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2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第2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涵盖了前趋图和程序执行、进程的描述、进程控制、进程通信、线程的概念、线程状态和线程控制块、线程的实现等详细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第2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前趋图和程序执行
前趋图
定义:描述进程执行顺序的有向无环图
作用:确保进程按照正确的顺序执行,避免资源冲突和数据依赖问题
程序顺序执行
特征
顺序性
封闭性
可再现性
优点:简单易实现
缺点: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不高
程序并发执行
间断性
失去封闭性
不可再现性
优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缺点:控制复杂度高
进程的描述
定义: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动态性
并发性
独立性
异步性
进程的基本状态
就绪(ready)状态:进程已获得除处理器外的所需资源,等待分配处理器资源
执行(running)状态:进程占用处理器资源正在运行
阻塞(block)状态:进程因等待某个事件(如I/O请求)而无法继续执行
转换关系 :
挂起操作和进程状态的转换
挂起:将进程从内存中移出到外存中,等待恢复
恢复:将挂起的进程重新加载到内存中,继续执行
状态转换
活动就绪→静止就绪
活动阻塞→静止阻塞
静止就绪→活动就绪
静止阻塞→活动阻塞
进程管理中的数据结构
进程控制块(PCB)
作用
作为独立运行基本单位的标志
实现间断性运行方式
提供进程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提供进程调度所需要的信息
实现与其他进程的同步与通信
信息
进程标识符
处理机状态
进程调度信息
进程控制信息
组织方式
线性方式
链接方式
索引方式
进程队列:按照一定规则(如优先级、时间戳)排列的进程集合
其他相关数据:如进程间通信的数据结构、资源分配表等
进程控制
进程的创建
触发条件
系统初始化
执行了创建进程的系统调用
用户请求创建新进程
步骤
分配PCB
分配内存空间
初始化PCB
设置程序计数器
进程的终止
正常结束
异常结束
外界干预
执行清理工作
释放进程占用资源
更新系统进程表
进程的阻塞与唤醒
阻塞:进程因等待某个事件而无法继续执行时,被置于阻塞状态
唤醒:当等待的事件发生时,进程被唤醒并重新进入就绪状态
进程的挂起与激活
激活:将挂起的进程重新加载到内存中,并恢复其执行状态
进程通信
进程通信的类型
共享存储器系统
基于共享数据结构的通信方式:通信效率低下,属于低级进程通信
基于共享存储区的通信方式:能传送大量数据,属于高级进程通信
管道通信系统
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是利用管道进行通信的,能有效传送大量数据
协调能力
互斥
同步
确定对方是否存在
消息传递系统
直接通信方式
间接通信方式
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套接字
基于文件型
基于网络型
远程过程调用和远程方法调用
消息传递通信的实现方式
直接通信(明确指定通信双方)
对称寻址方式
非对称寻址方式
间接通信(使用邮箱进行消息传递)
线程的概念
定义:进程中的执行单元
与进程的区别
资源分配单位:进程
调度执行单位:线程
并发性:线程可以更容易地实现并发执行,提高资源利用率、系统吞吐量和响应时间
拥有资源:进程可以拥有资源,并可作为系统中拥有资源的一个基本单位
独立性:进程是独立的资源分配和调度单位,而线程则共享进程的资源
系统开销:线程比进程更轻量级,资源开销更小
线程状态和线程控制块
线程状态
执行状态
就绪状态
阻塞状态
线程控制块(TCB):存储线程的基本信息和状态信息的数据结构
多线程OS中的进程属性
进程是一个可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
多个线程可并发执行
进程已不是可执行的实体
线程的实现
线程的实现方式
用户级线程
特点:管理工作由用户程序完成
优点:切换速度快
缺点:无法利用多核优势
内核级线程
特点:管理工作由操作系统完成
优点:可以并行执行
缺点:线程切换开销大
混合线程:
结合用户级线程和内核级线程的优点,实现更灵活和高效的线程管理
多线程模型
多对一模型
一对一模型
多对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