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言语理解
b站阿力木江课程知识点总结,梳理了文本阅读理解和逻辑填空题的相关知识点和做题技巧,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这张脑图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编辑于2025-03-16 18:06:32言语理解
第一章中心理解题(概论)
解题思路
1.先看提问
2.看文段(总结概括选项)
3.看选项(对比择优排除干扰项)
三个重点
一、关联词套用,重点在后(转折后)
二、作者带情绪的句子是重点
带有情感色彩的句子更重要
三、做事比空谈跟重要。对策。
一道题目中包含意义,影响,释义,和对策部分此时对策是重点
超市理论
“在超市里需要找的想要的蛋糕,不会选择做蛋糕的服务员,也不会选择与蛋糕无关的其他”
言语理解题目中的选项里,正确答案是蛋糕,即为”中心思想“。错误答案是服务员和其他,即为”非中心思想“。“服务员”可能是“背景”“意义”等。
中心理解题的总体思路
1.有重点
对重点精炼浓缩
注意选项中的同义替换
2.无重点
对全文概括总结
选择选项中全面的
中心理解题的具体操作
一、划分层次,寻找文段重点
二、对比则优,寻找正确答案
第一章中心理解题的分类
一、有总有分类
总句更重要,分句服务于总句
总句:得出观点或者对策的句子
一、形式(多出现在这些词后)
1、关联词:转折、因果、递进
2、总结词: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这些
3、程度词:更甚、特别是、甚至
二、内容
1、评论:对现状做出的评价
2、对策:为解决问题或者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3、结论:由一系列前提或者铺垫得出的总结
分局:服务与观点(观点的引入、观点的论证)的句子(5)
1.背景引入:随着、近年来
标志
1、伴随状语:随着 的变化/提高/下降/紧缺/发展
2、时间状语:改革开放以来、近年来、日前、目前、当下
3、下定义:是指、通常用来表示 的作用
作用
作为背景铺垫,引出观点
要点
1、位置一般在段首
2、背景铺垫句子的长度是不定的,有时是一句,有时是几句
3、围绕背景设置的选项一般不选
2.举例论证:如、例如、以 为例
标志
1、比如、例如、以 为例、这就是一个例子
2、年分、人名、机构名、书刊名、地名
作用
生动、具体、通俗地论证观点
要点
1、例子本身不是重点
2、例子之前或者之后往往出现其服务的观点(总句)
3、完全围绕例子的举例一般不选
3.原因解释:因为、理由是、原因是
标志
因为、由于
作用
分析原因、事实说明观点
要点
1、标志词有时会有有时会省略
2、原因的之前之后往往出现总句
3、完全围绕原因的句子一般不选
4、正反论证:如果、倘若、一但(正说说、反 说说翻来覆去又说说)
标志
正面论证:如果/一旦/倘若 ,就会(积极影响、意义)
反面论证:如果不/一旦不/否则/反之(消极影响、危害)
作用
为了说明观点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要点
1、”如果、一旦、倘若“等关键词有时会省略
2、正反论证的影响不重要,论证的观点更重要
3、完全围绕影响的选项一般不选
4、正面论证考频较高,其支持的观点常为对策
5.观点援引:引用他人的观点
标志
引用他人的话
作用
为了引出作者的观点或者论证作者的观点
要点
1、两种类型
正向援引+结论引导词
反向援引+转折引导词
2、注意”有人说、传统观念、通常认为、多数认为、有一种观点”等一家之言多为作者所反驳的
3、注意权威专家的观点这类观点多为作者赞同的
4、反向援引的考频更高一些
2、提出对策类
对策
对策: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实现目的而采取的处理办法
形式
1、文段直接给出对策
典型的标志词:应该、应当、必须
做题要点
1、对策是重点,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是非重点
2、选择与文段相符的对策
2、文段通过反面论证给出对策
经典的标志词:如果/倘若/否则(有消极影响)
做题要点
1、将反对的对策反过来就是支持的对策
2、所支持的对策是重点,消极的选项不重要
3、警惕假设变成现实为错误选项
3、文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未给出对策
经典标志词:文段提出问题但是没有给出对策
做题要点
1、优选针对性对策
2、没有针对性对策或者对策错误时,选择与问题表述同义的选项
3、并列结构式
理论要点
正确选项:全面概括/提取共性
错误选项:表述片面/无中生有
文段特征
1、包含并列的标志:关联词以及标点符号(如此、另外、同时、以及)
2、格式整齐、层次分明:排句以及时间顺序
3、无其他明显的关联词:同一主体的不同点、或者不同主体的共同点
4、微管把握复句(对句子,非结构)
转折关系
常用格式:虽然 但是 /尽管/固然
要点:转折后是重点,转折后可能话题相同也可能话题相反,也可能引出新话题
因果关系
常用格式:因为 所以/由于 因此
要点:结论是重点,所以之后是重点
必要条件关系
常用格式:只有 才/除非 才/是必要条件/是关键/是前提/是基础/是前提
要点:条件是重点("只有”后的内容,“所有”后是影响不重要)
并列关系
常用格式:同时/另外/此外/以及/即 又/一方面 另一方面
要点:全面概括,提取共性
递进关系
常用格式:更、甚至、特别是、尤其是/不但 而且/不仅 还/不光 也
递进关系程度更甚是重点
第二章标题填入
提问方式
最适合做文段标题的是?
理论要点
1、囊括中心是前提
2、生动凝练是添彩
第三章态度理解题
提问方式
通过这句话可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作者的态度是/作者的意愿是?
理论要点
寻找作者的观点
赞同
不赞同
不知可否
第四章道理启示题
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带给我们的启示/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段文字的意义
理论要点
不要就事论事
要阅读文段-从结果入手-分许原因-悟出道理
第五章词句理解题
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的。。。指的是(理解文段中的某个词语或者短句)
理论要点
1、定位原文
2、理解词句
1、一般词句
重点关注近义词
观察是否有表解释说明的标志:冒号或者破折号
相近词语无法辨别时则需要通篇理解
2、指示代词
重点关注前文词语
一般情况下可以就近理解
重点抓住“主谓宾”不受状语的迷惑
第六章提炼关键词
提问方式
对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提炼准确的是/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理论要点
划分层次、寻找中心词、需要包含中心语体
第七章语句填空题
提问方式
填入画线方式最正确的是
类型
类型一:横线在结尾
总结全文
提出对策
类型二:横线在开头
注意话题一致
概括文段的中心内容
类型三:横线在中间
注意话题一致
承上启下
第八章接语选择题
提问方式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最不可能讲述的是
理论要点:
重点关注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与文段最后一句论证一致的话题
1、只有一个选项与结尾话题一致时,直接选择
2、有两个及以上选项与话题一致时,结合全文选择
常见的错误选项:文章已经论述过的选项
第九章逻辑填空题
解题思路:在语境中分析,在选项中对比
合理假设
一、找搭配
二、找解释
三、找关联
转折关系
并列关系
递进关系
因果关系
条件关系
小心求证
一、程度轻重:所填的词语的程度和文段成语意思轻重保持一致
二、感情色彩:所填的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感情色彩一致
三、形象表达
1、文段出现比喻,选项要选“形象化”表达
2、选项搭配,意思均可的情况下,优选“形象化”表达
四、语法搭配
第十章细节判断题
提问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符合意思/不符合意思的是
理论要点
1、考察的内容:对原文部分表述的同义替换或合理推断
2、常见错误:(1)无中生有(2)偷换概念(3)偷换时态(4)偷换语气
3、做题顺序
1、从文段特征来看
文段短先看文段
选项短先看选项
2、从选项特征来看
选项出现易定位的信息,先看选项
第十一章
提问方式
排序
理论要点“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根据选项提示,对比后确定首句
1、下定义: 是/被称为/即
2、提出观点:有人说/有人认为
3、背景引入:随着/近年来/大环境下
4、非首句的特征:1、关联词后半部分单独出现2、指代词指示不明确3、比如
第二步:同时进行,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
1、确定捆绑集团
指代词捆绑
关联词捆绑
2、确定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3、确定尾句
结论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