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与典故常识
公基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历史方面的知识。
编辑于2021-04-15 16:12:27历史事件与典故
先秦
舜
孝感天地
夏商周
禹
三过家门而不入、建立夏朝
禹传位启,家天下
汤
建立商朝
周文王(姬昌)
西伯拘而演周易
周武王(姬发)
建立西周、武王伐纣
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周平王
东迁,建立东周
春秋
齐恒公(姜小白)
葵丘之盟标志称霸
姜尚
百家宗师、六韬
管仲
尊王攘夷、老马识途、管鲍之交
晋文公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吴王
伍子胥
一夜白发、倒行逆施、年糕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
范蠡
兔死狗烹、商圣、西施
战国
孙膑、庞涓
孙庞斗智
田忌赛马是孙膑出的主意
苏秦
合众弱以攻一强
前倨后恭、悬梁刺股
身配六国相印
张仪
事一强以攻众弱
合纵连横
蔺相如
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秦昭襄王
白起
战神、长平之战
范睢
睚眦必报、远交近攻、固干削枝
商鞅
商鞅变法、秦孝公
吕不韦
一字千金
荆轲
图穷匕见
拓展:
伏羲开创八卦
九洲,九鼎指代天下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洲、雍州
四大美人
沉鱼:西施
落雁:王昭君
闭月:貂蝉
羞花:杨贵妃
战国四将
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丝绸之路"是外国人李希霍芬提出的
秦汉
秦
嬴政
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
赵高
指鹿为马、辅佐秦二世胡亥
秦末
项羽
破釜沉舟、力能扛鼎
刘邦
约法三章、建立西汉
萧何
萧规曹随
张良
博浪沙刺秦、孺子可教
韩信
一饭千金、胯下之辱、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多多益善、暗度陈仓
汉朝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刘彻(汉武帝)
北击匈奴、独尊儒术、盐铁官营、巫蛊之祸、金屋藏娇
刘秀(汉光武帝)
昆阳之战、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帝王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司马迁
《史记》
张骞
开辟西域
主父偃
推恩令
汉武帝刘彻时期
马援
马革裹尸、老当益壮、伏波将军
班超
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
曹操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望梅止渴
曹丕
建立魏朝
刘备
三顾茅庐、建立蜀汉
刘禅
乐不思蜀
孙权
建立东吴
关羽
斩颜良、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注意:没有诛文丑
诸葛亮
鞠躬尽瘁、七擒孟获、北伐、八阵图
周瑜
赤壁之战、羽扇纶巾
吕蒙
刮目相看
陆逊
火烧连营
魏晋
司马炎
三家归晋,建立西晋
司马睿
五胡乱华,匈奴灭西晋,后建立东晋
北魏孝文帝
汉化改革
谢安
淝水之战、东山再起
祖逖
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郦道元
《水经注》
隋唐
隋
杨坚
建立隋朝、开皇之治
杨广
开科举、修运河
唐
李渊
建立唐朝
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
武则天
中国唯一正统女皇帝、举行殿试、开创武举、无字碑
李隆基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魏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秦琼、尉迟恭
门神
程咬金
"莽汉"
薛仁贵
灭高句丽、大破突厥、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瞒天过海
玄奘
西行印度、大唐西域记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狄仁杰
桃李满天下
宋元
宋
赵匡胤
建立北宋、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赵光义
开卷有益
烛影斧声、兄终弟及
赵构
建立南宋
赵普
半部论语治天下
包拯
笑比河清
范仲淹
庆历新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安石
变法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岳飞
抗金、精忠报国、直捣黄龙
文天祥
抗击蒙古、过零丁洋
南宋
元
忽必烈
建立元朝
明清
明
朱元璋
建立明朝
朱棣
靖难之役
朱祁镇
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解缙
主持编纂永乐大典
郑和
七下西洋
最远横渡印度洋,到达红海
于谦
北京保卫战
张居正
改革、一条鞭法
戚继光
抗倭
郑成功
收复台湾
孙子郑克爽降清
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
努尔哈赤
建立后金
皇太极
改为大清
康熙、雍正、乾隆
康乾盛世
纪昀
四库全书
林则徐
虎门销烟
曾国藩
剿灭太平天国
安庆内军械所
左宗棠
收复新疆
福州船政局
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汉阳铁厂
李鸿章
大清王朝的"裱糊匠"
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
康有为、梁启超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
少数民族政权
前秦
氐族:苻健
北魏
鲜卑族:拓跋珪
辽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金
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大理
白族:段思平
西夏
党项族:李元昊
吐蕃
藏族:松赞干布
元
蒙古族:忽必烈
后金
女真族:努尔哈赤
清
满族:皇太极
各朝代盛世
商
武丁盛世
西周
成康之治
西汉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昭宣中兴
东汉
光武中兴
明章之治
北魏
孝文中兴
隋
开皇之治
唐
贞观之治
永徽之治
武周之治
开元盛世
北宋
建隆之治
咸平之治
仁宗之治
明
洪武之治
永乐盛世
仁宣之治
清
康乾盛世
改革史
春秋战国
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山泽各致其时
尊王攘夷
法家先驱
李悝变法(魏国)
尽地力、平籴法
著《法经》,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商鞅变法
实行军功爵制,打击世卿世禄制
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
推行县制
赵武灵王改革
胡服骑射
魏晋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
迁都洛阳
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
实行均田制
北宋
范仲淹
庆历新政
王安石
富国之法:均输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
强兵之法:将兵法,置军器监,保甲法,保马法
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明朝
张居正
实行"一条鞭法"
清朝
戊戌变法
目的:君主立宪制
诸子百家
儒家
孔子(春秋)
思想
礼——西周之礼,强调等级有序;约束自己“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仁——“爱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不偏不倚、折中调和,“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众星拱北
教育
对象——有教无类;兴办私学
态度——“不耻下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方法——“学、思、习、行”;“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韦编三绝
孟子(战国)
仁政——“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义——道义,“得道者多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
孔子是为政以德(众星拱北),他强调的是要用道德原则去治理国家,而孟子提倡以德服人
荀子(战国)
思想
性恶论——礼法并用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学生:李斯、韩非子
董仲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天人感应
提出三纲五常
朱熹(南宋)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最终完成三纲五常
王阳明(明)
陆王心学,“知行合一”
道家
老子(春秋)
“道”是世界本原
朴素的辩证法——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上善若水”
“小国寡民”
《道德经》,中国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庄子(战国)
无为
齐物论:就是世间的一切事物归根到底是没有差别的,都是一样的,不分高低贵贱的
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
“逍遥”的人生态度。
《庄子》,也叫《南华经》,后人把庄子称为南华真人
庄周梦蝶、知鱼之乐、庖丁解牛
兵家
孙武(春秋)
兵圣,《孙子兵法》
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
孙膑(战国)
《孙膑兵法》
墨家
代表平民利益
墨子(春秋末,战国初)
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贤、尚同、非命、非乐
"没有"两字贯穿始终
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就是记载在《墨经》当中
墨子号:我国发射的全球第 1 颗量子通讯卫星,纪念墨子在光学方面的成就
法家
商鞅(战国)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韩非子(战国)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强调中央集权
“以法为教”、“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术”“势”结合
要点总结
儒家——仁、礼、德、义、教学、求知
道家——道、辩证、无为、自然
法家——法治、变法、君主集权
墨家——平民、节俭、大爱、技术
兵家——打赢就行
杂家——啥都研究
战争史
先秦
涿鹿之战
三皇五帝时期
华夏部落(黄帝、炎帝)VS 东夷部落(蚩尤)
炎黄胜
鸣条之战
夏末,夏桀 VS 商汤,商汤胜
牧野之战 以少胜多
商末,周武王 VS 商纣王,周武王胜
商纣王典故:倒曳九牛、抚梁易柱、挖心比干、酒池肉林、炮烙之刑
武庚之乱(三监之乱)
西周、周公 VS 武庚、周公胜
国人暴动
西周、周厉王 VS 国人、厉王被逐、“共和行政”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长勺之战 以少胜多
春秋、鲁国 VS 齐国、齐国胜
曹刿论战
城濮之战
春秋、晋国 VS 楚国、晋国胜
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
战国,齐国(孙膑)VS 魏国(庞涓),齐国胜
围魏救赵
战国七雄:齐、楚、燕、 韩、赵、魏、秦
马陵之战
战国,齐国(孙膑)VS 魏国(庞涓),齐国胜
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
战国,秦国(白起)VS 赵国(赵括),秦国大胜,坑杀 40 万降卒
秦汉
巨鹿之战 以少胜多
秦末,楚军为首的义军(项羽) VS 秦军(章邯),义军胜
破釜沉舟
垓下之战
楚汉争雄,汉军(刘邦)VS 楚军(项羽),汉军胜,项羽自杀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白登之围
西汉,西汉 VS 匈奴,匈奴围困汉军七日,议和后撤军
七国之乱
西汉,汉景帝、周亚夫 VS 吴王刘濞等,叛乱被平定
口号:诛晁错、清君侧
汉武帝反击匈奴
西汉,西汉(卫青、霍去病) VS 匈奴,汉军胜
封狼居胥
昆阳之战 王莽篡汉 以少胜多
汉军以少胜多,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
三国两晋南北朝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东汉末,曹操 VS 袁绍,曹操胜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火烧乌巢
赤壁之战 以少胜多
东汉末,孙刘联军(周瑜、刘备)VS 曹军(曹操),孙刘联军胜
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夷陵之战(彝陵之战、猇亭之战)
三国,蜀汉(刘备)VS 孙吴(陆逊),蜀汉大败
火烧连营、以逸待劳
八王之乱
西晋,西晋统治阶级内部
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三家归晋
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最终匈奴灭掉西晋
淝水之战 以少胜多
东晋,东晋 VS 前秦,8 万东晋军大败 80 万前秦军
前秦:苻坚,东晋前线是谢势和谢玄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屐齿之折
隋唐
安史之乱
唐朝,唐政府军(郭子仪、李光弼)vs 藩镇叛军(安禄山、史思明)
马嵬坡兵变、睢阳之战
醉打金枝
宋元
澶渊之盟
北宋,北宋 VS 辽,双方订立合约
郾城之战 以少胜多
南宋,南宋(岳飞)VS 金(完颜宗弼)
岳家军以少胜多,重创金国精锐,大伤金国元气
直捣黄龙、东窗事发
靖康之耻
崖山海战 以少胜多
南宋,南宋 VS 蒙元
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残余势力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
明清
靖难之役
明朝,燕王朱棣 VS 建文帝朱允炆
口号:清君侧、靖国难
朱棣迁都北京、建北京故宫
土木堡之变
明朝,明朝(明英宗、王振)VS 瓦剌(也先)
明朝惨败,明英宗被俘
北京保卫战
三藩之乱
清朝政府(康熙帝)VS 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雅克萨之战
清(康熙)VS 俄国
清胜,签订《尼布楚条约》,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
近代战争
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
中国清朝 VS 英国
签订《南京条约》,赔款割地,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法国 VS 清朝
《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中法战争
清政府(刘永福、冯子才、刘铭传)VS 法国
“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新约》
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甲午战争
清政府 VS 日本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了《马关条约》
旅顺大屠杀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背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VS 清政府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中山革命
辛亥革命
标志:武昌起义
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护国运动
袁世凯复辟,南方独立出兵讨袁
护法运动
段祺瑞,不要约法、不要国会、不要旧总统(黎元洪)
孙中山先生维护临时约法
第二次护法运动
孙中山重组军政府,北伐直系。失败告终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国共两党
北伐战争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统治,统一全国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南昌起义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秋收起义
领导人:毛泽东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长征
性质: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
九一八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华北事变
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
一二九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
瓦窑堡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西安事变
逼迫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洛川会议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古代制度
官职制度
皇位
禅让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原始社会末期)
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始于商,完善于西周)
诸侯
分封制——把天子亲属和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
宗法制——依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维护世袭统治
五等爵——爵位等级:公、侯、伯、子、男(始于周代)
选官
先秦
世官制(世卿世禄)——贵族世代为官
汉代
察举制——官员考察,将人才推荐给中央
征辟制——皇帝和儈官直接征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中正”按家世、才德将人才评为九等
隋始清终
科举制
发展
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
武则天时俆创武举和殿试
北宋时考试实行糊名法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第一名对应
省城,乡试,解元; 京城,会试,会元; 京城,殿试,状元
中央与地方制度
郡县制
秦汉时期盛行。商鞅变法行县制就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
三公九卿制(秦朝)
“三公”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九卿”是泛称,泛指众卿
刺史制
汉武帝,监察地方
三省六部制
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六部:指兵、刑、工、吏、户、礼部
中书省负责决策, 门下省负责审议, 尚书省负责执行
行省制
始于元朝,中央只保留了中书省,性质类似于国务院,处理全国的政务
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即台湾)
省制开端
内阁制
明朱棣时期建立内阁制
八旗制
清代满族
军机处
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礼仪制度
政治礼仪
礼乐制——贵贱有别,符合身份
封禅——泰山祭祀
五礼
“吉”是祭祀之礼,祭天、祭地、祭人公
“凶”是哀悯吊唁之礼,典型如葬礼
“军”是军事礼仪,如检阅军队,部队出征时的仪式
“嘉”有喜庆的含义,如君王登基、婚礼
“宾”即宾客,指接待宾客,如外交往来
生活礼仪
诞生礼——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生男孩是弄璋之喜,生女孩是弄瓦之喜
排行——伯、仲、叔、季
冠礼、笄礼——男子二十、女子十五
婚姻六礼
纳采:男方请媒人提亲
问名: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纳吉:占卜吉凶,看男方和女方的八字是否相合
纳征:给女方送聘礼
请期:择定婚期,请求女方同意
亲迎: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七出三不去
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 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见面礼——作揖、拜
座次礼
筵席——西北南东
朝会——皇帝:背北面南
建筑
部分宫廷建筑
商
鹿台,商纣王所建
秦
阿房宫
始建于秦始皇时期;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汉
未央宫
汉高祖时期所建,汉朝政令中心
思子宫
汉武帝晚年丧子,宫内建思子台,以寄哀思
建章宫
汉武帝建造
东晋至南朝
台城
皇宫所在地;南梁侯景之乱,梁武帝饿死台城
唐
大明宫
始建于唐太宗年间,大唐帝国的皇宫
明清
北京故宫
旧称紫禁城,明清的皇家宫殿;分为外朝和内廷
太和殿
建极绥猷
俗称金銮殿,供天子登基,颁布重要政令,元旦、冬至、皇帝生日之用
中和殿
允执厥中
供皇帝大典前休息用
保和殿
皇建有极
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的地方,举行殿试
乾清宫
正大光明
前殿用以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后殿为皇帝寝宫
坤宁宫
在明朝时皇后的寝宫,清代改成祭神和皇帝结婚的洞房
养心殿
中正仁和
清雍正开始,皇帝在此居住和理政
防御体系
甘肃
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嘉峪关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
山西
雁门关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北京
居庸关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唐·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
河北省秦皇岛
山海关
出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清·尤侗《出关行》
宗教建筑——石窟
甘肃敦煌
莫高窟(千佛洞)
1987 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2000 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2001 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甘肃天水
麦积山石窟
古代园林
皇家园林
颐和园
初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名清漪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圆明园
被称为"万园之园"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建于清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是清代皇家园林规模最大的
私家园林
苏州拙政园
明代王献臣所建,园中部有南北中轴线,但是不对称
苏州留园
始建于明代
四大名楼
岳阳楼
湖南省岳阳市
滕王阁
江西南昌
黄鹤楼
湖北武汉
鹳雀楼
山西永济
四大名亭
醉翁亭
安徽省滁州市
爱晚亭
湖南省长沙市的岳麓山
陶然亭
北京
湖心亭
浙江杭州西湖的中央
世界史
世界古文明
中国
四大发明
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
宋代时,指南针在航海业中发挥作用
造纸术
东汉蔡伦改进,蔡侯纸
印刷术
隋朝,雕版印刷术
唐代雕版刻印的《金刚经》,世界最早印有日期的印刷品
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
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南宋时期发明了突火枪;宋元之际,发明火铳
农业
西汉汜胜之《氾胜之书》,最早的农书,原书已失传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元代王祯《王祯农书》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对古代农学系统总结
数学
《周髀算经》
勾股定理
《九章算术》
标志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初步形成
《九章算术注》
魏晋数学家刘徽
对《九章算术》作注解
《缀术》
地埋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徐霞客游记》:明朝徐霞客
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喀斯特地貌的著作
综合
《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
《天工开物》
明朝宋应星
世界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书
外国学者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
解缙等人主持编纂
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手工业
青铜器
原始社会晚期
纯铜中加入锡,冶炼出青铜器
西周晚期有了铁器
唐三彩
黄、绿、白三色为主
产生于唐高宗时期
分布在长安、洛阳
瓷器
商朝:出现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青瓷,表面青色釉
北朝:烧出成熟白瓷,瓷胎白色,表面为透明釉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成为瓷器代表,明代的青花瓷成为主流
宋朝时期有五大瓷窑:汝窑(五大瓷窑之首)、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古埃及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
圣书体、楔形文字以及中国的甲骨文,这三个称之为是最古老的三大文字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古巴比伦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60进制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希腊
《荷马史诗》
特洛伊战争,木马计
斯巴达和雅典:希波战争(马拉松)菲迪皮茨
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
古希腊三杰
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徒弟),著作《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徒弟)
古罗马
屋大维把凯撒大帝活活砍死
395 年古罗马分裂成东、西两部分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国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未断裂的国家
新航路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新航路的开辟
迪亚士: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达·伽马: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
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文艺复兴
发源地
意大利佛罗伦萨
内容
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代表人物
文学三杰
但丁(《神曲》)
彼特拉克(《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
美术三杰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
米开朗基罗(画作《创世纪》、雕像《大卫》)
莎士比亚:英国人,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塞万提斯:西班牙人,代表作《堂吉诃德》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人,《君主论》
哥白尼:波兰人,代表作《天体运行论》
启蒙运动
性质
17、18 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运动领袖
伏尔泰,称之为是“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
代表人物
伏尔泰《哲学通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这一重要的观点)
狄德罗《百科全书》
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人民主权思想)
霍布斯《利维坦》
洛克《政府论》
各国革命
英国革命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美国革命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
《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法国大革命
起点: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雾月政变拿破仑“上位”
法国的《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典
七月革命,标志着法国革命才彻底结束
十月革命
列宁和托洛茨基
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战争
一战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性质
是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非正义战争
交战双方
同盟国和协约国
重要战役
索姆河战役: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的转折点
会议和文件
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弱国无外交
《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
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性质
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正义战争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德国闪电战突袭波兰
重点战争
太平洋战争
爆发的标志;日本向美国的珍珠港发动偷袭
太平洋战争中的战役:中途岛战役、瓜岛战役、硫磺岛战役、冲绳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西西里登陆
墨索里尼,其直接垮台
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反法西斯联盟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开罗宣言》
主要内容:宣布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德黑兰会议
主要内容:决定开辟第二战场,代号“霸王战役”,即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主要内容:安排战后世界事宜:确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涉及了苏联对日作战的问题,提出条件如外蒙独立
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
主要内容:着重讨论战后世界安排的问题,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在开罗,规定日本还土地;德黑兰,霸王登陆诺曼底; 雅尔塔,战后联合国成立;波茨坦,日本投降要立即
冷战
序幕
英国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铁幕演说”反苏反共
开始
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杜鲁门主义指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欧洲复兴计划
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
北约和华沙
美国成立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 年苏联成立华约(华沙条约组织),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
朝鲜的统率是金日成,中国的统率是彭德怀,韩国的统率是李承晚,联合国军的统率是美国的麦克阿瑟。
美国被迫于 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议。1954年联合国军撤退,1958年我国志愿军撤退
越南战争(1961 年-1973 年,南越、美国 VS 北越)
中东战争(1948 年-1982 年,以色列 VS 周围阿拉伯国家)
两伊战争(1980 年-1988 年,伊朗 VS 伊拉克)
海湾战争(1991 年,美国领导的联军 VS 伊拉克),高技术局部战争已经作为现代战争的基本样式
伊拉克战争(2003 年-2011 年,美英为主的联军 VS 伊拉克)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国际组织
联合国(UN)—United Nations
成立时间:1945 年 10 月 24 日
《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标志联合国成立
五大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
最有影响,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WTO)
成立时间:1995 年元旦
总部:日内瓦(瑞士)
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世界银行(WB)
成立时间:1945 年
总部:华盛顿
主要业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贷款
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性”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WHO)
成立时间:1948 年 4 月 7 日
总部:瑞士日内瓦
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
欧盟(EU)
成立时间:1993 年
前身:欧洲共同体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亚太经合组织(APEC)
成立时间:1989 年
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
金砖国家(BRICS)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
二十国集团(G20)(Group20)
国际经济合作论坛
上海合作组织(SCO)
成立:2001 年在上海成立
是区域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博鳌亚洲论坛(BFA)
非官方、非盈利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成立时间:1960 年 9 月 14 日
总部:奥地利的维也纳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
成立时间:2015 年 12 月 25 日
总部:北京
目的:推动“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