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这是一篇关于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辨呕汇下利证,辨厥逆证,厥阴病预解时,厥阴病预后,辨厥热胜复证,厥阴病本证,厥阴辩证纲要: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这是一篇关于眼科复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下篇各论,上篇总论。非常详尽的梳理了相关知识点。干货满满,值得收藏!
这是一篇关于上下肢骨折的思维导图,本脑图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这是一篇关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差后劳复证,阴阳易证:392、伤寒阴阳易(指伤寒初愈,因房事传染给对方的疾病)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暂无相关模板推荐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辩证纲要: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本证
厥阴寒热错杂症
乌梅丸证: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厥阴寒证
当归四逆汤: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吴茱萸汤证: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厥阴热证: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辨厥热胜复证
辨厥逆证
厥逆的病机与症候要点: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厥逆证治
热厥
热厥的特点与治禁
热厥轻症
热厥重症: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寒厥
阳虚阴盛厥: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冷结关元厥
痰厥
水厥
厥证治禁与寒厥炙法
辨呕汇下利证
辨呕证
阳虚阴盛证: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邪传少阳证: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痈脓致呕证
辨哕证
误治胃寒证
哕而腹满证: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辨下利证
下利辨证: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实热下利证
虚热下利证
阳虚阴盛下利证: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虚寒下利兼表证
虚寒下利转归
厥阴病预后
正复可愈证
正衰危急证
厥阴病预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