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版面格式 :版面格式是图书的包装形式,体现美观、实用、准确三个原则。不同的版面有着不同的格式,从封面、书名页、目录、书眉、标题、注释、插图、表格、索引,一直到正文,都有着不同的格式。审校版面格式与正文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2. 政策性问题 :出版社必须遵循政策、法规、纪律和制度等。例如,涉及征兵人数、基干民兵的序列及人数、计划生育当地“土政策”等问题时,应采取回避或模糊处理的方式,避免泄露敏感信息
3. 民族宗教问题 :在叙述宗教习俗时,尤其是伊斯兰教习俗,应特别注意使用专业用语,避免生造词汇。对于邪教或非法组织,应尽可能采用回避原则
4. 隐私权问题 :在涉及政法部分、工业等部分时,应避免直书其名或详细介绍,以尊重所述对象的隐私权,避免引起司法问题
5. 关键词语使用 :应注意关键性或规范性用语的使用,如“马克思主义”应写作“马克思列宁主义”,“我驻南斯拉夫使馆”应写作“我驻南联盟使馆”等
6. 编纂规范 :志书的编写应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突出志书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行业特点。编纂过程中要记述真实,反映规律,但不总结规律;只记述事业本身,不作专业知识介绍;重在记述动态过程,采取点面结合的记述方法
7. 书名和体裁 :志书的书名应明确标注行政区域名称和上下限年份。体裁主要包括述、记、志、传、图、表、录、索引等,附录的原始文献应具有重要存史价值
8. 语言和用字 :志书的语言应严谨朴实、简明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用词要准确、具体,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不得写成资料汇编、论文、文学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