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hapter1计算机系统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chapter1计算机系统概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发展概况,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数值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编辑于2025-05-18 18:14:34chapter1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发展概况
现代计算机的结构基础
存储程序控制结构
冯·诺伊曼计算机工作原理
存储程序+程序控制
以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先将程序存入存储器,再由控制器自动读取并执行
计算机发展简史(按使用的基本电子器件)
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微型计算机
定义: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CPU为核心,配以内存储器(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以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
微型计算机系统
定义: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指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电源、辅助电路(统称硬件),以及支持和控制微型计算机工作的系统软件所构成的。
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二者相互协同运行。
基本结构
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组成
微型计算机
微处理器CPU
运算器ALU
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用来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以及移位循环等操作。
控制器CU
控制单元(CU,Control Unit),指挥控制中心。负责把指令逐条从存储器中取出,经译码分析后向全机发出取数、执行、存数等控制命令,以保证正确完成程序所要求的功能。
内部寄存器组RA
总线
总线是计算机各部件间传递信息的通道,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数据总线DB
用于传送数据信息,双向三态,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指标,通 常与微处理器的字长一致。
地址总线AB
用来传送地址,只能从CPU传向外部存储器或I/O端口,地址总线单 向三态,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大小。
控制总线CB
用来传送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控制信号中包括微处理器送往存储器 和I/O接口电路的,如读/写信号、片选信号、中断响应信号等;也有 从其它部件反馈给CPU的。
(内)存储器
是微机的存储和记忆装置,用来存放指令、 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单位(字长是衡量CPU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内存操作
读操作
写操作
I/O接口与I/O设备
工作过程
取指令
把第一条指令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给程序计数器PC, CPU从内存相关地址中读出指令,送指令寄存器IR;
指令译码
指令译码器对IR中指令的操作码字段进行译码,并发出 执行该指令所需要的各种操作控制信号。
执行指令
CPU执行指令所规定的具体操作。 当一条指令执行完毕后,转入下一条指令的取指阶段。 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直到遇到暂停指令时结束。
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数制
进位计数制的表示方法
表示
十进制
二进制
十六进制
八进制
数制的相互转换
编码
BCD编码:是指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即Binary- Coded Decimal,简称BCD码。
ASCII字符编码:ASCII码用一个字节来表示一个字符,采用7位二进制代码来对字符进行编码,最高位一般用做校验位(为0),能表示27=128种不同的字符,其中包括数码(09),英文大、小写字母,标点符号及控制字符等。
数值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无符号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有符号数的表示与运算
机器数
把一个数及其符号位在机器中的一组二进制数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用最高有效位来表示数的符号。对8位字长,D7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
原码
反码
补码
真值
机器数所表示的值称为该机器数的“真值”
真值与机器数之间的转换
原码转换为真值
反码转换为真值
补码转换为真值
补码的运算
补码的加法
补码的减法
溢出及其判断方法
80x86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发展
Intel 8086 16位微处理器
内部结构
总线接口单元BIU
具体任务
取指令
取操作数
填充指令队列
保存运算结果
功能:负责完成CPU与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组成
说明
指令队列
执行指令的同时从内存中取下一条或几条指令,取来的 指令放在指令队列中,使 BIU 具有预取指令的功能,是 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
执行顺序指令
指令队列存放紧接在执行指令后面的那一条指令
执行转移指令
BIU清除指令队列中的内容,从新的地址取入指令,立即送往执行单元,然后从新单元开始重新填满队列
执行单元EU
不与外部系统直接相连
功能
分析指令
执行指令
保存中间运算结果和状态
组成
指令流水线
寄存器结构
通用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AX,BX,CX,DX
地址指针寄存器:BP,SP
变址寄存器:SI,DI
用来暂存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操作数,运算结果或其他信息
数据寄存器
CPU工作模式
引脚功能
总线周期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存储组织结构
32位微处理器
chapter3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3.1指令格式
指令系统概念
指令组成
操作码字段
指示计算机要执行的操作
操作数字段
指出在指令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操作数
操作数本身
操作数地址或是地址的一部分
指向操作数地址的指针
其他有关操作数的信息
指令的编码格式
操作数的存放
寻址方式
数据寻址方式
立即数寻址
直接给出操作数
使用场合:用于给寄存器赋初值
注意
寄存器寻址
操作数为内部寄存器
存储器寻址
直接寻址
注意
寄存器间接寻址
操作数在存储器中(BP、BX、SI、DI)
寄存器相对寻址
操作数的有效地址EA
一个基址或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和指令中指定的8位或16位位移量之和
基址变址寻址
有效地址EA
一个基址寄存器和一个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之和,基址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名均由指令指定
基址变址相对寻址
有效地址EA
一个基址寄存器和一个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和8位或16位位移量之和
都允许段跨越
小结
例题
程序转移地址的寻址方式
程序的执行顺序是由CS和IP的内容决定的,如果需要改变程序的执行命令,可以安排一条程序转移指令修改IP或者同时修改CS和IP的内容
地址寻址就是找出程序转移的地址
四种方式
段内直接寻址(相对寻址)
转移的地址是当前IP内容和指令规定的下一条指令到目的地址之间8位或16位相对位移量之和(可正可负)
分类
短转移
近转移
段内间接寻址
段间直接寻址
段间间接寻址
I/O端口的寻址方式
小结
数据的寻址方式小结
三种操作数
立即操作数、寄存器操作数、存储器操作数
三种操作数的特点
中心主题
主题
主题
主题
存储器系统
概述
存储器
存放计算机程序的设备
微型计算机的三级存储结构
存储器主要技术指标
容量
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
半导体存储器
概念
分类
制造工艺
使用属性
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结构
存储体:存储器芯片的主要部分,用来储存信息
地址译码电路:根据输出的地址编码来选中某个特定的存储单元
片选与读写控制逻辑:选中存储芯片,控制读写操作
随机存取存储器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只读存储器
EPROM
EPROM 2716
存储器系统的设计
存储芯片与CPU的连接
存储芯片与数据线连接
存储芯片与地址线的连接
片内地址译码
字扩展
片间地址译码
全译码
译码地址重复
字位同时扩展
高速缓冲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
中心主题
主题
主题
主题
中心主题
主题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