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史--清朝历史事件时间线
简单整理中国史清朝历史事件时间线,介绍了清朝的历史背景、时间跨度和整理历史事件时间线的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和阅读指导。
编辑于2024-12-06 21:15:54中国史--清朝历史事件时间线
1912年
2月12日,隆裕皇太后宣布宣统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
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 。
1908年
溥仪继位,年号宣统 。
1901年
《辛丑条约》:1901 年 9 月 7 日,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法、意、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十一国签订。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达九亿八千多万两;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区,中国人不准居住;拆毁大沽炮台及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和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 “与诸国仇敌” 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各地官员如发生 “伤害诸国人民” 事件,必须立即镇压,否则立即撤职,永不任用;清政府承认附和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 “道歉” 。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1898年
戊戌变法发生,但最终失败 。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1895 年 4 月 17 日签订,中国承认朝鲜由日本控制;日本强占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设领事馆和工厂;日军占领威海卫,俟赔款付清后才撤退。
中日《交收辽南条约》:1895 年 11 月 8 日签订,清政府以三千万两 “赎回” 辽东半岛。
1894年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 。
1885年
中法签订《中法新约》,1885 年 6 月 9 日签订。
法国通过条约获取的通商口岸开放权和铁路修筑权,使得中国西南门户大开,法国经济势力得以长驱直入,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爆发 。
1875年
载湉继位,年号光绪 。
1874年
中日签订《北京专约》,1874 年 10 月 31 日签订,
撤兵:日本从台湾撤兵。
赔款:清朝承认日本此次出兵是 “保民义举”,并同意赔偿日本在台湾的军费 50 万两白银。
1871年
中日签订《修好条约》, 1871 年 9 月 13 日签订
1864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年 10 月 7 日签订,割让44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俄国.
1861年
载淳继位,年号同治,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
1860年
中俄《瑷珲条约》:1858 年 5 月签订,中国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俄国;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中英《北京条约》:1860 年 10 月 24 日签订,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中法《北京条约》:1860 年 11 月 2 日签订,开天津为商埠;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中俄《北京条约》:1860 年 11 月 2 日签订, 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东至海的大片中国领土划给俄国;规定蒙、新西北边界,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开放喀什噶尔为商埠等 。
1858年
中俄《天津条约》:1858 年 6 月 13 日签订,允许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七口通商;准许在中国设领事,并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准许俄国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日后中国若给其它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美《天津条约》:1858 年 6 月 18 日签订,美国公使驻北京;增开潮州 (汕头)、台南通商;扩大最惠国待遇等。
中英《天津条约》:1858 年 6 月 26 日签订,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
中法《天津条约》:1858 年 6 月 27 日签订,法国除取得英国上述特权外,还规定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发动战争 。
1851年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
1850年
奕詝继位,年号咸丰 。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1844 年 5 月 18 日签订,美国享有英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美国兵船可自由出入中国通商口岸;美国可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中国变更关税需与美国领事商议;扩大领事裁判权。
中法《黄埔条约》:1844 年 9 月 13 日签订,法国享有英国、美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法国可在五口租地建立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1843年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补充条款》和《虎门条约》.
1842 年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8 月 29 日签订,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清政府向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 “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 。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20年
旻宁继位,年号道光 。
1795年
颙琰继位,年号嘉庆 。
1755年-1759年
乾隆帝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统一新疆 。
1735年
弘历继位,年号乾隆 。
1723年-1735年
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
1722年
胤禛继位,年号雍正 。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它是清朝与沙俄之间签订的边界条约,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东北边境的稳定 。
1683年
清军攻克台湾,统一全国 。
1681年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
1661年
玄烨继位,年号康熙 。
1644年
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 。
1643年
福临继位,年号顺治 。
1636年
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 。
1634年
沈阳被新命名为盛京 。
1628年、1632年
皇太极两次出兵击败蒙古察哈尔部 。
1627年
皇太极出兵朝鲜,获胜后与朝鲜签订江都之约、平壤之约 。
1626年
皇太极继位,改元天聪 。
1621年
努尔哈赤连续攻下沈阳和辽阳,并在4月将都城迁至辽阳 。
1619年
萨尔浒之战,后金击败明朝四路大军 。
1618年
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起兵攻打明朝。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号天命,定都赫图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