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教育绪论
这是一个关于学前教育学绪论的思维导图,一图看懂全章节内容,知识点系统全面,无需死记硬背,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
编辑于2025-04-07 18:04:35绪论
教育
在家里,父母精心哺育,言传身教,在社会上,各种环境设施,大众媒介,人际关系,在学校,教师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施加强有力的教育影响,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家庭的养育寄托父母的希望,文化的熏陶渗透着社会的要求,学校的培养承负着国家的使命,是一种自觉的行动
本质
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广义的教育:有目的,有意识的,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任务: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狭义的教育:人们在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
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有专职的教师,他们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和身体方面向预期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规范的教育,有较高的效率和更明确的效果,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因而在近现代成为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对其他各种教育起着示范和主导作用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较零散且不规范。结果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学前教育
我国学者黄人颂提出,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梁志桑认为,学前教育是对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从胎儿到正式受教育前这段时期的幼年照管和教育
能够激起出生至进入小学的儿童的学习愿望,给他们学习体验,且有助于他们整体发展的活动总和
学前期是人生熏陶教化的开始,语言表达,基本动作,生活习惯,性格在该阶段形成。美国心理学布卢姆,在4岁时达到50%,4-8岁增加30%,8-17岁获得20%,五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学前期幼儿求知欲特别强,学习能力也特别好,对所学内容印象特别深,品德性格习惯爱好逐渐形成,最容易接受各种思想观念
广义的学前教育,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生理和心理
狭义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到6岁年龄的儿童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学前教育的对象
学前教育(0-6岁)
早期教育(0-3岁)
幼儿园教育(学龄前)(3-6岁)
幼儿园教育的性质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基础性,公益性)
学前教育学
定义
指的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以揭示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原则与方法为目的的研究领域
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可以根据研究的年龄段和研究的范围来划分
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现象及问题
学前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
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p3)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形成和发展,学前期是关键时期和起始阶段,六岁前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影响并决定着幼儿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该时期受到的环境和教育影响是其行为,性格形成的基础
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有很强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对知识经验的学习和行为的养成比较容易,2到3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五到五岁半是幼儿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到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的发展最快的时期,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促进其认知的发展,美国著名的幼儿教育方案开端计划,早期教育状况,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儿童将来的认知,语言和智力发展水平,成人对儿童恰当的关爱,支持,鼓励和引导,可以促进认知和智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对于教育事业的价值,能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等),包括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培养幼儿小学学习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行为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幼儿教育对于基础教育和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有重大意义
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价值,反映了学前教育及其质量对家庭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教育幼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人才培养奠基的光荣任务,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有效的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不仅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也是现代学前教育自身的追求
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幼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它具有自身的独特规律,集中的反映这些规律的理论体系就是学前教育学,是有力的武器
幼儿教师是以教育幼儿为职业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需要教育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比如应当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了解我国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应当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了解幼儿个体发展的现状,潜力和可能性,必须懂得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掌握教育的原则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分析,独立思考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
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会唱会跳,能弹会演,还要善于和幼儿交流,为此,需要了解幼儿的基本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会观察和了解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往,会设计和安排学习环境,按照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来指导他们以多种方式学习
如何学习学前教育学
认真读书,勤于思考,钻研学前教育学理论
理解领会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结构弄懂主要内容和重要观念,教育思想,弄清每一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
勤于思考,对教育家观点,研究成果,社会中的观点和看法,在学习的基础上,和教师同学相互交流看法,讨论切磋,更清楚,更全面,更准确的掌握学前教育学理论
联系学前教育实际,联系相邻学科知识和相关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
联系学前教育实际,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方面,脱离实际的学习理论绝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另一方面,毕业后如果要是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理论学习不但不能终止,相反,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和更深入的学习
联系相邻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各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和渗透性
学前教育与社会息息相关,社会上的思潮风气,各种现象会对学前教育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观点和看法,然后带着实际问题学理论,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形成实事求是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