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申论
申论基础知识,为申论学习和备考提供了全面的知识重点和实用的方法技巧,有助于考生系统地掌握申论考试的各个环节和要点。
编辑于2025-06-24 09:37:12申论
材料类型
案例型
通俗易懂,不好概括(主体+背景+做法+结果)
数据型
直接跳过数据看前后内容;如果前后没有理论要去对比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大小、高低变化
观点型
比较权威的专家领导人他们的观点(精读,一定有要点)
符号批注法
申论材料的组成
背景(B)、问题(W1、W2)、原因(Y)、对策(D)
标注
关键词
用方框标注
动词
用椭圆标注
关键句子
用横线
段意
看首位句子、高频词
词
标志词
问题词:材料中表现出来的不好的、消极的含有贬义色彩的词语
原因词:代表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当下结果的原因
常规原因词
推导:问题+问题+问题,且呈现递进关系,最小的问题会成为最 大问题的原因
影响词:某个事件的结果(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常规影响词
前后推动:做法+做法+做法的时候,且呈现递进,最后的做法会成 为前面做法带来的影响
对策词
常规对策词
动词、动宾短语:走、入、跑等/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优 化顶层设计
专家、学者、领导人提出的建议
关联词
并列词:并列词前后内容一致(防止漏点)
还、也、同样、除了、此外、同时、还有、除此之外、另外、且、并且、 加之、既……又(也)……、又……又……、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边……一边…… 等
递进词:前后内容一样,但后面的内容比前面程度更重
1.单用的:越来越、不但、不仅、不光、甚至、以至、何况、尤其、更。
2.配对使用的:不仅(不但、不光)……而且(并且、也、还、甚至)……、
转折词:前后内容不一样,转折之后是重点
虽然……但是……、虽然……却、虽说……然而……、固然…但是……、尽管……可 是……、尽管……但是……、即便……但……、……却……、……然而……、……但是……、……可 是……、……只是……
高档词
专家、领导所提出来的词、政府红头文件等。
高频词
在给定材料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成为要点,要进行缩句,留下一个高 频词即可
总结词:对全文进行概括、梳理、总结的词语
因此、所以、总的来说、总体而言、一句话说等
上位词
上位词:对零散的词汇进行上一级概括 黑牛、白牛、母牛、公牛、水牛-牛-家禽-养殖/畜牧业-动物-生物 电灯、公园休息长椅、路边饮水器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 注意:在使用上位词的时候,尽可能使用最贴近的那一个层级,若该词的 上一层级不规范,则再上一个层级,但是尽量不要一步到位。 作用:用于对材料口水话的地方进行总结 用于书写总括句或小括句
句
首句
位于段落第一句或者段落前部,能总领该段落核心思想和内容的句子。
尾句
位于段落最后一句话,总结该段落的核心思想和核心内容。
中心句
位于段落中间,表达该段落核心思想和核心内容的句子,同时能够起到承 上启下作用。
段
总分
并列
转折
因果
递进
申发论述
题型
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基本不考)、给你一段话,谈理解写文章
贯彻执行
评分标准
语言流畅
语言生动:根据身份、场景、背景确定语言风格
逻辑清晰:发文事由——具体内容——结语
对象明确:有明确的发文对象(称谓)
格式正确:有明确的格式
分类
归纳总结类:摘要、要点、导言、编者按、材料、提纲等
标题+正文
宣传动员类:倡议书、宣传稿、讲话稿、新闻稿、公开信、报道等
标题+发文对象+落款(不一定)
评论分析类:短评、短文、评论等
标题+正文
汇报类:工作汇报、情况汇报、调研报告、考察报告、调查报告
标题+发文对象(不一定)+正文+落款(不一定)
活动类:活动方案、活动策划、策划书
标题+正文
关于绿色骑行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对象 三、活动主体 四、活动方式 五、活动内容 六、活动总结
结构
标题(一定要写)
格式
居中,单独一行,如果标题过长,可以写两行。(上长下短,内容在上,文种在下)
例如关于P市生猪养殖经验 的讲话稿
写法
题干确定:直接抄。
常规:关于+内容+文种
直接用文种当做标题:通知、通报、公告、会议纪要、倡议书、提示类、心得体会、警示等
根据主题自拟标题/部分文种需要自拟标题:短评、宣传类、新闻类、讲话类。弘扬工匠精神 彰显航天风采(主体+意义)
特殊:编者按是位于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内容,所以不需要标题
发文对象/称谓
格式:顶格,冒号,单独占一行
写法
题干给定要写:给...向...为...+对象
题干没有对象就不需要写
没有格式要求就不需要写(罗列内容要点)
正文
开头:点题,引出话题
写法(可交叉结合)
目的式开头:交代目的作为开头
背景式:用材料中与主题相关的背景作为开头
问题式:概括材料中的问题作为开头
影响式:意义或问题的危害作为开头
根据式:根据政策文件、讲话精神来撰写开头
材料怎么开头就怎么开头
格式:空两格、单独成段
主体
格式
空两格,单独成段
字数允许,主体段落的要点可以单独成段(宣传稿、短评、新闻稿等文种建议要点单独成段)
写法
根据题干判断——经验交流发言稿(已经明确主体写经验,好的做法)
根据材料确定主体内容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格式:空两格、单独成段
写法
材料怎么结尾就怎么结尾
概括全文,自行总结结尾
阐述主题意义,适当升华
呼吁号召式结尾,明确起到动员、宣传、喊话的效果(例:“让我们...”)
自然结尾:通知类——特此通知!,建议类——以上建议仅供领导审阅!,调研报告类——以上就本次赴B市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落款:发文单位、发文机关
格式:位于正文的右下角(一般空四格),与日期居中对齐
写法
身份决定落款(落的是单位名称)
一般情况有发文对象的文种需要落款(讲话稿、发言稿除外)
发文日期
格式:同落款,在落款之下
写法
实写:2025年6月2日
虚写:xx年xx月xx日
总结经验
如果题干中已经要求写哪几个模块,需要规划一下每个部分的字数,详略得当,重点部分重点写占的字数多,可写1.5层,高度概括合并要点生成小扩句再加一点内容,不重要部分概括基本只概括一层,对策一层一般为句首,成效一般尾句为一层,不必过多赘述
要充分理解题干,复杂题干多读几遍,找出关键点,在答题时不能想当然的写,要严格按照题干所需部分来写,找相关部分(意义、对策、问题等等)。
不能随意略过材料段落,需要根据可能被略过的材料总结之后完善原来的答题逻辑(可能原来的答题逻辑有纰漏导致这个段落被略过)
找要点时,对于不规范的句子采用提炼关键词➕规范词组合(根据是答对策或影响等等采用不同的规范词与其组合)
找到小扩句所在的句子时,如果要点是里面有主体,在小扩句中不用体现,在具体解释里面再加主语和主体
归纳概括
能力
归纳:将散乱的要点按照属性该合并的合并,归类的进行归类
概括:长话短说,学会提炼主旨句,以总分结构呈现答案要点
判断
题干中:归纳、总结、概括、谈如何做等
要求中: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
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
评分标准
常规标准
全面:要点找全,踩点给分
读材料要仔细,有可能一个段落一个要点,大概五个点左右
准确:用词用语要规范,符合机关单位的用词用语
简明:不要啰嗦;去除修饰词、省略号前面的内容,保留动宾
有条理:用逻辑词、序数词连接要点
特殊标准
观点明确:观点前置,再具体阐述要点
层次分明:把要点划分层次
有概括性、有总结性:简洁,学会写主旨句
作答方法:申论四步走
审题(6要素)
题型、范围、对象、字数、问数、要求
找点(运用阅读技巧回到材料找与作答对象有关的要点)
加工:合并同类项
逻辑上加工(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逻辑排列要点)
内容上加工
同义法:把意思相同的要点合并在一起
同主体法:个人、企业、社会、国家(政府)
同层面法:思想、制度、监管、惩处等
同范围法: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个人原因、社会原因等
五位一体: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态
结构上加工:总分结构呈现要点
书写
字迹干净工整
符合字数要求
题型
问题
原因
做法
经验:好的做法(关注对策词、动宾结构)
规范词积累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方法、新形式、新要求,新期待、新本领、新风貌、新高度,新事物、新实践、新成果。
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全局性、前瞻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战略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创造性,计划性、敏锐性、规范化、程序化
深化、优化、细化、提升、提高、促进、推进、推动、加深、加快、加速、务实、夯实、坚实、助推、聚焦、赋能、转变、构建、助力、着力、大力、主导、引导、教导、贯彻、全面、深入、丰富、彻底、调整、归纳、牢记、总结、完善、扩大、打造、制定、强化
同质化、多元化、差异化、空心化、多样化、自由化、大众/小众化、老龄/年轻化、僵化、虚拟化、市场化、高端/低端化、一体化