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舌诊分类图解
根据中医舌诊的步骤按舌形、舌色、苔质、苔色分类介绍病理及形成的原因,方便病人按图自行进行观舌比对诊断。
编辑于2024-09-07 15:13:41舌 诊 图 解
舌 苔
苔色
白苔
湿浊痰饮
舌苔薄白为正常舌苔或表证初起。苔薄白而润滑,为里寒症、寒湿症;苔薄白而腻,为湿浊、痰饮。但在特殊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如苔白燥裂。
根据舌苔的湿润度、薄厚,可以分为薄白苔、白滑苔、白干苔、白积粉苔等。
黄苔
由寒化热
薄黄苔主热轻;黄苔主热重;焦黄苔主热极;黄腻苔主湿热证。
黄苔主病,主脾胃病,里证、热证。
灰苔
湿浊困阻
舌苔灰白表示身体寒湿或湿浊困阻;舌苔灰黄而干燥,表示身体有内热耗伤津液或阴虚火旺。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内停,或为寒湿内阻。
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和寒温证。
黑苔
邪热加重
如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为热极津枯;苔黑而燥,见于舌中者,是肠燥屎结,或胃将败坏之兆;见于舌根部,是下焦热甚;见于舌尖者,是心火自焚;苔黑而滑润,舌质淡白,为阴寒内盛,水湿不化;苔黑而粘腻,为痰湿内阻。
黑干苔表示受到慢性病、发炎的影响;黑腻苔表示体内长期积累过多的热邪与湿气。黑苔显示病情较重,或是病情有慢性化的趋势。
苔质
观察舌苔的厚薄可知病的深浅;舌苔的润燥可知津液的盈亏;舌苔的腐腻可知湿浊等情况;舌苔的剥落和有根、无根可知气阴的盛衰及病情的发展趋势等。
润苔
舌面润泽,干湿适中,是润苔。表示津液未伤;
薄苔
病情较浅
舌苔薄白,舌质淡红是正常的舌象;薄黄舌苔主要反映热证初起时的病理特征。
为正常舌苔或疾病初起,或显示病情清浅。
厚苔
肠胃积滞
如果舌质红,舌苔黄、厚而干,为气分热盛伤阴;如果是淡红舌,舌苔厚、白腻,为痰饮、湿浊、食滞等。
主病情由轻转重,或有肠胃积滞的现象。
燥苔
热盛伤津
如果舌苔只是干燥偏白,表示身体中水液循环不佳;若舌苔干燥而色黄,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
一般主高热、吐泻伤津。还要注意检查舌头本身的颜色。
糙苔
津液亏损
如果体内干燥状况变严重,就要担心长期性的慢性病,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症,有气喘的人会感到呼吸困难。
糙苔微津液亏损之重症。
滑苔
精神不济
湿而滑利,甚至伸舌涎流欲滴,为滑苔。如果身体又容易疲劳、精神不济、有气无力等现象,表示身体处于各种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的状态。
主虚证、寒证。还要注意舌头的大小和舌边缘的齿痕。
腻苔
湿浊蕴结
舌苔颜色发白,粘附在舌头表面,表示体内虚寒且充满湿气;如果舌苔颜色发黄,表示体内湿邪或痰浊蕴结化热。
表示湿浊蕴结、阳气被遏制,主痰湿、食积。
腐苔
内热过旺
苔厚而颗粒粗大疏松,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因体内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之气上泛而成。
腐苔多属热证,主食积、痰湿。
剥脱
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剥处见底,称剥落苔。若全部剥脱,不生新苔,光洁如镜,称镜面舌、光滑舌。由于胃阴枯竭、胃气大伤、毫无生发之气所致。无论何色,皆属胃气将绝之危候。 若舌苔剥脱不全,剥处光滑,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称花剥苔,是胃之气阴两伤所致。舌苔从有到无,是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
有根无根
无论苔之厚薄,若紧贴舌面,似从舌里生出者是为有根苔,又叫真苔;有根苔表示病邪虽盛,但胃气未衰。 若苔不着实,似浮涂舌上,刮之即去,非如舌上生出者,称为无根苔,又叫假苔。无根苔表示胃气已衰。
舌 质
观察舌质要看没有被舌苔覆盖的部分,可以看舌头的边缘,那里一般没有舌苔。
颜色
淡红舌
舌色白里透红,不深不浅,淡红适中,此乃气血上荣之表现,说明心气充足,阳气布化,故为正常舌色。
淡白舌
体内虚汗
舌质淡白而胖嫩,是阳气虚衰所致;舌质淡白而瘦小,是气血亏虚所致。
淡白舌而属于机体虚证、寒证之舌象。
红舌
有热邪
舌尖红有芒刺表示心火上炎;舌色较红,舌苔黄且干燥表示内有实热;舌体红且舌苔少或无苔,则阴虚内热。
主热证,可能是身体积热过多,同时观察舌面上是不是有红点。
舌有 红点
热盛内结
舌上有红点或芒刺,则内热过盛。
舌尖、舌中、舌两边有红点、芒刺,分别代表心火亢盛、胃肠热盛、肝胆火旺。
绛舌
热邪较盛
舌色红绛而舌体干燥,有芒刺或裂纹,为内热炽盛;舌色红绛而无舌苔且光滑,为胃、肾阴虚枯竭。
此舌象是热邪深入营血的表现,通常已经耗损津液了,色越深表示热邪越盛,病症越重。
紫舌
血液循环不畅
舌色青紫,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舌色紫偏红,可能体内积累了太多的热。
寒证、热证,或者瘀血证都可能会出现这种舌象,主要由血液运行不畅引起的。
青舌
舌色如皮肤暴露之“青筋”,全无红色,称为青舌。由于阴寒邪盛,阳气郁而不宣,血液凝而瘀滞,故舌色发青。主寒凝阳郁,或阳虚寒凝,或内有瘀血。
舌形
苍老舌
正邪对峙
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舌苔颜色黄白、灰黑,病多主实证、热证。
老舌常见于正邪双方相持阶段,即病邪的气势很凶,但是机体本身的抵抗能力也很强。
娇嫩舌
代谢功能低下
舌质纹理细腻,其色娇嫩,其形多浮胖。多主虚证、寒证、湿证。
内脏功能衰弱、营养代谢功能低下、机体抵抗能力或者体质虚弱的亚健康人群经常出现这种舌象。
胖大舌
内有虚寒
注意观察舌头的颜色,舌苔以及舌面是否有红点等。 舌苔偏黄者,多属于心脾热盛;舌体肿胀而舌色紫暗者,多属于瘀血阻络。
多属脾肾阳虚,津液不化,水饮痰湿阴滞所致。
胖淡舌
阳气虚弱
胖淡舌是阳气虚弱、水湿潴留的表现。
由于阳气虚弱,温煦、推动的功能受到影响,水液的输布功能减弱,于是出现舌体胖大且颜色淡白的现象。
肿胀舌
舌体肿大,胀塞满口,不能缩回闭口,称肿胀舌。肿胀舌,多因热毒、酒毒致气血上壅,致舌体肿胀,多主热证或中毒病证。
齿痕
阳气虚
舌体偏白,舌苔偏白,说明脾肾阳虚、身体内有水湿痰饮。
多由脾虚不能过化水湿,以致温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齿痕。
瘦红舌
缺乏营养
舌色偏红代表体内有热,或有炎症发生,热久伤津,体内营养被消耗。
舌头偏瘦是身体缺乏营养和水分的证明。主要反映阴虚火旺。
瘦淡舌
气血两虚
瘦淡舌上如有明显的苔垢,大多伴有轻度感冒或者是消化大良,提醒患者体质虚弱。
主要反映气血两虚,机体营养不良的病理状态。
裂纹
津血亏虚
裂痕中一般无舌苔覆盖,是精血亏虚的表现。 舌苔白而又裂纹者,为精血亏虚;舌绛红而干,有裂纹者,为热盛伤津。
多因精血亏损,津液耗伤、舌体失养所致。
芒刺
若舌面软刺增大,高起如刺,摸之刺手,称为芒刺舌。多因邪热亢盛所致。芒刺越多,邪热愈甚。根据芒刺出现的部位,可分辨热在内脏,如舌尖有芒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有芒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有芒刺,主胃肠热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