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齐麟言语理解思维导图
这八大题型涵盖了言语理解的各个方面,从标题填入题、细节理解题、细节查找题、语句衔接题、语句排序题、下文推断题等都有所涉及。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考公考研必备!
考公必备,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这张脑图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马哲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国考地理高频考点知识汇总
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公务员省考图形推理
法理学笔记
公考申论命题点
法理学
国考判断课总结【注意】
我的行测痛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
言语理解
1.中心理解题
1.转折关系
虽然A,但是B/但是、可是、然而、却、不过、其实、实际上、事实上、实则、则
转折后为重点
2.因果关系
因为A,所以B/故而、因此、总之、可见、看来
结论为重点,所以后面
3.主体话题法
文段着重论述的对象(人、事物、概述)
4.对策引导词
1.直接对策:只有/唯有/必须A,才B(只有有时会省略),只有后面为重点。 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
2.反面论证间接给对策:如果/倘若/一旦…+不良结果
1.没有正面观点或对策———反推条件,形成对策不良结果单独出现在选项里,不选
2.有正面观点或对策——直接选择即可
5.总分结构
1.总:观点、结论、对策
2.分
1.铺垫类:背景、话题引入
2.解释类:解释原因、解释概念、解释过程
3.论证类:举例子、找证据
6.并列关系
1.显性并列:同时、此外、另外、并且、一方面…另一方面…、分号、
2.隐形并列:并列分层
7.结论词省略的情况:原因词出现,找结论句,尝试在结论句前面添加所以(因此)看看对文段有没有影响
8.周遍条件:无论A,都B,B为重点
9.连锁反应:A影响B,B影响C / C取决于B,B取决于A。抓首尾,A影响C / C取决于A
10.设问句(考的多):设问句通常会引出文段话题
2.标题填入题
做法与中心理解题一样
3.细节理解题
1.审题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不相符的是
根据这段文字可知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不正确的是
2.解题思路
根据选项长短
1.选项短:先浏览选项,后阅读文段,排除+确定
2.选项长:扫一眼选项
1.选项有明确的定位功能(字母、数字、符号、术语、人名、地名)
2.选项无明确的定位功能—读完文段再作答(划分话题群)
3.常见坑
1.无中生有
2.偷换要素
3.绝对化表述
4.归纳性
1.先读文段,明确内容
2.在结合选项,进行排除
4.细节查找题
1.查找要素、原因
2.查找目的、意义
3查找词语、代词的指代对象
5.语句衔接题
1.横线居中:承上启下(把握上下文话题、逻辑)
2.横线居首尾:总结文段(中心理解题)
6.语句排序题
1.时间顺序
按照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
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
3.逻辑顺序
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做题步骤
1.观察选项首句,做排除
2.根据选项内容,判断先后,做排除,可以用捆绑法,根据副、联、代词,做排除。
3.剩下两个选项对比,找出不同点,根据选项顺序做排除。
7.下文推断题
1.有新话题,按照新话题预测——不翻旧帐
2.没有新话题,排除法来做
8.逻辑填空题
实质考察所填词语与语境的匹配程度,宏观>微观,整体>局部
1.分析语境
1.逻辑关系
1.递进关系:甚至、更、尤其、特别、而且、越来越…———前轻后重
2.相反关系:转折、反向并列(不是…而是…)———前后相反(假设倒推)
3.并列关系:、号,引导文字,句式一致———并列一致
1.两部分并列:前后一致,互相提示
2.三部分并列,修饰同一对象
1.给定两个词语在同一方向,所填词也要同方向
2.给定两个词语在不同方向,所填词语补充第三个方向
4.选择关系:或,前后形成差异
5.并,且,并且:优先当成递进关系处理(前后填不一样的内容)
2.逻辑限定
因果、条件、结构、背景、话题限定
3.解释说明
1.而+否定词:相反关系
2.并+否定词:否定强化
3.标点符号:,、:、—— 即、也就是说、换言之 举列子
2.辨析选项
1.表意最优
长相相近拆语素
2.程度最优
意思相近看程度
3.色彩最优
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4.搭配最优
不建议优先考虑,找准搭配对象
5.对应关系选最优
逻辑或形式前后对应
6.宏观选最优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