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万物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三、平地,二、演化中的大精神所达到的境界,一、演化中的大精神(Spirit)。
编辑于2024-12-14 19:52:00万物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
二、演化中的大精神所达到的境界
I.意识的进化
仅以左上象限为例(我的内在)
意识的基本结构
发展的高级阶段:心灵、奥妙、原因、不二
梯子结构:用梯子作比喻,强调成长涉及的不同阶段,但无法体现高级阶段包含着低级阶段
自我是攀登者:任何一种驱力过大,都会导致病变,病变的类型取决于发生时的基本横挡
每一步是支点:每个支点都有1-2-3结构(安置、超越、涵括)
任何横档上的1-3过程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病情;横档越低,病情越重
变化着的观念
不同横档上有不同的观念,即世界观
自我从不会只“存在”于一个横档上,所谓横档只是一个平均水平
病理学
自我的某一部分停留在低级阶段,其他部分发展至高级阶段,双方内战
人的发展是每个阶段必须经历的,不可能一步登天;批判平地宗教
弗洛伊德与佛陀
II. 走向全球意识
以个人的发展为例说明成长为“全球我
假自我
自我在攀升意识扩展的新台阶时,在每个1-2-3(融合-分化-整合)都可能出问题:固着;无法建立可靠界限;分裂和压抑
0支点:出生的创伤
与子宫融合后分化的痛苦过程
初始模型
自我融合于感觉运动的的世界
第1支点:肉体自我的孵化
肉体的自我从初始模型中“孵化”出来(即第1支点的第2阶段分化)
生理圈
防御机制:投射自居
假自我:精神病
世界观:感觉运动
第2支点:情绪自我的诞生
14-25个月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里的一个独立的自我;形象:7个月开始出现;符号:2-4岁时统治意识
防御机制包括分裂和融合
假自我:自恋人格疾病、界限疾病、临界症
世界观:魔幻的(泛灵论,心智与世界没有清楚分化出来)
生物圈
第3支点:概念自我的诞生
概念:4-7岁时统治意识
防御机制为压抑
假自我:神经症/生态危机(智力概念自我压抑分裂身体内驱力和冲动
世界观:神话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祈祷与仪式)
心智自我
第4支点:角色自我的诞生/生活的社会脚本
6-7岁:具体操作认知;11-14岁;控制觉知
范式转换:私我中心持续减弱到社会中心(sociocentric)
世界观:神话的,但中心从“私我”扩展到“我的群体”,即习俗或者民族为中心
假自我:脚本病变,否定自己的能力而无法承担角色
第5支点:世界中心的或成熟的私我
11-15岁:形式运算意识能力(对思想本身进行运算、思考、想象)
范式转换:从社会中心转移到世界中心、全球中心,与“私我”进一步分离
假自我:本体危机(文化多元主义的本体危机,“所有立场一律平等”)
第6支点:人首马身(身心整合)
洞察力-逻辑这个高度完整的能力维持着同样整合了的自我
观察性自我(observing self)超越心智和身体;存在的水平 existential level 获得新的自由
范式转换:世界为中心(融合)
假自我:没达到超个人领域,又不再存留于个人领域,对意义关注却找不到意义
III.超意识领域
后人本的阶段
随着observing self追寻其终极家园的过程,最终达到大精神本身的终极领域
主模板:心灵阶段、奥妙阶段、原因阶段、不二阶段及其各自的世界观
第7支点:心灵(psychic)水平
普通粗放型实在向后人本领域过渡的大转变阶段
融合:主观与客观你和”外部“的自然世界之间没分别,”内部“和”外部“不再有意义
世界观:所有生物的同一性,神秘自然体验论
深度生态学、深度女权主义、多元崇拜:接受了世界灵魂体验,却将其简化为右下象限
九分图与基本框架
第8支点:奥妙水平
与神性的结合或融合
假我:微妙的病理状态,例如大宇宙恐怖、大宇宙邪恶、大宇宙惊恐
世界观:神性神秘体验论,微妙世界空间
荣格的原型:人类总体基本的、集体的、典型的遭遇的储藏所;简单地将意识分为个人与集体两大领域,随之把集体的称为“灵性的、神秘的、后人本的”,但多数是前个人、前理性、前习俗、倒退的
真正的原型:在静修觉识的深层状态,明白大宇宙产生于空无,这些最初产生于空无的形式
第9支点:原因(Casual)水平
状态:纯粹的空、观者,观照的觉识,不生不灭、不受时空限制,它本身就是自我
范式:无形神秘体验论,与观者达成同一性
不二阶段
状态:观者与所见融为一体,是同一种体验
范式:不二神秘体验论
以空心等候、拥抱一切色和形
三、平地
I.上行和下行
上行和下行割裂对立:农业时代歌颂上行;启蒙运动之后下行统治世界
伟大的层次系统
普罗提诺和奥罗宾多的层次体系
此岸和彼岸
上行和下行、回流和外流、超越和固有的统一
智慧与慈悲
从多到一的上行是智慧之路,色即是空;从一到多的下行之路是慈悲之路,空即是色
男性化的神和女性化的神
前者为智慧,大宇宙上行的的超越的趋势;后者是慈悲,宇宙下行的固有的表现趋势
II.大宇宙的崩溃
现代性的好处
向以理性、以世界为中心的世界观过渡;三大区域分化
奴隶解放、妇女解放、民主运动等
现代性的灾难
问题核心在于工业本体论,而非工业本身
三大领域的割裂与争夺,科学入侵一切,右手道路统治一切,“平地的下行网络“
工具理性“它”世界,工业化世界中的生产基础施加在意识对领域进行选择的压力
现代性世界中只有“反讽”
III.私我和生态
私我对抗生态
理性启蒙主义和自然浪漫主义的斗争
相同点:处于下行网络的平地中,除了自然,没有其他
差异:理性私我阵营(启蒙主义)要分析控制自然;生态阵营要与自然成为一体,在自然身上找到“完整性”
私我阵营
重要真理:超越以私我为中心的愿望和以种族为中心的倾向,代之以坚持普遍关怀的、相对来说以世界为中心的道德意识
问题:如何整合心智、道德、自然;私我陷入压抑自身自然性的困境
生态阵营
目的:批评“理性私我的压抑倾向”,弥合道德与自然、心智与自然、心智与肉体的裂痕
途径:回归到分化前的时光;这只是现代下行之网抵御一切超越的一种方式
问题:只抨击工业化,而不抨击工业本体论,只抨击表面问题而拥抱真正的癌症,陷入倒退
IV.下行者的统治
谢林的演讲:超越理性,发现心智和自然只是大精神的不同运行方式
进化
在时间中展现的伟大的层次系统
演化中的大精神
不二性
三个层次:潜意识、自我意识、超意识;前个人、个人、超越个人;前理性、理性、超理性;生物圈、心智圈、神智圈
终极同一中以意识形式实现的大精神实际上是始终以进化全过程本身呈现出来的
西方理想主义愿景的消失
即停止追寻超越理性的阶段,陷入平地世界的下行网络
失败1:没有发展出真正的实践,宏大的体系被认为是“空头理论”
不像禅宗,有自己的修习实践
失败2:通过理性来解释想象逻辑(大精神在人首马身阶段的表现形式)
下行者的统治
V.对上帝的解读
错误诠释灵性直觉
超人自我
仅从左上象限去阐释
生态尝试
仅从右下象限去阐释
人类不同时期的核心理念
觅草时期:大精神与大地身体交织
种植时期:大精神是需要献祭的
农耕时期:大精神的脚步呈现在存在的巨链中
现代时期:存在的巨链在进化的过程中展现
后现代时期:没有什么是预先设定的
环境伦理/平等概念
全子的三个价值
基础价值:每个全子都是大精神的完美表现,都有相同的基础价值
内在价值:越有深度,从大精神中纳入的越多,内在价值越高,对应全子的权利
外在价值:对其他全子的辅助价值,对应全子的责任
原则1:尽量少损耗或破坏深度,也即尽量保护或加大深度
原则2:基本道德自觉——在最大的广度上促进最大的深度
告别平地
变革与隔阂
例如,需要整合的层次越多、广度越多;平均水平与个体能达到的水平差异越大;也就越脆弱,如同食物链一样
层次越高,社会/文化中的隔阂越深;子的任务就越重,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平地中,问题在于不承认隔阂的存在
一、演化中的大精神(Spirit)
I.联结的模式
“定位概括”(各个领域的基本共识)
大宇宙(Kosmos):物质(Cosmos)、生命、精神(Psyche)和神(Theos)
原则1.实在(reality)由整体/部分(whole/part)或者全子(holon)组成
原则2.全子的四种驱力
水平性质:自主性与共享性
垂直性质:自我超越与自我解体
原则3.全子不断产生(创造力的的显现)
概率之外的别的东西推进了宇宙的发展
原则4.全子是分层次出现的
原则5.每个新出现的全子都超越并包含前一阶段或水平的东西
进化是个超越和包含的过程,展现“演化中的大精神”的核心:进化的的冲动的真正秘密
II.神秘的冲动(impluse)
高级和低级:较高级层次的组织包含=较低级层次组织的某些基质,又具备新特征
广度和深度:某一层次系统中的层次数是深度;某一层次上的全子数是广度
原则8:进化不断向前演进会产生更大的深度和更小的广度
所谓金字塔式发展
大宇宙意识:终极的深度就是同万事万物以及大宇宙的终极同一
原则12:进化是有方向的——朝着不断增加的深度、不断增加的内在价值、不断增加的意识,最终实现“大精神”
III.人类社会 的几个阶段
技术/经济角度
进化的辩证法:固有局限、自我超越的动力(秩序出于混乱)
采摘阶段(100万-40万年前):男性的家庭化(同时参加生产性的捕猎活动和再生产性的家庭活动);男性女性分工明确
农业阶段
种植阶段:男性与女性地位相当;以母亲为中心,但实行"平等主义"
耕作阶段:父权制,生产力提升解放了一些男人,催生专门的分工、文化、思想,如轴心圣人
工业阶段:生理区别不再是性别角色分工的最终决定因素。女权运动风起云涌
性别对立对所有人都是有害的;原始无知导致有限的破坏,今天的工具能导致更大的破坏
IV. 世界观发展
对应于经济技术角度的社会阶段
上古的世界观、魔幻的世界观、神话的世界观(农耕)、理性的世界观(工业化)、存在的世界观...
现代:笛卡尔到启蒙运动;后现代:启蒙运动之后
抛弃旧范式:表征主范式
知识的合法性取决于自我对经验世界描摹的准确性
笛卡尔二元论
局限:忽略了"自我/绘图者“的存在
后现代的两条路
世界和自我都不是事先给定的
极端建构主义:实际上是后现代形式的虚无论,最终将灭亡
温和建构主义
不二论:思想本身就是它所要认识的事物的运动过程。哲学的任务是要用来阐明这些更深层次的思想即使想背离也无法背离的趋势
超越与涵括是一个世界观比另一个世界观更高层次的标准。如果超越但压制,则将走向解体
V. 大宇宙的四隅
四象限:心理和行为、文化和社会(个体与群体的 ,内部的与外部的)
“文化的”是一种群体共享的世界观(也就是群体全子的内在);“社会的”是这种世界观的物质基础(群体全子的外在)
每个全子都具备这四个象限
VI. 上帝的两只手
内在和外在(左手与右手):右手象限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描摹,研究全子的外在,是单向逻辑;左手象限是内部研究,只有通过对话式进行解析
解析(interpretation)就是诠释学的意义
解析有很大余地,但不是随心所欲的
解析受语境限制
解析要建立在四个象限之上,需要一种来自大宇宙语境的全范围的解析
两只手都必要,但要理解内部必须采取走左手道路进行解析
VII. 顺应大宇宙
“关于正确性的假说”
客观真实:右手象限,描摹是否与客观世界对应
主观忠实:左手象限,问题在于描摹者是否可以被信任
主体间性-文化适合:左下象限,标准是相互理解
功能适合:右下象限
系统论陷入了微妙简化论中,遗忘了内在
四个象限的四种真实是大精神的四张面容,关于正确性的假说是与大精神联络的途径
VIII.三大区域
何为三大区域
我语言(左上象限)、我们语言(左下象限) 、它语言(右手象限)
柏拉图的善(道德,我们)、真(科学,它)、美(艺术,我)
卡尔·波普的三个世界:客观(它)、主观(我)、文化(我们)
康德的三部曲:纯粹理性批判(客观科学)、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判断力批判(美学和艺术)
现代化的结果
好:三大区域的分化
坏:三大区域的分裂
后现代的任务:三大区域的整合
灵性的三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