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算机基础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进制转换,数据编码,硬件/硬件设备。
编辑于2025-03-21 10:45:17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历史
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用途: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科学计算功能
说明:科学计算又称数值计算或工程计算 科学计算是由巨型机完成,特点:数据量巨大,运算规则简单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主要的功能
2. 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EDVAC)
特点:符合以程序存储,程序控制为核心的计算机工作原理
(重点 填空选择)计算机工作原理 由冯诺依曼团队提出并研发成功的现代计算机工作原理,分为三部分
说明: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图灵提出人工智能理论,凡是人类能够完成的工作,机器通过学习也能完成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计算机理论奠基人或计算机理论之父。(考点)人工智能(AI)关键字机器学习
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填空)
(填空) 1、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硬件系统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的 3、CPU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是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 4、主机是由CPU和内存组成(提醒:硬件系统中的存储器专指内存(内部存储器\主存)) 5、外设是由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总结: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外设两部分组成 6、软件系统是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2. 计算机内部数据一律采用二进制
二进制是由0和1两个数码组成 计算机科学中,采用二进制(B)、八进制(O)、十进制(D)、十六进制(H)表示数据)
3. 计算机采用程序存储,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核心)
1、程序存储:预先将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中 2、程序控制: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程序,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 (选择题)PC机上在使用软件之前,下载安装包,再安装程序(程序存储),运行程序(程序控制) 3、计算机区别于其他设备,最本质的特征是:首先具有存储功能,再采用程序存储控制的工作方式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按使用的逻辑元件(电子器件、芯片)的不同,计算机发展历史分为四代
1. 第一代计算机
1. 名称:电子管计算机(逻辑元件:电子管)
2. (考点)第一代计算机使用了第一代的编程语言(机器语言)和第二代编程语言(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1、第一代编程语言是机器语言 2、机器语言是采用二进制0和1编写源程序(源代码)(程序员编写的代码) 3、机器语言编写的源程序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执行的代码 4、第二代编程语言就是汇编语言 5、汇编语言中使用了助记符(非二进制语言)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填空)必须利用汇编程序(是翻译,属于语言处理系统),通过汇编过程转化为目标程序(机器语言)后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6、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了不同指令系统(理解血型),在一种机型上编写的机器语言程序,无法在其他机型上运行,体现了(考点)机器语言的通用性、可移植性差 7、与机器语言相比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的效率高、通用性稍好,但执行效率低 8、第一代机器语言和第二代汇编语言都属于低级语言,低级语言是指接近硬件的底层语言,与功能的强弱无关
2. 第二代计算机
1. 名称:晶体管计算机
2. (考点)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第三代编程语言编写程序
(1)第三代编程语言称为高级语言 (2)常用的有 1、结构化编程语言:C BASIC 2、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 C++ C# 3、脚本语言:Python\Javascript (3)特别的,BASIC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利用解释程序(是翻译,属于语言处理系统),通过解释过程转化为机器语言后才能被计算机执行(不会形成目标程序) 特点:解释一次、执行一次、再要执行、重新解释(效率低) (4)其他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利用编译程序(是翻译,属于语言处理系统),通过编译过程,转化为目标程序(机器语言)后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特点:一次编译(形成目标程序)、多次执行(执行目标程序)(效率高) (5)与低级语言相比,高级语言编写程序的效率很高而且它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好,但执行效率低
3. 第三代计算机
1. 名称:集成电路计算机 (由于采用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
2. (考点)从第三代计算机出现了操作系统软件
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有: PC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 服务器中使用:Linux(免费、开放源代码)、UNIX、WindowsNT(2016/2019) 移动端使用:Harmony和Android是基于Linux开发的、 iOS 云操作系统:Google 、cloud 、Microsoft 、Azure
3. 从第三代计算机开始,使用半导体材料制作存储器,沿用至今
4. 第四代计算机
1. 名称: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 (考点)
1. 出现了PC机(个人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微机) (填空)由于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电子技术,出现了PC机
2. 出现了多媒体计算机:集成了文字(最主要的媒介、媒体)、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传播信息。
3. 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和,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最主要的功能)、信息通信、协同工作(分布式处理)的功能
4. 出现了超级计算机(超算)
1. 超算指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运算速度达亿亿次每秒
2. 超算属于巨型机,实现科学计算
3. 我国超算品牌: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号、银河系列、曙光系列
计算机的分类
1. 按功能和性能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
1. 巨型机属于超算,实现科学计算功能,应用于(选择题):军事国防、科学研究、工程计算、天气预测、海洋气候、航空航天、卫星、人工智能、DNA分子结构分析、生物制药、密码破解、工业设计等。
2. PC机用于家庭和办公室
2. 按用途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1. 专用计算机:工业计算机(如工业流水线、自动化控制设备)、智能仪器、智能仪表、智能计算机(无人驾驶汽车)
2. 通用计算机:PC机、智能手机、平板、服务器
计算机的特点或计算机工作的特点(重点:填空选择)
(重点 填空多选)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或影响计算机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外存容量、运算速度、软件配置、硬件的可扩充性、可靠性等。
说明: 1、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主频和字长是CPU的性能指标 2、内存容量远小于外存容量 3、运算速度指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指令数,单位MIPS(每秒钟百万条指令) 1BIPS=1000MIPS 4、软件配置 (1)计算机所有的功能都是软件的功能 (2)软件是计算机是灵魂 (3)配置的软件越多,计算机的功能越强 5、硬件的可扩充性,硬件升级的能力
1. 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由CPU的主频决定,主频的单位是Hz,主频是CPU每秒钟运算的次数,主频越高运算速度越快。 例:3.6GHz表示CPU每秒钟运算3.6*1024*1024*1024次或3.6*1000*1000*1000次
2^10=1024≈1000=1K 1T=2^10G=2^20M=2^30K=2^40 K、M、G、B不是单位是数量级
2. 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计算精度是由CPU的字长决定,字长越长,计算精度越高,字长的单位是bit(位)
1、1Byte(字节)=8bit
2、位(bit):1个二进制的0或1数码,称为1个位(bit)
3、1个字节(Byte)是由8个二进制数码组成
4、字节(Byte\B)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 位(bit/b)是计算机中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 位(bit/b)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
5、(填空)字长 是CPU每次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码的位(bit)数 是CPU每次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码的长度
6、PC机划分年代的依据是CPU的字长 PC机的字长按不同的CPU型号,有4/8/16/32/64位(bit),目前主流是64位(bit)机
7、字(word)CPU是每次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1个字 例:64位的CPU,它每次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1个字,这个字中包含了64位二进制数码,即字长64bit.
3. 具有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记忆/存储能力,是由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决定,分为内存和外存,存储器的存储容量越大,计算机的记忆能力越强。
例:PC机的内存容量是8GB(单位是B/Byte/字节) 手机的运行内存(相当于PC机的内存)是8GB PC机的外存容量(一般指硬盘容量)是512GB 手机的外存容量(相当于PC机的外存容量)是128/256/512GB (提醒):内存远小于外存
4.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 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6. 可靠性强
计算机的功能/应用领域
1. 科学计算
1. 特点:数据量巨大、运算规则简单
2. 由巨型机完成
3. 应用领域包括军事国防、科学研究、工程计算等
4.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主要的功能
2.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数据加工/数据处理
1. 信息处理是计算机最广泛的应用领域
2. (选择题)图书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报名系统、订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超市收银系统等
3. 信息处理是计算机采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各种的管理信息系统(MIS)
3. 过程控制
1. 含义:计算机采集到信息后,立刻开始处理,无需人工干预
2. (选择题)工业流水线生产、农业温度控制、物流分lian等还有闯红灯被抓拍属于计算机的自动运行
4. 计算机辅助系统
1.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如设计工业图纸、设计装修图纸
2.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如3D打印
3. CAI计算机辅助教育,如各类学习软件
4. CAT计算机辅助测试,如检查软件漏洞
5.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如模拟生产过程
5. 人工智能
1. 关键词:机器学习
2. 应用领域:各类专家系统、人机博弈、几何定理证明、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机器撰稿人、模式识别等(重点:模式识别属于人工智能领域)
模式识别分为语音识别(将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翻译)、痕迹识别(识别文字、提取图片中的文字)、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识万物)
6. 虚拟现实VR
1. 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现实场景,如模拟驾驶汽车、飞机、模拟植物生长环境
2. 特点:想象性、交互性、沉浸性(沉浸感)
7. 网络通信指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如QQ、微信、电子邮件等
8. 多媒体技术集成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形式,传播信息
9.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10. 物联网通过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形成大数据
(选择填空)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运算速度)巨型化、(体积)微型化、(通信方式)网络化、(工作方式)智能化、(信息组织)多媒体化、(计算机工作方式)网格化等。
说明 1、计算机发展的两极化,指巨型化、微型化 2、计算机网络中,主机之间的分工方式,可采用网格化的方式:将一个任务,划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分配给多台主机分别完成,实现主机之间协同合作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系统的功能
1. 运算器或算术逻辑单元或ALU
1、功能:实现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算数运算+-*/,逻辑运算,逻辑与,逻辑非,逻辑异或
2、运算器是硬件系统的核心
3、运算器自带存储器,称寄存器,运算器的寄存器用于临时存放运算的中间结果
2. 控制器或控制单元或CU
1、功能(分三步/四步) 第一步,取指令;(控制器从内存中读取指令) 第二步,译码,解释执行;(将指令转化为二进制的机器语言) 第三步,指挥其他部件,协调一致工作 第四步,取下一条指令
2、控制器自带寄存器,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说明:CPU的寄存器,既不属于内存也不属于外存
(重点补充)指令 1、软件是由程序和文档两部分组成 2、软件是实现一个应用,如word字处理软件 3、程序是实现一个功能,如word软件中的字数统计功能 4、程序是保存在外存中的文件,执行程序,将程序从外存调入内存,形成进程(利用任务管理器可查看进程) 5、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进程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 6、指令是实现一个基本操作,是正在运行程序 7、指令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操作码是指令的功能 地址码(操作数)是指令发挥作用的对象
3、(重点)控制器直接指挥和控制所有的硬件资源(包括主机和外设),如CPU、键盘等
3. 存储器(硬件系统的存储器专指内存)
1、内存的功能:存储指令和数据 例:将写字板程序打开,从外存调入内存,形成进程(正在运行的程序)
4. 输入设备
1、概念或功能:将用户输入的原始程序和数据,转化为机器能够识别的二进制形式,并保存在内存中。 例:(选择题)在写字板窗口中输入字符,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在内存中,如果要保存到外存中,执行文件菜单中保存命令
2、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必不可少)、鼠标、扫描仪、照相机、摄像头、麦克风等
5. 输出设备
1、功能或概念:将计算机处理结果,以人们能够接受和识别的方式,表示出来。(如:屏幕显示、保存到外存中、打印成纸质)
2、常见的输出设备:显示器(必不可少)、打印机、绘图仪、音箱、智能仪表等。
(提醒):外存包括硬盘、U盘、移动硬盘、光盘、外存容量一般指硬盘 1、硬盘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 2、当将硬盘中的内容,读如内存时(打开文件),硬盘是输入设备 3、当将内存中内容,写入硬盘时(保存文件),硬盘是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的功能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概念(三句话)(重点,会背) 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所有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是所有软件运行的平台,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界面。
2、操作系统的五个功能
1、处理器管理(操作系统管理CPU)
2、存储管理(操作系统管理内存)
3、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管理外设)
4、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利用资源管理器工具,采用树形目录结构组织和管理保存在外存中的文件)
5、进程管理(或作业管理)(操作系统为正在运行的程序(进程),分配CPU和内存资源)
编程语言和语言处理系统(上面有,第二代计算机)
数据库管理系统
常用的有Oracle(甲骨文公司)、SQL、Server、MYSQL、ACCESS
支撑软件
包括硬件驱动程序、故障诊断程序、硬盘维护软件 (1)所有的硬件在使用之前,必须先安装驱动程序 (2)硬盘维护软件,如磁盘碎片整理、磁盘扫描
应用软件
进制转换
十进制整数转二、八、十六进制,除以二、八、十六,余数从下往上,小数部分×二、八、十六取整,从前往后。
二、八、十六进制与十进制互转,科学计数法
二进制转八、十六进制,以小数点为界分成三位(八进制)、四位(十六进制)计算
八、十六进制转二进制,八进制一位用二进制三位表示,十六进制一位用二进制四位表示
数据编码
填空 1、西文字符在计算机中采用ASCII码的编码形式/存储形式 2、汉字在计算机中采用机内码的编码形式 3、整数在计算机中采用补码的编码形式 4、浮点数(小数)在计算机中采用阶和尾的编码形式
西文字符(填空)
1、所有的PC机中,必须使用的编码是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2、每1个ASCII码占用1Byte的存储空间,最高(左)位固定(0)2,是校验位,后七位(bit)是编码位,共有2^7=128种编码方式,即共有128个标准ASCII码
3、数字0的ASCII码十进制=48 数字1的ASCII码十进制=49以此类推
4、字母A…………=65 字母B…………=66
5、字母a…………=97 字母b…………=98
汉字编码
1、国际码/交换码
1、国标码不是汉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形式
2、国标码将汉字和字符分为 一级汉字:常用汉字,有3755个,按拼音排序 二级汉字:不常用汉字,有3008个,按部首/笔画排序 图形符号:有682个
2、区位码
1、区位码不是汉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形式
2、区位码分区码和补码两部分,采用十进制形式,取值范围为01-94
3、每一个国标码都有一个唯一的区位码标识,如汉字“中”的区位码是5448表示区码54补码48
3、机内码
1、汉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形式
2、每一个汉字机内码占用2Byte的存储空间,两个字节的最高(左)位,都固定位(1)B,实现了与ASCII码的区分
3、
子主题
子主题
字库码/字型码/字模码
1、字库码是汉字输出时字体(如宋体)、字型(如加粗)字号(如四号)
2、汉字有两种输出方式
1、点阵
例如输出1个16*16点阵汉字,占用内存空间=1*16*
2、矢量图,缩放、旋转、不会变形
硬件/硬件设备
购置一台PC机,需要的硬件设备有:主板、CPU、内存条、显示适配卡(显卡)、网络适配器(网卡)、声音适配器(声卡)、硬盘、机箱电源、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1、主板
1、主板是计算机中最大的设备,是其他设备的载体
2、主板上有两个芯片组
北桥芯片:控制CPU与内存、显存之间数据传输
南桥芯片:控制主机内存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2、总线结构BUS
1、主板上的总线结构,是计算机内部数据传输的公共通道
2、系统总线的结构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三类
3、地址总线是CPU向内存的单向通道,地址总线的宽度(bit)数,决定了CPU访问的内存容量
4、数据总线是CPU与内存的双向通道,数据总线宽度(bit数,决定了CPU字长
例子,主板上数据总线的宽度是32bit,则CPU的字长是32位
5、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3、接口/接口电路
1、接口电路有:声卡、显卡、网卡、USB、IDE/SATA(硬盘与主板接口)
2、接口电路功能:数据缓存
3、(判断)外设(如显示器)必须先连接接口电路(显卡),接口电路(显卡)必须挂接到主板的总线结构上之后,才能与内存实现数据传输
4、存储器
1、(填空)PC机的核心硬件是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属于CPU,生产商Inter公司(或AMD公司)Pentium/Core
内存中存储的是指令和数据,断电后内存中的数据全部丢失,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中的指令和数据。 外存中存储的是文件,断电后不会丢失,外存中数据必须先进入内存后,才能被CPU访问(间接访问) 与外存相比,内存容量小,速度快。
2、(简答)内存和外存的区别
4、(填空)内存分为RAM(随机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两类
(简答)RAN和ROM的区别
1、RAM是随机存储器,存储的是指令和数据,能读,能写,断电后,全部丢失 2、ROM是只读存储器,存储的是计算机系统信息,只能读,不能写(修改),断电后不会丢失 3、计算机内存容量一般指RAM的容量
ROM只读存储器
1、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2、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允许多次写入,删除其内容
RAM分为SRAM(静态RAM)、DRAM(动态RAM)两类
1、SRAM工作时,无需定期刷新,工作速度快,是制作Cache(高速缓存)的材料
(重点)Cache功能:数据缓存。 介于CPU和内存之间,解决CPU工作速度快、内存工作速度慢导致的速度不匹配
2、DRAM工作时,需要定期刷新(周期刷新),工作速度慢,是制作内存条的材料
5、外存 包括硬盘、网盘、U盘、移动硬盘、光盘,外存容量一般指硬盘容量
1、硬盘采用磁道和扇区形式存储数据
2、硬盘盘片的盘面上划分出若干个同心圆称磁道
3、磁道上划分出若干个区域称扇区
4、每条磁道每个扇区中,固定存储容量是512B
5、不同盘面,相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柱面
盘面数=磁头数
6、每个盘面上,都有一个读写磁头
盘面数=磁头数
7、决定硬盘存储容量的指标有硬盘容量=盘头数(磁头数)*磁道数(柱面数)*扇区数*512B
例,双面盘,盘面上划分1000(1024)条磁道,每条磁道上划分1000(1024)个扇区,磁盘的存储容量=2*1000*1000*512B=1GB
6、输入设备(键盘、快捷键)
1、输入法快捷键+两个键位,同时按下
1、ctrl+space打开/关闭中文输入法
2、ctrl+shift选择输入法
3、shift+space全角/半角转换(一个全角字符占用两个半角字符)
(考点)ASCII码区分全半角,汉字不区分全半角
4、Ctrl+.中/英文标点符号切换
2、复制、移动
说明:剪贴板是内存容量,实现应用程序之间信息共享
Ctrl+c将选中对象在剪贴板上制作副本
Ctrl+v将剪贴板中对象,复制到指定位置
Ctrl+x将选中对象移动到剪切板上
3、Alt+F4关闭应用程序窗口
4、Ctrl+esc打开“开始”菜单
5、Ctrl+shift+esc打开“任务管理器”
7、输出设备
1、显示器性能指标
1、点距:决定了显示器(由显卡、监视器(屏幕)两部分组成)的分辨率,点距越小,分辨率越高
2、分辨率:指像素点与像素点之间距离,分辨率越高、头像越清晰
例,1024*768表示显示器显示1024列*768行个像素点
3、颜色质量(颜色深度)颜色位数决定了颜色逼真程度
1、显示器的颜色,采用三原色RGB
2、每种颜色占用8bit空间,共24位/3Byte
4、刷新频率,单位Hz,刷新频率越高、图像显示越稳定
如60Hz,表示每秒钟屏幕上显示60张(帧)图片
5、屏幕尺寸,单位inch英寸,指对角线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