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数据
发现身边的数据:什么是数据(天气几度,体重几千克,ppt这文件也是由数据组成的)
数据可以用于描述事物:我们可以用学号和姓名来描述学生基本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是可以加工处理的;即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的对象。
数据的应用
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学习数据、营销数据,将数据比作石油矿石,经过加工可以生成产品和价值。
认识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音频、视频、图像;信息传播方式可以是:电话、网络、印刷品、广播电视、现场交流等;信息的感知方式可以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效果:认识事物,形成判断、做出决策、指导行动。
信息的九个特征:普遍性(信息是无处不在的)载体依附性(古籍、足球比赛、导航通过地图和语音的形式)、传递性、共享性(足球比赛通过电视播放是不是共享)、价值性、价值相对性(天气预报里关于台风的信息对于容易被台风影响的居民是重要的,但是呢,对于不被台风影响的居民是不重要的)真伪性(比如说看了个新闻,说吃了就能变的特别聪明,智商达到200)、时效性(昨天的天气今天不适用了,瞬息万变)、可处理性。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录音设备采集到的最初声音是模拟信号(通过采样、量化、编码转换为数字信号)音频播放出来就是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二进制与数制的转换(D表示十进制数、H表示16机制数、O表示八进制数、B表示二进制数)、RGB颜色值可以表示十六进制颜色码。
数据编码、字符编码:B、KB、MB、GB、TB、PB、EB;声音编码、图形视频编码
数据压缩方式:在不损失有用信息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对数据重新组合,以去除冗余。数据压缩的目的:使文件更少地占用存储空间和缩短传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