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这是一篇关于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阳明病预解时: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阳明病预后,阳明病变证,阳明病本证,阳明辩证纲要。
编辑于2024-09-07 21:12:02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阳明辩证纲要
阳明病提纲: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病因病机
阳明病脉证
阳明病本证
阳明病热证
栀子豉汤证: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白虎汤证: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证: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猪苓汤证: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阳明病实证
承气汤证:
调胃承气汤证: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证: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大承气汤证: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一作息,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润导法证: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下法辨证: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下法禁例
阳明病寒证,虚证
辨阳明中风,中寒
阳明中寒的病机与辩证
吴茱萸汤: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阳明正虚无汗身痒证
阳明病变证
发黄证
湿热发黄证: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寒湿发黄证
被火发黄
血热证
衄血证
下血证
蓄血证
阳明病预后
阳明病预解时: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