建党的三条原则中,最突出的是从工人运动外部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原则,它与马克思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在1847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已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就会解放成为人。”这里“射入”与“传播”、“灌输”具有同样的含义,这是关于向无产阶级输社会主义思想并使两者结合原理的最初表述。马克思在批判魏特林蔑视革命理论的错误观点时又指出,“人们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什么都做不成”,“如果不给工人以严格的科学思想和正确的学说,那就同传教士们所玩的一套空洞而无聊的把戏没有什么区别。”他在第一国际成立宣言中再次指出,“工人们已经具备了作为成功因素之一的人数,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才起决定胜负的作用。”接受“知识”即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被马克思提到决定工人斗争胜负的高度。列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的观点,1900年提出“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1902年在《怎么办?》中进步论证了向无产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
《怎么办?》从俄国具体国情提出的组织建设的思想也有新特色。西欧社会民主党大都是从工会中产生的,保留着工会式组织的传统。俄国经济派也只讲工会式组织,不讲革命家组织,列宁则指出,俄国专制统治的政治条件和俄国工人政党的政治任务,使俄国不能从建立工会着手来建党,也不能按工会组织的传统来建党,如从建立广泛的工人组织着手建党,只能便于敌人的破坏,使革命家易于被捕,使党总是处于淡散状态,不能完成自已的政治任务;必须从建立革命家组织着手来建党,由于革命家组织只吸收有与政治警察作斗争的艺术的职业革命家参加,又有高度的秘密性,反动宪警难以破获,能在专制制度下生存发展。从建立坚强的革命家组织开始来建党,就能保证整个运动的稳固性和继承性,使政治斗争具有力量;以革命家组织为核心,与多种多样工人组织相结合,使党在反动政治统治下能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大大加强自已的战斗力。这种不同于西欧的组织建党方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内容。
4.列宁的思想建党原理包括哪些内容? 73
从思想上建党,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熏要原理。列宁在建立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对这一原理作了系统的深刻的论述。
什么是从思想上建党呢?根据列宁在《怎么办?》等著作中的阐述,可以作这样的简要概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的侵袭和腐蚀。
怎样才能真正作到从思想上建党即真正作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呢?换言之,思想建党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呢?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向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灌输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同机会主义和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倾向作不调和的原则斗争。
5.列宁的“灌输理论”及其科学内涵 75
1901~1902年初,列宁写了《怎么办?》一书,从为什么“灌输”、“灌输”什么、怎样“灌输”及“灌输”应达到怎样的效果等方面完整而系统地论述了“灌输理论”。列宁创立的“灌输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工人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必须由无产阶级先锋队把这种科学理论体系“从外面灌输进去”。也就是说,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是高层次的政治觉悟,工人群众不能自发地产生,必须由工人阶级政党自觉地进行政治教育。列宁指出:“我们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社会主义学术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对工人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灌输的内容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无产阶级有自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一面,但是,由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因此,无产阶级也有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控制的一面。要使无产阶级摆脱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影响,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教育工人,提高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列宁强调道:“既然谈不到由工人运动在其运动进程中自己创立的独立的思想体系,那么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此,对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政治体系的加强。”
第三,在灌输的方法上,要反对简单的只用书本教工人理论的方法提倡寓教育于斗争之中。列宁说:“在社会民主党的政治活动中,现在和将来始终都有某种教育因素:应当培养整个雇佣工人阶级去担任为人类摆脱一切压迫而斗争的战士的角色;应当善于接近这个阶级的既最少接触我们的科学又最少接触社会的科学的最不开化、最不开展的成员,只有这样,才能够跟他们交谈,才能够和他们打成一片,才能够坚持不懈地耐心地把他们提高到社会民主主义的觉悟上来,而不把我们的学说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不是光靠书本来教这种学说,而是靠无产阶级的这些最不开化和最不开展的阶层参加日常生活中的斗争。再重复一遍,在这一日常活动中是有某种教育因素的。”列宁同时指出,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并要借助于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所知道的事实;培养共产主义青年,决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词和准则;不能强迫农民接受社会主义,而只能靠榜样的力量,靠农民群众对日常实际生活的认识。很显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原理”,在方法上不是机械式、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内容上也不仅仅是灌输一些空洞的理论和概念,而是要求结合灌输客体熟悉或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将理论灌输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一种相对隐蔽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灌输客体进行理论灌输。
6.如何正确理解列宁提出的“灌输”理论? 77
列宁的“灌输”理论,即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把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提高到自觉斗争高度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几十年来,列宁的这一光辉思想已被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在我们党经历了动乱和暴乱的风波以后,重新学习列宁的这一光辉思想,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从工人运动外面向工人灌输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是列宁灌输论的首要思想。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列宁灌输论的又一重要思想。
第三,灌输不是“强制硬塞”,要注意灌输对象的层次性,因人制宜,这是列宁灌输论的又一思想。
第四,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列宁的灌输理论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与革命》
1.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哪些基本观点? 7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帝国主义存在的各种矛盾尖锐化,无产阶级革命提上了实践的日程。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已经提到日程上来的情况下,无产阶级应当怎样对待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又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机器?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捍卫马克恩主义国家学说,从思想上武装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各国无产阶级,列宁于1917年8月一9月问,在极其艰苦和危险的条件下,匿居在拉兹里夫湖畔的草棚里写成《国家与革命》这部光辉著作。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如下基本观点:
一、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而不是阶级调和的机关。
列宁针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散布的“国家是阶级调和的机关"的谬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予国家的学说,分析了国家的产生、特征及其作用,深刻地揭示了国家的本质。列宁指出,国家,不是从人类社会一存在就有的。人类社会有过没有阶级、没有国家的时候。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私有制和剥削,从而出现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时候,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组织一种强力机关,才产生了国家。所以,“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列宁还指出,国家的主要成分是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暴力组织。统治阶级正是凭借这些暴力组织拳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所以,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二、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列宁指出,国家既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剥削阶级正是依靠这个工具维持自己的统治,镇压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因此,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就必须用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说:“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 列宁还针对考茨基吹捧“议会制”,鼓吹通过议会夺取政权的谬论,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本质。列宁指出:“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一一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无产阶级对待资产阶级议会的正确态度是要学会利用资产阶级议会.以争取群众,积聚革命力量,但是不能指望它提供更多的东西。
三、无产阶级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民主,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的新型国家。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以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列宁反复强调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指出,一个阶级的专政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这一点的人,才算领会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列宁还进一步指明了无产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的根本区别。他说,无产阶级国家是对多数人(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民主,对少数人(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实行专政。而资产阶级(包括一切剥削阶级)的国家则相反,是少数剥削者对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实行统治的机器。
四,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
列宁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运用唯物辩证法,探讨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国家的发展、演变和消亡的问题。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要经过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而这个时期得国家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虽然资本家没有了,阶级消灭了,国家正在消亡,但是也还必须有国家来保卫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保卫劳动的平等和分配的平等。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只有当旧的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己经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实行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时候,国家才会消亡。
2.怎样理解《国家与革命》对国家本质和职能的论述? 81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本质具有二重性,即它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国家职能也包括阶级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两个方面。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第一章中对国家本质和职能的论述强调的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统治职能,几乎没有提到国家的社会性和社会管理职能,这不是列宁的疏忽,而是由三个原因决定的。
第一,《国家与革命》第一章分析的是阶级社会的国家,而阶级社会国家即奴隶制、封建制和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性和阶级统治职能确实是主要的,国家的阶级性决定其社会性,国家社会管理职能服从于阶级统治职能。列宁谈到阶级社会的国家时突出国家的阶级压迫性质,强调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符合阶级社会国家的客观事实。
第二,《国家与革命》是为批判机会主义国家观,恢复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而写的。机会主义篡改、阉割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手法是只讲国家的社会性和社会管理职能,避而不谈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压迫性质和阶级统治职能,宣扬超阶级的国家观,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为了与机会主义国家观针锋相对,恢复被机会主义者歪曲和庸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本来面目,列宁强调了阶级社会国家的阶级性和阶级统治职能。
第三,此书又是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而作的。根据历史的经验,每当无产阶级准备革命时,资产阶级国家总是首先动用暴力机器镇压革命,无产阶级只有用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国家。俄国七月流血事变表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开始镇压无产阶级,布尔什维克“六大”也已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定,此时如果侈谈国家的社会性和社会管理职能,回避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压迫性和暴力镇压职能,岂不是抹煞、背叛革命。所以列宁突出国家的阶级性和阶级统治职能,完全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需要。
《国家与革命》没有忽视国家的社会性和社会管理职能。当谈到无产阶级国家时列宁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国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无产阶级国家还需要镇压,但这不是阶级社会国家那样少数人镇压多数人,而是多数人少数人,所以“是一件比较容易,比较简单和比较自然的事情,所流的血会比从前在镇压奴隶、农奴和雇佣工人起义时流的血少得多”。列宁又指出,无产阶级需要国家“既为的是镇压剥削者的反抗,也为的是领导广大民众即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来‘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一切被剥削劳动群众来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国家与与命》还阐述了无产阶级国家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指出无产阶级国家要使社会成员学会管理、统计和监督,要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共生活规则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这里突出的正是无产阶级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职能。
3.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是怎样阐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 82
《国家与革命》是一部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伟大著作,写于1917年8、9月间,列宁为了指导国内、国际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揭露和批判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歪曲和篡改,捍卫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而撰写了这部光辉著作。
(1)列宁在书中指出暴力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般规律。列宁系统地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起源,特征、本质、作用、消亡的基本原理,指出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由特殊的武装队伍、监狱等暴力设施构成。这些暴力设施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所以“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列宁把暴力革命提到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般规律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原理蛇丰富和发展。
(2)列宁在书中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列宁在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任务、领导力量及其历史作用,批判了考茨基之流一般地谈论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背叛行为。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和它的极端重要地位,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
(3)列宁在书中进一步论证了靠“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1919年《国家与革命》再版时,列宁增写了第二章第三节,总结了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经验,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的叛徒考茨基不承认在过渡时期有阶级斗争。列宁在批判时指出实际上这个时期必然是阶级斗争空前残酷,阶级斗争形式空前尖锐的时期。因而,这个时期的国家就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4)列宁在书中阐明了在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由于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旧社会的痕迹,还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还必须容许分配方面事实上存在的资产阶级权利,所以需要国家来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保卫劳动的平等和产品分配的平等,因此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已经消失,劳动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社会产品实行按需分配,这就具备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当全体社会成员学会了管理社会,人们对于一切公共生活的规则从必须遵守变成了习惯遵守,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就成为多余而自行消亡。列宁对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原理作出了新的贡献。
列宁这部光辉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4.《国家与革命》对无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是如何阐述的? 83
《国家与革命》对无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充分的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把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都看作是无产阶级国家。
列宁说,承认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即承认不与任何人分掌而直接凭借群众武装力量的政权。劳动者所需要的国家就是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即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即被压迫者先锋队组织成为统治阶级来镇压压迫者。他又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屠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民主也是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国家的政治形式是最完全的民主。
第二、热情肯定无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优越性。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国家是新型民主的(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国家和新型专政的(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是劳动人民多数人对剥削者少数人行图的特殊机构,无产阶级专政是最人道的、人类为此的代价最小的专政。无产阶级民主则“第一次成为供穷人事、典人民享受而不是供富人享受的民主”,绝大多数人求受民主,那些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分子被排斥于民主之外。
第三,阐述了无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发展趋势.
无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共同消亡。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发晨,到了已没有什么阶级需要加以镇压,不需要强制机构监督人们遵守公共生活规范时,无产阶级专政就成为多余的东西,真正完全的、没有任何禁止的民主就实现了。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一起消亡,无产阶级国家也就消亡。所以列宁说,民主愈完全,它成为多余的东四的时候就愈接近。无产阶级国家愈民主,则任何国家开始消亡也就愈迅速。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提供真正完全的民主,而民主愈完全,它也就愈迅速地成为不需要的东西,愈迅速地自行消亡。可见列宁所讲的民主的消亡指的就是与无产阶级专政相联系的无产阶级民主的消亡,即无产阶级国家形态民主的消亡,至于社会生活中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式的非政治性民主即非国家形态的民主在共产主义社会是不会消亡的,列宁也说过,“我们并不期待一个不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的社会制度。”
5.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是怎样论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与国家消亡的关系的? 84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根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析,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与国家消亡的关系。
(一)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必然会有一个过渡时期。
列宁指出,马克思运用最彻底的发展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问题,由此得出结论:“在历史上必然会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别时期或特别阶段。”
(二)过渡时期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之后马上就能实现的,它要经过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接着,列宁从专政和民主的辩证关系,论述从资本主义民主向共产主义发展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指出,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少数富人的民主,而对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实行镇压。因此,由资本主义民主变为无产阶级民主,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民主,但不能简单地只是扩大民主,还要镇压少数剥削者的反抗,对他们实行专政。
(三)社会主义阶段国家还不能完全消亡。
列宁根据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特征的分析,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已为整个社会所有,消灭了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了劳动和产品分配的平等。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消费品分配方面还不可避免地保留着资产阶级权利,人们还不能立即学会不需要任何法权规范而为社会劳动,因此,“还需要国家来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来保卫劳动的平等和产品分配的平等’。国家还没有完全消亡,要使国家完全消亡,就必须有完全的共产主义。
(四)国家完全消亡的经济基础就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
列宁根据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特征的分析指出,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打破旧的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时,劳动生产率已经大大提高,人们已经十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原则,能够自愿地尽其所能来工作,国家才会完全消亡。
6.怎样理解列宁说的“无产阶级所需要的只是逐渐消亡的国家”? 85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指出,“无产阶级所需要的只是逐渐消亡的国家,即组织得能立刻开始消亡而且不能不消亡的国家,”(《列宁选集》第3卷第190页)它的含意是什么?过去,由于人们受“左”的思想影响,在分析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时,一般总是强调它是对资产阶级的专政,往往回避无产阶级专政是“逐渐消亡的国家”这一点;或者认为国家消亡那是遥远将来的事情,而很少认真分析。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后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它的消灭不是用暴力推翻,也不是人为地废除,只能是“自行消亡”。
首先,这是由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暴力工具,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当无产阶级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时候,他们一般总是首先使用国家暴力,把革命浸没在血泊中。因此,一般来说,无产阶级必须使用革命暴力,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同历史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它们不是被推翻的,而是依靠无产阶级国家本身,努力创造条件,消灭阶级,使国家消亡,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它是。自行消亡"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任务决定的。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从它产生之日起,它的任务就是要创造条件使它最终归于消亡。这是无产阶级国家区别于任何剥削阶级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是,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生产力,组织经济、文化建设,逐步扩大民主,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到那时,由于阶级的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无产阶级专政就将失去存在的必要。国家政权对社会事务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彻底完成,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就自行消亡。
再次,这是由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消亡过程的“渐进性”和“自发性”决定的。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消亡不是突然的,也不是人为地废除的。它是随着国家消亡的条件逐步成熟,国家的职能逐步地失去作用而自行停止的。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不是同时在各个领域一齐停止,而是条件成熟一部分,自行停止一部分,直至最后完全停止。列宁认为,随着剥削阶级的消灭,最先是对剥削阶级强制劳动的职能逐渐自行消亡。然后随着阶级差别的消灭,对内惩罚和镇压机关的职能自行消亡。最后是军队的消亡,这决定于世界革命的进程。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消亡过程来看,它是一个逐步自行消亡的过程。
无产阶级国家完全消亡的条件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即经济上,生产力高度发展,三大差别已经消灭,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实行按需分配;思想上,社会全体成员同剥削阶级旧的传统观念实行了彻底决裂,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在国际上,无产阶级革命在全世界取得胜利。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完全消亡之日,就是共产主义实现之时。
7.《国家与革命》是怎样批判资本主义民主的? 87
首先,《国家与革命》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民主的狭隘性。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民主始终受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狭窄框子的限制;实质上始终只是供少数、供有产阶级、供富人享受的民主制度。由于资本主义剥削的条件,无产阶级被贫困压得无暇过问民主。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即使在最发达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人民仍然摆脱不了当雇佣奴隶的命运。资本一掌握民主共和制这个最好政治外壳,就能在政党、机构和人员任何更换的情况下十分可靠地确立和巩固自己的权力。
其次,《国家与革命》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民主是“暗中排斥穷人的,因而也是完全虚假和骗人的”,它空谈一般自由民主,但在资本主义选举法的细微条文上,代议机构的办事手续上,行使集会权的实际障碍上,纯粹按资本主义原则办报上、到处都对民主重重限制。“对穷人的这种种限制、禁止、排斥、阻碍看起来似乎是很细微的,但这些限制加在一起,却把穷人排斥和推出政治生活之外,使他们不能积极参加民主生活”。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不仅在于公开标榜全民民主,暗中却限制劳动人民的民主,还在于它的议会民主是资产阶级专制的遮羞布。在德国,政府几乎具有无上的权力,帝国国会及其他一切代议机关毫无实权,只是专制制度的遮羞布。而在美国、瑞士、法国、英国、挪威等任何一个议会制国家,“那里真正的“国家’工作是在后台决定而由各部、官厅和司令部来执行的。议会专门为了愚弄‘老百姓’而从事空谈”。
再次,《国家与革命》在批判资本主义民主局限性的同时,还从一定意义上肯定了资本主义民主制。
指出,压迫的形式对于无产阶级并不是无所谓的,“我们赞成民主共和制,因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无产阶级最有利的国家形式”,民主共和制是走向无产阶级专政的捷径。列宁又指出了资本主义民主合理成分的可继承性,“如果没有代议机构,那我们就很难想象什么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民主”当然,无产阶级在利用某些资本主义民主形式时不能忘记的阶级实质。
《论粮食税》
1.列宁《论粮食税》学习导读 89
《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以下简称《论粮食税》)是列宁系统论述新经济政策的著作。它不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还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1921年3-4月间,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闭幕后不久写的。文章提出了改变“战时共产主义”策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政策,以保证苏维埃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平稳过渡。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一段时期内,俄国一直处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状态。针对当时情况,列宁指出,干涉者与白卫军的武装活动已融为一体,“战争问题,军事事件问题又作为革命的主要根本的问题而出现在舞台上了。”①这就要求把全国的人力物力动员起来,满足国防的需要。1918年9月2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军营,一切军事行动和军事机关均由共和国军事委员会集中领导。根据列宁提议,1918年下半年,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一切工业部门实行国有化,宣布粮食专卖和余粮收集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严格的集中管理。所有这些措施对巩固政权和扩大红军力量,击退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的军事进攻,武装保卫苏维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维埃俄国经过三年浴血奋战、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开始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长期的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得俄国经济极度困难: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燃料和原料缺乏,大部分企业无法开工;农业歉收,粮食和食品严重不足,人民群众的生活十分困难;工人队伍涣散,有的企业甚至发生罢工。战争时期,为了解决工人、军队以及公务人员的口粮问题,国家在农村实行了余粮收集制。但由于年成不好,饲料缺乏,牲畜大量死亡,不仅农民的余粮全部被国家收走,甚至出现收走农民部分口粮的现象。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伤害,城市人口的粮食供应十分紧张。1920年的农业歉收更加剧了这种危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遇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农村的余粮收集制使广大农民感到绝望,不少地方出现农民骚乱,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武装叛乱。至1921年2月,参与武装叛乱的人数达到3万人。1921年3月初发生喀琅施塔得叛乱,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无政府主义者利用大部分出身农民的水兵的不满情绪,乘机打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保卫农民”等旗号,企图推翻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俄国共产党采取紧急措施,于3月18日平定了这次叛乱。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①
严重的危机使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条件下实施的些经济措施破坏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正常联系,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和小农经济的结合,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经过深入的调查和思考,列宁提出,必须果断地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列宁在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以及总结发言。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制。
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虽然被历史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但在当时却受到了党内不少人的反对和不理解,列宁曾在不同场合反复进行动员和说明。为了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新经济政策,列宁停下手头的其他工作,于1921年3月底开始撰写《论粮食税》,文章于4月21日完稿,5月初由国家出版社刊印成册,各地出版社随后相继刊印,6月在《红色处女地》杂志第1期上刊发,中央和地方报刊进行了转载。同年,文章被译成德文、法文和英文,刊载于《共产国际》杂志第17期。
内容介绍
全篇基本内容
《论粮食税》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意义以及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全文分为“代引言”、“关于俄国现时经济”、“论粮食税、贸易自由、租让制”、“政治总结与结论”和“结束语”五个部分。
“代引言”是整个文章的引言,交代了从一般原则的角度来讨论俄国当时政策的基本背景。“关于俄国现时经济”,主要是说明1918年春和1921年春俄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状况。“论粮食税、贸易自由、租让制”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系统论述了新经济政策思想。在“政治总结和结论”中,列宁分析了当时俄国所面临的经济、政治危机,进一步强调了实行新经济政策和国家资本主义策略的必要性。“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列宁指出,党要尽最大的努力,包括采取粮食税以及与之有关的种种措施,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状况,从根本上解决造成政治危机的根源。
节选部分基本内容
读本选取的“论粮食税、贸易自由、租让制”和“结束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实行粮食税制度的紧迫性、实质及其意义
列宁首先指出了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紧迫性,强调“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①他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对政治的领导,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应当首先去解决最迫切而又最棘手的任务。要恢复国民经济,应当从农民方面开始,立刻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所谓从农民开始,就是从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开始,允许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进行自由贸易。只有通过这种办法,才能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实质进行了分析,批驳了一种广泛流行的错误观念,即一些人不深入研究过渡的实质而认为实行粮食税制度是从共产主义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他指出:“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而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又是从带有小农占人口多数所造成的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种形式。”①这就是列宁的两个过渡理论。
列宁在文章中第一次使用“战时共产主义”来概括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一整套措施。他充分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他主张用一切办法来发展工农业间的流转,甚至使用私人资本主义的办法。列宁根据经济建设的经验作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要利用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直接过渡。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把粮食税看做最终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在城乡获得胜利的过渡措施。列宁说:“全部问题,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问题,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即应当怎样把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靠什么条件来做成这件事,怎样保证在不久的将来把国家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②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及其意义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同国家资本主义结合、联合和并存是可能的,具体办法就是通过苏维埃政权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国家资本主义包括四种形式:第一,租让制,即同国内外资本家订立书面合同,允许其进行租赁经营。第二,合作制,即鼓励城乡个人自愿成立小商品生产与销售合作社,允许其进行小商品的自由经营。第三,代购代销制,即国家通过给付租金的方式鼓励本国资本家销售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收购小生产者的产品。第四,租借制,即把国有企业或油田、林区、土地等租给本国资本家经营。
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在无产阶级国家管理之下的和公有制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阶级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是无产阶级能够加以限制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经济。以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城乡商品流通,促进生产和市场的繁荣,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保持社会的稳定,从而促进俄国大工业的发展,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
针对一些人发出的“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的议论,列宁认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封建宗法经济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3.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1921年春天以后,俄共对于官僚主义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用列宁的话说,“我们把这个祸害看得更清楚,更明确,更严重了”①。列宁结合新经济政策对官僚主义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官僚主义的方法。列宁认为党和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的经济根源就是:“小生产者的分散性和涣散性,他们的贫困、不开化,交通的闭塞,文盲现象的存在,缺乏农工业之间的流转,缺乏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协作。”①因此,克服这种祸害的办法就是发展小工业,发展农工业间的流转,发展自由贸易。列宁指出,为了同官僚主义这个祸害作坚决的斗争,“要用一切办法坚决发展流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因为在我国(经济上剥夺了地主和资产阶级,政治上有工农政权)给予资本主义活动的范围,是相当狭小而‘适度’的。这就是粮食税的基本精神,这就是粮食税的经济意义”②。
为了有力地推动这项工作,列宁号召党的机关工作人员深人基层,做好基层在推动流转方面的领导工作,想方设法活跃农业和工业间的流通。他指出,谁能在这方面作出成绩,那他给全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的益处,就比那些只是关心共产主义纯洁性,只是为国家资本主义和合作社起草规章、条文、细则,而实际上却不去推动流转的人,要多得多。
新经济政策不仅包括粮食税制度,而且包括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允许小企业和商业的私有化,通过市场进行正常的城乡商品交流,甚至允许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以扩大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当时占俄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每年在缴完粮食税后,还会有一定的余粮与城里的工业品进行交换,可以添置农具和衣物,用以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生活,从而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由于新经济政策鼓励私人小商品生产和流通,从而丰富了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这些政策很快使苏维埃国家恢复了经济活力,从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中走了出来。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论粮食税》是列宁论述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著作,论证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阐明了国家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作用及其实现形式,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对于指导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没有完全照搬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作家有关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而是根据俄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国家资本主义的策略。列宁不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教条,而是作为科学指南,勇于探索,一切“唯实”,大胆地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党的事业免受挫折,国家和人民渡过难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我们党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学习《论粮食税》,就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支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理论,认为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可以利用国家机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商品经济。这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使社会主义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学习《论粮食税》,就要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毫不动播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论粮食税》主要内容及理论贡献 94
《论粮食税》完成于1921年4月21日,同年5月以小册子形式出版。俄共(布)中央曾专门作出决定,要求各级党委按照列宁《论粮食税》的基本精神向劳动人民解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意义。这篇著作是实现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由余粮收集制向粮食税政策转变的纲领性文件。这篇著作阐明了实行粮食税的历史背景、基本精神、经济目的、重要意义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是他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的重要篇章,对于科学地研究和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在我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下,重新研读这一著作依然可以发现很多尚未受到重视的内容。重温这部光辉著作,领会其基本精神,有益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论粮食税》的写作背景
1921 年 3 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通过决议: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等新的经济政策。新的政策转变在当时引起了很多的注意、讨论和争论,有的以“左”的面目出现,认为新的政策是放弃十月革命成果,会将俄国引向资本主义;有的将政策歪曲为倒退,认为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行不通。对此,列宁在不同场合进行了反复的说明和解释。为了澄清误解,粉碎种种歪曲和攻击,为了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新的政策,阐明新的政策的实质和意义,列宁写作了《论粮食税》一文,阐述了新的政策转变才是苏俄应该走的道路,才是符合俄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新道路。
《论粮食税》是对新经济政策从理论上加以说明的一篇重要文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代引言”是关于俄国实行新的政策的基本背景;“关于俄国现时经济”这一部分分析了 1918 年春和 1921 年春俄国实行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状况;“论粮食税、贸易自由、租让制”是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了关于新政策的思想主张;“政治总结和结论”部分在分析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经济、政治危机的基础上,强调了实行政策转变和国家资本主义策略的必要性;“结束语”是对全文的总结。《论粮食税》是列宁审时度势,及时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伟大成果,这篇著作既坚持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坚持理论同本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是推进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论著。
二、《论粮食税》的主要内容
在《论粮食税》中,列宁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关于新的政策转变的背景、对苏维埃俄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对商品贸易关系的认识、对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认识以及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等。
1.实行粮食税的原因和实质列宁指出,新的政策转变既是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危机、稳固政权而提出的,也是符合俄国国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一项政策转变。
实行新的政策首先是现实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粮食税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过渡。经济的极度破坏因 1920 年的歉收而更加严重,同时大工业又不可能迅速恢复,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实行这一过渡。”实行新的经济政策还是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政治需要。实物税,“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在 1921 年春天,俄国国内已转向和平以后,余粮收集制还没有结束,农民开始公开反抗,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列宁还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阐述了新的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他多次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提出实现社会主义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经济、生产、社会经济条件,一是政治条件,“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同时,“无产阶级若不在国家内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也是无从设想的,这也是一个起码的常识。”在苏俄这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粮食税就是一个过渡性政策。当时一些人认为,这个政策是从共产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列宁严厉批驳了这种错误看法,“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而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又是从带有小农占人口多数所造成的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形式。”
2.关于实行粮食税
新的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所征收的额度,只满足军队、城市工人和非农业人口的最低限度必需的消费,并随着工业和运输业的逐渐恢复还将不断降低;农民只需将自己收成的一部分作为赋税上交给国家,其余的粮食收获归个人所有;农民有权支配纳税后的余粮,用来交换必要的生活生产物资。列宁认为,实行粮食税后,农民自己的个人利益得到了满足,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将会迅速提高。在当时“粮食税是一项更能为农民接受的经济政策,是一种能促使小农从事经营的刺激、动因和动力”。新的粮食政策对于农民的情绪改善和生产生活状况的好转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列宁看到,在苏俄这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只有实行正确的粮食政策才能解决无产阶级面临的迫切任务,才能建立巩固的社会主义基础。
3.关于发展自由贸易和商品流转
列宁认识到,在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的前提下,要改善无产阶级政权与农民的关系,必须借助商品流转,即商品交换,必须承认地方范围内的私人买卖和货币流通。流转自由是使苏俄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牢固的经济关系的手段。无产阶级政权要善于推动流转、交换,否则就不能得到巩固。在这个问题上,列宁一方面认为,流转就是贸易自由,就是资本主义。但同时认为,“它有助于克服小生产者的涣散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在这一限度内,流转对我们是有利的。至于限度的大小,这要由实践和经验来确定”。
随着商品流转的恢复和发展,市场贸易和商品交换也不可避免地发展起来,列宁进一步提出必须发展商业和利用市场这些经济形式,其重要意义在于:发挥商业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建立起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并以此来恢复大工业。列宁指出,当时的紧迫任务是建立起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流转,“谁能在这方面取得最大的成绩,即使是用私人资本主义的办法,甚至没有经过合作社,没有把这种资本主义直接变为国家资本主义,那他给全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的益处,也比那些只是‘关心’共产主义纯洁性,只是为国家资本主义和合作社起草规章、条文、细则,而实际上却不去推动流转的人,要多得多。”
4.关于由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列宁认为,从小商品生产占优势的小农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必须得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它是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过渡的“中间环节”。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集中的、有统计、有监督的和社会化的东西。如果俄国有了国家资本主义,那么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就很容易。这种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予以限制、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政权先把资本主义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成社会主义。
列宁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几种形式:租让制、合作制、租借制和代购代销制,论述了它们各自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同作用及意义。列宁认为,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苏维埃政权而言,“‘为了学习’是值得付出代价的,因为这对工人有好处,因为消除无秩序、经济破坏和松懈现象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让小私有者的无政府状态继续下去就是最大、最严重的危险,它无疑会葬送我们(如果我们不战胜它的话),而付给国家资本主义较多的贡赋,不仅不会葬送我们,反会使我们通过最可靠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工人阶级一经学会了怎样保卫国家秩序来反对小私有者的无政府性,一经学会了怎样根据国家资本主义原则来整顿好全国性的大生产组织,那时就会掌握全副王牌(恕我如此来形容),社会主义的巩固就有了保证。”
5.关于利用资本主义
列宁看到,苏维埃俄国在多年战争的摧残下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它需要用“拐杖”——资本主义。许多人认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不是革命家干的事,他们提出质疑:这样做对吗?列宁坚定地作出回答:“这样做是对的,因为,既然其他国家的工人革命迟迟没有到来,那我们就不得不作出某些牺牲,只要能迅速改善甚至立即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列宁认为对于共产主义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我们自己能搞好”这种共产党员的自吹自擂更有害、更危险的了。“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资产阶级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列宁还提倡布尔什维克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不要害怕去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在当时的条件下,共产党员还不是很善于做管理工作,在经济建设方面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
《论粮食税》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论粮食税》针对新的政策进行的深入阐述,是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丰富和发展,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出了开创性探索。列宁的探索对于中国立足本国国情,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列宁的探索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方法论指南《论粮食税》一文蕴含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科学方法论。
列宁坚持的正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初的内忧外困形势下,列宁运用唯物史观科学论证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论粮食税》一文告诉我们必须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考察和分析社会发展,只有正确地认识所处社会的发展阶段,确定革命和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才能制定出符合现实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列宁运用辩证方法思考和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究和解决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运用辩证方法认识和突破建设中的困境。列宁指出,基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俄国不能“正面进攻资本主义”,必然得经过迂回曲折,必然在建设方式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列宁肯定了国家资本主义对于当时俄国的重要意义,体现出他以辩证法为指导来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指导下,列宁开创了一条现实的建设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并牢牢把握住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他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越是改革任务繁重,越是需要加强学习,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深刻理解和准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看家本领。
2.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从物质前提、制度特征、价值追求等方面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这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理论指导。列宁的探索并不是突破了马克思的科学设想,而恰恰是遵循了马克思。列宁认为,1918 年的德国和俄国这两个国家最明显地分别体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两个方面的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当时的苏维埃俄国,“从物质、经济、生产意义上说,我们还没有到达社会主义的‘前阶’,而不通过我们尚未到达的这个‘前阶’,就不能走进社会主义的大门”,列宁将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验证了列宁思想的科学性。
我们党继承了列宁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的科学思想,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怀疑、质疑甚至敌视的声音一直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冠以“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政‘左’经‘右’”,等等。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的发生了质的改变了吗?列宁的科学认识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依据。列宁认为,在苏俄,工人掌握着国家政权,“这种由于政权实际已转到工人手中而产生的法律上的可能性,就是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是,“社会主义的导师们之所以说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要有一整个过渡时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强调新社会诞生时的那种‘长久的阵痛’也不是没有缘故的,并且这新社会还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只有经过一系列建立这个或那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各样的、不尽完善的具体尝试才会成为现实。”列宁反复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观点。当前我们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再一次体现了对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视,习近平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正是因为遵循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
3.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列宁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正确处理,不仅对当时俄国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也有着指导意义。习近平告诫全党:“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习近平认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列宁高度肯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推动作用,他说:“在我们这样的国家里没有幻想家,怎么能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呢?”同时,列宁将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如果某个共产党人,竟然想在三年内可以把小农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根系改造过来,那他当然是一个幻想家。”列宁认为,党带领人民取得了许多超乎寻常的胜利,但是,社会主义并不是仅凭革命热情,单靠革命斗争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以合乎现实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政策转变弥补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俄国国情认识不足的缺陷。
4.应当正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危险
仔细研读《论粮食税》可以看到,列宁在提出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的同时,还不断提醒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思想值得我们深思。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后,农民在上缴粮食税后可以自由买卖剩下的余粮,对此,列宁这样说道:“什么是流转自由呢?流转自由就是贸易自由,而贸易自由就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流转自由和贸易自由,这就是指各个小业主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我们所有的人,哪怕是只学过一点马克思主义起码常识的,都知道这种流转和贸易自由不可避免地要使商品生产者分化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分化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这就是说,重新恢复资本主义雇佣奴隶制。”我们知道,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要消灭资本主义,这样就出现了矛盾。对此,列宁回答:“从理论上说来,能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小农恢复贸易自由、资本主义自由而不至于因此破坏无产阶级政权的根基呢?”“能够,因为问题在于掌握分寸。”列宁指出了全部恢复私有制和自由贸易的后果:“你们想要倒退,想要全部恢复私有制和自由贸易,那就必不可免地会再受地主和资本家的统治”。列宁坚信,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足以保证俄国始终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防止滑向资本主义。列宁在大力提倡利用资本主义的同时保持着清醒和坚定,这对于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大力实施改革开放,充分借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成果来夯实社会主义的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视。习近平告诫全党必须警醒起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成果的前提是必须对我有益,不脱离国情,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将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5.无产阶级要牢牢掌握住政权
列宁清醒地意识到了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政治危险。面对新危险,列宁认为,“只要无产阶级牢牢掌握着政权,牢牢掌握着运输业和大工业,无产阶级政权在这方面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政权掌握在工农手中,地主和资本家的所有制不会恢复。”列宁相信,依靠无产阶级拥有的政治力量和日益强大的经济力量,俄国必然会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列宁也认识到保障无产阶级政权并非易事,必须以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反击和清除敌人,“全世界的资产阶级包围着我们,他们正窥测时机,一旦发现动摇,就要把‘自己的人’送回,就要恢复地主和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我们则要把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不论他们是公开的或装扮成‘非党人员’的,统统关进监狱。”在《论粮食税》中,列宁多次讲过自由贸易带来的危险并提出了解决之道:加紧制定法令,严加惩办。列宁高度重视捍卫无产阶级政权,体现了他政治上的清醒。中国共产党也清醒地认识到政权问题至关重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党必须牢牢掌握领导权,绝不能放松。
《论粮食税》展现了列宁探索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轨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对科学认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重温《论粮食税》,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搞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3.历史地、辩证地对待国家资本主义 102
《论粮食税》是马列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是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这部著作里,列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从剖析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入手,站在历史的前沿,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论勇气,第一次初步探索了在不发达国家夺取政权后,如何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提出大胆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指明国家资本主义是从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之间环节,其历史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都十分巨大。今天,重读这部著作,充分认识列宁对待国家资本主义的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认识国家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
列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同国家资本主义结合、联合和并存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了一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这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然后把国家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这一过渡办法的提出和实践,是列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国家资本主义进步作用基础上的产物。
1.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同资本主义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俄国,小商品生产和私人资本主义生产都不是社会化大生产,处于无政府的涣散状态,而且是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投机活动的基础。而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在经济上大大高于小生产和私人资本主义,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可以消除无秩序、经济破坏和松懈现象。
2.国家资本主义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装备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有计划的组织。国家政权的性质不同,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就不同。在德国,国家资本主义的现代科学技术服从于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如果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国家用无产阶级国家来代替,那就会得到实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列宁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经济、生产、社会经济条件,“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另一方面是政治条件,“无产阶级若不在国家内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也无从设想”。
在当时的俄国,已经具备了政治条件,而社会经济条件却严重不足。所以,共产党人和工人政权不应当害怕国家资本主义,而应当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学习国家资本主义。
3.在俄国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利用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就成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成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工人阶级可以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学会怎样保卫国家秩序来克服小生产者的分散性、涣散性和无政府性,学会怎样整顿和管理好全国性的大生产组织。那时,工人阶级就会掌握全副王牌,社会主义的巩固就有了保证。
二、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国家资本主义
如何对待国家资本主义?这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问题。列宁在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反对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抽象对立起来,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资本主义,并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思想体系。
1.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里,资本主义的存在有其必然性。要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列宁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要辨证地对待资本主义,不能简单地认为“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因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
3.退是为了进。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密切相关的,而且新经济政策是说“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退,是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退的实质是同农民经济结合起来,满足其最迫切的经济需要,建立巩固的经济联盟,提高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退是为了进,列宁总结十月革命四年的经验,结论是小农国家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4.要控制住国内的资本主义,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列宁指出,实行租让,在经济上对苏维埃国家有很大的好处;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市镇,带来资本主义习气,使农民腐化。对此,应该用监视、监督、管理的办法,应该处处用自己的社会主义影响来抵制腐蚀。列宁反复强调,实行租让制也好,执行国家资本主义也好,首先要站稳立场,掌握分寸,一方面要善于利用资本主义,另一方面要坚定地走资本主义道路。
4.从《论粮食税》谈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105
《论粮食税》是列宁于1921年4月创作的,当时的苏维 埃俄国在经历了三年卫国战争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和方式。这篇著作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的重要篇章,对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来看—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坚强前行,探索前进,重温这部经典著作,领会其精神要旨,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有着深厚的实践价值。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性探索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创者,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事实和农民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所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进而结合苏维埃俄国的政治、经济新形势转向新经济政策,开始探索另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论粮食税》中,列宁对苏维埃俄 国的基本国情、发展路径有了新的论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
(一)维护农民利益是列宁实行政策转变的立足点。
沙皇俄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小农经济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这时于,当无产阶级夺 取政权后,社会主义得以建立,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来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热情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在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内容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号召下,农民的余粮和部分口粮征收,并且,征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到1920年左右,全国生活必需品更是极度匮乏,加上严重的经济危机,工人和农民普遍存在着不满情绪,农民暴动不断发生。列宁充分意识 到农民对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性,如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延续,必然威胁到苏维埃政权。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减轻农民的负担,列宁转向了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并向党内持怀疑态度的保守派明确提出这项工作的开展要从农民抓起,并且他把农民的地位提高到第一位,认为谁要是不认为应该这样,就等于主动将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拱手让人。由此可见,列宁已经开始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与农民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迅速增加,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历史发展也证明了用粮食税代替氽粮收集制是符合苏维埃国情的正确抉择。虽然1921年农业 因自然灾害而欠收,但国家仍然征得1.62亿普特(1普特=40俄磅≈16.38千克)的粮食,政府还通过商品价采购了0.6亿乙普特,共获得粮食2.33亿普特,实行粮食税第一年就有很大的起色。等时间行进至1921年年底的时候,农民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列宁在讲话中也表示,只有将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建立市场,将贸易自由摆在前面
在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初期,列宁要求建立一个消灭商品经济、使全国居民加入统一领导下的消费公社,国家对产品生产及分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性控制。可见,列宁主张实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来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然而在经济十分落后的苏维埃俄国,对各种产品按统一标准的计划分配只能加剧物资匮乏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商品生产趋于停滞。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还步实施,国家允许个体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自由支配多余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这些剩余的粮食和农产品中的大部分就会立即变为商品,不可阻挡地涌入市场,市场逐渐恢复了生机,促进了贸易自由。此时,列宁对贸易自由是持肯定态度的,并对党内怀疑贸易自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否定新经济政策的人士指出,可以通过粮食税来设法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形式纳入到社会主义体制之下,列宁认为不可否认流转的重要性,虽然流转是资本主义,但它能够帮助提升小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也可以帮助社会主义制度对抗官僚主义作风。列宁已经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积极发展离不开商品市场经济,只有充分利用其的纽带作用,才能带动工业,农业活跃发展,最终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资本主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转向新经济政策后,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必一定坚持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继而直接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思想。列宁表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必须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这个向社会化大生产过渡的“中间环节”。因此,无产阶级要先把资本主义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成社会主义。
在《论粮食税》中,列宁首先分析了将资本主义纳入到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可行性,他指出:“与小私有者的(小宗法式的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比较,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进步。”并分析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包括租让制、合作制、租借制和代购代销制,分别说明了它们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可以将国家经营不善的部分企业租让给本国资本家或租借给外国资本家来经营,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国内资金、引进外资,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列宁主张实行对农民来说最容易接受的过渡形式就是合作制。工人阶级只要学会保卫国家秩序来反对小私有者的无政府性,国家根据国家资本主义原则来整顿好全国性的大生产组织,就能巩固好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
因此,共产党员要善于向资产阶级学习,“多花点`学费’并不可惜:为了学习要不惜破费,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
(四)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反对官僚主义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列宁清醒地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给统治阶级带来的坏倾向,即有些旧时期的地主、资产者或者有一定私心的人,通过某种手段混到了共产党员的队伍里,这些人很可能违背法纪,做出恶行。列宁敏锐地发现党内的官僚主义习气不断增长,并深刻分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他指出:“这种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己经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正是为了反对工人的(部分的也是为了反对农民的)革命运动而需要官僚机构……我们这里官僚主义的经济根源是另外一种:小生产者的分散性和涣散性。”
尽管资本主义的弊端明显暴露,列宁还是主张要大胆承认祸害的存在,并坚决地同官僚主义作斗争。为此,必须继续改善机关工作和清除其中的官僚主义,把年轻有朝气的共产主义力量从地方提拔上来,并且那些在机关工作的人员也需要多深入实际,在各种实践中积累经验,推动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实行。二、《论粮食税》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论粮食税》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出的开创性探索,尽管是针对当时俄国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理论阐述,其后所进行的具体实践也带有俄国的特殊性,但是其特殊性背后折射出来的普遍真理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立足于苏维埃俄国的客观现实,从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首先,列宁分析了政权上的社会主义性和经济上的过渡性,他明确提出苏维埃政权有决心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绝不是表明现存的经济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不是单纯的实行全民所有制,在当时的俄国具体表现为五种经济成分。列宁主张贸易自由,但并不是任由其随意发展,而是要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要将资本主义纳入到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中。
其次,列宁结合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社会主义阶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试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时期,忽视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有个过渡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不利后果使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另外,列宁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认为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借助资本主义来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经济基础,为此他还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指导下,开创了一条符合俄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国国情,客观地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辩证地吸收借鉴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经验,不搞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习总书记也高度重视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要求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以便更好地认识规律和更加能动地开展工作。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党带领人民积极进取,锐意进取,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世界都看到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那么多的辉煌业绩,创造了那么多的世界速度和奇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当然,泥沙俱下,与成绩伴随而来的还有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猜忌、诽谤和仇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污蔑为一种“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其实,要想更好地驳倒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列宁那里找到合理的解释。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期,一些保守派认为新的政策是放弃十月革命成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对此,列宁多次在不同场合进行了反复的说明和解释,他认为苏维埃俄国在多年战争的摧残下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它需要用“拐杖”即资本主义来帮扶,走过一段道路,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扶持,并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其活动都在社会主义制度限制规定的范围内,只要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社会主义就有保障。同样我国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其运行过程中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无论在生产关系还是在上层建筑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是不同的,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既突破了传统的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私有制基础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之所以有不同的声音来质疑中国道路,是因为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不发达,所有制不完善。因此,我们应该坚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毋庸置疑的。
(三)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政策引导
列宁十分重视政策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说明了布尔什维克党清醒地意识到俄国的现实情况,并且必须改变现行政策。社会主义建设要靠正确政策的引导,这个真理不仅被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的发展所证明,也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事实所证明。在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我国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农业改造完成,同时激发出广大农村人口的生产积极性。在1958年由于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了极大挫折。在1966年之后的十年里,极左的作风盛行,用专政的办法发展农业,使经济遭到了致命性的摧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深化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我国的经济就能得到发展,社会就能稳定,反之,社会发展就会停滞甚至倒退。那么如何制定政策呢?对此列宁提出的是从千百万人着眼,也就是以最广泛群众的视角来制定政策,这样才能实事求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被人们视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判断标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策制定、修改也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深入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有很大的相通之处。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苏维埃俄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被战争严重摧残的经济,改善农民生活,虽然列宁没有明确提出苏俄经济发展目标,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现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最初目的与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一致的。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提出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将国内部分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以便提高经济活力,引进外资。该主张与中国新时期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手段实质上是相同的。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列宁在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国家的法治建设问题也一直十分重视,其一系列观点,比如就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的论述,以及有关于社会主义立法的原则及严格法律监督、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等问题,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四,全面从严治党。列宁主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作为党员,尤其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以律己,严格遵章守纪,时刻将自己置于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中,不得有任何特权思想,杜绝以权谋私、违法犯罪,若有违犯,予以严惩。“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与时俱进的新创造,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三、结语
《论粮食税》展现了列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开创性地分析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其中的一系列思想论述,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现实也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在当前中国深入推进“四个全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大背景下,重温《论粮食税》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继续开展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5.列宁《论粮食税》当代现实意义 111
列宁的《论粮食税》一文,虽然是针对当时俄国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理论设计与实践要求,其后所进行的具体实践也带有当时俄国的特殊性。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所运用的方法却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只有掌握了准确的认识方法、实践方法,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真正落在现实的基础上。这些方面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一) 走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不论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还是社会主义的实践都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从每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与步骤。这种要求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基础,并且从这个基础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这种方法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而社会主义建设的步骤就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方法,按照中国的具体要求,一步步地逐渐实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比如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入手,而且是先从农村入手,逐渐扩大改革领域。在农业领域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开始着手进行城市改革,在经济改革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开始计划、准备、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种改革的步骤就是牢牢把握住了中国的具体国情,找出了一条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二) 必须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过渡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个维度,即理论课题与实践要求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即列宁所说的“不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
之所以是过渡性,是因为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分配制度上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在政治体制上依然是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继续存在; 在意识形态上,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多种意识形态并存。所以,从现阶段的特征上来看,我们还是处在列宁所说的“不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是一个带有混合性质的社会阶段,而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其实就是过渡阶段。
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具有特殊的过渡性。这种特殊性一是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阶段本身就是包含在社会主义的阶段内。我们把这一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不是纯粹的过渡阶段,也不是单纯的社会主义阶段,这一阶段与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社会主义的完全阶段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衔接的统一体,二者环环相扣,相互契合,这是最主要的一点。二是体现在公有制实现上的多样性。三是体现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态上,也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过渡性,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准确充分地把握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才能更加深刻具体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道路。
( 三) 利用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对“两半”社会主义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不能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的理论主张。这同时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从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有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俄国与中国国情虽有差别,但有一个基本点却是极为相似的,即都是在落后国家,资本主义不发达甚至尚未建立起来的国家里通过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我们都是在社会主义文明成果稀少、封建残余依然严重,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在西欧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判断相去甚远的情况下进行建设的。所以在这一阶段,我们有必要借助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创造条件,创造可能。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式加速发展。
从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不但有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而且有利用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道路也为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和积极因素创造了可能的前提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展公有制经济,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在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作用的基础上利用资本主义。这样,就从经济基础、国家政权以及主导意识形态三个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既不走封闭自守的“老路”,又避免走上资本主义的“邪路”,不懈怠、不动摇、不折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多维发展,早日实现“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为最终实现完全的,也是邓小平同志所称的“合格的社会主义”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资本论》
1.如何理解“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或减轻分娩的痛苦”? 127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在《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它揭示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人们在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指导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方面经济关系中,存在着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在其中有着共同的、本质的、普遍的、经常起作用的东西,有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是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的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质。因为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所说的经济条件,是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同时,经济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还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是因为,人们所从事的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而一定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必然的联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不是由人们的意志决定的。总之,正如马克思所说,它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但这并不表明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和无所作为,更不意味着人们只能听凭经济规律摆布,做经济规律的奴隶。事实上,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经济规律,就是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认识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人们认识经济规律要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要受阶级利益的制约,同时也要受思想方法的制约。利用经济规律,就是指人们使自己的主观行为和措施符合客观经济情况,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安排经济活动,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从而使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人们在利用经济规律的过程中,要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为某些经济规律发挥作用开辟道路和提供条件,以便为社会谋取福利;而对于经济规律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消极影响,应该采取措施,限制其作用的范围,减少其不利后果。这就是马克思说的“缩短或减轻分娩的痛苦”。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目的正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在认识这个规律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经济规律,缩短或减轻“痛苦”的过程,走向社会主义。
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段话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哲学原理? 128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
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是客观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实际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人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取消客观规律。外部世界的规律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对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主体所具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这种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正是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种种关系与联系的。如果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看不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才能够真正认识和利用规律,才能真正实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当然,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还必须注意这样几点:首先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转化为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所以,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物质的感性的活动;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即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把握程度,是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
3.结合《资本论》的理论和社会发展的实践,谈谈你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论述的理解。 129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在《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中讲的,指明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具有客观规律性的过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唯物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的发展看做是物质的、客观的、不依社会意识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规律和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规律,具有相似之处,这主要是:
第一,社会经济形态作为社会有机体,尽管本身具有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与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经济形态,也称为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是由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进行生产的劳动者构成,还包括应用于生产的科学技术,这些构成要素都是客观存在的,是自然物质的体现。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不仅由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而且为一定的物质生产过程所制约,因而它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总和,即社会经济形态,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体系。
第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所推动,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和发展。因而,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第三,人们有可能像对待自然界规律那样,用科学的态度来发现和利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由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其发展具有规律性,因而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方法对它进行考察和研究,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认识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并在深刻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社会谋取福利,或利用它以缩短或减轻新社会分娩的痛苦过程。
马克思的《资本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的内在矛盾,揭示它的运动规律;深刻地论述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尖锐矛盾,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必然灭亡,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必然产生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也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就证明了马克思的上述一般原理。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完全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论断。马克思根据他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前人提供的思想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进行了科学研究,提出了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即“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①,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后来,斯大林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概括为五种生产关系类型或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他指出历史上生产关系有五大类型: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就是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基本观点为核心并展开的。马克思的这一论述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发展本质,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
4.结合《资本论》的理论和社会实践,谈谈你对马克思关于“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这一论点的理解。 131
首先,这一论点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指出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普遍联系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即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构成了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引起了对象的原有状态或性质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即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引起了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而是新事物不断产生和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的出现,是在旧事物内部、“母胎”中孕育成熟的。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且还添加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旧事物向新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普遍联系和发展正是有机体的特征,社会有机体也不例外。
其次,这一论点指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即人类社会在其内部诸要素的矛盾的推动下,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其运动、变化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所推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两对矛盾的动态结合,就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总和作为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而新的生产关系则促使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的这种辩证运动,形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的依次更替,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和变革的历史。
最后,这一论点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活的有机体的运动规律,即它的产生、发展、灭亡并被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的规律。
资产阶级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坚实的结晶体”,是符合“自然法则”的永恒的社会。马克思则强调它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尖锐,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能使生产力获得解放的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日益衰败以至消亡。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旧的有机体最终会演进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新的有机体。
5.如何理解马克思讲的“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这一论述? 132
《资本论》第1卷第4章《货币转化为资本》,通过对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分析,以及解决这个矛盾的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劳动力商品学说,从而说明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理论前提和历史条件。然后,马克思得出结论说:“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决不是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而单是这一历史条件就包含着一部世界史。因此,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①
(一)资本关系不同于历史上的简单商品生产关系,但又以简单商品关系的发展为历史前提。
恩格斯说过,“商品交换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就开始了”,“价值规律已经在长达五千年至七千年的时期内起支配作用。”②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即野蛮时期的中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由于不同的独立的私有者的存在,就产生了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即出现了商品经济。开始出现的是建立在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的基础上的小商品经济或简单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很长时期内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同小商品经济有历史渊源关系。“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③但是,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并不等于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资本关系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土地关系瓦解和小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资本家私有制和使用雇佣劳动的基础上的,因而同小商品经济是有根本区别的。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特殊的商品经济,同一般商品经济有密切的逻辑联系。商品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抽象形式,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的特殊形式,即资本主义形式。
(二)资本关系不同于封建生产关系,但又是在封建关系解体的基础上产生的。
资本关系与封建关系的不同表现在:首先,它们的财富或财产的社会形式不同,所有制形式也不同。资本是财产的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的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封建地产是财产的封建形式,体现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次,它们的财产所有权的实现形式也不同。资本所有权实现的形式是剩余价值(它的具体形式是利润、利息和资本主义地租);封建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形式是封建地租(它的具体形式是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再次,它们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不同:资本所体现的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封建地产体现的是封建地主和农奴的关系。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所有剥削制度社会都是建立在榨取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基础上的,使历史上各种剥削制度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①资本主义制度是采取剩余价值的形式,来榨取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同时,马克思还指出,在自然经济占优势的或追求产品使用价值的剥削制度社会中,剥削者对剩余劳动的榨取受到需求范围的限制,具有相对有限性;而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对剩余劳动的榨取具有无限性。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是从封建主义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封建关系的解体,使资本主义因素得到解放。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从封建隶属地位和封建行会束缚下解放出来,同时他们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而成为自身劳动力的出卖者。工业资本家的兴起,既要排挤封建行会的手工业师傅,同时要排挤原先占有财富源泉的封建主,以便取而代之。
(三)雇佣劳动者的形成是资本关系产生的决定性的条件,从而建立了资本主义时代。
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只是资本关系产生的一般历史条件,而雇佣劳动者的出现才是资本关系产生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殊社会条件。第1卷第4章已经从理论上作了论证,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第1卷第24章又从历史上作了论证,叙述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即资本和雇佣劳动者产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及其国家运用暴力手段,一方面,大量小生产者被剥夺并丧失了生产资料,变成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另一方面,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他们变成了资本家。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产生,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进入一个新时代,即资本主义时代。在这个时代,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它既不同于先前的封建生产关系,也不同于历史上的小商品生产关系。在这个时代,商品经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逐步取代了自然经济,连人的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一方面具有历史进步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迅速增加了社会财富,建立了高度的文明;另一方面又具有历史局限性,它是建立在资本家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同生产的社会化是相矛盾的,又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被一种更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6.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34
(1)这句话是马克思用来描述资产阶级的发家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末期萌芽之后,其发展非常缓慢,不能适应15世纪末世界市场的贸易需要。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创造条件,以促使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由于这一历史过程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进行的,所以叫做资本原始积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暴力手段掠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用暴力手段掠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由于地理大发现,羊毛需求上升,羊毛价格随之上涨,养羊更加有利可图,这就促使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民的私有土地围圈起来据为己有,用于养羊。农民则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流浪者,为生活不得不出卖劳动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同时,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还通过掠夺教会地产等手段,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为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奠定了基础。
(4)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是原始积累的又一重要方式。首先,新兴资产阶段利用国家政权进行了残酷的殖民掠夺。自15世纪末开始,各个国家的新兴资产阶级就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抢劫金银财宝,贩卖黑奴,进行商业战争等方式,掠夺了大量的货币财富。据统计,西方殖民者在300年间,仅从南美洲就掠夺了250万千克黄金,1亿千克白银;在奴隶贸易中,贩卖到美洲的黑人达1 500万人;此时西方殖民者还对中国发动了殖民战争,仅被他们勒索的战争赔款一项就达12.3亿两白银。在国内,资产阶级也通过国债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的货币资本。
(5)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暴力掠夺的过程,是充满苦难、血腥的过程,所以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7.“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135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的跋文中阐明了自己的辩证法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后,又进一步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黑格尔的辦证法从神秘的绝对观念出发,认为“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产生了现存的一切事物。因此,现存的事物包括普鲁士政府及他们的社会制度都是合理的,永恒的。黑格尔以此来为当时“现存”的普鲁土专制制度辩护,认为“绝对观念”在普鲁士国家得到最完备,最终极的体现,因此,黑格尔的哲学被推崇为“国家哲学”。所以马克思说“辨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四,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这就是说,德国的庸人们并不懂得辩证法的真正意义,他们从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形式中,得到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其实真正的辩证法同痛人们的维护现存事物永恒存在的愿望和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事物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悉怖”,而这种合乎规律的辦证发展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背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马克思的这段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的因素,也就是辨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凡是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对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有它存在的理由,有它的积极意义,它的存在应该看作是必要的、合理的。黑格尔也曾论述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思想。就是说任何事物一经产生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不承认这种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这种稳定性,那么也就没有任何事物的存在了。
第二,在肯定一个事物存在的同时,就包含着对它的否定,肯定的理解同时就包含着否定的理解,一切事物在它产生时就已经孕育了否定自己的因紫,这种否定就是指同其自身相反的因素,是促使其灭亡的因素。所以,任何事物最终都要被其自身否定,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比如,每一个社会制度都包含着否定自身的因素,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第三,只有事物的否定方面才促使事物的灭亡,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的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它就会逐渐丧失其存在的理由,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变成阻碍发展的消极的东西,这时经过否定,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向前发展。一种生产关系在一定的时候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生产关系就变成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东西,它就要被否定,为另一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
8.“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137
马克思在这一段话里进一步闸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以及同黑格尔辩证法的区别。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现存事物”都是由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产生的,是绝对观念的体现,都是合理的,永恒的,从而“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据此,他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高的、最完善的政体。普鲁士国家是社会发展的顶峰,是最完美的制度,社会发展到此也就结束了自己的前进运动,即达到了终点。如果说还要继续运动,那就是把终点作为起点,作重复性的循环运动。因此,我们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最终还是否认了发展的永恒性,并没有把辩证法坚持到底。
马克思的辩证法同器格尔的辩证法恰恰相反,认为物质世界总是处在无止境的运动发展之中。马克思这段话中的每一种既成的形式”是指现实存在的一切事物、现象“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就是说我们不能把任何事物和现象看作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绝对静止的、僵化不变的、永恒的东酉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性质不断地发生变化,旧质被新质所代替,新的东西不断产生,旧的东西不断衰亡,一个事物便转化为另一个事物。现有的一切,不论看起来多么根深蒂固,难以动摇,它的存在终究还是“暂时的”,都会随着运动变化而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都会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即客观世界中,“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
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存在所以具有“管时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在于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来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唯物辩证法所要求的认识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是通过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首先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一一商品开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所无法克服的各种矛盾,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从产生到发展直至灭亡的运动变化规律,这样就必然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万世永存的制度,它也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暂时阶段,它必然要向高级社会形态过渡,最终要被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从面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使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既成的形式”失掉了由其辩护士所描绘的完美至善的光彩,也就必然引起了资产阶级的恼怒和恐怖。
9.“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138
马克思的这段话,是对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归结。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直至灭亡的过程,因此在辩证法面前,存在所谓的最终的绝对真理,也不存在什么人类的绝对状态。而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因“绝对真理”的发现而告终结。这是由他的哲学上唯心主义体系所决定的,表现了他的唯心主义体系与辩证的方法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的这种哲学上的局限性,明确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这是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任何事物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都要被其自身所否定,虽然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随着条件的改变,时间的推移,现存事物存在的必要性会逐步丧失,新事物必然要代替旧事物。也正是由此,辩证法才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僵死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不但现象是短哲的运动的、流逝的,只是被假定的界限所划分,而且事物本质也是如此。”任何事物都只具有存在的暂时性,就是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也是这样。马克思对现实事物客观发展的分析,必然会得出辩证法的正确结论: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最终的、永恒的、绝对神圣的东西是没有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在它(指辩证哲学—引者)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既然世界总是处于新事物不断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当中。要发展要前进,就要对现存事物进行剖析、审视,就要否定不合理的因素,继承其合理的成分,这样事物才能向前发展,辩证法的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新事物是蕴含在旧事物之中的,然而不批判旧的,新的又建立不起来,所以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是革命的,没有这种批判的革命的性质,发展就成为空话。如果我们用这种辩证法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就必然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绝对神圣的,不可能永世长存。马克思正是运用了这种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方法,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必然在全世界胜利的历史结论。恩格斯指出:“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伟大的、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③正因为如此,唯物辩证法,以及用唯物辩证法写成的《资本论》,才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怨和恐怖,他们才恶毒地攻击《资本论》,特别是攻击应用于《资本论》中的唯物辩证法。驳斥这种攻击,阐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正是马克思在这篇“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
《哥达纲领批判》
1.《哥达纲领批判》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划分理论 140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为了批判拉萨尔的庸俗社会主义分配观点,阐明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的原理。第一次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科学地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并论述了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学说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马克思依据唯物辩证的发展学说,把共产主义划分为经济上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即“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并且具体分析了两个阶段的经济特征。
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个人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商品货币交换不复存在;社会依据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给个人分配消费品。这一阶段的社会,也即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经济上,生产力没有达到极大发展,集体财富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旧式社会分工没有消除,三大差别依然存在,还不能立即消灭“按劳动”(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费品这一仍然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在道德和精神方面,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及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有相当大的影响。人们往往还被限制在为谋生而劳动的狭隘眼界里。这些痕迹的存在,“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它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中,是不可避免的”。
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这里的分工是指使人终身束缚于某一职业的旧式社会分工,它是由生产力发展不高和旧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将打破这种旧式社会分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和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这就意味着阶级差别的完全消失。
第二、“劳动巳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由于人们摆脱了旧的分工的束缚,共产主义觉悟有了普遍提高,就会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不再把劳动只看成谋生手段,而是把它看作生活必需而自觉劳动,成为一种爱好和乐趣。
第三、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旧式社会分工,造就出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他们懂得整个现代化生产的科学基础,受到全面的培训和培养,这样的社会将创造新生产力,提供实行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
《哥达纲领批判》的公开发表至今已过百年,但它的基本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马克思在书中首次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划分的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南。
首先,《哥达纲领批判》把共产主义社会划为两个阶段的理论,为我们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提供了基本方法和重要思路。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经历经济上成熟程度不同若千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第一段的社会,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些痕迹的消除,有待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在自身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依据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把这一社会也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以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就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可以很快地向共产主义过渡了。不知道社会主义社会也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尤其不清楚经济不够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由于未能准确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来自“左”和右的方面的干扰,曾发生了“共产风”、“穷过渡”等过急过快的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思考和探索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初始阶段到比较发达成熟阶段的过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同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也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将《哥达纲领批判》勾画的未来社会发展图景更加具体化、精确化,是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划分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其次,《哥达纲领批判》划分共产主义两阶段的根据,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之所以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主要是考虑到这两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必然造成经济关系上成熟程度的不同,因而使这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会出现不同的阶段。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力迅速发展但发展还不够充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生产力将达到高度发展,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三大差别最终消除,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上成熟程度作为划分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依据,这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划分理论的精髓。过去我们没能认清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就是因为没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没有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技术基础作为决定社会主义社会成熟与否的重要特征;现在我们党抓住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关系上的成熟程度,客观地分析我国的国情,从而正确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而来的,一方面,经过40多年的建设,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确立了以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与《哥达纲领批判》所论述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还呈现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状况,未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经济上成熟程度不够,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形式、多种交换形式。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够健全,民主和法制有待完善。从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的、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还有一定距离。作为一个崭新的、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即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基础,旧中国没有、也不可能给我们提供,我们不得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创造。我们既不能因为生产力比较落后,经济上成熟程度不够,就否定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也不能因为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就无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基础情况,无视现实经济文化所制约的权利关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原则或外国某种模式为出发点,按图索骥的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问题。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看到我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来从事建设,使我们的生产关系具体形式和上层建筑,与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上的成熟程度相适应。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第一次较详细、具体的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指明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方向,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实际的产物。它是我们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确定社会发展战略的最重要依据。遵循这一理论,将使我们有可能消除“左”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影响,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
2.《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联系与区别? 143
《哥达纲领批判》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是马克思1875年4—5月间写的。恩格斯于1891年将其发表。这篇著作中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精辟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1)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够和“高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它们的区别在于成熟程度不同。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由于它是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社会,这种特殊性表现为:1)各方面都还带有它脱胎出来的旧社会的痕迹;2)旧的社会分工、包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等差别还存在;3)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4)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产品还不够丰富;5)还存在着资产阶级式的权利;6)消费品的分配制度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由于它是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这种特殊性表现为:1)旧社会的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已不存在;2)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3)生产力高度发达,集体贝才富充分涌流;4)已经没有资产阶级式的权利5)分配制度上实行“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联系,在于它们的共性。它们同属于一个社会形态,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都是消灭阶级对立的社会;劳动者都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等等。由第一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是一个消除旧社会痕迹的过程。旧社会的痕迹消灭之日就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到来之时。由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外在表现是“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所代替。分配关系的变化不是根源于它本身,而是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阶段有高级阶段的因素,它为实现高级阶段作准备,而高级阶段又是第一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论述,标志着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达到了新的高度。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论述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理论建树。他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未来社会和其它社会制度一样,也是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也必然要出现阶段性。这个观点,是经过长期酝酿而形成的。马克思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探索了未来社会发展阶段。他指出,彻底扬弃私有制“实际上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到五十年代末,他又设想了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要经过若干阶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事实上已划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段。当然,这时所作的划分,都还缺乏准确的用语和确定的理论形式。而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第一次完整而科学地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学说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3)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完全是正确的。他指出了总的趋势。而对于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没有作任何主观的猜想。对此,我们应当采取科学的态度,既要认识到马克思是在剖析旧社会中对未来社会进行的科学预测,又要看到我们今天的实践又是对这一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因此,我们决不能因为在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具体特点而否定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更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将这些科学预见来套用于现实生活,从而否定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性质。
3.《哥达纲领批判》中是怎样阐明共产主义两个阶级及其分配原则的理论的? 145
拉萨尔从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提出在未来的社会中必须实行所谓“呼等的权利”和“不折不扣”的分配原则。在他看来,不必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要实行了这些原则,就是实现了“社会主义”。哥达纲领草案追随拉扩尔的观点,提出“劳动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权利属于大会一切成员”。马克思对这种把分配看做事物的本质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的庸俗的经济学观点进行了彻底批判,并且论述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及其分配原则的重要原理。
马克思首先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不能是“不折不扣”, 而必须有折有扣, 即必须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后备基金、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费用以及社会福利基金等。因为如果不这样扣除,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吃净分光, 不能扩大再生产,甚至简单再生产也不能维持。所以,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分配观点,乃是对社会主义的破坏。
马克思进一步阐明,不仅“不折不扣”的观点难以实现,就是“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分配”也只是一种幻想。他在谈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时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 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这种社会生产力和人民觉悟都还不很高的情况下,不能实行“公平的分配”,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即按照每个生产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使每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正好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
按劳分配的原则,较之旧社会按生产资料占有情况进行分配,无疑是一大进步,在这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实现了。但是,这里通行的仍然是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所以马克思说:“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平等就在于以同样的尺度———劳动来衡量。但是,人们的体力和智力的强弱不同, 因此在同一时间内他们为社会所提供的劳动量不同,所以他们所分配的消费品的数量也不一样。加之,劳动者结婚与否和子女多少的情况不同, 因此在劳动成果相同和得到的分配份额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生活水平也有差别。
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即资产阶级权利,是一种 “弊病”。但是这种弊病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此所制约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克服分配中的缺点。“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这样,马克思就完整地提出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及其分配原则的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有何重大发展? 146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初步思想。在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时,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原理和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三点新贡献。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经验完全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正确性。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时,进一步解决了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后用什么样的国家来替代的问题,提出了巴黎公社式的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好形式。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批判了拉萨尔的“自由国家”的谬论,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使国家变成“自由的”,这决不是已经摆脱了狭隘的奴才思想的工人的目的。在德意志帝国,“国家”差不多是和在俄国一样的“自由”,即自由地压迫人民。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形式纷繁复杂,但其实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德意念帝国无非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打碎它,以无产阶级专政取而代之。
但是,哥达纲领草案既没有谈到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也没有谈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马克思对拉萨尔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企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这是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过渡时期无产阶专政的原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这是马克思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考察了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问题,考察了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问题,并且根据他对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用的分析,根据资本主义汁会中发展情况的实际材料,根据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对立的实际材料,总结他的全部革命学说,得出的一个著名论断。
马克思预见到,要到达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的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必须在经济上有—个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时期”。但是要实现这样—个革命转变,必然会遇到资产阶级的反抗。因此,同经济上的革命转变时期相适应,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国家政权,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改造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这样,马克思就把过渡时期的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联系起来了,从而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5.如何理解“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148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第一、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的劳动本身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劳动对象是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包括森林、矿山、土地等自然物和经过人类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件,包括工具、设备、厂房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也是以自然界为第一源泉的。因此,自然界是创造一切物质财富必不可少的条件,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早在1867年马克思就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土地,广义上泛指整个自然界。所以,讲财富源泉,只讲劳动,不提自然界,是很片面的。
第二、“劳动是一切则富源泉”的说法,是“资产剧的说法”,回避了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
它最早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颇为流行,以至于“在一切儿童识字课本中都可以找到”。尽管这一说法对批驳地主阶级“只有土地才能创造财富”的观点有积极意义,但它回避了劳动的物质条件和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赋予劳动以凭空创造财富的超自然力量,由此出发, 把资产阶级的富有归因于“勤劳”、“节俭”,把工人阶级的贫困归因于“懒惰”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了。马克思严肃地指出:“一个社会主义的纲领不应当容许这种资产阶级的说法,对那些唯一使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避而不谈。”事实上,劳动创造财富离不开相应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并且要以对这些自然物质资料的占有和支配作为先决条件,否则,不仅谈不上创造财富,连劳动本身也无法进行。
第三、哥达纲领鼓吹“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把工人运动引上改良主义道路。
当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而只剩下劳动力时,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可见,劳动人民在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受剥削受奴役,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哥达纲领草案回避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为维护私有制效劳,是害怕无产阶级革命铲除地主、资产阶级私有制这“个社会祸害”。
6.如何理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但它还是一种“资产阶级法权” 149
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主义所谓“公平分配”、“平等权利”的谬论时,论述了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这里的生产条件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即根据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分配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者之间的平等权利,是对私有制社会的剥削制度和小资产阶级平均主义分配原则的否定,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但是,按劳分配还存在局限性,它所体现的平等权仍然是资产阶级法权。在按劳分配中,实行的是商品等价物交换的同一原则一一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特点在于以劳动这个同一尺度,来对待体力、智力和家庭负担不同的人,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这样,“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因此,按劳分配体现的生产者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平等权利,是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平等的权利“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法权”。但是,按劳分配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法权所存在的弊病,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未达按需分配的水平,还存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公有制经济还不成熟,人们的文化发展受到旧思想、旧传统的影响,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些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这种资产阶级的权利。要克服按劳分配原则的局限性,有待于社会发展到实行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是如何阐述国家问题的? 177
第九章节选部分主要是关于国家理论的内容。恩格斯以雅典、罗马和德意志国家产生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精辟而又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其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如下:
1.关于国家的历史起源
恩格斯认为,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的。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形成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主人和奴隶两个阶级。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而且使得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和农牧业的分离和商人阶级的出现。这次社会大分工彻底瓦解了氏族制度赖以存在的前提,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由此可见,国家是在私有制和阶级发生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恩格斯指出,国家的产生有不同的过程和途径,他以雅典、罗马和德意志国家产生的历史过程为事实依据,系统地阐述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一种是雅典式的形式,国家直接从氏族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形成,这是国家产生的典型形式;第二种是罗马形式的国家起源,罗马国家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第三种是德意志人的国家产生途径,即国家是直接从征服广大外部领土中产生的。
2.关于国家组织的特征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在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不是对氏族组织的简单继承,而是与氏族组织有着根本区别的特殊的社会组织。一是国家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按居住地来组织国民,氏族组织则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和管理居民;二是国家设立专门的公共权力,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这种公共权力以强制力,即以武装的人及其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设施为后盾,这是氏族社会所没有的;三是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甚至发行公债。
3.关于国家的阶级本质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①“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②
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说明,国家的本质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国家是社会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它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
第二,国家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形式不是其本质。国家在形式上凌驾于社会之上,似乎中立于相互冲突的阶级之外,其面貌是代表公众的利益。但剥削阶级国家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形式,总是与其阶级本质相悖的。国家中立于社会之上的形式并不是国家的本质,只是国家的外部特征,隐藏在这种形式背后的,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第三,国家是统治阶级政治秩序的维护者。在社会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社会分裂为经济利益相互冲突、不可调和的对立阶级,社会自身既无力摆脱这些阶级对立,又不可能解决这些阶级矛盾。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缓和这种冲突,努力把它们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国家这种特殊的公共权力设置,履行统治与缓和、压迫与控制的多重职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充当着缓和阶级对立和冲突、维护统治阶级秩序的特殊工具。
4.关于国家的统治形式
在揭示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的基础上,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统治阶级财产状况与政治统治联系的不同方式。恩格斯把进入文明时期以来国家的统治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奴隶制国家,二是中世纪农奴制国家,三是资产阶级国家。这三种国家与历史上的三大奴役形式是相适应的。他强调:“奴隶制是古希腊罗马时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个剥削形式;继之而来的是中世纪的农奴制和近代的雇佣劳动制。这就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公开的而近来是隐蔽的奴隶制始终伴随着文明时代。”①
按照恩格斯的分析,在这三种国家形式中,奴隶制国家和农奴制国家采取的是赤裸裸的统治形式,而资产阶级国家由于阶级斗争的尖锐化,转而采用间接、隐秘的方式来进行统治,包括直接收买官吏,使其变为自己的代理人;政府和交易所结盟;直接通过普选制来进行统治,等等。
5.关于国家的未来消亡
恩格斯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①这就表明,国家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也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趋于消亡。不过,国家的消亡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和阶级。
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起源》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发展历史和国家起源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部著作丰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揭示了国家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该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地位。正如列宁在《论国家》一文中所指出的,“我希望你们在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看看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②。
在我国,最早提到《起源》内容的是旅法学者创办的刊物《新世纪》,最早发表《起源》片断中译文的是同盟会员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天义报》。此后,恽代英在《东方杂志》第十七卷十九号和二十号发表了《起源》的部分译文。1922--1923年,蔡和森在上海大学讲授“私有财产和家族制度起源”课程,并于1924年编写出版《社会进化史》一书,系统介绍了《起源》。1924--1929年,《社会进化史》出版过五次,在大革命期间,被各地农民运动讲习所和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列为教材和学习读物,影响许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这一时期,介绍《起源》的还有李达等人。《起源》一直是我党学习、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著作,多次被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必读书。
今天学习《起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在《起源》中,恩格斯对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系统论述,阐明国家是生产力和社会自身发展运动的产物,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现象。这些分析和论述,为我们把握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国家、民主、自由、人权等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如同列宁指出的:“我所以提到这部著作,是因为它在这方面提供了正确观察问题的方法。它从叙述历史开始,讲国家是怎样产生的。”①《起源》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牢固树立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起源》深刻阐明了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任何国家都是统治阶级政治秩序的维护者。这就告诉我们,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什么统治形式和政府政策,只要它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基础上,其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核心功能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其作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与资本主义国家截然不同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在本质上,必然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然要坚持由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必然要把维护和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要求作为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起源》对于我们清醒认识和把握国家、民主等政治现象的本质,划清不同国家和不同民主政治的界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起源》在论述剥削阶级国家本质与国家形式的关系时明确指出,国家虽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但是,形式上却常常以凌驾于社会之上、中立于相互冲突的阶级之外的社会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在对国家本质与形式的考察中,恩格斯特别强调,在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中,其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以私有制和财产状况作为经济基础和本质特征的。但是,由于阶级斗争的尖锐化,资产阶级会采用间接、隐秘的方式来进行统治,比如通过收买官吏、培植自己的代理人、实行普选制来进行统治。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民主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间接和隐蔽形式,是围绕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利益运行的。
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民主政治在阶级本质上具有根本区别。社会主义国家和公有制的建立,使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和劳动者获得民主,对剥削阶级实行专政,因此成为国家发展历史上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与形式、程序与实质的关系方面达成高度统一,在实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与实现全社会公共利益方面达成高度一致奠定了基础,为切实实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普遍、真实和平等的权利创造了前提。
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理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名著从1884年发表到现在131年的历史中,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的作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清理在工人运动中存在的各种错误的国家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一点,列宁在《论国家》演讲中明确指出:“我们看到,有各种各样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在战前创立的替这些国家辩护的各种学说。要正确处理问题,就必须批判地对待这一切学说和观点。”如何做到这一点?列宁说:“我已经介绍你们阅读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P294)《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使工人阶级懂得了国家的本质以及作用,懂得了如何捍卫无产阶级新型国家,从而激发出了巨大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力量。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和近代学术史上都发挥过重要作用。1922年1月15日,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以笔名重远在《先驱》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一文,文章摘译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关于国家性质以及如何消亡的论述。邓中夏在引用了恩格斯讲的“国家全部机器在将来当与古物并列”后说,现在,阶级还存在的时期,革命的人民是需要它的,如同我们想向空中飞去,需要研究飞机飞艇这些手段一样。1922—1923年,另一位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蔡和森在上海大学讲授“私有财产和家族制度起源”课程,他根据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于1924年编写出版《社会进化史》一书,系统介绍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24—1929年,《社会进化史》出版过五次,在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被很多农民运动讲习所和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列为教材和学习读物,许多人在这本书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新生命书局出版了由李膺扬译、周佛海校、陶希圣作序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文译本,该书名译为《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出版前,《新生命》杂志为之发表介绍,称出版这本名著的意义有二:“第一在使读者认识历史的唯物论的具体论据。第二在使读者引起研究民族学的端绪和兴趣。在这两种意义上,没有比这本书还适宜的。它是历史唯物论的宗匠所著作的。它又是根据民族学最初最有系统的名著——莫尔干《古代社会》—而下笔的。”[12]应该说,这一介绍基本上符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内容。
第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告诉我们分析国家问题的基本方法即历史分析的方法。“要非常科学地分析这个问题,至少应该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作一个概括的历史的考察。”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国家的发展历程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从国家形成的三种形态谈到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演变过程,使人们对于国家的发展历史有正确的认识。“我所以提到这部著作,是因为它在这方面提供了正确观察问题的方法。它从叙述历史开始,讲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列宁因此得出这样一个科学结论:“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它是真正养成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致淹没在一大堆细节或大量争执意见之中所必需的,对于用科学眼光分析这个问题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8](P283)恩格斯在分析国家问题时始终把它放到历史之中来分析,研究家庭发展的历史、私有制出现的历史,从而得出国家是如何起源的。恩格斯认为国家是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产生的,在此之前,人类经历了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经历了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这一系列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社会分工程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状况、私有制展现出来的规模和广度、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情形等为国家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和社会基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仍然处于竞争的时代,国家职能决不能削弱,而是要加强。在我们国家,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市场经济就是追求“小政府、大社会”,就是弱化国家职能,实现没有国家的治理。其实,恩格斯讲得很清楚,国家很重要的职责就是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可以说,国家越强大,缓和冲突的能力就越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没有阶级冲突,而是强大的国家能力把冲突挤压到了极小的空间,把无产阶级以及广大劳动群众进行的斗争的空间挤压到最小。在我们国家,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由于国家的人民性以及带来的国家力量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等组成的人民主体与极少数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敌对势力的斗争控制在很小范围内。人们似乎感觉不到阶级斗争的存在,以为阶级斗争消失了。其实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一旦没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大国家机器的存在,这些斗争就会马上表面化。我们之所以要加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使国家职能更加强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环境。1960 年2 月5 日,毛泽东同陶铸、邓力群、胡绳、胡乔木等一起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35 章《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在教科书讲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国家将逐渐消亡处,毛泽东批注:“国家消亡,需要有一个国际条件。人家有国家机器,你没有,很危险。”[13](P136)的确如此,江泽民曾经在2001 年指出,“任何国家要保持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发展,都要履行专政的职能。西方国家不但有专政职能,而且很厉害。在西方,资产阶级统治了几百年,他们深知国家的专政职能的重要性,掌握得牢牢的,从来就没有放弃和放松过。西方国家的政府、法院、警察和军队,也都要运用法律、行政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履行专政职能。”[14](P223)西方的国家机器十分强大,强大到令人恐怖的地步。以美国为例,1991 年,其国防预算是2 989 亿美元,2015 年这一预算已经达到5 000 亿美元,美国的军费开支接近于世界军费开支的一半。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网站 2014 年1 月1 日发表汉斯·M.克里斯滕森的文章:“2014 美国的核力量”。文章讲美国现有4650 枚核弹头,由超过800 枚(架)弹道导弹和飞机投送。算上大约2 700 枚已经退役、但仍完好无损等待拆除的核弹头,美国的核弹头总数量为7 400 枚左右。据估计,这些储备核弹头包括大约2 130 枚作战核弹头,其中1 150 枚左右部署在潜射弹道导弹上,470 枚左右部署在洲际弹道导弹上,大约300 枚战略核弹头部署在美国本土的轰炸机基地,近200 枚非战略弹头部署在欧洲。现在美国国防部雇用了超过220 万的雇员,军事工业特别合约公司雇用了360 万工作人员。军事工业特别合约公司就是美国国防部5 个最重要的特别合约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雷神公司和通用电力公司。这5 个公司以及与之相关联的2 000 家公司的军事工业资产达到7000 多亿美元,像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14财年收入达到454 亿美元,雷神公司达到300 亿美元。这样庞大的国家军事机器有效地捍卫了资本的利益,在国内使99%始终服从于1%,在国外使很多国家不得不依从于美国的利益。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的削弱。
2.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及价值 184
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做出的重大贡献是他的两种生产理论,这个理论是由马克思提出恩格斯阐释的。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越少,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①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
1.两种生产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里的生产包括两类生产,即生活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生活资料生产也包括两种生产,即满足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满足最基本生存需要而产生的新需要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人自身生产也包含两部分,即自己生命生产和他人生命生产。应该强调的是,自身生产不但是再生产人的自然生命体,而且还要造就人的精神世界,让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说,“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①
2.两种生产理论是辩证统一关系
两种生产理论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因生存和繁衍才创造了人类的历史。而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必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恩格斯一直把生产本身看成两种,而不是把一种生产放在另一种生产的前边。人类自身生命生产的存在必须要进行生活资料生产,而人的自身生产则是为了人类种族繁衍进行的他人生命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但是它们的主体都是人,所以它们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是渐进的,越来越密切,共同成分逐渐增多。两种生产此消彼长,相互在影响和制约着。两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不同的时期所表现的也不同,在生产力低下物质生产落后的社会,人类自身生产作用表现得不太明显,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到了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两种生产的作用就基本达到一致了。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由此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一历史活动中的‘三个因素’。”②由此说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它们是同一个人类历史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两种生产理论与实践和生产力有必然联系
两种生产理论与实践和生产力之问有着必然联系。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人们进入社会生活其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也是在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利用、改造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众所周知,“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构成的社会关系,它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他社会关系。”①生产力在改造社会的劳动实践中使人与自然形成了紧密联系,它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也在为自身的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力主体,进而不断地支撑和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社会家庭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制约着生活制度。社会劳动实践创造了人本身,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再反馈给人类生产。不同社会劳动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制度的性质,两种生产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虽然都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但是最终决定作用还是要归结到生产力上。
二、“两种生产理论”的理论价值
首先, “两种生产理论”明确指出了两种生产在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恩格斯指出, 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即物质生产即生活资料生产和所必需的生产工具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 亦即人类的繁衍。这表明两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里程。
其次, “两种生产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两种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制约作用。恩格斯明确指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 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各种社会制度都是由两种生产共同制约的, 这对于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适用的,各种社会制度的构成和存在, 从总体上说都是在两种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两种生产作用又有所不同, 物质资料生产不发达的时候, 社会制度受人类自身生产的制约的程度较大;物质资料生产比较发达的时候, 社会制度受所有制的制约会越大。
最后, 两种生产同处于生产这个矛盾的统一体中, 它们相互对立, 相互影响、制约, 呈现出辩证统一的关系。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全部过程来看,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每一个环节, 都不能缺少人这一因素;从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全部过程来看, 无论是人口数量, 还是人口素质, 都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 可以说,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人类存在的最基本条件。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 不用说一年, 就是几个星期, 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可以说,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不仅首次揭示了原始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而且也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 大大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三、“两种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
“两种生产理论”可以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原理。可以说,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 在人自身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统一的基础上, 才能真正看到发达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且, 在当今时代, 人自身的生产的主导地位也越来越突现出来。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价值目标, 是这一理论本质特征的最高概括, 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
根据两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 我国在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人类自身的生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期“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大会上, 胡锦涛进一步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7] 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 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方面做出了重要决议, 继续强调“以人为本” 。
两种生产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之一, 为“以人为本”执政兴国理念的科学确立, 奠定了理论基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以人为本”执政兴国的理念, 不但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 依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科学地总结中外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准确解读、完整把握和与时俱进的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
1.人类历史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1
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有自己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上述唯物史观的前提有二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错误观点提出来的。
青年黑格尔派曾经宣称,他们的哲学是没有任何前提的,甚至认为任何前提都是独断的。事实上,他们的唯心史观是有自己的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尽管青年黑格尔派不把历史归结为上帝或“绝对观念”,而是归结为人本身的活动,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超出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范围。他们用“自我意识”、“类”、“唯一者”来代替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已经超出了黑格尔哲学”,反而暴露了他们以概念、范畴为出发点的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历史观本质。
第二,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来的。
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他认为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要从人出发,人是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在他看来,宗教是人创造的,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不能从宗教和神出发,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他在说明人的时候,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孤立地考察人。这样就把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大变成了孤立的、抽象的、生物的人了。因此,费尔巴哈在研究历史的问题上就陷入了唯心主义。为了使自己新的历史观既区别于青年黑格尔派,又不同于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问题。
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或出发点,是指马克思主义阐明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那么,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它包含着有内在联系的三个方面:
第一,从事一定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
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任何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这里所讲的个人与费尔巴哈不同,是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进行活动的人。
第二,“现实的人”应该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就指出过,人的本质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内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重点指出,作为唯物史观前提的人,不是抽象的人,生物学角度的人,而应该是和动物有着根本区别的、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
第三,“现实的人”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创造出来的两个方面。现实的人和抽象的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条件之外,还需要解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生活资料。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唯物史观前提的三个方面,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其中的某一方面,就会失去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的本来意义。
2.“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2
这段话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书的第一卷第一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及其唯心史观,揭露“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想实质,清算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而写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历史不能没有前提,这个前提就是现实的人。但是,人是什么,在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那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布鲁诺·鲍威尔把人仅仅归结为“自我意识”,因此也就把历史归结为“自我意识”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施蒂纳把人称为“唯一者”这个“人”是同周围世界的一切都不相容的、绝对利已主义的“我”。这个赤裸裸的“我”,既同全部经验生活关系、全部生产和交往活动、全部生存条件、甚至同他自己的肉体相脱离,又同现实世界的一切相敌视。费尔巴哈在批判上帝和黑格尔“绝对观念”的基础上回到人和自然界上来。但是,他把人仅仅归结为“自然界的产物”,象一般动物样,人也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不同的只是人具有理性、意识、意志和爱情。他表面上也讲“现实的人”、“社会的人”,但他所讲的“现实”只是人人都要吃、喝、穿、住、用,都需要异性。他所说的“社会”只是你和我、男人和女人是互相需要、互相依赖的。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它的“人的关系”。这种同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无关的“人的关系”,实质上仍然是一种自然关系。所以,费尔巴哈所说的人仅仅是生理学意义、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即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为了同他们所讲的“人”划清界限,阐述作为唯物主义前提的现实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写下了这段话。
这段首先表明了人是什么样的,人是由他们的生产活动决定的,是同他们的生产相一致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因此,生产活动是人的根本属性。所以,马克思说,个人是什么样的,是由他们的生产活动决定的。而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这表现为生产力,而且人们彼此间还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主要是生产关系,否则就不能进行生产活动。因此,要考察个人是什么样的,必须考察他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状况以及与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离开物质生产活动来谈论人,这种人只能是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同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所讲的人之所以有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看作是从事物质生产实际活动的人,从分析物质生产活动入手来具体的研究人。
第二,这段话表明了人是社会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总是指社会的生产,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产。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能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人们就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和交换,人们必然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联系和关系中,才会有人们对自然的关系,才能进行生产。所以说,生产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而建立在这种生产关系基础之上,又有政治关系、思想关系、阶级关系、经济关系等等。
第三,这段话表明了人是历史的产物,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因为人们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生产活动的。虽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诸多因素都是人的活动的产物,但对每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所遇到的,并借以进行生产的前提条件,却是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因此,这些历史地遗留下来的生产条件,就构成了人形成自己本质的前提条件。
第四,这段话表明了人是什么样的,是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各种条件是历史地形成的,它也是在人的历史活动中不断发展变化,这就决定了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人的活动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怎样从事活动,他们自己也就怎样。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话,从根本上同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划清了界限,为我们如何认识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的原则,同时,也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4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段话,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某些唯心主义流派所宣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同时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们的生活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基本原理时论述的。
什么是意识?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流派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后者从意识出发,把意识本身“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因而把这种意识说成是先于人类、独立自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这就是说,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是意识的主体,意识是不能离开他们而独立存在的,相反是随着这些现实的、有生命的人的实践的存在而存在、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段说明意识内容的本质的话中,还提到了另一个重要概念即存在。不言而喻,这里的存在指的是作为意识主体的人们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所谓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是一个包括了广阔范围的多样性活动的过程。首先,它应当包括物质活动,如物质资料的生产、消费和交换活动及日常起居饮食的物质生活等,这是对其它活动起决定作用的活动。其次,它还要包括人们参与其中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教育活动、文化活动及宗教活动等。这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讲的社会存在,实际上既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也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过程。因此,仅仅把人们的社会存在理解为人们的物质生活,甚至仅仅理解为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方式等都是不确切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提出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意识的本质,即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首先,无论低级意识还是高级意识,其实质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成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象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诸如图腾崇拜就属这种低级意识,但它已不再是动物的本能。它所表达的原始人类对给他们带来了重大灾难的自然界异常现象的种种恐惧心理,正是这些原始人类的认识能力还很低、他们在自然界异常现象的侵袭面前无能为力的状况的反映。
高级意识在本质上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人们对现在实践的理性把握的各种观念,“或者是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自身的状况的观念。显然,在这几种情况下,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至于后来随着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分离,出现了专门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等,因而便有了各种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高级意识。这种意识虽然不是“对现存实践”的直接反映,但归根结底仍然是对人们现实生活过程即社会存在的反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政治、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历史。
其次,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荒唐的意识,在本质上也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人们现实生活过程的反映,这比较容易理解。那么谬误、幻想是怎么产生的,它同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有着什么样的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回答了这一问题。他们说:“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象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那末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象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 “如果这些个人的现实关系的有意识的表现是虚幻的,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观念中把自己的现实颠倒过来,那末这还是由他们的物质活动方式的局限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他们狭隘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就是说,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任何现实个人的活动范围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是很有限的,人们之间的生产和交往关系也是很有限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有限性、片面性,有可能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错误;而人们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特别是阶级利益上的狭隘性和偏见,则更加著了人们认识上的曲折性,即造成各种虚幻、怪诞和错误的观念,其中包括各种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观念等。
4.“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 6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段话,是在批判唯心史观关于人的问题的基础上,闸明了现实的人是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并说明了人的意识对社会生活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他们对待社会历史问题都是唯心的,对人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因而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作出错误的结论。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观念”作为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人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体现。青年黑格尔派施蒂纳所说的人,是思想中的“人”,是概念的“人”。费尔巴哈离开社会去研究人,把人看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他所说的人是抽象的人自然的人,是“感性实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除了理想化了的爱和友情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东西。
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唯心史观关于人的问题的错误观点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接着又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这段论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把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它包含了有内在联系的四个方面。
第一,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主义讲的人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而不是自然的人。因为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社会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间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而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是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既是生产力的主要要素,又是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社会意识是指人的意识。因此,任何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有生命的现实的人。正是人们的劳动和社会活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第二,在确定人的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的时候,指的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人的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的活动。《手稿》和《神圣家族》中曾经指出,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不是由外部提供给人的,也不是人生来就有的条件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这就是说,这些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实际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致于这些人是什么样的,这与他们的生产劳动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这就是说,人的本质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是不同的,它将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变化。这就同费尔巴哈所说的自然的“人”划清了界限。
第三,在确定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的时候,还必须明确人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些物质生活条件既包括天然的,也包括他们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因为人们创造历史,首先是为了生活,解决衣、食、住的问题。因此,人们第一个创造历史的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自己的生活资料。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四,指出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使意识得到形成和发展。
这里说的生活过程,既包括生产劳动,也包括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正是人们在各种现实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使意识不断形成和发展即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这就是说,人的意识或认识,是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并随着实践活动而发展,人们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主观世界。这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现存决定社会意识的最基本观点。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如果离开了人的现实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那样的人只能是抽象的人。这就是研究社会历史既要从现实的人出发,也要把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统一起来进行研究。
5.“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7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从劳动分工入手,分析了劳动分工的产生及其后果,揭示了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分工造成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分离。从而也造成了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
他们说“与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也产生了所有制”“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劳动分工,分工使人们之间彼此在劳动中的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是不平等的而劳动分配的不平等,带来了劳动产品分配的不平等。从劳动产品分配的不平等中就逐渐产生了所有制。所有制实质就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而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实质就反映了劳动者在劳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就是人对人劳动力的占有关系。这种关系支配着人的活动。成为人们活动的异己力量。
其次,分工使人失去了自己活动的权力,造成了人与人本身活动的异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取着这种力量。”这就是说,由于劳动分工的出现,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不是自己自愿确定的,而是由劳动分工强加于他的。人们的活动受到了这种固定化分工的限制和约束,人们便失去了自由活动的自由,失去了从事生产活动的自主权,人们只能服从劳动分工的需要。而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所以,服从分工就是受私有制的奴役,而实质是受生产关系的奴役。所以说,只要分工不是自愿的,他们的活动及其活动的结果对生产者来说,完全是一种自发的、异己的力量,是一种在他们之外的力量,而劳动者就受这种力量所支配。
第三,分工造成了政治关系同人的异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劳动分工造成了人们的活动及结果同人本身相异化后,进面分析了政治关系同人的异化的现象,他们指出“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交往的人们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分工产生了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各阶级间、各个个人之间的利害冲突和斗争,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于是国家便以代表公共利益的姿态出现了。并凌驾于社会各阶级之上,干预社会,约束人们,成为约東个人、特别是约束广大劳动者的强制力量和异己力量。使政治关系同人异化。
最后,分工造成了物化生产力总和同人的异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由于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发地形成的,因此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权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由于受分工的约束,各个个人的活动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构成了社会生产力。这个扩大了的社会生产力,是在各个个人的共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它不仅包括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对象,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即物化了的生产力,而且包括各个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这些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或再生产的过程就是生产力总和的物化过程,过程结果就形成了社会生产力,即“扩大了的生产力”。这种扩大了的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本来是在人们的生产或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然而劳动者却不能驾驭它,用它来造福于人类自身,而变成了独立于劳动者之外并统治着劳动者的异己力量,也就是说劳动者创造的社会生产力,被统治者所占有,并成为统治劳动人民的资本。这就是物化生产力的异化现象。
综上所述,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所有制的矛盾,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当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使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脱离,而社会分工又把他们束缚于一种固定的职业上,因而他们的活动及其活动的结果,对劳动者说来,完全变成一种自发的、异己的力量,一种独立于他们之外的力量统治着他们。这种现象实质上就是异化现象。所以说,只要分工不是自愿的,只要私有制存在,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就存在着异化现象及产生异化现象的根源。
6.“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9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段精采的论述中,重点阐述了克服异化现象的条件及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
首先,应该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把异化概念用引号引起来的用意不是针对异化理论本身,而是为了讽刺与他们相对立的青年黑格尔派。
当时在德国异化是个非常时髦的用语,许多思想家都用异化概念来分析备种问题。特别是青年黑格尔派们自称他们是“批判哲学家”,他们到处抽象地使用异化这个概念。为了避免混乱,为了讽刺青年黑格尔派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把异化概念加上了引号,并加上了“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的字眼。这里所说的“哲学家”就是指鲍威尔、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消灭异化现象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达到自己最高形式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关系对人的奴役,人们起来反抗这种奴役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斗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第一,私有制是异化产生和赖以存在的基础。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彻底消除异化产生和赖以存在的根源。私有制的存在,就不能对生产和交换实行共产主义调节,就不能消除人们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的异化现象;私有制的存在,就意味着阶级对立的存在,因而就有国家的存在,就不能建立起劳动者个人自由联合体,去重新占有社会生产力的总和;私有制的存在就是分工的存在,只要分工还不是自愿的,而是强迫的,那么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就不能重新转化为劳动者的自主活动,人的活动对人来说,就仍然是一种异己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不得不屈从固定的职业分工,人就容易变成畸形发展的人。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这种对立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在这里劳动仍然是主要的,它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只要这种力量还存在,私有制也就必然存在下去,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只要私有制存在、分工还不是自愿的,阶级对立、城乡对立、脑体对立就存在,异化现象就存在,社会就不能统,共产主义就不能实现。
第二,如果没有资产的无产阶级不能成为革命的力量,不能自觉地组织起来同资产阶级相抗衡,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斗争,就不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从而也不能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不能最后消灭私有制,也就不能消除异化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第一,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只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才能消灭私有制。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这种交往形式在私有财产成为新出现的生产力的桎梏以前是不会消灭的,并且是直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私有制是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所有制形式,要消灭私有制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一当私有制成为新出现的生产力的桎梏,这时私有制被新的所有制形式代替就成了必然。否则要消灭私有制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生产力是人们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失去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存在和发展。人们就会重新开始为争取维持生存的条件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陈旧的、过时的思想观念又会重新产生。人们就只能受劳动的奴役,受由这种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奴役,所以异化现象就不会消除,人们也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第三,没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世界历史性”的“普遍交往”关系就建立不起来,人们的眼界受到限制,人类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就不能普遍地提高,共产主义就不能成为现实。
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没有世界性交往的普遍发展,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就不能同时行动起来,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所以,共产主义就只能是地域性的存在,就不能实现世界大同。可见,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不仅是消除异化的条件,而且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发展生产力是一切进步国家的根本任务。
7.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11
把共产主义看作是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想出来的一个重要思想。他们提出这一理论观点主要是为了批评以往对共产主义所作的种种空想主义,唯心主义的解释。
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认为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呢?我们知道,十九世纪初叶的德国,许多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派别都是从某种抽象原则出发,来构造关于未来社会的蓝图和规划。例如,以莫泽斯赫斯为主要代表的一部分德国小资产阶级革命者,提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赫斯说,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单纯追求平均物质享受的“最初”和“最粗陋”的社会主义。声称,德国人一定要摒除空想社会主义,而崇尚一种“真正的”社会主义。这种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德国过去全部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发展所得出的全部逻辑结论,它是“有教养”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以费尔巴哈哲学为最高原则,以道德说教为根本手段,以建立“人的本质王国”为最终目标。这种理论否定共产主义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抹煞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意义,而强调共产主义只是代表“真理”的要求,是“哲学伦理学的实现”,是用“爱”去恢复受到扭曲的“人的本质”。也就是说,未来社会就是符合某种理想的人性(人类天性)的社会。这种所谓的未来社会就是一种马克思恩格斯斥之为“应当确立的状况”或“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马克思思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阐述的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运动的思想,主要就是在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时提出来的。后来,在1847年当海因岑把共产主义歪曲为“一种从一定的理论原则即自己的核心出发并从此进一步做出结论的学说”时,恩格斯驳斥说:“海因岑先生大错特错了。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决不是什么先验模式,而只能是无产阶级推翻旧制度,创立新制度的现实运动。他们说:“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这段话概括了科学共产主义最根本的特征。
第一,共产主义之所以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就在于它具备了它所能发生的“实际前提”,因而,它是客观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运动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及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人类社会进到19世纪40年代,随着社会分工在生产更高阶段上进行,出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而大工业出现,又促使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愈加普遍,狭隘的地域性的交往被普遍的“世界性的交往所代替。正是由于这种交往的普遍化,使人们发现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事实”,即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产生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由于它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它必然与其余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这个阶级是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根本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说,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能发生,一方面要有随着生产力高度发展而形成的革命客观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革命阶级本身要足够强大和成熟。而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条件。
第二,共产主义把“消灭现存状况”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
共产主义既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就不可能仅仅只向人们提出道德要求和理想蓝图。“……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消灭现存状况,就是“消灭他们至今所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旧社会生存的条件,即消灭劳动。因此,他们也就和国家这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组成社会的各个个人迄今都表现为某种整体)处于直接对立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在这里,“消灭劳动”就是消灭雇佣劳动,即消灭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剥削,从而消灭阶级的压迫和对抗,使每个无产者摆脱奴隶地位而成为有“个性的个人”,即成为社会联合体中自由、平等的一员,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结论,共产主义是一种使人们普遍发生变化的革命,而“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洽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共产主义首先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抗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思想体系一旦掌握了广大群众,就形成共产主义的运动。随着运动的发展,便进一步产生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了初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当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充分成熟之后,共产主义运动终将会给人类带来它的终极目标——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说,共产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者同千百万群众一起进行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阶级,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运动。
8.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13
这里的“市民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沿用的18世纪思想家们所用的概念。在18世纪思想家那里,“市民社会”这个概念用来表示已经摆脱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的财产关系,即资产阶级的财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市民社会”绝不仅仅属于资产阶级的时代。它是从原始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部落生活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他们还明确地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明确地把市民社会理解为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了,而且是指一切物质交往关系,亦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可以说把市民社会理解为经济基础了。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市民社会作为交往关系或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构成了矛盾运动。在这个矛盾运动中,市民社会虽然为生产力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市民社会作为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又与上层建筑构成了矛盾运动。在这个矛盾运动中,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政治和意识的上层建筑。因此,市民社会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个市民社会斯对市民社会的作用和意义的概括。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这句话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的作用和意义的概括。可以做这样的理解:
第一,以财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市民社会把历史化分为不同的时代。
整个社会历史运动表明,化分诸历史时代的,不是统治人们意识的这种或那种观念,而是严格确定的占有方式,即每个时代所特有的财产关系。资本主义代替了封建主义推动了历史的伟大进步。但这一社会变革绝不是由于所谓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自由观念”优于封建主义的“榮誉观念”等意识的原因决定的。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和财产的占有方式,比之封建社会占有方式更加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选择了资本主义而抛弃了封建主义。正是这种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剥削赤手空拳的无产阶级的财产关系形成了资本主义特有的历史时代,将资本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历史划分开来。
第二,全部阶级斗争的历史都是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产物,即市民社会的产物。
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引起阶级斗争的阶级对立,在任何时候都以财产关系为中介,形成两个对立的阵营:一些人用自己的劳动生产全部财富,另一些人则攫取这种劳动成果,占有并支配它们。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阶级斗争由于奴隶主占有了奴隶及其全部劳动成果,奴隶为了自身的解放举行起义,进行斗争,并进而推动了奴求社会生产关系向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由于资本家剥削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被剥夺者阶级一一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要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以,全部阶级斗争的历史是生产关系变革史,是市民社会的发展史。
第三,国家和法律都是所有制关系的表现,是市民社会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国家的特殊地位。在论证国家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时指出,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国家是与所有制联系在一起的。最初的部落所有制本身就是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国家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这种统治的深刻背景乃是财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加的脚注中曾指出,既使政治统治占主要地位的罗马,也是地产关系构成了罗马共和国的秘史。只是到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私有制消除了国家对财产的任何影响而变成了“纯粹的私有制”,国家获得了独立的外观,但事实上资产阶级的国家也不过是保护资产者财产和物质利益的组织形式,是为维护资本家私有制而存在的。马克思早在1844年《德法年鉴》上就深刻地表述了这样的思想: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
法律和国家一样,也是所有制关系的表现。国家通过法律实现对统治阶级利益的保护,维护统治阶级的占有制。
第四,市民社会决定全部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以财产占有方式为基本内容的市民社会决定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这些阶级的对立,特别是在近代社会就成为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因而也是全部政治历史的基础。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又必须利用宗教、哲学、道德等一切意识形态为其服务。宗教、哲学虽然都是远离经济的意识形态,但归根到底也是经济关系的反映。例如,在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统治掌握了西欧三分之一的耕地,宗教成了维护教皇统治的工具,宣扬自然界和人都是上帝从虛无中创造出来的,必须永远受上帝的支配,在人世就要绝对服从上帝的代理人教皇的统治。那时的哲学也只是为宗教、神学辩护的经院哲学。今天,马克想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宗旨的,是无产阶级及整个劳动者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
市民社会作为生产力与生产美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中介,它因具有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自身变革,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它又因具有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决定了阶级斗争、国家政治和全部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变革。所以,市民社会既是全部历史的基础,又是人类历史活动的舞台。
9.“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15
这句话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根本问题时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当成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费尔巴哈则从人本主义出发去看待人,把人仅仅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就是说,他同一切旧唯物主者一样,离开社会实践,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社会史问题,因此,在他那里,“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就把这种“爱与友情”看成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颠倒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并在这一批判过程中,从正面深刻地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来阐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的。他们认为,意识是和语言同时产生 ,以语言为其物质外壳,它“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意识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他们指出:“发展着自己 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 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 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 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象在照像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那 ,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 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不管是古代原始人的意识,还是后来采取理论学、哲学、道德等形式的社会意识形式,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无论社会意识形式多么抽象,都不是独立于人类社会 活之外的东西。社会意识形式的相对独立性,不能否定它归根到底要受社会存在、受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的制约。
由于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也就能够阐明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阐明意识的阶级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统治如何理解这一思想呢?这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决定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因为这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它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同时也就能够支配精神生产的资料。
第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第三,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都具有思维能力,具有生产一定思想的能力,“他们还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而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是揭露了这种统治思想如何编造出来的。他们指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利益,需要编造各种意识形态,作为它的统治的精神支柱。这样,统治阶级内部就分为两部分人,一部分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理论家,把制造反映这一阶级的种种实际利益的思想作为自己的职业,另一部分人则专管实现本阶级统治的实际事务,他们利用全部权利优势,为其统治的幻想、理论的宣传提供后盾,甚至把它抬高到唯一合法的地位,而把被压迫阶级的思想、理论,宣布为“非法”的东西,加以禁止。在统治阶级内部的这两部分人之间,虽然有时也可能存在矛盾,甚至可能发展到相互对立和敌视,但是,在阶级利害上,他们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情况也具体决定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阐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呢?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历史唯心主义思想家编造的“思想独立化”思想。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似乎是全社会共同的、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实际上,这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特殊利益的需要而制造的假象。青年黑格尔派就利用这一假象来证明历史始终是思想占统治地位。他们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不顾生产这些思想的条件和它们的生产者,把思想给予思辨的联系,同时把思想和现实的联系进行思辨的解释,赋予思想以独立的特性,极力鼓吹抽象的超阶级的普遍的思想。这种把意识当作决定历史的根据,正是唯心史观对历史的歪曲和颠倒的反映。
马克思恩格斯进而揭露了历史唯心主义者编造“思想独立化”的三个主要手法。
第一,把统治者个人的思想同统治者个人本身分割开来,从而肯定思想的独立统治。
第二,建立这种思想统治的某种秩序,证明在一个继承着另一个的统治思想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亦即“概念的自我规定。”
第三,把那种普遍性的“自我规定着的概念”变成某种人物的“自我意识”,或变成“概念”的许多代表人物一一哲学家、思想家之类,而这些人又被规定为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揭露这些编造“思想独立化”的手法,从反面证明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从而也就进一步说明了社练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为其社会存在服务的思想。
如何理解“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一论断?
第一,提出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重要论断。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①这段精彩论述有两层含义:一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在每一时代都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是这一阶级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是物质关系决定思想观念。二是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统治阶级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这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例如,在某一国家的某个时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为夺取统治而斗争,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会是关于分权的学说,于是分权就被宣布为“永恒的规律”。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换句话说,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对推动物质生产有巨大的反作用。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巩固它的统治地位,必定要使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协调一致,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物质基础,而精神生产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这是社会统治以及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论述了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内部的矛盾及矛盾的消失。
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内部有时也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对立和敌视。由于分工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影响作用,使统治阶级中间分裂为两部分人:一部分人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专门从事思想理论活动,从事反映该阶级利益的精神生产;另一部分人作为该阶级的行政官员,专门从事实际工作,从事物质生产管理和国家的政治活动。这两部分人之间有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对立和敌视,“但是一旦发生任何实际冲突,即当这一阶级本身受到威胁的时候”,当本阶级的权力受到威胁的时候,“这种对立和敌视便会自行消失”,因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根本利益和阶级立场是一致的。①
第三,提出了“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著名论断。
例如,“荣誉、忠诚”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封建贵族统治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自由、平等、博爱”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资产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共产主义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无产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这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理论。
15.论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18
马克思的实践唯畅主义就是在对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的这些致命弱点展开批判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综合马克思的论述,实践唯物主义有着以下显著的特征。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相反,马克思的研究一开始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马克思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的人就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人。这样的人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的人不同,是“感性活动”的人,他们对自然界不只是单纯的直观和感觉,而且还积极主动地作用和改造。这样的人也与费尔巴哈的脱离社会联系的人不同,是社会联系的绝造者和体现者。他们结成社会关系、发展社会交往方式、与周围世界发生相互作用,使人的社会呈现不同的面貌,从而形成人的历史。
(二)实践唯物主义把实践作为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深刻的基础。
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的实践活动形成人的社会历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与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当做他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不同,马克思把实践作为 他的唯物主义的基础。实践之所以成为新唯物主义的基础,在于实践是世界上一切存在的意义。实践由主体和客体两大因素构成,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其存在的意义是对周围世界进行能动的作用和改造,实践的客体是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其存在 的意义是为了成为被实践作用和改造的对象。人和世界这两个互为实践对象性的存在的结合,构成了现实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只有在这种连续不断的社 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产生、人的活动和思维,物的 性质、物的作用和物的规律,以及社会历史运动变 化的原理等才能被揭示出来。如果没有人的实践,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从而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实践是说明这一切的基础,是使这-切具有 意义的灵魂。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才说:“这种活 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广,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如果这一实践活动停顿下来,哪怕一年,整个人类世界也就不复存在了。
然而,实践唯物主义并未抛弃旧唯物主义当作基石的自然界,仍然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不过对自然界在哲学中的地位,却与旧唯物主义有着根本的不同,实践唯物主义把自然界主要看作是实践的对象,把其纳为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在因素。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所坚持的与人的活动无关的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界”,这样的自然界对于现实的人来说,其之所以存在,在于通过实践达到对它的认识,由于人的实践,自然界成为人的世界。
(三)实践唯物主义确立的关键是自然与历史的统一。
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组成他的哲学的两大基本成份的人和自然界,由于其抽象性,仅仅结成了简单的自然联系,因而自然界被抛在历史之外。马克思尖锐地批评说:“现实的生活生产被描述成某种史前的东西,而历史的东四则被说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四,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去了,因此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
马克思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从一开始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使之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内容。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在产生之后,就成为人的实践的对象和产物,自然界只有进入社会,才会获得自己的本质,而自然界之进入社会,是得之于人的实践。由于人的实践,自然界失去了自身的純粹性,因而每个人“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的东四,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入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箸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人与自然的关系已以工业的方式体现着,自然界由于工业的作用而被纳入人类的社会历史。
自然和历史的融合和统一,使马克思看到了生产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也看到了历史活动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的根源”,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基于对社会历史的认识,马克思才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自然和历史上的对立,建立了他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四)实践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改造世界的新的哲学立场。
从现实的人出发,将自然界纳入人的社会活动,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础,这“切预示着马克思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采取了与旧唯物主义截然不同的立场。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实践历史的分析,把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与人类的未来即共产主义联系起来,明确地宣布自己的哲学的宗旨;“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改造世界,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形成的最根本的动因,也是与前此一切哲学相区别的基本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形态》中马克思确实建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新哲学。而所谓实践唯物主义,简要地说,就是在承认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前提下,以实践为尺度,去说明存在、人、人的思维和人的话动的一种哲学学说。
10.“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20
这句话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
“交往形式”的概念在这里被赋予了生产关系的涵义生产关系的概念在《形态》中已经有了。但在这里形式落后于内容。生产关系的内容在这里被寓于这样一些术语之中,如“市民社会”、“交往方式”、“交往形式”、“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关系”。这也说明,生产关系这个概念在《形态》中还没有十分明确地规定下来,但它实质上已经基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它的考察和分析是从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入手,以生产力为基础,联系着社会分工进行的。同生产力一样,生产关系也是一和客观的物质关系。它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生产而发展的。生产必然要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生产和交往彼此相互制约着,但生产是决定的方面。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在一定的所有制形式下,就是交往形式;而“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关系、交往关系,交往形式、市民社会、所有制形式等术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在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了下述结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根据上述观点,从一种社会形式向另一种社会形式的过渡,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不是征服和战争。
首先,阶级斗争的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实质都是为了改变某种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而展开的。马克思举了个例子。日尔曼人入侵罗马,破坏了古老的奴隶制文明,创造了新的社会结构,这件事通常被说明是军事征服的结果、但是,马克思认为,要真正理解日尔曼人的征服行为何以产生如此的结果,就必须追溯到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封建社会决不是现成地从德国搬去的。它是在野蛮民族破坏了巨大生产力之后建立起来的。破坏带来了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凋蔽,野蛮民族不再能够借掠夺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他们不得不利用被征服的地方还残留下来的生产力,使之适应于新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它们占领地区人口稀少,工商业和城市的衰落,作为生产的主要形式的农业具有绝对的重要性,以及野蛮民族的军事组织,所有这一切就决定了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封建主义性质。
郭沫若同志认为这种情况带有普遍意义,因为几乎所有蛮族的征服者都有这样的结果。所以他在注释《形态》时在这个地方加了一个译者注,指出“满人之侵略中国正是绝好的例证”。虽然这里使用“侵略”一词是不妥当的,因为满族也是多民族的中国的一个成员,但是这些事例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征服者到头来被征服,奴隶成了主人,主人成了奴隶,征服者很快就学会了被征服民族的语言,接受他们的教育和风格,建立适合于他们生产发展需要的社会制度,以至本身完全被自己征服的民族所同化等等。由此可以说明,阶级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的表现,阶级矛盾也主要是适应较先进的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同已经变成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旧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此,阶级斗争正是为改变这种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展开的斗争。那么暴力、战争、掠夺是什么?在阶级社会里,这些残酷的交往形式,交往手段,实质上只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表现,因而归根到底只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 斗争的一种表现。
其次,一切社会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是活跃的变动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也不断改变自己的历史形式,因此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具有历史的暂时性。一切对于后来时代来说是陈旧的、过时的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在其产生之初也曾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进步的、合理的社会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交往形式已变成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桎梏,这时社会革命的时期就来临了,这里,革命也不一定都采取暴力的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革命的规律;“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表现为冲突的总和,表现为各个阶级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等等、政治斗争等等。”这就说明,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矛盾的总爆发。虽然在革命过程中,爆发出来的斗争形式是很多、很复杂的,可能经常地表现为党派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民族斗争、意识形态斗争等等,但是,不管哪一种斗争形式,作为整个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始终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某种斗争形式可能会结束,或者转化为另一种斗争形式,但是如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没有解决,这一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还会以某种或明或暗的方式继续下去。
如何理解“一切历史的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矛盾?”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源
第一,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主要形式和附带形式之间的关系。一切历史冲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革命形势,即“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这是主要形式或最尖锐的形式;二是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有人只注意主要形式而忽视各种附带形式,有人则只注意各种附带形式而忽视了主要形式,“从狭隘的观点出发,可以从其中抽出一种附带形式,把它看做是这些革命的基础”,①或片面地强调政治斗争,或片面地强调思想斗争等等。这种片面性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参加革命的个人的文化水平不同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他们的影响不同。事实上,对任何一个革命来说,只有各种形式即主要形式和附带形式的互相适当配合,才能赢得胜利。
第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就是说,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不论是最尖锐形式的,还是各种附带形式的,都是由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问的矛盾引起的,这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是真正理解各种历史冲突的思想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并不一定非要等到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在某一个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来了)。”②19世纪40年代,德国工业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资产阶级为了同英国资产阶级竞争,往往采取残酷剥削本国无产阶级的办法,必然要加深德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同时也促进德国无产阶级比较迅速地走向成熟。1844年爆发的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标志着德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德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因此,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国家问题,决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个国家出现的历史现象,而应该看到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了解其国际背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辩证思维方法。
17.“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 22
这句话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谈了如何看待“自由”的问题,以及怎样实现人的自由、解放问题。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施蒂纳的自由观。
施蒂纳认为,“文明人”并不比不自由的野人之子更自由。因为“我获得多少目由,我也就为我制造多少新的界限和新的任务;当我发明了铁路,我又觉得自己软弱无力,因为我还不能象鸟儿那样在天空飞翔;当我还来不及解决那些模糊得使我的精神惶惑不安的问题时,我就已经被无数其他的问题包围了。”
因此他反对为文明进步而斗争,反对争取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革命,而主张超脱或“摆脱”,从尘世生活的一切中“摆脱”出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这种唯心主义自由观。他们认为,人类的自由,就是彻底摆脱了外部和内部的束缚状态,是充分的,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而实现人类自由的基础就是社会生产力,因为人们要从客观环境和社会关系必然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就必须具备足以驾驭客观规律的力量,这些力量的基础就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使人类获得自由,就“应当消灭他们至今所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旧社会生存的条件,即消灭劳动。”
这里“劳动”即马克思所指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只有摧毁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消灭异化劳动,才能使联合起来的劳动者更好地改造自然界和社会,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主义大工业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在客观上提供了克服奴役劳动、摆脱必然性支配的可能性,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的条件下,这种可能性仍然不可能变为现实。因为大工业所创造的生产力不属于劳动者,而属于资本家。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消灭异化劳动,才能使劳动者重新占有这些生产力,进行自主活动,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再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劳动者要重新占有生产力这种物质力量。
是不能靠观念,不能靠在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来解决的,必须通过实际的斗争。而要实现斗争的目标,无产者和其他劳动者必须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战斗果体,没有集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指出,这种集体必须是劳动人民组织起来的集体,而不能是旧有的国家,因为在那种国家中,有的只是统治者阶级个人的自由。“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说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这种剥削阶级统治的集体,如国家,不仅不能给劳动人民以自由,反而是劳动人民获取自由的桎梏。被压迫被统治的广大劳动人民,只有组织在自己的集体中,并通过集体斗争获得国家政权,才能在这种联合中争取自己的自由。
当然,通过无产阶级政权而建立的新联合,也不是争取自由的结束,而是争取自由的新的开始。对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只有在这个新的自由联合体中充分运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后消灭私有制、分工和三大差别以后,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的条件下,全面发展和进行世界普遍交往的一代新人成长起来之后,人类才真正开始摆脱盲目必然性的支配,摆脱奴役的地位,而成为驾驭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主人。
18.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 2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从分析“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入手,重点闸述了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作用,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规律,并深刻地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个人相互交往的条件”,在成为新出现的生产力的桎梏以前,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上是相适应的,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是人们直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里说的“个人相互交往条件”实际上是指“与生产力发展一定水平相适应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这里说的“个人自主活动”主要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因为“它决定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能力本身就是生产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定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因为一定的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要结成一定的交往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人们彼此协议的结果,而是由生产和需要发展一定水平所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交往形式与个人活动的关系一方面是个人活动决定交往关系,另一方面,交往关系又为个人的活动服务,也就是为生产力服务。在它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时,它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是发展生产力的条件,当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时,它就是“个人自主活动的”障碍,也就是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尖锐地指出“个人相互交往的条件,在这些条件和个人之间的矛盾产生以前,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这样一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于一定关系中的一定个人独立生产自己的 质生活以及与这种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是个人的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产生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段精采论述,不仅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且揭示了在生产关系成为新生产力发展桎梏以前不但不能消灭,而且是发展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是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生产关系即“交往关系”,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
所谓社会历史性就是指它不仅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产生的,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生产力与交往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革命的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也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历史形式,因此,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具有历史的暂时泩。一切对于后来时代来说是陈旧的、过时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在其产生之初都曾与生产力发展一定水平相适应,因而它是进步的、合理的交往形式,是人们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生产活动的积极条件,即保证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的条件,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交往形式同生产力发展由适应到不适应,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最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力量,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就必须采取革命行动来打破这种陈旧的、过时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束缚,建立一种与新的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这时革命就到来了,人类社会由此得到了发展。所以,任何一种交往形式,从它产生时候起,就存在着被新的交往形式取替的可能性,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可能性就变成了现实性,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个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愿决定的。
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人类社会历史,就是由交往形式与生产力,与个人自主活动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过程,是交往形式不断地产生,又不断的被代替的过程。交往形式的产生或变更,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质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能力的发展的历史。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段精采论述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
19.“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着私有制。 25
这句话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卷第一章中。
在这句话中,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指出共产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社会将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使劳动者占有他们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表述为“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他们写道,这种占有,不仅只有通过“联合”,而且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得到实现,才能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字样,但其思想中却表达出相同的涵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使无产阶级,同时使整个社会从私有制下解放出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在推毁资产阶级统治及其社会基础后,使无产阶级及其劳动者占有他们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使“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而要实现这种占有,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占有的对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即占有的对象必须是发展到已经社会化了的生产资料,先前阶段那种小手工工具一类的生产资料是占有不了的。其次,这种占有还要受到占有的个人的制约。就是说,象过去那种屈从于小手工工具,没有完全丧失自主活动,因而具有很大局限性的小私有者,是无法占有这种生产力总和的,只有完全失去了自主活动的无产阶级,才能够获得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的才能总和的发挥。第三,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无产阶级不仅有重新占有社会化的生产力总和的可能性,而且还具备实现这种重新占有的实际品格。因为现代的巨大的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性质,不可能受哪一个个人的支配,只有通过联合的途径,受全体个人的支配。也就是说,“占有”只有通过联合、通过革命才能实现,不是归个人占有,而是由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受全部个人占有,即要实行公有制。分散的无组织的个人,不论是谁也不能实现“占有”的。而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中得到长期严格训练的无产阶级,具有这样的阶级本性,他们最富于组织性,最富于社会的普遍联合,以及“为实现这种占有所必需的毅力”。
无产阶级能够彻底抛弃旧的社会地位所遗留给它的一切东西,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改造自己。因此,只有无产阶级才有实际的能力,完成社会联合的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重新占有,消灭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剥削、压迫和一切不平等,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要消灭私有制,只有具备如下两个前提才能实现:第,必须使这种私有制,即少数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而这一方面必须使大多数人成为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另一方面,这个大多数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必须自觉地同少数占有生产力总和的人进行对立,即无产者队伍同有产者阶级的对立,并用革命手段推翻其统治。第二,必须使生产力巨大增长和发展起来。只有这样,共产主义革命才具备坚实的物质前提,人们之间的世界历史性的者遍交往才能建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说,私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时,他们当时还没有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的理论,认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以后,社会就立即进入共产主义阶段,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阶级、国家、商品、货币、分工等等就会随之消除。后来,马克思提出了过渡时期的理论,把共产主义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并且认为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必要的,虽然无产阶级国家越来越多地具有经济管理的职能,但仍然具有政治压迫机关的性质,还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各个个人自由联合的集体至于说到固定的社会分工的消灭,商品、货币的消灭,那更是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 。所以,我们不能以此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丁,在当代,我们更需要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0.《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论述唯物史的前提的? 27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写道:“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第23页)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它包含了有内在联系的三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因为没有人还叫什么人类社会呢?人类社会就是由无数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
因此“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这里讲的人并不是费尔巴哈所讲的名为现实,实则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即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由于费尔巴哈是孤立地、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待人,所以他所说的人始终是抽象的人。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那样,费尔巴哈“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因此毋庸讳言,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
其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确定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的时候,总是强调人的活动,首先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
在《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已经指出,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即由那些不是由外部提供给人的,也不是人生来就有的条件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边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泡们的物质生活本身”。(第24页)这就是说,这些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相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这样就同施蒂纳和费尔巴哈所讲的“人”从根本上划清了界限。 实际上,施蒂纳所谓的人,只是思想中的“人”,是“人”的概念。虽然费尔巴哈和施蒂纳有所不同,认为人是个“感性实体”。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因此口头说是现实的人,而实际上仍是抽象的人。
再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确定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的时候,还强调人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现实的人和抽象的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除了要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外,还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人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生活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承认不承认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阐发唯物史观的前提时,强调有内在联系的三个方面,即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的统一。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失去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的本来意义。如果离开人去考察历史,就不可能是历史唯物主义,只能是抽象的历史,而如果离开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那也只能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这就是说,就人来研究人是不行的,要研究人,就必须研究人的现实活动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研究各种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从分析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物质的生产关系出发来具体地研究人的,离开了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来谈论人,就只能是抽象的人。而把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这绝不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因为他们抛弃了以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转而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找到了自己的新出发点。而这个新出发点就是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出发点的变化,新出发点的发现,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和伟大发现的开端。有了新的出发点,才能产生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就是说,才能有马克思主义。
21.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论证唯物史观的前提的? /原初的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 28
唯物主义历史观所考察的是现实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不是观念发展的历史,所以这种历史观没有前提是不行的。但是这个前提和出发点绝对不是臆想出来的,不是教条,而是现实生活经验向人们提供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深入研究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时,考察了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或四个方面),科学地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
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话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31页)所以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内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
第二个事实是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为了满足新的需要,就要从事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第32页)正是这种不断产生的新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和再生产,推动人类历史的前进,并使之延续和发展。
历史发展的第三种因素就是人的生产,即增殖。它是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人类每日都在重新生产另外一些人,繁衍着自己的后代。在人的生产的基础上产生了人和人的关系,最初是家庭,即两性之间以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开始,血缘关系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随着生产和需要的进一步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长又引起了新的需要的时候,于是这种家庭关系就成为从属于生产关系的关系了。
历史发展的第四个因素,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要进行社会生产,。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或人本身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着的,一定的自然关系,即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或者说,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由此可见,在从事生产的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是有物质的社会关系和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历史”。
由此可见,唯物主义历史观虽然也是把个人当作自己的前提,“但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第29页)为了用经验的方法来观察这些个人,第一必须考察他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状况;第二必须考察和这种生产力状况相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必须考察在上述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们的生活过程。从这里产生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把人们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当作基本的决定的关系,同时又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状况,进而研究生产关系如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其形式。这样,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工入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以及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展示了唯物史观清晰、完备、严整的理论形态。
22.《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论述分工的? 30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分工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分工又制约着生产关系,所以分工成了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和纽带;另一方面,社会分工还制约着所有制的更迭。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一)分工与生产力
分工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分工是“自然地产生”的分工。例如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不得不从事共同劳动。但是在共同活动中,人们不能履行同样的劳动,这就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这种由于男女在生理上和体力上的差别而产生的简单的自然分工,严格说来还不是社会分工或“真实的分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也改变着自己的形式。第一次真正的社会分工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开始的。换句话说,真正的分工是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分工开始的。马克思把这种分工叫作文明分工。正是由于这种分工,才使社会从无阶级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又相继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工业与农业、以及商业与工业的分工等等。随着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也越来越发展。
总之,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第24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分工就是生产力。
(二)分工与生产关系。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因为分工实际上决定着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首先,分工制约着所有制关系。分工在这里不是简单地指职能的不同,而是标志着私有制和阶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工愈发达,积累愈增加,这种分裂也就愈剧烈。这里所谓“积累起来的资本”,指的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它说明分工的发展使生产资料,首先是劳动工具成为私有,从而分裂为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由此可见,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分工的结果。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第37页)
其次,分工制约着产品的分配关系。由于分工造成占有上的不平等,就决定了劳动及其产品在分配上的不平等(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
再次,分工制约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由于分工造成的占有上的不平等,因而拥有生活资料的人们就能够实现“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形成人们之间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它的萌芽和原始形态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孩子实际上是丈夫的奴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又决定生产关系。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纽带和中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分工的研究,实质上已经把握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三)分工与所有制形式
分工不仅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的形式。
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分工的发展程度上。“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第25页)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历史上由于分工所引起的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划分为下述四种形式:
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的集本所有制。这是与生产的不发达和处于原始状态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人们的生活这时还是依靠谷物的收获,牲畜的饲养、狩猎和捕鱼,这就需要部落的成员进行共同的劳动。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分工还很不发达,仅限于家庭内部自然产生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由于劳动和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妻子和孩子事实上已成为丈夫的奴隶,奴隶制隐蔽地存在于家庭之中。
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在这种所有制下仍然保存着奴隶制。除公社所有制以外,动产的私有制以及后来的不动产的私有制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但它们是作为从属于公社所有制的形式发展起来的。这时分工已经比较发达,出现了城乡分离、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而在城市,则出现了工业与商业的差异。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而日益显示其重要性的城市的扩张,需要形成一个行政机构和国家,这样就产生了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 “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
第三种所有制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由于农业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个制度不象古代公社所有制那样从城市开始,而是从乡村开始的。封建所有制是建立在地主阶级对广大农奴的统治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严格的等级性。
在这种制度下,所有制的主要形式,在乡村,足地产和束缚于地产上的农奴劳动,而在城市,则是拥有资本并支西己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这两种所有制的结构都是由狭隘的生产关系—一粗陋原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业式的工业所决定的。即使在封建制度繁荣的时代,分工也不太发达。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城乡的对立;虽然等级结构表现得非常鲜明,但是除了在乡村里有王公、贵族、僧侣和农民的划分,在城市有师傅、帮工,学徒的划分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大的分工了。农业中的分工由于土地的小块经营而受到阻碍;在工业中,在各手工业行业内部根本没有实行分工,而各手工业之间的分工也是很少的。在比较老的城市中,工业和商业早就有分工了.而在比较新的城市中,只是后来才日益显著。
第四种所有制形式是资产阶级所有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分工进一步发展,这时表现为商业和生产的分离,表现为特殊的商人阶级的形成。商业超越了城市及其近郊的狭隘的界限,相当迅速地扩展到邻近的城市,从而具有城际贸易的性质。由于它具有比农业和手工业更为迅速发展的可能性,它就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生产和商业的分工,引起了各个城市之间在生产上新的分工,在每+一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工业部门占着优势。
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后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手工业工场起初是在城外乡村里创建的,在那里,它们可以不受行会规章的限制。在那里找到比较好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农奴。为它们提供了劳动力。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对纺织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手工业工场首先在纺织工业部门建立起来。
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流动资本日益加速的积累,导致了工场手工业向大工业的过渡。由于手工业工场再也不能满足对于工业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手工业工场就逐渐地被工厂所代替。在工厂里,机器的使用取代了手工劳动,利用自然力作为动力,实行了最广泛的分工。
(四)分工与阶级、国家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第一次把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同物质生产和社会分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第一次科学地指出了阶级产生的根源和消灭阶级差别的途径。
社会分工是阶级形成的社会基础。分工作为生产劳动过程的关系,它并不直接把阶级划分开来,但为阶级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提供了剩余产品,在这时,分工造成对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特别是产品的不平等分配,使阶级的产生由可能变成了现实。
在分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这样国家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阶级产生以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国家的姿态出现,采取一种好象与实际利益相脱离的形式,把它叫做公共或“普遍”利益,实际上,它不过是“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第38页)的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发展各主要阶段上占支配地位的、依次更替的所有制形式的划分和分析,也就为社会形态的学说奠定了基础。
23.《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说明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的形成过程的? 33
生产力这个概念的形成有个过程。1843年,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对生产力这个概念作过表述。当时他认为,生产力主要是指人类进行生产的能力,其中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
马克思在1845年撰写的《评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把马力、人力,水力、蒸汽力、机器都看作是生产力。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评述李斯待等对生产力概念的孤立理解闪,主张把生产力放在一定社会条件中去考察,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表明马克思已经接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学学说了。但是,这时的生产力概念还比较笼统,生产关系概念还没有出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还没有完全形成。
在《形态》一书中,生产力的概念比以前的著作有了重要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力求使生产力的概念逐步精确化,注意生产力概念和生产关系概念以及其他概念的关系,并确定它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他们有时也把生产力与生产工具当成同义语,并把生产工具区分为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为耕地、水等等)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指手工工具,机器等)。强调二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在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各个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个人之间通过家庭,部落的形式联系在一起,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还没有分开。在文明生产工具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则受产品的支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仅限于交换,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已有分工。
马克思思格斯的这种区分,一方面说明了两个时期“人”的状况,另一方面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这时还没有把生产工具勺生产资料区分开来。这说明生产力概念还需要精确化。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力求对生产力的内容作出科学的规定,并把它同生产关系联系起来。他们指出:人们的“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还说:个人的力量虽然也是生产力,但它们是分散的,甚至是彼此对立的,而它们只有在交往小,在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才是生产力的总和,而且这种生产力才具有一种物的形式。这就是说,生产力虽然要通过个人(劳动者)的力量表现出来,但它不是单个人生产能力的机械总和,而是社会生产力。它是在人们相互交往和共问活动中(即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形成的。
在这部著作中,他们还把科学技术包括在生产力之中,而且特别强调发明创造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
总之,在《形态》—书中,对生产力的内容大体上有了科学的规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力。生产工具以及其他因素就是生产力的内容。他们还进一步指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能动方面,而生产工具又是生产力的前提,因为在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总是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生产工具既是当代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结晶,又是下一代人生产力水平的起点。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然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提高又是通过劳动者的创造才能实现。所以他们又非常重视劳动者这一能动的因素,从而使生产力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辩证的说明。
24.《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说明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过程的? 34
生产关系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没有出现过,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有范畴,而且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范畴之一。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功绩在于,从社会关系的全部总和中划分了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关系。因此,生产关系概念的制定是阐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必要前提。
生产关系的概念在《形态》中已经存在,这个术语本身也有了。但在这里形式落后于内容。生产关系的概念在这里凝结为这样一些术语之中,如“市民社会”、“交往方式”。交往形式”、“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关系’。当然,有时也直接使用;生产关系’这一术语,但更多的是使用上述的一些术语。这就说明,生产关系这个概念在《形态》中还没有十分精确地规定下来,但它实质上已经基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它的考察和分析是从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人手,以生产力为基础,联系着社会分工进行的。
同生产力一样,生产关系也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它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生产而发展的。生产必然要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生产和交往彼此相互制约着,但生产是决定的方面。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在一定的所有制形式下,就是交往形式,而“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关系、交往关系、交往形式、市民社会,所有制形式社会关系等术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形态》中,交往关系这个概念的使用比较广泛。它是指广义的社会关系,即社会内部形成的最一般的关系,这里既包括物质交往,也包括精神交往。实际上是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交往形式概念比交往关系概念要狭窄些。它只是交往关系的一个类型。在这里,交往形式与市民社会具有同样的思想内容,包含有经济基础的意思。当然,在这里它们也被赋予了生产关系的涵义。
交往形式有时也被具体化为所有制形式,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例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这种交往形式在私有财产成为新出现的生产力的阼梏以前是不会消灭的,并且是直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他们还说:“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段概括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至少有这样三点;第一,它洸明生产关系受到分工的制约。这一点我们在分工一节已经作过分析;第二,它说明所有制形式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第三,这个概括揭示了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由此可见,在《形态》中,所有制形式就是交往形式,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它们的涵义是一致的。
还应该指出,在《形态》中,有多处已经直接使用生产关系的范畴。不过,在这里使用的“生产关系”的涵义,有时指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指产品的分配关系,有时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或者三个方面兼而有之。例如,在第一章中讲到:“封建时代的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地产和束缚于地产—匕的农奴劳动,另一方面是拥有少量资本并支配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这两种所有制结构都是由狭隘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里明确指明了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对产品的分配关系虽然未明确指出,但实质上已经指明,因为人们对产品的分配关系是由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决定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对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实质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论述,而且“生产关系”的含义同后来的经典性说法基本一致。当然,怎样概括并确叨地规定这一概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在前面,我们分别考察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范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只要进行社会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只有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生产,从而真正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正是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使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制定出来。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制约着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时,强调指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他们说:“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说,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等等。这就是说,在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人们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池们彼此协议的结果,而是由生产和需要发展的一定水平所决定的。在这里,虽然没有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样明确的术语来表述,而是用“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来表述,但实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而且是决定性的因素,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正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决定的。
由此可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二者的作用不是同等的,其中生产力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而且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表现在,这种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在成为新出现的生产力的桎梏以前是不会消灭的,并且是直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交往形式的制约作用还表现在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甚至成为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的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结果。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历史辩证法。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因为生产力是活跃的变动的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也不断改变自己的历史形式,因此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具有历史的暂时性。一切对于后来时代来说是陈旧的、过时的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在其产生之初也曾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进步的、合理的社会形式。因而对于创造它们并在其中生活的个人来说,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即保障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交往形式已变成束缚他们的自主活动的桎梏,即成为“自主活动的否定形式”,并决定采取行动来打破这种陈旧的、过时的交往形式。这时社会革命的时期就来临了,人类历史也就由此获得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样,“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在这里,人类历史的发展被归结为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发展被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是生产者本身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根源。在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下述结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并且,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它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思想和政治的斗争等等。
根据上述观点,从一种社会形式向另一种社会形式的过渡,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不是征且艮和战争。日耳曼人入侵罗马,破坏了古老的奴隶制文明,创造了新的社会结构,这件事通常被说成是军事征服的结果。但是,要真正理解日耳曼人的征服行为何以产生如此的结果,就必须追溯:到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封建主义决不是现成地从德国搬去的,它是在野蛮民族破坏了巨大的生产力之后建立起来的,破坏带来了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凋敝,野蛮民族不再能够借掠夺以满足自已的需要,于是它们不得不利用被征服的地方还残留下来的生产力,使之适应于新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它们占领的地区人口稀少,工商业和城市的衰落,作为生产的主要形式的农业的绝对重要性.以及野蛮民族的军事组织,所有这一切就决定了生产方式和社会_J制度的封建主义性质。
由此可见,征服和战争对社会的发展虽然有巨大的影响,但它们不能任意改变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5.论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的本质、本性? 37
人的本质到底足什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一篇中,从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中阐明“现实的个人”的本质,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点:
(一)人的本质就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这就是说,“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
“现实的个人”之所以要从事物质生产,那是为生活和生产。马克思指出:“我们淡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大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克思强调说:“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就是说,人的本质首先就是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黑格尔把人理解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费尔巴哈不懂人的物质生活生产,他们只知人“创造历史”。因此,是否承认人的物质生活生产是人的本质,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
(二)现实的生产关系规定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从孤立的、生物的意义上看待人,他所说的人始终是抽象的人。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批评的那样,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这一点且不说,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多方面的“人的关系”,因此,要理解人的本质就得理解人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在其现实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人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生产关系非常关键,因为人只有与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生产父系,才能从事社会生产劳动,才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所以,马克思说:“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时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有和他们怎么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条件”
“生产关系”这个概念在《德意忠意识形态》中还小多见,马克思恩格斯多用“物质交往形式”一词,二有本质同一。正是“生产父系”规定了人住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地位,规定了现实的人的现实本质,也规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区别于唯心主义历史观:
(三)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费尔巴哈只是静止直观人,把人理解为自然界的静止不变的感性存在。其实,人的本质绝非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人的本质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社会生产关系的进步而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原始人本质上相互依赖自由生产;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受资本家剥削的工人的现状就是他人的现实本质;只有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在控制了自己生产条件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集体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这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已经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他又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这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各个人都是自由发展的,自由个性就是充分发展了的人性。
26.论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历史理论 39
除了从纵向上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规律之外.马克思还从历史观的高度.从横向关系上深刻地分析了近代以来民族的、地域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基础、方式、矛盾和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马克思就把他所处的时代概括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虽然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他分析“世界历史”时代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今天研究全球化问题仍不乏启迪意义。
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史,即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是指各民族、各国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使整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它是相对于民族国家的地域狭隘性而言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较为集中地谈论了“世界历史”的理论。学术界一般认为。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探讨,实际上是论述其关于“全球化”的重要思想。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本质、规律、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正是阐述了他所处时代的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理论。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阐发,与其哲学主题紧密联系。因为在全球化条件下,人的存在本身就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内在动因,在于通过对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总体性剖析,科学地论证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探索出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
《德意志意识形态》较多地使用了“普遍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世界历史性的”、“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世界市场”等概念,以与“氏族的”、“民族的”、“地域性的”、“地域性意义”、“地域局限性”等概念相对应。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世界历史的论述:
第一,展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总体过程。正是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著名论断:“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下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就是指各民族国家摆脱各自孤立发展的状态,进入一种全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历史阶段。因为在古代社会中.各民族国家一开始都是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获得各自的生存方式的,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交通的不便利,古代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很少.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在彼此可不干扰、互不联系和交往的状态下完成各自的发展。因而从总体上看.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前,人类历史的各民族国家孤立发展的历史。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以来.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社会需求程度的不断扩大.出于逐利的目的.资产阶级开始奔走于世界各地,力图建立世界市场;大工业的建立、交通工具的发展、新大陆的发现,使得世界市场迅速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一切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在这种历史条件之下,民族的闭关自守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到普遍交往的行列之中.而且在经济交往的基础之上.又形成了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等,不但形成了世界性的物质生产,而且形成了世界性的精神生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由此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世界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
资产阶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白守的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存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他举例说:“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同样.砂糖和咖啡是这样来表明自己在19世纪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的:拿破仑的大陆体系所引起的这两种产品的匮乏推动了德国人起来反抗拿破仑,从而就成为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
第二,人的存在也日益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世界历史的发展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界限.促进了人类活动时空范围的扩大。在自然经济时代,人类世代被维系在狭小的土地之中.活动领域封闭和单调。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实现了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变革。国内市场不再能够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而必须不断开辟广阔的世界市场。因而.每个国家、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类突破了原有社会生活的时空限制,走向新的世界性交流和融合。正如马克思所说:“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而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时空范围的扩大,“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界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人类只有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封闭,走向世界历史的广阔时空联系,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世界市场,指能够对世界范围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的场所以及能在世界范围交换产品的领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已经萌发并不断发展。15至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航道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理条件。而18至19世纪工业革命为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提供了生产基础和交通丁具。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世界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
世界历史的发展推动了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
人的解放与世界历史的发展也息息相关。“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所以,“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第三.普遍交往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普遍交往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广泛交往。从交往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社会交往、人员交往等等;从交往的广度来说,它把每一个个人、每一个民族都纳人广泛的交往范围内,形成世界性的交往;从交往的深度来说.它打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狭隘关系,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片面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在生产力普遍发展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普遍交往看作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普遍交往.世界各民族才认识到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狭隘的地域性个人才能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个人所代替。
世界历史的形成推动了“普遍交往”的发展。世界历史是伴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的。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①大工业的发展实行的是最为广泛的分工。这种分工不仅大大扩大和发展了原有的社会分工,而且促成了最广泛的世界分工和全球分工的诞生。这种分工使得人类的交往日益紧密,形成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④这种普遍交往的发展,反过来又使得生产力的发展H益具有全球关联性:“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人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世界历史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相对于相互分裂的民族历史与地域历史而言,是指各民族国家由于普遍交往,整个世界开始形成为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历史,即世界整体化的历史。就是说,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历史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民族的、地域性的历史,另一个是世界性的、整体性的历史。在第一个层次上,例如,德国人的事情“仅仅是德国人本民族的事情,而且对德国来说也只有地域性的意义”②;而在第二个层次上,历史就由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27.论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共产主义理论 42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理论阐述。他指出,共产主义已不是一种道德要求和人为方案,而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之上的科学。共产主义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中有其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 共产主义的发展和实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共产主义之所以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就在于它具备了它所能发生的“实际前提”,因而,它是客观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运动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及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人类社会进到19世纪40年代,随着社会分工在生产更高阶段上进行,出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而大工业出现,又促使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愈加普遍,狭隘的地域性的交往被普遍的“世界性的交往所代替。正是由于这种交往的普遍化,使人们发现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事实”,即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产生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由于它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它必然与其余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这个阶级是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根本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说,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能发生,一方面要有随着生产力高度发展而形成的革命客观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革命阶级本身要足够强大和成熟。而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条件。
第二,共产主义把“消灭现存状况”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
共产主义既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就不可能仅仅只向人们提出道德要求和理想蓝图。“……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消灭现存状况,就是“消灭他们至今所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旧社会生存的条件,即消灭劳动。因此,他们也就和国家这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组成社会的各个个人迄今都表现为某种整体)处于直接对立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在这里,“消灭劳动”就是消灭雇佣劳动,即消灭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剥削,从而消灭阶级的压迫和对抗,使每个无产者摆脱奴隶地位而成为有“个性的个人”,即成为社会联合体中自由、平等的一员,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结论,共产主义是一种使人们普遍发生变化的革命,而“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洽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共产主义首先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抗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思想体系一旦掌握了广大群众,就形成共产主义的运动。随着运动的发展,便进一步产生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了初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当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充分成熟之后,共产主义运动终将会给人类带来它的终极目标——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说,共产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者同千百万群众一起进行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阶级,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运动。
第三,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资本主义灭亡的物质条件,而且创造了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基础一一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它是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是进行共产主义革命的物质力量。“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拿“这种阶级形成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产生了消灭资本主义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迄今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
第四,共产主义只是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上才能存在。
世界历史发展决定着共产主义的实现。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全人类的解放,而非某一国家、某一阶级或某一民族的解放,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才有可能实现”。共产主义的解放,依赖于每一个个体的解放,而“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这是因为,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每一个个体都会成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个体:“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一方面,世界性无产阶级的诞生,为资本主义的消亡准备了“掘墓人”;另一方面,世界历史发展导致了劳资关系的进一步对立,而要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对立,客观上要求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最终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批判了“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的共产主义.这种地域性的共产主义。“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
第五,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个性得到解放,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问的联系,而这种个人间的联系则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即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
28.论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理论 45
首先要指出,马恩二人并没有系统而专门地研究过意识形态理论,其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主要散见于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马恩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著作中。本文集中探讨《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形态》中,马恩集中、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的含义、本质、特点及其规律等思想理论观点。
关于意识形态的涵义。在《形态》中,马恩尽管没有对意识形态下过完整的明确的定义,实际上他们从三个层面和意义上阐述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
其一,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观念体系。在《形态》的序言中,马恩指出:“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标准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他们头脑的产物不受他们支配。他们这些创造者就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这里的“虚假观念”并非指错误的或不存在的观念体系,而是指源于主客体关系颠倒、具体的人和抽象的人本末倒置、以观念代替现实、把现实批判局限于宗教批判等思辨的唯心的观念体系。这也是马恩从批判和否定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原因所在。
其二,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马恩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这一论断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阶级性。
其三,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马恩在论述市民社会时指出:“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这一论断揭示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性质和范畴是观念上层建筑及其附属形式,也赋予了这一概念的中性色彩解释。
关于意识形态的特点。
其一,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马恩认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及其利益的观念上层建筑。阶级性是意识形态最鲜明最本质的特点属性。反映在政策主张上,就是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性的一面。
其二,意识形态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二重性。即统治阶级总是企图把本阶级的特殊利益说成是共同利益,把本阶级的思想描绘成有普遍意义的思想。马恩指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这里的“普遍性”揭示了统治阶级具有自觉或不自觉地掩蔽人们现实生活和交往关系真相的“特殊性”,也揭示了意识形态依靠“普遍性”的形式来实现观念统治的规律。
其三,意识形态具有非独立性,即意识形态没有自己的历史。在《形态》中,马恩指出意识形态是人们“实际活动”的“反射或回声”,“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这一论断表明,意识形态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和反映,意识形态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们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的历史,意识和现实的矛盾在本质上是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反映。这一论断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否定意识形态的历史,而是旨在对那些以经营绝对精神为生的思辨哲学家和神学家的理论批驳。其四,意识形态具有意向性。马恩说:“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意识和存在的关系,而且揭示了意识形态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意向性,即意识形态指向现实生活的这一特性,意向性表明意识形态不是空洞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
关于意识形态的规律。在《形态》中,马恩揭示了意识形态的一些规律性东西。
其一,意识形态的产生与消亡规律。马恩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认为,意识形态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和条件下的产物。马恩指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马恩指出要消灭意识及其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马恩还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也难逃被消灭的命运,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具备了阶级意识(即共产主义意识)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的途径是消灭私有制和革命的实践。
其二,意识形态的媒介规律。意识形态是借助语言(话语)的载体来实现自身功能的。马克思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__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这一论断揭示了意识形态必须首先借助语言这一最普遍的形式来实现其功能的媒介规律。
其三,意识形态的转化规律。马恩认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必须转化为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主体能够接受的带有普遍性的意识形式,才能实现意识形态的功能,进而实现阶级统治的目的。《形态》中,马恩指出“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个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做主要的谋生之道”。这些意识形态家或理论家、哲学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他们承担着意识形态“转化”(即教育、教化、宣传)的重要工作。马恩还指出意识形态家一般要凭借国家机器的力量来开展工作。
其四,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规律。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作为“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而存在,为现存制度进行合法性论证和提供思想支持。意识形态维护功能体现在“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已普遍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2](P552)意识形态的这一功能,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
其五,意识形态的矛盾和矛盾斗争规律。在《形态》中,马恩揭示了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一个矛盾复杂体,蕴含着历史与现实、普遍与特殊、批判与维护、虚假与真实、独立与继承等矛盾关系,认为意识形态冲突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马恩指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这一论断揭示了化解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方法与思路。
二、《形态》中马恩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贡献和价值
《形态》问世已经有近170年的历史了。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如此,马恩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其深刻、丰富的思想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其贡献和价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是《形态》树立了运用唯物史观开展意识形态批判的光辉典范。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发表后,德国哲学界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动向,费尔巴哈、鲍威尔、施帝纳、赫斯之间就不同的理论观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摆在马恩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彻底清算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开创“新唯物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任务的完成,马恩主要是通过对德国__现代哲学中的强大敌手、哲学大师甚至是自己曾经的“老师”的思想展开批判来实现的,其成功之处就在于马恩成功地开创并有效地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精神拿来分析、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帝纳所代表的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在对现代德国哲学和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中,马恩坚持和贯彻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发现的实践观,从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出发,研究了欧洲生产分工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而有力地批判了以虚假性、颠倒性、不彻底性为特征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开创唯物史观并运用创唯物史观进行意识形态批判中,马恩以一个革命家、理论家、实践家的勇气和胆识勇于颠覆以往整个哲学传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种不畏权威、不唯书(历史和传统)、只唯实(事实)、只唯真(真理)的精神永远散发着不为岁月所湮灭的时代光芒。
二是马恩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为后世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和创建提供了思想渊源和理论启迪。
法国人特斯杜·德·特拉西首先提出具有“观念学”意旨的意识形态概念以来,同时代的法国皇帝拿破仑赋予其以蔑视的否定意义,马恩在批判吸收特拉西、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赫斯等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建了真正科学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马恩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在两个方面为后世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和理论启迪,影响着后世意识形态理论的走向。一是马恩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被苏联的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所继承和发展,马恩的思想深远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研究的走向。二是马恩的意识形态思想被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法兰克福学派所继承、利用和发掘,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启迪。马恩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为后世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学者提供了“说不尽”的话题和新路径。正如英国著名思想家大卫·麦克里兰说:“然而无论如何,直到最近几十年,意识形态的研究,无论其企图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那些以某种方式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保留地。”
三是马恩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为我们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和思想启迪。
在《形态》中,马恩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深刻批判与开创唯物史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形态》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等所代表的旧哲学进行了深刻的彻底的科学批判,进一步论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诸如: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考察历史的出发点。《形态》中马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唯物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用唯物史观的视角去观察人与自然、存在和意识的关系时,世界观就成了方法论。正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马恩深刻阐述、科学揭示了至今看来仍是真知灼见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总指导和思想启迪。
三、《形态》中马恩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当代启示
实践表明当今世界是一个意识形态没有终结反而更加活跃的“意识形态时代”。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新的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在这一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正本清源,把握规律,以指导和改进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第一,要高度重视和不断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和建设。
当今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与多种文化并存且相互影响、渗透、争夺的格局。当前国内存在着四种值得警惕的意识形态观点:“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淡化论”、“意识形态多元论”、“意识形态趋同论”。这四种观点从侧面证明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荒谬性,也印证了马恩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正确性。马恩关于意识形态的产生和消亡规律启发我们:在当前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下,各种反动的、腐朽的意识形态其产生消亡条件依然存在,因此,这些意识形态不但不会终结消亡,而且还会争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我们一定不能麻痹大意,要努力抓好并改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识形态建设。马恩的意识形态矛盾和矛盾斗争规律启发我们: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双重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会成为矛盾、冲突、斗争的集结地,而且这些矛盾冲突正如马恩所揭示的并不一定要“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爆发,加上意识形态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矛盾综合体,因此执政的共产党既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又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矛盾规律的研究,在把握矛盾中化解“冲突”,增强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
第二,要遵循和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规律。
在《形态》中,马恩揭示了意识形态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其一,马恩揭示了意识形态的媒介规律,这一规律启示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就要拓展意识形态的表现表达形式,努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上做出新探索。虽然,《形态》中马恩使用的“语言”是狭义的概念,但是我们对它的理解应该是“广义”的。它启示我们,要用大众语言、百姓语言、生活语言等丰富的、鲜活的、通俗的语言形式和语言载体来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近些年中央提出要积极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这与马恩的意识形态媒介规律的精神要求是相吻合的。其二,马恩揭示了意识形态的转化规律,这一规律启示我们:作为观念形态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如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形式,理论就不能够掌握群众,就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物质力量。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凝聚力、影响力,就必须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这一战略工程,广大理论和学术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要在深入研究、把握意识形态转化规律上发挥积极作用。其三,马恩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的特点,它启示我们要注意开展对“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等思潮的批判,要善于揭露这些思潮的本质与目的,教育引导人们划清与这些思潮的界限。
第三,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看待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在
当今全球化的开放时代和信息时代,国内各种文化思潮活跃和复杂。从种类看,有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本土意识形态与外来意识形态,有益的意识形态与有害的意识形态,历史承袭下来的意识形态与新生的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意识形态和科技意识形态,等等。这些意识形态既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又相互渗透、相互争夺,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态势。如何看待和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马恩在《形态》中以借鉴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科学地对待德国现代哲学,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对待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问题上,我们要采取借鉴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不能简单化也不能扩大化,不能僵化也不能西化,更不能靠运动的方式来消灭意识形态。
在方法上,我们要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总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分析事物的思想理论武器。在《形态》中,马恩为我们提供了三种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
一是矛盾分析法。我们要注意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基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兼顾好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种社会思潮的良性发展。
二是历史分析法。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运用历史分析法就要把意识形态问题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把握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因素、环境与条件。
三是阶级分析法。马恩在《形态》中揭示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虽然,我国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是从国际范围看,在当前“一球两制”的竞争对抗格局下,阶级斗争还会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激化。特别是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图谋没有放弃并且方法手段有所翻新的情况下,阶级分析法仍是我们观察分析意识形态问题的有用方法。
第四,把握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矛盾关系。
在《形态》中,马恩初步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马恩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政治性和规律性、文化性等特点。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是一对复杂的矛盾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启示我们,加强和改进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把握和平衡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同一的。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消除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虚假性的根源,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在我国是可以实现同一的、平衡的,其途径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必须在立足现实国情、体现时代特征、回应百姓需求中增强理论的真理性、价值性、时代性;在增强科学性的同时,必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亲和力,维护和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性。在恰当把握二者矛盾关系的基础上,在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应当而且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29.论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市民社会理论 51
(一)市民社会内涵
长久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人们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概念缺乏全面认识,或者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把握市民社会,将市民社会界定为马克思早期不成熟的思想,这些片面的理解都不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笔者通过深入探析文本中有关市民社会的论述,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内涵包括一切时代的物质交往形式、伴随私人所有而出现的商品经济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三层含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集中提到“市民社会”的地方共有五处,马克思基本上是在三层含义上使用市民社会概念的。
第一层含义是一切时代的物质交往形式。“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通过这一论述,可以看出市民社会是贯穿整个人类历史的,只要存在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就存在市民社会,它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虽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并没有明确使用“生产关系”的概念,但是已经明确提出了这一思想,把市民社会归结为一切时代的物质交往形式,是作为生产关系意义上的市民社会而提出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他的新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由此我们看出,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也是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一切历史阶段都存在的经济基础。所以,这层含义上的市民社会是针对黑格尔派从绝对精神出发理解社会历史的错误做法而提出来的,马克思把市民社会当作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历史的基础”,清楚地表明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的概念已经突破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特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狭隘范围,走向了新的哲学高度。
第二层含义是伴随私人所有而出现的商品经济社会。“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另一方面它对外仍必须作为民族起作用,对内仍必须组成为国家”。“马克思在这里说的‘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物质交往’显然不同于第一种含义市民社会中说的‘一切历史阶段上’和‘一切时代’的‘交往形式’”,这里的市民社会显然是一个历史范畴,产生于“私人所有摆脱了共同体”、“商业生产和工业生活”开始与国家分离的时代,不同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消灭私人所有的未来社会。它是指“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以生产和交往为核心,其本质特性在于交往,交往形式的特性决定了市民社会的特质,所以这一含义的市民社会的本质在于商品的交换,即每个人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都拥有私人所有,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把自己的私人所有转让给他人。在这一层次上,市民社会实际上被认为是拥有一定生产资料的商品生产者作为独立的个人自由地进行生产活动并与其他商品生产者进行平等交换的社会,是一个实现了自由与平等的社会,这种社会对于实现人的共同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马克思说:“前一种情况的前提是,各个人通过某种联系———家庭、部落或者是土地本身,等等———结合在一起;后一种情况是,各个人互不依赖,仅仅通过交换集合在一起。在前一种情况下,交换主要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即以人的劳动换取自然的产品,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换”,所以,相对于它的前身———原始共同体而言,商品经济社会的出现无疑是一种历史进步,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三层含义是资产阶级社会。“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这里的市民社会特指资产阶级社会,马克思从市民社会中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认为资产阶级社会是“真正的市民社会”,全面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本质。随着私人所有即资本的出现,自由与平等的市民社会中一部分人转化为无产者,另一部分人则转化为资产者,自由与平等被阶级对立代替,市民社会就异化成了病态的社会,即资产阶级社会。很明显,这里的市民社会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它是一个异化和物象化的世界,是马克思致力于批判的社会。
通过上面的深层解读,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的三层含义,同时,从整体上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发现马克思也是用“交往形式”、“交往关系”、“交往方式”等尚不确切的概念来表达“市民社会”,这一方面体现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内涵不断发展的特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何种场合使用何种含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也取决于马克思论述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试图以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解剖一切历史的一把钥匙,在论述分工的发展、私有制的建立时,他使用第二、三层含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让人们认识到现存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深层本质,得出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性和暂时性结论,并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在从对现实的批判向哲学高度升华的过程中,马克思用“交往形式”即广义的市民社会来阐发新历史观的基础,论述了交往形式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运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由生产力决定的作为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从而形成整个人类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为唯物史观的建立奠定基本原则。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的特征概括
在全面理解市民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概括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的三方面特征:
第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赋予了市民社会以新的理论内涵,用一切时代的物质交往形式来界定市民社会,试图用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与当时的黑格尔派划清了界限。
市民社会的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最先提出来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也是在发展地具体地使用这一概念。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市民社会被认为与政治国家高度重合,到了18世纪,黑格尔首次将市民社会视为经济范畴,开创性地提出了市民社会和国家分离的理论,马克思正是在这样一个理论背景下提出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并逐步丰富和发展的。从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市民社会”到“作为交往形式的市民社会”,再到“作为生产关系的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市民社会概念在向新的哲学高度合乎逻辑的升华,并不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的过渡性思想,而应该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第二,市民社会不是中性的,不仅具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首先从积极方面来说,在商品经济社会,虽然物占主导并支配着人,但是商品所有者在商品交换中是平等和自由的,这相对于人支配人来说是一种历史进步。商品经济社会的本质在于交换,通过交换人们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它的发展使个人获得独立、人格受到陶冶、交往实现普遍化,有利于实现人的共同性和社会性。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使分工和交换得到全面发展,能够为人类进入自由联合体阶段做好准备。正如望月清司所说:“市民社会通过异化劳动和分工,把那些走出共同体四处游荡的人们彻底分离,然后又使他们的劳动结合起来”[5]270,因此,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其次从消极方面来看,随着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商品和货币的关系转化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平等和自由的市民关系会转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市民社会异化为资产阶级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异化和物象化状态充分暴露了市民社会的否定性因素。当然,由于其内在的固有矛盾,也使得资产阶级社会必然会被超越,取而代之的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由此可见,马克思并没有彻底否定市民社会,而是采取一种扬弃的科学态度,从中寻找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有利因素,从而实现市民社会阶段向自由联合体阶段的跨越。
第三,以货币和商品为中心的市民社会和以雇佣劳动和资本对立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社会属于同一个社会的两个不同层次。
把握好“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含义上的市民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含义上的市民社会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区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其他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把历史分为原始共同体阶段、市民社会阶段和自由人的联合阶段,“在马克思那里,奴隶制和封建制都属于市民社会产生以前的共同体形态”[6],市民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基本上是重合的,都产生于18世纪。其中,以货币和商品为中心的市民社会是眼前社会的表面现象,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对抗被抽象掉,呈现为自由、平等的商品经济社会;而以雇佣劳动和资本对立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社会是眼前社会的深层本质,由于交往的异化,商品交换关系转化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商品经济社会转变为资产阶级社会。当然,随着分工和异化劳动的消灭,资产阶级社会必然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进而解释了资产阶级社会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的历史性和暂时性。、
30.《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 54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可理解为:首先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兴趣等各方面的发展;其次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特质的发展能驾驭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时候的个人一方面完全依附于自然;另一方面又完全受制于社会共同体。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即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主体地位虽有一定的提升,但不可能以一种全面的形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导致的后果是个人的发展呈现异化状态,类的发展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第三阶段是“建立在个体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也就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在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地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个体和整体”双向联系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考察全部人类历史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体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这里的人既然是现实的人,就注定生活在现实世界、从事着物质生产并和现实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个体的发展是群体发展的具体前提,而群体发展、历史的发展则是个体发展的总体展现。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不但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诞生,而且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发展: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怎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社会才能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可能。马克思不仅揭示出人们首先必须满足其吃、穿、住、行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然后才能从事政治、文化、艺术等相对高级活动,而且通过这一事实也阐述了生产力和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建立“真正的共同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这同单个人隶属于分工是同类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劳动本身才能消除。”私有制对于个人的发展危害在于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剥夺大部分个人发展的权利。异化劳动扭曲了人的本质,使本应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处于异化状态,使工人丧失了自己的人性。“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因此,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消灭私有制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
(三)旧式分工的消失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人的发展一直同分工联系在一起,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分工的历史。但个人的片面发展,却完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机构内部的分工即旧的分工造成的。这种分工把人终生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使人终生服侍一台机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是这样描述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因此,只有扬弃旧式分工,个人从旧式分工中解放出来,自由的选择职业和发展自己的爱好,人的社会特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要重视人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有助于我们增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信心
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的。这就要求我们注重量变,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三)有助于消除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错误认识
有些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在现阶段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避免片面性地、教条式的理解。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把我国建设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总而言之,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相应的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理想和现实统一的过程。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迈进。
3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57
《德意志意识形态》( 以下简称《形态》)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 年间合写的一部巨著。马克思恩格斯为这部著作所花费的心血,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他们在这部著作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纲领。可以说,《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也是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
一、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并指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67。这一论述表明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考察了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也就是从社会结构的四个构成要素,进一步深入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第二个事实是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即新的需要的生产。历史发展的第三种关系就是人口的生产,即繁殖。历史发展的第四个因素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现实的个人”时,总是把个人放在他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和由这种物质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物质生活条件中考察,为唯物史观确立了现实的前提和出发点,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整个理论体系。
二、指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命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的生产者,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具有社会性,人的意识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随着交往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谬误和幻想也是存在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命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最初的,然而是深刻的表述,并且在进一步论证中揭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这一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制定新世界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部唯物史观及其基本原理都是从这里展开叙述的。
三、阐明了交往、劳动、分工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详细分析了交往、劳动、分工等对于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的作用,考察了近代大工业到来以后生产与交往发展的特征,科学地预言了交往、分工发展对于人类历史持续影响的前景和方向,特别是提出了关于民族间交往基础上的“世界历史”的理论,分析了历史愈益成为“世界历史”的原因、发生作用的形式和过程以及“世界历史”趋势的最终前途和意义。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考察了原始社会以来人类交往和分工发展的过程,充分肯定了交往和分工等活动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指出“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更集中地分析考察了近代大工业诞生以来生产、交往、分工发展的特点及影响扩大的情况,提出随着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的时代的到来,“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民族间交往的普遍化是促进历史愈益成为世界历史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交往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相互作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动力。以大机器为标志的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是促进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的最根本力量,“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四、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作为生产关系范畴实质上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的。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发展这个极其重要的原理,在理论表述上又常常表述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从诸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物质关系,从物质关系中划分出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在一定的所有制形式下,就是交往形式,即“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在进一步论述生产关系时,还同生产的分工和所有制联系起来,从而和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辩证的历史的分析时指出: 人们只要进行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所以只有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才能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从而真正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 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这样,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而历史上各种矛盾冲突的解决,归根到底,是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五、论述了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提升到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也只有从经济基础出发,才能正确地理解和阐明上层建筑各个部分对经济基础的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集体分为三个基本因素: 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上层建筑,并对他们的关系做如下的分析,“这种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马克思恩格斯把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考察他们的物质生产过程和物质交往过程,进而考察他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全面系统地反映人类现实的客观历史过程,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以自身的客观存在形态被揭示出来。
六、论述了阶级斗争学说和国家与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作了科学说明,着重论述了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物质条件,阶级斗争的实质表现和发展规律。他们认为,阶级产生于物质生产,生产形成分工,分工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使人们处于不同的地位,形成不同的阶级; 阶级能够长期存在,是由于生产的相对不发展,是和有限的生产力相适应的; 阶级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个人之所以组成为阶级就是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反对与他们敌对的阶级;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往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不同时代阶级斗争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同的。马克思恩格斯还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揭示了国家的本质、职能和发展规律。他们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决定的; 国家的特点和政权的形式与阶级斗争状况密切相关。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实质上是阶级斗争; 国家的实质是用暴力维护统治阶级的生存条件; 国家在阶级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以实现他们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 国家也不是永存的,随着分工和阶级的消灭,国家也必将消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还对革命的本质、作用及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的阐述。革命是改造世界的行动,革命依赖于物质条件,革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革命的任务是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推翻表现和维护过时的交往形式的国家和法。革命的关键问题是政权问题,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往一切在分工条件下进行的革命,都导致新的政治机构国家的产生,但是革命不是为了适应政治机构,而是适应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引起革命。
七、阐明了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
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思想。社会经济形态( 即社会形态) ,它表示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它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在这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基础。在《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交往形式,第一次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 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揭示了每种所有制的基本特征,以及为更高一级的所有制所代替的规律性。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任务,科学地阐明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形态》中,他们则把自己称为共产主义者,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详细地构思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但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中,预见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生产资料公有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剥削和阶级的消灭等等。由于这一切,就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条件,并且,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真正集体”,就是指共产主义的集体,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也就是说,只有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有个人自由。并论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资条件,“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共产主义所建立的制度,正是这样的一种现实基础,它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因为现存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这些基本思想的论述,形成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这些基本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后来的著作中得到进一步的论证、丰富和发展,在今天仍然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唯物史观具有基础理论的意义,我们需要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他经典著的再学习、再研究,深入地领会它、把握它和运用它。
3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怎样论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的? 61
社会意识的生产和发展依赖于社会存在。
首先,意识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的产物。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必须和周围的人交往,有了交往才使意识得以产生。其次,意识的发展要受到物质的制约。尽管“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是,人们的意识要受到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制约,主要是所有制的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①所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其次,批判德国哲学的唯心史观,得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结论。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青年黑格尔派考察历史的方法是“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认为只要能够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就能改变现实社会。费尔巴哈考察历史的方法是从人出发,但他把人理解为“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认为只要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按照人的自然本性生活,世界就会变得和谐。与此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历史的方法是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是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认为意识是对人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先有社会存在,后有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结论:意识“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②历史就不再像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像唯心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最后,阐明唯物史观代替唯心史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唯心史观一定要被唯物史观所代替。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里应该注意把握的观点:(1)历史理论如果“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2)唯物史观“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3)人们在着手考察和整理历史资料碰到困难时,理论本身根本不可能提供排除困难的方法,要想解决问题“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
33.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批判鲍威尔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62
(一)批判鲍威尔把人的解放只归结为思想解放的错误观点
青年黑格尔派的鲍威尔把一切都归结为“自我意识”,认为改变词句就可以改变现实,如果把人从某些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就能获得真正的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他们认为,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经济和物质上的解放才是最根本的解放。鲍威尔把人的解放只归结为思想解放显然是片面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了鲍威尔把人的“解放”归结为思想解放的历史根源,即“在像德国这样一个具有微不足道的历史发展的国家里,这些思想发展,这些被捧上了天的、毫无作用的卑微琐事弥补了历史发展的不足。”用思想弥补历史的不足显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二)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唯心史观
第一,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如果在费尔巴哈那里有时也遇见类似的观点,那么它们始终不过是一些零星的猜测,而且对费尔巴哈的总的观点的影响微乎其微,以致只能把它们看做是具有发展能力的萌芽。”费尔巴哈看到了改变世界的重要性,但这始终不过是零星的猜测,从总体上看,他并不理解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含义,不理解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②通过一代一代人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持续,人类社会将继续变化和发展下去。这既是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批判,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阐述。
第二,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在自然界、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正是由于这种实践“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就是说,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依赖于自然界,如果没有自然界所提供的资源,人类社会就无法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人类社会,如果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哪里会有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呢?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所以,他不能科学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等问题。
第三,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的主体是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抽象的人,人与入之间除了“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没有其他的“人的关系。”他不了解人是处在众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人是实践的主体,他不懂得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人类生存的环境,同时也改变人自身。所以,“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这导致他最终“重新陷入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总的评价:“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34..怎样理解“异化”和“异化”的消灭问题? 63
关于“异化”和“异化”的消灭问题。异化译自德文Entfremdung,是转让、疏远、脱离等意思。德国古典哲学中常用的术语,指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分裂出与自身相对立并制约着自己的外在力量。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异化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经过逻辑发展阶段,再把自身“异化”为外部世界,然后又回复到自身。费尔巴哈认为人借助于幻想把人的本质“异化”为上帝并对之顶礼膜拜。在这里,异化是指“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成倍增长的生产力。”q)但这种扩大了的生产力“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简言之,人们创造了生产力,又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消灭“异化”必须具备两个实际前提:(1)要使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起来革命,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2)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其原因:一是“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二是“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即无产阶级,使各民族的无产阶级相互依赖,成为一种普遍的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一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可能胜利,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②到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预见到美国将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并认为欧洲要不陷入对美国的依附地位,唯一的条件就是进行社会革命。这以后他们没有重提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的设想。
35.试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 64
第一,阐明共产主义的基本含义。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③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而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共产主义。
第二,阐明共产主义运动的条件。
共产主义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现有的前提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是“许许多多人仅仅依靠自己劳动为生——大量的劳力与资本隔绝或甚至连有限地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可能性都被剥夺——,从而由于竞争,他们不再是暂时失去作为有保障的生活来源的工作,他们陷于绝境,这种状况是以世界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无产阶级为了生存和解放,必然起来与剥夺他们生活来源的资产阶级作斗争,进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运动,只有通过共产主义运动达到自己解放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再次提出共产主义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里取得胜利的思想,即“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①这一理论被后来苏联、东欧及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相继建立所修正。
第三,阐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失,人们将使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失,人们成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人。
36.试论历史观及历史观的重要结论。 64
从横向看,历史是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原始封闭状态逐步被打破,随着横向联系的扩大,历史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向世界历史转变,历史也就越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列举两个事例加以说明:(1)“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2)1806年11月21日,法国皇帝拿破仑实行的大陆体系,引起的砂糖和咖啡这两种产品的匮乏,推动了德国人起来反抗拿破仑,“从而就成为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这一事件在19世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可见,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显然是错误的。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资本主义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被共产主义公有制所取代。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②那些迄今为止作为威慑和驾驭人们的异己力量将被人们“控制和自觉的驾驭”,共产主义要使每一个人都获得真正的解放。
从纵向看,历史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①历史的发展具有前后继承的连续性,既是对以前各代历史的继承,又是对以前各代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人类意识支配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是,青年黑格尔派却作出了“目的论”的解释。历史在他们那里被思辨地扭曲了。他们认为“好像后期历史是前期历史的目的。例如,好像美洲的发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使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于是历史便具有了自己特殊的目的并成为某个与‘其他人物’(像‘自我意识’、‘批判’、‘唯一者’等等)‘并列的人物’。”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美洲大陆的发现,促进了欧洲,包括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因此,美洲的发现与法国大革命有着间接联系。但不能说成“美洲的发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使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显然是很荒谬的。这种历史目的论的实质,即“前期历史的‘使命’、‘目的’、‘萌芽’、‘观念’等词所表示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从后期历史中得出的抽象,不过是从前期历史对后期历史发生的积极影响中得出的抽象。”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而失去立足之地。
37.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根本区别的论述对以及对唯心史观的批判 66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明了社会结构的理论,把唯物史观概括为一个出发点、三个要素和两种关系。其“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了(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①就是说,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或人类历史的出发点是物质生产。不进行物质生产,人类就无法生存。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同大自然发生关系,人类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就形成生产力;另一方面同社会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形成生产关系。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特定历史时代的生产方式,形成“市民社会”,即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法律、哲学、宗教、道德等上层建筑是在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所以,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人类物质生产;三个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种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思想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了经典概括。接着,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
第一,唯物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之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把实践引入认识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他们消灭”,才能铲锄唯心主义得以滋生的土壤。唯心史观则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认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②仅局限在认识的领域中,用理论去批判理论,显然是错误的。
第二,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③革命实践是历史的动力,是哲学和其他意识形态发展的动力。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是可以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青年黑格尔派则把现实问题归结为宗教观念,认为改变观念就可以改变现实。早在1843~1844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就批判了这种观点。他尖锐地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第三,唯物史观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是人创造环境,“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即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一定的生产力总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要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可见,环境和人是相互作用的,环境通过人来改变,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人自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唯心史观则不了解“实体”和“人的本质”等这些被“他们加以神化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即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受到干扰。”④
第四,唯物史观认为实践的主体是革命群众,革命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对社会要实行全面变革必须具备两个物质因素: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反抗旧社会的革命群众,如果没有人民群众起来革命,就不会有旧制度的灭亡和新制度的产生。如果脱离革命实践和实践的主体革命群众,“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②理论一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空谈。而唯心史观只看到英雄人物或领袖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显然是片面的。
(二)对唯心史观的批判
首先,以往一切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就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没有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
“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因此,这种历史观只能在历史上看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看到宗教的和一般理论的斗争,而且在每次描述某一历史时代的时候,它都不得不赞同这一时代的幻想。”①唯心主义没有看到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即物质基础,也没有看到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纵横交错、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他们在研究社会历史时,或者是脱离现实生活,或者是“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从这种唯心主义的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出发,必然得出带有幻想性质的结论。
其次,对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德国人总是在“纯粹思想”领域中兜圈子,“对于德国历史编纂学来说,问题完全不在于现实的利益,甚至不在于政治的利益,而在于纯粹的思想。”德国历史学家把历史只看作是思想史。例如,黑格尔把历史哲学是整个“德国历史编纂学的最终的、达到自己‘最纯粹的表现’的成果”,是“绝对精神”的发展史。鲍威尔把历史看作是“一连串的‘思想’,其中一个吞噬一个,最终消失于‘自我意识’中。”只有“批判和批判者创造了历史”。施蒂纳把历史变成观念发展史。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施蒂纳“对全部现实的历史一窍不通,他认为历史进程必定只是‘骑士’、强盗和怪影的历史,他当然只有借助于‘不信神’才能摆脱这种历史的幻觉而得救。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宗教的观点:它把宗教的人假设为全部历史起点的原人,它在自己的想象中用宗教的幻想生产代替生活资料和生活本身的现实生产”。②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却不愿承认这一点,在同施蒂纳的争论中,既否定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又否定自己是唯心主义者,自称是“共产主义者”。他说:“思想中的他,就是行动中的他,精神中的他,就是肉体中的他,本质中的他,就是感觉中的他:他是人”,“他是共同人,是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救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③他最终不能突破旧唯物主义局限性,在说明人的问题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可见,费尔巴哈的“共产主义”,是从人本主义出发演绎而来的,不仅与科学共产主义,就是同当时在工人中流行的共产主义,也是根本同的。其区别在于费尔巴哈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在这方面,费尔巴哈同鲍威尔、施蒂纳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不仅如此,鲍威尔和施蒂纳还利用费尔巴哈关于共产主义者的观念制造混乱。总之,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精神、意识等主观的东西,甚至“把宗教幻想推崇为历史的动力”,这显然是错误的。
38.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如何对“思想独立化"观点的产生、发展和消失的论述? 68
(一)何谓“思想独立化”?
“思想独立化”是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使思想成为独立自在的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独立化”观点的实质就是“完全不考虑这些思想的基础一一个人和历史环境”。②把思想和产生思想的基础,即社会历史条件割裂开来,把思想和现实世界看成是毫不相干的东西。如果用这种观点去观察人类社会的历史,就会造成各个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这样或那样的思想。这显然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任何思想都不是孤立产生的,都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人们的大脑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二)“思想独立化”观点产生的原因和目的
首先,“思想独立化”观点产生的原因。社会历史发展表明“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①任何一个新的阶级,要进行革命的阶级,要取代旧的统治的阶级,“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是代表了更多人的利益,“还不能够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这一阶级的胜利对于其他未能争得统治地位的阶级中的许多个人来说也是有利的,但条件是革命胜利后使这些个人有可能升入统治阶级而言。例如,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的思想代表了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整个第三等级的利益和要求。尽管,从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那天起就存在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主要对头是封建统治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处在潜伏状态,没有激化,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利益。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为首的革命阶级的思想确实不仅反映该阶级的利益,也反映了其他阶级的共同利益,使得社会历史发展必然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
其次,“思想独立化”观点产生的目的。“思想独立化”观点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每一个新阶级赖以实现自己统治的基础,总比它以前的统治阶级所依赖的基础要宽广一些”;二是“非统治阶级和正在进行统治的阶级之间的对立也发展得更尖锐和更深刻。”这两种情况就使得新的阶级“在否定旧社会制度方面,又要比过去一切争得统治的阶级所作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②可见,“思想独立化”的观点为否定旧的社会制度提供了舆论准备。
(三)“思想独立化”观点的消失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要阶级的统治完全不再是社会制度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①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思想独立化”的观点就会自行消失了。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思想状况和思想发展的一种科学预见。
39.《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论述 70
第一,《形态》论述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论述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生产力制约交往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交往形式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而由新的交往形式来代替。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认识人类历史要确定的第一个事实,即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El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这就是说,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这样。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因此人类要连续不断地进行再生产活动。第三个事实是,人类要进行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这就有了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即家庭。这三个方面的事实表明,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人自身的生产,都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属于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交往形式。交往形式分为物质交往形式和精神交往形式,物质交往形式就是生产关系。马克思讲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实际上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最主要方面。
第三,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整个历史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必然改变自己的交往形式;随着交往形式的改变,全部社会关系也必然发生改变。当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交往形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社会的变革就会到来。因此,“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
第二,交往形式决定国家与意识形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①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②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上讲的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强调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都是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产生的。
40.论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71
《形态》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成,实现了哲学史的伟大变革,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
《形态》系统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是在社会矛盾运动中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冲破资本主义的桎梏,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点所在。学习《形态》,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领会和掌握书中所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指导工作。
《形态》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和基本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供了重要启示。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适应的,但仍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必须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必须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与体制机制有关,必须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来逐步完善。学习《形态》,就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形态》科学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共产主义社会建立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为我们既坚持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地为现阶段目标而奋斗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共产主义是一定会实现的人类理想,但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原先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就更加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对共产党员来说,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以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来要求和鞭策自己,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
《反杜林论》
1.《反杜林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的全面论述 73
1、科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针对杜林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否定和攻击,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
恩格斯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他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已经开始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开展,但又很不充分、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即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和种种弊端,并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思想。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圣西门关于法国革命是贵族、资产阶级和无财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的观点,认为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极为天才的发现;傅立叶的贡献则在于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世界在物质上和道德上的贫困,并初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辩证法;欧文不仅揭露了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是私有制、宗教和现在的婚姻制度,并努力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当时英国的有利于工人的一切社会运动、一切实际进步,都是和欧文的名字联在一起的。”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探讨了未来的理想社会,设计了种种社会改造方案,提出了许多天才的预测。但他们存在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理论上的错误。对此,恩格斯作出了深刻的分析:“空想主义者之所以是空想主义者,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还很不发达的时代,他们只能是这样。他们不得不从头脑中构想出新社会的要素,因为这些要素在旧社会本身中还没有普遍地明显地表现出来;他们只能求助于理性来构想自己的新建筑的基本特征,因为他们还不能求助于同时代的历史,”④恩格斯的上述评价,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观点的典范i而杜林在空想社会主义出现80年后,还企图从他至高无上的头脑中,从他的孕育着“最后真理”的理性中构想出一个新社会制度的“标准”体系.这无疑表明了他只不过是一个空想主义者的模仿者、最新的空想主义者。
2、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基本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依据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的基本矛盾,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和必然性。恩格斯批判了杜林从唯心史观出发,否认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谬论,科学地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具体途径。
在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之后,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这一内在矛盾,一方面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另一方面集中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他对1825年至187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六次经济危机进行了考察分析,阐明了经济危机的实质和特征,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指明了它是每隔十年就重复出现一次的规律性现象,而且经济危机的周期时间将逐渐缩短。“经济的冲突达到了顶点: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方式,生产力起来反对已经被它超过的生产方式。”③由此,恩格斯得出了社会革命不可避免的结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这种生产方式日益迫使人们把大规模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因此它本身就指明完成这个变革的道路。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不论是采用托拉斯还是采用国家资本主义,都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基础上,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所建立的社会生产关系将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第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被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第三,当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以后,就消灭了商品生产,这将彻底消除商品对生产者的统治。第四,劳动产品的分配原则将是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而生活资料则归个人直接占有。第五,旧的社会分工将被消灭,生产劳动将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才能的机会,生产劳动将不再是奴役人,而是解放人的手段,将由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在政治上,社会主义社会将消灭阶级和一切阶级差别,国家也将自行消亡。“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在各个领域中将先后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
总之,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第一次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真正主人。“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2.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75
第一、唯物史观的发现。19世纪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上升到了首要地位。它令人信服地证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利益一致等观点完全是撒谎。这就提出了重新考虑这些事实的理论表现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这些就是唯物史观的创立的历史条件。恩格斯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恩格斯认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社会之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是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自己时代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这一点,成为了西方一些学者把恩格斯说成“经济决定论”的理论依据。这是片面的。唯物史观创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唯心主义从历史观这个避难所中驱逐出来了。
第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于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中,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是怎样批判杜林关于世界模式的错误观点的? 75
杜林的世界模式论,就是杜林用一些原则、概念构成世界模式的理论,然后,就把这个模式往自然和人类社会上套,于是,就形成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
恩格斯在这一章中揭露和批判了杜林的世界模式论,阐明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原理。杜林把存在作为世界模式沦的基本范畴,因此,恩格斯抓住他的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个命题进行分析,批判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先验主义方法和折衷主义观点。恩格斯还揭露了他的世界模式沦的内容和结构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抄袭和剽窃。本章有32个自然段,分三个问题。
(一)恩格斯批判了杜林从思维统一性引出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证了物质世界统一性决定思维统一性这个唯物主义原理。
批判杜林从思维引出世界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阐述世界统一性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唯物主义原理
在杜林看来,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事物联合为一个统一体
恩格斯首先阐明了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
恩格斯接着批判了杜林颠倒思维与存在的真实关系,阐述了世界统一性的客观性。他指出,思维“只能把这样一种意识的要素综合为一个统一体,在这种意识的要素或他们的现实原型中,这个统一体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如果我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那它决不会因此长出乳腺来。”
(二)批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谬论,阐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原理
首先,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杜林鼓吹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杜林采用了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用过的“存在”概念,从“存在”的惟一性过渡到“存在”的统一性,认为整个世界统一于“存在”。但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存在”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均可以接受。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第一,这个命题抹杀了世界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可是,杜林“一般地断定它们都是存在”,这样就排除了“它们其他共同的或非共同的特性”。但是,客观事物的多样性是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所以,恩格斯说:“只要我们离开存在是所有这些事物的共同点这一简单事实,哪怕离开一毫米,这些事物的差别就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事物之间质的差别,绝对不能用“它们都是存在着的”这些话来说明,因为仅告诉人们,事物是存在着,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
第二,这个命题抹杀了哲学上两大不同派别的差别。杜林用“存在”这个模糊的概念来统摄世界,势必抹杀物质与精神,思维与存在这两大现象之间的差别。所以,“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的命题,唯物主义者把“存在”视为物质,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意味着“世界统一于物质”。而唯心主义者把“存在”看成是精神,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意味着“世界统一于精神”。所以,如果我们仅仅指出“世界统一于存在”,并没有区分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这个命题成了各派哲学家均可以接受的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折衷主义命题。
其次,恩格斯全面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基本原理。恩格斯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
第一,我们应该承认,世界首先是存在的,然后才能谈到它的统一性问题。所以,“世界的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
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因为“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并没有回答世界究竟统一于什么样存在这个本质的问题。而且,恩格斯还指出:“在我们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对恩格斯的这句话,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它的意思是说:在主体的认识范围之外,有些事物是否存在,例如,火星上人的存在,星外文明的存在等问题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追问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不是说我们视野之外的物质世界是否存在我们还不知道,也不是说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第三,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经典命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事物的多样性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属性,即客观实在性,它们都是物质世界的不同的存在方式。二是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看,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特性,思维的内容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所以,精神归根结底统一于物质。恩格斯还从哲学史和科学史的角度告诫人们:“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恩格斯看到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三)揭露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拙劣抄袭
众所周知,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他重要的哲学著作,里面充满着辩证法。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源。“绝对精神”从“存在”这个最本原的概念出发,经过一系列概念的推演,最后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杜林在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时,也有意识的抄袭了黑格尔的哲学建构方法,从“存在”这个最少规定性的原始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概念的推演,引导出“世界模式论”,并以此为基础,产生了全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以,恩格斯通过对照剖析黑格尔《逻辑学》体系和杜林“世界模式论”的内容顺序,一针见血地指出:杜林自吹自擂的“世界模式论”,在理论上不过是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体系的“克隆”,而在学风上是对黑格尔理论的拙劣的抄袭,是学术上的江湖骗子。恩格斯根据杜林亦步亦趋跟在黑格尔后面爬行的事实,对杜林哲学作了一个讽刺性的概括:杜林“是在黑格尔范畴模式论的笼子里谈哲学”。
4.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现实意义 77
一、恩格斯对杜林“世界模式论”的揭露和批判
恩格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辛辣讽刺地批判了杜林的错误观点, 论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首先,批判杜林从思维的统一性推导出世界的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哲学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统一于物质;另一种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 世界统一于精神。二元论则认为, 世界有两个平行的本原, 即物质和精神, 但他们最终滑向了唯心主义。对于世界的本原和世界的统一性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不同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也是他们各自的前提和基石。杜林从思维的统一性推导出世界的统一性, 是十足的唯心主义者。杜林认为一切思维的本质都在于把事物综合为一个统一体。把统一思想扩展开来, 唯一的存在性变成了思想的统一体。也就说, 现实世界的统一性来自于思维的统一性, 思维统一性决定现实世界的统一性。
其次,批判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中主义错误。在“世界模式论”中, 杜林指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 , 把“存在”解释为与“虚无”相对立的一切存在的现象(即“实有”)。也就是仅仅把“存在”同不存在(或无)相对立, 除此以外, 对象的其他性质和特点都未被考虑。恩格斯指出:“仅仅说到存在的时候, 统一性只能在于:我们所说的一切对象是存在的、实有的。”也就是说, 杜林没有把“存在”看成是物质, 而是把存在作为“虚无”的对立物看待。杜林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存在时, 没有揭示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认为存在的本质是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存在的本质是精神, 而“二元论”则认为存在的本质是精神和物质两种并列实体。由此可见, 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 既可以理解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也可以理解为统一于精神, 它是模棱两可、折中主义的命题。
最后,恩格斯阐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 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 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 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这就是说, 世界只有先存在才能谈论统一;世界的统一不等于世界的存在。因为世界存在问题是个“实有”的问题, 世界统一的问题是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的共同本原问题。世界存在和统一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问题, 我们不能孤立地谈论世界存在问题, 也不能抽象地谈论世界本原问题。接下来恩格斯说:“在我们的视野之外, 存在甚至完全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种存在是思想的虚无,是真正的虚无。”这就是说, 我们不能纯粹地谈论存在, 要看到存在的“内在的差别”和一切运动变化的事物的共同的统一基础。杜林把这两个问题混同起来了, 不能真正理解世界存在和统一的相互关系。
二、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为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 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就是要求人们要遵循世界的物质性(即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去认识、把握和运用物质世界的规律, 使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就是要求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各项实践活动中, 必须都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以社会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一,我们正确理解和领会毛泽东思想及其精神实质的理论前提。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 认识国情, 把握现在, 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由于党的理论不足, 当时许多处于领导地位的同志, 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道理, 深受苏联革命模式影响, 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中心城市上。这就导致了在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 党内连续发生了以“城市中心论”为指导思想的3 次“左”倾错误思想路线, 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随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从此,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出发,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不断探索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突破“城市中心论” , 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 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以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通过合作化的方式, 实现了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用“和平赎买”的方式,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避免了社会动荡和冲突, 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解放了生产力, 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证明, 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前进, 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
第二,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前提。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有助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并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时代主题的转变, 认真分析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 科学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的基本路线, 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立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最根本的原因, 就是我们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不断地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恢复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 充分认识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 经济文化仍比较落后的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 是我们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历史证明: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们就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惑, 归根到底就是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科学地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并把“三个是否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避免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新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民群众物质利益多样化;党员队伍结构出现新特征, 党内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等。面对这些新变化,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新形势新情况下,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指导思想。这些重大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都是我们党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
综上所述, 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才能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5.试论述恩格斯《反杜林论》中辩证的唯物认识论 82
一、恩格斯批判了杜林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论述了从事实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对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来说,关于外部世界的原则,绝不是思维自身想象的产物,而只能是思维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恩格斯这一精辟论段,深刻表明了思维和存在、人的认识和客观对象的真实关系。
二、恩格斯阐述了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首先,认识过程本身就是矛盾的。杜林之所以追求“终极真理”的体系,是因为他不懂得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是否承认认识是个过程,而且是个矛盾的过程,这是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根本分歧,也是杜林和恩格斯的根本分歧。恩格斯针对杜林的错误,着重论述了人类认识过程是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运动,阐述了认识过程的矛盾运动。“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都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认识中的矛盾是由认识的主、客体所决定的。
其次,由于认识过程本身就是矛盾的,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认识成果必然也是矛盾的。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真理与谬误的矛盾,同时由于这个矛盾又引申出了真理自身的矛盾,即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可以看出,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真理与谬误的矛盾,真理自身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矛盾。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真理的界限问题明确指出:“真理和谬误,正如在一切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就是说真理和谬误在确定的范围内,二者有着严格的界限,不可混淆。同时又要看到,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并不像杜林所说的那样,是绝对对立的,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二者的对立才具有意义。“如果我们企图在这一领域之外把这种对立当作绝对有效的东西来应用,对立的两极将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再次,认识运动本身就有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也就决定了正确的认识也有相对与绝对之分。因此,认识过程中的另一对矛盾是真理自身的矛盾,即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矛盾,它反映着认识中的正确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表明了真理的两重性: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且这种正确认识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因而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任何真理又都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的一定层次、一定范围、一定过程的正确认识,因而又是相对的。因此,恩格斯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和先前的一切阶段一样都不是最后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取得的一切正确认识,都是不够完善的,具有相对性。
三、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杜林认为,人的思维是至高无上的,“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长久的怀疑本身已经是一种病态的软弱状态,而且无非是极端紊乱的表现。”杜林吹嘘他的真理是“最后的终极的真理”。针对杜林的谬论,恩格斯对此一一作了批驳。由于杜林绝对地夸大了个体思维的作用,认为个别人可以认识一切,穷尽一切,可以获得某种永恒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真理。因此,恩格斯首先通过讨论人的思维能力,亦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至上意义的问题,着手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论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有关真理绝对性的基本理论。恩格斯指出,人的认识的产物究竟能否具有至上的意义和无条件的真理权,回答这个问题要辩证地分析人的认识能力。
1. 人的思维至上性问题
具有至上意义的人的思维不是单个人的思维,它只作为无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就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和人类的思维发展的性质来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能被认识的事物。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的认识能力、人类的思维,具有至上性、无限性。但我们能够说每一个人的思维都具有至上性,每一个人的思维所能达到的认识都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的真理权吗?恩格斯说,“那是根本谈不上的”。无论从人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都是这样。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
2.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关系
恩格斯认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因此,从辩证法的普遍发展的观点来看,思维的至上性是通过一系列不至上的思维着的个人一代又一代来实现的。就思维、认识能力的本性、使命和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就个别认识的实现和每一次认识的实现来说,又是非至上的,是有限的。至上和非至上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情况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四、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
在杜林看来,真理和谬误自然是完全对立的:真理永远是真理,它和谬误毫无关系,更不会变成谬误;谬误也永远是谬误,它和真理毫无关系,同样不会变成真理。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真理观的同时,科学阐述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揭露了杜林“永恒真理”的荒谬性。
首先,谬误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受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多方面限制,人的认识成果“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东西,毫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东西多得多”;“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其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绝对对立性。在一定的范围内,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正如恩格斯所说,“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最后,真理和谬误对立的相对性。真理和谬误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存在于非常有限的范围和领域,超出有限的范围和领域,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就变成相对的。“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所以只能作这样的理解,关键在于客观事物所处的一定条件。人的思维之所以非至上、相对和有限性,主要是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这种有限的认识又所以能成为真理,就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那种条件下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实情况。如果研究的对象超越了原来特定的范围,客观事物所依存的各种条件也就不相同了。
6.恩格斯是如何论述人类认识中的矛盾的? 84
恩格斯认为,每一个人的思维所达到的认识的至上意义,这是根本谈不上的,而且根据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经验看来,这些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东西,无例外的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东西多得多。从这个意义而言,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因为人的思维是在完全有限的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然而,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人类认识有限与无限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7.认识中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85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照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认识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因为它只限于了解只存在于一定时代和一定民族中的,而且按其本性来说是暂时的一定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的联系和结果。
8.恩格斯是如何批判永恒真理观的?试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85
(1)恩格斯认为,正如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和无限的一样,真理也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如果人类在某个时候达到了只运用永恒真理,只运用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真理权的思维成果的地步,那么人类或许就到达了这样的一点,在那里,知识世界的无限性就现实和可能而言就都穷尽了。
(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照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真理谬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真理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是主观违背客观。一方面是指真理与谬误共处于人的认识中,它们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另一方面是指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会变成谬误,谬误也会变成真理。
9.恩格斯是怎样论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的? 85
杜林为了建立终极真理体系,便割裂了认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杜林只讲至上性,不讲非至上性,只讲绝对性,不讲相对性。对杜林的形而上学错误,恩格斯进行了反复批判,在批判的同时,深刻地阐明了人类认识矛盾运动的辩证法。?
首先,恩格斯指出,应该明确什么是“人的思维”,然后才能回答人的思维是不是至上的问题。恩格斯认为,人的思维不是指单个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从这种理解出发,可以认为,整个人类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单个人的思维是非至上的、有限的。
接着,恩格斯论述了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
最后,恩袼斯论述了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第126页)
总之,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不至上的,是至上和非至上的统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这一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矛盾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
10.恩格斯是如何批判杜林的“原则在先”的观点,并论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它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86
第一,揭穿杜林的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前面说过,杜林认为,原则走在前头,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跟在后面。·那么,思维从什么地方获得这些原则呢了从自身吗?看来,应当是否定的。因为,杜林在另一个地方说过,“纯粹观念的领域只限于逻辑模式和数学形式”。而现在讲的是“存在的基本形式”,;既不是逻辑模式,也不是数学形式,当然不能从“纯粹观念的领域”中来,不能从思维自身中来,只能从现实中来。这样一来,杜林的哲学体系就要颠倒过来了。不是先有思维原则,后有物质世界,而是先有物质世界,后有思维原则。可见,杜林的哲学体系自相矛盾,前言不对后语。
第二,正面阐述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恩格斯这一著名论断,精辟地阐述了思维原则和客观世界,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的真实关系,科学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观点:
首先,客观世界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第一性的、本原的,思维原则是第二性的、派生的。不是先有思维原则后有客观世界,而是先有客观世界,然后才有关于客观世界的原则。
其次,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头脑里固有的,原则只能从客观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
再次,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去适应某种原则,而是原则必须同客观世界相符合,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总之,从客观事实出发,还是从思维原则出发,这是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根本分歧所在,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分水岭。
第三,指出杜林的先验论完全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翻版。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先验论后,揭了杜林的老底,指出:“这完全象一个叫做黑格尔的人。”(第74页)黑格尔也是一个先验论者。他认为“绝对观念”是客观世界的本原,它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由于“绝对观念”的发展才先后创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对照杜林的谬论,使人清楚地看到,杜林的先验论正是黑格尔先验论的翻版。
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明确地规定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路线,为我们提供了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标准,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武器。
第二、它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告诉我们无论想什么问题、办什么事情都不能从主观出发,应从客观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11.恩格斯是如何批判杜林建立的“终极真理”体系的错误和论述人类认识的辩证法的? 87
第一,指出杜林妄图建立最后的终极真理体系是十分荒唐的。
首先,因为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哲学体系已不再需要。当时自然科学已有了充分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人们可以依靠实证科学本身提供的材料对自然界作出系统的说明。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在自然界方面,而且在社会历史方面也能够进行科学的解释。因此,如果淮还妄图用一种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来取代具体科学,就必然要阻碍具体科学的发展。
其次,要建立穷尽一切联系的“终极真理”体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是无限的,无穷无尽的,要对这种联系作恰如原状的、毫无遗漏的、科学的陈述,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体系形成确切的思想映象,这无论是对于我们还是对所有时代来说都是不可能的。
再次,杜林要建立起一个最后完成的“终极真理”体系的想法是反科学,反历史的。因为它取消了人类认识和科学的任务,封闭了科学发展的道路,中断了历史。如果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可以把真理穷尽,我们的认识就是“最后的、终极的真理”,具有“至高无上的真理权”,那岂不是说,今后人们都不需要再认识了吗?人们的认识到此为止了吗?世界的历史至此结束了吗了因此;恩格斯指出,这是荒唐的想法,是纯粹的胡说。
第二,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终极真理”的同时,深刻地阐明了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杜林妄图建立一个终极真理的哲学体系,这表明他根本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为了进一步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错误,恩格斯从下列几方面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无限和有限的辩证法。
首先,人的认识是无限和有限的矛盾统一。恩格斯指出:“人们就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都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这就是说,一方面,人们在实践中给自己提出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任务,但另方面这个任务又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这样人们的认识就处于无限和有限的矛盾之中。这种矛盾是由世界体系的本性和人们的本性所决定的。从世界体系的本性来看,整个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就是说,世界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不可穷尽的,在时间上是不断发展,永无休止的。从人们的本性来看,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因为人类世代的延续是无限的,客观世界和人类认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是不可知论。但是,整个人类的无限的认识,又是通过有限的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具体认识来实现的。而每一个人、每一代人对世界的认识又总是要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客观上,受着他们所处时代的科学条件,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客观过程的发屣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等等的限制,主观上,则受着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修养、文化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寿命,感官等肉体状况的限制。这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就使人们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因而达不到恰如原状的、毫无遗漏的科学的陈述。
其次,人们认识中所形成的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人们认识中所形成的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使人们的认识不断地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相对真理逐渐地接近绝对真理。所以,认识中的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主要杠杆。
再次,认识过程中的有限和无限的矛盾,只能“在人类的无限的前进发展中每天地、不断地得到解决”。(第76页)因为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世代延续、不断前进的,我们这一代人认识不完,儿子一代接下去,子子孙孙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这个矛盾就不断地得到解决。当然,这种解决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人们只能接近绝对真理,而不能穷尽绝对真理。
总之,人们的认识永远处于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之中。可是,杜林却恬不知耻地宣称,他一个人就解决了这个矛盾,建立了“最后的。终极的真理”体系,自封为“没有谬误”的“天才”,穷尽了真理的“超人”。恩格斯指出,这是纯粹的胡说,这种胡说唯一的结果是“封闭了一切科学走向未来的道路。”(第76页)
12.试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真理观 89
人们的真理性认识是永恒不变、绝对适用的,还是需要补充和修正、变化和发展,这是真理论中的重要问题。杜林形而上学绝对主义地解决这一问题,主张有什么根本不变的真理,它的运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针对杜林这种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恩格斯在批判杜林错误观点的过程中,科学地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以及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的确立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杜林认为,人的思维是至高无上的,“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因此,他认为把认识的正确性设想成受时间和现实变化影响的,那完全是愚蠢。严格知识的可靠性和日常认识的充足性,不容许我们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对知识原则的绝对适用性表示失望。“长久的怀疑本身已经是一种病态的软弱状态,而且无非是极端紊乱的表现。”杜林吹嘘他的真理是“最后的终极的真理”。针对杜林的谬论,恩格斯对此一一作了批驳。
由于杜林绝对地夸大个体思维的作用,认为个别人可以认识一切,穷尽一切,可以获得某种永恒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真理,因此,恩格斯首先通过讨论人的思维能力,亦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至上意义的问题,着手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论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有关真理绝对性的基本理论。恩格斯指出,人的认识的产物究竟能否具有至上的意义和无条件的真理权,回答这个问题要辩证分析人的认识能力。
1.人的思维至上性问题。
具有至上意义的人的思维不是单个人的思维,它只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就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和人类的思维发展的性质来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能被认识的事物。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的认识能力、人类的思维,具有至上性、无限性。但我们能够说每一个人的思维都具至上性,每一个人的思维所能达到的认识都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的真理权吗U 恩格斯说,那“是根本谈不上的”。无论从人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都是这样。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如果硬要说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它至多不过表明,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讲,除非他自己改变看法,人们不能用强制的办法使之接受某种思想。但是这样的至上性在认识论上有什么意义呢U对于科学的发展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2.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关系。
恩格斯认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因此,从辩证法的普遍发展的观点来看,思维的至上性是通过一系列不至上的思维着的个人一代又一代的实现的。就思维、认识能力的本性、使命和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就个别认识的实现和每一次认识的实现来说,又是非至上的,是有限的。至上和非至上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人的思维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因此,作为认识成果的真理必然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针对杜林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绝对性绝对化,提出所谓“永恒真理”论的错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着重阐述真理的相对性时,并没有否定真理的绝对性。恩格斯的论述是全面的,因为真理本身既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表现在所有认识领域的每项成果上。例如,人们对于天体的认识,在古代只知道月亮等少数星球,而且对之认识也很肤浅;尔后知道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是一个星球,了解到地球是九大行星之一;太阳系的结构和运动特征也逐步为人们所认识;20世纪初,人们认识到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的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偏远的星体;后来人们又认识到,在银河系之外还有千千万万个河外星系;等等。毫无疑问,人们每一阶段的认识都是有限的、相对的,但每一项有限的、相对的认识中却包含着绝对的东西,而这一桩桩有限的知识又构成无限的、绝对的认识,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二、关于永恒真理的问题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因此,不能离开认识过程来谈真理。杜林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是形而上学的真理观。杜林错误地割裂了认识中的有限和无限的关系,离开认识的相对性谈论认识的绝对性,抽象地谈论“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的空话。针对杜林的谬论,恩格斯指出:“如果人类在某个时候达到了只运用永恒真理,只运用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真理权的思维成果的地步,那么人类或许就到达了这样的一点,在那里,知识世界的无限性就现实和可能而言都穷尽了,从而就实现了可以计数的数不尽的数这一著名的奇迹。”到那时,人们的认识就停止了,时代也就不会前进了。事实上,科学的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从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阶段上升,但是不能通过所谓永恒真理、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的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着这个已经获得的永恒真理、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恩格斯还从各门科学的发展,论述了真理是不断发展的,不存在所谓的永恒真理、绝对真理。在数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等研究非生物界的并且或多或少能用数学方法处理的科学中,“最后的终极的真理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非常罕见了。”。
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但杜林对于某些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的真理性认识,还是津津乐道的,并且冠以“永恒真理”的美名。类似二乘二等于四这样的“永恒真理”,每一个人都可以随便举出许多。
有些人歪曲恩格斯的思想,似乎批判“永恒真理”、“终极真理”,就是否认了客观真理,这是抹杀了相对和绝对的辩证法。杜林的错误不在于承认永恒真理或终级真理,而在于他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不懂得“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不懂得人的思维“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这个基本的道理。
三、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
在杜林看来,真理和谬误自然是完全对立的:真理永远是真理,它和谬误毫无关系,更不会变成谬误;谬误也永远是谬误,它和真理毫无关系,同样不会变成真理。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真理观的同时,科学阐述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揭露了杜林“永恒真理”的荒谬性。
首先,谬误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受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多方面限制,人的认识成果“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东西,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东西多得多”。“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其次,真理和谬误对立的绝对性。在一定的范围内,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正如恩格斯所说,“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最后,真理和谬误对立的相对性。真理和谬误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存在于非常有限的范围和领域,超出有限的范围和领域,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就变成相对的。“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所以只能作这样的理解,关键在于客观事物所处的一定条件。人的思维之所以非至上、相对和有限的,主要是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这种有限的认识又所以能成为真理,就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那种条件下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实情况。如果研究的对象超越了原来特定的范围,客观事物所依存的各种条件也就不相同了。拿在原有条件下得出的结论,硬去套在情况已经改变了的事物上,企望它继续有效,当然是行不通的。情况变了,人们的认识也应该有所发展,用新的正确认识来代替旧的正确认识,科学才会前进,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会发展。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真理变成谬误,也就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了。同样,在一定条件下确定是错误的见解,由于特定范围的改变,出现了新的条件,也就有可能变成正确的认识。只要不坚持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应当说是可以经常看到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事实的。
13.试论述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解读 93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E.杜林的一部论战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对杜林所创造的“体系”,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其中专设一章,以“道德和法。平等”为题,对杜林的平等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恩格斯的批判,首先是对杜林论证平等观的方法论原则进行批判,在指出杜林论证平等的先验主义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露了杜林平等观的抽象实质。但恩格斯并没有停止于对杜林的批判,而是在以自己的见解反驳杜林见解的过程中,把“消极的批判”转变成了“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平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恩格斯批判了杜林抽象的平等理论,但是并没有否认平等观念的客观存在。平等观念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社会意识,而且在近代社会历史中起着积极的进步作用,只是杜林对平等观念作了错误的理解。所以恩格斯说:“虽然我们关于杜林先生对平等观念的浅薄而拙劣的论述已经谈完,但是我们对平等观念本身的论述并没有因此结束”。与杜林的平等观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平等观。
1.平等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平等观从来就是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平等观的内容是不同的。恩格斯追溯历史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古代公社、古罗马奴隶社会时期、基督教中的平等观念以及中世纪封建社会时期中的情况。在古代公社中,最多只谈得上公社成员之间的平等,妇女、奴隶和外地人被排除在平等之外的;在古希腊,希腊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在政治地位上有着天壤之别;在罗马时期,也存在着自由民和奴隶的不平等;而基督教所谓的平等是承认一切人的原罪的平等和上帝选民的平等。所以,根本就没有抽象的、“一般人的平等”,平等都是有条件的。从原始的朴素平等观念——“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到对国家和社会中的平等权利——“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要经过而且确实也经过了几千年。
平等是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在近代历史时期,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相对于封建特权提出的,并且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封建的中世纪的内部产生了市民等级(资产阶级),市民等级是封建社会内部靠手工业生产和产品交换为生的特殊等级,随着15 世纪海上新航路的发现,市民等级所从事的贸易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疆域甚至在洲与洲之间进行,为其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活动场所,随着海上贸易不断发展,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最先进的国家的主要工业部门里,手工业就为工场手工业代替了”。但是,当时社会政治结构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剧烈变革立即发生相应的改变。“当社会日益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时候,国家制度仍然是封建的”。在大规模的国际贸易中,平等成为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必须具备的条件,但现实是,在“经济关系要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地方,政治制度却每一步都以行会各种束缚和特权同它对抗”, “一切安排旨在满足或应该满足某些行业的要求。这些行业享有独家或联合垄断权,他们拼命维护自己的特权……城市当局不能始终控制局势,或早或晚,当局总得听任某些特殊行会确立特殊地位。这些行业财力雄厚或有权势做后援,他们享有的荣誉和占有的明显优势得到一致公认”,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日益突出,平等成为时代最强的呼声。资产阶级的这种要求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的经济进步一旦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扩大其范围。”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但后来的发展表明,这个表面上的普遍人权实质上只是资产阶级的人权,表面上的人人自由平等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这种平等是不包括无产阶级的。
2.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经济基础
从所谓“公理”出发,杜林认为,平等是绝对的好事,不平等是绝对的坏事,不平等的原因在于暴力。“两个意志中一方不能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如果一方竟然这样做了,并以暴力来实现他的要求,那就发生了非正义的状态”。恩格斯批判了杜林不平等起源于暴力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不平等并不是使用暴力的结果,而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出现的。
在《反杜林论》的“政治经济学篇”的“暴力论”中,恩格斯集中批判了杜林的这一观点。在“道德与法。平等”一章中,恩格斯只是简要指出,两个有意志的人,无须暴力就会走向奴役和不平等。因为在现实中人的意志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从政治学说史的角度来看,卢梭在他的《论人间的不平等的起源和原因》一书中,就是排除了外来的暴力,仅从两个人出发,就推导出奴役和不平等的。人的生产能力不同,得到的剩余产品及数量也不同,私有制就是在这种差异中产生的。从纯粹的逻辑推理方面来看,假设有A 与B 两个人流落于一个荒岛之上,两个人的意志在形式上看来是完全平等的。但这两个人的意志在素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就会形成不平等和奴役。就好比《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和星期五,没有暴力,两个人似乎自愿形成一种主仆关系,但形成这种主仆关系的实质是鲁宾逊所占有的现代的生产工具(火枪、生存技能等)。从历史史实的角度来看,在整个中世纪以及普鲁士在1806 年和1807 年战败之后,刚刚废除农奴制时,都出现过农奴甘受奴役的现象。当时废除了依附农奴制,取消了领主照顾贫病老弱的依附农的义务,当时的农奴向国王请愿甘愿继续处于受奴役的地位,以换取自己在遭遇不测时,可以得到有农奴主的照顾的机会。由此可见,经济地位上的差异,决定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地位,建立在经济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意志平等是不可能的。只有摆脱了一切社会关系、一切性别和个人特征的、完全抽象的意志才是完全平等的,而拥有这样抽象的意志平等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恩格斯说:“两个人的模式既‘适用’于不平等和奴役,也同样‘适用’于平等和互助”。只要存在经济上的不平等,就会产生意识上的从属观念。“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暴力虽然可以改变占有状况,但是不能创造私有财产本身”,私有财产是剩余劳动的结果,“鲁滨逊怎样能够从星期五的劳动中获得好处呢?这只是因为星期五以他的劳动所生产的生活资料,多于鲁滨逊为维持他的劳动能力而不得不给予他的东西”。“暴力本身的‘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经济力量”。“不是暴力支配经济情况,而是相反暴力被迫为经济状况服务”。不平等的根源不是暴力,而是经济上的不平等,抹杀不平等产生的经济根源,就掩盖了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奴役的实质。
3.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及其本质
恩格斯认为,平等不仅是资产阶级的要求,也是无产阶级的要求。伴随着资产阶级的产生,它的影子无产阶级也相应地产生了,随着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产生的,也就有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但这两种平等要求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资产阶级的平等针对的是阶级特权,它要求消灭阶级特权,实现政治平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针对的是阶级本身,要求消灭阶级,实现社会的、经济的平等。“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经历过两种形式:最初是宗教的形式。如16 世纪德国农民起义中的托马斯·闵采尔派提出的平等要求。他借用早期基督教中建立公正、平等的理想社会的信条,要在人间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大同社会。另外一种形式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巴贝夫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平等要求,这种平等要求以资产阶级启蒙学说的平等理论为依据,指出平等不应该仅限于政治、国家领域中的平等,还应当延伸到更深层次的经济领域中,实现经济上的平等。自从法国无产阶级提出了社会的、经济的平等的要求后,平等不仅成为法国无产阶级的特有的战斗口号,而且也影响着后来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平等对无产阶级具有双重的意义,无产阶级的平等观既是“对明显的社会不平等,对富人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对立的自发反应”,同时也是“发动工人起来反对资本家的鼓动手段”。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中吸取了或多或少正当的、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成了用资本家本身的主张发动工人起来反对资本家的鼓动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和资产阶级平等本身共存亡的”,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却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恩格斯得出结论:“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说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说是永恒的真理”。平等不是永恒真理,平等是历史的产物,是和每一时代的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要想实现平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会带来更多的事实上的平等,这同样适用于当代中国。
二、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 一)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挫折
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社会公平、平等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只是为社会公平, 人民平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提供了某种可能, 但并不意味着劳动平等和分配平等就能理所当然地立即得到实现。在市场经济中, 由于生产要素不可自由流动和公有制经济运行的行政化以及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形成了严重的经济不平等, 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 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 1)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通过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但现实的社会主义一般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建立的, 所以平等的实现不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一蹴而就, 需要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实现。
( 2)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形式平等是指在执行法律和制度时, 平等地适用于属于它们所规定的各种各样的人; 实质的平等是指制度本身。资产阶级平等观的实质是虚伪的, 是形式上的平等。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旨在实现形式的平等和实质的平等的统一。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还保留着一定的封建意识和等级观念, 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有所欠缺, 国民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社会主义公平、平等的体系前提, 所谓的形式主义没有真正确立起来。
( 3)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逻辑看, 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具有自然自发的特点, 经历了一个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过程。人们在市场经济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关注起点平等与规则平等, 到结果平等的过程。但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 人们在现代化的早期就人为地中断了市场经济自然成长的过程, 并且建立了“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体制, 直接依靠国家行政力量强制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在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积累的任务后, 在进一步发展压力下, 又将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市场经济早期对个人权利和利益观念的培育和维护, 往往会形成一套在逻辑上缺乏市场经济内在依据的伦理观念, 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公平、平等观念难以得到真正的确立。
( 二) 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发展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思想。提出让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贡献分配的公平原__则, 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共同富裕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重大发展, 它极大鼓舞了我国人民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公平, 人民的平等而努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 1) 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人民平等是一个目标, 也是一个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我们要自觉地树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平等观念, 破除封建陈腐观念, 敢于同传统的小农意识和“共同富裕”左的理解做斗争, 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普遍平等的氛围, 为人民平等地享有权利打下坚实基础。
( 2) 大力发展生产力, 让物质财富充分涌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向人们宣布共产主义理想时, 就是基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才能让人民群众合理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 3) 建立和完善市场制度。市场制度是建立在个人的自由独立和平等权利得以明确确立和切实保障基础上的。市场制度有利于增进自由, 实现平等, 维护秩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生产和分配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过程”,生产和分配是紧密相连的, 这就要求人们注意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我国现在还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不平衡阶段,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 明确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党的十七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 继续解放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新的战略任务, 人们在对社会公平、平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十七大报告中, 提出要“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创造机会公平, 整顿分配秩序;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多种方式社会保障基金,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努力实现教育的平等”。党中央提出的这些科学而重要的策略是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经济, 政治, 文化的发展实际拓充了平等观的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正确把握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14.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99
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在政治方面是指人们享有相同的权利,在社会方面是指人们处于同等的地位,在经济方面则是指人们在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处于同样的地位。所以,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就是消灭阶级。具体说来,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I使每个社会成员都从旧的社会分工的束缚下彻底解放出来,自觉地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J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从而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使全人类不是表面地而是实际地实现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同等地位和同等权利。
无产阶级的这种平等要求,是由它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恩格斯说:“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生活,他们受尽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如果不拯翻资本主义制度,不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阶级差别,无产阶级就不麓得到彻底的解放,人类也就没有任何真正平等可言。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埋葬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实现共产主义,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平等。列宁指出:“恩格斯说得万分正确:平等的概念如果与消灭阶级无关。邛就是一种极端愚蠢而荒谬的偏见。……如果不把平等理解为消灭阶级,平等就是一句空话。”(《列宁选集》第3卷?第838页)杜林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离开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阶级,鼓吹两个人的意志完全平等,就是这一类的空话。他用空漏的议论掩盖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作辩护。
歪曲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资产阶级学者的惯用伎俩。二十世纪初,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教授杜冈一巴拉诺夫斯基攻击社会主义,硬说社会主义平等是指人们才能的平等,人的体力与智力的相同。列宁写了《自由派教授论平等》一文,对他的这种谬论作了严厉的驳斥。列宁指出,最不懂事的人也会知道,在体力和智力上,每个人都不会是平等的。无产阶级除了要求社会的平等、社会地位的平等之外,至于人类在力气和才能上的平等,社会主义者连想也没想过。杜冈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蠢事,是由他的社会地位决定的。他是一个用出卖科学来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人。
平均主义要求人们在生活需要和生活条件上绝对均等,这也是背离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入们的生活需要和生活条件总是有差别的。恩格斯说:“在国和国、省和省、甚至地方和地方之间,总会有生活条件方面的某种不平等存在,
15.试论述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公平正义观及当代价值意义 100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超越了以往一切形态的阶级平等观,是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上的。首先,批判资产阶级鼓吹超阶级的现实平等观,将这种平等观拉回了现实,强调了平等观带有主体性、历史性、阶级性等特性意识形态。其次,批判了以往空洞抽象的平等观,将抽象的平等观拉回到现实世界中有实质性内容的平等观,使以往只在政治领域的平等,进一步扩展到经济、社会等具有广泛内容的平等。紧接着,马克思、恩格斯又批判了杜林鼓吹的平等观念的永恒真理,指出了平等观的历史性,赋予了平等观科学性,更加注重对平等主体现实关怀,把真实、具体的平等观还给了现实。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实现具体平等的要求,用革命方式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形态下的平等观,实现整个社会的平等。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大厦的基本政治基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杜林平等观的批判
(一)对杜林方法论的批判:阐明研究公平正义观的科学方法论
杜林研究公平正义问题的哲学基础,既没有突破形而上学思维的局限,也没有逃出唯心主义方法论的羁绊,而是机械地将数学方法与数学思维方式运用到包括社会历史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运用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设想“两个意志完全平等的人”来完成他对社会正义问题的分析,暴露了他考察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先验主义本质。
首先,杜林的公平正义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之上。杜林认为“形而上学是不三不四的东西”,对辩证法的认识也极为模糊。杜林认为矛盾是一个范畴的东西,不能归于现实,在事物中不存在矛盾。对杜林哲学上的荒谬观点,恩格斯说,杜林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既没有给人们提供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没有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杜林鄙视形而上学,却首先将矛盾排除于万物之外,而且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自然界的运行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
其次,杜林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途径是关于“两个意志”的设想。杜林认为在数学领域存在基本公理,如二乘二等于四等,是人们在思维中抽象、提炼出来的,这是一切都不可违背、永远存在的基本公理,那么在社会历史领域也存在类似原则。恩格斯对杜林这种机械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恩格斯指出,杜林设想的两个完全平等的人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运用于这两个人的所谓公理实质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丝毫解决不了社会平等和公平正义问题。
再次,杜林把破坏公平正义的原因归结为政治暴力是一种偏见。杜林认为,政治暴力是造成社会一切非正义事情的根源,是绝对的坏事,使用暴力会使人道德堕落。由此一来,政治暴力成了一切社会现象的决定性原因。恩格斯对杜林的这种偏见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政治暴力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它需要支配暴力的物质手段即金钱,而金钱不是由暴力产生的,充其量暴力只能使金钱发生转移。因此,暴力的本源是经济力量,并且暴力被迫为经济状况服务。
总之,杜林的公平正义思想建立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之上,既没有依据社会现实状况,也没有认识到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这种理论充其量只能是对公平正义的空洞呐喊,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起不到任何作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其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的公平正义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仅仅从道德领域或基于情感上的义愤来吁求公平正义,而将其深深植根于经济事实来探究它的内涵和实施路径。
(二)对杜林平等观的批判:揭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
考察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仅要把它放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研究每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研究各个时代的政治制度,还需要研究公平正义与平等的关系,因为公平正义与平等观念密切相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带有经验主义的、抽象的平等观,并阐明了平等的阶级性及其发展历程,揭示了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
首先,对杜林“平等公理”的批判。杜林从社会分解出最简单的要素即两个人,然后设定一个不言而喻的公理,即一方不能命令另一方,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生活中存在“道德正义的基本形式”和“法律正义的基本形式”,恩格斯称这种公理是儿童游戏式的公理。由此而产生的平等理论也就完全是空想了。这是经不起现实考验的,是自相矛盾的,为了摆脱困境他不得不承认不平等的存在。
其次,阐述平等的发展历程及其阶级性。恩格斯在批判杜林超历史、超阶级的平等观时指出,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要求平等的实际内容不同,平等具有阶级性,我们要提倡无产阶级的平等,反对资产阶级的平等。同时恩格斯对平等观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历史考察,指出历史上已存在的三种平等观,即古代平等观念、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和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念。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平等观,最初在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但是其平等要求的表现形式为“原始的基督教”,后来以资产阶级的平等论为依据。无产阶级反对一切社会不平等是革命本能的体现,并要求进一步取消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其本质就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本身。
最后,提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在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到中世纪,公平正义观是以人的不平等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产生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观则是以“平等权利”为核心的。而在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无产阶级公平正义观的实质是消灭阶级、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阐述了平等与正义的关系,揭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
总之,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平等观的基础上,论述了研究平等问题的唯物主义科学方法和平等的物质基础及其发展历程,恩格斯反对杜林从平等、正义之类的虚幻概念出发,制造出一种超越历史和阶级的永恒正义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公平正义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追求公平所形成的观念反应,这种观念属于历史的范畴。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在批判资产阶级的平等观的基础上,汲取了人类历史上的关于平等观念的精华,做出了科学理论的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是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观念的本质要求,恩格斯曾说:“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就是消灭阶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消除阶级差别和对立是实现平等的历史的、必然的前提。而在阶级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无产阶级作为伟大革命阶级的联合体,必将是作为消灭剥削阶级的主要力量,同时无产阶级也将随着资产阶级的灭亡,进而失去自身的阶级属性,从而使每一个人从阶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真正自由平等的人,使全体自由人的联合体将成为现实。
其次,从政治平等延伸到经济、社会平等是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观的现实要求。无产阶级对经济、社会平等的要求,不仅突破了以往一切平等观念的狭隘和局限性,也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平等的虚假性,将杜林宣称的抽象平等观拉回到了现实世界,将妇女儿童的权利拉升到了与其他平等权利同等重要的位置,带有具体实质内容的平等观。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要求消灭阶级剥削、消除阶级对立、实现经济平等,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是无产阶级社会解放的重要价值基点。无阶级的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人类社会从国家政体解脱出来,国家的统治职能随着阶级剥削、阶级对立的不存在而消失,社会随即取代了国家的公共职能。在无阶级社会,人们追求获得社会解放的最好组织形式,就是要收回国家的政权,实现社会自治。而该组织形式是无产阶级平等观现实所要求的。在无阶级社会里,无产阶级的平等观成为社会的主要价值。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平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阶级社会里,关于社会平等的追求,大多都是反应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都带有严重的等级、制度性压制及歧视色彩。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只要存在剥削、等级制度、阶级的对立,平等就只能是统治阶级的平等,在阶级社会中的平等要求都必然是荒诞无稽。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平等观实质就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平等。
三、《反杜林论》公平正义观的当代价值
(一)为评价资本主义公平正义观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在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取代了封建社会的经济生产方式,并逐渐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资产阶级作为封建势力的竞争者,迫切要求摆脱封建桎梏、消除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要求实现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权利平等。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是狭隘的,他仅仅在表面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但未能看清这种非正义背后的经济根源,他不仅在其著作中恶毒攻击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特别是剩余价值学说,而且还宣扬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观点。
对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是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士凯里的追随者,指出杜林的肤浅之后,恩格斯又分析了各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更替的过程,系统考察了阶级、不平等和私有制的起源问题,深刻阐述了生产、交换和分配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消灭阶级和阶级压迫的正确途径。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不平等在历史上是一种进步,资本主义公平正义观是基于商品经济和契约关系上的平等权利观念,同时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真正揭示资本主义公平正义观经济根源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
这样,恩格斯就科学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实质是以资产阶级拥有平等权利为核心的一种“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观念,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是由于自身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资本主义公平正义观注定会被一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观念所取代。
(二)为建立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指明了方向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错误的公平正义观的同时,论证了公平正义的重要实质,并指出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要采取同经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这些经典阐述为建立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发展方向。
首先,强大的经济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前提。恩格斯在该著作中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时,阐述了经济生产方式必须同现存的社会制度相适应,并指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在于当前的物质事实。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作为一种更有利于社会进步更符合人类发展的观念,它首先应该能够给人们提供更优越的物质财富,这就需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要以物质事实为前提,把发展经济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执行。
其次,合理的分配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保障。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普遍的公平原则”时,深刻地揭露了杜林关于分配的观点是极为荒谬的,因为杜林先生认为分配是一种纯粹的意志行为,和生产方式毫无关系。换言之,社会分配是与社会生产和交换相联系的,同时与“劳动”密不可分,绝不是个人意志的一厢情愿。同样,社会主义社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决定的,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生产与交换的分配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保障,反之,则阻碍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实现。
最后,要勇于改革创新,在实践中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由前文恩格斯论述公平正义观的辩证性可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公平正义的发展形式是否定之否定,并且呈螺旋式上升状态。虽然恩格斯是在论述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得出这种结论,但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公平正义的发展也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参照
《反杜林论》中的公平正义观是以西方社会形态演变为依据的,它与西方社会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而我们国家作为拥有古老文化的东方大国,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方面除了和西方社会有一定的共性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性。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我国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同时,我国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区差异、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等。结合《反杜林论》中的公平正义观和当前形势,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方面还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
首先,建立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经济生产方式,努力创造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物质财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详细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在这里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物质充裕、精神自由的生活,最终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在经济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根据我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下健康平稳地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其次,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弊病。《反杜林论》的公平正义观也强调,经济生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消灭阶级,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能够拥有足够的生产资料,更重要的是能够有计划地使用这些生产资料,以此消灭束缚人的发展的异己力量。我国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保障市场经济的安全运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给社会成员带来安全感,增加社会成员对社会的信任度。
总而言之,《反杜林论》的公平正义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不仅有助于科学评价资本主义的公平正义观,有助于正确认识并建立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观,而且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
16.试论述恩格斯《反杜林论》的自由观 105
一、杜林的自相矛盾的自由观
杜林对自由下了两个定义,而这两个定义是互相矛盾的。第一个定义说,自由“一方面是合理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本能的冲动,双方好像是联成一个合力”,而且这种合力的性质和大小是可以事先估计的。恩格斯指出,“根据这种看法,自由是在于:合理的认识把人拉向右边,不合理的冲动把人拉向左边,而在这样的力的平行四边形中,真正的运动就按对角线的方向进行。所以自由就是认识和冲动、悟性和非悟性之间的平均值”。从法律上来看,所谓“合理的认识”指的就是合法的欲望,而“本能的冲动”指的就是违法犯罪的欲望。无论是合法的欲望还是违法犯罪的欲望,都是人们内心主观意志的东西;因而,杜林所说的自由就是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不受客观规律和法律(法律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的约束。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的绝对自由观。杜林的第二个定义说,自由“只不过是按照先天的和后天的悟性对自觉动机的感受”,而这种动机“总是以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性起着作用”,存在着一种“不可避免的强制”。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第二个关于自由的定义随随便便地就给第一个定义一记耳光”。可见杜林的观点是矛盾的。
杜林的第二个定义提到必然性,是从黑格尔那里抄来的,但他并没有真正说明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只是对黑格尔观念的极端庸俗化”。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在恩格斯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自由和必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必然性只有在它尚未被理解时才是盲目的。”杜林把自由和必然看成是绝对对立的,从而把黑格尔的思想极端地庸俗化了。
二、恩格斯的自由观
在批判杜林的谬论后,恩格斯对黑格尔关于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观点进行革命的改造,抛弃它的唯心主义前提,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个定义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含义:
第一,说明客观必然性是第一性的,意志自由是第二性的,客观必然性决定意志自由,意志自由又反作用于客观必然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经典理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因此,可用此理论来说明客观必然性与意志自由的关系。
第二,自由的前提是客观必然性。必然性说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的决定性质。它所规定的发展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不容许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马克思说:“法律是人的行为本身必备的规律,是人的生活的自觉反映。”正因为如此,“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
第三,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恩格斯指出,自由就“在于认识这些规律”,“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恩格斯指出:“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它看来好像是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就是说自由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以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
第四,自由不仅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而且是运用它来改造客观世界。恩格斯说:“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这种对立统一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并以实践为基础而展开。
三、马克思恩格斯自由观的历史过程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勾勒了自由发展是大致历史过程,马克思的划分,包括三个大阶段。在自由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依赖纽带表现了人的关系。与此相应的社会形态,主要是原始社会,也大体包括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在前资本主义社会, 人与人之间“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因而个人的自由是很有限的。自由发展的第二阶段,出现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与这个阶段相应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就是以强烈的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自由。物的依赖关系并没有消除人的依赖关系,而恰恰为人的依赖关系造成了普遍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物的依赖关系无非是与外表上独立的个人相对立的对立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与这些个人本身相独立而独立化的、他们互相间的生产关系”。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是自由的第三阶段。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的,并以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发展为前提,社会主义为自由个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只有在没有阶级差别,任何对个人的生活资料来说都极为丰富的共产主义制度下,“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
17.试论述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 109
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和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一、杜林的永恒道德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写有关道德方面的原理是在第一篇哲学部分,比较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但在学习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杜林的永恒道德论,因为恩格斯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存在的基础上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杜林先生是从唯心主义先验论出发,认为道德的世界和一般知识的世界一样,有其恒久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在发展过程中构成比较完全的道德意识和所谓良心的那些特殊真理,只要它们的最终的基础都已经被认识,就可以要求具有同数学的认识和运用相似的适用性和有效范围。杜林宣扬超历史超阶级的道德观,认为他的道德论是种普遍适用的“永恒真理”。
“永恒”一词贯穿于杜林先生的一切理论体系之中,存在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各个领域。因此他自然而然也认为道德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是“永恒的原则和规范”,认为这些“原则”可以凌驾于历史和现今的一切民族之上。同时,杜林否定道德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他认为“善不是恶,恶不是善”,善与恶是超历史的、超阶级的、永恒的,是人类天生的本性。且杜林还从这种超阶级的先验的道德观出发,确立了他的人类绝对的道德标准,即暴力是恶,人类相爱是善。人类相爱是天生的,是超阶级的,永恒的。杜林的永恒道德观,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夕是大肆鼓吹和宣扬,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反对暴力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作出批判“我们驳斥一切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认为道德受社会关系的制约,根源于社会关系,由社会关系所决定。道德关系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存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人们在发展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道德理想。道德不是永恒的、抽象的,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
(一)道德产生的根源
恩格斯指出,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上的矛盾或冲突,为解决这些矛盾或冲突,调节社会关系,就逐渐产生了一些行为准则和观念,这就是道德。道德归根到底是人们物质生产和交换关系的产物。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说明道德不能直接从物质生产中产生,不能直接反映物质生产的状况,道德产生于社会关系中,产生于人与人关系中。
从人类社会开始个体对家庭、部落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家长对子女和子女对家长的关系,就已经在共同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这些关系渐渐巩固下来以后,就变成了人们行为方面公认的标准,变为社会道德。所以对于人的任何行为品德,应该根据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去考察,人们不能脱离社会的生活和行动,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一定社会关系,即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对社会的关系。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和规则是在生产关系中、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社会意识。总之,社会关系及社会经济制度是人们社会道德产生的基础和根源。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对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上所作出的社会评价,以及通过这种评价来调整人们对社会和人们相互之间的各种观念、规范、原则、标准的总和。简单地说道德是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同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是在所有制关系中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一部分。
2.道德与法的区别
法律主要依靠强制的力量,不管人们内心是否信服,只要触犯了法律,就要实行强制,法律依靠强制手段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道德则是靠人们内心信服为后盾,通过人们的内心约束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是反映、宣传和维护一定阶级道德观念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往往把道德和宗教混为一谈,宣扬宗教就是道德,企图借宗教和神的力量来维护他们的道德规范。在人们不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情况下,往往把道德观念当作宗教信仰,又把这种信仰当作高尚的道德观念。其实道德是依靠舆论的力量,而宗教则是依靠神的力量,依靠教规。依靠宗教来评价人们的道德是错误的,是不能从根本上揭示道德的本质。
(三)道德的属性
1.阶级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地揭示了道德的阶级性,说到“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未来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只能是资产阶级道德,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的。无产阶级道德虽不占主导地位,但却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反映着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概貌。
不同阶级的道德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恩格斯在强调道德的阶级性时,还从社会经济关系及阶级利益决定道德这一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出发,指出了不同阶级道德之间的联系,认为不同阶级处在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其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存在着一定的承续关系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历史性
在批判杜林鼓吹的永恒道德论时,恩格斯还深刻地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他指出,道德必然随经济关系的变化,决没有永恒的、不变的道德,“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的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恩格斯还对当时存在的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自特殊的道德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这三种道德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级,这标志着人类在道德方面的进步。他以“切勿偷盗”这一各阶级都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为例,说明上述戒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其内涵及服务的经济基础也是不同的,在未来偷盗动机已被消除的社会里,如果还有道德说教者庄严宣布一条永恒真理:切勿偷盗,那他必将遭受到讽刺。“因此,我们拒绝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伦理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一切无理要求”。
一种道德不可能永恒地、不变地存在着。恩格斯指出,没有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道德。人们相互交际的规则,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们的道德信息,是随着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各阶段的道德含义和标准都是不同。因此,在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相应的特有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新的历史时代必然产生新的理想,新的生活观点、新的道德观念和准则。
3.继承性
不同阶级的道德观,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立的,但是不同阶级之间还是存在共同的道德因素,是具有继承性的。恩格斯说到:“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知识的所有其他部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进步的”,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具有继承性。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准则是可以继承的,如在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中,人民都认为在遭遇天灾时,应从物质上和道义上帮助受害者;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尊老爱幼等道德义务也都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基本准则,并且巩固和延续下来了,是在批判中继承下来的。还有些历史上伟大思想家的有关正确的道德思想我们也应该继承下来,作为我们人类进步的行为准则。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分析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上既坚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同时又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免了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的基本观点。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认识到道德的产生的根源以及道德的本质内涵,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道德是有阶级属性的,是历史的产物,要在继承不同阶级社会关于道德规范和观念的优秀成分上,不断的在实践中发展,使新的道德思想理念与我们的现实社会相匹配,促进我们社会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我们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要体现人的发展,在实践中提倡献身社会建设和改造世界的信念,提倡奋发图强、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崇高道德品质,使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充满关怀和爱的社会。
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必然考虑以下因素:
道德的内容,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用什么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因道德具有历史性,所以我们决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一些不适应历史潮流的道德内容来对全体人进行道德教育。结合全球化和中国建设的实际情况,尽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人际观、亲情观等。
道德的服务对象,毫无疑问,道德应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于改革开放、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改革、为人民的小康生活服务。
服务的方式,应在群众之间采取说服、宣传、学习等的方式来传授道德标准,道德教育必然和法治相结合,只有在法制完善的社会里,道德教育才能收到更大的效果。
18.《反杜林论》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光辉著作,它的发表,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113
第一、《反杜林论》的发表,彻底粉碎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猖狂进攻,加强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了党的团结和统一。
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揭露了杜林的权术,戳穿了杜林所谓“最新的”社会主义的反动本质,粉碎了杜林分子的反党阴谋。杜林在《反杜林论》最初几章发表以后,曾想反扑,但实际上他在遭到恩格斯的毁灭性打击以后,已无能为力了。从此,轰动一时的杜林便销声匿迹了。只是在拜读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时,人们才记得起在德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昙花一现的杜林先生。随着杜林假面具的揭穿,杜林的宗派小集团,即所谓“杜林委员会”也很快解体了。
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教育了党的领导,教育了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提高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水平,使党的领导人坚定地走上了反对机会主义的道路,也使刚刚合并的社会主义工人党逐渐摆脱了杜林反动理论的影响,维护了党的团结,增强了党的战斗力,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二、《反杜林论》的发表,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恩格斯为了彻底粉碎杜林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反杜林论》中,涉及了非常广泛的领域,不仅有对反面的批判,而且有正面的论述,对每一个问题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科学见解。因此消极的批判变成了积极的阐明,与杜林的论战变成了对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系统的论述。恩格斯总结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就,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及其内在联系,概括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所达到的成果,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所以,说这部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那是当之无愧的。
第三,《反杜林论》的发表,对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反杜林论》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极好的教科书。所以,《反杜林论》发表到第五章,就在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许多党员和工人把阅读这些文章看作是一种享受,感到越读越有新的感受。《反杜林论》第一版问世不久,反动的俾斯麦政府颁布了反社会党人法,《反杜林论》也遭到查禁。但是,真理是封锁不住的,它的发行量反而成倍地增加。《反杜林论》不仅教育了德国的党员和无产阶级,而且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使国际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有了颇见成效的活跃”。①恩格斯生前,《反杜林论》共出了三版。它几乎被译成全世界所有民族的文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反杜林论》的一部分),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反杜林论》的节译本,开始在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队伍中间流传。一九三O年冬,《反杜林论》的全译本首次在我国出版。五十多年来,它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工农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读的书籍,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19.论述《反杜林论》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14
《反杜林论》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成就,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础,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了严密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归宿,被列宁誉为“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有益的书”①,“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①。 《反杜林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著作的第一个中译本由吴黎平翻译,上海江南书店1930年11月出版。据译者回忆,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就看到了《反杜林论》中译本。他在书上圈圈点点,读得很细。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一直带着它,在延安时期,更是反复阅读。毛泽东曾经说过,恩格斯在这本书里把马克思主义集中得很好,确实是我们共产党人不能不看的书。看了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对《矛盾论》、《实践论》的写作帮助很大。他在《矛盾论》中还特别引述了《反杜林论》中的两段话。我国所选编的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本中,几乎都列入了这部著作。可以说,这部著作对于我国干部群众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学习该书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成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具有启示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的时候,是立足于现实的;今天,我们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应该如此。一个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脱离实际而抽象地理解社会主义,表现为忽视生产力发展,超越阶段,一味拔高生产关系,其结果是欲速不达,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和我国国情进行再认识,作出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学习《反杜林论》,就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有助于我们自觉运用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恩格斯认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陷是忘记事物的联系、运动和发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强调“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①。这就告诉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当克服孤立、静止和片面地看问题的缺陷,自觉运用辩证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过度开发和滥用,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差距扩大等。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必须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学习《反杜林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既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既遵循社会,又遵循自然规律,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
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恩格斯针对杜林把社会主义模式说成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的谬误,精辟论述了真理观的辩证法,指明真理是无穷无尽的发展过程。同时,恩格斯还批判了杜林歪曲和割裂马克思主义各个部分有机联系的错误观点。这就告诉我们,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终极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一个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始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学习《反杜林论》,就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20.如何正确理解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杜林陷入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是什么? 115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体现为: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一致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一致性,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点有条理地发挥)
杜林陷入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是:他不懂得意识和思维对物质的依赖关系。第一、杜林用自然主义即非历史的观点看待意识和思维,他把思维和意识当作某种现成的东西,当作一开始就和存在、和自然界对立的东西看待,即把意识和思维当作不依赖于存在、自然界。第二、杜林使意识和思维脱离了它的真实基础——人和自然界,他不把意识看作是具体人的思维,不仅以人类而且天体上有意识能思维的生物的名义来思维,从而不仅使意识脱离了它的真实基础——人和自然界,而且没有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
21.怎样理解恩格斯关于“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著名论断? 116
杜林认为矛盾等于荒谬。他的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排除矛盾。对杜林否认矛盾的谬论,恩格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恩格斯以大量事实说明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并提出了“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著名论断。对于恩格斯的这个著名论断,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它指明了运动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没有矛盾的动力就没有运动本身。
第二,它说明了运动的本质内容就是对立面的又统一又斗争的过程,运动的转化就是矛盾的转化,即旧矛盾的解决,新矛盾的形成.可见,运动和矛盾是分不开的,运动就是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反之亦然。
22.“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这段话如何理解? 116
第一,它批判了当时的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有一种哲学是以“科学之科学”的面貌出现的,它一方面把自己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另一方面,又把各门科学包括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力图建立一种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就是这种哲学的典型代表之一。他把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各方面的思想都“综合”在一个体系中,并把这种包罗万象的体系称作不是建立在“抽象推理”,而是建立在确凿事实基础上的实证主义哲学。孔德说:“一切真正的哲学对象构造出这样一种体系,这种体系,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社会和个人的)。”
马克思在1866年7月7日给恩格斯的信中指出了实证主义思潮的欺骗性。他说:“我现在顺便研究孔德,因为对于这个家伙英固人帚}法国人都叫褥很厉害。使他们受迷惑的是他的著作筒真象酉科全书,包罗万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236页)
杜林对孔德的实证主义十分赞赏,他的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就是模仿实证主义的体系建立起来的。所以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予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第23页)这里既批判了杜林的哲学,也批判了整个实证主义思潮。
第二,它简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领域中根本变革的思想。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搜集材料”和“整理材料”两大阶段。如果说从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末叶,自然科学主要还是一种“搜集材料的科学”的话,那么,十九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整理材料的科学”了。十九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在以往积累材料和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的科学发现接踵而来,新的科学部门相继独立,生理学、胚胎学、地质学等等,都是十九世纪的产儿。这些新的科学进步,特别是细胞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及生物进化论这三个决定性的发现,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界辩证性质的认识,推动了辩证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旧的自然哲学消失在相应的关于自然的实证科学之中,并为在自然观上引起决定性的变革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自然科学的情况是这样,“社会历史的一切部门和研究人类的(和神的)事物的一切科学的情况也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2页)自从采用大工业以来,社会阶级关系日益明朗化、尖锐化,历史上的动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愈来愈清楚地暴露出来,从而为清除旧的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现实联系的历史哲学,为在历史观上引起决定性的革命变革,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事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概括和总结上述自然和历史上的实证科学发展的全部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变革。一方面,它依据自然科学本身提供的事实,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的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清除了旧的自然科学的荒唐臆造,并使之成为不可能的和不必要的。另一方面,它依据历史事实,用辩证唯物主义去研究社会生活,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驱散了笼罩在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迷雾,使社会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从此,关于自然和历史的科学就从旧哲学的统治下被解放出来,旧哲学也从自然和历史的领域被驱逐出去,“任何使它复活的企图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一种退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2页)这样一来,在旧哲学中就只剩下一个纯粹的思维领域了。在这个领域中,形式逻辑和辩证法作为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是任何具体的实证科学都代替不了的。它仍然有独立存在的意义,而其它一切则统统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
第三,它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恩格斯的这段话,不是对以往旧哲学所进行的全面评价,不是讲我们从以往哲学中可以继承什么东西,更不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只有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才是最为重要的。他的这句话是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说明十九世纪以来哲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各门具体科学逐渐从旧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体系中分化并独立出来。因此,那种包罗万象的,说明世界总联系的“科学之科学”的旧哲学就逐步瓦解了。因为“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了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第23页)在各门具体科学中逐渐从旧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体系中分化出去的过程中,只有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仍然保留自己独立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没有包括和代替具体科学,而且对具体科学还有普遍指导意义。从而说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不能象“科学之科学”的旧哲学那样,把它们的关系归结为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从而用哲学去包括和代替具体科学,也不能象某些资产阶级哲学家那样,认为具体科学都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研究对象、没有必要存在的空架子了。
23.“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如何理解? 118
恩格斯的这段论述,阐明了意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同时揭露了杜林滑向先验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首先,恩格斯在这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外部世界的接触,获得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头脑的加工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了概念或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恩格斯指出的“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规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的无限发展过程。人们的认识一刻也不能离开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的决定作用。这样就揭示了意识的本质,并同否认意识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也同抹煞意识形式主观性的庸俗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恩格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他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肯定了意识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作用.当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对个别事物的现象经过头脑的思维活动,进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般概念、理论时,客观世界的内容和规律就以意识的主观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概念、理论等主观的认识同客观的事物、客观规律本身还是不能等同看待的。恩格斯指出:正是在这个一定的认识阶段上,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表现形式上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相对立。当人们用所获得的观念性的东西去进行认识和改造世界时,就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客观世界必须适应某种外来的规律。但是,这种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不管看起来多么抽象,归根到底,都来源子外部世界.纯数学的公理、概念就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是相对独立于客观世界的。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就在表面上掩盖了它来源于外部世界的客观事实。因此,我们决不能由此断言,纯数学是同客观世界毫无关系的纯粹的想象物.杜林片面夸大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把纯数学看作是人们头脑的“自由的创造物和想象物,丹否认了数学的概念,公理对现实世界的依赖关系,必然陷入先验主义的泥坑。
24.如何理解“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119
首先,恩格斯的这句话是给唯物辩证法下的一个科学定义。
杜林是地地道道的形而上学者,他仇视辩证法,诬蔑辩证法是“荒谬”,“蠢见”、“雕刻得极其粗糙的木偶”。他把马克思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混为一谈,攻击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黑格尔逻各斯学说的复制品。为了驳斥杜林的诬蔑和攻击,划清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和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界限,恩格斯全面论述了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并深刻指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辩证法规律,而这些规律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是思维的辩证法规律。因此恩格斯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其次,恩格斯的这个科学定义,正确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和任务。
物质世界是广阔无垠和错综复杂的,它所固有的本质联系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具有不同的层次。有存在于自然、社会各个领域之中的特殊规律,也有贯穿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切领域之中的最普遍的规律。恩格斯把辩证法明确规定为研究普遍规律的科学,把研究各个领域特殊规律豹任务留给各门具体科学,这样,就把唯物辩证法和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明确区别开来了。在古代,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各门具体科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到了近代,随着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各种专门科学逐步地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了。可是,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前,哲学家们仍然把哲学看作是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的体系”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这种用哲学去代替各门具体科学的企图,无异予要求某一哲学体系去完成那只有各门科学在其不断完善过程中才能完成的事情,显然是完全错误的。恩格斯关于唯物辩证法研究对象的科学规定,永远结束了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最终的绝对真理体系”的妄想。
最后,恩格斯的这个科学定义还表明,唯物辩证法既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
人类基于实践的认识过程,是由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开始,逐渐发现其特殊本质,进而揭示其普遍本质,然后,又以这种普遍的本质的理论为指导,继续去探索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研究过的各种具体事物,找出其特殊的本质,1来补充、丰富和发展普遍本质的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提高,不断深入。唯物辩证法和各门具体科学不仅是互相区别的,而且是互相联系的,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汇,指导着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唯物辩证法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中概括出自己的原理原则,它是人类认识史的总计、总和与一般结论。各门具体科学又以阐明整个世界总联系的哲学作为自己的指导,进一步去说明各自研究领域的具体联系的特点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正确的概括和总结,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提供了关于整个世界的运动发展的总图景,这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反过来,这种世界观又成为我们在各个领域中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指南。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普遍规律和范畴,是从各门具体科学所提供的大量知识材料中总结出来的。它普遍地存在于各门科学的特殊规律和范畴之中,贯穿于一切科学的各个领域。这样,它就必然为各门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般的科学的方法论。因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沦武器。
25.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所说的“任何的限制或规定同时就是否定”这一句话的意思? 120
恩格斯在这里引用的是十七世纪荷兰唯物主义思想家斯宾诺莎的用语。用语中的“限制或规定”就是“肯定”的意思。这里的“限制”指的是事物量变的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限制)就将引起质变。原来事物被否定而产生新的事物。“规定”是指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女H果这种规定性遭到破坏,就将由另一个具有不同质的事物来代替。这些都表示事物的肯定方面,因此,“任何的限制或规定同时就是否定。”
恩格斯在这里肯定了斯宾诺莎的这一用语的积极意义,并用它来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划清界限。
形而上学者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认为要肯定,就不能否定;要否定,就不能肯定,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化和凝固化。这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观点都意味着事物发展的破坏和停止。
辩证法的否定观则相反,它是从事物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方面去理解。认为事物的否定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在否定中包含有肯定因素;事物的肯定也不是全盘肯定,而是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事物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的肯定、否定、肯定、否定的无限上升运动。
26.“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样的观念自然是非常古老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121
这句话是恩格斯为了阐明平等观念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一思想时讲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恩格斯追溯到了古代的原始平等观念,指出现代的平等观虽然来源于古代的平等观,但它们的内容却是完全不同的。
最古老、最原始的平等观念,是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直接相关的。当类人猿经过长期演变而转变为人类时,人类就有了诸如有意识、有语言、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等不同于一般动物的共同特点。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如果不集体进行活动就无法生存下去,因此氏族的每个成员都过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互相协作、彼此平等的共同生活。一切生产资料,包括土地、草场、树林等都归氏族公社所有。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私有观念。氏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他虽然有领导和指挥本氏族成员的权力,但仍同大家一起劳动、共同消费,没有任何特权。在这种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只能产生原始的平等观念,即大家都是氏族公社成员,大家都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劳动、共同消费。这里根本没有什么人压迫人,人奴役人的现象和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奴役和剥削,形成了阶级对立,这才破坏了原始人的平等关系和平等观念,产生了不平等的关系和观念。在奴隶社会中,不要说奴隶主和奴隶之问,就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问也毫无平等可言。在君主专制和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至于平等观念,当然也就无从产生。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但是资产阶级的平等,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它用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表面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用政治、法律上的“同等权利”掩盖了阶级地位上的尖锐对立。可见,平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平等有鲜明的阶级性。杜林在资:岑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条件下,抽象地谈论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显然是一种为反动统治阶级效劳的欺人之谈。
27.如何理解否定的否定“它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蘑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 122
这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对马克思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思想所作的无耻攻击时讲的一句话。杜林诬蔑说,马克思倘若不依靠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拐杖,就无法证明社会革命和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性。而黑格尔的“否定的否定”,在杜林看来,则是从宗教领域中抄袭来的。为了清除旧唯心主义哲学盖在“否定的否定”上面,并由杜林一类无可救药的形而上学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继续盖在它上面的神秘的垃圾,恩格斯列举了动物界、植物界、地质学、数学、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大量事实说明:“否定的否定”‘‘它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的论断,明确肯定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然而,对于这个问题,至今仍有不同的意见。那么,恩格斯是怎样作出这一科学论断的?我们又应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这一辩证法规律的普遍性呢?
第一、从实际出发,根据实践和科学提供的事实,论证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
在哲学史上,黑格尔第一次明确表述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但他只是把它当作思维的规律,并强加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与此相反,恩格斯则是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事实中概括出这个规律,指出否定之否定不是什么“绝对精神”的发展规律,而是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规律。它不是“绝对精神”从外部强加给自然、历史和人类思维的,而是自然、历史和人类思维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这样,就不仅以无可争辩的事实,驳斥了杜林的无耻歪曲,而且也从骰本上划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与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的界限。当然,普遍规律的证明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它要依靠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全部科学史来提供。正因如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例,对于证明规律的普遍证总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我们不应仅仅看到恩格斯列举的实例,而耍注重他所采取的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的论证方法,不能以恩格斯没有列举某些领域的事实作为否认否定之否定规律普遍性的理由,而要遵循他使用的方法,根据实际和科学发展所提供的新的事实,去继续证明这一规律的普遍性。
第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揭示否定之否定的内在根据,论汪这一规律的普遍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卢梭和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后指出,“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最后,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的否定的否定。”(第138页)在《自然辩证法》中,他还讲到:“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1页)从实质上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正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展开和解决的过程,是两次向对立面的转化。比如,公有,私有、公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有制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性质之间的矛盾展开和解决的过程。朴素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整体和认识世界各个部分的矛盾展开和解决的过程。为什么在战争中会出现进攻、防御、进攻这样的否定之否定周期?因为战争的基本矛盾是攻和防的矛盾,战争没有了,这样的否定之否定周期也就不存在了。事物的发展之所以是螺旋式上升,高级阶段之所以能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其内在根据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斗争和转化。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所概括的正是对立面两次转化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可以是四段、五段、甚至更多的阶段).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所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都是否定的否定。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通规律。否定之否定也是在自然、社会和思维中广泛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第三、在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中理解和把握否定之否定时普遍性。
恩格斯说当我谈到所有这些过程,说它们是否定的否定的时候,我是用这一运动规律来概括所有这些过程,正因为如此,我没有去注意每一个个别的特殊过程的特点。一(第139页)否定的否定是普遍的、绝对的,这一规律在各个领域中的表现是特殊的、相对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绝对的东西存在于相对的东西之中。在认识事物的否定之否定时,必须坚持具律柯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即分析每一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运动的全过程。如果不是在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中理解和把握否定之否定,如果形式主义地把三段式或某一事物的否定之否定当成到处乱套的僵死公式,那么,就会在实践中遭到失败,就会怀疑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 总起来说,否定之否定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重要的基本的规律。要理解这一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必须运用雎物的、辩证的方法。
《费尔巴啥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恩格斯是怎样揭示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命题的真实含义的? 124
恩格斯之所以要用这一命题为例,揭示黑格尔哲学中的革命因素即辩证法思想,是因为不论哪一个命题都没有这个命题最能体现黑格尔哲学的特点。
一方面,它直接反映了黑格尔哲学的目的,“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家、替王室司法、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论证着普鲁士国家存在的合理性。这样就引起了近视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反对。
另一方面,这个命题在本质上还包含着革命因素。把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同他的其他著作中的有关论述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考察,就会从中看到活生生的辩证法。但是,黑格尔哲学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不同,它的革命因素是深深地理藏在它的唯心主义体系中,因此,无论是普鲁士政府,还是资产阶级自由派都没有发现。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这一命题的分析,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中的革命因素,即隐藏在他的唯心主义外壳中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恩格斯首先强调指出,黑格尔的这一命题,虽然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为当时的普鲁士专制制度服务的。但是,黑格尔并不认为任何现存的东西都是无条件的、现实的、合理的。现实的东西是指具有必然性、符合发展规律的东西。现实与现存有原则的区别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曾解释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但必须认识和区别什么是真正现实的;在庸人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现实的,但在现象世界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区别…①实际上,黑格尔也不是把普鲁土政府的任何一项措施都看成是现实的、合理的。例如,黑格尔曾经把普鲁士政府当时所实行的“某种税制”就看成是不现实的、不合理的。那么,什么样的东四才是现实的呢?按照黑格尔的观点看来,只有那些带有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合理的。展格尔在解释什么是现实的时候指出:“存在还不是现实的”。“而现实在自己的发展中表明自己是必然性”。③这就是说,只有正在生长和发展着的东四才是现实的、合理的,并不是现在存在的都是现实的、合理的。根据黑格尔的这种观点,普鲁士王国当它还没有失去必然性之前,当然是现实的;但当它失去必然性之后,那就成为不现实的、不合理的了。现在的普鲁士王国就是已经失去了必然性的普鲁士正国,尽管它现在还存在着,但它迟早是要被消灭掉的。
在做了上述分析以后,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现实性决不、是水远固有的属性。现实性是指有必然性的东西,俱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一部分事物水远具↓有必然性和现实性,而另一部分事物则水远不具有必然性和现实性。现实性和必然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它的存在也是有条件的,当事物赖以产生的时代和条件存在时,它的存在就具有必然性和现实性;当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消灭时,它就丧失了必然性,逐渐成为不现实、不合理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例外。
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这一命题进行全面分析后,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一命题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在这里,恩格斯揭示出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了旧事物必然灭亡,新事物必然胜利的趋势。在黑格尔看来,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是发展、变化的,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为不现实的,而被新的事物所代替。从而表明新陈代谢是宇宙发展的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哲学这一命题的分析,揭示了黑格尔这一命题的革命因素,挖掘出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对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世界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2.“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125
“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是恩格斯分析了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个革命性结论。
按照黑格尔本人的意愿,他的这一哲学命题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为反动的普鲁士王国服务的。对此,黑格尔毫不隐讳,讲的分清楚。
他在《法哲学原理》中说:“我这个哲学同其它哲学不一样,我这个哲学不是什么私人的艺术,我这个哲学就是主要的或者说是纯粹的为国家服务的”。另外,黑格尔在写给普鲁士总理大臣的一封信中说:“我的全部哲学著述的宗旨,在于证明哲学是同一般国家性质所要求的基本原则相和谐的,直截了当地说,我的哲学是同普鲁士国家有率在国王陛下的英明政府与阁下的贤明领导之下已经取得的和将要取得的一切成就相和谐。”由此可见,黑格尔的这一哲学命题,完全是为当时的普鲁士王国服务的。
但是,正是从这一哲学命题中,恩格斯挖掘出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恩格斯指出:“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根据恩格斯的这一结论,我们可以看到,凡是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都注定要走向灭亡的。因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发展变化之中,绝对不变的东西永远是不存在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为不现实的,旧东西必然走向死亡,必然会被新事物所代替。古罗马共和国被古罗马帝国代替是如此,封建专制的法国被民主共和的法国所代替也是如此,就是被黑格尔精心打扮、拼命祝福的普鲁士王国也注定走向灭亡。这样的结论显然同黑格尔的初衷是截然不同的。他虽然拼命美化普鲁士王国,鼓吹其是“绝对观念”的体现,是万古永在的。但是,他的辩证法又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普鲁士王国在发展中已经丧失了必然性:,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它必然被人民革命的洪流所淹没,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所以,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以黑格尔的意志为转移的。
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呢?恩格斯实存在的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已经是不合理的,示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这就是说,任何一个东西刚刚诞生时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包含着灭亡的因素。
黑格尔就说过,“生命本身即具有灭亡的种子”因为任何事物都存在背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性质的方面,而否定方面则是使事物灭亡的方面。这里的否定方面,就是黑格尔说的“灭亡的种子”。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二者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当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不变,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当否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时,事物就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开始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这种转化的结果,使旧事物走向灭亡,新事物得以产生。正因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否定和灭亡的因素,这样“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外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3.“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126
恩格斯在揭示黑格尔“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强调了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東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这里所谓“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是指形而上学的世界观。黑格尔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它彻底打破了一切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坚持了辩证发展观。
为了进一步说明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进一步揭示它的“合理内核”,恩格斯从人类认识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两个方面,论述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对形而上学世界观的批判。其中,“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是从认识领域来阐述黑格尔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并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在形而上学看来,世界上存在着绝对的终极真理认识的目的就是去发现“终极真理”。
人们一经发现它,认识就达到了顶点,不能再前进一步了。除了熟读死记这个终极真理,或者惊愕地望着它之外,人们没有必要再去进行什么认识和探索了。形而上学的真理观虽然是谬误,却长期地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许许多多哲学家毕生都在追求着所谓绝对的“终极真理”,而且都宣布自己的哲学是“终极真理”。但认识发展的事实,却越过了一个又一个被哲学家们所宣布的“终极真理”。对此,以往的哲学家都无法做出个问题。在他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和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中,人类认识也处在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发展过程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于的“终极真理”。因此,恩格斯明确指出,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明确说明了真理包含在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中,从而结束了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统治。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但是,人们却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一个人乃至一代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它只能依靠一定社会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和可能,达到对客观发展规律的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认识。一个人或一代人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穷尽所有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只能依靠人类一代接一代地逐渐认识和把握它。同时,客观世界发展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当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取得了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还会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加以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人类认识的条件性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只能在认识客观世界中越来越接近绝对真理,而永远不能穷尽绝对真理,当然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终极真理”的问题。
真理不仅存在于人们认识过程中,而且还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人类科学的发展历史证明,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无限发展过程,“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也是无限上升过程。但是,科学毕竟是真理性的认识,它的每一次重大发现、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使人们向绝对真理前进一步,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几百年前,人们对上天入地只能是一种幻想,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现已六访月宫,表明了人们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处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中。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宣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经过列宁、斯大林、毛济东、邓小平等人的不懈努力,这一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绝对真理。这说明,科学每前进一步,都使人们认识的范围和程度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也使人们进一步接近绝对真理。所以,真理也“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4.“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杜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 127
恩格斯在把黑格尔的辩证思想运用于认识领域的同时,又将其运用于历史领域。恩格斯指出,历史同认识一样,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而在现实中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中的一些暂时阶段.
许许多多的哲学家都曾追求一个完美状态的社会和国家。早在数千年前,古希腊的柏拉图就在他的著作中,给人们详尽地描写了一个“理想国”。近代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大师们,诸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在抨击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向人们展示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的社会和国家。就是黑格尔本人在极力宣传辩证发展观的同时,由于唯心主义作祟,也认为专制的普鲁士国家是一个尽善尽美的理想社会。
这些论述无非是告诉人们人类社会发展总有一个尽头,当社会发展到一个完美理想状态时,发展就停止了,社会就不用再前进了。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不断摧毁着形而上学所企望建立的理想社会,并推动着社会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
就是说,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地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依次更替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无穷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日阶段。每个阶段对于产生和制约它的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因而都是必然的、合理的。但相对于它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就会丧失其存在的理由,变成过时的东西,被新的更高的历史阶段所代替。当奴隶主阶级走向腐朽没落时,新兴的地主阶级取而代之,建立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在其发展中也丧失其历史必然性时,生机勃勃的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過到了自身无法解脱的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x盾,这种矛盾的尖锐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让位于社会主义。
上述分析使我们看到,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是有限和无限、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无限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y而它的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则是有限的,这一点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这种有限和无限、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绝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来保护和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保持新的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发挥其历史作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必然建立与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这样,适应一定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就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但是,生产力是一个活跃的革命的因素,它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保护下,必然蓬勃地向前发展。发展的结果又会使原来的生产关系成为束缚新的生产力的外壳,而旧的上层建筑又固地保护着日趋腐朽的经济基础,这样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奋起抗争,向旧的上层建筑发起猛烈的进攻。斗争的结果就会使旧的社会制度让位于新的社会制度,使社会发展走向一个更高的历史阶段。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结。在新的历史阶段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又会促进社会形态向更新的历史阶段迈进。
5.如何理解辩证法也有保守的方面? 129
恩格斯在揭示了黑格尔“合理内核”,并对它的辩证法思想进行初步剖析之后,突然笔锋一转,明了自己的辩证发展观思想。他在强调客观事物是一个“无止境地由低极向高级上升的不断的过程”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辩证法也有保守的方面。
恩格斯指出:“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每一个阶段对自己的时间和条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看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一一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
恩格斯这里说的辩证法的保守性,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在运动中的静止状态。
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发展过程又都存在着质的稳定性,当事物发展变化尚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的飞跃时,事物的性质没有改变,使之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之中。
人类的认识和社会的发展既是无止境的,又是分阶段的,而每一阶段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之中的。因为每一阶段都有自己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在这种条件起作用的时间内,每个阶段都保持质的规定性,只有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变化。当时过境迁,其赖以存在的条件改变了,事物的性质经过量的积累而发生了变化,认识和社会才会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所以整个人类的认识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由无限相互联接而又有质的区别的相对稳定阶段所组成的。如我们人类社会经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但是在没有发展到新阶段以前,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⑨我们从事物发展过程看,事物总是由量变走向质变的,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事物就处在相对静止之中,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辩证法的保守方面。
我们承认辩证法的保守性,但同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是不同的。形而上学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变化;而辩证法则强调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统一,其中辩证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里讲的辩证法的革命性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永恒性、无条件性,而保守性则是指事物发展的相对静止性。这就是说,事物的静止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才能存在的,一且时间和条件丧失,这种静止和稳定状态就会不复存在。同B时任何静止和稳定状态本身又必须以其事物内部自己运动变化的存在为前提。如资本主义社会在一定时间内,是处于相对静止、稳定状态之中的,但这种静止、稳定状态不是永恒的、绝对的,它迟早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种稳定状态,也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内部不断运动、变化的前提下才能存在。如果资本主义生产停止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停止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没有了斗争,这时资本主义本身也就不会存在下去了。所以单纯强调运动发展的绝对性而否认其静止的相对于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诡辩论的泥潭之中;而借口其静止的相对稳定,并加以绝对化,借以否认运动、发展的绝对性也会陷入相对主义的陷阱。
为此,恩格斯强调指出,辩证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一一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
6.“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且也破坏这种道德,如果它们能这样做而不受惩罚的话” 130
恩格斯在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以后,又进一步批判了他的伦理学。这句话就是恩格斯针对费尔巴哈的超阶级道德观所作的批判,这里明确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超阶级、超历史的所谓永恒的道德。
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他所指的人只是生物学上的自然人,不是社会的人,他只看人的自然属性,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脱离了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抽象地、孤立地谈论道德关系,并把道德关系看作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把人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着作一切道德的基础。为了避免矛盾 冲兴,使大家都享有率福的平等权利,他把“对己以合理 节制,对人以爱”作为道德的基本准则。这样,费尔巴哈 把抽象的愛看作是摆脱矛盾冲突和一切灾难的唯一出路。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只是一种空话,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根本没有追求幸福的平等权 。费尔巴哈想要创立一个在一切时间、地点、条件下都适 的道德基本原则,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他说:“实际上,每 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且也破坏 种道德,如果他们能这样做而不受惩罚的话。”这也就是说,一切道德原则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具有阶级性的。每个阶级甚至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而且这种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资产阶级认为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追是合乎道德的,无产阶级则认为这是不合 道德的。资产阶级认为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谁要侵 就是不道德的,而无产阶级则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谁反对这一历史趋势,就是不道德的。因此,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利益是根本不同的,每个阶级的道德标准也是根本不同的,不同的阶级都是根据自己的标准 支配备自的行为,同时去衡量和评价别人的行为,根本不会存在共同的、统一的道德标准。
在阶级社会中,不仅每个阶级都有各自的道德,甚至每个行业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同,以及其它各方面的不同,也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如医务行业有医务道德,商业有商业道德,教育行业有教育行业的道德,等等。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代替不同行业道德的特点也是办不到的。道德标准不仅是具体的,也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道德标准也是不同的。因为道德标准并不是象法律标准那样制定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它是通过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利害关系冲突较量中,不断调整行为规范而逐渐形成发展的。这就是说,一方面,各阶级、各行业的人们在社会各种力量的制约中,只要不受惩罚,就会有不断冲破原有的道德规范以获取最大利益的行业趋势;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在社会力量的制约中受到惩罚时,不得不有所收敛某些为谋取各自利益而危害其他阶级、行业利益行为的趋势。这两面的趋势的斗争,使原有的道德标准不断地遭到破坏,被新的道德标准取而代之。所以,人们切身利益冲突,使道德标准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历史形式,想要确立一个适用于一切时代的道德标准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想建立一个任何历史时代都适用,何阶级都遵守的道德标准是根本办不到的。正象恩格斯在这里所指出的,费尔巴哈的这个适用于任何阶级的道德标准,结果必然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是软弱无力的, 任何阶级都不会遵守的。
然后,恩格斯为了进一步分析费尔巴哈道德标准的虚伪 ,指出: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的普遍爱情是不存在的,存 的只是战争、争吵、诉讼、纠纷、离婚、剥削等人与人之间 矛盾和冲突。费尔巴哈想要以超阶级的爱作为自己全部道学说的基础,是十分荒谬的。问题很明显,资产阶级决不会因为听信费尔巴哈这个“对人以爱”的道德学说,“而放弃 无产阶级的剥削;同样,无产阶级也不会因为要遵守费尔巴哈这个对一切人类都适用的道德标准,而放弃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因此,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这种超阶级的道德原则时指出:“它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切情况: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
7.“真理和谬误、善和恶”“这些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 13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产生以来,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但能不能把这个思想具体地应用于实际,指导实践,并贯彻到一切领域中去,仍然是当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当时有许多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支持者们也日益淡忘辩证法原则的原初意义,只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只强调对立的绝对性,看不到对立的相对性。因而,他们都是用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绝对性来认识事物,指导实践。为此,恩格斯在强调把辨证法应用于现实、指导实践的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事物对立的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以此来唤起人们对唯物辩证法的作用的认识和重视。
恩格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不同事物之间是有差别的,因而是对立的,但在另一种条件下,不同事物之间又可以互相转化,二者之间又是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所以,事物的任何对立都不是绝对的、不变的,而“只有相对的意义”。形而上学却把一切都看成是绝对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在他们看来,“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己又是别的东西。形而上学的这些观点,虽然被唯物辩证法所批判,但至今仍在流行,所以,恩格斯通过对“真理和谬误、善和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等范畴的分析来克服形而上学所不能克服的对立,进一步说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恩格斯指出,真理和谬误、善和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对立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的意义,它们都是对立的统一。比如,真理和谬误尽管二者有区别,但真理当中存在谬误,谬误当中也包含着真理。今天是真理性的认识,但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或超越自己适用的范围,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同样,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东西,但它却为真理认识提供条件,并随条件的变化,它也有可能变为真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即是如此,善和恶的关系也是如此,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对同-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而善和恶之间的对立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都是同一事物发展两个不同方面或不同的两种趋势,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唯物辩证法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
既然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在把辩证法运用于具体事物的研究时,就应该竖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克服形而上学绝对对立的观点,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和解决现实题。
8.“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132
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的比较,针对唯心史观否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说法,论述了历史发展也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恩格斯认为,不仅自然界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人类历史也是这样,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然而旧的历史哲学、法律哲学和宗教哲学等等都是以哲学家头脑臆造的联系来代替现实的联系。例如,黑格尔把历史的发展看成是观念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恩格斯指出,这种历史观就是用一种新神来代替尚未被认识的社会历史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代替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与切历史唯心主义不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联系,从而清除各种臆造的人为联系。为此,恩格斯将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作了比较,通过对两个领域不同点的分析做出了论证。
在自然界中,如果撇开人的反作用不谈的话,起作用的完全是没有意识、盲目的力量,任何自然过程的发生,不管表面上看来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都没有预期的目的,存在的只是各种物质因素彼此冲突,自然界发展的这一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相互作用中。社会历史则不同,在这个领域中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因为,在社会领域中活动的主体是人,人的行动又是受思想支配的。所以,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活动,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
社会历史区别于自然的这一特点,并不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恩格斯指出,尽管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特点不同,但是它们都有自己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点是完全相同的。无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还是社会发展规律都是容则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但是“丝张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规律支配的。”社会实践证明:人们虽然各有各的愿望,但是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这些愿望,往往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有时是因为自己的愿望和别人的愿温相矛盾、相冲突不能如愿,有时因为主客观条件不足,使自己的愿望没他实现;有时则因为自己的愿望本身就是一种幻想,所以不能实现…,…这些问题说明:人的活动虽然是有目的、有愿望的,但是社会历史本身的发展并不是按照人们的意志和愿望进行的,而是根据自己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在人们的意识之外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支配,它制约着人们的活动。人们的意志和愿望如果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实现:如果违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不能够实现。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这样,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在隐蔽的规律支配的”。
9.“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愿望总的说来”“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133
恩格斯总结了人类社会历史,特别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们在国家问题上都坚持了国家决定论这一唯心主义观点,他们认为,既然个别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动机支配的,那么一个社会的任何活动都应该受国家的意志所支配,国家的意志、愿望是决定一切的东西,当然决定人们的经济关系。对此,恩格斯明确指出:国家决定论的观点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现象,没有看到间题的实质,因为国家从来都是从属的东西,总是反映一个阶级的经济利益,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他指出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愿望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虽然,从表面看,好象一个人的行动,一定要经过他的头脑,受其欲望和动机所支配:一个社会的行动,也必然要经过国家的意志。但是,如果深入思索一下就会提出,国家的意志包括什么内容?这些内容是从哪里来的,即被什么所决定的?这些都不能从国家本身得到说明,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的经济条件来解释。因为任何政治斗争都是绕经济解放而进行的。一个阶级要获得经济上的解放,不仅要进行政治斗争,夺取政权。同时要通过国家来巩固和体现已经取得的经济利益。只有通过国家的形式把反映某个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结构用法律形式反映出来,取得普遍的效力,该阶级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所以,在经济上力量较为强大的阶级,也就是说,取得生产资料占有权和社会生产支配权的阶级,必然要建立与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国家政权。而这一切又都是由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一一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总的说来还只是以集中的形式反映了支配着生产的阶级的经济需要。因此,在国家和经济的关系上,“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国家都不是一个具有独立发展的独立领域,而它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都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解释。”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了私有制,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所以,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制约。在拥有巨量生产资料和发达交通工具的资本主义尚是如此,那么在以前各个历史时代的国家更是如此。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国家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都反映了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愿望和意志。
在此,恩格斯批判了国家决定一切的唯心论观点,正确地阐述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不然,它就不是意识形态了” 134
恩格斯是在分析宗教的产生,发展根源时写下这段话的,强调了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点。
每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每一时代的人们都要利用“现有的观念材料”即前人创造的思想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继承和发展,形成反映本时代的特点和本阶级需要的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的产生虽然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但它一经产生就作为相对独立的力量而存在。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它是以理性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这种反映过程中,往往消除了大量虚假的,非本质的现象,把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总结概括出来,使之成为客观物质的对立面,来为客观物质条件服务。所以,意识形态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但并不等于客观物质本身,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力量。
由于意识形态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力量,它的发展必然有自身的规律,这种规律除了表现为它同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对社礻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等情况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它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就是说,任何意识形态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往往受多方面情况的制约。一方面,它是受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受意识形态本身发展程度的制约。人们在进行意识形态活动中,既要反映客观的物质状况,又要“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即继承前人的意识形态成果,在前人所获得的成就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就直接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如果没有这种继承,不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也就不可能有新的意识形态,更谈不上丰富和发展。
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对前人的观念材料的继承,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对前人留下的观念材料的改良加工,却是由客观物质条件和阶级的经济利益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生产资料以及由此掌握政治权力的阶级,必然要建立与本阶级相适应的,为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所服务的意识形态。所以,不同的阶级必然根据本阶级的经济利益对前人思想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继承什十么、批判f什么、继承多少、批判多少,等等,都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所决定的。比如,同样是对前人的意识形态的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对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东西继承的多,批判的少,他们在批判封建等级观念的同时,却保留其核心的东西,即私有观念。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东西却是继承的少、批判的多,它虽然也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来的一些思想文化观念,却抛弃其核心的东西私有观念。这些情况说明,人们对前人的意识形态的批判继承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客观的物质条件所制约的。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明确指出,“头脑中发生这一思想过程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归根到底决定着这一思想过程的进行。”这样一个事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产生之前,唯心主义哲学都把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看作是绝对的独立,认为思想是个独立的发展领域,与物质无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样,唯心主义的全部意识形态也就完结了。”
11.“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置” 136
这句话是恩格斯通过对宗教的产在、发展及其作用的历史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旨在进一步说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恩格斯指出:“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这里所讲的“保守力量”是指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传统则是指前人留下的思想材料。任何意识形态都具有一种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的独立性也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我们知道,意识形态是受一定的经济条件制约的,它总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而改变自己存在的形式和内容。但是意识形态做为一种相对的稳定力量,它同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当一种经济形态在历史发展中消失,与这种经济形态相适应的意识形式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它总是做为一种传统的力量存在于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影响着社会生活。因为,意识形态是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支配着人们的行动,人们在一种意识形态的长期熏陶下,往往会形成某种习惯。人们可以用革命的手段铲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和旧的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但不能用强制性的手段消除人们思想中的传统思想和传统习贯。只能根据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对这些传统的思想进行改革和继承,使之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服务。宗教虽然远离人们的社会生活,但它在形成过程中,也摆脱不了传统思想的影响,也必然包含着某些传统的材料。
我们强调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不是像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与物质生活毫不相千。因为,我们所说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新的意识形态中所包含的传统材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人们的阶级关系即经济关系引起的。恩格斯通过对路德宗教改革的分析,对加尔文数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的外衣和法国大革命完全抛弃宗教及基督教最终演变为统治阶级专有的东西的分析,也就是对宗教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变化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宗教从提供革命的意识形态的外衣变成统治阶级的专用工具,完全是以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为转移的,从而说明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也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旧的意识形态最终让位于新的意识形态。
12.怎样理解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先导? 136
第一,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第一章指出:“正象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一样,在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第5页)
哲学革命是指哲学思想的根本变革,这里指的是十八世纪法国的战斗的唯物主义和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政治变革是指上层建筑的改革,这里是指法国的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和德国的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和德国的哲学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先声,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第二,恩格斯分析两国哲学革命的不同情况。法国哲学革命是以战斗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作了政治革命的前导。
这些哲学家本身就是革命者,他们公开批判宗教神学,反对封建国家,因而遭到迫害。他们的著作被烧毁,自己被关进监狱,或被迫逃到国外。在德国,情况完全不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也傲了革命的先导,但他们本人不是革命者,并以自己的哲学为德国当时的国家制度辩护,因此,他们得到普鲁士国家的支持,被委派为大学教授,任命为青年导师,他们的著作定为教科书,黑格尔哲学被抬高到国家哲学的地位。
第三,两个哲学革命这种不同的遭遇,是由两国的社会历史情况和两国资产阶级的不同特点造成的。
十八世纪后半期的法国,资本主义有了充分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使得它能以革命的手段来解决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因而,法国采用唯物主义公开批判宗教神学与封建主义,他们的哲学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在德国,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晚,资产阶级经济上不成熟、政治上不坚定,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既想革命又害怕革命的两重性。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就是这种两重性在哲学上的反映。它的辩证法思想冲击了形而上学,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愿望。而黑格尔又用自己的哲学为普鲁士国家服务,因而又被抬高到国家哲学的地位。
13.如何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 137
首先,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人的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并不是无缘无故、凭空产生的,而是由生产方式、物质利益、社会关系、社会条件等决定的。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②人的一切思想动机及其所支配的行动,只有从社会经济关系和物质条件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
其次,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以及符合的程度。人在自觉的活动中,都希望达到自觉的目的,实现自己所预想的结果。但历史事实表明,并不是每个人的目的都能够如其所愿地得到实现。愿望能否实现,实现多少,还是要取决于愿望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最后,人的自觉活动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历史发展进程,但它决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的思想和自觉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动机与愿望,这些目的、动机与愿望都是一个个“力”,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然而社会发展的现实,却常常既不是这些人所期待的,也不是那些人所期待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①。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以物质生产实践为枢纽,既肯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肯定人的活动的自觉性、能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历史领域中的高度统一。
14.解恩格斯所说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的含义和意义? 138
恩格斯又进一步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这里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第一,“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就是说,客观世界和人的思想不是孤立的、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偶然堆积,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统一整体。
只要承认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就必然得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结论,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元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二,“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 就是说,事物以及它的映象即概念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一切都处在产生、发展、灭亡的不断变化中。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所以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过程是指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具体过程总是有始有终的,有限的。无数有限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每~过程都要被更高的阶段所代替。
第三,“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就是说,在事物的变化中,表面上充满着各种偶然现象,在本质上却受着必然规律的支配,后退是暂时的,前进上升是不可抗拒的总趋势。
唯物辩证法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它不仅承认运动变化,而且承认世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恒发展过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的体现。
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用这一思想观察社会,可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运用辩证法,自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第二,这一思想把辩证法的发展观上升到历史主义的高度。在分析问题时要用历史主义的方法,即把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坐标中考察,正确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恩格斯还进一步阐发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他说:“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道路”②。唯物辩证法这一基本思想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首先,它指明了整个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事物构成的统一体,各种事物又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而发展过程又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运动,因此,世界是一个永恒运动、转化和发展的过程集合体,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作为发展的过程而存在,这是由它自身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人们的任务在于揭示和认识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使自己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人。
其次,它指明了事物作为过程集合体,它的存在与稳定是相对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绝对的,因而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界限也只有相对意义,人们的任务就在于从稳定中揭示和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从稳定中看到变化和发展,在变化和发展中把握稳定。因为事物的发展作为过程集合体是一个动态集体合,它处在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再到质变的无限发展过程中。因而人们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无限过程,每一个认识界限的被突破正是认识过程的深化表现,是认识的辩证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①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思想僵化,反对形而上学。
再次,它指明了通过偶然性来揭示和认识必然性,从而把握偶然与必然的辩证法。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其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在的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必然性是偶然性的内在根据,因此,人们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从偶然现象中揭示和认识它的必然性,从而才能认识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和本质,否则,就会被偶然现象所困扰,迷失方向,丧失信心。所以,把握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法对人们认识和实践都有着重大意义。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②。
15.恩格斯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基本原理? 140
恩格斯鉴于费尔巴哈未能把唯物主义自然观贯彻到底、终于被时代所抛弃的可悲的历史经验,提出哲学不能脱离实践、脱离时代的深刻论断,提出唯物论只有贯彻到社会历史中去,才能从整体上保持其科学性。他为此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几个基本原理。
第一,恩格斯揭示了社会历史固有的客观规律及其与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异同。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但与自然界起作用的规律又有不同。在自然界,一般规律是通过各种盲目的、自发的动力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则是通过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来实现的。两者虽然存在着差别,但两个序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自然观和历史观是统一的。
第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恩格斯指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因此要研究和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去探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探讨使广大人民群众、使整个民族和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因,而这种行动是指那些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探索这些行动背后的真正动力,才是引导我们去发现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惟一途径。
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恩格斯指出,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经济的原因而导致的结果。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或维护经济利益的手段。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就是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也看出阶级斗争是理解中世纪以来法国历史的钥匙。从1830年起,无产阶级已被承认为是继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之后为争夺统治权而斗争的第三个战士,这三大阶级的斗争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恩格斯还以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内在矛盾为依据,说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而阶级斗争只是这一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表现。
第四,恩格斯阐述了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
他指出,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们与经济基础的距离有远有近,与经济的联系也有远近的区分。国家、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的距离最近,联系也最直接,而哲学和宗教则是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而且它们之间的联系愈来愈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但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总之,在《终结》一书中,恩格斯通过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阐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把社会历史的研究置于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从而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实质之所在。
16.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是如何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概括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的? 141
恩格斯在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及其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之后,又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进一步阐发了辩证哲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恩格斯指出:在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第二,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主观辩证法就是思维的辩证法,它不是人脑所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第三,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恩格斯指出:“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这种看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这里所说的“保守性”,是指辩证法地承认事物发展的相对稳定性或静止状态。“革命性质是绝对的”,是指运动发展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唯物辩证法一方面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另一方面也承认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历史的阶段性。发展变化是绝对的,稳定性、阶段性是相对的。
最后。恩格斯指出没有必要去研究辩证哲学的发展观同自然科学是否完全相符合的问题。因为当时的自然科学曾经预言了地球的最后灭亡和“它的可居性的相当确实的末日”,这意味着人类的历史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个随地球的逐渐衰亡而下降的过程。这看起来是同辩证哲学关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前进运动的观点相矛盾的。恩格斯认为,地球的末日离我们还很遥远,现在还用不着去思考这个问题,也不能要求黑格尔哲学去研究当时自然科学没有提到日程上来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辩证法的发展观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矛盾。因为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过程、总趋势是无限的。而就具体事物来说,其变化和发展又是有始有终的。但具体事物的毁灭,不等于无限发展过程的完结,物质不灭,它不过又以其他的存在方式,开始了新的运动和发展。辩证法还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过程、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这种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总的上升前进过程中,常常伴随有局部停滞和暂时后退的现象。不过,上升前进是绝对的,停滞后退是相对的。任何停滞后退都只能是一种暂时的、局部的现象,它们不能阻挡事物的前进运动和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
17. 试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142
一、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第一,恩格斯是通过分析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著名命题入手,阐述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黑格尔在《法哲学》序言中提出的这个哲学命题,具有两重性,既有保守的一面,又有革命的一面。但革命的一面却被保守的方面掩盖起来了。
第二,黑格尔这个命题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首先,具有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黑格尔并不认为任何现存的东西都是无条件地现实的、合理的。现存的东西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属于现象的,是不现实的。一部分是属于现实的。现实的是指符合必然性的。黑格尔把现实性与必然性联系起来,因此,不能把黑格尔这个命题理解为现存的都是合理的。而应该理解为现存的东西,只有符合必然性,符合规律的东西,才是现实的,合理的。
其次,现实的东西不是永远现实的。黑格尔认为,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这就是说,现实性是由必然性支配的,而现实性又有一个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因此,现实的东西不是永远现实的,今天看来是现实的,将来可能会变成不现实的。
最后,现实的东西失去必然性时,或迟或早都要灭亡的。既然现实性是发展变化的,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因此,当现实的事物丧失其必然性时,就成为不现实的、不合理的旧事物。而一些事物获得必然性时,尽管它起初弱小,但却是富有生命力的。它终究要强大起来,迟早要取代旧事物。
由此可见,黑格尔这个命题,说明一切事物都是暂时性的,都处于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其根源在于它本身的必然性。这就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二、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①恩格斯根据对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的领悟,从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出发,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1)人类认识的辩证法。恩格斯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阐明了人类认识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发展过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处在不断运动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既然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类认识的发展也应该是无限的。人们的真理性认识,总是从不知到知,从浅到深,从低级到高级地发展过程,通过对无数相对真理的认识,一步步接近绝对真理。但是,永远不会穷尽真理而达到绝对真理的地步,人类的认识永远不会有一个终点。
(2)社会历史的辩证法。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明了社会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发展过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历史上依次更替的各种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永远不会有绝对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停止在某种绝对状态上,“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②
(3)哲学思维的辩证法。恩格斯从辩证哲学的角度,阐明了人类思维的辩证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辩证哲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地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①一切都是发展的,发展是元止境的,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二是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辩证哲学“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②辩证哲学的基本规律或基本原则,不是人们的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先有客观世界辩证发展过程的存在,才有主观辩证法,辩证哲学是对客观世界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恩格斯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即头脚倒置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重新顺了过来,不再是用头立地,而是用脚立地了,科学地解决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真实关系。
三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绝对运动状态和相对静止状态的辩证统一。辩证哲学“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那种环境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观察方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③保守性是指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革命性质是指事物的绝对运动状态。辩证哲学在研究事物时,承认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同时,也承认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稳定性、暂时性或阶段性,即事物的静止状态。静止状态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状态和相对静止状态的辩证统一。
(4)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恩格斯从关于地球末H的预言中,阐明了地球是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指出,太阳系是由灼热的星云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而成的。当地球冷却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地壳,产生出各种生物,以后又出现人类。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的上升过程。但是,太阳的热能会逐渐耗尽,最后它冷却到不能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时,人类就不复存在,这是人类历史的下降过程。自然科学中关于人类历史经过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预言,是同辩证法思想相吻合的。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可见,自然科学的例证与辩证法思想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这个问题离我们还相当遥远,没有被自然科学提到日程上来,黑格尔没有研究这一问题。
18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是怎样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144
第一、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历史根源。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总结人类认识的发展史,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概括为哲学基本问题,这是恩格斯对哲学发展的重要贡献。哲学基本问题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在远古时代,人们由于对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现象(如做梦)以及某些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神的观念。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思考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奴隶社会哲学产生以后,哲学的基本问题就一直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随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传统宗教斗争的开展,这个问题就以尖锐的形式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
第二、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及其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两大阵营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精神是本原,自然界是派生的,即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相反,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精神是派生的,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则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哲学上一切问题的争论,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方面,即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立的两种答案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认为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是立足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可知论者。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也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他认为现实世界归根到底不过是精神派生出来的。
19.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如何分折“历史人物的动机”? 145
第一,“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闻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第40页)这就是说,主要不是考察个别人物的思想动机,而是研究推动历史发展的广大群众、整个阶级、整个民族行动起来的思想动机。
第二“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第40页)这就是说,主要的不是研究暂时的、偶然起作用的原因,而要研究在社会发展中,长期起作用的、引起重大历史变化的原因。
第三,恩格斯指出,探索整个历史以及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就是研究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头脑中的动因,着重研究使群众行动起来的动机的原因,也要研究领袖人物动机产生的原因。这些动因可以是明显的,也可以是不明显的,可以是直接地表现出来,也可以是间接地或以幻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试论述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费尔巴哈道德观的批判及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阐述。 145
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是认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欲望,而他的道德原则是合理的自我节制和对人以“爱”。根据费尔巴哈道德论,资产阶级股票证券交易所是实现费尔巴哈道德原则的最好地方,善于投机谋利的资本家是最有道德的人。因为在交易所里,每一个资本家都带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同时也没有妨碍别人追求幸福的欲望,而且只有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做成交易。如果这个资本家赚了钱,就是最有道德的。因此,恩格斯得出结论,不管费尔巴哈的主观愿望如何,“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这就是它的阶级实质。在费尔巴哈那里,爱是万能的,它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可以克服实际生活里的一切困难,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宣扬超阶级的“人类之爱”只能起到调和阶级矛盾,取消社会革命的作用。
针对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恩格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原则。
第一,任何道德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什么超历史的、抽象的、永恒的道德原则。费尔巴哈企图建立一种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的普遍的道德原则,结果是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
第二,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每一个阶级都按照自己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即使是职业道德也不能脱离阶级道德而单独存在。统治阶级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制定道德标准,而当道德和他们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就会破坏这种道德。
21.恩格斯是怎样批判不可知论的? 146
第一,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对不可知论作了彻底的批判。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第16页)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既然我们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为我们的目的服务,那就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这样,不可知论也就破产了。
第二,恩格斯用有机化学和天文学中的事例说明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有一种红色的有机染料叫茜素,过去人们只能从茜草中提取,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人们知道了茜素的化学成分,并从煤焦油中提炼出了茜素,从而证明了对茜素的认识是正确的。哥白尼在1548年发表《天体运行》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一直来是一种假说,后来法国天文学家勒维列根据哥白尼的假说,预言太阳系还存在一个尚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并计算出这个新行星的位置。1846年9月加勒根据勒维列指出的位置进行观察,找到了这颗行星,郾海王星,这就证实了哥白尼太阳系学说是正确的。以上科学实验成果证实,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不可知论是错误的。
22.分析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动植物体内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在有机化学开始把它们一一制造出来以前,一直是这种‘自在之物’;一旦把它们制造出来,‘自在之物’就变成了为我之物了”这段话的内容与意义。 146
恩格斯在评论康德的“自在之物”这一用语时有了以上这段言论。康德认为,“自在之物”,即世界、灵魂和上帝,作为超验的存在物,正是本体论研究的对象。恩格斯认为在有机化学把那些化学物质制造出来后,超验的自在之物就转化为经验的为我之物,成为认识的对象。这段话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立场。
(1)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两方面的特征,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具体表现如下:①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②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③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而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23.《费尔巴哈论》有怎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47
本文是恩格斯写的一篇经典性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总结性的光辉篇章,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本文是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做出的科学的论述,明确提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它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从而使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第二、本文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等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使我们进一步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分析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第三、学习本文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4.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48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把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1.哲学的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把自己的哲学说成是在包罗万象的、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他们否认哲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把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都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则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不再把各门具体科学的特殊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哲学只是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和两种不同的结合:第一阶段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第二阶段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从内容上看,都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在哲学内容上实现了两个新的结合:辩证法和唯物论的有机结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结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形成了完整的、严密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使哲学在内容上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的自然观,使一切旧的自然哲学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使一切唯心史观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现在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不再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要从事实中发现聪孑了。”以前的旧哲学“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旧哲学中关于思维过程本身规律的学说,即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还可以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保留下来。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一切旧哲学的终结,开辟了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
《自然辩证法》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学习导读 149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通过对当时自然科学新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深刻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一、写作背景
这部著作是恩格斯于1873年至1882年间写作的,由一系列论文、札记和片段组成。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在恩格斯生前,这些论文及相关材料没有发表,直到1925年才由苏联第一次以德、俄文对照本的形式正式出版。
1.《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是丰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需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十分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并用以丰富自己的理论。恩格斯早在19世纪40年代调查英国的社会状况时,就对英国的自然科学做过总结和概括。后来,他还批判地研究过黑格尔的《自然哲学》,钻研过生理学和比较解剖学等自然科学。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的一系列新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令恩格斯欢欣鼓舞。在他看来,这些新发现有力地冲击着以往各种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自然观,越来越清晰地揭示出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性质,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但这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总结。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恩格斯花了近八年时间对数学和自然科学进行广泛研究,形成了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是提高无产阶级理论水平和战斗力的需要
19世纪后期,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第一国际的影响下,各国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各种工人政党和组织日益涌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更加复杂。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表明,要使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无产阶级头脑,进一步提高无产阶级的战斗力。而要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仅要善于总结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还要对自然科学的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总结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阐明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实在性,进一步论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以提高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是批判庸俗唯物主义等错误思潮的需要
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家也纷纷利用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为自己的理论服务。于是,出现了庸俗唯物主义等错误思潮。以德国生物学家毕希纳等为代表的庸俗唯物主义者认为,宇宙问一切都是物质的,精神也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物质,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就把物质存在的形式庸俗化简单化了。庸俗唯物主义者还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图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关系,从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说成是自然而然的、合理的。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恩格斯打算写一部用自然科学新成果阐述唯物辩证法的著作。他在1873年5月30日给马克思的信中叙述了撰写《自然辩证法》的宏大计划。从1873年5月到1876年5月,恩格斯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有关札记以及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后来,为了撰写《反杜林论》,恩格斯一度中断了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1878年7月写完《反杜林论》后,恩格斯回过头来继续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写作,为《自然辩证法》拟定了一个具体的计划即“1878年的计划”,并写完了几乎所有相关的论文。就在恩格斯即将结束《自然辩证法》的写作之际,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与世长辞。恩格斯为整理出版马克思遗稿《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并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不得不停止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致使这部著作最终未能全部完成。尽管如此,恩格斯通过长达十年时断时续的自然科学研究和写作,基本上实现了系统阐发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构想。
二、内容介绍
(一)全篇基本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哲学著作,包括10篇论文、169篇札记和片断、2个计划草案,其内容十分丰富。
1.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这主要反映在《导言》和有关札记中。《导言》是《自然辩证法》中最重要的一篇论文,是全书的总纲,它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这里,恩格斯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材料,总结了从星云物质到人类产生即物质世界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演化的过程,深刻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本性,指出整个自然界都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同时,通过对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史的概括,生动证明了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僵化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不可能再占统治地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替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此外,针对历史上形而上学自然观严重束缚自然科学发展的情况,恩格斯强调自然科学家要学习辩证法,自觉进行辩证思维。只有借助于科学的理论思维,自然科学家才能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2.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这主要反映在有关札记、片断中。恩格斯深刻总结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中经验的积累始终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源泉和动力。在古代,技术是生产经验的直接产物,而生产经验和观察材料的积累,则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近代以后科学实验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但它仍然依赖于生产的需要。只有生产实践的需要才是最根本的社会需要,才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性作用。
3.进一步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这主要反映在《辩证法》这篇论文及《规律和范畴》等诸多札记中。恩格斯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材料,深刻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概括了辩证法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必然和偶然、同一和差异、原因和结果、有限和无限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原理,如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等等。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4.提出了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科学分类
这主要反映在《运动的基本形式》这篇论文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关于“机械的”自然观》等札记中。在这里,恩格斯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运动观等基本原理。他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运动从低级到高级,有五种基本的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联系着的整体。恩格斯据此批判了将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的机械论观点。恩格斯还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种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的,他把自然科学分为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并且阐明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5.提出劳动创造人以及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
这主要反映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篇论文中。恩格斯根据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对人的产生作出了科学分析,他提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在研究人类起源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还对人类的各种生理特征及社会特征是如何在劳动中逐步形成的等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告诉人们:劳动是猿转化为人的根本动力,劳动特别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同时,他深入研究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告诫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要不断变革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这就把自然辩证法、人的发展的辩证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统一了起来,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统一了起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节选部分基本内容
本书节选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的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大家学习恩格斯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节选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关于人类活动和动物活动对自然界影响的本质区别
恩格斯认为,动物通过它们的活动也能够改变外部自然界,并且在动物的活动中,也有一定的计划性、目的性。但归根到底,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活动,而不是有意识的目的性活动;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只是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使自然界发生变化。因此,动物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记。而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自然。而且,“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工具是人的目的性活动的最好证明。工具常常是被改造过的自然物,是一种人工自然,是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工具越发达,表明人越远离动物,其目的性活动越强,越能够更好地支配和利用自然。一句话,人能够通过改造自然的劳动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正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
2.关于人类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恩格斯强调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一旦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威胁人的生存。恩格斯举例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在其他许多地方,也都出现了过度放牧和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荒漠化,迫使人们不得不迁徙的情况。所以,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越是进步,人的认识越是发展,越要注意把握人的活动的较远的结果,特别要考虑它所造成的较远的不利影响。而对较远的不利的结果认识得越深刻,人们就越能感受到那种关于人和自然相对立观点的荒谬性,越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统一思想的重要性。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在这里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二是人必须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三是人类要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3.关于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
恩格斯认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只看到人对自然改造产生的较近的后果,并利用它来为人们的眼前利益服务,而忽视其长远的后果,破坏了自然的整体发展,从而损害了人们生存发展的长远利益。他指出:“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如何解决人与自然之间这种不协调、不一致的矛盾?恩格斯认为,首先,人们要充分估计到自己生产行为的长远后果,包括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他认为,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劳动实践才多少学会估计到自己的生产行为在自然方面所造成的较远影响,但要估计到人的生产行为在社会方面所造成的较远影响就更加困难。正因如此,人的所作所为常常在自然和社会领域导致许多意想不到的消极的甚至恶劣的后果。其次,人们要设法“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在恩格斯看来,要调节这些影响,除了要直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外,还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因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只有彻底改造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生产的持续的长远的发展。
这样,恩格斯就把人的发展规律、自然演变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联系起来,不仅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而且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
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自然辩证法》总结了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深刻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不仅开创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先河,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这部著作批判了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念,澄清了一系列理论是非,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因此,《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的许多思想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是为我们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哲学基础。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思想,把人的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联系了起来,强调要从根本上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人类持续的长远的发展。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基本点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阐明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学习《自然辩证法》,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
《自然辩证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恩格斯的科学自然观,也就是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以及生态保护思想,其中关于“自然界报复”的思想尤其发人深省。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联系当代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特别是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恩格斯这些思想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学习《自然辩证法》,就要更加深刻地领会和把握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走文明发展道路战略思想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努力促进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自然辩证法》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掌握科学思想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教材。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锻炼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学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善于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学习《自然辩证法》,就要认真学习其中体现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基本原理,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2.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 15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认识到,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对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把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真正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对自然界的有效改造。人类必须努力实现人与自己的协调发展,而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盲目胜利。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3.恩格斯创作《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55
1873年恩格斯写的《自然辩证法》就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开创性的理论成果。
第一,概括自然科学新成就,创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取代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批判实证主义思潮,在自然科学领域确立唯物辩证法的影响和地位。
第二,为自然科学提供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三,揭示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使《自然辩证法》成为与马克思《资本论》相衔接的鸿篇巨制,以完整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个客观世界辩证过程的科学观点。
第四,恩格斯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批判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思潮,反击资产阶级学者利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对马克思主义发起的种种攻击。
4.论述《自然辩证法》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155
首先,恩格斯以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为主线,考察了历史上自然观的演变,说明了辩证自然观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他依据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明确指出,以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成果,论证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的创立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次,具体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自然界中的表现,论证了这些基本规律是:量转变为质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再次,在深刻揭示自然界发展所遵循的辩证法规律的基础上,恩格斯进一步用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描述了自然界无限发展的辩证图景:自然界的一切有限的事物,从有生有灭有生经历了一个永恒的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最后,无限的自然界是在物质运动的永恒循环中发展着的,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形式及其属性都是有限的、可变的、暂时的,而物质总体及其运动的规律是永恒的、无限的,从宇宙天体到地球乃至生命都处在永恒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
5.论述《自然辩证法》的唯物辩证的科学观 156
恩格斯通过对自然科学及其历史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首先,根据对运动形式的区分,恩格斯将自然科学依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了分类。他把自然界无限多样的运动过程概括为四种不同的基本运动形式,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依次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这些运动形式都有其特殊的本质,是由其内部的矛盾特殊性所决定的。运动形式是自然科学分类的客观依据,恩格斯将自然科学也相应地区分为四类,即以机械运动为对象的力学;以物理运动为对象的物理学;以化学运动为对象的化学和以生命运动为对象的生物学。
其次,恩格斯揭示了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内在的辩证联系。作为各门自然科学对象的物质运动形式是相互联系并相互转化的,因此各门科学也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自然科学各门学科也必然表现为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依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一个从另一个中产生出来的过程。各种运动形式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所以各门自然科学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在两门学科之间或多门学科之间出现的交叉学科,正是这种辩证联系的集中体现。
再次,恩格斯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他认为,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实践。生产实践不断对自然科学提出新的需要,并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着新的研究事实和新的研究手段,从而有力地推动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近代以后由于科学实验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并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形式,使自然科学获得相对于生产实践需要的超前发展。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科学实验作为独立社会实践形式的重大意义。另外,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主要表现在各门学科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相互渗透、相互借鉴方面。学科间的相互推动还突出表现在边缘学科的出现,从而开拓和深化了自然科学研究的领域和层面。恩格斯还强调了社会制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对近代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它的剥削制度的本质也必然会阻碍科学的发展。只有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自然科学获得真正的迅猛发展。
6.论述《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的逻辑和辩证法 157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具体考察了自然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活动的内在机制,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科学认识的逻辑和辩证法。
首先,恩格斯阐明了科学认识逻辑的性质。他在深刻总结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科学认识逻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揭示了演绎主义和归纳主义将科学认识逻辑停留于形式逻辑范围的局限,指出唯物主义的辩证逻辑是自然科学最根本的逻辑工具和方法论。同时,他认为形式逻辑也是科学认识必不可少的逻辑方法和手段。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辩证逻辑作为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中的运用,不仅是科学认识最根本的逻辑手段和方法,也充分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将形式逻辑视为惟一的科学认识逻辑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恩格斯主张用一切可能的逻辑工具和方法来从事科学认识,科学逻辑是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及一切可能的逻辑的统一,但最基本的是辩证逻辑。
其次,恩格斯揭示了科学认识发展的逻辑进程。他认为,科学认识的过程主要是由经验层次到理论层次的上升或飞跃。恩格斯通过具体考察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指出科学认识的逻辑进程是一个由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与客观现实中的个别、特殊、一般的辩证关系相一致的,也是与科学认识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的。正是这种一致,科学认识才能揭示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
再次,恩格斯原则解决了科学认识逻辑中的归纳问题。归纳问题又称“休谟问题”。休谟提出,从经验中通过归纳法获得的事实知识决不能具有普遍必然性,而只能具有或然性。因为过去经验的重复不能保证今后的重复,过去的经验不能保证将来的事实必然如此。作为归纳基础的因果关系并不具有客观必然性,只是人们的心理习惯而已。归纳问题的提出,导致了对科学合理性的怀疑和不可知论的盛行,到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时,仍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在宣扬不可知论,严重地阻碍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恩格斯一方面深刻地对不可知论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从辩证逻辑的角度对归纳问题给予了原则解决。
恩格斯认为,休谟对归纳的责难和批判有其合理性,形式逻辑的归纳法在本质上确实是不可靠的。这暴露了形式逻辑的局限。“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①科学认识的普遍必然性以及经验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的证明在于人类的实践,是科学实验,是生产劳动。就获得因果必然性的科学认识过程来说,这是人们综合运用各种逻辑方法,特别是辩证逻辑方法对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运用形式逻辑归纳法的结果。科学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就是从现象深入到本质的过程,而事物的本质即矛盾,因此必须运用辩证逻辑的分析综合法;同时这又是一个从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的上升过程,所以又必须运用辩证逻辑的归纳法。辩证的分析综合法是辩证归纳法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归纳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恩格斯还通过对科学认识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分析,揭示了科学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他指出,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是可以达到的,科学认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本身也是相对的,因为它所揭示的规律性也是有条件的,也有其适用范围。但相对之中有绝对,有限之中有无限,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必然性,这是不容怀疑的。
恩格斯对归纳问题的原则论述,为解决科学史和哲学史上这一著名难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至今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还就科学认识的逻辑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阐述了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他还特别分析了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意义。所有这些都可看作恩格斯科学认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